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1617-第6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袭卫指挥倒真的有指望,并不是痴心妄想。
一时间不少人都是盘算起自己来……孙敬亭倒是没有想过,不管张瀚封什么爵位,他必定都是第一等的,哪怕封异姓王也必定有他一个,所以孙敬亭在这方面考虑的极少,常威也是,反正不是公也是侯,不担心这事。
倒是李守信等人脸上有些患得患失了,还好转瞬即逝……现在还早的很呢,张瀚连旧中都重修都不肯干,明显表明了态度,最少数年之内不必考虑太多自立的事情,这等事有了实力还不够,还要水到渠成,何时水到渠成,这就是谁也不知道的事情了。
最少从眼下看来,张瀚还要养望……天下人现在知道和记的不少,连广东那边都知道北方有个大豪商张瀚,富可敌国,但这形象也就是国初沈万三差不多的感觉,从未听说过商人能自立一国的,沈万三富可敌国又如何,太祖高皇帝一句话此人就破产破家了。
所以仅从形象上来说都还早的很,更不要说其它了。
台湾这边的道路也是修的极好……这也是和记的传统了,不管怎样,先将路修好,好比下棋,修路就是把点和面能连起来……这一点来说,不管是草原还是宽甸,又或是台湾,俱都是按张瀚的这种想法来做,效果其实极佳。
百余骑风驰电掣的在修好的道路上飞奔,两边是水稻田,甘蔗田,一些边角地方则是玉米或是高粱田,到处青山绿水,一侧海天成线,风光绝佳,而人们的情绪也慢慢变得飞扬和轻松起来。
不管怎样,台湾这边大势已成!
沿途过了几个屯堡,又是遇到一条蜿蜒流淌而下的河流,高山而下,直趋入海。
李守信上前对孙敬亭道:“孙大人,这条河叫花溪,这边闽人称呼甚怪,明明是河流,却称为溪水。”
张续文笑道:“这并不怪,好几条溪流都是自山中而下,沿途吸纳水流终成河流,其实这些河水自山中潺潺而下时,就是一条条小溪而已啊。”
这一片确实入海的溪流甚多,北港之立就是有北港溪这条淡水河流,可以立港口和立寨经营,颜思齐挑了个好地方……
“我们从花溪顺流而下。”常威用马鞭指着溪流道:“底下就是真正的大文章,也是我们这一次敢开战的依仗了。”
“蒋奎不见人影。”孙敬亭含笑问道:“想必是和你说的这事有关吧?”
“正是。”常威道:“这一片地方十分要紧,所以四周看似无人平静,其实一直有骑兵来回巡哨,禁止闲杂人等接近的。另外在外围有几个屯堡和军堡,专门防范土人破坏……这些事都是蒋奎来负责,蒋奎是领第十一团的团指挥,十一团现在只是搭了架子,兵马并未齐备,蒋奎事情反比以前少了,所以专职在这里坐镇。”
蒋奎在刚到台湾时是护卫首领,原本在张瀚身边也是护卫的头子,在新平堡时也是张瀚的贴身侍卫,资历非常的老,做事也是勤谨小心,所以很得高层的信任,只是未曾真正领兵打过仗,只打过几次剿匪战和小规模的遭遇战,所以李守信的第四团一直得到加强,而蒋奎的十一团还只是架子团,要补齐的话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前方溪水甚是平缓了,两岸水草密布,长的十分茂盛,而在前方不远处开始出现大片的营房,还有大量船台,有不少船已经搭好龙骨,正在铺设甲板和制造船身,孙敬亭一看之下,顿时一惊……
原本以为刚刚在笨港上岸的船厂已经是台湾这边的全部了,岂料这边还有大片船厂,真是奇哉怪哉。
“孝征兄一定奇怪为什么船厂要分成两处,而且这片弄的这般鬼祟?”常威笑道:“这里是建造纵帆船的地方,更是这一次我们敢和荷兰人主动开战的底气所在,一切谜底都近在眼前,请孝征兄移步向前,一看之下便知端底了。”
前方真的是桅杆成片,最少有十余艘船已经建造完毕下水,但隔的远,孙敬亭也看不清楚,而且他也不是这方面的行家,很多船只都只是看过图册和文字说明,乍看实物反而不易辨认,现在孙敬亭能一眼认出来的就是普通的福船商船和盖伦船战舰,因为这两种船都有相当高的辩识度,一看就知。而所谓的纵帆船只是在船身和帆索形式上有所变化,孙敬亭看不出来也很正常。
看不出,但不代表不知道,孙敬亭道:“如果纵帆船船队能够成型也是好消息一桩,此船我知道,火炮虽少些,但胜在更快,不论是抢上风还是追击敌人商船都是一把好手,很好,我们一起去看看。”
众人顺着溪流往下游走,不久就有一队骑兵迎上来,见是常威带人前来仍然问了口令,得到明确回答之后这才放行,孙敬亭等人也不以为意,这是和记的常态。
到了船厂区外围已经有木栅围着,偶有漏网的猎民或渔民至此也进不去了,同样也是询问口令之后开门放行,一进船厂内部就是扑鼻一股木香,到处都是堆积如山的大木。
“这些都是上等柞木。”甘辉指着那些木头,感慨由之的道:“辽民伐木之难,难以想象,真的是用血汗助我台湾,虽然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但该说的话还是要说。”
甘辉将自己等人要离开皮岛时秃头的话说了,台湾行军司众人无不感动,常威道:“此情要记着,将来宽甸方面有所需,我台湾方面当然也不会说二话。”
“这样最好。”孙敬亭相当赞赏,颇为欣慰的道:“大局上有张大人和军司把握,但你们各行军司首先也要有这种守望相助的心思才好,若是大家都各扫门前雪,只对军司负责,事事抢功邀功,那样就非坏事不可。”
众人无不点头。就这样一路往里行去,马匹直接拴在外头的拴马石上。
工场里到处是成堆的木头,都是几人合抱的大木,地方很狭窄,骑马是没有办法行走的。满地都是木屑花,木香味十分明显,这些木头大多是去年送来的,要是自然晒干最少三年四年才合用,但用烘房来烘干,半年以上就能用了。木头内里的水份已经全部烘干脱水了,这样造出来的船才经得起海水泡,当然每次长途行船之后还是要保养,这里头的学问门道很多……常威一边走,一边向孙敬亭慢慢解说。
转眼到了船台区,那里都是半成品的船只了,果然是以纵帆船为主,孙敬亭很出神的看着这些半成品的船,每艘船都在四十米长左右,都是中国船里没有的大船了,福船一船就长十几步,还有五六步的小船,福建水师的所谓中军船也只有三十步长不到,已经是难得的大船了。至于那些小哨船和普通的渔船,稍大些的商船,在这几艘纵帆船面前就如同稚子站在壮汉身边一样,相差的太远了。
第1172章 投海
“这些船将来有大用。”常威道:“现在说起来还是太早,请上头拭目以待。”
“好。”孙敬亭含笑应一声,然后继续观看那几艘接近完工的纵帆船。
“都是重一百六十吨到三百吨,安装火炮二十门到二十二门。”常威介绍道:“已经下水的有两艘,这边有五艘快要建成下水,但距离交付使用,最少还得三个月到五个月时间。”
“人员也没有齐备。”张续文语气温和不见焦虑情绪的道:“学堂里的水师军官最少半年才出师,已经是速成班了,都是在大明福建水师招募的人,也有旧海商,海盗,水手,在其中挑年纪不大,以前恶习不深的进来,先是品格教育,然后开始正式的军人训练课程,同时辅助在海船上当见习军官,时间只有一年。那些葡萄牙人说这太快了,也还好这些人此前就是水手或大明的水师军官,打下了深厚的底子,否则的话那就是开玩笑了。”
李守信点头道:“我也问过,荷兰夷或是英国人还有西班牙人的海军军官都是自幼就在船上,大约十岁以下就上船,从最底层侍候高级军官的事做起,然后熟悉每个岗位,每个位置都要干一两年,这样等到二十来岁,升到中尉上尉,可以到小型军舰上当大副,再过几年,三十左右年纪就能成为舰长,虽然年经,在海上可能都要二十年了,经验之丰富,远非咱们的人可比啊。”
孙敬亭很注意的听着,这时点头道:“张大人也曾说过,水师不比陆师,但理念基本上是相通的。军官都是从小培养最好,陆师可以先学文,在十五六岁的少年中择优秀者当军官来培养,先当两年兵再念两年军校,出来再当见习军官,干两三年再回校任教官,也是一个深造的过程,最后再出来就可以考虑当中层使用了。也能从辅兵中选战兵,从战兵中再考选军官,不过这样的军官一般只能当底层的军官,是我们军队的基石,但想要有好的高级军官的苗子,就得从学堂里从娃娃抓起,今日听来,水师军官的培养怕是要比陆师还早一些,这样也是很好,你们可以从福建,广州,辽东逃民中选择八岁到十岁的孩童出来,上船培养。不过这个和免费供子弟读书不同,上船就给俸禄,而且要优厚,否则百姓人家的孩子也是父母生养的,一样是心尖子肉,你一声不响带到海上冒险,还可能有性命之忧,没有丰饷厚禄,百姓是会有意见的。”
孙敬亭长篇大论时,常威等人只是听着,这时众人都是点头,深表赞同的同时也是对孙敬亭的胸襟和见识感觉佩服。
李平之想道:不愧是在张大人身边很久的人,见事层次分明,说起来条理清晰,道理娓娓道来,虽是指导我台湾行军司,措词还很客气,这是一个妙人……
说实话李平之是很傲气的一个人,也不怪他,这般年轻就做了这么多事,屡立奇功,自然会有一点常人难及的傲气。不过在孙敬亭,常威,张续文等人面前,李平之还是有相当的敬服之心。没有别的原因,并非是畏惧权势,而是常威的见事明白和敢于下手的果决狠辣,远在他之上。张续文的温厚和坚持,还有温和表面之下的胆略,李平之自忖也并不比张续文强,甚至张续文犹有过之。至于孙敬亭,从今天短短的接触来看,更是人中龙凤……至于张瀚,李平之就想都不敢想了,张瀚在和记的这些学堂出身的青年眼中,等若天人。
看过眼前未完工的纵帆船,众人脚步却是未停,绕过船台,继续向前行,这时才看到蒋奎领着一队人迎上来。
孙敬亭笑吟吟看着蒋奎,蒋家兄弟二人也是最早跟随张瀚的那批人中的两个,资历大约是台湾这边最早的一个了,不过蒋家兄弟省事的很,从来不惹是生非,做事踏实稳重……可见喇虎出身也没甚要紧,这年头当喇虎的除了少数是真的恶人之外,多半是城市贫民,无宗族田地之养,只能瞎混口饭吃,有了正经行当,当然是奋力向上,不愿叫人给看低了。
蒋奎还是普通护卫头目是就在灵丘认得孙敬亭了,这一晃却是好几年未见面,当下就上前来先行了个军礼,然后就要躬身问好。
孙敬亭笑道:“私谊稍后再叙,还是赶紧引我们去看那克敌制胜的宝贝。”
蒋奎闻言就笑,也就不多说话,立刻带着孙敬亭继续向前走。
前方就是海岸,浪潮不停的涌上来,这时候是退潮期,露出大片的沙滩,有不少小螃蟹在沙滩上来回的爬动着,看起来象一群群的移动着的灰白色的小石子。
海风带来腥潮的味道,孙敬亭赫然发觉自己也是有些习惯这种腥咸的感觉了。
常威指着前方说道:“那边是一片丘陵山丘,虽不太高,却足可遮蔽人的视线,这边我们常年派出哨船警备,只要有敌船出现我们就将船只入港,暂停训练,所以这几个月下来,并没有暴露出异常。”
这么一说,孙敬亭心里更痒痒了,很想立刻知道是什么东西。
而且从保密等级来说,连他也不知道的东西只能在现场观看,行军司在报告里只字未提,那说明就是最高密级,只有张瀚一个人看过报告并知道此事,而且也不曾在最高政事官会议中提起,说明此事真的是至关重要……张瀚应该不是故意隐瞒,可能是觉得当时的孙敬亭还不能理解吧。
前方开始出现三三两两的俄罗斯人,他们在向海上叫喊着什么,孙敬亭把头掉转过去,一下子就看到了右侧前方海中的情形。
身形一震,再震,巨震。
震动之后,孙敬亭瞠目结舌的拉着常威,叫道:“可畏,你们这弄的什么鬼,这是什么船,为什么你们每次对上汇报的图册,一次也没有说过?”
常威满脸得意:“哈哈,这是杰日涅夫和李指挥他们搞的鬼!第一艘船已经开造了我才从平户回来,不过听了他们的分析也是相当有理,所以我们节衣缩食,开始大量建造,现在已经有四船下水,算是相当快的造船速度了。”
“为何这般快?”孙敬亭不解的道:“这都是大船啊!”
在他眼前的海面上浮动着的,确实是几艘相当大的战船,长约四十米以上,估计在四十五米左右,桅杆高耸,前帆后帆都挂起,白云一般飘浮在船身上空,而令孙敬亭惊奇出声的,则是船身两侧的划浆!
划浆战船,对习惯了划浆船只是小哨船和拖船的孙敬亭来说,如何能不惊奇出声?
当时俗语是北人骑马南人乘船,若是江南人,到处水道纵横可不是虚的,江南到浙东数十县,每州府,各县,乃至乡镇之间都有水道相连,无事都是乘船来往,不管是载人还是运货,皆是船只出力。河道行船想指望风帆也是笑话了,多半还是靠人牵引和划浆,乌蓬船行于小河之上,星光月色之下船浆轻划,水声潾潾,多少文人骚客的雅思就是从船上得来。
眼前却是完全两回事情了,船身长数十步,江南江河上最大的五间明瓦船也只及这船的三分之一不到,不仅长,而且高,宽度也是极宽,船首低而船尾高,船尾几门火炮和敌楼上站满了穿蓝袍的水师官兵,火铳在手,刺刀耀眼,相当的令人感奋,而船身左右两舷的炮舱小窗都打开了,一门门黑洞洞的火炮指向海天一侧,随着命令,很多炮手在舱中跑动,来回的做出击发和清洗炮膛的动作……这是做战演练,上下都很认真,甚至没有因为孙敬亭的到来而稍做停止。
这时一个随孙敬亭过来的军司官员醒悟道:“怪不得在刚进港时只看到十二磅炮,入内来这些新船上也没有装炮,看来近期的大炮重炮,都装在这几艘船身上了。”
“然也。”常威兴致勃勃的道:“火器局发来的火炮,还有我们自铸的,从二十四磅炮到三十六磅炮都装在这几艘船上。”
“这是大型划浆战舰?”台湾这边的保密工作真是做到家了,不过孙敬亭也没有什么不悦,毕竟是最要紧的军事机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他越看越喜欢,问常威道:“每舰多重,装炮多少?”
“都是四百五十吨的大船,每舰装炮三十门,用水手和炮手三百余人,装运战兵一个连队,每船近五百人。”常威答道:“相比较巴达维亚号还是小一些,但火炮数量基本相同,战兵数字我们在其之上,所以还是有得打了。只是数字上来说,我们还是要稍差一些。”
众人都是啧啧赞叹,因为看起来这四艘船也是和早晨时看到的巴达维亚号差不多大小了,都是巨型战舰,那些小福船在其身边就如幼童一般低矮可笑,对这样的大战船似乎只能是用纵火船引火而焚之,或是搭舷跳帮,明军战舰要是对上这些大船,非得以多敌少,数十艘船对一艘,不停的开炮纵火,并且以身肉搏,否则光是对射的话,以一敌百也不是什么难事。
孙敬亭欢喜了一阵子,又是暗自皱眉。
第1173章 急就
孙敬亭总是觉得这船有不对的地方!
算来台湾这边有过报告,造六百吨的大船预计时间是两年到三年,最少也得两年左右的时间,这就算快了。在欧洲那边,造一艘六百吨的大船也得一年左右的时间,要是千吨大船,最少也得一年半到两年,甚至现在有一千吨以上的大型战舰,那就已经超出了孙敬亭的想象,真的不知道那船得有多大!至于眼前这四艘船,都是四百吨的大战舰,而且船身两侧都有长过十余米的大型划浆,料想制造这样的船只怕是不比大型战舰省什么力气……
常威似是看出孙敬亭的异色,当下两人稍稍往前几步,常威道:“原本要等孝征兄在台湾视察过几日,看看风色再决定是否汇报的……其实今日行军司过来的虽然也都是高官,但知道这事的人也不多。这边训练和造船的人已经几个月不能离开了,军人只能发信,还是审查过的,工匠都是举家过来的,反正供应吃食,几个月不能外出还有额外的高收入,他们倒是很乐意。这事如果不打起来,我们是预备只报给大人知道,毕竟不可以为常例。”
“可畏是说这些战船有问题吧?”
“是的。”常威坦然道:“四艘船全部是急就而成,木头都是湿木,架构都有毛病,所以虽然能下水,但只能在近海作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