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1617-第6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蒙古马的特长是耐久,坚韧,体能好。
  战马是很娇贵的品种,稍微照料不好就会大批量的倒毙。拿破仑的法军有几万匹优良的军马,在俄罗斯的道路上一路倒毙,几乎全部死光了。
  而蒙古马就能跟随蒙古人一路西征,万里长途,将士们骑马前行,并且用马奶来充饥,可以说蒙古帝国的出现,一半是人的武力,一半是优秀的蒙古马的耐力。
  论起远程和地理环境的恶劣,蒙古人西征的路线可是比拿破仑东征路线要漫长和恶劣的多了。
  在张瀚眼前,龙骑兵们的表现也是相当的优秀和出色。
  更出色的当然是猎骑兵们,他们原本就是以骑术和机动性见长,红袍骑兵在风雪中穿梭着,完成了很多骑兵队伍来说相当高难度的动作,然后丝毫不见烟火气的重新再列队。
  看到这样的情形,暂时跟随在张瀚身边的张献忠一直咧着大嘴,笑的十分开心。
  商团军里一样有兵种之争,只是这是一种良性的竟争心理。
  谁都想变得更强,更受军司高层的重视,特别是更受张瀚的重视。
  枪骑兵们则矜持的多,他们早就在青城南边和小黑河堡之间驻扎了,整个团当然全不是驻在一起,一部份驻在小黑河堡和附近的军营,一部份驻守在青城南,还有一部份已经驻守在云内堡一带了。
  这次纯粹是跟着这些龙骑兵们来凑热闹,第三团是刚从尚义堡一带调过来的,在远离青城的地方驻守了大半年,又经受了地狱一般的苦训,这帮家伙也是忍不住想露一手。
  对枪骑兵们来说就无所谓了。
  他们的骑术早就得到认可,他们更强壮,战技更出色,装甲是一律的胸甲,手中的兵器也是最好的,每个人都有长枪和马刀的配合,也有人自己买了短火铳,还有投枪,飞斧等投掷武器。
  他们的薪饷很高,待遇极佳,装甲和兵器的配给最优先。他们的训练当然也是十分的艰苦,可是他们早就适应了,原本周耀就是他们的主官,这几年来他们的训练标准一直是高于龙骑兵们,也就是原本的步兵们。
  只有跳荡战兵才会稍微落入他们的眼中,跳荡战兵也是最优秀的战士,只是长于陆战而短于骑战。
  所以归根结底,枪骑兵们认为自己才是最优秀的。
  除了张瀚之外,他们只认同枪骑兵队伍里的同袍才是优秀的军人,愿意将后背交给对方,对猎骑兵们,他们不屑一顾,这帮家伙的主力就是从枪骑兵里挑出去的,那些积习不改,马贼习气很重的人才会被挑走,这叫猎骑兵们先天对枪骑兵就弱上一筹。
  而且说到底,枪骑兵们原本就是眼高于顶的一群……
  但在张瀚面前,所有人还是有毫无保留的欣喜之情。
  对在这样的天气里,张瀚这个最高首领能出城来见他们,检阅和慰问他们,将士们心中当然充满着欣喜。
  特别是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张瀚刚经历过一场长途跋涉的来回万里的行军,在这种天气里,有很多积雪过深的地方是根本不能骑马的,都得用两条腿来走路。
  这叫将士们相当的敬佩和尊重。
  只有经历过长途行军的人才会知道什么是雪野里的长途行军,对不懂的人说了他们还是不懂,很多人会一摊手:只是走路而已。
  听到的人面露冷笑离开,只是走路,你走一个试试?半路不死在道上就算你过关。
  长途雪地的行军拉练,历来几乎都是会死人的。
  眼前的张瀚,和他们一样的疲惫黑瘦,这更叫将士们尊重和爱戴了,人们交换着眼神,交流着彼此的心思和所思所想,在军伍骑阵中策马而行的张瀚英姿勃发,所有的一切细节都叫将士们衷心的拥戴和接受,特别是看到张瀚黑瘦的脸庞时,更叫所有的骑兵将士们感觉这位大人是自己人了。
  张瀚对自己的表现也很满意,事实上他回来之后歇息了两天就恢复了体能和精神。
  都说男子到了二十多岁之后身体机能从顶点开始往下走,张瀚一直有些担心这个,他一直在加强对自己的锻炼,这一次的表现,叫他自己也很满意。


第1277章 父子
  骑兵们在广袤的土地上表演了诸多队列行进,冲锋,突击,小跳前行,转变队列等科目,后来终于消停了下来。
  雪地里飘舞的干雪渐渐又落了下去,但人们的脸上和头上,还有身上的铠甲和身后的披风上都落了薄薄的一层雪。
  所有人都很畅快,每人脸上都洋溢着由衷的笑容。
  在这年临近过关的关口,和自己崇敬的大人在这样的雪地里疯跑了一场,骑兵们心情不好才怪。
  张瀚在大票军官的簇拥下巡视着不远处的几座军营。
  军人太多,包括辎兵超过五万人的大军,当然没有办法都住在军堡和城市里,好在沿着小黑河到青城之间有好几座临时军营,还是当年攻克青城之战以后留下来的。
  由于商团军的临时军营也建筑的相当牢固,还有少量的人手在打理,军营保持的相对完好,现在又充当了这一次复套之战的临时军营。
  更多的军营已经在云内堡一带开建,辎兵已经提前过去不少了。
  眼前炊烟升起,烟雾和北风吹起来的积雪似乎都混在了一处,有一种烟雾缭绕的感觉。
  “有热乎饭吃就好。”张瀚向营地里站起来行礼的将士们摆摆手,说道:“在雪地里行军时,天天吃干粮,有限的炭火要用来烧热水,当时就想着,一定要好好泡个热水澡,吃顿吃乎饭,所以我对将士们的辛苦很了解,这一次复套之战,又要大家干冒生命之险,平时也是要多吃些辛苦了。”
  一个满脸短须的枪骑兵答道:“跟大人之前,俺在冬天一样在外头给人扛活,也吃不饱穿不暖,还一点奔头也没有。现在再苦,打败了套虏就能回来,好食好穿,有澡堂子泡澡,不愁没钱使,家里娃子有书读,老婆天天有笑脸……”
  另一个人笑道:“你就不用天天回家打老婆撒气了。”
  众人闻言,一阵哄笑。
  张瀚也是一脸笑意,在这些纯粹的军人面前他也表现的很直接,想说就说,想笑就笑。
  端着驾子,藏着掖着,只会叫军人对他有疏离感。
  虽然军队的忠心其实不需要张瀚再刻意做什么了,但张瀚就是喜欢这样,其实呆在这些直性子人中间,叫他感觉也很舒服。
  炊兵们照例是在东北角,斜坡上一长溜的大锅,都是可以开炒几十斤菜的大型铁锅,用的都是铁锹一样的铲子,相当的壮观。
  张瀚看了几眼,笑道:“好啊,内容不错,有猪肉有鸭肉,糜子馍馍管够。”
  饭菜飘香,张瀚对人道:“今天响午就在这里吃吧,折腾到现在,我也饿坏了。”
  “下一次和你们一起吃饭。”张瀚环顾左右道:“希望是在套部的白城。”
  “是,大人!”众人原本坐着,这一下轰的一声,全都站了起来。
  ……
  张瀚回府的时候已经是傍晚,说是傍晚,其实也就是下午四点左右的光景。
  在青城原本只有一条南北大街,后来军司拆了一些房子,又建了一条东西大街。
  在四条街汇总的正中心建了一个大型的钟楼,研究所的人在常进有的带领下造了一座大钟,好几米高的钟立在钟楼顶端,晚上还点着大型的灯笼,每个进出青城的人都很难忽略这一座巨大的座钟。
  这是一种象征,相当具有象征意义。
  在自己家门口下马的时候,张瀚听到了一阵孩子的笑闹声。
  张瀚脸上浮现出笑容,那是张彬的笑声,可能还有张桢。
  老三太小了,还在襁褓之中,这么冷的天不可能被抱出来。
  就算是老大和老二,每天出来皮一阵子也是张瀚回来之后替他们争取到的福利。这个年头的小孩还是很喜欢出门玩耍的。
  在后世的话,八成以上的孩子在家玩手机玩电脑看电视吧,时代不同,娱乐的方式也就不同了。
  老大还不到三周岁,但生的相当壮实,也是相当的调皮,每天在院子里不知道给护卫人员和侍从官们找了多少麻烦。
  老二则是不到两岁,话也说不囫囵,跟在哥哥后头当个小帮凶。
  张瀚跳下马来,飞一般的从侧门跑进去。
  侍从和护卫们赶紧跟着跑进去,所有人脸上是想笑又不敢笑的样子。
  是的,张瀚和一般大人物是完全不同的。
  这个时代的士大夫讲究抱孙不抱子,对孙子可以毫无保留的疼爱,对儿子则是能有多严厉就多严厉。
  张瀚就不同了,他很疼爱儿子,甚至叫常宁等妇人觉得是溺爱的程度了。
  张瀚的理论就是,长大了才进行系统的教育,小的时候,教儿子们一些最简单的道理就好了,重要的就是锻炼他们的心智和体魄,从小竖立起良好的志向,至于系统的教育,年龄到了就开始了,那时候想要溺爱儿子也不行了……
  惯子如害子,这个道理张瀚怎么可能不懂。
  他就是觉得,这个时代的小孩子比后世已经少了很多乐趣,多了更多的风险。这个时候生下十个孩子最少得夭折三四个,能活着长大成人的很少。
  穷人家的孩子早早就要承担起生活的重担,他们没有童年。
  富人家的孩子也基本上一样,短暂的童年之后要么开始艰苦的儒学的学习,要么就得准备继承家业。
  如果放纵子女成为纨绔子弟不学无术,那一般都是暴发户式的家族,不管是家风严谨的西商还是江南的大户人家,对子女的教育问题都是向来很重视的。
  张彬手中持着一把小剑,是张瀚叫人锻打给他的,轻薄,看起来亮闪闪的,并不怎么锋利。
  这个年纪的小男孩喜欢刀剑太正常了,就象几百年后的男孩也一样喜欢玩木刀木剑,或是玩具枪。
  在大院的墙角有一从灌木,冬天时树叶早掉落光了,只剩下秃枝。
  张彬正在用小剑砍削那些可怜的树枝,张桢在身后呀呀叫喊着,老二手中是一柄小木剑,张瀚心再大也不可能给二儿子真的剑了。
  就算老大的剑,也叫他受了后宅三个女人好一阵的唠叨。
  杨柳发誓自己绝不叫儿子拿刀弄剑的,她说宁愿儿子从小学算术打算盘,好歹将来能在和记帮上忙。
  现在几个女人已经在替自己儿子找位置,小孩子长起来很快,如野草般疯长,开始时你注意他们时只是小草刚露草尖,不起眼,等你不小心时他们就疯长起来,不小心就长大成人了。
  从抱在怀里只会哭的小婴儿,到能挥动铁剑砍削灌木,似乎也没有几年。
  张瀚走过去,先把叫喊助威的张桢抱起来,用自己下巴上的胡子狠狠扎了几下。
  张桢并不哭,他格格笑起来,开始伸着肥白的小手抓张瀚的头发和脸。
  父子俩玩了一小会儿,张瀚放下二儿子,走到老大身边。
  “要找准受力点。”张瀚帮张彬调整着姿式,并且自己拿剑做了一下示范。张瀚的剑术水平要比他的骑术低劣许多,毕竟骑术是一直得到锻炼,剑术几乎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但张瀚毕竟在早年系统的学过武,而且学武多年,最少他拿的架子相当的标准,也是军中标准的剑技术的身架和发力的办法。
  吴齐和李贵等人在一边看着,都是点了点头。
  看来大人虽然养尊处优多年,可是并没有把一身本事给彻底抛下。
  “要找准发力点。”张瀚继续教导儿子,将张彬的持剑法彻底调整好:“要把力气用在真正的爆发点,用在需要你的剑命中的地方,或者收肘留远一些再发力。另外拿剑的姿式也要注意,最关键的一点,是用手肘发力,用肘部发力带动肩膀,一击命中。”
  “劈砍的时候用剑刃,正对着发力的地方,要调整好每个细节和角底你的力道才能用实,然后不会劈偏或是给不上力,也不会滑开。”
  张瀚细心的教导了好一会儿,张彬脸都涨红了,不知道是高兴的还是刚刚顽皮时用了太多的力气。
  银色的小剑用力挥砍下去,这一次果然不是白费力气,一根小指粗细的灌木枝条被斩断了。
  “住手。”玉娘从内宅门那边走过来,和常宁一起出来,身后一群十来个仆妇丫鬟跟着,一眼就看到了,当场便急眼了。
  “这是月季花的花枝。”玉娘瞪眼对张瀚道:“你这当爹的就不能教孩子学点好?”
  张瀚陪笑道:“见张彬玩的不对,就随手教他一下,没成想效果这么好啊,居然真的砍断了。嗯,看来以后要多加小心了。”
  常宁将跑过来的张桢抱在怀里,对张瀚道:“一走几个月不回家,回来了也没正形,你就不能给孩儿们做个好榜样。”
  “跟着我将来出息可不会小。”张瀚随口一句,两个女人就哑了火。
  是啊,在她们的人生之中,除了在京城那个至高无上的皇帝,就算是大同府里的代王殿下,他能和张瀚比吗?
  总督,巡抚,顺义王,哪个不是被张瀚给击败了?
  最终的获胜者就是眼前这个可恶的家伙,一点没正形的孩子爹。


第1278章 冬夜
  “好了,进去吃饭。”常宁无可奈何的道:“有你爱吃的剁椒鱼头。”
  张彬听到了叫嚷道:“我也要吃鱼头,娘,爹爹,我也要吃。”
  张瀚哈哈一笑,将大儿子抱起来,说道:“你可不能吃,那个很辣的。”
  “哦。”张彬应了一声,不过脸上还是有失望之色。
  “可以给你尝尝。”张瀚道:“不过不准哭。”
  “不会,不会。”张彬赶紧答应着。
  两个女子一脸无奈的样子,说到底身边还是没有震的住张瀚的老人,常进全和常进有是男性长辈,不过一个专注生意,一个专注研究工作,并且都一心等着当国丈了,哪有心思来管张瀚内宅的事。
  常氏近来精力渐渐不如当年,家事都不管了,只是一心向佛,每天是在念佛和抄佛经中度过。
  据说婆婆是因为这几年张瀚发展的太好,将整个新平堡张家带到了极高的层次,越是这样,常氏就觉得心里难过。
  张瀚的父,祖,都逝世的太早,特别是常氏的丈夫也就是张瀚的父亲算是英年早逝。
  如果活到现在也才不到五十岁,还算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可惜人已经不在了,现在张家再好再威风,对常氏来说都是无法弥补的缺陷。
  可能是妇人到了一定年纪之后就容易会这样,念旧,有执念,常氏总觉得张瀚的父亲没有享到这样的福份,可是她却看到了和享受到了,这反而叫她有些不安,于是每天念佛礼佛,成了排解她心事的一种方式。
  张瀚这时抬头看看,天空烟火璀璨,他笑了笑,说道:“有人放烟花了,还真是性急。”
  青城里住的人都是有钱人多,最底层的吏员身家都挺丰厚,商人们更不必提了,能留在青城的商人哪有穷的,可能城里也有一些穷人,那多半是商行里的小伙计们,他们只是学徒,照例是只供饭没有工钱的,就算和记的倡导下也有商人给伙计们钱了,但数量还是不多。
  不过放烟花最积极的也是这些半大的小子们,商人们给了钱就是纯粹看热闹了,青城里的商行不少,以本地商会与和记的商行为主,少量的张家口的晋商和陕西商会的人也在城里,更多的是官吏和将士的家族和亲属。
  天还在将黑未黑的时候,已经有人着急起来,远方传来噼里啪啦的炸响,然后是腾空而起的烟花。
  张瀚抱着孩子在冷风中看了一会儿就进去了,小孩子还想看,不过当娘的不肯依从。
  天一黑,气温就会降到零下十度以下,穿的再厚也可能会着凉,小孩子着凉发烧可不是玩的,最少当娘的得操好几天的心。
  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张瀚再努力提升也不敢疏忽大意,所以在烟花陆续腾空而起的时候,一家大小还是穿过内宅门,往着居住的院落里回去了。
  “大明天启五年,算是过去了。”
  在最终进入房屋之前,张瀚回转过身来,看着璀璨的星空和满天腾空而起的烟花,还有城中若隐若现的鞭炮声,他轻轻嘀咕了一句。
  屋子里常宁已经在催促了,等张瀚进来的时候,常宁细心的替他掸干净衣袍上残留的雪迹。
  “过了年,你就要出征了吧?”这个时候常宁忘了自己母亲的身份,又恢复成为细心而体贴的妻子。
  “嗯,这一次应该不会太久!”张瀚笑道:“真的不会太久。”
  “无妨的。”常宁眸中满是柔情,说道:“你是做大事的人,复套也是我们汉人这几十年来最大的心愿,你去安心做好这件大事吧。想来此战过后,你不会再有什么机会再上战场了。”
  “这可难说。”张瀚不愿在这事上有什么承诺,虽然他是主帅,但兵凶战危,当年他不就是被围在集宁堡,并且出堡冒过险?
  所以不管是出行还是出征,家里总是不免要担心,在张瀚要出征之前,听说常氏已经连续许了多次大愿,只要他平安回来,老娘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