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1617-第4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布赫摔倒在地上,青草和他的鲜血混在了一起,台吉们落马站在布赫身边,看着他身上的血液顺着铁箭的箭头沽沽流淌出来。
  布赫呻吟着,他全身剧痛,想爬也爬不起来,力气迅速从他的身体里流失出去。
  蒙古弓箭是缺乏力道,但二十步之内的距离,布赫又没有穿甲,箭矢都深入到身体内部了,射断了骨头和伤及内脏,布赫的身体急剧恶化,生命正在离他而去。


第818章 劝诱
  “为什么?”布赫瞪眼看着一个台吉,这个台吉的牧场和他相邻,他们经常在一起吃着羊肉喝奶酒,交情一向很好。
  “布赫你太肆意妄为了。”那个台吉脸上也没有得意的表情,相反还有几分沉痛,他道:“大汗已经决定与和裕升缓和关系,甚至臣服,这个时候你不听劝阻,一定要再去攻击和裕升的使团,你疯了吗?得罪和裕升不说,还得罪俄罗斯人,他们比起汉人更加残暴凶狠啊。”
  布赫又嘀咕了几声,众台吉也不听了,一个死人的话就算有道理也毫无意义。
  众台吉宣布道:“布赫台吉就是榜样,谁也不准在这种时候继续攻击汉人了。”
  所有牧民和甲兵都很顺从,他们跪在地上,满脸温驯,因为台吉们不仅杀死了他们的主人,队伍中还有几个穿红袍的喇嘛,这说明这件事不仅是大汗授意,还得到了活佛的同意,没有人敢于反抗,所有人都很顺从。
  “我想大汗的决断会很顺利。”一个台吉闷闷不乐的道:“以后商道复开,大家都过的很舒服,可是我心里,总是有那么一点不舒服。”
  傍晚时分,莫宗通和张续文等人骑马在草从中经过。
  晚上的秋意已经十分明显了,风吹在身上不是叫人感觉凉爽而是有些凉意,很多人把秋装袍服取了出来,穿在身上。
  从去年出发时每个人都预料到会在外耽搁很长的时间,可是没有人会想到居然是这么久的时间。
  人们脸上都满是风霜之色,用风尘仆仆来形容已经不大合适了。
  张续文原本是秀才出身,文质彬彬的气质,长相也是翩翩佳公子的模样,在侍从司当侍从官时就是有名的美男子,现在他的气质已经有了天翻地覆般的改变,面色黝黑,脸部皱纹明显,两眼中是疲惫和警惕夹杂的神采。
  两手布满茧子,这是长期打猎和控缰磨出来的,虎口处的茧子特别明显,这一年多来几乎每天都在打放火铳,带出来的子药早就打完了,现在是从俄罗斯处重新补充了大量的子药,就这已经又打放了一多半。
  两腿也是有些罗圈了,这一年多除了住在托木斯克城里的一段时间,几乎每一天都在骑马或是走路。
  去年张续文出来时还是一个文士的模样,今天已经是一个标准的战士了。
  每个人的神情气色都差不多,警醒,刻到骨子里的疲惫,还有剽悍和勇敢夹杂的军人色彩。当然原本的气息也并没有被消磨掉,郑芝龙的傲气,郑芝虎的狂暴野蛮,何赋的精明,甘辉的沉稳,莫宗通的大气从容,张续文则是文武兼备,身上还是有明显的文人气息。
  哥萨克们骑马在外围,他们身上有更明显的野性和剽悍的气息,他们几乎感觉不到疲惫,每个人清晨上马和晚上下马时的精神状态都差不多,连续的行军和与北虏做战导致他们已经死了好几个伙伴,每次他们都是前脚把人给埋了,后脚就坐在一起喝酒聊天,几乎没有人会感伤或是士气低落。
  就是这些人才能翻越万里之遥,远离家乡故地,在远方奔走厮杀,替俄罗斯沙皇开疆辟土,掠夺财富。
  “最近蒙古人的台吉有点疯啊。”最多不到半个时辰就会天黑,远方传来隐隐的狼嚎和马蹄声,葛利高里下令一小队哥萨克去侦察,其余的人下马准备休息。他走到莫宗通等人身边,大声的抱怨起来。
  其余的哥萨克都盘腿坐着,有人脱下自己的长筒皮靴,抓紧时间先擦干净,然后上油,努力把皮靴擦软。
  这些俄罗斯人对自己皮靴的态度在这一群中国人眼里简直有些病态,他们的态度比打仗还要郑重几分,有时候人的性命也不如皮靴要紧。
  佩特林也走了过来,他嘴上叼着烟锅袋,这是在李庄学会的玩意,并且成了真正的习惯。这个时候俄罗斯人抽烟的也不多。
  佩特林皱眉道:“马多夫还没有回来,最近我们在这一片百里方圆的地方兜圈子,就是要等马多夫赶回来找我们,传递最新的消息,结果到现在还是没有结果,我想如果明天蒙古人的包围圈再紧密一些的话,我们就不能等马多夫,只能直接突围向南方了。”
  佩特林的神色不太高兴,葛利高里等俄罗斯人的高层也是一样的表情。
  他们是希望能和蒙古人谈妥,最少该有一些意向,然后才能谈筑城建贸易点,打开贸易路线的事情,如果蒙古人死活不谈不接触,这就叫人很头疼了。
  如果贸易线路建立不起来,那么可就算是一场白辛苦,和裕升的人倒是只要能南下回到自己的地方就行了,啥事也不担心,还能带回一群造船和航海的专家,可俄罗斯人真是把底裤都赔掉了!
  不仅佩特林不高兴,葛利高里等高层都是一脸不开心的模样,大家还等着向莫斯科报功,得到沙皇的封赏,可能会被赐给爵位,俄罗斯现在也是在大扩张的时期,爵位意味着可以把财富和地位世袭下去,意味着大庄园和农奴,如果这事儿到最后是一场空,不仅不会有封赏,可能还会被怪罪,连现在的地位也保不住,一想到这些,谁能高兴的了?
  “诸位无需忧急。”莫宗通好言道:“等我们回到李庄,确立了协议之事,我们的大人会派兵北上,打通贸易路线。”
  葛利高里板着脸,“哈”了一声。
  众多和裕升的人一下子都是气红了脸,郑芝虎腾的站了起来。
  “好了。”佩特林皱眉道:“这个时候就不要再吵了。葛利高里,收起你无谓的自尊,哥萨克再勇猛善战,也需要盟友军队的帮助。”
  “但愿如此。”葛利高里其实和张续文等人私交不坏,平时也是个热诚直爽的哥萨克人,就是涉及到军事方面的事情时,哥萨克人谁都不信,何况是一群孱弱的中国人组成的军队。李庄的中国军队能给他们提供多大的帮助,葛利高里和一群哥萨克人并不抱有太多的信心。
  ……
  “你们居然就这么要投降了,真是难以想象。”马多夫摸着胡须,两眼中满是质疑,还有一点怜悯之色。
  听到他的话之后,几个圆脸的蒙古台吉脸上都有些不自在,还有人感觉到十分的难堪。
  但没有人反驳,因为反驳可能会成为意气之争,最终反正他们也是不敢同和裕升的商团军打下去了,既然如此,何必做无谓的口舌之争。
  马多夫的蒙语很好,他在卫特拉蒙古人的地盘呆过很长一段时间,同时俄罗斯人现在扩张的地盘里有很多布里亚特蒙古人,学习蒙古语是俄罗斯商人的必修课程。
  同时马多夫也在两年前学习了中国话,现在说的不好,但基本的沟通还是可以的。
  这也是殖民扩张时代欧洲人的进取心的明显体现,和后世几百年后他们那些废物后代完全不同,他们的后人们躺在前人努力的丰厚物质基础上却懒得做任何事。
  “这样的话就不必再说了。”一个须眉皆白的老台吉道:“相比于你们,我们宁愿同和裕升还有张瀚打交道。最少我们知道张瀚做事有规矩。”
  马多夫道:“不过你们不是向来看不起汉人,说只有蒙古人才是上天眷顾,武勇善战,蒙古人是狼,汉人是羊,你们天生就是要统治汉人,掠夺汉人财富的?”
  众台吉面面相觑,然而并没有人面露激愤,马多夫预料中的情形并没有出现。
  “我去过李庄。”马多夫循循善诱的道:“汉人的军队就是那么回事,和裕升只是有钱,所以火器造的好,看起来可怕,其实和以往并没有什么不同。”
  “你们俄罗斯人不是要和和裕升做买卖?”年老的台吉毫不客气的道:“在背后拆台,说盟友坏话,这是什么行为?”
  “我也是为了我们的友谊。”马多夫毫无惭愧之意的道:“我们想要的是和双方合作,而不是一方早早臣服另一方,这样会失去平衡。”
  “那也没有办法了。”老台吉道:“等你见到和裕升的军队,你就知道平衡早就失去了。现在你们要做的就是接受现实,不要再打歪主意了。”
  马多夫皱眉不语。
  ……
  “休息时间是一刻钟。”
  张世雄看了看日头,下了军令。
  距离天黑还有不到一个时辰,根据哨探,前方十余里处有一两千人左右的蒙古骑队驻扎,似乎在防范和搜寻着北方的目标。
  猎骑兵这几天收起了狂暴的力量,把精力蕴藏在体内,所有人都着急完成任务,烧杀抢掠这件事,就算猎骑兵的人做起来并没有心理负担,不会如军司担心的那样会扭曲军人的健康心理,但老是这么做也没有太大的意思。相比正经的马贼,他们毕竟已经是披上军袍的军人,与正经的商团军将士本质上没有太大的不同。
  “看来要和蒙古人正面干一场了。”张世雄没有休息,他站在一处高坡上,对所有的猎骑兵们道:“大家尽可能的吃些东西,喝水,休息时间到了我们就直插向北方,打跨那些拦路的北虏,粉碎任何抵抗,一直到我们搜寻到北方下来的使团为止。今天晚上一定要完成任务目标,北虏来一股就打一股,今晚打不完就打到天亮,天亮打不完就打到响午,只要我们没死光,或是北虏没死光,我们就要一路打到底……训话完了,各人继续休息。”


第819章 剃须
  众人轰然一声,齐齐散开。
  没有人表雄心壮志,或是欢呼鼓舞的大叫起来,猎骑兵不好这一套。
  张世雄这个带兵的主官就是这种风格,仗打的好,心黑手辣,很符合猎骑兵们的主官标准,也没有废话,下了命令就叫执行,执行不好就打军棍,犯了死罪就斩首,没有商量的余地。
  猎骑兵也是在不断的磨和,刚出战不久,便有陆续有几个桀骜不驯的家伙犯了严重的罪过。
  张世雄毫无商量余地,直接下令斩首。
  很多人还不知道发生何事的时候,几颗血淋淋的首级已经斩断了,打那次之后,就没有人再敢质疑军令。
  光凭杀人并不能建立威信,没有那么简单,更重要的就是张世雄本人勇猛善战,而且执行的标准很明确和固定,你叫大伙儿信服,就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标准不一。
  既然已经知道什么事不能做,还犯了军法,杀头不是活该?
  其实每个士兵都有自己的一本账,并没有人想象的那么傻,那么容易糊弄。
  猎骑兵们都散开了,大家各自忙活自己想做的事。
  有人写信,也有人躺着休息,这一点时间什么都不做,还是躺着最合适。
  也有人给战马喝水,上一次休息时间刚喂过战马,这一次不必再喂,顶多叫战马再喝些水就行。
  多数人蹲在地上,或是坐着,或是倚在长满青草的斜坡上,开始吃饭。
  等仗一打起来,下一次吃饭时间还真不一定,这事儿士兵们最有经验,有时候会获得一点休息时间,可是一躺下就睡着了,那时候没有人能有精力吃饭,趁着现在吃点儿,不仅仅是顶饿,还可以获得更多的体能。
  张献忠坐在地上休息,两眼看着四周,心里一直在想着事情。
  这么久时间厮混下来,身边的人都混的很熟了,有时候他会有一种错觉,似乎自己不该在这里……呆在这支骑兵队伍里,还深入到漠北来打仗,这事儿在几个月前真是想都没有想过。
  数月之前,张献忠只是想等在延绥军中拿军饷,一旦拿到一笔军饷他就会直接退出边军,回到陕南做些小生意买卖,在江湖上厮混一段时间,多交一些朋友……张献忠的感觉很敏锐,他和众多懵懵懂懂的人不同,如果他是普通人,陈洪范救了他,又叫他当亲兵,普通人定然第一时间就答应下来,然后欢天喜欢的给副将当亲兵内丁,日后定然飞黄腾达,就算混不上去,最少也是衣食无忧。
  张献忠并不愿意,他的感觉是大明已经到了末世,和上层看起来的风平浪静不同,张献忠识一些字,又走过很多地方,可称见多识广,又常常思索自己亲眼所见的各方情形,他的感觉和中上层的官员士绅完全不同……经过这么些年的灾荒,北方民间已经是饥寒交迫,而朝廷加征的辽饷更使民间困苦,可能帐面上朝廷下令多交的赋税有限的很,但对北方的农民来说,原本已经吃不饱饭,折银上交的赋税就很困难,何况还要加征,而朝廷的加征在地方上就是成倍的增加,黄榜完纳之后还有白榜,地方官府和缙绅大户这一关难过!
  各种摊派支应,相应的火耗增加等等,已经象是一根根绞索,把北方的百姓勒的喘不过气来,况且还不止农税,各种商税也有大量的增加,不仅是农民和中小地主喘不过气来,连中小商人这几年的日子也开始难过起来了。
  张献忠感觉民间底部已经堆满了柴薪,只消一点火星就会引发熊熊烈火,那时候可能是丈夫趁势而起,谋取功名富贵的大好时机,他又怎么可能委身于陈洪范这样一个庸将麾下,替他当一个易姓改名的家丁?
  不过张献忠临时改变了主意,榆林城下的那支军队给他的震撼实在太大了!
  几万北虏骑兵呼啦啦的攻过去,居然如潮水碰上磐石,生生的在几千人的军阵之前撞的粉碎,不仅攻不下来,商团军还敢反攻,而且反攻之后居然还轻松赢了!
  从头到尾,蒙古人就没有丝毫机会取胜!
  这么一支军队,给人的冲击和震撼实在是太强烈了,再被陈洪范一挤兑,张献忠就愤然投向商团军,又在投军后被审核一番后开始新兵训练,没训几天,就被调到猎骑兵队伍里……张献忠从小和父亲跑单帮贩枣,骑马的水平不弱,而他的经历又明显是胆大和桀骜的性格,被调到猎骑兵这支新成立的骑兵队伍里来,再合适也不过了。
  原本张献忠投军仍然是权宜之计,好奇心占了大半,但在商团军中训练,打仗,征战千里,现在隐隐已经有了在这商团军里生根的打算。
  既然要留下,就要好好干,要升上去……
  张献忠心里有这种打算,表现自然也是极好,他和左右的人谈笑风生,这些家伙没有一个是善茬子,但张献忠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人又豪爽大气,说话很叫人敬佩,隐隐间已经成了整个小队的核心,连队官也让他三分。
  “黄虎哥,”张献忠没有用真名,队中的人也都叫他黄虎,一个大个子猎骑兵走到近前,递上一个打开的罐头,笑着道:“吃个罐头,一会要厮杀,吃饱了就有力气。军中不怕说晦气话,就算战死了,也是个饱死的鬼不是。”
  “杜二材你说的有理。”张献忠哈哈一笑,伸手接过罐头,用手把大胡子拔开,开始大口享用羊肉和豆子煮的罐头。
  “光是这罐头,”张献忠吃了几口后说道:“咱就不后悔来当这兵。”
  众人都是哈哈笑起来。
  杜二材自己也开了一个罐头吃,这玩意其实带的再多也禁不起一路上的消耗,各人剩下来的都不多,平时都是用抢来的羊肉干来充饥,偶尔在整休时能用大锅煮点新鲜羊肉吃就是享受了,这家伙自己舍得吃,主要还是因为大战在即,如果要以这三个连队的猎骑兵和几千北虏甚至上万北虏硬拼,一路冲杀过去,恐怕没有人敢说自己能活到战后,既然如此,当然是先享用了美食再说。
  一边吃着罐头,杜二材一边对张献忠道:“黄虎哥,你这胡子可真漂亮,不过还是太不方便,你要是将来升职当了军官,按条例就不能留大胡子,不如早点剪掉算了。”
  张献忠的大胡子是他最大的骄傲,想他贫门小户出身,身上有哪点被人高看一眼,到陌生的人群中立刻能吸引人的注意力,然后顺利的和人攀上话,打开局面?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张献忠最大的依仗就是他的垂到胸口的美髯。
  听了杜二材的话,张献忠心中一动,停住咀嚼,说道:“还有这事?”
  “嗯。”杜二材随口道:“老兵要扫盲学文字,经过初等考试合格的转军士,想当军官的就得先通过中级文化课程,然后考军官试,其间还得表现优异,得到旗队长级,也就是现在中队长级的军官推荐,考军官试合格后去李庄的官校学习,老兵学习的时间比那些新兵蛋子要短,等从官校再出来,你就是军官了,当什么官,任什么职位,就看你入官校之前的职位和军衔是什么了。”
  “嗯,格老子的……”张献忠骂了一句,这些事他当然打听过,不过没有了解的这么详细,在此之前,他还以为在商团军只要好好打仗,能立下功劳就有机会升职。
  至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