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1617-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芝龙也是聪明人,几乎是一点就透。
  这时他有些隐隐醒悟,自己和何斌等人,还有郑芝虎郑芝豹他们私下的议论和想法都有些浅薄,甚至可以说是愚蠢了。
  张瀚这样的人物,把基业做到如此的规模,岂能是良善之辈?又岂能不防着人家借机捞取好处?
  只怕人家一开始不懂,可能吃些亏,时间久了,一定会把场子找回来的!
  郑芝龙先是悚然,接着却还是下定了决心,他对李国助道:“大公子的话,令我如在梦中惊醒,不过,我还是想得这个差事。只是想法变了,开始是想捞钱,现在是真的想做些事情,南洋之事,大有可为。看张大人雄心勃勃,投入甚大,不止是人才,还有各种技术,或许还有情报之事,总之,张大人确实是大有为之人,我想要这个机会。”
  李家行事,向来是由得各人自为,李旦给了机会,便是叫人自己去做,郑芝龙如果不去南洋几地,这两年内也会自谋生路,当然最好是李旦举荐,李家自己手头却并不需要用太多的人。
  李国助心中暗自感叹,他在李庄已经感觉到张瀚诸多举措的妙处,也想着变革,但李家的事还由不得他当家作主,郑芝龙等人都是李家旗下的一时俊彦,但李国助不知道,这些人如果替张瀚做事久了,是还属李家,或是直接归了张瀚?
  “既然如此,”李国助挟起一块羊蹄,轻轻说道:“我会向张文澜举荐你的。”
  “多谢大公子。”郑芝龙心中一阵欢喜,叉手拜了下去。
  ……
  接近十一月时,辽东已经不知道下了多少次雪。
  整个天地之间,到处都是一片雪白,连辽阳城外四周的高山上一年四季都有绿色的松树也被覆盖在皑皑白雪之下,一点儿绿意也看不着了。
  身形瘦弱,脸色腊黄的李明礼肩膀上勒着绳索,绳子已经把他的皮肉都磨破,带出一颗颗血珠。
  在他身边的人们都是一样,各人都是疲惫而瘦弱,有人穿着破旧的毛皮衣服,多半的人都是穿着单薄的袄服,身体里和袖口里都塞满了乌拉草用来取暖……这样做只是聊胜于无,他们营养不良,吃的很差,身体不能自己供给热力,穿的又少,几乎人人都冷的打摆子。
  李明礼是在开原城被破时被俘,当时守备开原的副将开城投降,周大牛等人突围而去,李明礼受了伤走不得,在战场被俘,开原和铁岭之战,女真人屠戮甚惨,只有少量的健壮军人被俘后留得性命,李明礼便是其中之一。
  他被编入正白旗下,成为副将达尔汉的旗奴。
  达尔汉是皇太极的重要心腹,也是领兵大将,拥有十几个庄子,过千庄丁旗奴,李明礼伤势未好就开始在庄上做活,每日不停的被打骂侮辱,若不是人都有苟活图存之心,只怕他早就一死了之。
  这一群包衣拖运的都是冻鱼,女真人在入冬前会打一次鱼,开春后再打一次,三月过后鱼开始产卵,那时便不打了,到了秋天再开始打鱼。
  每具爬犁上都有上千斤的冻鱼,重量不是太重,但这样的冰天雪地,道路冰结,积雪覆盖,人们穿着毛皮裹在腿上的护腿,脚上裹满了草,在齐膝深的雪地里跋涉,种种痛苦自是不必多言,况且李明礼在内的这些包衣已经承受了太多苦痛,这几个月来又是大面积的粮荒,粮价已经涨到了一石四两,甚至还在继续上涨,这种粮价之下,各家都不会给这些包衣吃多少粮,每个人都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
  “狗奴才,快些!”
  一个旗丁舞动皮鞭,在空中挥舞着,发出噼啪的炸响。
  李明礼吃力的加了把劲,他的眼中充满鄙视。
  这个旗丁原本也是汉人,随李永芳一起投降,去年刚抬的旗,一直充主子拿大,包衣们都不喜欢这人,当然更不服气。
  “还敢乱看!”旗丁看到了李明礼的眼神,气不打一处来,一鞭子抽在李明礼的背后。
  李明礼感觉全身都在颤抖,他的后背先是没有知觉,然后是一阵针扎锯拉般的剧痛。
  “快些,再看就再打!”
  旗丁威风凛凛的吆喝着,又去抽打别人,李明礼死死盯着这人,右手就向裤筒下方摸下去。
  那里藏着一柄小刀,只要抽出来向前一扑,那旗丁就死定了。
  “明礼,忍着点。”
  一只手伸了过来,按住了李明礼的右手。
  李明礼望了过去,那人感觉象是被一只野兽盯着了,李明礼两眼中简直没有人的生气,只有漠视生死的漠然与野兽般的凶残。
  “明礼?”
  “嗯,老曹哥……”
  李明礼终于回过神来,向着按着自己的那个点头致意。
  那人穿着天青色的箭袍,也没有穿毛皮衣服,好在衣料有七八成新,脚上也有双靴子,箭袄也厚,看着还不算冷,这人腰间还佩着一柄腰刀,头上也有暖帽,却是与普通的旗丁或是包衣都不同。
  “哟,曹章京。”
  旗丁一眼也看到了这人,他却没有过来,打了个招呼后,又是把下巴往上一抬。
  “曹章京”名叫曹世选,原是辽阳中卫指挥,说起来还是卫所武职高官,只是卫所官不值钱,曹世选并没有在营伍里当武官,也没有带兵,也没有家丁田产一类,所以被俘后投降,虽得了性命,却没有被授官抬旗,不象李永芳等实权游击一样,降了之后就有相应的官职授给,曹世选投降后成了旗鼓章京,协助女真额真管着一个牛录的旗鼓包衣,这旗鼓牛录其实就是投降的汉军独立编成牛录,隶属在黑旗之下,也就是后来的黑营兵。


第394章 沾光
  曹世选虽是章京,毕竟没有抬旗,身份还是包衣,眼前这旗丁若是女真人,少不得他还得叫一声“主子”,当下也得十分客气,笑着对那汉人旗丁道:“给老哥一个面子,主子给我差事,我本牛录的人手不够,上头叫我随意抽调一些人手去帮忙。”
  曹世选说话时,顺手还塞了一小串铜钱给那旗丁。
  旗丁脸笑开来,说道:“成,都是差事。”
  曹世选忙不迭感谢,那旗丁由他选人,顺口道:“曹章京,上头交下来什么差事,一个牛录的人手还不够。”
  “一个牛录?”曹世选笑道:“你是看不到,不仅咱们正白旗,整个八旗连蒙古左右翼都得出人手,各处都在挑人,我看你这里人手多,抢先一步,一会你再看,估计你这些爬犁到不了家,得先丢在半道上。”
  “要是误了达尔汉主子的差事,我可吃不了兜着走啊。”旗丁的脸顿时苦了下来。
  “没事。”曹世选道:“达尔汉主子也得去……明国商人送的粮食到了!”
  “啊,这是大好事啊!”
  不仅是旗丁,连那些一脸漠然的包衣们的脸上都有了一些鲜活之色,眼珠子都变得灵动起来了。
  这些年的天时一直是不好,不过从天启元年的年头到年尾,这一年的天时就不能用不好来形容了……坏到叫人绝望!
  “就是那个姓张的明国商人?”旗丁一脸的不可思议,他有些不大敢相信。
  张瀚在赫图阿拉住了好几个月,各旗认识他的人都很多,但最多的还是正白旗……没别的原因,张瀚就是皇太极带过来,并且是皇太极推出来介绍给努儿哈赤,最后当面会盟,确定商贸关系,虽是努儿哈赤本人做的决定,但皇太极的干系也是不小。
  这么久时间下来,各旗期盼着的商队一直没有到来,私底下不少人已经说张瀚就是骗子,皇太极也快成了笑话……议论旗主是大罪,底下的没根基的旗丁和包衣们打死也不敢,敢谈笑风生,说“老八”怎么被骗,怎么丢脸的,多半是上头的那些大人物们,这些人说的多了,旗下的人不敢说也是听了满耳朵,正白旗的人心里都不是滋味,本主丢脸,大伙儿也是脸上无光。
  “不是他是谁?”曹世选拍着腿道:“就是他的商队,早就到了科尔沁,蒙古人出了不少人马帮着送过来,咱们八旗也得出人手往蒙古地方去接!”
  “天爷。”旗丁一脸虔诚,合掌道:“这下四贝勒可要扬眉吐气了。”
  曹世选道:“哼,他们都沾咱们正白旗的光。”
  和那旗丁扯了几句,曹世选的人也选好了,李明礼当然也在其中。
  曹世选找了几十辆独轮车来,还有几辆大车,套了骡子和挽马,大车在头,小车在后,狗爬犁跟在两侧,所有人开始跟着他走。
  这样的事各旗都是交给汉军或包衣们办,只有少量的女真真夷骑着马在一边督管,他们也不吆喝责骂,手中却是拿顺刀,两眼冷森森的扫视着众人,各包衣都是凛然,知道这差事等于是行军,稍有不慎就会被斩首,当下都鼓起力气,奋力前行。
  曹世选坐在一辆大车的车辕上,一脸和悦的对李明礼道:“明礼,上回迁辽阳时我崴了脚,又和牛录里的人失散了,那些女真人死盯着我,说砍就砍我……你小子伤没好,架着我走,我欠你这人情,少不得要照顾你。得了机会,奏调你到我的牛录里来,虽说一样做活吃苦,但我不会作贱你,你小子也甭成天掂记着跑,也甭想着杀人,想着临死拉几个垫背的,老哥我一番好意,你可甭拿我当饺子馅。”
  李明礼这时才把心中一口气吐出来,身子也有些发软,他看向曹世选,眼神里终于有了些生气,默默点了点头。
  “我知道你心里憋屈……我牛录里还有人以前就认得你,说你以前爱说爱笑,不是冷酷阴森的人,现在却是变了,估摸着,你是在死人堆里爬出来,受了太多的苦……”曹世选打着了火镰,抽起了烟锅,他也沉着脸看向远方,坐在车上他取下了暖帽,头皮大半光着,他抽着烟,沉思了半晌,最终只道:“谁叫咱们摊上了这世道?我就信一句话,好死不如赖活着,谁坐龙廷不是坐?咱们,当兵吃粮,顾着自己的家小才是真的啊……”
  ……
  小小的军堡之侧,努儿哈赤骑着一匹高大的黄膘马,六十来岁的人仍然是腰背挺直,双目也是炯炯有神。
  几十个两黄旗的侍卫散在四周,护卫着老汗的安全,这些侍卫都是跟着老汗多年,武勇不在白甲之下,虽然只有三十来人,但陡然遇着几百上千的蒙古人也能护得老汗安全。
  便是皇太极,也是披坚甲,佩长弓,他的弓箭有三十七个力,是长大无比的铁胎弓,胖大身材的皇太极能够拉满,一般的将士不要说射的准,能拉满弓就已经可算得是勇士。
  代善与莽古尔泰等人也在侍卫的簇拥下,护翼在老汗四周。
  几位辅政大臣,诸多总兵,副将级的大将这一次也跟了来,在这个与蒙古人交界的小军堡处也是前所未有的热闹。
  在他们身后,是大量推着小车赶着爬犁过来的包衣,旗丁督促,甲兵策马在四周保护,人群象是大片的蝼蚁,在天地之间匆忙的行走着。
  当地平线上出现了同样大量推小车和赶马车的身影时,努儿哈赤轻轻点头,在场的人都露出欢喜之色,皇太极也是感觉心头一松,轻轻的吐了一口气。
  “奴才叩见大汗。”
  “奴才见过主子。”
  谭泰和舒穆二人一并先赶了过来,两人先叩见大汗,然后又叩见皇太极这个旗主本主。
  “都起来。”努儿哈赤心情大好,脸上露出和悦的笑容。
  两个牛录额真赶紧站了起来,肃手站在大汗和皇太极等人一侧。
  皇太极问道:“这是第一批么,多少石粮食?”
  他没有问别的,现在的后金还是什么都缺,战马,布匹,生铁,兵器,铠甲,药材,只有食盐还能保障,这也是夺了南四卫的产盐地后才解决的难题,以前的女真部落,食盐都是靠大明赐给,很多部落吃盐困难。
  但最缺的毫无疑问就是粮食,最重要的肯定就是粮食!
  谭泰上前,朗声答道:“张瀚张东主送了四万石粮食至喀尔喀,再至科尔沁,然后至咱们大金地界,沿途各部扣下加上运送的损耗,咱们一共还有三万二千石,这一批是一万七千石,还有不少布匹货物,奴才做主由下两批再送。”
  努儿哈赤道:“你做的很对,别的都没有粮食要紧。”
  谭泰得此夸赞,立时高兴的满脸放光,大声道:“奴才谢大汗夸赞。”
  不少旗主和大臣都看着谭泰,这个奴才算是被大汗记住,估计会成为正白旗里的后起之秀。
  努儿哈赤又冷哼一声,说道:“这商道算是通了,不过各部居然拿走八千石,真是可恶。”
  代善皱眉道:“这几个部落加起来也有几万丁口,好十几万人,他们也缺粮,若是日后来一批扣一批,咱们这边如何够用。”
  皇太极微笑道:“这也是难免,谁叫咱们要绕这么远的道?”
  努儿哈赤也是凝神不语,半晌过后,他才道:“日后还是要缩短距离才是。”
  皇太极躬身道:“明年开春必征广宁,拿下广宁,再征喀尔喀诸部。”
  努儿哈赤道:“善,正合我意。”
  努儿哈赤又道:“商道虽立,但亦不能过于仰赖,总归得靠我们自己。至于给张瀚的毛皮,人参,东珠,金银,四贝勒按价给付,不能叫一个商人说我们赖账。”
  皇太极含笑躬身,应道:“张瀚也是商人见识,三趟过后就说要给付了再送,汗阿玛说的是,他越是这般小气,咱们就该大方才是。”
  开春征广宁,再从明国手中抢下三岔河辽河到广宁锦州等大片地方,最少要立足在大凌河畔,这也是努儿哈赤和女真上层贵族的共识。
  只有拿下广宁,才能切实掌握住科尔沁诸部,才能再征服喀尔喀五部,再威逼察哈尔的附属八部,再下来才能真正打击察哈尔本部,然后才能再进窥整个辽西,尽得大明辽东之地。
  不下广宁,不得蒙古,不得蒙古,不能全得辽西,这也是整个后金的大战略。
  努儿哈赤感觉自己虽老,精力却还充沛,他在马上屈了屈手指,又挺了挺腰背,感觉雄心勃勃。
  人们见大汗如此英姿,都是面露喜色。
  他们从明国附属的夷人小部落,一直在大山中苟活,靠和明国互市换一些食盐,生铁,耕牛,一直在仰人鼻息,纵使大汗也居在普通的房舍之中,普通的贵族生活也很差,还不如汉人的富户享乐。
  现在进了大城,大家都有了大量的包衣奴才,拥有大量的田亩,在辽阳城各家都有了广厦大宅,屋中有美妾和仆役,他们都渴望着能够再建功立业,打下更大的地盘,拥有更大的富贵享乐。


第395章 拓地
  车队渐渐过来,都是前一阵派出去的旗奴和科尔沁来的蒙古人,代善他们打马向前,与那些蒙古头人寒暄问好,科尔沁的明安台吉也来了,代善引领着这个台吉向努儿哈赤这边来,努儿哈赤已经下马,准备和明安台吉行抱见礼。
  小车很难推,在积雪中艰难前行,更多的是狗拉的爬犁,在女真人的地盘上,使用这种爬犁十分常见,在冬季,不管是运输物资还是人们的行动都十分方便,只有当爬犁数量不够时,才必须动员大量人手来推小车。
  每个人都注视着这些独轮小车,每个推车的人头顶都冒着汗,车轮的两侧都放着沉重的口袋,里头都是装的麦子和小米等粮食,看到这些粮食川流不息的从自己身边经过,女真人的脸上都露出欢喜之色。
  在听说粮食送至之后,努儿哈赤就已经把大体的分配方案叫人做好了,各旗下都有,当然全部是分给女真人,从贝勒们到台吉再到阿哥,然后才是诸大臣,固山额真,梅勒章京,牛录额真,章京,普通的旗下人肯定也有份,不过多半是这些人瓜分之后,会拿出小部份来分给自己的旗下亲信,普通的战兵和旗丁多半没份,只有当更多的粮食进来之后,这些旗下人才会有份分到一些。
  包衣和汉人当然不可能分粮,但旗人自己的粮食充足后,对他们的剥削也会减轻很多,另外市面上的粮食压力会大大减轻,整个女真统治区的粮价都会回落。
  而且这些粮食也不是白给,大金付给张瀚多少,各旗下就得用相等的价格给付粮价,没得商量。
  就算这样,也是比各旗自己买粮划算的多,皇太极也知道不少旗主贝勒都在做粮食买卖,借着掌握粮食的权力从旗下人和汉人手里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商道畅通之后,这些人的买卖更好做了,固然粮价会下调,但他们手中的资源也变得更多。
  第一批是一万七千多石粮,一石粮一百二十斤,一辆小车正好推一石,若是夏季壮实汉子一辆独轮小车能推两石甚至三石,但此时积雪漫漫,推一石粮已经叫这些包衣累的只剩下半条命。
  爬犁能拉三石粮,架爬犁的人只能在一边跑着,吆喝那些狗儿不要瞎跑。
  大车能拉十来石粮,车辙在积雪弥漫的道路上压出黑而深的车辙印来。
  一万七千多石粮,接近二百万斤,动员的爬犁和大车过千,独轮小车数千,还有更多的人赶过来轮替接力。
  皇太极沉吟着,眼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