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1617-第6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好,还好。”甘辉擦了擦汗,说道:“巴达维亚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旗舰,估计有重要人物在舰上,另外也是我们准备充分,不然刚刚我真以为要打起来了。”
  王敬忠刚刚已经抽出了自己佩带的短铳,已经是入伍二十年,在商团军也有六七年时间的老军人了,他这时把火铳放回腰间革带上,笑着道:“不要以为,刚刚打或不打只在一念之间,杀气弥漫啊,对方其实也是准备好要打了。”
  众人无不赞同,除了那些毫无战斗经验的新兵。
  这种东西是可以意会也能够言传的,当下一群老军官和老兵向新兵解释起来……刚刚对方船上的铳手都站到位置了,机簧拉开随时要击发,炮位炮口全部就位,军舰船身也尽可能调整在最有利的击发位置,同时有不少拿着短刀短剑的人站在铳手后方,但也可随时冲上来防止冲角登船……从荷兰人的表情和手上的动作来看,他们当然不是在虚张声势,而是实打实的准备开战了。
  孙敬亭没有太多紧张情绪,这也是长久在前线锻炼出来的心理素质了,况且紧张也没有用,一旦落水神仙难救,这样的大风大浪就算老水手也不敢保自己能在落水后活下来,何况孙敬亭这样的旱鸭子。
  他心中只是奇怪,对方船上是不是真的有大人物,使得他们在千均一发之际停止了战争举措……


第1164章 总督
  孙敬亭和甘辉等人其实是想错了。
  决定开打的是不折不扣的大人物,停止战事的反而只是舰长而已。
  荷属东印度公司在巴达维亚的总督,公司的最高领导人,只对大股东负责的最高负责人,简、皮特斯佐恩、科恩总督。
  这是不折不扣的大人物,在他治下有过百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几百上千万的被殖民的土著,几十万华人汉商,他有几百艘大大小小的商船,从几十年前一群荷兰富商被政府支持出股本成立公司之后,不过数十年间发展就是到如今的规模,在整个东印度公司成立的近二百年时间里,荷兰本土向亚洲部份派出了一千七百七十二艘商船和战舰,约有一百万人次的欧洲人乘坐四千七百八十九次的船班前往亚洲,在每个东印度公司在亚洲的据点上有两万五千名员工和一万两千人左右的水手和一万人的雇佣兵。
  这个公司可以自组佣兵,发行债券,发行货币,并且被赋予与别国签订条约和统治殖民地的权力。
  公司总部在荷兰,拥有七十多个股东,真正拥有实权的是十七人董事会,科恩也是获得了十七人董事毫无保留的支持。而他也确实不负所托,在三十年后,公司发展到拥有一百五十艘大型商船,四十艘大型战舰,五万名员工和一万名雇佣军人的最大规模的私人公司,拥有大量的遍及亚洲的殖民地,拥有一般国家都差的老远的庞大财富,如果不是英国在连续四次的英荷海战中击败了荷兰人,取代了其海上强国的地位,恐怕后来威胁到中国的就不是英国人,而是荷兰人了。
  现在的科恩正是年富力强的阶段,他在公司总督任上还不到十年,但他已经做出了相当强悍的业绩。
  公司总部被定在巴达维亚,也就是后来的印尼雅加达,公司抢下了整个印尼和东印度群岛的殖民地,公司击败了葡萄牙人,占领了斯里兰卡,获得了肉桂的贸易权,同时在日本,朝鲜,台湾等处开始贸易,建立了完整的亚洲贸易圈……
  科恩尚且不到四十,在这个年纪在中国是完全没有资格担当大任的,最少会被人担心资历不够,阅历不足,但此人已经在总督位上数年,做出了极佳的业绩,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并且被公司上下所尊敬倚重……
  “总督大人,实在是抱歉。”舰长再三致以歉意,然而还是相当坚决的道:“恕我不能从命,您的生命比一切战果都重要的多。”
  “我认识那艘船……”科恩苦笑着道:“那是高文律的坐舰,被明国人俘虏了,又落到和记公司手里,现在也是他们最重要的战舰,从他们的准备上来看,一定是有重要的大人物在这艘战船上。”
  科恩沉思着道:“很有可能是他们的重要人物,有可能我们错失了这场战事的最关键的节点。”
  舰长不以为然,不过也不好直接驳斥科恩,只得道:“和记公司和我们相比体量太小了,他们的大人物又怎么能和总督大人您的安危相比呢。”
  这句话说的倒是不错,科恩微微一笑,表示承情,不过接着又说道:“和记的体量应该不小,毕竟我听说他们的主要根基在明国的北方。从他们在北方和俄罗斯人贸易,又弄了大量俄罗斯人到岛上帮忙来看,估计他们的北方基业并不小。这会是个劲敌,从目前台湾的局面来看他们不慌不乱,一直稳住阵脚,我们的多次挑衅和制造的摩擦都没使他们失去方寸,他们一缩再缩,只得使我们要采取最不愿采取的措施……围攻十寨港口。”
  十寨是颜思齐建立的早期基业,寨子中粗制滥造的部份早就被推平了,在巴达维亚号经过十寨港口区时,暴雨如注,天空间一片水雾,栈桥到港口区看不大清楚了,但能看到港口区的岸上有几个十几米高的石制炮台,炮台规模很小,每座炮台上只放置了三四门火炮,但绵延数里的港口区建了十几个炮台,数十门大口径火炮,估计是十八磅到二十四磅炮放置在炮位上,都是这半年来出现的,说明和记始终心里有数,港口这样的河流出海和船只停泊的区域一定要确保安全,这样最少不会被人按在地上打,海上么船只可以不打只逃,纵帆船的速度很快,最少能保证物资和贸易在摩擦的条件下继续进行……
  科恩很注意的观看着,他也是因为大战在即从巴达维亚专程赶过来的,台湾是他的亚洲贸易圈里相当重要的一环,虽然不能和巴达维亚还有锡兰及日本相比,但有了台湾就掌控了往日本和中国南部的贸易圈,太重要了……
  炮台修的相当专业,包砖底部,炮位对海面的位置恰好,底部似乎有好几个军营区,可以随时上炮台或去岸边支援。
  栈桥区的停靠的船只很多,科恩知道是近来和记一方被逼迫太紧,大肆收缩的原因。
  港口区还有很多人在储货区忙碌着,科恩用好奇的眼神打量着那些忙碌的中国人……中国南方人的个头比那些南洋人相差不多,面色也比较北方人黝黑一些,不同的就是服饰和发型。科恩有些弄不明白其中的分别。
  岸上的人群如蚁群一样,不停的来回搬运着物资。
  舰长对科恩道:“不得不承认,明国人比我们治下的那些猴子般的土著要勤劳一百倍,也很聪明,做生意十分精明,斤斤计较,很难占到华商的便宜。西班牙人不得不在吕宋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针对华商的屠杀,不然的话当地土著的钱和殖民政府的钱都被华商赚走了,并且被明国人控制了经济命脉。”
  “那他们谈不上聪明,只能说是小聪明,精明而短视。”科恩轻笑道:“没有武力保障的富裕就象是被圈养的猪,长的越肥越危险,他们连这个道理也不知道吗?我们荷兰人也很富裕,但我们知道要紧握火枪,所以我们能够独立,并且打退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的进攻,紧握长枪,时刻警惕,这样才能与他人和平共处。”
  舰长赞道:“总督阁下说的太对啦!”
  科恩含笑点头。
  此时他看到岸上有几队火枪手经过,整齐的队列和统一的灰色军服很显然,由于战舰近岸,叫他看的很清楚,水雾之中,那些士兵肩膀上的长枪装列的刺刀相当显眼,给人一种强烈的威胁感。在这个时代,欧洲人的火枪还没有装列刺刀,不管是瑞士方阵还是西班牙方阵,主要的防御体系也是靠长杆冷兵器,比如长戟和长枪,也是和现在商团军的方阵核心理念是一样的,火枪用来进攻杀敌,长枪稳固阵线,是移动的金属长城……
  刺刀对科恩来说也是很新奇的东西,这叫他心中升起了隐隐的不安感。
  另外士兵们还扛着小型的火炮,这种小火炮在欧洲也很新奇,因为小样佛郎机也比这种小炮大,而且由于对外开拓的原因,多半仰赖大舰巨炮,小样佛郎机的操作也很复杂,在欧洲也几乎是淘汰不用了。
  这时有一队骑兵经过,隔着几里路也能听到马蹄踩踏时的轰隆隆的响动声音。
  步兵,骑兵,操控小型火炮的炮兵,一瞬间就是好几样兵种在眼前经过,就是科恩也是有一些失神。
  他对舰长道:“和记真的也是一个公司吗?他们有多少雇佣军?”
  “真的是一个公司。”舰长已经在澎湖这边半年多了,还上过岸,去过澳门,对和记的消息听了个满耳朵。他对科恩解释道:“明国人开大商行的巨商很多,不过组建公司的只有和记一家,和记也发行一种银币,只在他们公司内部和北方的蛮夷占领区流通,在明国朝廷统治区域他们的货币不能通行。另外和记以土地折算股本的形式给军官和士兵股本,每年的利润会拿出一部份来分股息。不过据听说这两年他们的财政相当困难,股本分息一直没有涨,但也没有削减,他们还是最大可能的使公司雇员和佣兵赚的比普通明国人多的多,所以公司内部凝聚力很强,也使他们的人非常忠诚……我们在去年试图收买一些和记的人,毫无例外的都以失败告终。另外他们的雇佣兵不叫佣兵,叫商团团练,也就是明国皇帝允许的民间自发的护卫武装的意思,这很有趣,最少以我们看来,和记的佣兵相当专业和强大,完全不是民间自行组织的护卫,比明国的正规军还要强大的多。”
  “你们判断的很对。”科恩有些郁闷,挠头道:“如果没有明国的话,我们的事业会好做很多啊……”
  舰长也一副戚戚然的表情……是啊,如果没有大明,整个东亚都是他们的囊中之物,丝绸,香料,黄金,茶叶,瓷器……如果大明是一个富裕又衰弱的国度就好了。
  当然,此时的他们也想象不到,文明富强的大明在二十年不到的时间里亡国了,然后野蛮和落后的国度出现在这片土地上,等二百年后欧洲人重新审视这片土地上的国家的时候,整个中国已经成为野蛮和极度衰弱,极度贫困的纯粹的蛮夷之国了。
  风速很快,科恩的坐舰很快就要离开十寨港口区域,科恩突然指着港口处道:“我感觉明国人有阴谋。”
  “总督阁下何意?”
  “他们也根本没指望和我们谈判成功。”科恩冷冷的道:“我们派出使团是障眼法,和记的人也是一样,他们也只是拖时间而已。”
  舰长难以置信的道:“难道他们还有什么杀手锏不成?”
  “我不知道。”科恩道:“不过他们显然也不是毫无察觉,这样的话,我看我们要提前动手比较好。”
  科恩越发后悔刚刚没有坚持下令开火,可能会打的对面的明军人一个措手不及,有可能会击中军舰上的明国大人物,造成和记的内部混乱,不过他也知道舰长的顾虑是对的,海战的事难说的很,有可能炮弹不曾打中对面的和记的大人物,反而一颗炮弹飞过来打中了自己……这真的很难说,想想也就不必苛责舰长什么,只是道:“不要停留了,赶紧往热兰遮城去!”


第1165章 登岛
  孙敬亭从栈桥一路走上岸去,听到了一阵嘹亮的军号声。
  和记这边不喜欢放号炮或是敲锣打鼓,其实很多人还是很喜欢的,但他们喜欢没有用,张瀚不喜欢就是白搭。
  张瀚喜欢短促而有力的铜号声,简单,有力,鼓舞人心。
  这种欢迎号是张瀚亲自定下来的,雄浑有力,相当提振人心。
  军号还有起床号,熄灯号,当然还有冲锋号。
  在嘹亮的铜号声中,孙敬亭步态从容,神情庄重的走到了台湾的土地之上。
  科恩看的不准,其实岸边不止是几队人,而是数不清的人头,密密麻麻的人群把港口区到仓储区还有船场区的道路和空置的地面都是给挤满了。
  人们用期盼的目光看着栈桥,一直到孙敬亭出现时为止。
  今天是台风天,海上的水雾很大,视物不能及远,但在岸上除了是阴雨天外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当穿着青色短直裰,手按腰刀,穿长靴,身长玉立,头顶只用一根带子束发,整个英武不失俊秀的孙敬亭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时候,现场顿时就是爆出一阵激烈而欢快的欢呼声响。
  这是和记的高层第一次踏上台湾的土地,不管是出身大同或是宣府陕西,或是辽镇过来的移民,又或是福建这边的老移民们,不管是种地的屯兵,船场的工人,学校的教员或是学员,水手们,和记的吏员们,商人们,陆军的军人们,俄罗斯人,澳门过来的葡萄牙人,还有几个德国人或法国人,英国人,所有人都是第一次真正见到和记的高层。
  他们最早的一批在这里已经好几年,最晚的也过来好几个月了,所有人都视自己为和记的一部份。
  然而台湾行军司与本部的联络实在是太困难了,去年时李平之和张续文曾经率船运银回去,这是台湾人的骄傲,怎奈后来就被荷兰人给搅了局,台湾这边因此也是人心略有浮动,谁都知道军司高层对台湾的支持最为要紧,别的不说,台湾这边这几年最少用了三百万两,还不包括平户李家支持的仓储货物和现银,从什么都没有开始白手起家,台湾这边感觉是筚路蓝缕从无到有,而担心的就是军司高层觉得台湾这边靡费银两毫无成就……人心浮动,颇为担忧哪。
  在这当口,孙敬亭这个高层前来,无疑是替台湾军民打了一针强心针……孙敬亭和常威一样都是张瀚的亲戚,但孙敬亭和张瀚先是知交好友后来才成了亲戚,而孙家在和记的势力要比常家大的多,常家到现在只是普通的外家,无非是稍微富裕一点的商家而已,孙家的东山会原本就是灵丘的大会,在当时大明民间地方结会成风,矿工结会其实是很受忌惮的,孙家能扛住压力替矿工结会说话,可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这使得孙家叔侄在灵丘一带很有威信,名声极佳。
  矿山一系在和记工商体系里占着相当重要的位置,铁器也是和记赚钱的大头,矿工和各铁器工场里原本东山会的人就相当的多……加上在军队里的矿工系,孙敬亭麾下的潜实力只强不弱。
  当然在和记的体系下根本不必担心孙家会有不轨之心或自立之意,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然则孙敬亭的位高权重是不用多说的,和记体系之内除了张瀚之外只认两个高位的重臣,一个是李慎明,一个是孙敬亭,不过李慎明在军队体系里没有什么影响,更多的是对外和商业体系和吏员体系有影响,真正论说起来,孙敬亭肯定是排名第一的重臣了。
  至于孔敏行则是在李庄和草原有相当的影响力,在台湾农政司也有影响力,孔先生人们也知道,但总没有孙敬亭的影响力更大。
  对于这个张瀚身边的第一宣力重臣前来,台湾军民早就翘首以盼了,虽不及张瀚亲身前来那么令人激动,但台湾军民心中也是明白,张瀚的身份地位是绝没有可能把北边的事情全抛下,以数月时间辗转来往万里到台湾这边来的……孙敬亭孙大人前来,也很不错,足见军司高层对台湾的重视了,以免一直以来台湾这边的人有一种被忽视的孤儿之感。
  当然,他们是绝不可能知道孙敬亭是和张瀚发生了争吵,然后被迫前来……现在孙敬亭是绝对不悔此行,不仅不悔,还感觉相当的庆幸,如果不是亲自来这么一趟,又怎知道台湾这边的情形是这样呢?
  “孙大哥!”向来桀骜和英锐果敢,脾气直率又有些大户人家子弟傲气的常威率先上前见礼,脸上满是诚挚和欢喜的笑意。
  在台湾军民眼中,这个二十不到的贵公子哥又聪明又能干,就是太傲气,平时很少能见笑脸,脾气也过于刚硬,象是一柄锥子,用来决断做事足以扎破桎梏,而平时相处就有些咄咄逼人,很难相处了。
  其实亲民官应该温和亲厚些,过于严刚很难令人心真正依附,不过台湾又是开辟的局面,需要常威这样有担当敢打敢拼锐意进取的政事官,所以真正是事难两全哪……
  现在的常威却是令人大跌眼镜,平时都是没有表情的瓜子脸上满是笑容,趋前一步,就要给孙敬亭下拜。
  “可畏少礼。”孙敬亭原本就是性格温厚随和的人,并不喜欢摆架子做出威严姿态,对常威又需格外加几分客气,说起来两人都是张瀚的外家,不过孙家是如夫人,常威的堂姐可是正经的大夫人,只是两家从来不论这个,都是以平等的姿态相交。
  常威被一搀扶当然也是站起了身子,他看着孙敬亭道:“孝征兄,这一晃近三年我们没有见面了啊,你在瀚哥身边,一向辛苦了。”
  孙敬亭道:“我能谈的上什么辛苦?你瀚哥是真辛苦,这么大的家业都是他一个人当家作主,我们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