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1617-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灵丘的名额是一千五百,占各地的一半,结果一天半的时间就招满了。
  张瀚做出新的决断之后,灵丘这里的名额涨到七千,宣布之后,各个招兵点都是排满了长龙,到处都是人挤人。
  卢大富年后就没有归队,他没有被调到辎兵营,不过被委任为招兵点的主官之一,和张春牛等人一起负责灵丘这边的招兵事宜。
  “人可真多啊,”张春牛擦着汗,天还有些冷,他在人群中挤进挤出,脸上和额头满是汗水,嗓子也是叫哑了,他向卢大富抱怨道:“临时一下子变更,咱们人手还是这些,招的人多出几倍来,兵源质量还得保证,上头真的是一点不心疼人啊。”
  卢大富瞟了他一眼,说道:“你这厮要作死是不,一下子多招这么多人,你以为是谁的决断?”
  张春牛一征,接着嘿嘿一笑,说道:“做事还是要做的,咱就这张臭嘴,上头都知道的……”
  “嗯。”卢大富哼一声,说道:“安心做咱们的事……”
  张春牛歪歪头,示意道:“那边又吵起来了……”
  这个招兵点是在灵丘商会里开辟出来的地方,地方很大,孙安乐和马化先李大用等商会理事都很配合,倒是一些中小商人,因为和裕升征用了不少地方,影响了商会的正常运作,他们心里颇有些不乐意。
  “就是那几个,岳良佐,姜辰英,王正健……”卢大富懒洋洋的道:“多是粮商和杂货商,以前在灵丘这里也算有头有脸的人物,现在只能有一股两股的,还有不少是多少个凑起一两股来,咱们大人设个评事会,原本就是安抚他们,这帮家伙,却是拿起鸡毛当令箭了……”
  张春牛闷声道:“灵丘司应该出兵,把这些家伙都抓起来。”
  “放你娘的屁。”卢大富骂道:“要是商会这里动枪动刀的,以后谁跟着咱大人做生意!”
  张春牛嘿嘿一笑,说道:“咱就是过过嘴瘾,道理谁不知道……”
  卢大富没有理他,专心看着那边。
  灵丘商会和其余各处的商会一样,商会在东西朝向的街道上,一般都在城南,当时城池的一般规制都是府前街在靠北城的地块,东西朝向,街道上是各衙门和仓库,然后是学宫和各种庙宇建筑,再往南些一般是酒楼和商业中心,居民区域散布在这些大建筑周边,大街套小巷,组成了一个个大大小小,高低水准各有不同的居住区域。
  越是往南靠近城门的地方,地方一般就开始疏阔,人家稀少,甚至有不少菜田,和裕升要用的地方很大,一般都是在这些地方买下大量的田亩房舍,推了旧房之后重修。
  商会与和裕升的分店,现在也几乎都是用一处地方了。
  大门是朝南开,有值哨的商团兵持枪护卫在门口,不过并没有站在最显眼的地方,而是有一个很隐蔽的小亭子……商会是开门做生意的地方,搞的杀气腾腾的影响不好。
  从大门进,是一排几十间屋子并列的平房,南北朝向还有厢房,这里是最主要的地点,商会的理事会和评事会就都在这里,平时谈生意,召开会议商量事情,也多是在这里进行。
  再往里,就是各种仓库,占地极广。
  外来的行商就算对商会有所怀疑,一旦进入内里,顿时就感觉到了这灵丘商会的不凡之处。
  再到广灵,蔚州,天成卫,新平堡,阳和卫城,乃至大同,到处都是这般规模甚至更大规模的商会,待到这时,也就没有人去怀疑张瀚与和裕升的实力了……
  不管怎样,人们是把商会与和裕升,当然还有张瀚挂在一起来看,尽管很多商会的成员自己并不这么想。


第422章 掣肘
  “北上的生意涉及到咱们的利益,就算有什么动作也是理所应当支持。”李大用喝着茶,慢条斯理的道:“怎么各人吵成这般模样?”
  “理事这话不对……”姜辰英道:“商会有什么事,理事们开会决断,评事会评议决断是不是合理,这不是张大人定下来的规矩?”
  姜辰英这么直接顶回来,李大用满脸的不快,放下茶杯,说道:“老姜,岳老哥,你们几个无非是心疼最近的支出,感觉商会是在替张大人当帮手,咱们亏了,是不是?”
  岳良佐有些迟疑,但还是说道:“按说去年底大伙儿都拿了不少分红,理应对张大人竭力支持才对。可是我辈开门做生意图的就是财,现在咱们是全部身家都投在商会里折成股子,若是赔累了,岂不成了旁人的笑话?”
  姜辰英拍着桌子道:“对,就是这个理。要说对张大人不恭,或是心里有什么不该有的想头,我姜某在这里先起个誓,天打五雷轰!”
  “不必起什么誓。”马化先这时道:“各位对商会最近有什么不满?支借地方给商团招辎兵?”
  岳良佐道:“借地方只是小事,彼此的关系在这里,不过借地方不收分文,在下觉得不妥当,一是一,二是二,账目要算清楚……张大人也说过,凡事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诸位评事,在下说的是不是这个理?”
  各商会的理事一般只有五六个人,评事却有二十几人,岳良佐的话确实说在理上,在场的评事们都是点头。
  马化先沉着脸道:“这倒确实是我们疏忽了,原想借房子地方毕竟不是买卖,不必计算成本收益,所以就没有收费,若是诸位评事这么计较,就按灵丘城的平均房价算账好了,回头我们会交待总务司照办。”
  这一阵算是评事会赢了,不过马化先也隐隐说各人有些小肚鸡肠,更是有不支持和裕升的嫌疑,在场的评事们心里反是有些紧张。
  姜辰英冷哼一声,接着道:“近来咱们最为关注的还是理事会不打招呼就筹急大量物资,还用商会名义招募了大量民夫,具体数额理事会没有公布,不过根据咱们的推算,计有民夫大约招募五千人以上,独轮小车三千以上,大车一千挂,购买各种器械计开销超过三千两,准备盐菜开销一千两,粮食准备了三千多石,还有不少鞋子,布匹,药材……这些林林总总的开销,总计肯定要超过万两,在下想知道,这些帐是算在和裕升头上,还算是商会开销?”
  马化先道:“你们可知道这不是灵丘商会一家的事,还有天成商会和阳和商会新平商会都在这么干?”
  姜辰英道:“正是各地商会都是这般模样,在下等才知道事情不比寻常,各地商会加起来开销都是巨款,在下担心这开销和裕升一家未必能撑的下来,可若是咱们开销,在下就不懂商会为什么要有这一笔支出?”
  李大用冷笑一声,说道:“诸位评事刚刚说房子的事不过是个由头,真正想说的还是这件事吧?”
  岳良佐坦然道:“确实……大伙入会都是想有利可图,不过如果这样大宗的开销也不明不白的,咱们只有退股出会。”
  姜辰英道:“咱们虽是小股,不过张大人照顾,叫咱们也能聚集在一起商讨事情,而且咱们也不必退会,如果各位理事交代不清,张大人的规矩就是咱们能召开会体大会,重新更换理事。”
  “就凭你……”
  李大用刚要怒骂,马化先却是对他道:“说事不要口出恶语,翻了脸以后就难共事了……”
  马化先站起身来道:“各位的担心颇有道理,不过有一些事,此前担心消息泄露,咱们没有公开,既然大家有疑问,那么还是摊开来说的好……”
  李大用点点头,说道:“请司务把李庄侍从司送来的报告取过来……”
  这个报告是侍从司做出来的,主要是李慎明和田季堂在搞,张瀚过目后分发给各个商会。
  报告在此前是绝密件,只有最高等级的理事能看到,对这一点在场的评事们倒是没有意见可提。
  整个报告十分详细,包括筑城的计划,规模,人员配给,梯队往塞外去的安排,后勤的统筹,还有对辎兵营的扩大,军队明年的计划,商队继续东向的利润分析等等。
  这时评事们才知道,所有的计划是这般庞大,甚至庞大到远超他们的预计之外。
  “这倒怪不得事前不给我们知道……”岳良佐看了报告,苦笑着道:“人多嘴杂,咱们毕竟是小股。”
  “倒这不因为这个……”马化先道:“事前朝廷并没有允准,当然只能小范围准备,现在朝廷已经准出塞修筑军台,有了名目就好做事,当然可以叫各位知道。其实今天大伙儿就算不来,咱们也会挑日子召开会议,知会大伙儿的。”
  “如此甚好。”粮商王正健开口道:“知道原委,大伙儿当然是鼎力支持。”
  “你们呢?”李大用看向其余的评事。
  “这还要说!”姜辰英刚刚质疑时最起劲,现在也是跳起来拍着桌子叫道:“当然是全力支持,若是张大人这计划能成功,咱们身家最少翻十倍!”
  ……
  “各地的商会都出现了一些风波……”张瀚手中拿着的是内情局递上来的报告,内情局属侍从司,是从军情和外勤局里调人进来,有了骨架,慢慢加增人员。
  李慎明风尘仆仆,他刚从大同回来,一脸疲惫的道:“这也在预料之中,商人逐利,不要说他们,如果是我不明就里,肯定也要质疑。”
  张瀚道:“当初成立评事会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如果都是附合咱们的人,其实并不好。”
  “凭白多掣肘而已。”李慎明明显不赞同,不过这个话题他也没有多说。
  孙敬亭道:“遵路兄这话我不赞同,商人逐利,也要讲信义,而且凡事要明明白白,这样有什么不好?而且一旦明白利之所在,效率也是很高,从情报上来看,各地的商会动员之后,招募人手和筹备物资的事明显加快了,这么多准备工作,各地的商会都出动人手和动员人脉来做,不比咱们一家独揽要更有效率?”
  张瀚赞道:“孝征兄说的这话见的明白了,有些事全自己抓在手里,看似高效,未必能如意,有些事,可能做的时候多费些力,日后却是格外省心省力。现在各地的商会已经很能帮上我们的忙了!”
  李慎明翻个白眼,摊手道:“都冲我来了?要不要听大同那边的情形?”
  张瀚陪笑道:“遵路兄辛苦,还是说你那边的事。”
  “嗯……”李慎明满地的哼了一声,接着道:“麻总兵那边应了,他的正兵营已经开向几个要紧险隘军堡,郑巡抚也是要他的抚标营准备,阳和那边,赖同心也拍胸脯说要出兵,他又多养了二百来家丁,加上他的奇兵营能用兵马,两千来人都在戒备。”
  张瀚点头道:“阳和那边总督的意思如何?”
  李慎明道:“有朝廷旨意,郑巡抚他们都是光明正大的行事,总督当然不会横生波折。倒是那个王心一,我们总要小心一些。”
  张瀚给总督张晓也是送过银子,除了三节仪金外,只要有事便是奉上一笔,三节的仪金也是额外丰厚,这里头有走私的利润,大家心知肚明,但绝不能明说。
  宣大总督身边的人,包括师爷幕僚和吏员,还有内宅管家一类的家人也有仪金,加上整个大同和宣府官场也都是被张瀚买通了不少,张晓就算要反对也需考虑再三。
  孙敬亭道:“若是我们能成功筑成军台,等若在边墙外拓地,朝廷总会给总督记上一功,张总督不会明着支持,但也绝不会反对。倒是王心一,除了开始表明敌意外,至今并无动作,值得注意。”
  张瀚舒展一下身子,笑着道:“准备动起来吧……万事俱备,剩下的事就是看我们的军队能不能顶住压力,并且按既定的计划,结一张大网,兜住北边的那群狼!”
  李慎明和孙敬亭的脸上都露出悠然神往的色彩,李慎明油然道:“自从跟文澜合作,现在又帮他的手,我想过能到身家巨万,但从来没有想过,咱们一群商人,还能参与到这般的大事中去。”
  孙敬亭的脸上有一抹潮红,也是十分激动的模样,他手都有些颤抖……从北上走私,如老鼠一般窃取利益,到现在大举北上,建立真正的基业,将西部蒙古彻底降伏……
  他轻轻吟道:“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
  李慎明轻轻一笑,接着道:“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张瀚兴致也被鼓动起来,大笑着道:“酒酣胸袒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张瀚三人一起大笑,最终高声道:“西北望……射天狼!”


第423章 尖哨
  “下弦月……”李从业操着南音,看向天空那半轮弯月,轻轻说道:“今日是二十三日?”
  “正是。”一个胸甲骑兵牵马站在李从业身侧,朗声而答。
  他们眼前是刚刚挣出土地的绿草尖,微亮的月光之下,如瀚海一般的草原似乎有着灵性,一眼看不到边的草地漫无边际,离的近的地方犹能看出绿意,离远的地方就似乎是大片的黑色地域,令人有不寒而栗之感。
  “不知道藏着多少狼群呢……”
  李从业的副手王一骥听着若有若无的狼嚎声,感慨着道。
  “狼群不算什么。”李从业道:“人远比狼危险的多。”
  “是……”王一骥应一声,转头对身后的李贵道:“参谋官,敌情通报如何?”
  李贵道:“咱们现在出动的是天成司和镇虏司两司,加一个辎兵营和五千民夫八千余人,两个司的正兵一千四百人,青城司的主力已经撤入板升城,在那边牵住了不少台吉的兵马,再有朱大勇的骑兵第一司在东边哈喇慎地方活动,把布囊的残部远远撵开,哈喇慎的白洪大台吉向来是与土默特这边交好,那边不仅会放骑兵第一司,朵儿和第二司的人也会尽快赶过去,另外还会放一个步兵司在东路,这边已经接近战争状态,东路的商道却是不能断,和西部蒙古打的是一场整体战,拼的是综合实力,在此期间每一钱银子都是好的。
  再者说,东路绝不能时断时续,这是张瀚对辽东贸易的大宗旨,对土默特的战事不能影响东路贸易,这是铁的原则。
  这样一来,西部这里几乎是以步兵为主,天成司和镇虏两司已经在大黑河以北地方驻防,李从业带着青城司在南岸,辎兵和民夫也在南岸,工兵司正在大黑河岸修造几道浮桥,待浮桥修好后就大队过北岸,在北岸修筑军堡。
  除了军堡外,还要在南岸一直到边墙修筑多个军台和火路墩,在南岸,已经造成了几十个烤砖的窑厂,有足够多的人手在挖土制成砖胚,并且堆好晒干。”
  更多的器物在制造之中,每日李从业经过辎兵营和工场区时,都感觉到人力的浩大与壮观。
  “全军戒备!”
  远处传来隐约的马蹄声响,李从业的副手下令戒备,战兵旗队在最外围组成了一个个小的阵列,火铳旗队紧紧依附在长枪方阵四周,军号吹响,所有人都从休息状态中清醒过来。
  马蹄声时远时近,残月消失,接着启明星也消失了,天空显露出鱼肚白,这时在南方传来车队的车轮辚辚声响,步兵们戒备的更加严密,马蹄声似乎也近了,李从业用望远镜看,发觉敌人大约在五六里外,人数有四五千左右,其中有不少穿着棉甲的正式骑兵,从人数上来说他感觉压力并不大,唯一要担心的就是补给车队受到骚扰。
  车队每隔两三天就会来一次,运送来大量的粮食和日用品,这一次的车队规模很大,一百多辆大车满载各种物资而来,军令司和参谋司联合下令,沿途的驻守兵马都动员起来,昼夜不息的戒备守护。
  参谋官李贵手中拿着地图,上面标注着红蓝箭头,红色箭头代表着几条主要的补给路线,几乎是和以前的商道重叠,只有一些通往工区的箭头是新开辟的道路。
  蓝色箭头则代表这阵子发现的蒙古骑兵,现在虽然土默特各部并没有正式向张瀚开战,板升城里还有大量的汉商与和裕升的分行和驻军,但双方都明白战争一触即发,大战阴云笼罩在草原上,箭头所标注的就是那些觊觎窥探的骑兵,可能在前一段时间,频繁袭击商道上的车队和补给站点的也是这些人。
  除了红蓝箭头外,就是大片的蓝色区域,这代表着蒙古人的控制区。
  在大片的敌控区南边是代表大明的红色区域,不过距离李贵等人身处的地方已经很远。
  有商团驻军和补给站点,或是开始修筑军台堡垒的地点是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圆点。
  从地图上来看,一个个圆点现在还是半红色,代表只是刚刚规划和只有人员驻军,防御设施还并没有修筑完成。
  李贵每看一次地图,都是感觉心潮澎湃,他看到那些如蜂窝一般的圆点,由衷地说道:“真是壮观之至!”
  “少废话了……”李从业很喜欢这个雄心勃勃,脑子又快又聪明的小伙子,他笑骂道:“车队已经进入半红区,李参谋官,你是建议部队大部解散,小部轮值警备,还是继续全体警备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