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唐大猛士-第3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得娶妻不得纳妾不得赌博更不得狎妓,也不得入坊间散居民间,更不得擅入市井。允许你们做些法事之类的,但也得报备。允许接受捐献,但数额做了限定。
  总之,想借僧道这层皮,过逍遥神仙生活,那是绝对不允许的,甚至僧道犯法,还要罪加一等。
  一旦违法乱纪之后,就要收回度牒,剥夺其出家人身份,强令还俗,还俗的僧道且再不得剃度出家。
  朝廷相信,除了真正有这样信仰的人,那些滥竽充数之人,肯定会现出原形,被筛离出去。
  你们信仰是你们的事,可以泥胎木像,但禁止铜像金身,禁止彩绘,甚至寺庙禁止建立在城池和村庄里面,连旁边也不许,必须得是远离百姓居住之处的山野,还不得占用田地等。
  想如长安大兴善寺那般,长安一百零八坊地,大兴善寺就独占一坊的情况,根本不可能出现了。
  无心小和尚现在重新叫回了本名王宝枪,寺里刚给他发了十贯钱的遣散费,这是出乎他意料的,过去六年,他吃住寺里,甚至下山的次数都数的着,平时根本没用过钱。
  寺里的大方让他惊讶,他提着那袋子钱和几匹绢,都不知道要怎么拿。
  负责库房的僧人心疼不已,不过道信倒没觉得什么,发这些钱帛也是他的意思,既然朝廷的律令这么明显了,那么少林还要强留着这庞大的寺产便是危险,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如果散去这些浮财,能够换来禅宗的大力发展,他还是愿意的。四边新建四座分寺,朝廷还全力支持,可见未来少林的影响力会更大。
  许和尚走上前,拍了拍王宝枪。
  “不用担心,朝廷会给你安排好的,到时你一路沿着官道,沿途可在驿站歇息住宿,这一路上也会很安全,不会有贼匪路霸什么的。”
  “回家做什么呢?”
  王宝枪茫然的问许和尚。
  “回到家,好好孝敬下父母,友睦兄弟,安心在家耕种,有空读读书,别忘记了落下武艺。待你再过几年,便可报名参选府兵,到时就可当府兵了。若是军府里表现的好,说不定没几年就能选入北衙禁军之中,到时我们便能在洛阳再见了。”
  许和尚的话,让茫然的宝枪一下子找到了一个方向。
  当兵,当禁军,将来到洛阳城跟许师叔再会,也要跟他一样穿上飞鱼服,挎上千牛刀!


第942章 岭南长流人
  洛阳城外,运河码头。
  贵妃李秀宁和赵郡公李玄霸姐弟俩一起来到码头,前来送别即将前往广南道交趾郡兄弟李世民。
  李世民一袭白袍,头上一顶软脚幞头,腰间革带。
  此时的他左眼蒙着一只黑色眼罩,胡须也没打理,胡乱的布满脸上,看着倒更像是一位江洋大盗般。
  李秀宁取来一副蹀躞,亲自为兄弟系在腰上。
  “出门在外,要记得照顾好自己。”
  这副蹀躞带是她亲自所制成,带鞓和系垂的小带用薄银片制作,银带鞓的前端铆有一件金带扣,套金带箍一件,中部钉十一件文武兽面纹金带,后部钉五件桃形有孔金带,带末钉一件圭形金尾。十一件带上均有“古眼”,下系小带,并钉有金带饰,还套有一件小金带箍。
  这是一条带有很强收纳功能的腰带,可以悬挂水壶。
  还可以把钱袋、扇子、香囊、解手刀、横刀、箭袋都挂上,甚至能把纸墨笔砚等一起挂在上面,几乎只要是寻常用的到的随身东西,都可以佩带在这条蹀躞带上。
  李秀宁表面带着笑,可向来手脚伶俐的她,却怎么也没法把蹀躞带固定在腰带一侧上。
  最后还是李世民笑着自己弄好了。
  “三姐,你看我系上这个,像不像是一个长安游侠儿?”
  “你还笑的出来,此去广南交趾,路远万里,天涯海角,不知道你能不能适应那边的酷热的疬气。”
  李世民却似一副不经心的样子,“三姐,你多虑了,多少岭南长流人,不都原本是中原的官吏嘛,他们一样在那边活的好好的。就连罗艺、高士廉他们,不也都在岭南呆了好几年,也没见他们少点什么。”
  言语间,李世民的那只独眼里闪过一丝落寞。
  其实三娘他们一直在劝他,甚至就连柴绍李神通他们也劝他,说如今大势已定,再一味的对抗已经没有意义了,不如低个头就好了。
  只要李世民肯低头,他们相信,他依然能够保留他的爵位,甚至还能获得一个不错的职事。
  可李世民就不是肯向罗成低这个头。
  罗成一开始说要让他去带方郡,后来又要他去武川,他都不理会他,最终还是要把他发配去广南了。
  去广南也好,这样一来,就能远离中原,或许去了那遥远的天之南海之角,才能够真正的放下这段纷乱,重寻得安宁吧。
  “二哥,你跟陛下认个错道个歉,我跟三姐向陛下为你再求个情,陛下一定会让你留下来的,别走了,别去广南了好不好。”玄霸有点像一个孩子一样的请求他。
  李世民伸手想去拍玄霸的肩膀,却突然发现,玄霸居然已经长的比他高大许多,他已经拍不到他的肩膀了。
  “玄霸,是我牵连了你,本来你是国公,现在却成了郡公。”
  “二哥,只要你留下来,就算这郡公不要了,我都愿意。”
  “说什么傻话呢,我跟罗成不对付,从来没对付过,所以我也不可能跟他处的来,留下来,只会让我痛苦,倒不如一走了之。四弟,替我照顾好三娘,还有大姐二姐他们。”
  罗嗣业攻入长安,杀掉了李渊当时在长安城的诸子,连刚出生的也没放过,但却放过了李渊的一众女儿,出嫁的未出嫁的都没动。
  这些女子,除了出嫁的几个,没怎么受到影响,其它年幼的,都由玄霸接到了洛阳,其中两个稍长的妹妹,被皇帝赐给了罗嗣业为妾。
  “我走了,也许永远不会再回来了。”李世民笑着转过身去,可转身后,眼眶里泪水却在打着转。
  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何就要跟罗成过不去,但他过不去自己那道坎,无法服这个软低这个头,他宁愿从此长流岭南,终身不再回来。
  “二哥!”
  码头外,一辆马车在一队骑士的护卫下奔来。
  车帘掀开,却是李世民被嫁给罗嗣业的那个妹妹。
  “你们怎么来了?”
  两个李家姑娘拉着李世民的手不愿意松开,“二哥。”
  李世民强做笑颜,“你们在晋王府还好吧,罗嗣业没有欺负你们吧?”
  姑娘摇了摇头,“她对我们还好。”
  只是李世民却发现妹妹说这话的时候神色有些不太对劲,“你说实话。”
  另一个妹妹苦笑道,“晋王平时对我们还不错,很礼敬。可一旦喝醉酒后,便要打骂我们。”
  “罗嗣业那个畜生!”李世民愤怒地骂道。
  “二哥,别骂了,其实晋王也不是有意的,只是心里太悲伤难过,所以有时便忍不住想要借酒浇愁,喝醉后他也控制不了自己而已。”
  “你们居然还替杀父仇人说话?”李世民怒道。
  两个姑娘不再说话,其实他们又能如何呢,虽说出身公卿贵族名门,但说到底也只是个女子,她们并不能自主决定自己的命运。
  就算三姐身为贵妃,可不一也一样还是护佑不了李家吗?
  看到她们的样子,李世民长长叹了一声。
  李世民转身走了,虽然身后传来姐妹们的哭声,但他还是硬着头皮迈开脚步向前,一跃上了船。
  他没有回头,因为回头只怕会忍不住也落泪。
  别了,洛阳。
  别了,中原。
  也许,此次安南再无回中原之日。
  又也许,罗成如今刚愎自用,志骄意满,种种倒行逆施,要不了他也会被众叛亲离,那个时候,或许他又能再回来了。
  只是,父亲却再也不会复活了,兄弟们也不会起死回生。
  “世民,路上保重身体!”
  李秀宁在后面高声喊道。
  李世民肩膀抖动了几下,最后还是没扭转身去,只是抬起手臂,对着身后挥了挥。
  六娘看着那船渐行渐远,终至模糊。
  她转过身,对着三娘行了一礼。
  “姐姐,过几天我们也要离开洛阳城了,也许到时匆匆,没有时间入宫辞行,今日便先在这里告别了。”
  “离开洛阳?去哪?”
  李六娘告诉姐姐,晋王妃崔氏已经告诉她们姐妹俩,说晋王即将赐实封地,然后前往之藩就国,到时她们便也会跟着一起前往。
  “就藩之地?封在哪里?”李秀宁问。


第943章 西部大开发
  大秦开元四年的春天。
  皇帝在地图上划了几条线,于是整个天下便围绕着这几条线开始忙碌起来。
  第一条线,重新疏通南北大运河,朝廷设立了四位运河转运使,分别负责运河的河北段、河南段、淮南段以及江南段,四位转运使都有自己的转运使衙门,他们负责运河的疏通、河关的税收、堤坝的维护,还有漕运的安全。
  皇帝划的第二条线,是自关中长安北,重建秦直道。当年秦始皇下令从云阳修建一条直抵河套五原郡的道路,长达七百多公里。
  这条道路到此时依然还在使用,只是不少地方年久失修。
  皇帝之所以第二条线划在这秦直道上,关键还在于大秦如今收复了河套之地。黄河百害,唯富一套,河套是一个塞上粮仓,要想守好北疆,这个粮仓对于大秦无比重要。
  可河套虽富,却也有一个很致命的问题,那就是与关中之间,隔着一块巨大的沙漠戈壁,这块沙漠太大,穿行困难。
  而如果不直接自北中向北穿越横山和北边沙漠,只能向西沿黄河东岸北上,或往东沿黄河西岸北上,但这两条路线都有一个问题,一就是要绕更远的路,二来就是沿黄河而行,尤其是东面的这条路线,会面临着东西走向的无数条河流沟谷,而以当时的这个能力,是很难不断的跨越这些河流修一条直道的。
  如果要不断的绕过这些河流,那么道路将无限延长。
  正是因为这种种原因,最后秦皇始下令修一条直道,直通北上抵达五原。
  要翻越横山山脉,要穿过茫茫大漠,尤其是这样的直接向北,也一样要面临着越过许多山谷和河流的问题,当时的秦人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那就是把这条路修在了子午岭的分水岭上。
  沿着山脊修路,能并行十辆马车。
  子午岭不低,但也并不算极高,这是一个可以修路行走的高度,同时关中的气候加上地形,使得山岭上修路相对简单一些。
  最关键的一点是,如此修路,就完美的绕过了子午岭山脊两侧的那些山谷河谷,不用再填山架河,直接在山脊上穿行。
  一直抵达了朔方定边县南侧,再向北进入了鄂尔多斯高原,从此一直向北在昭君坟渡过黄河,抵达后世包头一带。
  这条路线,大大缩减了从关中到五原的距离,尤其是关内云阳到朔方定边这一路,皆是连绵山脉,沟谷无数,可以说这条路线,简直就是一项奇迹。
  平均宽达十丈的一千五百里直道,既避过了山谷河流,同时因是修在分水岭山脊上,使得他又并不远离水源,这对于兵马行军和物资运输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
  而后世直到近年,才修建出了一条沿着晋陕黄河大峡谷的黄河公路,可知秦直道有多了不得。
  只是秦以后,对于河套的掌握并不牢固,因此使得这条直道也并没有达到秦始皇最初设计的目的。
  这条道路设计,就是一条进攻之路,是联系关中与河套的。
  但是秦以后,为防北边胡人沿这条路直接南下,朝廷对这条直道却是采取保守防御策略。他们联系河套,更多的还是利用代北的云中郡,以太原雁门云中为依撑,来控制河套。或者,很多时候,都是以云中来牵制防御河套的胡人。
  修复秦直道的同时,皇帝还划了一条线,从灵武打通一条水路,直抵榆林郡,把整个几字形的河套地区,这一段河流相对平缓的黄河河套段,打造一条水上运输线。
  黄河很多地段都无法航运,但河套一带千余里的河面上,却是适合航行的,完全可以船运。
  因此修复秦直道,从关中经一千五百里直道直抵九原城的陆上通道打通同时,皇帝也把灵武到榆林的黄河航运打通。
  航运打通之后,关中与河套便不再是单薄的一根线系着。
  同时,一条黄河航线,还能将长安、河西、陇右、朔方、定襄这几大块紧密的联结在一起。
  一千五百里直道,一千五百里水道,关陇河朔完全打通,联结一体。
  皇帝划出的第三条线,便是自汉中通巴郡,再抵黔中,接云南、通广南,并与剑南相通。
  这条西南大动脉,则完全是把整个西南诸道地区,给串通联结,将他们盘活一起。
  皇帝划出几条线,于是整个西北和西南地区,都变成了巨大的工地。
  沿处可见的造船厂,四处都是木材厂,依拖一条条的河流谷道,按照皇帝的路线,要把沿途的这些旧路联通起来。
  这是大工程,西南西北诸郡,几乎全都动员了起来。
  每天都有新船入水,道路上车马飞驰,一队队的奴隶被送过来,还有无数的百姓在农闲时响应官府号召,应役接受雇佣前来修路赚钱。
  诸道各郡县,实行全面规划,然后分片包干的形式,大干特干。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每隔十里一座墩堡,每二十里一座驿站,三十里必有一座兵站,五十里必有一座军堡。
  这一条,一支队伍沿着初具雏形的汉黔道而来。
  队伍里一个年轻人看着沿途修路的人,早已经没有了最初时的那种好奇与兴奋,他叫李三郎,又名李三宝,江南西道庐陵郡人,打小家贫,于是入商铺做了个伙计学徒。这年代的伙计学徒没后世那么简单,进了商铺要拜师傅,头三年什么也不让你学,只是打杂侍候师傅。
  用师傅的话说,这就磨性子观品性,学手艺不难,但养人口难。如果这三年里,学徒不耐烦受不了,那就会被驱逐出去,根本不会传授技艺。就算过了这头三年,师傅也不是一下子把手艺传给你。
  第二个三年,只教基本功,同时侍候师傅的事也不能免。等到第三个三年时,才能让你上手些简单的,第四个三年过了,能勉强算是出师了,但还得继续给师傅给铺子里做事,是没有随意跳槽一说的,甚至伙计前十年,基本上都没有薪水,能有口吃的就算不错了,逢年过节的再发点东西,就算主家大方。
  如果没有隋末这场动乱,或许李三宝这辈子也就这样定性了,熬三年又三年,从学徒到伙计,然后再到管事再到掌柜,老了的时候,或许也能积攒下一小笔钱,然后回乡买点田地,安享晚年。
  只是世道动乱,去年他随师傅北上到豫章郡做买卖,结果遭遇到了林士弘和沈法兴两家交战,师傅被杀死,货物被夺走,他跳江才逃的一命。后游到长江北岸,成了一个流人。
  好在他运气较好,此时北方一统,相对更安稳。
  而南方三藩虽奉秦国正朔,北方不南征,但三藩自己却又还是相互攻伐不断。
  税赋也高,还有各种摊派,于是许多江南百姓,便都偷偷的渡江北上,对于这些南来之人,大秦朝廷向来还是比较欢迎的。


第944章 西海王国
  李三宝虽才二十出头,但因为在商铺里都当了十二年伙计了,因此多少识的几个字,人也较灵活,所以他很好运的最后被安排了个差事。
  从江南之地,逃到中原,再定居到洛阳,李三宝感觉日子发生了飞速的变化。
  不久前,晋王罗嗣业被皇帝封建于青海湖边,改封为西海国王,并让他前往就藩建国。罗嗣业便在洛阳城开始招募封户。
  朝廷给出的政策是愿随嗣业去西海封地者,良民愿去者授田给地,并发一笔安家费,其在中原的房宅田地,还都可以卖给官府回收,到了那边,又由嗣业出钱帮他们建房安居。而如果是官奴,愿意去者,则放免还良,同样赐田给地。
  李三宝虽然在洛阳有一份差事,但他看了这份招募令后,也十分心动。他希望能够有一块自己的田地,有自己的宅子。就算去遥远的西海,可他觉得也不错。留在洛阳,这边地少人多,他很难分到属于自己的田地,他不想永远做个商铺伙计。
  应募受招之后,因他口齿伶俐,办事勤快很快得到了嗣业的赏识,特意提拔他为西海王国的一名国官小吏,负责协助招募。
  嗣业对于愿意应募的人很大方,他是皇帝的兄长,军功着著,得到的赏赐无数,他也不缺钱。
  每个愿意随他去的人,他都给出了不少的安家费,甚至为他们采买了路上的帐篷、鞋子衣物和粮食等。
  皇帝给嗣业西海八百里土地建国,又许他招募三千户封户子民,并给他八百名亲卫骑兵,同时随嗣业前往的还有二十名僧人二十名道士,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