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唐大猛士-第4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有派御医过去看过?”
  “御医说宋王没病。”
  罗成眉头皱起,宫人们吓的都不敢动作。
  “宋王还没有半点改变吗?”
  “圣人,自从阎淑妃被禁足之后,宋王一直闹脾气,谁也劝说不了,连他的王师王傅也经常被他打骂,气的两位都称病不肯去宋王府上了。”
  “逆子,孽畜。”
  罗成气的大骂。
  “都已经十岁了,难道还不懂半点事吗?之前朕给他留了余地,想不到居然还不知道半点悔改,居然还变本加厉。阎妃呢!”
  “阎妃还在禁足,今日乡饮酒礼没有通知她。”
  罗成气的头发晕。
  “派个人去告诉阎妃,让她妆扮一下,然后叫她去宋王府,带上宋王一起去国子监参加乡饮酒礼。”
  “陛下,阎妃只怕不肯听旨。”
  “那就告诉她,若是今天她们娘两个非要跟朕作对,那朕也不会再客气。明天,朕就废长卿为庶民,流放云南!阎妃,也废为庶人。”
  “圣人息怒啊。”
  殿中省太监也算是皇帝心腹了,见皇帝真动了怒,连忙劝说。
  “这就样原话宣达!”
  这时,一名宦官匆匆而至。
  “陛下,皇城司李提督有急事求见。”
  李宪带来了一个让罗成意外的消息,吐蕃赞普囊日论赞,那位还年富力壮野心勃勃的赞普死了。
  “死了?”
  “是被毒杀的。”
  囊日论赞的全面改革,终于激怒了旧贵族们,于是父氏臣民叛,母氏臣民也叛,甚至连孙波、苏毗、聂尼、达布、工布、娘布等部皆叛乱!
  “陛下,吐蕃赞普被杀,各部纷纷叛乱,大喜。”
  罗成呵呵一笑,“王太监,去通知下赛玛噶公主这个消息,让她节哀。若是她今日不想参加乡饮酒礼了,可以留在宫里不必去了。”


第1238章 榜下捉婿
  国子监。
  乡饮酒礼上,一百名来自边疆各道的百战老兵,身着绢甲,脸上涂抹着红,与刚刚通过了道中科举考试获得举人身份的一百位优选士子一起,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位七十多岁,德高望重的乡老们敬酒。
  国子监八千学生。
  三衙万余将士。
  无数洛阳百姓,一起见证了这个时刻。
  结束后,陇右老兵激动的久久不能平复心情,浑身都一直颤抖。
  “我在陇右打仗的时候,都从不曾这么激动过,有一次我们一队轻骑被上千羌贼围堵追击,我们突围了三天三夜,边冲边杀,最后只跑出来九个,但也杀了三百多羌贼,那一次我都没有这么紧张。”
  “毕竟今天是在圣人和太子面前,又是诸位宰辅主持,当然不一般。哎,这可是我刘老二这辈子最风光的时刻,足够我吹上一辈子,甚至我儿子我孙子将来再吹上几代人的了。”
  能选作士兵代表,并不是凭品级,而多是功勋士兵,他们最高的不过是个队副。来自三衙不同的军卫,但确实都是百战老兵。
  今天这场乡饮酒礼的宾是那些七十多岁的乡老,可他们也一样在这洛阳城扬了名。他们入场之时,有内侍高声唱诵他们的名字,每一个侍官入场,都配有百余字的简短介绍。
  谁不是战功赫赫啊。
  一群侍官激动的说笑着,刚走出国子监,正准备去朝廷为他们安排的地方呢,结果就一群人围等在那。
  他们刚走出,结果马上就有人围了上来,一把按住了其中一个。
  “广南来的苏八,祖籍荥阳,前朝大业十二年的募兵,刀盾手,军功簿上攒有贼头三十六颗,视正六品四转骁骑尉勋,正八品上飞骑尉武阶,现在广南日落郡文阳营队副。”
  “就是他。”
  苏八吓了一跳,“你们是不是认错人了,我在洛阳没熟人,也没欠债。”
  结果一个戴软脚幞头的葛袍汉子却哈哈大笑道,“没认错,就是你,我们阿郎是右骁卫虎贲将军,瞧上你了,知你还未娶亲,特来捉婿!”
  “什么捉婿?我也不认识什么右骁卫的虎贲将军,我是广南日落郡文阳营的队副没错,可我们营是左御卫的。”
  “哈哈哈,你小子撞大运了还不知道,我们家阿郎打听过你了,知你家世一般,但人很上进,我家阿郎就喜欢这样的年轻人,所以特要捉你回去与我们大娘成亲呢,这可是天下掉下来的大好事,你就别乱想了,跟我们走一趟就知道了。”
  说着,管事与随从把一朵大红绸花套在苏八的身上,又弄来一朵很漂亮的鲜花插在他耳边,然后拥着他往外走,一边走还一边高喊着,“右骁卫虎贲将军刘世让家捉婿喽!”
  这突然的一出,弄的其它一起刚从国子监出来的侍官们面面相觑。
  可是下一刻,马上又有很多人拥上前,甚至手里还各拿着一些画像呢,若仔细看,这画像还真就是那些参加乡饮酒礼的士兵们。
  接二连三有老兵被拥住,甚至发生好几家同抢一个的。
  几乎都是在京的那些武将们抢婿。
  这让那些刚获得举子身份,又选中来京参加乡饮酒礼的士子们,不免有些酸溜溜的。
  “这些侍官还真成抢手的香饽饽了,居然这么多人抢。”
  “可不,我看刚才有个御史家人居然也去抢那些侍官,还真是稀奇。”
  “侍官尊贵啊,我朝皇帝虽不轻文,可却依然十分重武的,毕竟我朝圣人也是马上打的天下,当初号称战神,对武人十分看重,以军功最易升迁得勋赐爵呢。”
  一百个各地来的侍官,还没一会功夫,结果就被哄拥一空。
  书生们在那里酸溜溜的感叹着。
  结果等到他们也走出来,结果又是一群人拥上来,也是照画像捉人。
  这回,甚至有许多朝中三品都派人来捉婿了。
  尤其是文官更多了。
  最后连御史中丞封德彝都派人来捉婿。
  一时间,国子监门生和洛阳百姓们大为惊叹,议论纷纷啊。
  谁也想不到,皇帝从天下选出来的这二百侍官和举人,结果一下子全成了那些洛阳京官贵人捉去做婿了。
  罗成这个时候也还在国子监里,乡饮酒礼的仪式和宴会虽结束了,可他也干脆在国子监里转转,听听国子监祭酒、教授等人谈一谈国子监的办学和发展等。
  顺便把诸位宰辅现场办公,能解决的都给帮忙解决了。
  李宪凑到皇帝耳边,把国子监门口贵人捉婿的事情说了。
  “呵呵,这些人倒是精明啊,知道朕选的这二百,都是人中尖子,就来掐人尖了。也罢,谁要抢任他们抢,但有一点,得由人家自愿。若是谁搞强逼为婚,甚至要让有妻者休妻再娶他们的女儿,这是朕不允许的。”
  “陛下说的什么呢?”魏征道。
  罗成于是把话一说,结果房玄龄杜如晦等就一阵大笑,听他们一解释,原来才知道,这捉婿其实并不是新鲜事。
  房杜二人都是早年前朝的进士,当年隋朝文帝时就开始有了科举考试,不过那个时候科目虽多,但是录取极少,而且基本上都是不糊名评卷。考生考前还要干谒行卷,以诗文投卷当朝权贵高官,以求闻名。
  等阅卷的时候,其实录取主要还是以考生门第和名声为主,门第高的名声大的,于是必然很大机率能取中。
  每年放榜之时,考生到榜下等出榜,而一些官员贵族也派人到榜下来等,一旦考生榜上有名,他们便直接抢人捉婿,谓之榜下捉婿。
  “想不到,时隔多年,榜下捉婿,居然再次重现啊。”房玄龄感慨着道,当年他就是考中进士后,得五姓七家的范阳卢氏看中,然后主动提亲联姻的。
  “圣人,这倒是好事啊,贵族高官们掐人尖儿,这也是对人尖儿的一种重用嘛。”杜如晦一边道。
  如今科举和武道放开,最重才干和战功,就如这次所选的这一百举子和一百老兵,都并不是以出身为首选条件,许多人就是出身普通,而当他们做了官员、贵族之婿,确实能够有更好的资源,将来仕途会更顺利。
  让普通出身的有才干之人,走入仕途,甚至成为主干,这不也正是皇帝的初衷吗。
  “只是便宜那些家伙了,掐了朕的尖尖儿。”
  “可惜陛下的公主们都还太年幼,不然,陛下也可以榜下捉婿嘛,那样就更传为天下美谈了。”
  “无妨,科举一年一考,乡饮酒礼的侍官和士子也是一年一选代表,朕的优秀尖尖儿多的是呢,他们掐不完!”


第1239章 公主请兵
  “诸位,还有一个消息没通知你们,吐蕃赞普囊日论赞死了,被吐蕃旧贵族毒杀的。”
  皇帝放下茶杯,很轻松的放出一个惊人的消息。
  “难怪今日乡饮酒礼不见吐蕃公主,囊日论赞被毒杀,看来吐蕃必将内乱。”侯莫陈乂说道。他转头望向张须陀,“太尉,你怎么看这事?”
  张须陀身为枢密使,所负责的枢密院分割的是宰相的军权,为皇帝掌握军令权,而原来掌握军权的兵部,只剩下了军政权。再加上皇帝拥有的选将权,以及三衙诸军府营掌统兵权。
  故此皇帝对于军权的控制是最牢固的,宰相手里仅有有限的军政之权。
  这实际上就是已经恢复到了秦朝时的格局,朝中以太尉统兵、宰相执政,而御史大夫监察。可相对的,此时宰相是府院十几位宰辅内外执政,因此相权是群相制,更加分权。
  太尉也只是握有军令之权,没有军政权和派将、统兵之权,事实上,通过层层架构,武将出身的皇帝,堪称比以前任何一个朝代对于军队的掌握都更强。
  张须陀被称为太尉,一来他确实是统兵,二来他也是实实在在的三公之首太尉。
  “总的来说,吐蕃赞普死了,还是被毒杀,这对于我大秦来说都是好事。囊日论赞此人虽年轻,可野心勃勃,之前与我们交手,虽然最后败退,但却极为果决。这样的人,是很棘手的对手,他又年轻,若给他二三十年时间,只怕整个高原都将为他一统,到时整合高原诸部,他将成为很麻烦的对手。幸好,他死了。”
  皇帝罗成倒没太高评价囊日论赞,“其实他就是跟杨广一样,但能力却连杨广都不如,太急功近利,做事急躁,他继位并没有几年。可是他重用的全是娘·藏古、农咐波、哲蚌·纳生、巴·鱼泽布、穹波·邦色等在他们父子当政时才刚归附的一些其它部的人,全是些新贵族,但囊日论赞对他们十分信任,一封就是把一两万户人口赐封给他们,让他们管理大片的地区,这早就引起旧贵族的仇视了。”
  “而如今他又支持噶尔东赞开始推动吐蕃全面改革,迁都逻些,还要仿我们中原搞中央君主制王国,又是扩军又是设重税赋,他也不想想,吐蕃在他父亲手里时,都还一直是个部落联盟而已,吐蕃赞普也不可能如我中原君主一样掌握国家,现在突然要这么大的改变,怎么可能呢?当年杨广为帝时,改革都还引起反弹,何况是他。”
  “朕对他被毒杀可以说是一点也不意外稀奇!”
  “圣人,那我们现在如何应付,是否插手吐蕃?”
  罗成摇头。
  “不急,先前吐蕃向白兰、弥药等诸附属称臣的羌国,索要巨额贡赋,又准备扩军征讨象雄。现在吐蕃王死了,我们不急着直接出兵吐蕃,说句实在的,吐蕃,雪域高原,我们好多士兵根本难以适应那里的气候,而且补给也不便。”
  “现在吐蕃内乱,若是我们直接出兵吐蕃,只怕会让刚内乱的吐蕃人又团结起来。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做这样的事,得给他们再添把火,让他们更乱一些。还可以借此机会去联系弥药和白兰,争取他们就此甩脱吐蕃,让他们改而向我大秦称臣,成为大臣藩属国。还有苏毗,先前攻西突厥时,苏毗王子不是也被捉了吗,现在还在安西吧?将他先送来洛阳,我们可以支持这位苏毗王子回去复国。”
  张须陀点头。
  “圣人说的是,还有西山诸羌,眼下吐蕃内乱,再也无法暗里支持他们,正好趁势将他们击败,迫他们投降归附。”
  “暗示一下象雄王李迷夏,看他愿不愿意趁吐蕃内乱出兵。只要吐蕃和象雄打起来,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等他们打出真火来了,也就没有谁可以再有精力能够觊觎我大秦的青海、安西、西山、云南四道了。”
  不过罗成还是再次强调,尽量控制力度,不要搞直接干涉,更不要扩大化。
  “朝廷现在没有余力再来一场高原大战,我们需要休养生息,我们让他们自己跟自己打,我们在旁边看热闹就好。”
  从国子监回到宫里,赛玛噶公主便来求见,向皇帝询问吐蕃如今具体的情况。
  “听说很乱,你父亲被毒杀后,现在旧贵族纷纷叛乱,新旧贵族互相攻伐。如今吐蕃群龙无首,一片混乱啊。”
  “达波、工布、娘布等地现都已被叛乱旧贵族占领,旧都琼巴,也被占领了。”
  “那我母亲和我弟弟呢?”
  “你母亲和你弟弟他们由穹波·波色等新贵族护着撤入后藏,不过处境堪忧啊。”
  公主哭泣着道,“请圣人册封我弟弟为吐蕃新赞普,并出兵助吐蕃平乱。”
  “你弟弟今年也才五岁,能在这乱局中挑的起这副重担吗?”罗成问。
  “请圣人放心,我父亲就我弟弟这一个儿子,器宗弄从小聪明,而且我叔父论科耳和大臣尚囊都是他的老师,十分忠心且能干,现在我父亲被阴谋毒杀,国中大乱,但那些阴险小人得意不了多久的,只要稳住局势,很快就能击败叛军,平定叛乱的。”
  “可现在吐蕃连是谁毒杀了你父亲都还不清楚呢,更别说,繁华的旧都琼巴已经落入叛军之手。”
  “请圣人发兵。”
  罗成捻着胡须,“朕可以下诏册封你兄弟器宗弄为吐蕃新的赞普,只是吐蕃国人未必肯信服。至于说让大秦出兵,暂时恐怕很难,大秦与吐蕃之间,还隔着诸羌。诸羌原本向吐蕃称臣,可现在形势不明啊。”
  罗成对于公主请求册封他兄弟器宗弄为新赞普倒没什么意见,毕竟这位器宗弄历史上虽就是松赞干布,可他父亲比历史上早死了好些年,他现在才五岁。这么小的年纪,册封他为赞普,只会更加剧吐蕃现在的内乱。
  “或许,朕可以给象雄王李迷夏下诏,让他率象雄兵东入吐蕃帮助平乱!”
  公主大惊,“圣人,不可。若是让象雄发兵入吐蕃平乱,他们肯定会趁机侵略吐蕃的。”
  “公主不要对象雄王有偏见嘛,毕竟吐蕃与象雄也是世代好睦,如今吐蕃内乱,大秦也鞭长莫及,若是能让象雄出兵平乱,也能解燃眉之急啊。”
  “请圣人借我几万大军,臣妾愿为主帅,率军回去平乱。待平定叛乱之后,再回秦宫。”
  对于公主的这一腔热血,罗成很佩服,但是不可能答应的。
  他拍了拍公主肩膀,“打仗的事情,还是交给男人们吧!”


第1240章 佳人青睐
  苏八有些犹豫。
  他也不明白自己一个普通百姓出身的府兵侍官,如今怎么一下子就成了个香饽饽了。在广南日落,他与兄弟伙跟真腊蛮们打了很多场仗,军账上确实积攒了三十六颗贼首,但这与其它兄弟们比,也并没多少突出的。
  本来队正崔升比他更有资格来洛阳参加乡饮酒礼,他出身比自己也好,是长安崔氏,以前又当过宫中侍卫,曾做过校尉。
  可惜,这位总喊着要立功回到长安的崔队,在日落升格为郡,并新设两县,增加一卫府军营,新提拔了都头之后,率部出巡的时候,结果就中了埋伏战死了。
  曹升是死在他怀里的,死时还念念不忘回到长安。
  日落成为了郡,新增了北凉和南唐两县,又新增了文阳一个卫营。
  大河东岸南北五百里地,都被他们打下来了,原本以为以后日子会很轻松,谁想到他最后却死了。
  倒是他苏八,却一路活了下来,甚至最后还到洛阳来参加乡饮酒礼,有了六品勋七品阶,升了队副职。
  似乎一下子撞了大动,什么好事都赶上了。
  本以为来洛阳参加完乡饮酒礼便再回去广南,可谁想到,右骁卫虎贲将军刘世让居然捉他回来,要让他娶刘家大娘子,要他做刘家女婿。
  他现在对刘家有些了解了,刘世让也是关陇将门,他年轻的时候就入仕隋朝为亲卫,后来李渊入唐后便也归附了李渊,任过安州总管、封过弘农郡公。后因得罪李渊的宗室襄邑王李神符,于是被除职。
  他便去投了罗嗣业,后为先锋引秦军攻破长安,因功授封右骁卫虎牙郎将,后镇守北疆,与突厥交战,立功再升虎贲将军,并得封开国伯爵位。
  在贵族高官遍地的洛阳城里,四品的虎贲将军不算高,开国伯爵也不稀奇,但毕竟还是将门勋臣,在一个小小的队副眼里,还是极为高高在上的。
  好在刘虎贲人还很不错,喝了一通酒后,居然不但不嫌弃他的出身,甚至还挺欣赏他,一心要把刘大娘子嫁给他。
  苏八也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