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1617-第4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威出身巨商世家,常家也是有名的富商世家,常威自小和父亲常进全走南闯北,也算见多识广,商人世家又是从小教导如何应付世道人心,所以常威初到新平堡时就能帮的上张瀚的手,这近两年来又在台湾主持大局,年纪虽小,人生经验却是比百岁的老农都要充足的多。
  张续文则是自幼在蒲州张家成长,这样的大家族的教育不是那种苦读的穷酸书生能比的,见识眼界原本不俗,十五岁就中秀才,头脑也是相当的聪明,出使俄罗斯一年半时间,更是将这块璞玉磨练出来了。
  李平之则是新平堡学校教育中的佼佼者,放在口袋里也能将口袋扎穿的锥子般的人物,这三人放在一起,干出事情来很正常,干不出来才不正常!
  ……
  颜思齐突然感觉自己的右眼皮直跳。
  他一阵烦燥,看看眼前的酒菜,右手一挥,酒菜乒乒乓乓摔了一地都是。
  “颜兄这是怎么了?”颜思齐的副手是陈衷纪,以智计多端闻名,当年在平户事败,就是陈衷纪建议到台湾发展,到笨港后感觉这个出海口地势平整,四周山民势力不强,土地肥美兽群极多,适合屯田发展,于是在征得李旦同意后,颜思齐等人以十三艘大船在这里起家,招揽移民三千多人在这里立寨屯垦。
  十个寨子呈井字型,中间是十几米高的大高台,宜于眺望发觉海上和陆上的敌情,也便于指挥寨中人做事。
  在颜思齐的个人魅力和能力号召下,这里的基业慢慢开辟出来,李旦认可了颜思齐的努力,加上这两年与和裕升的合作,李旦从平户和福建又运了数千人过来,这样诸多势力相加,台湾的屯民水手常驻海商的人数终于已经过万人。
  这在很多人眼里,已经是一片不小的基业了。
  “实话实说……”颜思齐思忖一番,说道:“李爷身子不好,我在东番这里算是帮他主持家业,他的家财放了不少在这里,精悍的手下和船只也有不少常驻笨港,我在想,李爷一旦身故,我怎么办?”
  “这正是颜兄自立的机会来了啊!”陈衷纪几乎是用喊的,听了颜思齐的话,他立刻大声道:“这真是天赐良机,若是李爷平安无事,我也不会劝颜兄想那些有的没有的,兄弟们虽然现在听命于咱们,但多半是李爷的威望撑着,咱们自己的兄弟人数还是太少。但若是李爷身故,这些兄弟这些年来一直听命于咱们,李爷一去,难道他们跑去平户听大公子的不成?”
  “故主一去,就弃新主自立,我担心人家说咱。”
  “嘴皮子长在人身上,咱能禁止人说话?”陈衷纪正色道:“怕人说就不能做事了,这年头当枭雄的有几个怕人说的?刘香当初也在平户,李爷长李爷短的奉迎,结果到了广州不也是自立了?”
  颜思齐脸上渐渐变了颜色,他感觉陈衷纪说的十分有道理!
  到底是自己也这般想法,或是陈衷纪说服了他,倒是并不重要。
  “那咱们该怎么办?”
  “已经派了人在平户。”陈衷纪平静的道:“一有消息就来回报。”
  “咱们这里,和裕升的势力也大起来了。”颜思齐道:“今天郑一官他们也回来了,也没有来见我,会不会有什么变故?”
  “他们?”陈衷纪面露鄙夷之色:“不过是讨好了李爷,大公子也欣赏那个张瀚,所以给这块地方叫他们发财。不过他们的铁器是真好,就算将来咱们得了势,铁器买卖也照做。如果他们想不该想的,这帮北方人才来几天,海上是他们能玩的转的?”
  “这倒也是。”颜思齐一本正经的道:“若是我真的得了势,愿与陈兄荣辱与共。”
  “颜兄这几天千万不要找一官他们。”陈衷纪微微一笑,说道:“这时候不能乱了大事。”
  颜思齐脸一红,他好男风的事大伙儿都知道,对郑一官这个清秀帅气的小伙子一直有些好感,在平户时,郑一官能被李旦收为义子,颜思齐在当时也帮着说了一车的好话。
  如果不是历史出了分叉,应该是颜思齐跑到台湾不久郑芝龙等人也就赶来会合,十八芝这个著名的海盗党正式成立,然后是郑一官以颜思齐男宠身份上位,再侵吞了李旦的遗产,包括浮财和船队,水手,一下子就成了一方豪强,李国助当然不服,联合许心素一直与郑芝龙做对,结果都被郑芝龙击败,许心素被杀,俞咨皋在率八闽子弟讨伐郑芝龙的战役中失败,损失惨重,后来被朝廷拿问斩首,郑芝龙因此成为八闽之王,最后一个海商大豪。
  这时候被提醒也是陈衷纪一番好意,颜思齐按下异样心思,正色道:“咱们的志向是这一片大海,是万贯家财,我怎么会在此时坏大事呢!”
  ……
  屋中满是药香,李国助半跪在地上,亲自替父亲熬药。
  李旦去年跑了一次台湾,因为荷兰人的事情又到了澎湖一次,后来调停未成,他又从海上返回平户。
  毕竟是身体很不好的老年人了,回到平户后不久李旦就病了。
  并不是什么在病,可能就是一些老年病,这个时代检查不出什么来,医生干脆就说李旦是本源亏折,只能用一些温补调剂的方子熬些药来吃,这些药于其说是治病,不如说是安慰剂,李旦是海上大豪,这一生不知道见了多少生死之事,到自己头上也是淡定的很,如果不是李国助一番孝心亲自熬药,他是压根不会喝这些苦涩而无用的黑色汤汁。


第871章 守成
  李国助端着药碗,一脸虔诚的道:“父亲,熬好了,这一次医生说能喝下去,病况就会有转机。”
  李旦闻言苦笑一声,抬了抬手。
  两个相貌清秀的少年立刻过来,将睡在地上的李旦半扶了起来,在他身后掖了一张小椅子,放了软垫上去。
  这是一间标准的日式和室房间,看着很漂亮,也很干净,房屋悬空,地板清洁,四处井井有条,但对一个垂危重病的老人来说,眼前这一切都太冷硬了一些。
  李旦勉强把药咽下去,两个侍童又赶紧将他扶好睡下。
  “真是难喝啊。”李旦看向李国助,说道:“这药就不喝了罢。”
  “父亲,”李国助急道:“不喝药病怎么会好?”
  “我的病心里有数的很。”李旦苦笑一声,说道:“不过是捱日子,而且,也快到时候了。”
  “父亲……”
  李国助大恸,趴在地上痛哭起来。
  “何至如此呢?”李旦心中欣慰,嘴上却道:“世间无不死之人,饶是帝王将相,也终有离世的一天。我这一生,少而贫苦,及长出海,历经风涛和人间险恶,至中年后终成一方大豪,现在不论日本幕府还是大明朝廷,均是拿我没有办法。大明的巡抚甚至请我调停与红毛的战事,幕府则是仰赖我维持海上和口岸的秩序,不给他们锁国的大政添麻烦。我的家财有数百万,曾有十数万人在我手下讨吃食,我亦没有亏待哪一个,人们都还敬我几分,不管如何,我这一生是值得了。”
  李旦缓缓说着,脸上竟是渐渐放出光来。
  似乎在这一刻,那个纵横海上的大海商兼大海盗头目又回来了,这具身体不再是垂死的躯壳,而是凛凛生威的海上大豪。
  李旦看向李国助,声音清冷的道:“我走之后,你怎么样,想过没有?”
  “父亲一切规划,大体上照旧,平户这里不会有太多变化。儿子头疼的有两处,一是广东刘香渐渐势大难制,儿子想,与其争执,不如划定地盘,让些利益给他。这样保持香火情,刘香也不好太过份。而且他以广东那边海面利益为主,与我们的冲突原本就不大。”
  “着。”李旦夸道:“这一层你想的很好,再多说说。”
  “第二处就是台湾。”李国助得到鼓励,思维越发清楚起来:“颜思齐在父亲在时绝不敢有什么变化,就是父亲一旦不在了,这个人是枭雄本性,旧日恩情约束不了他,我们的台湾基业握在他手中,一旦反复,等于拱手让人。但若是对付他,又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很担心会弄成僵局,到时候我们内部分裂,彼此内争,日本人,荷兰人,刘香,大明朝廷,各方势力都会趁机谋取利益,父亲辛苦创下来的这局面,恐怕会分崩离析,那时候儿子就是死也没有办法赎罪。”
  “你想过和颜思齐合作吗?”李旦反问道:“这个人确实是枭雄,善于笼络人心,驭下很有一套,既然如此,不如结兄弟之好,彼此合作不好?你是不是放不下李家大公子的架子?”
  “当然不是。”李国助苦笑道:“这两年我越发感觉自己能力不过是中人,想在这乱世做到如父亲这样绝无可能,凡事要自己立起来才能摆谱,要是自己立不起来还摆谱,就是童子于闹市持金而过,只会给自己招来灾祸,儿子又怎么会无知到摆这种无谓的架子呢。”
  “那是为什么?”
  “父亲说他是枭雄啊。”李国助道:“枭雄只能居于上,凡事随自己心意而决断,又怎么可能有耐性和恒心长期与人平等合作。如果儿子甘心当他的属下,那倒没有太大问题,但儿子再无能,也是不甘心屈居于他之下的。”
  “这倒是。”李旦冷漠的道:“如果我儿子归附我以前的手下,我也会心中不悦的,这事儿你想的很对。”
  李国助颓丧的道:“想是想了,但儿子也没有办法,还是白想。”
  “知道敌手是谁,力量强弱,知道自己的想法,这已经很不错了。这世上很多人就是糊里糊涂的,根本连想明白事情的本事也没有。先把事想明白,再想想事情该怎么办,那又是另外的做法。”
  “请父亲垂示。”
  “事情分成好几块,先确定自己是不是一定要除掉颜思齐?”
  李国助想了想,断然道:“要除,此人不除,我李家不仅会失去在台湾的资财,包括浮财,水手,船队,港口,连平户这边的基业也不一定保的住。”
  “好,先确定决心,再分析利弊。关于力量这一块你想的很对,光凭你自己,你没有办法号召太多的人对付他,自己人内哄,只会僵住,时间久了,你还是不一定是他的对手。若是我现在想除他,也是办不到了,他定然不会来,我也没有办法去,老兄弟等在等我死后看风色决定怎么办,想召集人马去硬上,这也是办不到了。如果自己的力量不足,那你就得想想办法,能不能找到别的援手了。”
  “父亲是说和裕升?”
  “没错。”李旦点头道:“当然是和裕升,难道是荷兰人或是朝廷?”
  这时候李旦居然还有心思取笑,李国助有些哭笑不得。
  “和裕升在海上的野心很大。”李旦徐徐道:“看他们烘的那些木头,最少够造数十艘船了,还在不停的烘木头,还请了各国的教官来,到学堂给他们的人讲学,在海上学习,在陆上也学习,他们的规矩多,我觉得象是能成事的样子。那个常威,年纪不大,但行事果决狠辣,是个人物。他们是一定要与颜思齐争个高低的,对咱们李家,到是可以保持合作的关系。因为他们真正的大敌不是颜思齐,也不是咱们李家或是日本……你想想是哪国?”
  “荷兰红夷?”
  “不错!”李旦很欣慰地:“你能想到这一点,将来守成没有问题。不论和裕升和荷兰人谁胜谁败,你要把自己脚根站稳,好好把平户经营好,将来我们再富贵几代人总是可以的。这样,也不枉我一生辛苦!”
  “和裕升会主动对颜思齐动手吗?”
  “不会。”李旦道:“陆上,和裕升说是要打西班牙红夷,已经有两三千兵,精强的很。颜思齐万万不是对手,但海上,没有我李家的支持,他怎么把颜思齐那十三艘战船吃下来?若是那常威不知会咱们擅自对颜思齐动手,你就和颜思齐的部下一起打和裕升,正好借此收拢人心,这也是一条路子,最少相当长的时间内颜思齐在台湾陆上的基业不保,还得依附于你,懂么?”
  李国助这时才明白过来,其父的江湖地位并不是白来的,当下十分信服的点头,突然又道:“张文澜不蠢,常威也不蠢,我想我们已经可以准备等候和裕升的来使了。”
  李旦一笑摇头,这个儿子自从去过大同之后就是对和裕升无比信任,也不知道是不是中了什么邪。
  他也没有力气反驳儿子了,老头子刚刚是打了鸡血,毕竟是临死前最重要的一次谈话,其它的诸如见见子孙和宗族的亲人,忠诚的部下,还有财产的分割,这些事在一般人眼里是大事,但在李旦心里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一生在海上与人争斗,时刻面临生死关头,这些事,真的也就是俗事罢了。
  ……
  “本军门亲自擂鼓助阵,尔等给我拼死杀敌!”
  鼓浪屿上,郑国昌一袭圆领红袍,头戴乌纱,威风凛凛的站在张了幕布的高处,手中持着两柄鼓捶,奋力击打起来。
  下方的海面上,激战正酣!
  自二月起郑国昌至闽,福建驻军的战备就加紧了,由于是朝廷授意和支持,各方面的备战物资都很充足,银子也是一下子拨给了超过十万两之多,以南方军镇得到的财力支持来说,福建也算是南方省份中的异数了,主要还是当年倭寇留下的教训很深刻,海防上来说朝廷还是舍得花些银子的。
  二月底明军正式给荷兰人发最后通牒,这一次干脆不提劝他们到东番驻扎了,直接便是拒其通商所请,另谕令荷兰人立刻撤出澎湖!
  荷兰人已经在澎湖赖了大半年,筑了四个炮台和修筑多处海港,怎么可能一下子退走,不仅其未退出澎湖,还在不停的增加驻澎湖的战船,其在二月又补充了五艘战船赶至,连同原本的战船,共有大小战舰十一艘,驻守澎湖的人员连同海军一共是两千余人。
  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也是反应了荷兰人的决心。
  哪怕是后来的台湾驻军时期,荷兰人的常备武力一般也没有超过五百人。
  至三月初,明军终于大举出击,开始肃清厦门外海一带的荷兰船只。
  明军出动水师船只一百多艘,当然多半是四浆船和八浆船一类的小船,还有火船,乌艚船,大船很少,士兵人数是约两千多人,人数虽然不多,但都是跟随俞咨皋多年的水师悍卒。
  在铜山一带,水师先打跑了两艘荷兰战船,今日在鼓浪屿又是与两艘荷兰船交战,明军的十几艘大船不停用前主炮开火,荷兰船利用风力调整横帆将船身横过来,利用战船上的火炮还击。


第872章 海战
  沉闷的火炮声不停的响起,每次火炮轰击都是有地动山摇的感觉,在火炮发射时,战舰都在水面上不停的晃动,海水被震起一圈圈的涟漪。
  火光喷溅时明军的战船仍然不停向前,偶然有小船被击中,船身立刻被打的粉碎,船上的人当然没有一个幸免。
  郑国昌敲了一阵鼓就停了下来,这样的场面擂鼓完全是笑话,没有人能听的到鼓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海战吸引了,相比荷兰战舰的威势,明军的优势就是战船和人员都远在对方之上。
  郑国昌也被海战吸引了,四周的山上密密麻麻的全是看热闹的人群,不过人们的脸上也是十分肃穆,沿海地方的人多半都要在海上讨生活,击败外来海上强敌对他们的利益也是息息相关,人们都巴不得明军赶紧打胜。
  而且和别的军镇情形不同,水师上的战兵水手多半就是在漳、福两府招募的,最多是福建省稍远一些的地方,但肯定是近海的地方招募而来,所以在百姓眼里这些水师官兵都是子弟兵,福建人的宗族意识十分强烈,水师官兵获得的支持当然也是和北方的军镇完全不同。
  郑国昌细细体会这些不同之处,当然最叫他感觉惊心动魄的还是海战的激烈和残酷。
  几乎被击中的小船就没有人能生还,当然也有侥幸的幸存者,那些人在蓝色的海面上象是一个个小黑点,他们在海上拼命划动身体游动着,然后被四浆船冲上去救起来。
  “那两艘船是不是荷兰红夷的主力战舰?”郑国昌亲眼看到已经有六艘小船被击中沉没,明军最少死了二十人以上,在海战的残酷性面前,北方与北虏的战争好象都不是那么激烈了。他不觉问身边刚在福建招募的幕僚。
  幕僚微微一笑,竟似对眼前激烈的海战不放在心上,他毕恭毕敬地答道:“回老大人,这两艘船只是荷人的寻常商船,在这个时候由商船改成战船而已。”
  “何以见得?”
  “这两艘船的排水量都在一百六十吨左右,在荷兰人的舰队里只能算小型商船,两舷的舰炮只有每舷四门,加上舰首炮和舰尾炮正好是十门炮,数量也太少了,这明显是运货为主的商船,牺牲了一些空间用来装了些火炮,在大海上用来自保的。海上险恶的不仅是风浪,更主要的威胁就是其余的海船,所以商船上也会留有炮位。荷兰人的战船吨位比这个大的多,而且炮位也多,最少也是近三十门火炮。”
  “三十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