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1617-第3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大用也是一脸沮丧的道:“这样的军堡有六个,还要修筑更多,听说明年就扩军了,张文澜的基业算是立起来了。历朝历代的人主,创业之初无不礼贤下士,求贤若渴,张文澜以商人身份冒起,崛起太速,所以在各地广设商会,招揽吾辈帮他的手,这几年来,虽然我们借着张文澜的势也发了财,但也等于在各地帮他的手,和裕升冒起之速,不夸口的说我们也是出了力的。现在这一路行来,和裕升从南至北布局已成,现在就算和大明朝廷正面相抗也未必就抗不住,要知道北虏在这里可是抗了大明二百多年,以张文澜之能,岂能比北虏差了?这样已经等若在化外之境为王,我等的用处是不大了,况且我听说朝廷对张文澜四处设立商会之事颇有忌惮之心,就算为了暂且不与朝廷反目,恐怕我等也要被放弃了。”
这些话也是李大用一直想说的话,他憋了很久,这一次地方合适,最少不必担心被别人听去,木质的楼梯有人登上来就会有响动,而听的人也很合适,李大用早就想和马化先做这样的交流,最少马化先心智和经验都不弱于他,两人一起考量此事,可以得到最优化的选择。
“李兄所见,也是我考虑很久的事。”马化先没有沉吟太久便是答说道:“历来人主都是这样,鸟尽弓藏并不是凉薄,而是实际的做法,张文澜已经走到现在的地步,不管从哪一方面考虑都可以甩开我们自己发展了,这样会少很多掣肘,也不会分薄了自己的利润……换了你我也是一样的做法,既然自己已经能做的来了,又何必和人搭伙,凭白把银子分给别人呢?”
两人面面相觑,最终李大用道:“此番各地商会都没有接到配合北上的通知,已经把我们抛在此事之外,就算有收益亦是与我们无关,恐怕下一步就是退还我们所有人的股本,从此两不相关。”
马化先点点头,冷笑道:“此事当属必然了,不过张文澜也有顾虑,他虽然在大同各地财雄势大,更是有无人能比的军力,就算大同镇也远远比不上他了,不过凡事又不能光凭武力来做,否则他一开始就养着不少穷凶极恶之徒,又何必要和我们合作呢。”
李大用道:“既然如此,也不必多说,就是以马兄之见,我们应当如何?”
马化先道:“他做这样的事当然还是理亏,毕竟经营草原需要实力也需要好名声,若是和我们闹翻了脸,不帮他的手还给他捣乱,他岂不是要事倍功半?所以此次召集大伙前来,也算是散伙前给众人展示一下实力,顺道塞些好处,免得咱们散伙之后和他捣乱,既然如此,咱们就坐地起价,叫他落地还钱。”
“着!马兄真是算无遗策,在下佩服!”李大用目光灼灼,表情十分兴奋,他感觉和马化先的谈话还是十分值得,果然是一个十分值得合作的聪明人。
“小道而已。”马化先并不是自矜或是故意谦虚,他的话语中藏着几分苦涩,张瀚刚起步时,身家未必比众人强出多少,也就是祖荫的那几万银子股本的商行,结果人家敢闯敢拼,步步都走对了,现在居然走到了麾下几万精锐兵马,在草原上开疆拓土,在北境为王的地步。
相比之下,自己这一点小聪明很可能也就多争个千儿八百的银子,为这点利益得到夸赞,马化先心里哪有什么自豪,只有苦涩而已。
第580章 名牌
和李慎明预料的相差半天,第二天上午,灵丘来人终于等到了军政司的来人,请所有人到集宁堡的军政司衙门参会。
孙安乐是张瀚的半个岳父,对这个老丈人张瀚也是十分尊重的,可能孙安乐现在的作用远不及常进有大,但当初如果不是孙安乐一力支持,张瀚在灵丘的事业不会那么顺,现在占和裕升生意最重要的生铁和铁器生意就不会这么容易发展的起来,光是这一点就够孙安乐吃一辈子老本了,何况还有孙敬亭和玉娘在,孙安乐刚进城就被侍从司的人接走了,众人也没有什么可羡羡的,关系摆在那里。
接到通知后,各人倒是看到孙安乐骑着一匹黄膘马赶了回来,看到众人讶异的眼神,孙安乐淡淡一笑,说道:“文澜做事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昨天请我去见面喝酒,那是私谊,今天则是要谈公事,当然我们灵丘的还是要在一处。”
李大用哼了一声,说道:“贵婿要说什么,做什么,恐怕孙老当家已经很清楚了吧。”
孙安乐对李大用的态度并不以为意,他态度平淡的道:“还是刚才那话,文澜向来是公私分明的,如果李东主不信,我也没有办法。”
李大用被噎的一滞,要说不信,传到张瀚耳朵里得罪不小,若是说信了,岂不是自打耳光?当下只得冷哼一声,别转过头,不再说话了。
马化先也是微哼一声,以示对李大用的支持,其余的几个灵丘过来的理事和评事的代表,神色也都有些怪异。
很显然,马化先和李大用两人,利用昨晚的时间,很下了一番功夫。
其余的灵丘来人,蔡九和老蔡就是和裕升的人,他们进堡后就直接到和裕升在集宁堡里的分店报到,不需要和灵丘众人在一起。
对眼前众人的神态,孙安乐毫不关心,也不在意,只悠然的手控缰绳,往着军堡正中的衙门所在的方向前行。
一路人人马渐多,有一些商人喜欢安步当车,也有一些和孙安乐等人一样骑马而行,等抵近衙门正门时,不仅从李庄来的穿青袍或蓝袍的军司官员的身影增多,还有很多穿着军服的局百总和副百总级别的军官也夹杂其中。
军司官员和军人们都很相熟,有一些人已经彼此半年没见过面,此时一见面都是面露惊喜之色,军人行军礼,军司的官员们要么揖手还礼,要么也是行着军礼来还礼……包括军令军政军法各司的上下官员和吏员都要经过严格的军训之后才能正式入职,这是除了李慎明等人毫无人可以例外的铁规,因为经过严格军训,军司的官员们行起军礼来也很纯熟老练,并没有什么滞碍。
众人的目的地就在军堡中央,原本是驻军和守堡官的指挥地点所在,张瀚在堡中李守信这个守堡官也没有把地方让出来,张瀚自己自有住处。
这一次是因为要开会,把守堡官的官邸给征用了,会议室就是把签押房和原本的小会议室打通了,另外还打通了地图室和参谋室等好几间屋子,五进的房间全部打通,以旧式建筑的宽敞高大,一下子能坐好几百人,地方是够大了。
虽然和裕升是第一次操办这种规模的会议,不过以侍从和军令,军政三司人员强悍的实务能力,从通知与会人员到协调参加的时间和路线,再到分配住所和接待事务,到现在所有参会人员抵达会场,一切都是井井有条,丝毫不乱。
当李大用和马化先等人抵达会场后,发现五开间打通的大房间里全部是排排坐的长桌,然后每桌上都有参会人员的姓名,桌上还摆着茶水,甚至还体贴的放着上等的烟草和烟锅,桌上还有取火用的火镰火石等物,从这些细节来看,和裕升的实务能力又上升了一个档次。
在桌上摆着牌子,写上姓名,其实是对马化先李大用这样身份的人并不算太尊敬,不过在场的人要么是和裕升的人,要么就是与和裕升关系十分密切的人,对和裕升重实务不喜虚饰的作风也是很了解,知道并无鄙视轻忽之意,所以也并没有人在这种事情上较真。
各人都刚刚落座之后,李大用屁股还没有坐稳就开始和旁边的人打起招呼来,马化先也和来自天成卫城的马超人还有蒋大临,张彦宏等人打招呼,看的出来,张彦宏和马超人等人脸上也满是忧虑之色,很明显是和灵丘的这几人有一样的担心。
很多话商会中的各人都不好明说,但所有人都有差不多的担心也是十分明显了,马化先因此向好几个人示意,一会儿所有人要共进退,如果解散商会不可避免的话,那么就尽可能的多要一些好处。
倒是没有人想着要和张瀚翻脸成仇,首先多年的合作和交情在,这一次和裕升就算要解散也给了大家相应的尊重,把人请来召开这么一次会议,想必也是有所交代,这样做也算仁至义尽了,没有给人口实。另外就是大家跟着张瀚一路行来,对他的手段十分清楚,知道翻脸之后铁定是自己倒霉,趁着张瀚理亏要一些好处是一回事,敢炸毛的话,后果也是肯定不妙,还没有人敢真的这么想。
众人还没来的及谈几句,门口处又是一阵哄闹,李大用和马化先等人下意识的一回头,果然看到一个穿灰袍的青年汉子笑意俨然的大步走进会场,整个人的气质是举重若轻,气度恢宏又不显得太过盛气半人,眼神十分精明,又透着和善与笑意,身形高大,但并不给人压迫感,步子迈的很大,却又给人步履从容的感觉,整体看起来叫人感觉舒服,亲近,而且叫人充满敬畏。
“张东主!”
“不对,是张大人。”
“在下见过张大人。”
“学生拜见张大人。”
“晚生拜见张大人!”
在各种各样的称呼声中,脸上满是温和的笑容的张瀚从容步入会场,在正中间的椅子上就座,在他身边,左手侧是李慎明,孙敬亭,李东学,杨秋,张春和孙耀等文官或军方的司官大佬,右手侧则是王长福和梁兴,王一魁,李来宾,杨泗孙和朵儿,周耀等武官顶尖大佬。
在屋子的最前列,左侧是和裕升的人,老掌柜周逢吉人脉最广,刚刚和人打招呼最多的也是他,然后是李遇春,梁宏,老蔡,蔡九等人,然后是各个大区分店的掌柜,刘吉和李明达等人也在座中。右侧则是军方的副司把总级和局百总副百总级的军官,比如李守信,温忠发,秃头,陶春,张春牛和卢大富等人。
再其后,就是包括大同和宁武,阳和、天成、灵丘等各地商会的理事和评事代表等人了。
技术人员,包括坐在李东学身边的孔敏行等人,王德榜,李长年等人也是在靠前排的地方坐着。
这五开间的屋子,原本就建的十分轩敞,毕竟是守堡官办公,见人,召开会议的地方,情报室和地图室,加上会议室,签押房连为一体,屋子里坐着四五百号人,居然并不怎么拥挤。
张瀚一落座,屋子里喧闹的声响一下子都停住了,除了一些轻微的咳声外,几乎一点异响也没有了。
这就是上位者权势和权威的体现,刚刚李慎明等人已经就座,离他们近的人收敛一些,不好随意大声说笑,但总会低声细语的说话,还有人打火镰,抽烟,喝茶,大声寒暄说笑,李慎明和孙敬亭等人当然也不便阻止,只能任各人随意。
待张瀚一进来,屋子里所有的动作都停止了,各人都是一本正经的坐着,没有人敢随意说话,有些人连茶杯或是烟锅都放了下来。
“大家随意些吧,我又不是凶神恶煞。”可能是感觉到屋里的气氛有些太过凝重,张瀚反而劝大家可以随意一些,不必太过拘谨。
众人都是凑趣的笑起来,话并不太好笑,但没有人敢不捧这个场,哪怕是李大用等对张瀚有些意见的人也是一起咧嘴笑出声来。
张瀚眼见如此,心中也有些无奈,这时他隐隐明白为什么有的豪杰到了高位之后就渐渐失去自我,变得骄狂自大,甚至一反常态,失去了原本的智识……有些时候,并不是那些英雄豪杰自己转变,而是环境潜移默化之下,人不知不觉就发生了变化。
张瀚感觉自己这里还好些,众人虽然尊重他,但各司职权分明,张瀚有意不干涉诸司和军中的具体运作,诸如指挥一个旗队或直接指挥一个局作战这种事,他是肯定干不出来,下头也不会有这种期盼和想法,各司日常的运作也是直接找司官,并不会有马屁精跑过来禀报张瀚不该管的事情……只有侍从和情报部门,张瀚是经常直接管理,并且对相当多的各条线的情报军官都十分熟知,而且要求忠诚上必须经的住考验。
在这一次的大战中,也能看的出来,就算张瀚失联,孙敬亭和李慎明等人还是做的很好,虽然张瀚长期失联的话定然会出乱子,张世雄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但最少可以看的出来,短期内就算张瀚不在,各部门还是能分头做好自己的事情,并且能进行有效的配合。
第581章 故地
和裕升的这一套体系,也算是能稍许扼止住上位者的权力欲,使之不随意做出错误决断的最佳的体制了,当然如果张瀚改变心意的话,稍微示意几次,自然就会有大批的人放弃现在的体系,也可能会有几个挂冠求去的,比如李慎明或是孔敏行,但绝不会影响到大局。
眼前的这局面也不仅仅是张瀚的威望过高造成的,众人不太明白这一次大规模聚集的用意,有很多揣测,场面上自然也有些拘谨。
“今日召集大伙前来,自然是有要紧的事宣布。”既然场面如此,张瀚也就不试图缓和气氛了,他看着众人,沉声道:“自万历四十五年和裕升开始在我之手发展,迄今不到六年时间,而我们做的怎样,大家也是有目共睹了。”
这一次众人倒是真的笑起来了。
和裕升发展的怎样,倒是真的不必多说。
眼下各人所在的地方就是很清楚的说明了一切。
张瀚没有停顿太久,直接又道:“现在我们掌控的地方,已经有前唐时大半个单于都护府的地方,下一步军司的考虑就是一直往西打,先夺取青城和板升地,将那里的汉人和耕地直接化为咱们所用,这样在短期内,我们的力量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至于那里的白莲教徒的问题,我们也并不在意,现在草原上喇嘛教盛行,不少教徒直接改信了,而且他们反的是大明朝廷,我们又不是大明。夺得青城和板升地后,再往西去打鄂尔多斯等套寇各部,直到夺取延绥各镇北边的所有河套区域,然后再挥兵北上,控制漠北三部,这样的话,我们除了单于都护府的地盘,可能在三年到五年内,再控制前唐安北都护府的大半地方。”
在场的人,除了军人和军司中人外,只有马超人等少数人能明白张瀚话语中的意思。
这年头的读书人,如果一心上进,除了应考的经义外是很少揣摩别的学问,那些所谓的名士,比如江南复社的那些才子,其才学确实傲人,不少名士有诗才,能写词,作曲,也能写剧本,杂学上可以兼顾农学,兵学,也能熟知历史掌故,不过这样的人就很难中举或是中进士了。只有少数逆天的人,能在杂学上有所成就,并且考中进士再入朝为官。
很多学术过人的都是终生研究学问,而且多半是两种情形,一种是已经中了进士,公余闲暇开始研究杂学,另一种就是不想为官,也没有考中进士,但衣食无忧,有秀才或举人的身份,为了在士林中获得尊重,也是开始自己研究各种杂学。
至于经义八股,很少有人会终生研究了。
马超人和孙敬亭,李慎明这一类的读书人就是第二种,他们不想为官,当然也就有精力用在杂学上头,虽然水平不怎么样,但唐时六大都护府是怎么回事他们还是知道的。
等明白的人稍加解释之后,在场的人多半也是为张瀚的话所震动,这是何等的豪气和决心,简直令人有一种不敢置信的感觉。
唐时的单于都护府不大,就是现在张瀚抢占的地方再往东几百里就差不多了,不过北安都护府就太大了,等于是后世蒙古国全境还要大些,然后再加上内蒙和新疆的部分地方,一个安北都护府的面积已经等于现在近半个大明的国土,如果加上单于都护府……
马超人看张瀚没有直接说下去,忍不住问道:“张大人,那么北庭都护府故地呢?”
张瀚笑了一下,说道:“马兄怎么不连安西都护府一块问了?”
马超人笑了起来,说道:“当然也是想问,只是感觉太不可思议。”
其实在说话之前,马超人就看看四周,感觉到今天所在的场合是真实的情境,而不是自己的妄想,这才定下心神来说话。
如果不是身处草原,而且土默特和漠北三部加上喀喇沁还有套部都十分虚弱,恐怕张瀚的话说出来只能引发洪堂大笑。
几十年前的蒙古还能以四十万控弦之士南下,攻克州府,围困京师,马超人幼年时就听闻京师被围之事,当时的大人脸上都有忧虑之色,如果被俺答汗攻克京师,恐怕黄河以北将不复为大明所有,山西等九边重镇当然也只能放弃。
这种担心和受辱的感觉一直留在幼年马超人的心头,直到现在都叫他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
和马超人有相同感受的人也是很多,所有人脸上的表情都是十分复杂,有振奋,也有惶恐和害怕。
以大明朝廷的力量也就是设九边重镇和修筑长城,配套防御体系,百万边军枕戈以待,加上墩、台、堡、长城和无数城池,也就是使得北边的狼群不能轻易而下而已,而此时和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