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1617-第5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买,现在当然不可能了,活佛有什么见解吗?”
沙尔哈哈一笑,年过花甲的大喇嘛居然颇具豪气,他对脑毛大道:“和裕升是明国大商人,所以富的流油。但比明国商人更有钱有粮的是谁?”
脑毛大一拍手,笑道:“您是说明国朝廷?”
“对啦!”沙尔喇嘛笑道:“此前我们在广宁先是定的明国一年给四千,我们助守广宁,银两交割就在广宁城外团山和正安堡交割,后来大汗听我之言,找明国要了十倍之银,一年改为四万两,明国不一样乖乖给了,后来那巡抚王化贞更是许下重赏,可惜我们收到消息太晚,大汗派出三万骑兵援他时,广宁未有几天就失陷了。”
这事脑毛大再清楚不过,当时派出三万骑兵皆是察哈尔人中的精锐,不象此前后金开原时,林丹汗派了内喀尔喀五部两千骑兵,结果白送人头,后来五部的宰赛台吉被俘,林丹汗毫无办法,还是五部自己凑了万头牧畜换回了宰赛台吉,林丹汗不高的威望瞬间跌入谷底。再下来是后金攻沈阳,林丹汗派出联军万人,也是无功而返。
攻广宁时,因为前后拿了明军大量的银两,林丹汗居然派出三万人的大军,且多半是察哈尔部征战多年的披甲精锐,可谓精兵全出,可惜王化贞的部署应对太过白痴,蒙古人还在半路上广宁就已经失陷了,当初杨义和杨二,成方等人倒真是冤枉了林丹汗。
“活佛真是算无遗漏啊。”脑毛大赞叹着道:“我现在就去请示大汗,我要率数千精骑,迫近明国蓟镇边墙,索要市赏银两和粮食。”
第958章 磨刀
巴什身上背着四个箭囊,每只箭囊里头都有过百只箭矢,这些箭都是他闲着没事的时候自己削出来,上好箭头,粘好尾羽,每个蒙古骑兵几乎都会自己造自己合用的箭矢,蒙古人没有工部也没有甲仗兵器局,他们的甲仗兵器除了少数祖传的或是从明国那边抢的,多半就是自己慢慢造出来。
另外几个甲兵都穿着两截甲,上身绵甲,下身是甲裙,有几个还穿着铁网靴,他们和巴什一起都蹲在地上,在磨刀石上用力磨着自己的佩刀,或是打磨着铁矛的矛头。
每个人的兵器都有年头了,刀鞘和矛柄都很陈旧,但甲兵们打磨起兵器来还是十分认真……所有人都知道兵器就等于是自家的性命,绝对马虎不得。
四周都是刺拉刺拉的磨刀声,巴什早早将自己的一柄柳叶刀磨的十分锋锐,只要挥刀掠过敌人便可杀敌,后人总以为冷兵器时代战场杀敌需要劈斩中敌人才能杀人,其实这种锋锐的杀人利器只要在人身上划过,就会划出大片的深及骨骼的长大伤口,在这个时候的止血和消毒条件来说,几乎都是必死无疑。
巴什还有一柄传自祖父手中的铁矛,当初打造时定然费了不小的心力,那应该是图门汗在世时察哈尔与土默特俺答汗在位时的光景了,那时候左右翼蒙古都很强盛,东有速巴亥与炒花,经常引三十万骑经河套入辽东,几次深入到辽阳城下,虽无马市,左翼蒙古也从未短了明国的物事。
右翼则是在俺答汗领导下蒸蒸日上,土默川的汉人替俺答汗提供蔬菜和粮食,打造兵器建筑城池,实力强劲的土默特部占据了半个草原的地盘,西到青海与黄河河套区域,东抵张家口一带,数十万控弦之士威胁大明半壁江山,俺答曾两次攻到京师城下,令得大明君臣惊惶失措,惶恐无比。
而现在这支铁矛已经伤痕累累,遍及划痕,矛尖也有小小缺口,这应该是在某次战事中崩裂下来的。
若是有充足的精铁和铁匠,这种铁矛肯定要被放弃了,熔炼重铸,重新锻打磨制,而此时当然说不得这些,只能将就着使唤。
巴什和身边的甲兵有些格格不入,他是土默特部的流窜甲兵,在喀喇沁部边界投效了察哈尔人。
和其余来自各部的流浪骑兵一道,今日的袭扰主力,先行冲入敌阵的就是他们这些外来部落的人。
好在察哈尔部的高层也知道突破商团军的防线十分要紧,这一次他们破天荒的将各部的甲兵和精锐牧人集中在一起,也在自己部落中挑选了一些有甲衣在身的精锐,集中使用,企图在商团军的防线发现真正的薄弱之处,然后打开缺口,再增兵扩大商团军防线上的漏洞,最终使整个部落都能穿行而过。
在辽阔的草原上构筑防线很难,连巴什这样的普通甲兵也觉得和裕升太过于狂妄,南北数百里,纵深几达两千里的广阔地方,凭借眼前这些步兵为主的兵马就能挡住?
巴什曾与商团军打过仗,不少察哈尔人的甲兵也询问过他的意见,在巴什看来,商团军最强的就是枪骑兵,重甲骑兵骑乘着高头大马,横冲直撞,甲胄精良,武器锋锐,骑士胆魄和勇气过人,杀人的技艺娴熟老练,不愧是草原上一支强悍之至的铁骑兵。
至于步兵,巴什见识不多,只是感觉商团军守备防御着实有一套,他告诫诸人,如果看到那些不起眼的敌台墩堡,最好还是绕道过数百步的距离再走,否则很难说是否会被敌台之内的小型火炮所伤。
眼前到处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地貌,只有少数的岩石丘陵地带,草皮在这些石丘上长的很稀疏,显露出石块原本的颜色来。
从这片战场往南方看是一条沽沽流淌的大河,有几幢破败的旧建筑在何边矗立,虽然经过岁月侵袭,蒙古人也不擅长维护,房屋已经破败不堪,但从远方来看,建筑仍然是气派堂皇,历经二百多年的岁月仍可看出当初建筑时的费力与用心。
“那是沙河驿。”看到一个察哈尔甲兵用好奇的眼神打量着那边,巴什解释道:“在那边有沙河驿,明国人在洪武和永乐年间修筑的,往西南是沈河驿,两条河相隔三十里,有两个驿站连接,再往南是黄崖驿,然后是滦河驿,那边就是明国人的地盘了,隔着条河,便是耕作的农田,不过他们不敢太过用心……”
察哈尔甲兵好奇地问道:“为什么?”
巴什脸上肌肉抽动一下,说道:“那边不少地方在他们的边墙之外,无险可守。”
另一个察哈尔甲兵大笑道:“这些南蛮子,怕咱们去抢呗。”
巴什点点头,说道:“往东就是咱们要去打的地方,明国的旧开平左屯卫,往南边是边墙和独石堡,这边有沙河沈河白河滦河,河流很多,还有山峰交错,是我们南下的障碍。”
其实巴什等人所立地方原本也是大明治下,曾经在洪武年间立开平卫,这里方圆三百多里都是当年的开平卫防区。从开平卫往东行就是依附大明的朵颜三卫,当时这三卫是内附卫所,明初内附归顺的蒙古人还是很忠诚的,鞑官世家与大明国运同休的也颇为不少,从朵颜三卫防区过去才是辽西走廊和辽河河套区域,也就是左翼蒙古地盘。
加上辽东的辽王和宁王,加上当时叫北平的燕王,大同的代王,整个从山西大同到辽阳的对北虏和女真的防线就成型了。
靖难之变,明成祖迁宁王和辽王内镇,同时为了酬谢帮他南下争天下的兀良哈蒙古人,将朵颜三卫由内附改为独立,开平卫放弃,防线内迁三百余里,加上朵颜三卫自立,辽西从内镇直接变成与敌区接壤的区域,京师也是从亲王内镇的重镇变成了前线。
天空蔚蓝,地面上是一望无际的绿色,这时候一个察哈尔人的将领在做战场上的动员,蒙古人拙于言词,不要说鼓动的话语,就是骂人的话也没有什么新意,在这个将领说了片刻功夫之后,所有甲兵和牧人都发出阵阵叫喊声,接着号角声响起,三千多骑的队伍向着前方猛扑过去。
巴什两腿轻轻夹着马腹,身体随着战马身体的起伏而高低起伏着,风速逐渐加快,四周全部是用蒙语叫喊的同伴,这一次出击多半是甲兵,虽然都穿着简陋的绵甲,但在蒙古诸部中,能披甲就代表是十分勇武善战的汉子,同时还会定期接受军事训练,并不是那些平时只会放羊牧马的普通牧民。
昨日这里的战场曾经哨探过,几十个哨骑深入了近十里路,发觉在开平左屯卫旧所城附近有一百五十多人的商团军在驻扎,只有简单的木栅栏墙,并没有大型火炮,工事简单,火力薄弱,简直是突破的最佳地点,察哈尔的高层接报后,考虑可能是因为靠近明国的独石堡长城防线,商团军有所顾忌,所以并未在此派驻大军。
今日三千多骑前来破阵只是一个开始,如果顺利,可以往北方一路卷过去,固定防线就是这样,一处破则处处破!
“杀啊,杀光汉狗!”
蒙古人狂叫起来,人们挥舞着手中的兵器或是骑弓,战马加速狂飙起来,巴什感觉自己全身的热血都在沸腾,他追随过阿成台吉攻打过集宁堡,历经了半年以上的围城战,感觉围到筋疲力尽,整天都琢磨怎么打进堡里去,后来大汗死了,阿成台吉也死了,带着他们打仗的塔克囊成了杀害大汗和阿成台吉的凶手,消失在茫茫草原之中。那段时间,巴什感觉天空都是灰色的,一切都没有了意义,直到如今,重新的奔腾的战马上挥舞着祖父留传下来的铁矛时,一股蒙古人特有的自豪感涌上心头,是的,冲锋,策马骑行,挥舞铁矛,杀戮着明国汉狗,这才是蒙古汉子应该做的事情!
前方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大片突兀的灰色,巴什的眸子猛然凝固了,很多人都和他一样,不是说只有一百五十多商团军,怎么眼前却是象有过千人?
此时马速已经提到最快,很多人想调头都来不及,只有在两侧的人下意识地开始控缰往左右闪避着,但此时已经跑入百步之内,熟悉商团军火铳射程的巴什已经绝望了,他看到前头商团军的前两列已经蹲下,上着刺刀的火铳发出星光一般闪烁的光芒,最后一列的火铳平举着,黑洞洞的铳口在刺刀下仿佛被放大了无数倍。
“噼噼啪啪……”
铳声似乎是很突兀的响了起来。
巴什仿佛还看到有不少伙伴张开骑弓,试图用弓箭还击,他痛苦的趴伏下身子,嘴里大喊道:“不要还射,还有好远,骑弓无用,趴在马身上,尽量躲避……”
不过混乱的战场上没有几个人听到他的叫喊,察哈尔人其实在近来已经颇为愿意吸取教训,多研究一下商团军的战术战法,不过那只局限于高层的少数人,多半的北虏是完全蛮荒状态下的野人,他们平时交流的圈子只局限于自己的家人和邻近牧场的牧人家庭,只有在大规模集会时他们才会接触到更多的人和圈子,这种封闭信息状态下极容易被先进宗教蛊惑,于是更难接受新的知识,在牧人和农民两个不同的种群来看,草原上的牧人局限于地域过大和民族文化传承,对牧马放羊外的知识了解十分有限,并且也没有太多的学习欲望,相对来说,农民的圈子也是半封闭的,但华夏的传统就是学习和尊重读书人,相比较而言,牧人就要更加落后和愚蠢的多了……
第959章 哭泣
在巴什的大叫声中,还是有崩崩的弓声响了起来,大量的轻箭嗡嗡飞向前方,尾羽从巴什的眼前掠过,此时这个来自土默特部的甲兵根本不敢抬头,虽然他戴着简易的头盔,不过巴什对商团军的火铳威力有着深刻的了解,在听到火铳的炸响和看到火光之后他就根本不敢抬头了,待弓箭拉响的声音响起来之后,接着就是此起彼伏的惨叫和哀嚎声。
在巴什眼前,不停的有骑兵落下马来,先是甲兵,后是穿着长袍大袄的牧人们,在他眼前是密密麻麻的马腿和不断掉落下来的身影,接着就是重物砸在地上的砰砰响声。
“还有火炮,小火炮……”
好象听到有人这么叫了一声,巴什晕沉沉的抬头看了一眼,他感觉自己浑身的血液都要凝固了起来。
在商团军那边的阵列上,第二列已经打放完毕,第一列正在起身打放,在每个连级方阵,也就是一百多人为单位的方阵间隙,一门门小型火炮正在两个车轮之间,炮手用点火棒正在点燃引线,在上方的阵地上火炮已经有开始打响的了,沉闷的轰鸣声与尖利的啸声夹杂着,还有火铳的打响声,蒙古人的惊叫和惨呼声,马匹的叫声,人和马倒在地上的沉闷的响声,还有垂死重伤人的呻吟嚎哭声……种种声响混杂在一起,令得战场上一阵阵的混乱,蒙古人的将领试图整理队伍,但他发觉是徒劳无功,商团军不仅在原地打放,那些排成长排的士兵还在挺着刺刀向前,三轮打放完毕后整个战线都前移了一些,这时已经无人能够阻止察哈尔人逃跑的脚步了,两翼已经有相当多的人往后跑,中间还有骑兵被惯性裹挟着向前,整个队列象是管涌的水管,水流喷向两侧向后流淌着,中间却还是不停的涌上水来。
巴什就在人群之中,他的头盔不知何时丢了,传了几十年的祖传铁矛也不知道落在了哪里,现在他两手控缰,眼神焦急的打量着左右,他的前后左右均是策马往两翼奔逃的甲兵和牧人们,说来也怪,刚刚若是冲阵,估计各人身边都看不到什么人,若此时这般策马逃命时,却是前后左右都挤满了人,马速根本提不起来,还好蒙古人几乎是会走路就在骑马,几乎看不到因为焦急或冲撞而落马的人。
“放……”
由于惯性的作用,蒙古骑兵距离商团军的火铳大阵只有不到八十步了,巴什分明看到了明晃晃的刺刀和黑洞洞的铳口在瞄向自己这边,蜂拥而至的宽大正面上最少有过千蒙古骑兵,但在正面的连级方阵也有十个以上,一轮打放就是最少三百支火铳齐射,又是在这么近的距离上,巴什感觉自己已经没有办法活着逃离,他只能在马上开始颂扬佛号,而和他一样做法的人也有很多,更多的人只是在发出毫无意义的音节而已。
由于距离太近,明显听到了商团军军官下令打放的声响,巴什顺着声音看过去,那是一张十分稚嫩的脸庞,肯定没有过二十岁,下巴唇上只有短短的绒毛样的胡须,那个汉人青年军官下令后,红旗舞动,鼓点声响起,在巴什眼前的正面火光四溅,他身边不停有人中弹,有人胸口中弹,血肉绽放,鲜血喷溅,有人被打中脑袋,脑浆喷了巴什满脸都是,不停的有人中弹,有马匹中弹,有人在惨叫,有马匹在惨叫,马匹中弹时飞跃而起,将身上的骑士压在身地,马匹前仆,将马上的骑士摔落在地,人中弹滚落下马……到处都是一片混乱,巴什感觉刚刚一击最少有过百人惨死或是中伤,这时他看到又一列商团军举起了手中的火铳,灰色的军服,黑色的火铳,白色的刺刀,红色的军旗,绿色的草地和殷虹的鲜血,战鼓隆隆,炮声降隆,巴什的思维一片混乱,他已经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做是好。
这时突然前方出现大片空隙,巴什根本来不及多想,他策马飞奔,整个人身体半侧在马匹右侧,在策马飞驰的同时,巴什拼命念佛,希望佛祖保佑,能叫他逃出眼前这一劫。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巴什听到了明显的颂佛声,这时他转头看过去,一个四十来岁并未披甲的中年牧人也半侧着身子在念佛,两人的马匹交错向前,这时枪声又响起来,巴什看到那个牧人灰色的袄子上突然迸出血色,那个念佛的牧人两眼圆睁,然后鲜血狂涌,那人拼命想维持姿式不变,可惜还是坠落下马去了。
巴什脑子里一片空白,一直带着马向前跑,也不知道跑了多远,马身上全都是涌上来的汗水,他自己的身上也是大汗淋漓,绵甲内的衣袍都被汗水湿透了,四周零零散散的到处是跑散的甲兵和牧人,几个小头目大声吆喝着叫人汇聚到一起来,可是也没有多少人理会,巴什颤抖着从马上翻落下来,躺在绵软的青草地上,然后抖着手解下水囊,清洌的冷水有一多半在抖动中流到了地上,只有一小半进入了他的口中,顺着喉一路流淌下去。
巴什解除了焦渴,想起刚刚那个中年牧人绝望的眼神和对抗死亡的努力,还有最终的结局,他翻转过身来,把脸埋在柔软的草皮深处,绝望的哭泣起来。
……
“痛快,痛快!”牛钦忠捧着自己的水袋在灌水,清水顺着他的络腮胡子流淌下来,濡湿了胸口大片的军服,不过这个老军人并不在意,反手抹了一下胡子,便是哈哈大笑起来。
刚刚奉命率部出击并击溃三千多精锐北虏的是新成立的龙骑兵第一团二大队,整个大队共有三个营,每营三个连,加上大队直属炮兵连,每个龙骑兵大队的人数达到了一千六百人以上,这个数字,几乎等同于明军一营之数,甚至很多将领的营伍因为吃空额喝兵血,实数撑死了也就是这个数而已。
龙骑兵讲究的是厚集火力,不仅大队级有自己的重型火炮连,各营和各连也有自己的小型火炮配给,加上正在铸造中的二十二斤重的用支架的大铳,每个连队的火力输出都相当可观。在大战时,各大队的火炮连与团属营和师属炮团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