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唐大猛士-第3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罗存孝瞧了半天,最后挥手,“传令下去,撤退。”
  “就这样撤了?”几名将校都有些意外,这一路追击王世充到这里,就撤了?
  罗存孝嘿嘿两声,“你们别以为老子就是愣头青,这潼关如此险要,而李渊还派了世子李建成亲来,现在潼关里驻了足足八万唐军,更别说王世充这老小子被李建成安排在潼关东南的禁谷之中,六万郑军据守十二连城,死死的扼住了潼关东面的这条小道。”
  再加上杨义臣亲率六万河东兵马正往黄河北岸河东郡解县的中条山南麓来,眼前的形势对罗存孝来说,已经没什么好留恋的了。
  他从荥阳过来,到了洛阳也没有停留,一直马不停蹄的追击而来,这段时间,都行军上千里,此时身边也就两万来人马,将士们也是十分疲惫。
  一不小心,说不定这一军人马,就要在这里被包饺子。
  “既然王世充这老小子都逃进关中了,那就算了,咱们撤。”
  罗存孝说撤就撤,并不拖泥带水,趁着几路兵马还未到齐,他从潼关下东撤。
  这一撤,就是二百里。
  从潼关下一路撤到了陕县,到了这里他不再撤了。
  兵分两部,一部驻于陕县城中,一部驻于陕县西南的常平仓城。
  这座常平仓是开皇三年所设,也是隋朝的六大粮仓之一。因为陕县附近的黄河有险滩激流,漕运船只难以通过,所以粮船到了这里,只能先运粮上岸,经过陆路转运几十里,再走水路运往关中长安。
  为了转运粮食,所以特意在陕县设立了常平仓,东来的粮食先入常平仓,然后再转运关中。
  “魏王,这常平仓几乎是座空仓城了。”
  听到这个消息,罗存孝也不以为意。
  李密和王世充在这洛阳一带鏖战三年,都是不发展不生产的主,他们就靠黄河运河和京城附近的几大粮仓撑着,能撑到现在,还仓中有粮,都已经是借了开皇和大业年间积储了。
  “就那几个家伙,光知道打仗夺地盘,早晚得败啊。”
  常平仓城有许多粮窖,一窖可储三千石粮。因为采用的是地下粮窖储粮技术,所以最耐储的带壳粟谷能在仓中积储九年。
  但再多的储粮,也不够他们那样挥霍的啊。
  退驻陕县之后,罗存孝却就此按兵不动,也不加固城防,也不训练兵马。
  这番动静,让李渊的探马都很奇怪,消息报回。
  长安城中的李渊不由的狐疑起来。
  “罗成在山东淮南有十万大军,最近又趁机偷了洛阳荥阳,得李密数万旧部归附,为何罗存孝身为伪秦中原大帅,却独率一军二万余人屯驻陕县?”
  “其它秦军呢?”
  “回丞相,罗存孝屯驻陕县,裴行俨屯驻洛阳,来整驻于兴洛,裴仁基进军襄城郡,卫文升出兵颍川。而郭孝恪驻于虎牢,杜伏威留守淮南,阚棱则率江淮一军正往攻汝阴汝南淮安南阳一线,都是在乘机抢夺李密的地盘。”
  “动作如此之快。”李渊听了不由的叹声可惜。他一边派兵增援潼关,一面也让驻守上洛郡武关的儿子李元吉出兵向东,趁机抢夺了淅阳和弘农二郡,原本还想再抢南阳襄阳,可没料到罗成义子阚棱动作更快。
  他带着李密的劝降信,这一路西来,几乎没有遇到阻碍。
  如今原来李密的地盘,从豫西到淮西,那些大城基本上已经被罗成麾下抢先占据,李渊也只抢到了淅阳和弘农二郡,再加上他之前西归时夺占的上洛,也才三郡。
  而襄阳这座汉江边的重镇,却被萧铣给抢了。
  此外,萧铣还抢了舂陵、汉东、永安三郡。
  至于秦军,则夺了河南郡、荥阳郡、育阳郡、南阳郡、淮安郡、襄城郡、颍川郡、汝南、汝阴九郡。
  秦军抢占最多,还包括了东都洛阳。
  虽然现在秦军也只是抢占了各郡的大城,下面许多地方还没有完全控制,可其它两家也差不多如此。
  更别说,当秦军攻占洛阳后,原本是尊奉洛阳朝廷的山东道的黔安、武陵、澧阳、夷陵四郡,现在也谴使归附范阳天子罗成。
  虽说这四郡被萧铣分割开来,在三峡下面的荆江两岸,就算归附,也只是名义上归附,但这四郡上表归附秦朝,依然还是能让李渊和萧铣都感到压力。
  尤其是对于萧铣来说,他如今立都在江都,而江陵是在南郡,也就是在三峡下面,而这归附罗成的夷陵四郡,却偏偏在南郡的四面,二北二南,差不多是把南郡包围起来了。
  夷陵通守许绍,是安陆人,其祖父和父亲都曾任过楚州刺史,其父跟李渊还关系极好,在国子监是关系不错的同学。
  大业末年,他任夷陵郡通守。
  杨广被杀后,他尊奉的是江都的越王。李渊入关后,也曾几次派使者去招这个世侄,奈何许绍根本不理睬世伯李渊。
  许绍据郡自保,甚至还把南郡周边的黔安等三郡也拉了过来,组成了四郡联盟,互相支援,以此多次打退萧铣的进攻。
  如今王世充兵败,洛阳被秦军所占,这位许绍倒也见机的快,马上就遥奉范阳天子罗成,上表归附。
  这把李渊气的啊,我关中离你那么近你不归附。
  “许绍已经派其子许智仁往范阳去上表归附,看来是铁了心了。”
  “丞相,某以为可以暂时先不要管江汉一带,只要我们扼守上洛、淅阳、弘农三郡,便可保关中西南门户武关不失。”
  “我们还是应当先想办法乘罗存孝刚入河南,立足未稳,将其击败。如今伪秦兵马,四面出击抢占地盘,分据各地,这正是我军抓住机会,集中兵力,将其各个击破的好时机。”裴寂向李渊建议。
  李渊想想也是这个道理,现在罗成才是首要之敌。
  “既然如此,那就派人去江陵,游说萧铣一起出兵攻打河南罗成,可以向他许诺,将来击败河南的伪秦军,我朝廷与萧铣可以以秦岭、淮河为界。秦岭淮河以南,皆为他有,秦岭淮河以北,则为我有。”


第818章 李建成对罗存孝
  罗成始终就如一座大山一样压在李渊的心头,压的他喘不过气来。尤其是如今罗成已经攻夺了洛阳,抢占了河南九郡之地后,这下李渊更加不安了。
  一旦让罗成的秦军在河南占稳了脚跟,他还拿什么争天下。
  “传令潼关,令建成率军出关,王世充、杨义臣、李元吉各自配合,相机行事。”
  命令自长安快马送到潼关。
  李建成立即召集诸将,准备出关。
  李神通、王世充等都喊着要趁秦军立足不稳,杀他们个落花流水,只有李孝恭向李建成提醒,“罗存孝之名虽不及罗成和罗嗣业,可依然是一员当世猛将,他久经沙场,不可小觑,更何况河南还有裴仁基、卫文升这样的老将在,他岂会无备?”
  “观他之前速攻至潼关,却马上后撤二百里至陕县,便知此人不凡,他定是故意诱我。若往,则中计也。我以为,我军当依据潼关天险,重兵紧守潼关,待罗存孝来攻,到时方有机会借潼关险固击败杀伤罗存孝军,那时,再反攻河南,也犹未晚也。”
  但李孝恭的这番话,却并没有被李建成李神通等人听进去。
  尤其是王世充,他现在手里还握着六万兵马,又不是真心归附李渊,他急希望李渊能够杀入河南,到时他还能有几分机会翻身。
  军议结束。
  李孝恭仍然求见李建成。
  “世子,如今情况,主动出击,兵法大忌啊。兵法而言,凡千里驱驰,孤军深入的一方,就必须得寻求战机,速战速决,这样才能摆脱孤军无援、补给困难,师疲于外的劣势。”
  “而被攻的守方则会采取深沟高垒、坚壁清野、以逸待劳的策略,寻求拖垮对方,伺机歼灭。”
  坚壁避锋挫锐,这是用兵常识。
  李孝恭长的十分高大,一脸络腮胡子,不过他也才二十八岁,是李建成的堂见,他也是李虎的曾孙,他跟建成是同一个曾祖父,关系不可谓不亲。
  只不过李建成此时好不容易才有了一个统领大军的机会,诸将又都认为出击胜算很大,他岂听的进李孝恭的话。
  自入关之后,他作为世子,便一直留在父亲身边协助处理事务,而世民和元吉却得以统兵在外。
  所以名义上关中之兵分由兄弟三人统领,但李建成却一直没机会直接统兵,眼看着世民虽先败于薛仁杲折损几万兵马,可如今马上就能打赢薛仁杲,甚至进而夺取陇右,立下大军功,建成也不由的急了。
  若是他能借这次机会,拿下河南洛阳,那功劳可就远超世民败薛仁杲夺陇右了,自己的世子地位自然也就越发稳固。
  “丞相之令早已言明,伪秦军新入河南,立足未稳,若我们不抓住机会击败他们,难道坐等他们立稳脚跟?”
  “世子,客军深入,必须速在速决,可我以为如今我们未必能速胜。”
  “我军三路兵马,二十万也,罗存孝驻于陕县,不过一军二万余人,十倍于他,岂有不速胜之理?正好各个击破,一举收复河南。”建成很自信。
  二十万军队啊,这是多么强大的武力。
  可李孝恭却并不迷信什么二十万之兵,李孝恭的父亲李安曾是隋朝右领军大将军,爵封赵郡公,也是员大将,李安是李虎第七子李蔚之子,李孝恭兄弟四人打小就跟着父亲学习兵法战技,不但弓马娴熟,这兵法谋略也是出众,尤其是李孝恭,兄弟四人中兵法学的最好。
  在李孝恭看来,这二十万大军,其实很虚。
  首先,王世充就占了六万,这人新附,可未必能倚重,说不定关键时候还会成为敌人。另外河东来的杨义臣六万军,数量是不少,但战力未必高,据他所知,六万人里,辅兵壮丁就占了大半。
  就连李建成的这八万大军,实际上也有许多是临时从长安一带抽调的壮丁,匆匆的武装起来,这些人连个真正的辅兵都不如。
  一群匆忙间披甲执锐的农夫,真打起大仗来,你能指望他们有多勇猛?
  一旦失利,说不定这些人最先就溃败了。
  仓促间把长安武库里的铠甲拿出来武装那些新兵,许多人甲与身不相称,攻与守不相宜。甚至是削竹竿以为长矛,漆败纸为盾橹。许多新兵,发给他们弓箭,可他们临阵也不会引弓拔剑,更听不懂金鼓号令,不懂进退。
  更别说还混杂了许多乞丐流民、招降贼匪乱兵,这些人在,军纪不用谈了。
  若是据潼关而守,这些人还能发挥些作用,若大军野战,顺风的话还能助助威张张势,可万一逆风,只怕就要命了。
  李建成沉吟许久。
  “便请从兄你留守潼关,我以王世充六万人为前锋,以杨义臣六万人在黄河北岸监护粮秣并掩护主力侧翼,待时机包抄伪秦军罗存孝退路。”
  “某亲率八万人为中军徐进跟随。”
  第二日。
  李建成便在潼关誓师出关东征。
  王世充六万降军与李建成八万唐军,由黄河南岸狭长地带沿着官道东进。
  十一月初八。
  王世充所部六万人抵达距离陕县不过四十里的弘农郡北弘农城附近,这里距离函谷关旧址十余里,交马到达此处后无法再前进。
  因为罗存孝居然没有在陕县固城待援,相反,他率军南下抵达了旧函谷关处。
  他于弘农西原列阵待敌。
  罗存孝故意以队形不整,衣衫杂乱的万余红枪会、小刀会等列在最前,又以五千大刀会和斧头帮的义子手执朴刀、陌刀、长柄斧列阵于后。
  然后是其本部神威军步兵埋伏于崤函峡道南侧的山头,数千骑兵则藏于山谷之中,并秘密的向西运动,另将数千牙兵驻于峡谷狭隘之处为预备队。
  王世充率领的六万人马为先锋,看见罗存孝摆出的这个军阵,迷惑不已。
  最前排的居然是拿着白杆枪的红枪会众和拿着短刀盾牌的小刀会众,这些人他已经知道都是由罗成秘密扶持起来的民兵,可看这些人衣衫杂乱的样子,他不相信这些人有多少战斗力。
  “莫非罗存孝是想先以这些乌合之众来消耗我军?”王世充疑惑道。


第819章 迁都避秦
  王世充生性多疑。
  看着这个异样的阵势,又看着这里那险恶的地形,便有些犹豫起来。
  “这后面肯定便是罗存孝埋伏的精锐本部了。”
  他还在犹豫呢,那边李建成已经派亲兵来催促他上前交战。王世充让人转告李建成,说后面定有埋伏,这前面的不过是引诱他们的乌合杂兵。
  可李建成却认定是王世充避战,不肯出力。
  于是再次派兵催促。
  “元帅说罗存孝才两万余人马,而副帅你却有六万之众,在绝对的优势面前,任他诡计多端,也是无用。请副帅立即催兵进讨,大帅随后就到。”
  王世充皱眉,但也只得点头应下。
  “都小心一点。”
  战斗开始,郑军开始与秦军接战。战斗开始,那些衣衫混乱的万余民兵,果然不堪一击,接战不久,就纷纷败退。
  “定是诈败,这定是诈败。”
  王世充跳起来叫道。
  但这时李建成却率主力已经赶到后面,强令王世充乘胜追击。
  郑军追击,秦军民兵阵形散乱的败退,退入了峡道。
  这个时候,追到峡道口的郑军,果然遇到突然杀出的秦军伏兵。
  他们占据险要高地,投掷滚木檑石,而郑军身处隘道,人马相互拥堵难以组织有效反攻。
  “郑王,果然有伏兵,是否撤?”
  可这时王世充盯着那隘口,却眯起眼睛道,“不,看来罗存孝也不过如此,这般伏兵还不够,把毡车调上来,冲散隘口的秦军,我们杀进去。”
  数十辆披着厚厚毛毡的车辆推过来,可隘口的秦军却马上用几十辆粮草车阻塞了通道。
  午后,东风大作,秦军乘风纵火,浓烟蔽日。
  距离崤函狭道不远,李建成统领八万大军就在相距十里的地方观阵。
  他没有马上派出兵马增援王世充。
  虽然王世充进攻的不太顺利,可李建成却觉得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罗存孝居然敢来跟他野战,就算占据这有利的地形又如何?
  他可是有足足十四万大军在手。
  就两三万人,想野战击败他,怎么可能?
  “叔父,你看罗存孝还有何伎俩?”
  李神通是李渊堂弟,也是李渊西入关中后,及时响应的,因此资历很高。
  “罗存孝还是有些本事的,你看他之前,所出之兵不过万人,什什伍伍,散如列星,或疏或密,或前或后,这显然是在故意示弱诱敌。”
  “而他在后面安排的那五千大刀长斧手,其实也一样是在诱敌,只为一步步引诱我军入狭谷之中。”
  之前王世充说谷中必有伏兵,李建成他们岂不知。
  但他们依然让王世充进击,就是认定罗存孝兵太少,再怎么埋伏也没用,况且他们早有心里准备了。
  眼下王世充被阻于隘口,秦军反抗激烈。
  在李神通看来,这才是罗存孝的主力了。现在罗存孝伏兵杀出,可并没能伏击到多少兵马,这就意味着罗存孝的伏击之策完全失败了。
  “罗存孝已经使出全力了,技止于此了。”
  李神通判断,接下来罗存孝估计就要跑了。
  “世子,我军可以全军出击,给予罗存孝雷霆一击,将他一举击败了。”
  那边隘口风烟滚滚,视线摭挡。
  可李建成却下令,弓箭齐射。
  隘谷两边高地上的檑木滚石终会用尽,粮草车也不可能一直燃烧,所以罗存孝再无法阻拦他们,现在就要防着他打不赢逃跑了。
  号角声声。
  李建成下令全军压上。
  “雷霆一击,别放跑了罗存孝!”李建成高喊。
  峡道之中。
  罗存孝正坐在一张小马札上,边上还围起了布障摭风。
  一个个传令兵奔驰往返。
  “报,李建成的中军主力尽出,全军压上来了。”
  “报,唐郑两军弓箭齐射,隘口要守不住了。”
  罗存孝却不慌不忙。
  “也真是难为他们了啊,你说这十几万人马,都挤到这隘口来,这是想抢新鲜热乎的屎吃吗?”
  诸将齐齐大笑。
  “薛万淑和段志玄的骑兵到哪了?”
  “薛将军回报,他们马上抵达预定位置,随时可以发起攻击。”
  罗存孝一拍大腿,“好,他娘的,我还以为他们两个这是着凉跑肚,一直在路上拉屎呢,这么久还不到位。”
  “绕这一个大圈,好几十里路呢。”有人为那两位骑将解释了句。
  “要不是老子是主将,我就亲自指挥骑兵了,早就到了,哪用这么久。好了,既然已经到位了,那李建成也已经全军出动,完全展开压上来了,那也就没有什么可再说的了,把山上的烽烟点起来,让薛段二将,赶紧动手吧。”
  狭道边的山上,三柱狼烟升起。
  远处的一座山头上,也跟着升起三道狼烟。
  一座座山头依次升起了狼烟,向南传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