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1617-第4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家放心,我非是要带大家凭白送死。”习令色道:“我们非是和裕升对手,然而在此当傀儡也是气闷,以我之意,不如投奔大明,不失富贵,也不必仰人鼻息。”
  “大善!”巴图第一个赞同道:“我以为济农要投奔套部再谋进取,能明白我们实力远不如和裕升,济农已经大有长进了。当年俺答汗爷孙不和,把那汉吉台吉投奔大明,大明果然厚待之,并以此达成和议,汉蒙两方开了马市,数十年的战事得以平息,今次我们只要能接近大明边关,和裕升的人仓促间必不能阻挡,只要到了大明境内,以济农的身份,大明必定会厚加抚赏,我等亦不必坐困青城。”
  原本听到巴图这样的大台吉的夸赞是好事,然而习令色心中颇为不是滋味,巴图的话并没有留太多的面子给他,知道实力相差太大云云,很伤了他的自尊心,然而事实如此,习令色只能板着脸不出声。
  有个台吉酸溜溜的道:“我们要狼狈逃到明国去,前途未卜,银锭台吉却能留在青城,除了俄木布洪,就属他最大了。”
  “俄木布洪也只是傀儡,”巴图道:“银锭倒是真的有实权,不过我并不羡慕他,出卖祖先的人,必留后世骂名。”
  “正是,他必下地狱!”
  “佛祖不会饶恕这样的小人。”
  众人很起劲的骂着,在这里骂银锭毫无风险,而且能宣泄各人的怒气。
  虽然逃到大明肯定不会有危险,而且大明对他们肯定也会给予相当优厚的待遇,但那还是寄人篱下,和现在的情形没有太多不同,只是到大明那边,以后就不会有性命之忧,从这一层来说,大伙还是愿意和习令色一起跑。
  “大家回去准备吧。”习令色道:“这阵子张瀚不在城里,进出城的管制松懈了很多,若是他回来了,恐怕就没有机会了。明日一早,我们借口出城打猎,每人只带少量从人,从西边绕道,直奔固原镇方向。”
  “好,就这般定了。”众人都是七嘴八舌的答应下来。
  ……
  傍晚时银锭和李氏一起用饭。
  银锭的饮食习惯已经和汉人差不多,被李氏影响的很深。
  李氏的鞋服店现在已经开遍了各堡,利润十分可观,当然这也是张瀚叫军司有意照顾,军队很多采购都在李氏的鞋服店里进行,其实李庄的后勤供给已经很发达,民间采买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在李氏那里采买主要就是照顾生意了。
  张瀚肯定是没有办法分田和股息给银锭的,那会弄的内外哗然,蒙古人就坐实了银锭是内鬼,和裕升内部也未必会对分田亩给一个北虏台吉心服口服,张瀚固然都能压下去,但那又是何苦?
  政治有时候就是要妥协,哪怕是大权在握的人也要学会妥协,适当的妥协并不是坏事,一意孤行会容易把弦崩的太紧。
  银锭对这种照顾心知肚明,现在他一年的收益比以前要超过十倍有余,仗打完之后,银锭的牧场和牧民也大为增加,现在他手头的甲兵已经超过五百人,不论在哪个部落都是第一等的大台吉了。
  两人面前摆着五六样炒菜和炖菜,吃的却是米饭,这是和裕升从京师那边买来的,每个中高层的文武官员都有份,银锭当然也分到了一份。
  银锭吃着米,感觉味道还不坏,就是感觉不怎么压肚子,吃过米饭不久后就又饿了。
  李氏一边吃,一边和银锭说些生意上的事,银锭兴趣不大,只嗯嗯答应着。
  银锭的福晋留在牧场,也是有意让地位给李氏,一年几千两的收益,银锭的福晋自愧不如。
  “你怎么丝毫不关心生意的事?”李氏见银锭始终兴趣不大,不禁有些发怒。
  “你知道什么。”银锭抚了抚下巴上的胡须,沉思着道:“最近我感觉又有事要发生了。”
  “总不会又来我身边抓奸细吧?”李氏气哼哼的道:“张瀚现在家大业大,已经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了。”
  “尽说屁话。”银锭指指院子里巡逻的甲兵,说道:“我的部下现在五百多人,都是不事生产的甲兵,没有张文澜的支持,我能有现在的实力?”
  李氏不说话,她就是这般脾气,心里就算明白,嘴上也不肯说好话。
  两人刚刚又拿起筷子,一个甲兵头目大步走了进来。
  银锭道:“何事?”
  甲兵头目道:“内情司的王大人来访。”
  “好,立刻请进来。”银锭顾不得再吃饭,赶紧下令把王勇请进来,到大厅见面说话。
  李氏不屑一顾,说道:“鬼鬼祟祟。”
  银锭顾不得这婆娘,大步到达厅中,他的这个厅也是李氏带人布置的,当初李氏地位不高,只是张瀚送的一个小妾,想布置也没有那个身份地位,而且银锭也没有太多的银钱来挥霍,现在自是不差这一点钱,地位也不同了,厅中除了汉人习惯的长条贡桌和铜制五贡等物品外,还悬挂着一些字画,多宝搁上摆放着一些不是很值钱的古董,连待客用的茶杯也是从张家口买的上好瓷器。
  王勇正背手站着,观看着多宝搁上的几件物品,看上去倒不象是有急事的模样。
  银锭拱手道:“叫王司官见笑了,我这里其实没有什么好东西。”
  王勇哈哈一笑,说道:“在下对这些原本也不懂,只是闲着无聊,所以看上几眼。”
  银锭道:“最上头的博山炉倒确实是难得的精品,而且不是买的,前番打仗时,我的部下拉克申与骑兵一同劫掠,不知道在哪个台吉的毡包里翻出来的,我听人说是很罕见的上品,留了下来,预备张大人过生日时奉上当贺礼。说来惭愧,在下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东西,只能借花献佛。”


第828章 立场
  王勇看了几眼,他对这些东西确实不懂,只看出来那个什么博山炉样子确实好看,色泽很好,外形圆润,显然作工很考究。
  他随口道:“这是汉代的东西吧?”
  银锭道:“正是。”
  “东西难得。”王勇道:“台吉倒还真是舍得。倒是在下,没有这些东西,只能叫人打造一些精巧银饰,到时候送给大人。”
  张瀚的生日是每年九月,时间也确实相差不多,这个时代给上司贺寿也是人之常情,张瀚也不能完全杜绝,那样太没有人情味,不过对部下送礼他也有规定,贺礼不得超过一定之数,否则这些部下不好好做事,一门心思在每年的寿礼上下功夫,那就得不偿失了。
  倒是银锭不受此限,不过银锭也没有仔细说这种事的心思,他感觉王勇很是奇怪,巴巴跑上门来,就是说这些闲话?
  银锭想了想,慢慢地说道:“我觉得东西只是其次,要紧的还是人,我连拉克申都送给文澜兄去用了,又怎会在惜些许财货。”
  这也算是警告,王勇再是怎么厉害的特务头子,银锭也是要叫他知道自己与张瀚的关系非同一般,不是内情司可以随意上门来恐吓的。
  王勇两眼一缩,微笑道:“台吉怕是误会了。今日冒昧上门,还是有事相求。”
  银锭道:“请说,公事竭力相助,私事也是力所能及,绝不推辞。”
  王勇立刻从怀中掏出一张手令来,说道:“请台吉看行军司的军令。”
  银锭原本就懂汉话和能看一些汉字,这几年没断了学习,汉语书信都能书写了,一封措词明确简洁的公文当然毫无问题,他匆匆一看,便道:“没有问题,只是为什么不等大人的命令呢?”
  王勇笑而不语,并未回答。
  银锭低头思索,片刻之后抬头道:“看来是李先生他们主动为主公分谤了。”
  近来和裕升内部已经有不少人自动对张瀚的称呼升级,比如以前都称大人,其实并不是什么美称,只是民间的称呼不及官场那么规范讲规矩,自从得了青城,从上到下不少人都改称主公,银锭也是知道。
  王勇道:“这些事我们不必多想,依在下想,我们照命令行事就是了。”
  “好。”银锭道:“这就集结人马,两刻钟后出发。”
  “台吉真是行事果决,迅若雷霆。”王勇抱拳,大声夸赞起来。
  ……
  晚霞映照之下,一小队骑兵在一望无际,无比磅礴大气的草原上显得孤苦伶仃,似乎被青草淹没了一样。
  队伍中间的是一位二十来岁的穿着蓝色官袍,着六品补服的青年文官,这人相貌清癯,一脸不叫人喜欢的刚愎神色,打量着眼前横亘在草原上的青色城池时,眼中也满是鄙夷之色。
  “这就是青城?”官员鄙夷的道:“不过数里方圆的一座小城耳。据学生估算,恐怕还不如鄙乡嘉兴秀水城大。”
  官员身边有一个年龄与其相当的举人模样的青年,浓眉大眼,身量不高,但看起来人朴实而举止大方,身体也很健康的样子。
  听到文官的话,青年举人微笑道:“宝摩兄,这毕竟是草原地界,当初兴修此城,俺答汗也是仰赖板升地的数万汉人,若非如此,连这城也筑不起来的。北虏地界,有白城,库伦城,鄂尔多斯地方也有供佛的城池,论规模,都比青城相差很远呢。”
  文官微微点头,还是一脸傲气的道:“也还罢了,宪之不愧是苍屿先生的高足,博闻广记。另外,听说那些依附北虏的白莲教徒被和裕升杀伤甚多,真是天道好还。”
  说话的文官是新上任的工部主事徐石麒,这人是浙江嘉兴人,并没有加入已经势微的浙党,而是以江浙一体的身份加入了东林党,东林党的核心地盘当然是在南直隶,浙江也有相当多的党人,以黄家父子最为闻名,徐石麒在党内的根基很浅薄,完全不能和史可法这样的大佬的弟子相比,好在他已经中了进士,授了工部主事官职,在党内开始经营自己的人脉,此番奉命前来青城,史可法托左光斗写了封书子,徐石麒便是欣然将他带来,并且两人以字相称,彼此十分亲热了。
  史可法没有出声,徐石麒在东林党内也被誉为后起之秀之一,现在的地位比史可法还要高一些,当然如果史可法能中进士,徐石麒仍然无法和他相比。
  以史可法的年纪和现在的资历,只要下科能中进士,二十年后就是下一代的叶向高,韩爌,比起赵南星和邹元标等前辈还要强一些,从这方面来说,徐石麒是无法相比的。
  徐石麒又道:“张文澜与王老前辈之事,学生当年闻之也是扼腕,王老前辈一心要铲除奸逆,怎奈此人无比狡猾,托在魏阉门下,魏阉之事又事涉党争,皇上震怒,汪先生也只能退让两步,怎料两年不到,此人居然就坐大到如此地步了。”
  史可法也是皱眉不已,当初张瀚得罪了汪文言,此人是东林党暗中的暗子,地位当然算不得首领,但很多事情都是出于此人的主张,左光斗和杨涟等大佬也是受汪文言的左右,现在汪文言已经摆脱江湖身份,被叶向高亲自保举为内阁中书,从七品的官员也还罢了,人就是成日在内阁之中,与叶向高和韩爌等东林大佬随时决断天下大事。
  史可法觉得,一个江湖中人,学识也很普通,竟能左右诸多学识过人的东林大佬,暗中决断朝堂大事,这样的人,这样的人生,也可谓之为传奇了。
  史可法试探地问道:“此次宝摩兄奉命出行传旨,观察北地情形,出京之前,汪先生是否有所嘱托?”
  “这,倒没有。”徐石麒一征,摇头道:“吾未曾得见汪先生,只有叶阁老和韩阁老先后见了学生,嘱托了几句,并无要紧事情。”
  史可法心中有些感叹,眼前这人,当道的首辅和次辅召见,似乎并未叫徐石麒有什么受宠若惊的感觉,嘱咐的事情,也并未被怎么放在心上,倒是没有见汪文言,没有受到汪文言的重视,叫徐石麒感觉有些遗憾。
  东林党这几年急剧扩大,恐怕已经失去了当初创立时的初衷……或者说,有相当多的入党的同道,恐怕加入东林的初衷与这个党已经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史可法心中不满的时候,徐石麒倒是颇有兴致的道:“学生久闻张文澜之名,也算是名臣之后,可惜投附阉党,逆我东林,听说此次皇上颇有给此人封爵之意,还好被几位阁老坚决顶了回来。”
  天启皇帝确实有给张瀚封爵的打算,甚至在旨意里都隐约有此事的透露,张瀚屡败北虏,斩首虽然上报的少,但朝中上下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李成梁因对北虏和东虏的战事而受封爵,在天启看来,张瀚的功劳其实已经在李成梁之上,毕竟当初的辽东总兵官虽然多次斩杀北虏,上缴的首级甚多,但在其任内北虏多次大举入侵,辽镇也未能收复失土,相反在李成梁任总兵官的后期,畏惧东虏实力主动放弃宽甸六堡,数万军民内迁,不迁者甚至被杀,在百姓的哭号声中东虏反而不费吹灰之力拓地数百里,张瀚与之相比,不费朝廷分文就是拓地千里,屡次大败北虏,数十年前被俺答汗围困京城的耻辱,一朝洗雪。
  以天启的角度来说,张瀚有功则酬其功,特别是洗雪了高祖父和曾祖父遭遇的耻辱,如果不是张瀚的身份尴尬,已经使举朝侧目,以实际的功劳来说,足可以令天启皇帝亲自去太庙告庙祝捷了。
  皇帝的想法,刚刚稍许透露,便是遭了内阁的坚决反对。
  在这件事上,不论是东林党还是阉党,步调和说法都是相当一致的。
  张瀚并非纯粹的大明武将,出征北伐也是以自己的团练武装进行,形同自立,虽然并未显露反迹,然而大明开国这二百来年,除了少数世家拥有自己的武装外,地方的团练只是以防盗辑贼为主,从未有哪个商人做到张瀚这般的地步。
  以文官对武将的防范和打压来说,便是正经的经制之师的总兵,如戚继光那样立下大功,最终仍然不得封爵,整个万历年间四十八年,得到封爵的武将只有李成梁一人而已。
  张瀚,以其人之危险难制,怎么可能再授给爵位?
  皇帝的心思也不能完全说错,示之以公正,授给以爵位,最少可以羁縻张瀚与他的力量,不使其生乱,但很多时候事情不会往好的方向发展,相反会往坏的方向……也有可能皇帝的处断是对的,不过文官们对武将的打压和防范已经成为习惯,这习惯大到连阉党和东林党都可以在短时间内摈弃彼此的争斗,在这一件事上站在同一个立场上,连魏忠贤也不会替张瀚说话,甚至魏忠贤已经开始和张瀚切割开来,对一个随时可能造反的地方实力派示好,并且加固两者之间的关系,就算是魏忠贤也不敢!


第829章 兵站
  除了史可法外,徐石麒还带着几个幕僚,另外朝廷派了锦衣卫跟随,还有一队京营兵,出张家口时,宣府总兵杨国柱又加派了一队兵,加起来人数已经过百人,草原上徐石麒也没有办法坐轿子,和裕升的张家口分司原本要提供几辆大车给他们,被谨慎小心的徐石麒严词拒绝……坐车当然要舒服的多,谁知道会不会犯了哪个大佬的忌讳?为了大好前途,还是吃些辛苦好了。
  青城在望,从众人刚刚看的地方也就几里路,夕阳下百余人在草地上走着,前后左右所有地方都是一片碧绿的青草,在他们过来的地方,隐隐有不少人和车马压平的道路痕迹,但也很浅显,毕竟和裕升修路的范围还没有延伸到青城。
  在众人的左手方向,视力以及的地方有一些荒芜的农田,这里距离各大板升地还有二三十里的距离,这应该是少数汉人或蒙古人开出来的地,用来种粮食和蔬菜供给青城的蒙古贵族和喇嘛们享用。
  徐石麒看了眼那些农田,说道:“听说北虏的板升地也很大,有塞上江南之称,今日看来,毕竟还是传言居多。”
  史可法也是微微颔首,和裕升给他们安排的路线多半是绕道,没有经过腹心区,板升地他们倒是经过了,可经历过战火摧残之后,板升地也是荒芜凋敝的厉害,看在人们眼中当然就是严重的名实不符。
  板升地确实有名,历史上是蒙古人有名的大粮仓,出产十分丰富,粮食和蔬菜是大头,草原上自己不产粮,也没有蔬菜,板升地供给的北虏人数众多,名气当然很大。林丹汗打土默特的主意,西迁的一大动力就是想获得板升地,用板升地来充实察哈尔部的实力,结果林丹汗运气不好,刚拿下青城就遇到雪灾,板升地颗粒无收,强盗打劫扑了个空。
  “哼,不过如此。”徐石麒对和裕升的轻视之心又加了几分。
  不过前方的兵站还是叫他们开了眼界。
  由于是绕道过核心区,大量的农田,屯堡,军台,军堡,还有这两年修的路他们都没有看到,不过青城一路过来有好几个兵站,还有来回奔驰的大车,这倒是瞒不住别人。
  眼前的兵站由于是出城数里换乘的大兵站,地方很大,占地好几十亩,房舍也有好几十间,几百个士兵正在这里拿着假条换乘,士兵们穿着整齐一致的袍服,身上背着军毯,腰间的牛皮带上悬挂着不少零碎,有一些刚到兵站的士兵还没吃饭,拿着铁罐子在排队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