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1617-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哪有这么简单!”郑国昌一笑摇头,这毕竟还是小孩的见解,若这般容易就好了。
“四叔,张家要利益,这好办,我这里可以收他家的粮,按那些大粮商给的价……这只是小钱,有限的很,这其实只是给个面子,更要紧的是他要总兵的职位,小侄刚刚想了一下,麻总兵还在壮盛之年,几年内怕不会去职,倒是山西镇总兵,年纪老迈,已经疲不胜任,而且不是世家将门出身,最少比麻家差的很,攻大同镇不如山西镇,两边很近,也在张家的势力范围以内……”
“妙,妙,妙!”
郑国昌站起身来,两眼死死看着张瀚,整张脸都放出光来。
连呼三声妙之后,郑国昌又是仰面哈哈大笑起来,这事情真的是难为张瀚想的出来!
山西镇虽不及大同镇的地位,但其实相差不多,吃空额也好,马市也罢,也自有范围,能得大同总兵最好,若不能得山西总兵的位置也很不错,从副将到总兵是一个飞跃,将来再调任也只是总兵,想来张全昌也能接受这个结果,如果郑国昌加一个麻家给张家搭把手……想必麻承恩也很愿意,和榆林张家斗个死去活来,倒真不如两家联手,帮着张全昌将山西镇给拿到手,如此一来,算是全局都活,大家没有斗生斗死,没有破脸,自然还可以联手发财,日后张瀚可以大举往山西开辟骡马物流线路,帐局生意也可以在山西全境开花,做到风生水起……这后生,难为他怎么想的来,脑子怎么这般活泛,见事又如何是这般的明白!
想到这,郑国昌颇为激动的道:“文澜,我现在真的盼你能进学,那我便真的能收你当弟子,你必能成为一代能臣,你的成就,不会在当年的凤磐公之下!”
张四维可是生为大学士首辅,一代名臣,死后追赠太师的大人物,而郑国昌对张瀚此时的评价时功业不会在张四维之下,对一个还不到十七的少年人来说,这奖掖之语,几乎是过于拔高,乃至于到了“失当”的地步了。
可当事人并没有这种感觉,张瀚起身要逊谢的时候,郑国昌摆摆手,笑道:“文澜你无须谦辞……我的话是说你‘进学’之后,你么,这一辈子怕不会进学,凤磐公在地底下,只会觉得惋惜,不会觉得我言语失当的!”
“是……”张瀚笑道:“小侄就是一身的俗骨,书本只能用来陶冶情操,想正儿八经的做起学问来,怕是真的难了。”
“也罢了。”郑国昌一笑罢之,只道:“文澜你去大同见麻承恩,老夫在这里和张全昌说妥,接下来两边各自运作,寻个由头开始发动便是,那天成卫各处收粮的事,你见了麻总兵后就能照常进行,相信张全昌只要不是蠢笨到家,咱们这个建议,他是不会拒绝的!”
“是,”张瀚站起身来,毕恭毕敬的道:“小侄一切均如四叔吩咐去做。”
……
有杨秋等人延请大夫医治,李遇春身上的伤势也是慢慢开始好转,养了十日不到,已经接近痊愈。
身上的伤快好了,心头的焦虑却是一日重过一日。
第45章 围店
李遇春等若是等若朝堂被贬到地方的臣子,前几个月就是在天成,阳和、蔚州、灵丘等各地奔波,往最南的灵丘有三百多里,往最西的镇虏也有一百多里,往阳和也有百余里,这些地方的田亩加起来有五百来万亩,他这几个月时间均是跑了好几次,几乎每一日都在路上,年后和裕升大批出粮之后银钱开始凑手,后来帐局生意开张,每日银子更是滚滚而至,张瀚那边手中有银子,每日均批银叫镖师带来,后来在天成和阳和镇虏蔚州四城均设了分局,取用银子更加方便,李遇春在每个县和卫城所城都设了收粮点,还有几个地处要道的较大的镇子也设了,共有二十来个点,每个点有两到三人,租用了库房,在五月过后开始大量收粮,每日收的粮由和裕升的骡马行网点运送到新平堡,这十来天他已经收了十一万石,预计到七月麦收和夏税开始时,在这些地方可以收到五十万以上……这还是因为天时不好,各地均在减产的原因,若是丰年时,光是这些地方,一年收的麦子和杂粮,最少也能有三百万石的数字。
当然这么多粮食不可能由和裕升一家全吃下来,按李遇春的估算,如果这样持续的收下去,迟早也能吃下来四到五成,少的那近一半是别家粮店自己的田或是大田主的出产,那些人都要囤积粮食用来在春荒时高价出售,就算和裕升出价不低,也不会让所有人都选择和裕升一家……在大同一隅之地,能收到这么多粮食,已经算是难能可贵。
主要原因还是从阳和到天成,再到镇虏,有相当多的平原地带,沿着洋河流域和支流也有不少水田,这大大增加了这些地方的平均亩产,若是往晋北杀胡口一带山地多而平地少的地方,恐怕就没有这么乐观了。
特别是这些年缺水,在一些以旱田为主的地域,农民的收获仅能糊口,这些地方的百姓得勒紧裤带完粮纳税,负担很重,有限的粮食要配合野菜用来饱腹,除了必须出售和交纳的税粮外,多一粒也不会卖,收粮自然是很难。
李遇春下一步很想往宣大去,那里河流要多些,平原也多,只要稍微用些心,粮食最少比山西要容易收些。
可是现在一切打算均已经成空,李遇春很是茫然,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这一次的事件,已经很明显是有强大实力背景的大人物在后头撑腰,不然的话,一个掌印指挥加几个粮商,根本不可能敢出手对付和裕升这样实力的商号。
虽然相比范家那样的巨商还有差距,但在规模上已经相差不远,在帐局和镖师力量上,和裕升已经超过范家了。
“又有人来闹事了。”
外边传来一阵嘈杂声响,李遇春面色难看,杨秋也站起身来,骂骂咧咧的道:“若是在新平堡,打不死这些狗日的。”
和裕升在天成卫城的分店规模不小,毕竟这里是卫城,面积就比新平堡还大的多,方广在六里到七里左右,虽然大同这里没有军民千户所,但各卫均是实土卫所,治下不仅有军户也有民籍百姓,地方也还算富裕,卫城人口大约有十几万人,在西边这里算是大型卫城,越往西去,卫所的人口就越少,当然往西北各地的百姓人口也要少的多。
分店骡马店和粮店还有帐局均在一处,买下五座大院连在一处,也有一百来间屋子,占地不比新平堡的少什么。
帐局就在各店中间,虽然存银不是很多,规模也是和新平堡相似,青砖砌成的大屋,不开窗只留门,戒备十分森严。
如果没有这般规模和气象,也不会有越来越多的商人信任,敢将银子和货物交给和裕升来转运存兑。
粮店则是在最外围,有近一半的大屋,做了防潮处理,可以存三十来万石粮,加上镇虏和阳和各处分店,存粮在百万以上。
这些都是张瀚当家作主置办下来的,也是大手笔,叫李遇春吃惊之余,倍感佩服。
现在外头吵吵嚷嚷的就是些来卖粮的农民,也有一些底层的小粮商,到处收粮,用骡马背驼着卖,这几日停了收粮,每日均有不少人聚集在外,大骂和裕升没有信誉,李遇春知道,这里头多半是卖粮不成生气的,也有小半是那些看笑话的,甚至是存心来挑唆生事的。
和裕升的收粮价在五钱一石,相比这几年的灾荒减产,粮价腾贵的现状,这个价格是绝对的良心价,其余的大粮商,包括范家的分店在内,仍然是三钱一石,最多是一两银三石的老价格来收,价格相差这么多,自然卖者如云。
店外一乱,李遇春和杨秋两人都坐不住了,今日的人仿佛来的格外多些,店外人山人海,一眼看去几乎有近千人之多,这么多人当然不会全是来卖粮的,看热闹的怕是更多些,店外多是推着鸡公车的农民,车上多是两石到三石的粮食,这些百姓来卖粮多半是要预备纳税,卖的粮估计正好够纳税的,如果粮价低了一半,这些农民就得多卖一倍的粮才够完纳夏税,过几个月还有数额更高的秋税,同时还有不少佃农还得给田主交纳近一半的田租,负担委实很重,不要说和裕升这里粮价高出两钱,就算只高两分银子,怕也有不少人会推着小车奔走几十里而来。
若是农民还好,都苦着脸蹲在地下等着,不大吵嚷,若真的不收,这些人也就只能推着小车回去,倒是那些小粮商都十分着急,吵吵嚷嚷的主力也是他们,一见李遇春的身影,不少人就是跳起来叫喊着。
“李大爷,你老不是说一直收粮?俺可是跑了百十里地,高价收了一百多石粮,你这里一停,这不是要我去上吊?”
“李二柜,你要不收粮了,俺只能死在你们店门口,你们和裕升也是几十年的老店,这么缺德的事真干的出来?”
“你今日得说明白,到底还收不收?”
这些小粮商其实也知道眼下这局面不怪和裕升,李遇春被人打伤的事人人都是听说了,背后必定有那些大粮商有关,也有人猜到和缙绅或是卫所势力有关,只是这些人多半收了不少粮,若按大粮商的价卖每人均是亏的不少,放在手中,这些人也压不起……谁都知道,过两个月后夏税完纳了,粮价就会涨回来,可这几个月手头压着几百石粮,一般人还真是压不起。
李遇春素着脸,心中却是五味杂陈,当时的人做买卖很少讲合同,只讲信义,买卖人出口一句话就是一口唾沫一口钉,绝没有食言的道理,这一次暂停收粮,李遇春也不知道东主最后到底会怎么决断,可他心里清楚,若是真的最后不收粮,和裕升就算是彻底砸了牌子,日后不知道得花多少功夫去弥补……就算十年二十年后,人家提起他李遇春来,肯定嘴里还不会有好词儿……做了一辈子的买卖,原本就低读书人一等,若是向来自豪的好名声再被毁了,再活下去,也就真没有什么劲头了……
“二柜,”仿佛看出李遇春情绪不对,杨秋斜着眼道:“这帮子家伙也是想在咱和裕升头上赚钱,咱们若无事他们赚钱,有事了他们来骂街,哪有这么简单的道理,别理他们,再说,万事有少东主,你老不要这么忧心忡忡的,少东主断不会叫你落个没下场。”
“也只能这般想……”
李遇春却不象杨秋那样信心十足,他毕竟已经离开新平堡很久,对张瀚的一举一动都在等于站在局外来看,只觉得发展太速,赚钱太易,而究竟是什么原因,他可没怎么闹明白,是以他对张瀚这个少东主的信心也是并不太足。
和裕升这边没有人出声,也不说继续收粮,那些推小车或是赶毛驴来的农民继续唉声叹气,小粮商们越发群情激愤,不少人挥臂向前,杨秋一挥手,二十来个镖师猛然放出气息,场面顿时就安静了很多。
这些镖师是从各分店抽调来的老手,多半是喇虎出身,身上都有一股阴冷气息,这几个月又操练不停,动刀动枪的群架打了不少,身上又加了不少剽悍之气,各人身上都藏着短兵器,这么往前一走,气息外放,那些闹的最厉害的都感到了压力,嘴里虽还是说个不停,却也无人敢试着向前冲了。
杨秋咧嘴一笑:“二柜你看,外围那些站着的闲汉看着没有?”
李遇春下意识的一点头,眼神也忍不住向人群后瞟了过去。
那些闲汉打一开始就站在那儿,每日均来,人数有四五十人,有几个拿着显眼的长兵器,躲在角落里,多半都是带着腰刀,或是腰间鼓鼓囊囊的,显是藏着攮子一类的短兵器,这些人都有一股气息,显然不是什么良善之辈。
第46章 入城
“一半是那个掌印指挥的家丁,还有多半是卫城里的青皮喇虎,这帮家伙,咱现在要真动手,片刻功夫,准叫他们落花流水。”
一旁温忠发也道:“瞧他们那样儿,站没站相,拿着兵器也多是摆设,一日不练一日空,十日不练百日空,要说打,眼前这号的,真不够咱们看的。”
旁的人也是笑着点头,只有刘德全阴着脸没出声。
多半的镖师已经很自觉的在训练,他们拿的月钱多,做的事无非就是打打群架,护卫车队,定期在新平堡集训,其实就算不到新平堡,出外公干时,这些镖师不论喇虎出身还是脚夫出身,多是自己找时间打熬身体,彼此对练,只有少数人对习武十分厌恶,除了在新平堡外,就是再也不肯多出一分力气。
这时人群外一个挑馄饨挑子的小贩经过,在人群中,小贩向杨秋做了一个十分隐秘的手式。
杨秋没有出声,悄没声的将一顶大帽戴在头上,在人群中穿梭出去,别人还在说话,倒也无人注意。
闪出人群后,杨秋一直向卫城东门附近走,在有转角的地方,他会稍稍放慢一下脚步,看看有没有什么痕迹,在转角处的墙角低矮处,有一些不明显的擦痕,顺着这些痕迹,他走到一处茶楼外头。
这天气茶楼生意还算不错,有个说书先生正讲着西游记,嘴吐白沫,正说着打斗时,那些听客每人面前一碗茶,人人均是将脖子伸的老长,听到精采处,均是发出惊叹声。
杨秋顺着最后一道指示走到一张桌子前,正看到张瀚微笑着看向自己。
“见过少东主。”
“不必客气了,坐下说话。”
张瀚没有刻意打扮,正好也是商人家小公子的模样,梁兴和蒋家兄弟扮成伴当,看到杨秋进来,三人均是咧嘴一笑。
“少东主何时来的?”
“刚进城没多久,准备一会去见掌印指挥,去之前,得将那些事料理清楚……”
“小人明白。”杨秋眼中波光闪烁,低声道:“闹的最厉害的还是那几家,那些围店的人,多半就是小人上次说的那几家雇的人,四处诋毁咱们和裕升的也是他们。”
“背景都怎样?”
“这也查清楚了,多半只是家里有一两个秀才,没有哪家有举人,只是用银子喂饱了指挥,只是几个土财主。”
“和范家有没有什么联系?”
“咱们的人日夜均是盯着,没见着范家的人去这几家,也不曾见这几家去范家的分号。而且咱们在城中打听了,范家向来势大,这几家也不大服气,两边这几年颇有几次争执,这些人家也想与范家斗,可惜范家资本雄厚,各地关系都是很硬,他们不论雇打行去打还是到官府告状均是输了,无奈之下只能忍气吞声,这一次咱们又过来抢生意,这帮人也是真急眼了,正好指挥使也要对付咱们,两边一拍即合,没有别的势力再掺合了。”
杨秋说的这些,正好也和张瀚从大同打听的情形吻合,当下他含笑点头,夸赞道:“杨秋你现在长进了,带的人不论隐藏行迹还是打听消息均是做的很不错,我心中会记着这事。”
杨秋一阵兴奋,得意的瞟了梁兴一眼,可惜梁兴丝毫不为所动,只是微微一笑。杨秋心中得意稍减,也觉得自己有些没成色,当下挠了挠头,向着张瀚道:“少东主,咱们什么时候下手?兄弟们都准备好了,要是直接杀人,咱们路线已经找好,一夜之间管保这些人家灭门,要么就是城南的那些乞丐,挑几个杀了,尸首丢在那些人家宅子里,一夜间管保他们大乱,要么就拐走这些家里的小孩,叫他们朝东不敢往西……”
杨秋说的甚是热闹,连梁兴也是动心,两眼看向张瀚。
不论张瀚这少东主如何决断,他们都是一定乐于听从。
杀人越货或是拐带幼童,或是杀人嫁祸,这都是打行的业务范围,梁兴和杨秋都是跟着人做过,自己出来单干也是要做这些,只是还没怎么开展业务就被张瀚给收编了下来。
张瀚哈哈一笑,拍拍杨秋肩膀,笑道:“你这些想法均是不错,日后或是有需要,定然叫你来做这些事。”
杨秋迷惑道:“那这一次?”
“这一次还是要谈。”
“为什么?”梁兴插话道:“这帮家伙都是油盐不进,只认拳头和银子,要么打服他们,要么就得把银子让给他们赚,现下这时候,知道人家要用银子,拼了命压价,待夏税一完就涨价,过年时春荒时涨的比收粮的价最少两三倍,管人家卖儿卖女还是饿死。全是些没良心的王八蛋,和他们谈什么,杀了最好。”
杨秋瞟了梁兴一眼,心中甚觉奇怪,这老伙计是怎么回事,怎地现在大谈起良心一类的话来,他们这些喇虎,打折小孩腿脚当小乞儿的事也得做,绑了富人家小孩,割下耳朵鼻子勒索赎金的事也得做,良心这事,什么时候和他们有关了?
张瀚赞道:“梁兴你这阵子看来是把我给你的书瞧进去了,每晚我熬夜教你和张春几个识字,看来功夫没有白费。”
杨秋听的心中一动,赶紧道:“东主,俺也要和你学识字,也要多看看书。”
张瀚点头道:“有用的书看看对你也有好处,待回了新平堡再说。”
“那眼下的事?”
“带我去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