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唐大猛士-第3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员明光铠甲大将,正在马上做着最后的动员。
骑枪举起。
三千骑兵精锐完成了准备,策动了战马。
马蹄雷动。
旗帜飘扬。
战场上,所有人的目光都往那边望去,都想要马上看清楚旗帜上的图案。
第822章 一战灭秦
“是长平郡公!”
长平郡公李叔良,唐王李渊的堂弟,此前为刑部尚书出任泾州都督,泾州被薛举攻夺后,撤入邠州,休整败兵。
在这个关键的时候,驻于邠州城的李叔良,率三千骑兵,最先赶到。
他比薛仁杲先到。
薛仁杲虽也接到了宗罗睺的消息,可军中乏粮,迟迟没能出兵。
李叔良率三千轻骑,自宗罗睺的背后杀来。
宗罗睺心中苦涩万分。
明明他有五万人马,结果硬是干不赢两万人的李世民,之前还说李世民是乌龟守城坚守不出没机会打赢他,可现在李世民出来了,没料到依然打不赢。
“拦住他们!”
宗罗睺连忙调兵拦截。
只是此时西秦军虽众,却已经完全都跟唐军纠缠在了一起,想要组成军阵拦截这支新到的骑兵,又谈何容易。
还没有等兵马汇集,那边李叔良已经率骑兵杀到。
三千轻骑的生力军,一下子就冲破了宗罗睺的后阵。
宗罗睺见势不妙,直接弃军逃跑。
这一下,薛军士气大跌,步骑纷纷败撤溃散。
唐军则士气大振,无不奋勇。
李世民浑身浴血,眼看宗罗睺败逃,这时咬牙下令,“骑兵,随我来,直捣薛仁杲大本营,步兵跟随!”
刚与李世民汇合的李叔良急忙劝说,“薛仁杲依然拥有十几万兵马,咱们虽新胜,可也兵马疲惫,切勿冒进。”
可李世民却没有听,不是他听不进,而是他知道长安那边的危急,他这里必须马上决出胜负,不能再拖下去,也拖不起了。
“我也考虑过这个,但我军新胜,岂时正是乘胜进军,势如破竹之时,请无须再言。”
说完,李世民举槊一挥,喝令全军追击。
李世民甚至连那些溃败的宗罗睺部都来不及管了,任他们四散溃逃,挥兵急往薛仁杲大本营杀去。
此时的薛仁杲,其实已经退到了折墌城,这里也是西秦国的新都城,之前薛举在这里病逝,薛仁杲在这里继位。
当时以此为都,不过是不想回秦州,薛仁果计划的是攻入长安后,以长安为都城,折墌城不过是个临时过渡的。
可谁料,进攻会如此不顺。
薛仁杲久攻长武城不下,偏偏他的中书令郝瑗又病危。
加上军中缺粮,于是薛仁杲便让宗罗睺率五万人马暂留在长武城下,他则率主力缓步后撤。
他在折墌城,还希望能够筹到粮草,可是郝瑗这个心腹又病重,而褚亮也称病。因为他活烤分食了瘐亮,导致西秦朝中,并没有几个文臣能吏,这后勤粮草的筹集供应,也就越发的困难。
当宗罗睺急报说李世民已经耐不住出城来战了,薛仁杲却无法再出兵,因为缺粮。
薛仁杲还在折墌城中发脾气催粮,结果那边却报说唐军已经杀到了城下。
听闻宗罗睺大败的薛仁杲大怒,率城中兵马出城列阵。
城下。
十余万秦军列阵。
而远道来的唐军,却不足两万。
薛仁杲誓要生擒李世民,然后将他烤了吃掉。
正在这时。
西秦门下省侍中褚亮和他的儿子褚遂良,带着几十员西秦文臣,还有十几个将领,居然在阵前策马跑向了对面。
还没有等他明白发生了怎么回事,那边褚亮已经向李世民拜伏。
他们居然阵前倒戈,投附了唐军。
阵前宰相投敌。
薛仁杲差点一口血给喷出来,可这还没完。
连绵十余里的十几万人军阵,居然不断有人开始脱离本阵,跑向对面。
禁之不绝,无法阻拦。
甚至开始有整列整列的士兵军将跑到对面去。
这结果,连李世民都没想到。
“元帅,薛仁杲暴虐残忍,绝非明主,我等此前也不过是被其裹胁,无奈依附,如今终于盼到机会脱离了。”
李世民简直是心花怒放,连忙下马将褚亮父子等人扶起,“公等弃暗投明,某求之不得。”
才半天功夫。
薛仁杲的十几万大军,就有三分之一阵前投敌。
他们这般做,主要还是因为折墌城已经绝粮,好些士兵都已经饿了几天肚子了,皇帝还不差饿兵呢。
再加上薛仁杲确实残暴,他不但喜欢杀俘,甚至连自己人都经常虐杀。比如说抢麾下将领的妻子,还有将得罪他的文臣阉割,还说什么效仿汉武大帝宫太史公,对这样喜怒无常,残暴不仁的皇帝,他得势之时,大家还恐惧不敢有什么行为,可一旦如现在局面,大家可就不客气的阵前投敌了。
没有阵前反戈一击,那都是因为大家的投敌之举都是没有串连过的。
薛仁杲见势不妙,赶紧收兵回城,再这样下去,人都要跑光了。
可是城门关闭,也拦不住士气的动摇。
稍后,唐军步兵赶到,居然来了五万多人。
原来李叔良后面的邠州步兵也到了,此时还有许多在浅水原兵败的俘虏也都转而加入唐军,回头来攻折墌城。
唐军包围了折墌城。
一场惨烈的围城攻防战即将开始。
可令唐军惊讶的是,城门紧闭,可城上竟然不断有士兵放绳索爬下来投降。
那场面异常的壮观。
城下六万唐军围城。
而城中本有十几万西秦军。
可守城的西秦军,却不断自城上下来投降。
城门处有薛仁杲的心腹亲卫监守,士兵们便从城下顺绳下来。
等到后面,连守城的薛仁杲心腹也知道不可为,便开城投降了。
黄昏时分。
薛仁杲几乎城了孤家寡人。
无计可施的薛仁杲只得自缚请降。
他这时想跑也跑不了了,因为城外的唐军已经膨胀到了十万之众,一半本来是他的西秦军,折墌城已经被围的跟个铁桶一样。
万般无奈之下,薛仁杲也只能求降了。
李世民接受了薛仁杲的求降,然后下令把所有的西秦军全都收编入军。
“召各位将校议事!”
“我有要事宣布。”
李世民坐在折墌城中薛家的临时皇宫里,长松了口气。薛仁杲解决了,终于解决了西线的威胁。
薛仁杲投降,攻破折墌城,第一次浅水原大败时被擒的刘文静柴绍等八大总管也总管解救了出来。
见面后,李世民没时间跟他们寒喧。
“本帅决定,由柴绍将军与李叔良将军留驻泾州,负责收编西秦降兵并乘势攻夺陇右之地。”
李世民给他们留下了两万唐军。
“本帅与刘文静将军将立即率四万兵马并四万陇羌归附骑兵赶回关中。”
刘文静等都不解为何李世民如此急着回去,此时正是趁势将西秦之地一举全都扫平拿下的好时机,这可是大功一件。
李世民此时才自怀中,将李渊的那封信取出来示众。
“关中危急,我们必须赶回去增援潼关,保卫长安!”
众将无不惊呼,甚至大惊失色!
第823章 母以子贵·后戚得宠
大秦开元元年。
皇帝罗成在范阳下诏,改范阳府为顺天府,改洛阳为应天府。
以长安为奉天府,以江宁为承天府,以齐郡为兴龙府,以辽阳为升龙府,六都设府,别于常郡。
顺天为北京,应天为中京、长安为西京、江宁为南京、辽阳为东京、齐郡为兴京。
六京设府尹,皇帝不在京时府尹称留守。以皇子遥领六都府尹,另择能臣为少尹摄事。
安东道拆分为辽宁道与安东道,江南道分置江南东道和江南西道、黔中道,岭南道也分置为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
十二月。
一个暖阳高照的日子,一个男孩在紫禁宫城诞生。
皇帝抱着刚接生的孩子,在孩子母亲长孙氏面前为他取名瑞安,这是皇帝的第四个儿子。孩子出生第二天,其母长孙氏被册封为九嫔之昭仪。
皇四子罗瑞安被册封为辽王,其三个兄长,皇庶长子罗长卿被封为楚王、皇嫡长子罗嘉文被封为皇太子、皇三子罗哲威被封为吴王,如今第四子封辽王。
母以子贵,长孙氏得封昭仪,而长孙的兄长长孙无忌也因此得以晋封为赵郡公,并被皇帝授封为河南道承宣布政右使,调往河南。
长孙无忌入宫谢恩陛辞。
“你这几年虽一直在军中行走,但朕观你更擅长政事庶务处置。如今河南刚刚拿下,还未稳固,正是需要你这样懂庶务知民事的文臣,特提拔你去河南,希望你不负朕之厚望,把河南治理好。”
换上了紫袍玉带的长孙无忌满脸激动之色,溢于表面。
“臣定不负使命。”
“别这么激动,淡定点,这次只授你为布政右使,也是考虑到你毕竟年轻,所以朝廷另授了卫文升为布政左使,但毕竟卫文升年纪大了,因此让你来当右使,协助他理事。”
布政使这个官职,是皇帝所新设的道一级官员。
道这一区划,是汉代的州级演变而来,只是汉朝时的州刺史,其实一开始只是监察之官,到隋朝时,司隶台下也设了州。在大业末,正是由罗成上奏,推行了实道政策,在郡县之上,增加了道这一级区划,改二级区划为三级。
道一级有了实际主事的安抚使和观察使,并在边疆设立节度使和都督。
这个政策到如今也有几年时间,虽然统一了地方上的事权,避免了地方郡过多,中央难以管辖过来的问题,可也出现了道一级官员权力过大的情况,尤其是节度使,统领军政还拥有财赋大权。
哪怕暂时还没出现什么问题,可罗成毕竟当初也是靠着节度使的大权才能割据称雄一方,所以现在虽然天下还未统一,可罗成却已经着手调整道这一重要区划。
他没有如窦建德、李渊等人一样,只是简单的把区划恢复到开皇年间的州县二级道。
道依然是实道,但却把一些大道分置出来,使道的数量增加,同时又将道级的主官调整,原来是节度使、安抚使和观察使这三使。
而现在罗成将其更改为三司六使,道一级设有三使司,为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督指挥使司。
每司设左右两名长官,并且三司衙门互不统属,各领一块职责。
承宣布政使司大抵相当于之前的安抚使衙门,是负责一道民事行政事务的,承宣布政一词则源于朝廷有德泽、禁令、承流宣播、以下于有司之意。
左布政使为正三品,右布政使为从三品,以左为尊,右为佐贰,但右也不单纯是下属官,他也是按照四等官制来,有决策、执行、审核、复查。在布政使司,有决策权的自然是左布政使,而右布政使则为执行官。
布政使司在管理上是由朝廷民部管理。
设道,为了加强地方上的管理,避免朝廷管理二百余郡的复杂。而设道后,又分权而治,则是避免道一级过于强大,威胁中央。
提刑按察使司也有左右按察使,掌一道刑名按察之事,兼具司法和监察职能,是之前观察使转变而来。品级也是左使正三,右使副三。
而这次道级官员变动最大的还是都督指挥使一职,之前边疆和中原要地,设有节度使和都督兼太守,那是总领军事、行政、财税等大权的,而现在皇帝再次调整,罢撤节度使和都督一职,各道统一设立都督指挥使一职,并分设左右。
新调整后的这个都督指挥使,只负责一道内的军政,统率所辖内的军府卫所。
但同时,朝廷中枢又新设了枢密院,相当于总参谋部,负责统领军令、调动和升降高级军官的任务。而六部中的兵部,则负责后勤、装备事务以及中低级军官的铨选。
十二卫四府则统领各地兵马。
实际上是军政军令的分离。
各道的军府卫所兵马,属十二卫,但听从枢密院调令,后勤装备、中低级军官铨选则归于兵部管理。
就是在道内,左右都督指挥使虽统兵,但钱粮得依靠布政使衙门,装备得依靠兵部,指挥调令得听从枢密院。
其独立性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钱粮不能自给,官员授任不得自专,都让这些道级的大将,再不如过去节度使,连都督也不如了。毕竟魏晋以来的都督,那都是军政皆管,钱粮税赋都抓在手里的。
罗存孝在陕县大败李建成后,基本上已经稳定了河南,虽然在此战前,让李渊抢夺了弘农、淅阳二郡,让萧铣抢占了襄阳几郡。
不过罗成暂时也不想去理会他们。
他反而干脆以伏牛山为界,把山以西的弘农、淅阳、上洛、南阳这四郡,皆从河南道中划出。
河南道只剩下了一府十一郡之地。
原山东道节度使罗存孝被改授为河南道左都督指挥使,裴仁基为右都督兵马使。
卫文升为左布政使,长孙无忌为右布政使。
房玄龄的父亲房彦谦被授左按察使、郑善果被授为右按察使。
罗寿被授为府天府少尹。
这是一次巨大的调整,皇帝选择在出征太原前颁下诏令,让许多人都意料不及。
“无忌啊,朕希望你去了河南后,能够尽快的把那边带动起来,朕给你特权,专折密奏。”
第824章 一朝祸起萧墙内
旅顺港。
繁华的商港,虽然已至寒冬腊月,可这座辽南的不冻港依然没有停歇,商船往来不断。
李密很喜欢这里的海鲜,各式各样的海鲜总是十分的新鲜,每天早上,渔船入港,总能带回许多新鲜的海鲜。
他从东莱港抵达旅顺后,便在这里逗留了许久。
从当初那个中原霸主魏公,一下子成为了一个清闲人,李密一开始还有很多不习惯,但慢慢的也就适应了。
每天睡到中午才起来,洗漱过后,便带着王伯当等几个学生旧部,在一队秦兵的‘护卫’下,到海边去跟渔家买些海鲜,再逛一逛旅顺港的街市。
然后找一家茶餐厅,把买来的海鲜交给店家,让他代为加工。上二楼,找个视野开阔的雅座,点一壶好茶,再叫个读报人过来。
一边喝着茶,一边听那读报人读着报纸,上面总会有各式各样的消息。现在旅顺这里有好几份报纸,一般报纸都是一旬一刊,规模最大的一份报纸叫东方新闻的,则是五日一刊。
东方新闻是最权威的,属官办报纸,最早就是罗成创办的,如今据说由大秦秘书监负责管理刊印。
其它的报纸有公办也有私办,发行规模有大有小,一般都是利用发达的邮驿系统发售。这些报纸很聪明,他们与东方新闻错开时间发行,甚至在内容上,也慢慢的各自错开方向。
比如这东方新闻,注重的是天下时事新闻,号称消息最快最全最准。而其它的一些报纸,有主打一些诗词歌赋小道新闻的,也有刊一些其它内容的,靠着这种方式,倒也是获得了不少客户。
李密不喜欢自己看报,他更喜欢听报。
喝着茶听着报,茶选的是冲泡的绿茶,因为当今皇帝爱喝这种泡茶,所以如今许多人,也都在改用这种方式喝茶,倒是以前的煎茶,现在茶馆里反而少了。
就如当今皇帝喜欢王羲之的书法一样,于是许多读书人便都改走王书圣的风格了。
这种什么都不添加的冲泡绿茶喝多了,倒也慢慢会喜欢上这种微苦带甘的味道。
“李建成陕县大败,二十万尽没,李渊惊慌失措,仓惶欲迁都南郑。”
听到这条最新消息,李密长长的叹了口气。
谁能料到,局势会变化这么快呢。
想当初,他兵进荥阳,刚攻破兴洛仓时是何等的风光啊。一下子就几年过去了,如今他兵败降秦,王世充兵败降唐,如今连唐王李渊也败在了罗成大军之下。
争来争去,谁也没有争到河南,没有一人争的过罗成。
“今天的茶似乎味道不太对啊。”
被人戏称为茶博士的茶师忙抱歉的道,“客官你平常爱喝的那龙井茶没货了,山东那边耽误送来,所以今天为客人换上的是青岛云雾茶。”
李密皱眉。
“就一点也没有了吗?”
“实在抱歉。”
李密挥手。
“今天的报读的不错,没有读错字,当赏。”
于是便有随从取出一个银虎扔出,读报的是个年轻人,大约十六七岁的样子,他是旅顺郡学院中的学生,读报只是出来勤王俭学赚点生活费,毕竟他也只是个普通家庭的孩子,能够上郡学,非常不易,虽郡学有补贴,可也还想给家里寄些钱。
“谢客人赏。”
年轻人一袭白袍,还打着补丁,但很干脆,说话却是不卑不亢,捡起银龙拱手谢过下去了。
“一个银龙,就一个谢字,真傲。”
李密却没心思在意这个,“罗成拿下了河南,这天下再无敌手了。”
“既然李渊兵败,那下一步罗成该攻关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