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荣耀法兰西-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显然,宪兵队的报告是在避重就轻,将无辜村民描述为偷袭联军的暴民,还刻意忽略了黑森雇佣兵强…暴妇女的罪恶行径。当然,私藏财物的士兵数量也是大大缩水,但并非宪兵有意隐瞒,而是科堡元帅给宪兵少校做过警告。
事后,普鲁士王储腓特烈·威廉三世全盘接受了联军参谋长的处理意见,联军高层试图将当卢村屠杀事件掩盖下去,但却是事宜愿为。尽管德国宪兵在当卢村附近大肆搜捕屠杀的幸存者(只是关押监狱),可依然有几名村民侥幸逃了出来,他们向西翻越崇山峻岭,并在马恩省的东部森林里得到法军巡逻队营救。
数天后,当卢村的屠杀消息传到北方统帅部时,安德鲁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亲自给马斯军团,以及所有法国…军队都下达了一道特别命令:但凡遇到奥普联军西路支队黑森雇佣兵的第1步兵团2营的任何官兵,必须就地枪毙,不接受他们的投降,决不饶恕一个刽子手!
……
第230章 博派尔将军
在另一时空里,1792年的大普鲁士军团入侵法国时,革…命之后的巴黎公社与国民议会曾派出大批特派员前去沦陷区或即将沦陷的战区,鼓舞洛林与阿尔萨斯的公民们血战到底,誓死保卫法国。
特派员们告诉所有指挥官们:那些投降或是逃跑的军人,统统会被视为叛国者,还将牵连家人一同受难。但事实上,除了国境线上的维隆要塞成功坚守3天外,之后的埃坦要塞,以及距离凡尔登要塞东北方向10公里外的沃堡与杜奥蒙堡等,几乎都是一枪不发的投降德意志干涉军。
如今,有了穿越者的时代,这位北方最高统帅给予各个要塞与堡垒指挥官的命令简单而清晰:只需坚持72小时,即便投降也不被视为叛国。遵照安德鲁长官的规定,那些蛇鼠两端,原本与法侨支队叛军勾结的要塞与堡垒指挥官纷纷改弦更张,拒绝立刻投降的条件。无论是被重重包围,劝降者晓之以理;还是狂轰乱炸,大军恐吓连连,反正在72小时之内,法国官兵必须死守防御要塞。
但凡72小时的时限一到,堡垒上空就会不加拖延一秒的准时悬挂出白旗。另外,要塞里的火炮都会接二连三的炸膛,并无法再行修复。此举,自然气得奥属联军的指挥官们们火冒三丈,却有无可奈何。
由于安德鲁将军的宽容之举,使得处于弱势的法国驻军在洛林山区实施了一系列的有效抵抗,极大拖延了德意志联军行军步伐长达半个多月之多。而另一时空,奥普联军从越过国境线到抵达凡尔登,仅仅1周左右的时间。
直到9月12日傍晚,一路跌跌撞撞德意志联军才抵达马斯右岸,隔着近百米宽的湍急河流,与群山环绕的凡尔登要塞标志性建筑…双子塔楼,瑶瑶相望。那座双子塔楼城门属于凡尔登城墙的一部分,两侧由二个巨型楼塔构成,顶上是一个露天平台,平台周围有封闭式炮台、城堞和堞眼,配有排水管……
总体来说,凡尔登要塞建在马斯山谷中间,前有宽阔的马斯河作为屏障天险,两翼是险峻的马斯(默滋)河谷,背后是一大片原始的阿尔贡纳森林,易守难攻。由于河对岸连接要塞双子塔楼的桥梁已被法国守军提前炸毁,桥面变得不可通行。即便凡尔登要塞的指挥官现在选择投降,而联军工兵也至少需要3到4天时间去重新恢复断裂的桥面。
前天下午,当外国干涉军开始围攻杜奥蒙堡与沃堡两座要塞时,凡尔登的指挥官博派尔将军,命令工兵部队在马斯河及其支流上的4座桥梁下方的各个桥洞里预设了炸药。当两座姊妹堡垒纷纷降下军旗时,得到博派尔将军指令的工兵上尉随即点燃了导火索。数分钟后,伴随着凡尔赛上空的几声巨响,等到硝烟陆续散去,马斯河上的所有桥梁都被炸断。
此时,潜伏于马斯河右岸,位于贝尔吕普高地上的达武上校长吁了一口气,随即收起了手中的单筒望远镜。按照蒙塞将军的命令,达武和他的绿夹克来复枪尔团(一团由勒费弗尔将军亲自指挥,目前在阿等森林一带阻击奥地利的波西米亚军团),监视凡尔登工兵务必在沃堡与杜奥蒙堡陷落之际,炸断马斯河上的所有桥梁。否则,达武将会启动一个后备方案,由跟随来复枪团的一个工兵连队实施最后的定向…爆…破。
在凡尔登卫戍司令博派尔将军履行了北方统帅部的一项命令之后,负责秘密监视该地的来复枪团,其任务也暂时告以段落。至于这座看似坚不可摧的凡尔登要塞,其最终结局究竟如何,现在已不属于达武等人所要考虑的了。在战场之上,每一个军人都有自己需要履行的使命与职责。
依照原定计划,当普奥联军抵达并占领凡尔登要塞之后,达武和他身后那些身穿绿色夹克衫,蓝色长裤,脚蹬牛筋底山地靴的第二来复枪团,一共1800名官兵,将分散为15个连队(比普通步兵团多6个连队),潜伏于凡尔登…埃坦…一线的密林丘陵中。
他们的任务就是,伺机炸毁桥梁,破坏交通要道,最重要的任务是狙击联络兵,摧毁联军的粮食与军火补给车队,让位于最前线的大普鲁士军团得不到来自后方的任何支援,从士兵补给到面粉供应。此外,达武还接到一项秘密命令,强行驱散沿途洛林地区的居民。那是未来的战斗将会是非常的血腥与残酷。
当然,现在还没到执行破坏计划的时间点。一切要等到来自统帅部的命令,而这个命令的传达,就是达武面前,那根即将竖起来的信号杆。这是一座简易的臂板信号机,传达的信号也非常简单,紧急状况下甚至可以挂出旗语做替代。
在第二来复枪团用于隐身的各处营地里,充斥着各种弹药、食物罐头、药物绷带、晾晒与取暖设备、维修枪械与联络信号的工具,甚至还包括饮用水的消毒与过滤装置。上述这些,都是安德鲁早在今年2月份的时候,借口向爆发食物危机的默滋省输送救济粮食之际,命令工程兵部队在此秘密构筑了多个营地,每个营地里还储备了大量的战争物资。
……
9月15日早上10点,作为凡尔登卫戍司令官的博派尔将军,在巡视要塞防御之后,再度回到了自己的指挥部里。至于马斯河对岸外,数十门火炮的轰鸣声与爆炸声,都与其无关,卫戍司令把自己关在二楼办公室里,处理各种公务,并下达指令。
不久,博派尔将军抬起头来,他从窗户望着外面的大花园里,那是一颗飞来的实心弹恰巧把他亲手栽种的橡木苗砸烂,震得整个房间都颤动起来。至于玻璃窗的玻璃与陈列架上的瓷器早在几天前已变成支离破碎的垃圾。
“哎,如果没有这场战争,凡尔登的一切是如此平静、安详。”卫戍司令叹息一声,随即又沉思了好一会儿,然后摇动自己全身,在放着地图的桌边来回走动,他暗自说着:“感谢上帝,我还是提前一周疏散了所有平民。除了留守的1千卫戍部队外,也只有那些一心想逼迫我投降的保王党混蛋。”
想到这里,要塞指挥官弯下身子,找了个矮凳让自己坐下。事实上,安德鲁曾指示博派尔将军在炸毁马斯河上的所有桥梁之后,可以率部向西撤退,穿越阿尔贡纳森林之后,在圣默努尔德地区,归于马斯军团司令,蒙塞将军的麾下作战。
不过,博派尔却拒绝了北方统帅部的命令,他希望自己能在凡尔登赢得一场令人刮目相看的“伟大”胜利。然而,等到安德鲁总司令第二次后撤令下达到凡尔登时,两千五百名守军与4千名平民,决定跟随传达命令的宪兵队,离开不再坚不可摧的凡尔登要塞,西撤到马恩省境内。
可即便是这样,博派尔和他那仅剩1千的守军,仍旧坚守凡尔登已达3天。尽管德意志联军的勇敢工兵不顾要塞火炮的危险,昼夜不停的抢修桥面,但数天过去了,也仅能勉强两名步兵并排通行。因为进攻队列无法在狭窄且受损的桥面上施展,所以针对要塞塔楼的攻击都已失败而告终。
此外,在凡尔登附近,马斯河上的所有船只都提前凿穿沉入河底或焚烧干净。而在丰水季节强行泅渡宽阔的马斯河,那只是对方指挥官送人头的愚蠢行为。不过,有情报显示,联军正在下游的的缓滩一带制造渡河用的木筏。显然,布伦瑞克公爵和他的数万德意志联军已不愿意等到卫戍司令的投降时刻。
战斗之初,博派尔还在告诉自己,可以让数万干涉军知难而退,而他本人可以英雄身份回归巴黎。或是作为默滋省的国民代表,或是成为阿尔卑斯或意大利方面军的指挥官。至于北方统帅部下属三个军团,博派尔从来不敢奢望染指。那是安德鲁的霸道作风令所有将军都在他的面前战战兢兢,更别说自己两度违背年轻的统帅的军令。
炮声间歇,指挥官站了起来,再度走到窗边。他看到一个传令兵朝这边跑过来,送来了一份急电。上面写着:皮蓬中校叛变,北面城墙被保王党人打开,凡尔赛即将落入联军手中。
看到这里,博派尔眼前一黑,几乎都要摔倒。对于凡尔登的陷落,指挥官并不意外。倘若别人投敌,自己也尚可理解,但皮蓬中校却是他妻子的亲弟弟。
尽管安德鲁统帅以极其强硬的态度,一再否决巴黎公社对战败指挥官的屠杀令,但这位北方统帅部却无法保护那些投敌卖国军官的亲眷。所以说,皮蓬中校的投敌之举,实质是将数个家族至于极度危险的地步。
想到这里,博派尔立刻签署了最后一道指令,让传令兵传达给所有军官:就地销毁所有火炮、枪械与弹药,将其投入马斯河中。20分钟后,凡尔登卫戍部队打开各自城门,在军官引导下,列队向联军投降。
等到传令兵出去之后,博派尔独自待在办公室里一会儿。他写信给妻子玛丽写了最后一封诀别信。
“亲爱的玛丽:
我可爱的妻子,我的知己,我的爱人!
永别了,请好好照顾自己,还有我们的三个孩子。
务必告诉所有人,夏尔…博派尔是为法兰西祖国浴血奋战,而不幸阵亡的!
一心思念你的,夏尔。”
写道最后,卫戍司令瞬间感到厌倦,甚至有点筋疲力尽。他走进更衣室,换上一套崭新的将军制服、军帽与军靴。这是博派尔将军在两周前让凡尔登城里最好的裁缝制作的,原本是想等着胜利那一天拿出来穿戴,却不想是在今天。
20分钟后,得到要塞投降消息的联军随即停止了炮击。不久,一个奉命接管双子塔楼的普鲁士步兵团,小心翼翼的走过马斯河上勉强修补好的桥面,顺利接管了城池要塞,并将所俘虏的法军士兵关进双子塔楼里,等着联军宪兵队来接管。
就在普鲁士官兵对着城头悬挂的双头鹰军旗时,开始欢呼自己的又一个胜利时,在凡尔登中心广场上,悲壮的一幕出现了。
身穿将官制服的夏尔…博派尔将军,骑着战马,拔出军刀,高喊着,朝正在城门布防的千余名普鲁士人猛冲过来。尽管联军军官始终在大声疾呼,想着让发疯的法国将军放弃这种愚蠢的自杀行为,但单人单马的他依然不做任何停歇。
于是,普鲁士步兵们本能的举起步枪,瞄准,然后整个队列一同齐射……
第231章 拒绝任何形式的和谈
就在凡尔登陷落的第二天,由三匹阿尔登重型挽马牵引的一辆四轮马车在两名身穿绿色外套联军宪兵的护送下,从凡尔登要塞的西门出发,一路朝着森林密布的阿尔贡纳丘陵深处驶去。马车厢里仅有两个乘客,歌德与梅尔达。
按照歌德与布伦瑞克公爵的商议结果,德国诗人是以魏玛公国学者身份(魏玛公国当下尚未加入德意志联军,属中立国状况),拜访法军最高统帅安德鲁…弗兰克,以期寻求以一种友好的方式,妥善解决目前存在的“军事冲突”。
没错,措词是“军事冲突”。显然,布伦瑞克公爵和他的幕僚们心中依然感觉良好,认为法军统帅部之所以主动放弃洛林北部山区的主要原因,不过是想借助天时与地利来迟缓奥普干涉军的行进步伐。究其根源,是懦弱的法军无法在正面战场上抗衡强大的普鲁士军团。
由于联军情报的严重滞后与各种不实,加之香槟地区的对外信息封锁,使得联军统帅误判了法军的数量与质量,布伦瑞克公爵与他的参谋长科堡元帅一致认为,负责担当正面阻击任务的马斯军团总兵力不过6万,除去防御北方阿登森林里方向的波西米亚军团,以及坚守东面蒙梅迪要塞之外,最多能派出4万人南下。
至于北方统帅部调集的几万总预备队,不过是些鱼腩一般的国民自卫军、各省志愿军,或是手持长矛的暴民。按照布伦瑞克公爵与法侨支队的共同判断,对着这些暴…民,无需火炮支援,最多是两三次排枪射击,就能令这些从没接受过严格军事训练的平民武装分子掉头逃跑。
所以普鲁士军团的主要对手,就是蒙塞将军麾下的4万法军精锐,至于那位法国…军团司令官还曾以卑劣的手段,围歼过奥地利王家骑兵团,重创了一个骠骑兵团。。
尽管在占领凡尔登要塞之后,联军中路军团(8万普鲁士军团与1万西进支队)的前线总兵力,从最初的9万下降到现如今的4万。这是要除去监视蒙梅迪要塞方向的法军,以及驻扎隆维…埃坦…凡尔登一线的保障交通要道、桥梁与辎重车队的安全部队,还有数以千计的伤病员。
4万对4万,单凭这个数字,普鲁士总司令与他的奥地利总参谋长就能想到己方的胜利结局。经过七年战争之后,欧洲大陆的第一军事强国,已不再属于法兰西。大部分军事家,包括法国人自己(流亡贵族),也认同在同等数量的兵力下,普军的整体实力要高出法军一大截。何况,由于法国政局两年来一直不稳定,军饷缺乏,使得各军团的中高级军官外逃了大半,无法实施高效率的指挥作战。
此消彼长之下,布伦瑞克公爵和他的指挥官非常坚信,4万装备精良且训练有素的普鲁士军队可以在正面战场上,击溃6万甚至更多数量的法军。而这,也是那位安德鲁统帅在战争爆发之后的两周多时间里,一直拒绝给洛林各地要塞提供增援,还始终避而不战,妄想以漫长的补给线、糟糕的天气和传染性疾病,来迫使外国干涉军后撤的真实原因所在。
至于那位梅尔达少尉,如今不再属于普鲁士军团的战俘,其身份已变为驻魏玛公国(整个国家就是一座城市而已,可参考新加坡)的联络官。为此,布伦瑞克公爵甚至下令还归还梅尔达少尉的佩剑和手枪,这名法国军官每天任务就是陪同公国枢密顾问歌德先生,但其活动范围必须处于联军宪兵队的监管之下。
对于这样的好事,年轻的梅尔达当然不会拒绝,没人愿意待在位于埃坦要塞,那座肮脏不堪的战俘营。一次,梅尔达还向歌德表示,等到战争结束时,就去魏玛公国看看。因为在诗人的描述中,魏玛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城市,依偎在埃特斯山的怀抱中。伊尔姆河水静静流过绿色的城市,掩映在树木花丛中的建筑物沉静恬淡。可以说:“魏玛不是一座有公园的城市,而一座有城市的公园。”
等到梅尔达以向导身份,领着魏玛公国枢密顾问歌德进入法军控制权时,两人在马车里谈论更多的是,则是德国文学家在18年前创作的那部中篇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
“嘿,歌德先生,你真的与认识那个叫绿蒂的德国姑娘吗?”
“哦,她漂亮吗?你和她约…炮了吗?真抱歉,这是一名巴黎律师的口头禅。那个坏律师还说,写这类书的作者都是喜欢把妹子的混蛋文青。”
“我听说很多教会组织,包括罗马教廷,都认为你的这部书是在鼓励与教唆青年人自杀,纷纷要求德意志各国加以封禁,并做彻底焚毁。是吗?”
……
于是很快,当车厢里只剩下梅尔达一个人的声音时,那就是轮到43岁的歌德先生开始烦恼于自己人生。
马车在进入阿尔贡纳森林之后,一直沿着通向45公里外的圣默努尔德方向前行。马斯河的一条支流就位于森林大道的左侧,湍急的河水在堆积着树枝、岩石与沙土的峡谷中翻滚。几个小时之后,马车已经从离开山岗,来到谷地。
此时,歌德的大鼻子俨然闻到了那个浸透着潮气,带着花草芬芳清新,绝无硝烟的泥土气息。透过玻璃窗外那灰蒙蒙的雾霭,他无法看清周围的情况,四周显得一片寂静,除了几只夜莺悠远而清晰的哨音传来。
“咦,怎么现有会有夜莺的叫声?”歌德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
车厢的对面梅尔达少尉似笑非笑的望了德国诗人一样,他猛地打开玻璃窗,对着一直跟随马车后面,做警戒状的两位联军宪兵,说:
“先生们,从爱惜生命的角度出发,我强烈建议大家请收起手枪与放下马刀……呵呵,这样就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