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1617-第7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还有跟行商走掉的,当伙计,当马夫,或是当护卫,老实说,原本部落就乱哄哄的,如果再改划区域,喀喇沁部就不复存在了。”
  一个台吉抖着手里流传出来的政区区划图,颤抖着道:“一定要劝张大人收回成命啊,这样的话,我们蒙古人和汉人就没区别了。”
  “要的就是没区别。”一个台吉在一边幽幽的道。
  一句话把众人提醒了,所有人面面相觑,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有人问道:“漠北的三位大汗怎么说的?”
  “他们听到消息就去官邸求见天可汗了。”一个台吉答道:“应该是想求收回成命。”
  “有些莽撞了。”炒花冷冷点评道:“这事儿现在只是军令司的一个吏员不小心透露出来的,还不是定论,也没有正式通知,咱们就大张旗鼓的去求情,怕会适得其反。”
  “你们也不要急。”炒花对众人道:“对察哈尔部的战事谁知道什么时候打完,又会打成什么样,有了战果之后,事情才会明确下来。”
  一旁的白洪大台吉顿觉佩服,眼前这老家伙真的是尾巴尖都白了的老狐狸,果然一语就说出事情的真正要害所在。
  对察哈尔人的战事是现在和记最重要的事,受降城都搭好了,就等着把林丹汗押过来。
  打没打赢,抓着多少俘虏,林丹汗有没有抓到,这一切都决定着和记是不是会强力推进草原郡县化,如果和记又是毫无悬念的大胜,就算他们要把草原卫所化,草原乡村化,谁敢蹦出一个不字?
  白洪大台吉自己也不敢!
  他又低头看了一下地图,心里感觉很别扭……原本喀喇沁人的地盘被划成了四个郡,张北郡,蓟西郡,尚义郡,兴和郡。
  土默特人的地盘到安固里淖,也是划成归化郡,卓资郡,滨湖郡,玉泉郡,黑河郡和武川郡等六个郡。
  鄂尔多斯人的地盘划成了四个郡,治所在东胜郡。
  西套和近中套分成了六个郡,治所在五原郡。
  到却图南城的大片地方,现在人踪罕至,连辎兵驻守怕也不到一万人的规模,但也设了郡,却图南郡到武川郡之间相隔三千多里,设郡之后一样有郡守等文武官职。
  东部到漠北这里,也是一样有大量的郡县。
  漠北三汗到赛音诺颜部,一共分了二十个郡,相当庞大复杂,总体来说,把垂直之间隔开的原漠北三汗部分成了二十个圆形,各郡之间团团环抱,原本三汗的地盘已经支离破碎,完全不再复为一个整体。
  不仅如此,还要将察哈尔人分散打乱,避开了戈壁区域之后分割安插,这样的话,对漠北三汗的统治有更加复杂的障碍。
  所以白洪大台吉的判断是对的,现在最着急的肯定是漠北三汗,但白洪大台吉和炒花的看法和判断是对的。
  和记的这个方案肯定还有弹性,所谓弹性得看察哈尔那边打的怎么样。
  动员十几万大军,历时已经两个多月,连受降城也建好了,同时巴林奈曼敖汉翁牛特诸部降服,打服了科尔沁,隔绝了女真,几个月间草原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但到目前为止,察哈尔人还只是处于劣势之中,被包围了,但并没有打完决定性的会战……
  “我们现在不要急,还要等新消息。”白洪大台吉对众人道:“虽然以我的经验,和记一般做出决定的时候,应该是把所有的因素都考虑到了。”
  这话不无悲观,主要是,白洪大台吉在青城已经两年多了,这一段时间他亲见和经历的事情都很多,已经足够叫他明白怎么做才是对的。
  ……
  确定分郡之事后,傍晚时分,奥巴台吉亲自带着不少科尔沁台吉赶过来参加会议。
  奥巴台吉盘腿坐着,一脸郑重的道:“设郡之事很明显,就是要打断我蒙古人的血脉传承,诸位如果还有一点血性,应该和张大人当面争一争!”
  衮布不露声色的道:“奥巴台吉愿意带头?”
  众人齐涮涮看奥巴台吉,几个小台吉交头结耳的低语。
  这事儿不用说是有风险的,和记向来表现的大度,但对于敢冒犯的也是下了狠手。
  到现在青城南北的铜矿里还有当初跟着阿成台吉和习令色对抗和记的甲兵,他们还在铜矿里干着苦力,奥巴台吉既然说这样的话,理所应当带头出面。
  奥巴苦口婆心的道:“科尔沁地方并没有设郡,本人有何理由出头?”
  一个老台吉道:“奥巴台吉此言差矣,和记没有在科尔沁设郡只是权宜之计,难道奥巴台吉看不出来?”
  科尔沁的几个台吉立刻发声相助,众人一时吵了起来。
  奥巴一阵心烦意乱,眼前的这局面前几个月是怎么也想不到的。和记突如其来,大军云集,现在好几万人沿着察哈尔和科尔沁人的地盘部署,还有过万人已经向着义州卫一带开进,连科尔沁沙地都有驻军,还有驻军在北边的从林和河流一带,那些小部落都选择臣服了汉人……这也不能怪他们,科尔沁人和察哈尔人,还有女真人都一直在逼迫压榨他们,汉人却是对他们不坏,人都会选择对自己好的一方归顺,况且现在汉人势强,林中的百姓们只是野蛮未开化,并不代表他们就是蠢货。
  “好了,我去就是。”奥巴台吉冷冷的道:“希望蒙古人中还有好汉,愿意随我一起!”
  有人带头,其余的台吉们感觉风险不大,衮布和多尔布表示愿意跟随,众人的心气起来了,约定明天一早一起同行。
  奥巴台吉又道:“有得就要有失,我看和记在这边放着重兵准备和他们的中路军合击,看来战事并没有那么顺,也是防着我们科尔沁人反水。明天我们干脆说凑起十万骑兵,助他们打林丹汗,有我们的帮助他们能拿下察哈尔部,这样大家都有好处,条件才容易谈的妥。”
  “奥巴台吉真是深谋远虑。”一个漠北台吉赞道:“果然是我们蒙古人中的英豪。”
  奥巴面露得色,不过矜持微笑,并没有言语。
  另一些台吉道:“和记做事还是不错的,如果不逼迫我们让出地盘,我们也愿意带兵去打林丹汗,原本我们过来就是与和记会盟,并不冲突。”
  “我对张大人还是尊敬的,毕竟他是我们推举的天可汗。”
  听到天可汗这三个字,奥巴台吉身形一滞,眼神中也流露出明显的不满之色。他对这个称号还有拥戴张瀚的人,有着明显的不满。
  仿佛感受到了这种敌意,硕垒在一旁微微一笑。


第1489章 一醉
  天黑之后,炒花和白洪大台吉在一起喝酒。
  白洪大台吉有些郁闷,他当然也不愿自己的地盘被分郡,安插进察哈尔人和大量的汉人。
  “炒花台吉意下如何?”
  炒花斜眼道:“如果一个六岁的孩童跑到白洪大台吉面前谈判,一本正经的要求权力,台吉会感觉怎么样?”
  白洪大台吉先是愕然,接着面露沉思之色。
  “我们蒙古人已经不行了。”炒花不动声色的道:“此前我们够强,所以敢于抢掠大明,对大明不屑一顾。现在我们弱了,打不过人家,就得老老实实的听从汉人的指令,这也没有什么丢脸的。当年成吉思汗一统诸部,如果人人都和他谈条件,九十五个千户怎么编的出来?难道当时的诸部首领不想保留自己的地盘和权力?”
  白洪大台吉一惊,说道:“张大人不会和成吉思汗学吧?”
  “当然不会。”炒花说道:“天可汗是我们拥戴汉人首领的尊号,从古至今,只有唐太宗和张大人有过。唐太宗是打服了突厥,诸部服气。张大人是在草原上一刀一枪打败诸部,大伙儿服了,只能拥戴他。有了尊号就有了名义,天可汗向两类的行事风格用汉人的话来说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设郡之前,很多事情他们已经做好了。和牧民打交道,贸易买卖,征收税赋,把甲兵充实进和记骑队,我们早就被征服了,一切都完蛋了,可笑还有人不自知。”
  白洪大台吉一脸懵懂,半晌过后才对炒花道:“为什么很多人没感觉?”
  “蠢啊。”炒花一脸理所当然的骂着。
  半晌过后炒花又叹了口气,摇头道:“这就是我要说的,明明我们早就被剥夺了一切,还有很多人以为在自己手里。这说明什么,人家的手腕更高明啊。”
  “算了,不说了。”白洪大台吉举起羊奶酒,说道:“一醉方休。”
  “嗯,一醉方休。”
  ……
  顺义王俄木布洪其实很睡不惯典型的汉人房子,地方太宽大,屋顶太高,开窗太多,屋子里太亮,地面的方砖太硬。
  哪怕是在青城有汗宫,蒙古贵族们也会经常住在毡包里头,俄木布洪是个小孩时父汗经常带着他出外游猎,住在只有一个小窗子的圆顶毡包里,冬天也暖暖的,身底铺着厚厚的毛皮,不大的空间里到处都是毯子和毛皮,叫人感觉很温暖很舒服。
  这种感觉他已经失去了很久,打和记起兵之后就再也没有了,先是兵荒马乱,土默特十二部纷纷起兵,接着是战事不利,各部都受到了挫折,蒙古少年感觉到自己父汗的威望在急剧的下降。
  这个时候他又被俘虏了,然后就传来父汗被阿成台吉和习令色等人杀害的消息。
  当时少年觉得自己的天塌了,他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一半的利用价值,他得把自己剩下的一半赶紧利用起来。
  表忠心,认叔父,跟随张瀚身边左右,哪怕是眼神里都充满着敬佩和尊重。
  有时候小胖子会发觉自己内心深处的愤恨,哪怕是在梦里都把自己给惊醒了。
  现在他已经分不清楚,自己到底是真的喜欢和尊重张瀚,还是一直在演戏?如果是演戏,那么他已经演到自己都深信不疑了。
  顺义王有几个汉人幕僚,是那些来投奔和记又嫌待遇和起点太低,不合自己身份的汉人士绅。几个人都有举人或秀才的功名,他们跑到草原上来是谋求更大的富贵,结果和记叫他们从基层干起,还得不停的考核他们,这些人也是心高气傲的主,也可以说是眼高手低,他们不愿就此回家,顺义王一招揽,好歹有个大明赐封的王爵,这些人也就捏着鼻子到王府上任了。
  听到消息之后,顺义王盘腿坐在榻上,正色道:“奥巴台吉他们居然打算去威胁叔父,也是威胁天可汗,我既是天可汗的臣子,也是叔父的侄儿,这件事我该怎么办?”
  “说起来这事张大人也有不智的地方。”一个钱姓幕僚捋须冷笑道:“一直以来和记发展的都很平稳,晚生研习了一下,感觉张大人最擅长做好平衡,怎么这一次这么操切。”
  “是有些急切了。”一个老秀才闭目摇头,说道:“分而治之,逐步吞食,这么简单的道理张大人和他的部下没理由不明白啊。”
  钱幕僚冷笑道:“我看还是大胜之余,现在和记商团军兵强马壮,张大人有些飘飘然了。”
  “不管怎样,我都是要支持叔父的。”顺义王也有点觉得张瀚这事做的太莽撞,分郡的目的性太明显了,不是蠢到家的人都会明白,分郡之后各部之间的传统和血脉传承都会慢慢被打乱,郡守等职务都是落在汉人手里,蒙古人可能挂个贵族名号,还不是大汗和台吉等旧有的称号,时间久了,贵族也可能转易他人,百年之后,草原上只有各郡和汉蒙杂处,没有黄金家族和真正的贵族了。
  对这种局面,顺义王肯定也不乐意,每个人都一样,屁股坐在哪边就会往哪边的立场去想。顺义王也是黄金家族的后裔,是达延汗一脉嫡传,达延汗的父系也能追溯的很清楚,每一层的血脉都是确认无疑。
  蒙古人很介意这个,没有血脉不算贵族,有血脉的就是天生的高贵。
  但顺义王怎么想无所谓,他的屁股现在坐在和记这边,没别的办法可想。
  如果和记跨了,顺义王不会天真的以为会有人拥戴他复位,不会有明显的杀戮痕迹,但顺义王肯定会无声无息的死在某个阴暗的角落,然后会有人推出新的大汗,新的顺义王。
  “诸位不要再非议和记的举措了。”顺义王无奈的催促着,眼前这些人算是汉人中的精英了,但现在他已经明白,为什么和记不要这些家伙效力了。
  “为今之计,顺义王的脚根要站稳了。”钱姓幕僚沉吟道:“不管怎样,和记和张大人手握重兵,这就是最强势之处,任何反复终归会被镇压下去的。”
  “估计要血流成河。”
  “王上一定要站稳位子,安知不是和记故意放风出来,惹出一批人来不满,然后趁机肃清一些蒙古台吉?”
  “倒是有这个可能。不过也是机会来了。”
  钱姓幕僚目光炯炯,正色道:“机会就是王上一直甘居人后,这是韬晦之策,并没有错,但如果韬晦的时间久了,可能在人们眼里王上就是庸懦之辈了。这一次老夫建议,王上提前预备一些兵马,如果有台吉敢对张大人不敬,不要等和记的人出手,王上先派兵拿人!”
  顺义王面色苍白的道:“这不好吧?”
  “王上要振作啊!”钱幕僚疾颜厉色的道:“所谓天予不取,必受其祸。现在是难得的机会,这么多蒙古贵人在此,王上雷霆一怒,代和记惩罚不轨的族人。这样不管和记怎么强势,王上在蒙古人眼里还是顺义王,还是蒙古最强势的大汗。这样将来十几二十年后,王上威望日隆,或许真的有自立的机会哩。”
  “确实是个好机会,王上应该穿盛装,列陈侍卫,展露威仪。”
  “张大人也不会恼怒的,毕竟王上是在替和记出头,在效忠和记。”
  俄木布洪倒确实是带了不少人手过来,和记给他的待遇相当优厚,土默特十二部中,原本大汗占有的牧场和部落丁口也最多,和记把一部份残余的东西当成福利送给新的顺义王,俄木布洪并不缺钱,特别是保住了汗宫的前提下。
  土默特人也抢了大明几十年,又有几十年的马市,每年最少都赚进二十万两白银。
  几十年间俺答汗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有一部份落到了习令色一脉手里,也就是三娘子传给了自己的子孙,大部份化为了金碧辉煌的汗宫和其中的储藏,不管是黄金白银或是上等丝料,在这年代都是不折不扣的硬通货,小胖子掌握着祖上几十年积累的财富,不管是马市还是土默川十万汉人的辛苦和汗水,都足够顺义王再挥霍好久的了。
  “我考虑考虑。”
  到最后,顺义王也没有痛快答应下来,而是决定思索一番之后再做决定。
  几个汉人幕僚面色不满,但他们也没有办法强迫顺义王立刻做出决断,只能告辞退出。
  “当断不断。”钱姓幕僚在屋外不满的道:“顺义王也是袁本初一样的人物。”
  “可不是?”另一个举人拂袖道:“现在是最好的机会,蒙古人要闹事,顺义王出头,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把这个机会放过了,下一次可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
  子夜时分,张春牛奉命赶到政事堂。
  这是新的名称,政事会议改为政事堂会议,以前就有人这么说,现在只是加了一个字,显得正高贵了一些。
  和记的军官都要读书,所以张春牛也明白政事堂是唐朝宰相信处理国政的地方。
  君子们一起办事,商量国政,然后还有政事堂会餐,谈笑间就可以把国政处理好了。
  十分高贵,令人向往。
  不过现在的政事官只有孙敬亭一个跟在受降城,李慎明和孔敏行没有来,梁兴和莫宗通,李东学等人都各有差事,各自负责一个方面,没有办法时间参会。
  同时常威还远在台湾,虽然挂着政事官的名头,不过至今也没有参加过一次政事会议。
  往福建的驿传道路畅通之后,政事会议的结果会在最短时间给常威送过去,常威则没有发表过任何意见,除台湾的事情之外。
  张春牛隐隐感觉到,政事会议制度怕也要改变了。
  张瀚是雄主,雄主能容忍能干的部下,也不会害怕部下专权。
  政事会议可能会过渡到政事堂,也就是唐人的宰相制度,这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第1490章 调令
  有相当多的人在廊檐下和外屋等着,张春牛一到先递名刺,原本以为自己也要等,不料很快有个军令司的吏员带领他进屋。
  孙敬亭真的很忙,桌前案上摆放着厚厚的一摞公文,军令司和各司的人都在等着,都是急件,各司不能自己做主的才会呈到政事官的案头。
  包括最新的兵力调配和沿途的道路,兵部,补给点,维修点的配给和建造,人员的调配,物资的运输,财政方面的拔款支持……任何一宗都可能涉及过万或好几万两白银的投入,还有几千上万人的调拨配属。
  整个和记的中枢现在就在这里,张春牛在进房的时候,不由自主的感觉到了一点紧张。
  更叫张春牛注意的就是节堂四周有蒋义派来的护军,张春牛先是愕然,接着听到了几声议论,这才想起来是蒙古贵族们蠢蠢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