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唐大猛士-第2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馕獙叄▃hi)颜郡公。”
罗成干脆道,说以奚地为饶乐郡,置都督府,其下五部各置一县,部落酋长授封为县侯之爵并授县令之职,同时,给五部赐予汉姓,分授罗赵钱孙李。
契丹地为松漠郡,置都督府,其下八部各置一县,八部酋长皆授封为县侯,并授县令之职,同时赐予八部汉姓,分授周吴郑王冯陈禇卫八姓。
第720章 悔婚
霫部之地设为寘颜郡,置都督府,授多滥葛末为郡公,多滥部并白霫八部共九部,各置一县,酋长皆授封县侯,并授县令之职。其下九部,分授马朱胡郭何高林罗郑九个汉姓。
如此一来,不但三藩王有了想要的罗姓和汉名,而且连他们整个部落都得赐罗姓,就是其余各部,也都得到了汉姓。
罗成这样搞,当然有汉化的想法。
但另一方面,这种赐姓的做法,其实也是早有之。比如北魏曾经也主动的给当年的拓拔鲜卑诸部定姓氏,并改易汉姓。
后来宇文泰在西魏时,又搞关陇一体化,当时便给关陇集团里的汉人将领士族豪强们,授给鲜卑大部族的姓氏,比如李渊的爷爷李虎被授为大野氏,杨坚的父亲杨忠被授予普六茹氏。
连他们麾下的府兵,也全都跟着主将改鲜卑姓。
“谢元帅赐姓名授爵位封官职!”
三藩都齐齐下跪。
罗成虚抬手,“这是陛下所赐,大家赶紧起来。”
三人都是对着罗成很赤裸的表了一番忠心,话里话外很直接的表示我们只认楚国公你,其它的人不认。
改名为罗国庆的奚王可度者还直言说,之前曾求娶隋家公主,可如今中原战乱,道路阻塞,我们觉得这婚事还是算了。
罗国庆要退婚,他本来是想退了杨家公主,求娶罗家女的,但后来一打听,罗家也没未嫁女,于是只能做罢。
三藩都在场,于是罗成干脆便给三藩定了边界,划定界属,然后又趁机给三藩内部的诸部也分了个界。
设郡置县。
基本上,三藩还是他们说了算,汗王改封为郡公、都督、太守,加防御使。
其下诸部酋长授封为县侯、县令,加团练使。
“今天你们三位都在,我们也就一起签订一份协议,以后避免再起些争执。”
罗成让人把讨论好的内容拟成一份协议,在这份协议里,开头自然是先要申明三藩隶属于中原,不再是过去的藩属国,而是直接的朝廷疆土,是郡县。
虽然是以这些藩人自治,可却也是与过去那种不一样。
可以说,罗成弄的这套,现在看起来没什么,毕竟还是奚契霫人自己管自己的地盘,可从法理上,却是大大的改变了性质。
这就类似于唐朝的羁麼州制度,但罗成比那个野心要大。
先框进来再说,然后再慢慢想办法渗透。
框进来了,就有理由有机会去渗透。
比如现在,设了郡县,授了太守县令,罗成当然也可以派些业务指导啊,比如派个郡丞或主簿,或者又是在三地修建驿站,设立办事院,以及派商队过去经商,将来条件成熟了,说不定还可以派军队过去修城堡兵站驻防什么的。
总之,先把这口子打开。
三藩也不懂那么多,这次本就是来表忠心的,罗成让他们签他们就签。
况且他们也觉得,签定这么个东西也有点好处,以往三部虽然并为宇文鲜卑部出身,但部落间也经常会因为争草场之类的有些争执矛盾。
甚至就是三蕃自己内部的部落间,以往也经常是会发生矛盾,甚至战争的。
“现在签了这个协议,以后大家就有界可依,若遇争执,便按此裁决。为了尽量避免兄弟部落间的这种争执,我提议,由我这里向三郡派出郡丞和主簿过去,协助你们这三位都督、太守,放心,他们只是负责帮你们处理一些文书事务,并处理一些矛盾纠纷,诉讼官司之类的。若是你们愿意,我还可以向你们下面的诸县,也派去县丞和主簿,负责文书、司法、贸易这块,如何?”
三藩想了想,虽然这明显是罗成想要插手到他们内务的动作,可只要不是影响到他们根本,倒也可以接受,于是点头同意。
然后罗成说,“你们现在都兼有防御使之职,各县令也兼有团练使之职,这是统兵练兵之职,可否需要我派出副防御使、副团练使,并带一些忠武军老兵为教头,前去帮你们训练兵马?”
这下三藩犹豫了下。
“放心,他们过去,只是帮助你们训练兵马,并加强你们三郡与我忠武军这边的联系往来,至于兵马统领大权,依然是在你们。”
听说只是如此,罗国忠先表态,“那我契丹求之不得,还望楚公早日派来副使和教头。”
这下大家都十分高兴。
于是协议达成,各自签名盖印。
协议每人一份,并在朝廷留底一份。
拿着这个长卷轴,罗成笑的很灿烂。
现在起,奚契霫只是族名,不再是藩属部落,他们为大隋的三郡二十二县。
暂时来说,他们还是自治,但罗成相信,这个口子撕开了,以后有的是办法渗透过去,现在先以经商贸易为口子往里经济渗透,再以驿站开路,然后再派这些副使过去打头站,等到以后,这口子只会越来越大的。
而三藩拿着协议也满意的又返回辽北。
奚契两藩帅,都由侯爵晋为郡公爵,自然高兴。而多滥葛末原本侯爵都没,这次也直接得了个郡公,当然高兴。
至于三藩下面的诸部,他们也各为他们讨回一个侯爵,他相信他们应当会很高兴的。
“大帅还真是大方,直接授给他们三个郡公,二十二个侯爵。”吏部侍郎杜如晦笑着道。
“一个爵位而已,惠而不费。”罗成笑道。
之前大业天子废王公侯以下爵,只留三等。
现在罗成拥立杨暕为帝,便重新修改爵位制度,改成了亲王、郡王、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县侯、开国县伯、开国县子、开国县男共九等爵位。
基本上是恢复文帝时的爵位制度。
不过比起来还是又有些区别的,最大的区别就是如今的这爵位,食邑改了。原本是每户真封是要选五到七丁的大户授给,这些封户本来交给朝廷的租庸改交给封侯,其中三分之二归封侯,三分之一再交给朝廷。
而现在罗成直接把这条改了,既无封地,也无封户,所谓实封户,只是按实封数折为俸禄钱粮,实封一户每年给米两石,或折成钱。
这个实封的待遇可比过去差些,过去实封一户,一般都是要选那种五到七丁的大户,享受他们本来交给朝廷的租调,光是租,一丁一年就要交两石,五到七丁,那就至少是十到十四石粟,哪怕封侯只得三分之二,也是七到十石粮一户,这还没算调的绢布,更没算其它各种从封户那里弄来的土产。
可现在一户只得二石,哪怕是米,这中间还是有许多差距的。
第721章 异姓不得封王
“一户实封一年只给米二石或折钱钱,会不会有点少?”给事郎房玄龄问。
封邑制度,那是对功臣的赏赐,而赏与罚,对于朝廷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赏罚不公,自然会引起不平。
“也不少,京官正一品,禄米不过九百石,其下每品百石为差,至正四品,也只有三百石。至从八品,不过五十石,从八品以下的正九从九,甚至并不给禄。”
禄便是禄米。
按年给,一年分两次发。
而俸,是钱,按月发,但隋朝立国之初,官员是没俸的。后来虽然增加了这项俸钱,但也极少。
所以总的来说,隋朝官员的俸禄并不高,好在还有官人永业田、职分田、公廨田、公廨钱、爵田、勋田这些。
罗成的意思,现在虽还是打着隋的旗号,可有的东西,尤其是制度这方面,一开始就得定好,否则以后就不好更改。
所以罗成现在改爵制,重推九等爵,并已经着手给官将们授爵。
杜如晦认为,爵位应当少授,他赞成杨广那种做法,少授爵使爵位显得珍贵,同时加大封侯们的待遇。
而罗成,则认为,爵位该授还得授,不能太捂着,总不能跟朱元璋一样,开国只授六个公爵吧。而另一方面,朱元璋给那些公侯伯封爵者的待遇确实是高,虽说明的封侯们也跟养猪一样,但这是历史原因,自宋开始,封侯们其实就没什么特权了。
这是一个历史趋势,总不能开历史倒车,还给封侯们真的授封地开封国啊。
因此罗成的思路是,爵位可以多封一些,反正有九等,封爵以赏功,也显荣耀。但另一方面,在封侯的待遇方面,则要削一削。
比如实封户,得控制,封户的收入也改变过去直接划给封户百姓的作法,而是只是一个户数,按户数折禄米或俸钱发放,让封侯与百姓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不让他们自己去征收封租,这也能避免封侯有机会直接压榨百姓,甚至断掉他们的人身依附关系。
这对朝廷来说,自然是有大大好处的。
当然封侯们其它的好处也还是有不少的,比如可以按爵位授给相应的永业田,但数量方面也要改,原本国王授永业田一万亩,现在罗成觉得有必要推出实授。就跟封侯的封户有虚封和实封一样。
亲王虚封万户,但实封往往可能只有千把户,所以罗成把这个实封的概念也引入到封侯永业田里来,虚封万亩,实封可能只有一到两成,授永业田千亩或两千亩,而且这些地必须是授到地多人少的边地,禁止在中原地狭人多处授封。
除了封爵永业田,封侯还有的好处,便是如门荫,子弟可入国子监读书,可进亲勋翊卫做侍卫,甚至将来可以直接侯选官职,这都是贵族子弟的优待。
甚至若是犯罪,身为贵族封侯,还可以议贵,让他们能够享受到特别审讯,以享受贵族待遇,并还能得到一定的减免。
正因如此,三个郡公二十二个侯爵,罗成还真没有什么舍不得的。
这些公侯们的永业田,罗成可是直接给他们授在自己的地盘上,至于那点封户禄米,这才多少一点啊,随便跟他们互市交易下,赚到的都不止这点了。
“那他们的爵位是世袭吗?”
“一样的,都是降等世袭,每承袭一次,降等一级。当爵位降到男爵之后,再往下便称爵士,或获得和男爵一样的政治权力,能够给子孙门荫资格,可以让子孙入国子监读书,进三府侯选侍卫,但不再享有食封户、爵位永业田等经济权力,也不再有资格直接侯选官职。”
“全都降等世袭?”
“对,不设世袭罔替之爵,若有封侯有特大功勋,可由皇帝下特旨,令其爵位不降等传给其子,但一道特旨只管一次承袭。”
你如果代代有大功勋,自然能够代代请得特旨不降等承袭,可如果没有特殊功勋,则每代都要降一等。
直到降至男爵后,再往下便只有称为爵士,爵位不再能享有永业田和食封户。
“那这降等后,这爵位的食封数和永业田?也要降?”
“嗯,按爵位相应降低封户数和永业田,其余的则收回。”
什么东西都要有制度,有制度可依,就不会乱。
“异姓不得封王。”
罗成最后提出了这一点,这是许多朝代在立国之初都会定下的一条,虽然往往最后都会打破这条,但真到了那个时代,其实也是管不了了,一般那个时候都是国难邦危之时了。
同时,所有得爵的封侯,都不享有开国之权,就是并不真正的建立一个封国,诸侯也不允许有自己的私人武装,连国官都没有。
这样一来,这爵位其实就仅相当于是一个加官,一个荣衔,能得些实际的经济好处,政治特权而已,但并不会太大权力。好比一个国公,可能得到的封户收入,也就是相当于一个一品官的俸禄收入而已。
现如今辽东朝廷,暂时还只是封了少数爵位出去,但官将们原有爵位还是承认的。罗成正酝酿着要重新调整爵位,比如给许多有功将士们授封爵,毕竟之前杨广改爵,使得有爵者很少了。
封爵,当然也能够激励下将士们的。
之前魏征提议,要给罗成加封秦王之爵,杨暕倒是没异议,反正他现在呆在六合宫里,实际就是被软禁在宫里,别说出不来,就是宫里的人也出不来,外面的人也进不去。
罗成也基本上不去见他,使的这位现在算是明白上了罗成的当了,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加封秦王,罗成没同意,他认为现在不是时候。
“诸位,现在扶余城拿下了,虽还有周边诸城未下,但已经不用担心了,我认为,现在可以开始调整部署,准备入关南下了。”罗成道。
扶余城也打下了,奚契霫三藩现在也彻底倒向他们这边,辽东的后患解除,罗成认为时机已到。
“马上就入冬了,冬季也出兵吗?”房玄龄问。
“冬季本来不适合出兵,可独孤篡捅了我们一刀,而且捅的很伤,我们必须得做出回应,打下北平范阳,我们就能够与嗣业的涿郡、云内相连,如此一来,辽东忠武军、定襄宣武军、代北的义武军联结一起,便可横扫中原!”
三军合在一起,但不用担心被各个击破。
而辽东的粮食也可以支援代北的义武军和定襄的宣武军,两军的兵力,又可壮罗成忠武军军威实力。
“好,我们开始筹划准备。”
“渊太祚还没有回应吗?”
“已经回复了,他的使者刚到辽东城,说请求大帅罢兵,愿意和谈。”
罗成呵呵一笑,“别急,先晾着他,等士信把整个扶余川扫平攻占,我们再来跟渊太祚谈,到时主动权便全在我!”
第722章 张须陀奉诏
十月。
柿子树的叶子已经落尽,只留下枝头上累累的柿子在经过几场秋霜之后,变的艳红。
山东,东莱郡,蓬莱港。
张须陀披着貂皮袍子,却依然止不住的咳嗽。代海寺一战,虽然被亲卫拼死救走,可那场战斗中留下的累累伤痕还是太重了,直到现在也没有痊愈,并且随着天气越来越冷,这伤势反而又复发加重了。
“老师,你还是去辽东吧,到那里安心养好伤再说。”
单彬彬过来看望张须陀,还带来了辽东朝廷的最新旨意,加张须陀太子太保衔,授骠骑大将军的散阶,又授他兵部尚书之职,要召他入朝。
靠在躺椅上,张须陀双眉紧锁。
门生罗成对他向来尊重,如今还给他请封了齐国公的爵位,特授他实封一千五百户,赐辽东永业田三千亩,又赐给高句丽奴、突厥奴百人。
可张须陀却高兴不起来。
他没料到自己为隋征战半生,扶保大隋,最后门下却出了一个要篡隋的学生。
“辽东天冷,我还是愿意留在山东。”张须陀道。
“老师,如今中原局势混乱,江都已经招安了李密,授封他为魏国公、太傅、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尚书令,江都要对我们山东出兵了,而李密就是先锋,来护儿和陈棱、宇文化及等人也将合击我们,眼下山东并不安稳,还是请老师去辽东,那边五郎军中有医术高明的大夫,也有不少好药。”
“而且,辽东朝廷,也需要老师你这样的柱国之臣去帮扶。”
张须陀长叹一声。
他不明白,为何皇帝会要招安李密。李密怎么可能会归附朝廷呢,他接受官爵,也不过是想趁机把山东吞并,先解决一个身后之敌罢了。
这天下,怎么就到这般地步了,他张须陀完全看不懂了。
也许,他是真的老了,已经跟不上形势了。
皇帝昏招迭出,年轻的罗成却已经不甘于人下。
“我一把老骨头,还已经病残快死了,去辽东又有何用。”
“老师是不是对五郎的选择有些不满?”
单彬彬直问。
张须陀闭上嘴不说话。
“老师,你在河南任上多年,自大业五年就任齐郡郡丞,到如今大业十二年末了,算起来也八年了吧,这八年你练兵剿匪,可是贼匪越剿越多,为何?老师想过吗?”
张须陀不吭声。
“老师,你这些年剿的那些匪中,真正的匪又有多少呢,绝大多数都是咱们河南的百姓们,他们不过是过不下去了。年年剿匪,年年有,甚至越来越多。你再看看如今这中原之地,还有几个地方可容的下百姓安居乐业的?甚至有多少百姓能够填饱肚子?”
“老师,大家都活不下去了,不造反就只能等死。”
“正如五郎说的那样,君为舟民为水,可民可载舟亦可覆舟。百姓活不下去了,只能造反,而五郎和老师你虽然不用担心活不下去,可难道还要继续助纣为虐吗?”
张须陀默然。
“五郎不止一次的说,要终结这乱世。他还曾经说过,最佩服的是文皇帝,认为他终结了魏晋以来的三百年乱世,重新一统天下,还黎明百姓安民乐业,开创了开皇盛世。可如今,天下乱成这样子,难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