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1617-第6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于担心不慎暴露,姚五儿没有雇佣仆人,只有街角的一个妇人隔几日来取衣服回去浆洗,平时都是他一人居住,进了院门后他很小心的把院门反锁,然后直接进了北屋,天已经黑了,他将灯烛点燃,火光亮起来的同时,两个黑衣人正端坐在北屋正中的官帽椅上,对着姚五儿微笑。
  “有贼!”
  姚五儿第一感觉是浑身的血液都凝固了,他的反应倒也是很快,左手烧酒一丢,右手烧鸡一抛,然后转身就跑。
  “想去哪啊?老实点。”姚五儿转身时,才发觉自己身后两扇门侧分别还站着两人,自己想往外跑的同时,人家已经站了过来,两人一起出手,姚五儿也是练武十年以上的猛人,拳打脚踢,就想突破防线,怎料对方身手更加了得,两人配合,一档一抓,然后一起揉身而进,分别出手,电光火石之间,彼此交手数招之后,姚五儿已经被按住胳膊,整个人按翻在地上。
  “你们不是贼,是锦衣卫,还是东厂的番役,或是东虏的细作?”
  一瞬间后,姚五儿已经明白过来,对方并不是贼,当然不可能是来绑票自己,而更大的可能是锦衣卫旗校。
  几个黑衣人对视一眼,嘿嘿笑起来。
  一个黑衣人笑道:“锦衣卫?他们倒是有这本事啊,他们一出京全天下都知道了,除了拿着未开读的圣旨去拿人,现在还有什么本事可言?他们能在三天内赶到永平府,并且根据最近买卖房舍的牙行记录来找到这个院子?能根据牙人的描述确定你就是姚府的下人姚五儿?并且能根据姚府的情报,确定你就是被派到柳河对岸去通风报信的人?”
  “你们连这事也知道?”姚五儿面若死灰,他是姚家的家生子,从祖父那辈就在姚家效力,所以不管姚宗文有多隐秘的勾当要他去做都没有二话,包括和生员刘伯镪私下里的沟通,过河去通知女真人准备迎战,这些事都是姚五儿去做,他当然知道这都是极犯忌讳事关生死的隐秘大事,如果自己不是家生子,而且姚宗文也不能把刘伯镪和宋生还有他都一古脑的杀了灭口,否则的话,姚五儿感觉自己也是该被灭口的那个。现在家主买了宅邸又给了银子,可见不会被灭口了,但这样的大事他是连做梦都不敢梦到,此事一旦暴露,不仅他的主人姚宗文保不住性命,他这样的小人物更是难逃凌迟之死……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结果,不必有丝毫怀疑。
  被这几人擒住,又说出最隐秘担心之事,姚五儿整个身子都是软了下来,他最害怕最担心的事情就是眼前这场景,整个人都是瞬间跨了。
  “废物一个,也亏他做了这么大事。”带着人潜入房中的行动组的组长一脸厌恶,他也不屑与姚五儿多说,歪着嘴令道:“按吩咐做事。”
  “是。”
  一个黑衣汉子狞笑起来,姚五儿看他拔出短刀,吓的全身都哆嗦起来,但他没有办法挣扎,另外两人的手如铁钳一样把他按的死死的,等自己的一只手被摆在桌上时他才明白对方要做什么,他想叫喊,但一只手钳在他的喉结处,他连哼哼声都发不出来,眼看着黑衣汉子动作相当熟练的一刀挥落,正砍在手腕关节处,鲜血迸飞,对方立刻将断手装在一个皮袋里,顿时就是一点痕迹没有,接着又是拿药棉替姚五儿包扎,姚五儿呆着脸看着眼前这一切,似乎砍断的不是自己的手,一直到清凉的药棉敷在断手处,他才感觉到剧烈的疼痛,整个人如虾米般的跳起来,一阵阵沉闷的嘶吼呼痛声也是从被卡着的喉咙处发出来。


第1151章 察院
  “打昏他。”行动组的组长毫无怜悯心的下令。
  按着姚五儿的组员立刻动手,在其后脑部力道相当精准的一击。
  姚五儿翻着白眼晕了过去,这等事行动组的人都是老手了,刚刚的一击可以令其短时间的昏迷和长时间的昏睡,可以省不少事。
  当然也可以口服令人昏睡的药物,这个可以在长途转运时使用。
  就行动组的组长私人感情来说,眼前这厮就算是活剐了才叫他觉得称意,但命令就是命令,当下就是人手分离,行动组一分为二,一部份人送断掌到京师,另几人将昏迷的姚五儿押到一处安全屋里看守,一直到事情结束再决定怎么处置此人。
  夜色之中,黑衣人们动作娴熟的从院子里出来,不远处已经有马车在等候,众人分别上了两辆马车,所有事情其实一刻钟不到就完事了,在他们出来之后又有几人进入院中,抹去一切痕迹,虽然这时代的官府可没有什么破案的能力,但军情司做事向来是滴水不漏,不给人一切可以追察的漏洞。
  在几声若有若无的狗吠之中,这个小院再次回到黑暗之中,哪怕是睡在街角窝棚里的难民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在宵禁开始之前,几辆马车的来回太平常了,几乎不值得怎么认真关注。
  ……
  王发祥和李国宾一起坐在马车里,黑漆的马车车身在黑暗的夜色中丝毫不起眼,还没有敲宵禁的鼓声,但街面上几乎看不到来往的行人了,两人对面而坐,也不说话,只有赶车的车夫在外头没有什么忌讳的,又要做出闲适的姿态,所以时不时的敲动火石,发出咔哒咔哒的响声,打出火星引燃火煤,再点燃烟锅,烟锅里的烟草发出明亮的火光,在暗夜里时暗时明,一股烟草香味也是弥漫开来。
  两个大人物不说话也不动弹,但他们却知道四周有整整两个行动组在潜伏着,一个小组人数不定,有时五人,有时十余人,今晚都是两个大组,二十多人将姚宗文不大的府邸包围的严严实实,一只苍蝇也别想飞出去。
  李国宾不是军情体系的人,但这么多年下来也略微知道一些事情。
  行动组的人都是精中选精,先在战兵里挑选,不一定是步兵或是骑兵,铳手也可,不是需要那种力大无穷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那种,而是身法灵巧,胆大而心细的类型。选取之后,还要细过长期的训练,从翻墙开锁到搜索房间,到下毒和各种刺杀手段,可以无声无息的杀掉既定目标,也能够绑架,拷打,逼供,总之各种手段都日渐成熟专业,和记的军情体系在连续多年的实践之中,也是找到了合适这个时代的道路,将曾经辉煌一时的锦衣卫和东厂,当然也包括建虏的间谍细作们,远远的甩在了身后。
  就如姚宗文所行所为,因为军情局早就把他定为高等级的关注目标,时刻对其保持高强度的监视,这种监视从各个方面涵盖着姚宗文的一举一动,包括其对府中下人的使用,在马世龙等人决定动手时,姚宗文却秘密派出部下往辽中去,简直就是黑暗中的萤火虫,所有光亮都尽在眼底,不过军情司在当时并没有介入,如果将人捕拿了,可能柳河之战又是另外一种结果,但这种干涉并不有益于和记在整个草原和辽东的布局……和姚宗文的目标一样,辽西这边需要一场大败,和记也需要,这种话当然不会有人直说,但私下揣度起来却并不困难。
  马车外时不时传来轻微的响动,王发祥这样有经验的军情司的高层知道是下属们在加强联络,显然是姚府中有了动静。
  “有结果了?”李国宾有些好奇,今天他跟着一起过来就是有些违规了,而且一般地方的官员也不会主动和军情人员配合,只是京师这里,三个人等于赤手空拳打下这片基业,彼此的交情可以说到了交托性命和家人的地步,所以些许忌讳也就不放在心上了。
  李国宾此来也是有原因的,如果姚宗文的选择和他们希望的方向背道而驰,那么今晚就要准备发动。
  和记的威胁从来不是单纯的威胁,如果姚宗文真的选择了鱼死网破,那么不管结果怎样,他这条鱼就一定要死。
  李国宾需要发动一些人脉,凭着军情局拿回来的材料,给姚宗文致命一击。
  至于暗杀也是可选之道,不过并不是优先选择。
  虽然已经快到宵禁时间,但姚府大门还是大开了,一辆和记大车停在门口,几个佩带刀剑的内丁健仆打着明瓦灯笼照亮,姚府的门首原本也是有灯笼,姚宗文脚步快捷的出现在门前,一步上车,也不摆架子叫人搬凳子了,上车之后就催促道:“好了,快走!”
  马车迅捷而快速的启行,所向的方向却是往城西去了。
  “很好,是我们希望的结果。”王发祥抚赏而笑,平时很难有波澜的脸庞上也露出得意和满意高兴骄傲等各种情绪夹杂的表情。
  “嗯,是往城西刘府去了。”李国宾大笑着道:“这两老狐狸一碰面,又有相同的目标,不知道会有什么鬼点子出来。”
  “那我们就不必管了。”王发祥道:“他们弄这些事最拿手了,分寸也把握的极好。我们也没有太大的目标,把孙阁部多留几个月就行。”
  “我们这次要共同承担这个责任。”李国宾语气很郑重的道:“擅作主张,搅动京城风云,这共实有些逾规了。”
  “也没有太大的责任。”王发祥道:“我们已经等于是一个行军司,这些事原本就是行军司可以自行作主的,否则事事都要军司那边拿主张,张大人又何必成立行军司,委任分司政事官?还不是消息传递困难,有很多事情需要方面大员自己第一时间当家作主。”
  “嗯。”李国宾轻轻点头,神态轻松的道:“那我们就等着瞧热闹吧。”
  ……
  宋师襄和方有度一起坐轿到都察院上值,他们俩人是同年进士,年龄也相差不多,也曾经都在东林一脉,后来东林眼看势败,两人又一起转投了浙党那边,其实也就是投入阉党,不过他们保持着御史相对超然的地位,并没有参加太多党派的活动,这也是国朝文官的传统,御史的地位比普通官员要超然许多,所谓的清流地位可不是白给的。
  不过放弃东林身份,也等于在舆论上失了正道加持的地位,两人心里明白,日后阉党迟早有反复之时,怕是将来自己等人在史书上的记录不会太好,除非是一直没有混到四品以上,连入书记传的资格也没有。
  都察院的风格和传统都相当的松散,左都御史虽然负责管理,其实对底下的各道御史并没有直接的管辖权,御史们不管是弹劾或是不弹劾,左都御史贵为总宪也不能干涉,只是以掌院之尊,最少也会有相当的御史巴结,真想影响言路的话也比别的官员有些优势,也就仅此而已。
  都察院上值也比别的部堂衙门要轻松很多,点卯之后就没有什么事情了,各人可以自行安排时间,说好听点就叫采风访问,难听点就是直接放羊了。
  清流官就是这样,翰林庶吉士也是一样的轻松写意,翰林院可以花数十年几百个翰林修一部史,同样的说好听点是持重谨慎,难听点就是效率低下。
  眼见无事,宋师襄和方有度与诸多同仁打着哈哈,然后打算一并离开。
  走到察院门口时,方有度提议道:“年兄,左右无事,我们走上几步,去吃些点心。”
  下值后两人已经用长随带来的衣包换了便服,宋师襄也是无所谓,眼看还有几个同年御史换了便服闲逛过来,便是邀了一起走。
  宋师襄,方有度,庞尚廉,李乔仑,宋祯汉,这几个御史都是三十左右的年纪,也全部是万历四十一年的同年,在官场上属于打不散的铁杆关系,几人向来联络密切,都在察院当各道御史,交谊深厚,属于是都察院里有名的一个小团体。
  其实各人原本分属各党,但在现在阉党独大的前提下,要么是阉党外围,要么就是不党不派,保持相对超然的地位,在天启五年时,魏忠贤的权势地位还不能和两年后的极峰时相比,对官场的整肃和掌握也是一步一步成型,最少在此时,阉党可是还没有两年后顺者昌逆者亡的权威,而且就算两年后,阉党也不可能把整个大明官场都掌握住,仅在京师就有数千文官,地方上有数万文官,加上大量的佐杂文官和吏员,还有十几二十万的武官,还有勋贵势力,太监中也不是铁板一块,觊觎魏忠贤地位的大有所在,所以就算是在天启四年之后魏忠贤获得了党争的胜利,京师官场也并非铁板一块,只是东林核心成员多半被抓或是被强行撵走,要么回乡闲住要么被贬斥远方,眼前这个小团体原本就只是东林外围,又多是青年后进,在阉党独大的氛围之中仍然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


第1152章 御史
  众人谈谈说说,在有心人的引路下步出东华门,前行不远时,看到前方十分喧闹,数十人围着一顶四人抬的轿子威风凛凛的横冲直撞而来。
  “这是何人的轿子?”宋师襄皱眉道:“弄出这么大的动静出来,就差锣鼓仪仗来喝道了。”
  “嗯,太过分了。”
  “查清是谁,我们可以做一做文章。”
  “不必查。”方有度突然笑道:“这文章怕做不得啊,那是李少卿。”
  “李少卿?”宋师襄一皱眉,接着又是释然:“原来是李蕃。”
  从这个称呼来看,宋师襄对李蕃怕是深恶痛绝了。
  其余几个御史的脸色也不是太好看,李蕃是他们的同年,品性在少年时就相当恶劣,不过人是真的聪明,他们都是万历四十一年的同年,自己还安步当车走路闲逛,人家已经是太仆寺卿,从三品的京堂大员,威风凛凛,起居八座了。
  李蕃人极聪明,也擅长审时度势,两年前魏忠贤尚未真正得势时他就投入阉党阵营,在与左光斗等东林笔杆子的争斗中,李蕃也算是一个强力人物,上蹿下跳十分起劲,他的文章也写的好,在御史中很快成为知名人物,是为阉党在御史阵营中的头号打手。
  到天启五年魏忠贤得势,论功行赏,李蕃连升数级,直接就成了太仆寺卿,虽然地位和侍郎等重臣还差的远,但已经是不折不扣的进入了京卿行列。
  而叫宋师襄等人不耻的就是这厮根本不管同年之谊,只是面子上敷衍,真正要找此人帮忙他却是不肯的。
  眼前李蕃如此威势,在场的几个同年御史都是眼珠子发红。
  方有度叹道:“看看人家李太仆,再看看咱们,一样的同年进士,不同的人生际遇,相差千万里啊。”
  “这有什么可羡慕的。”宋师襄恶狠狠的道:“无非是认了魏公公当干爷爷,说到底还只是个孙子辈。”
  众皆沉默。
  魏忠贤当然也收干儿义子,不过和毛文龙一样也是要搞论资排辈,魏家的大门可不是那么好进的,特别是现在魏忠贤的身份地位,一般的人岂能入他老人家的眼?投附早的就是干儿子,迟一些的或是地位低些的,也就是李蕃这样的就是干孙子。
  虽说是孙子辈,好歹是和魏忠贤拉上了切实的关系,一般人是断然不敢去惹李蕃这样的存在,也难怪此人敢在京城搞这么大的排场,换了别人早就被巡城御史弹劾的灰头土脸了。
  京师为官,当然不比在外,不能排衙也没有仪卫,当然也就没有办法鸣锣开道,遇着百姓什么的还能喝两下道,满城都是官员,小官遇大官太平常了,象宋师襄早晨出门时,一路最少得让五六次道,给那些官职比自己大的大官让道,再看看李蕃,自然是气的眼珠子也红了。
  “此人不当人子。”方有度也带着怒气道:“显达之后我以同年之谊去见他,也想借点银子还京债,结果他两手一摊说是没有,临走时包个五钱的红封,我当时就掷还给他的门房当门包了。”
  “原来方年兄也有此遇。”宋师襄恨道:“去年时我也是去找此人借钱,也是被他直接拒绝了。”
  “我有件小事找他帮忙,结果他丝毫情面不给。”
  众御史都是恨恨然的模样,李蕃窜起太快,加上少年时就是浮华跳荡的性格,这一年多来得罪的人果然不少。
  这时突然有人从街道一旁闪过,一个中年男子面色不善的封住众御史去路,身后还有几个膀大圆腰的喇虎模样的随从跟随。
  “宋大人。”中年男子对宋师襄道:“差我们的三百两,去年年底就该还上,最少也得还一半,或是清偿所有的利息,结果你老大人一句没钱,一直又拖了半年,现在总得给我们一个说法吧?”
  “好大胆子!”方有度上前叱骂道:“你们利通钱庄越来越大胆了,连朝廷官员也敢当街逼迫讨债吗?”
  “嘿。”中年男子笑了一笑,从容道:“我们钱庄可是福王殿下的生意,全天下谁敢赖他老人家的钱?朝廷命官又怎样,难道可以欠债不还?”
  宋师襄神色十分难看,这家钱庄还是方有度介绍的,说是利息不高,要债相对要宽松,结果却有眼前这一出,他真是羞愧欲死。
  清流贵官,被一群泼皮无赖拦在街要讨帐,传扬开去,自己这个御史肯定是没有脸面再干下去了。
  方有度见唬不住,上前作好作歹的劝说,毕竟宋师襄是官员,这些钱庄的人也不敢真的放肆,当下约定在一个月内偿还一半本息,剩下的可以在宋师襄外放的时候再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