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周氏三国(朝盖)-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百步之外。

周坚看着已经装好了石块的重力投石车,眸子里刹时燃起了熊熊列焰,眼神中射出了浓浓的期待,随即用力一挥手,厉声喝道:“放。”

第251间兵坚甲利

“主公有令,放。”

投石车边上,一名负责指挥的都伯眼神一凝,紧跟着大吼了一声。

“遵命。”

两名早就严阵已待的彪型大汉齐声大吼一声,齐齐将手中的大铁锤高举过顶,然后奋起全身的力气,猛地挥落下来,将卡住牵引铁链绞盘的铁绡子砸开。

咔嚓嚓!

咔嚓嚓!

刺耳的金铁磨擦声中,随着拉扯杆臂的铁链被打开,高高悬起的杆臂一端在万斤巨石的重压下,以横梁为中心,猛地向下降落。

而杆臂的另一端,侧迅速往上翘起,并且将固定在上面的抛篮高高甩起。

当抛篮甩到空中后,装在抛篮中的磨盘大小的三棱青石猛的被抛飞了出去。

被打磨的十分锋利的三棱青石在半空中划过一道抛物线,直甩出两百余步,狠狠地砸在了永安城内,虽然没砸到城墙上,但还是将永安城头的士兵们吓了一跳。

“那是什么鬼东西?”

有士兵惊的大叫一声,连忙缩了缩脖子,探头探脑地向城下张望。

吴懿和一众将校也是大吃一惊,急忙望向两百步之外的投石车。

有部将倒吸了一口凉气,嘶声道:“那是什么鬼东西,难道是抛石车?不可能,抛石车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大,而且能抛石两百步以上,这怎么可能?”

“就是,抛石车能抛石达到八十步就已经很不错了。怎么能达到两百步以上。”

“肯定是抛石车,估计是荆州军对抛石车改良过了。”

益州军将领们一个个满脸震惊,在这个愚昧落后的年代,任何一次武器装备改革,都足以引起轰动,更别说抛石车这种大型的攻城器械。

吴懿的眸子里刹时变的一片凝重,早就听说荆州军在军械装备方面的技艺和锻造水平是天下诸侯之冠,没想到不但造出了如此恐怖的攻城塔楼,连抛石车都改造过了。

超过两百步的抛石距离,这绝对是一项巨大的革命性突破。

只要是久经战阵的带兵将领。都知道抛石车的抛石距离超过两百步。其中所蕴含的重要意义,这小小的一个突破,就有可能形成战术上的巨大优势。

别的不说,只要荆州军造上个几十架这种抛石车。在两百步外不间断地用巨石轮番砸击永安城墙。就能形成战术上的极大压制。届时益州军在地利方面的优势亦将荡然无存。

就在这时,三架攻城塔楼已经推进到了永安城墙二十步之内。

“快,别让这鬼东西靠近?”

有小校嘶声大吼。东奔西走,指挥兵卒往城下狂扔滚木、青石等物,以图阻止三座庞然大物靠近城墙,或者用火箭攒射。

然而全新的攻城塔楼的三面都用生牛皮包裹了起来,可以有效地防止火攻。

就在这时。

一篷密集的箭雨从塔楼最上层的缝隙中攒射了下来,措不及防的益州军刹时被射的人仰马翻,惨叫声响成一片,急找掩护躲避箭雨。

就连吴懿也差点被射伤,惊出一声冷汗。

“快,给本将军砸烂这鬼东西。”

吴懿一边擦着冷汗,一边气急败坏地大吼。

“是是是……”

城头上一阵鸡飞狗跳,一众将校和兵卒们东奔西走,很快就将数十架简易的抛石车搬上了城头。这些抛石车虽然十分简陋,根本就是几根木头绑成的木架子,不论是抛石的重量和距离都受到极大的限制,但却十分轻便,就算是在狭窄的城墙上,也能抛石。

“快,狠狠地砸。”

有小校跳脚大声吼,每台抛石车旁都围了十余名兵卒,七手八脚地将一块块铁锅大小的大青石装进抛篮,然后合力拉扯缆绳,将大青石抛了出去。

砰!

砰!

砰!

接二连三的闷响声响起,一块块铁锅大小的青石砸在攻城塔楼上,如中败革,间或有前面的横架挡板被砸的发出‘咔嚓’声,却没有断裂。

这些简易的抛石车抛出去的石块不论是重量、高度、速度都实在有些差强人意,二十步的距离,就算这些铁锅大小的大青石被抛了出去,也没有多少力度。

啊啊啊……

凄厉的惨嚎声中,又是一拨箭雨从塔楼上倾泻了下来,将城头上的益州兵再次射的一阵人仰马翻,倒下了一大片,特别是数十架抛石车旁边,几乎没有人还能站立。

就算侥幸没有被射死射伤的,也赶紧找地方躲了起来,不想当活把子。

“快,刀盾兵上前。”

吴懿大吼一声,一排排刀盾兵立刻举着盾牌上前,在狭窄的城头上树起了一片盾墙。

就在这时。

轰的一声巨响,攻城塔楼前面的挡板终于放了下来,狠狠砸在了永安城头上。

紧接着,又是两声巨响,其他的两架攻城塔楼也先后放下了登城梯。

“杀!”

挡板后面的平台上,有荆州小校举刀前引,厉声大吼。

“破军之志,有胜无败!”

“斩将夺旗,誓破敌锋!”

崩天裂地般的号子声中,两百块头明显比普通士兵要更加高大,披着青一色全身鱼鳞铁甲的重装步兵列着严整的队形,从平台上冲了出来,顺着塔楼在城头上搭起的通道,迅速冲上了永安城头,和益州军展开了惨裂的厮杀。

这些披着全身甲的重装步兵不但腿脚都掩盖在黝黑发亮的铁甲下面,甚至就连头上都戴上了特制的铁盔,只留出两个眼窟窿,简直都快武装到了牙齿。

整个荆州军中,能够武装到这种程度的,自然是破军营的将士。

除了破军营的将士,普通的士兵就算能负重这种覆盖全身的鱼鳞铁甲,再盔了铁盔的话怕是也难以行动,更不用说与敌军厮杀了。

紧随重装步兵的,则是三百刀斧兵。

这些刀斧兵一个个人高马大,块头不在重装步兵之下,全都是青一色的全身皮甲,护住了头胸以外的所有部位,而且皮甲全都是双层特制,中间的夹层还有一层丝麻,经过皮匠的浸泡和胶制等十多道工序最终制成。

曾经有军中小校试过,用厚背环首刀全力一刀竟没能将这种特制皮甲完全劈开。

要知道,荆州军的武器锻打水平绝对是天下之冠,锻打的厚背环首刀比其他诸侯打造的环刀要更加锋利和坚韧,军中小校全力一刀竟不能将皮甲完全劈开,虽说小校的力气没法跟周坚、许褚、,典韦这些狠人相比,但也足见这特制双层皮甲的防护能力。

就算不如重装步兵的全身鱼鳞铁甲,但也极为可观了。

穿上这样的皮甲,就算被砍上一刀,只要不被命中要害,最多也只是个重伤。

别小看这一点点优势,对于出生入死的士兵们来说,这一点小小的优势,足够让士兵们在绝境之中反戈一击,杀掉敌人,从而影响一场战征的最终胜负。

与铁甲相比,皮甲更轻,也更灵活,更适合近身厮杀的刀斧兵装备。

全身鱼鳞铁甲毕竟重量太沉,重装步兵披上铁甲作为防御中坚还没什么,若是让刀斧兵披上铁甲,就算气力再大,耐力再强,除非达到周、许褚、典韦这等地步,否则绝对于近身搏杀不利,反到还不如皮甲。

而且双层特制皮甲的防御力绝对要超出那种简单的胸甲。

不过,这种全身的双层特制皮甲造价实在不菲,而且制作起来十分麻烦,就算富庶如周坚治下,也没办法大规模的装备,只能暂时先装备破军营。

震天的喊杀声中,最前排的重甲步兵已经登上了永安城头,将肩上扛的厚厚的橹盾狠狠贯在了城头上,发出砰砰砰的一连串闷响,树起了一道道坚固的盾墙。

第252章攻破永安

“杀!”

三百刀斧兵紧跟着踏上了城头,在两百重装步兵的掩护下,挥开三尺多长,重达数十斤的厚背大环刀,和扑上来的益州兵展开了生死搏杀。

噗!

噗!

噗!

利刃剖开**的噗闷声和惨叫声连成一片,益州兵身上那薄薄的布甲根本就无法抵挡锋利的厚背环刀,被擦中了非死即残。

破军营的战术简单而有效,配合默契和到位。

三百刀斧兵结成严谨的阵形,在重装步兵的掩护下,迅速向两侧推进,高效而快速地收割着益州兵脆弱的性命,每次刀光亮起,都会有血花崩射,残肢抛飞。

“杀。”

吴懿就在不远处,亲自带着数百亲兵杀了过来。

噗!

噗!

噗!

闷响声依旧不绝于耳,三百刀斧兵就好像三百台冷血的杀人机器,毫无阻碍地将吴懿最精锐的数百亲兵像收割麦草一样,成片成片的斩杀,效率高的吓人。

“挡住,给本将军挡住。”

吴懿刹时眼睛都红了,眸子里还透露出了浓浓的不可置信,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伙荆州兵实在太可怕了,为何之前攻城时,却没有上阵。

只是短短十几个呼息的功夫,他引以为傲的三百亲兵就几乎被斩杀殆尽。

在前面扛着巨盾开道的重甲步兵就像似一头头钢铁怪兽,狠狠地向前碾压。撞向吴懿。

吴懿一边大吼,一边飞快地后退,冷不防巨盾兵面两口呈亮的厚背钢刀好像两条蛰伏已久的毒蛇般,狠狠地劈了过来,左右交叉斩到,欲将吴懿分尸。

吴懿大惊失色,连忙横刀架开,冷不防随即又是两口钢刀劈到。

“快,快上,给本将军挡住。”

吴懿差点骇的魂飞天外。连忙险之又险的躲过。然后迅速躲到了后面,再不敢上前。

与此同时,另外的两架攻城塔楼上,许褚、甘宁也各率数百步卒杀上了城头。很快就在城头上站稳了脚步。让更多严阵以待的荆州军从攻城塔楼踏上了城头。

血战连天。杀声惊野。

随着越来越多的荆州军杀上城头,益州军士气骤然,开始露出了颓势。

等到城门被许褚亲自带着三百甲士打开后。益州军终于再也抵挡不住,被荆州军杀的开始节节败溃,很快就一发不可收拾,被逼下了城墙。

兵法云:两军相逢勇者胜。

益州军和荆州军的兵力相差本就不大,在狭窄的城头上,就算荆州军兵力占优,但优势也难以有效地发挥出来,这个时候,拼得就是意志和战斗力。

而不论是拼死杀敌的意志,还是军队的战斗力,荆州军都要胜过益州军。

特别是军队的战斗力,不论是在论练还是兵器装备上,荆州军都远胜益州军,这些关键性的因素,决定了荆州军的战斗力要比益州军强上一大截。

“该死,怎么会这样?”

狭窄的巷道中,吴懿眼瞪瞪地看着荆州军开始入城,差点气的吐血。

三万大军,竟然还没能守住永安,这让他情何以堪。

更严重的是,此番兵败,永安被生生攻破,若是日后主上追究起来,怕是罪过不小。

此前严颜兵败,两万大军折损过半,还可以将责任推到严颜身上,毕竟严颜冒然率军追击荆州军,事先并州征得自己同意,可以将责任推个干干净净。

然而此番因安全荆州军强袭攻破,想推卸责任都没有个给他背黑锅的。

“杀,不能让永安在本将军手中丢掉。”

吴懿目龀欲裂,神情疯狂,挥舞着钢刀厉声大吼,“给本将军狠狠地杀,和这群该死的荆州贼决一死战,快上,给本将军狠狠地杀。”

身后,密密麻麻地益州兵挤满了巷道,一窝蜂地向前冲去,和荆州军进行巷战。

永安城外。

周坚眼看着周胜率领破军营杀进城中,这才长长地吐了口气,喟左右道:“永安终于攻下了,不过本将军忽然发现,攻城塔楼还有个致命的缺陷。”

戏昌讶然问道:“敢问主公,攻城塔楼还有何缺陷?”

周坚道:“无他,这玩意太重了,本身的重下就不下十万斤,再加上里面还装了数百上千的士兵,重量怕是超过了二十万斤。如此巨大的重量,如果地面太松软,或者地面不平坦的话,想要推动可就难了。”

戏昌略一思忖,便恍然道:“主公所言甚是,这到的确是个缺陷,想要将地面弄的松松软软其实并不难,只要引水灌之,地面被浸泡成泥泞,以攻城塔楼的重量,若是陷了进去就算是两千人,也绝对无法推动,到是不可不防。”

周坚‘嗯’了声,道:“这办法不难想到,就算是平头百姓,估计都能想到。看来以后再出动攻城塔楼,就得谨防敌军以此计破之。”

戏昌点点头,又瞅了一眼城门洞中,凝眉道:“主公,益州军的抵抗很顽强呐!”

周坚沉声道:“益州军的顽强的确出乎本将军的预料,不过,眼下城门已破,就算吴懿本事再大,又岂能抵挡本将军大军入城,攻下永安,只是早晚的事情罢了。”

益州军的抵抗出乎预料的顽强。

这一战从早上持续的中午,又从中午到傍晚。

直到太阳快落山时,荆州军才将益州军彻底击溃。

吴懿率残军撤出永安,仓惶后撤时,又被许褚率亲骑追杀的大败亏输,仅率八千余残军逃往临江,许褚眼看天色已晚,又对西川复杂难行的道路十分头疼,还未敢继续追击。

周坚登上城头时,城中的喊杀声依旧没有停歇。

周胜、甘宁等将正在率领大军肃清城内继续顽抗的残敌。

放眼望去,整个永安城已经变成了一片腥红色,血流飘忤,浮尸遍地,有战死的益州军尸体,也有荆州军将士的尸体,熏天的血腥味,就算再凶残的野兽,都不愿意靠近。

受伤未死的士兵倒在血泊中无助地哀嚎,凭添了无尽的悲凉和残酷。

有荆州军将校带着兵卒将受伤的同位一个个救起,送回军营养伤。至于倒在血泊中哀嚎的益州兵,则被押回大营看押起来。

至于能否熬过这个冰冷的冬天,那就只有看老天爷了。

更多的士兵,则是将战死的尸体不分敌我运到城外就地火化,军中的书记官正忙的满头大汗,一个个清点损失,登记战死的兵卒。

戏昌快步登上城头,吐了口白雾,神色凝重道:“主公,这天太冷了,这么多受伤的俘虏若是不加救治的话,怕是熬不过这个冬天呐!”

到不是戏昌同情这睦俘虏,这厮比谁都要心黑。

实在是这些俘虏几乎绝大部分都是精壮汉子,若是就这么死了,对于周坚来说是是不小的损失,只要这些俘虏能熬过这个冬天,就算押回荆州屯田,也能为大军收获军粮。

周坚点点头,欣然道:“志才所言甚是,这么多精壮俘虏,不能就这么死掉,让随军郎中能救治多少是多少。这年头,人口才是最大的财富。”

戏昌这才松了口气,欣然道:“主公英明。”

顿了下,又道:“如今永安即下,我军正该挥师东进,兵逼临江,给西川士族施加巨大的压力,也好为异度在成都的活动提供一些便利。”

周坚深以为然道:“不错,此番击破吴懿三万大军,我军正该趁胜追击,让弟兄们再辛苦一下,只要打下西川,本将军就给他们放假,让弟兄们好生休息一阵子。”

戏昌欣然道:“昌这便去安排。”

第253章大义

中平八年(公司191年)正月。

镇南将军、荆州刺史周坚攻袭永安,乃破。

益州牧刘焉大将吴焉仅三五千余败军仓惶逃往临江,沿途又于路收拢败军,共得万余残军败将,退入临江据城死守。

周坚正欲举兵南下,追击吴懿败军,不料大雪天降,遂屯兵永安,静待天时。

刘焉闻报大惊,不顾大雪封山,急令驻军滇池的大将董扶率两万大军北上,与吴懿大军会合,死守临江,共拒周坚大军。

自去岁第一场大雪至,南蛮叛军便已退走。

刘焉唯恐南蛮叛军来年再犯,便令董扶驻军滇池,严加防范。不过眼下周荆五万大军来势汹汹,已击破西川门户,哪里还能顾得上南蛮,只能先挡住荆州军再说。

武关。

李蒙烦躁地踱来踱去,脸色变幻不停,或痛心疾首,或愤恨难平,不一而足。

十余员将校分列两旁,一个个眼巴巴地看着李蒙,眼珠子跟着李蒙的身影来回转。

就在刚才,李蒙收到了一封信,昔日董卓麾下大将李傕的书信。

李傕曾是董卓麾下心腹大将,论在西凉军中的身份地位,远在李蒙之上,只是近年来越混越是悲惨,已经快要撑不下去了。

原本李傕进入关征后,大肆征召青壮入伍,手下有七万雄兵。

然而李傕并不具备与其野心匹配的能力,只知一味横征暴敛。而不善理政安民,手下的七万大军又军纪败坏,抢钱抢粮抢女人,简直不比昔日的黄巾贼好多少。

遇到这样的统治者,再富庶的天国,也经不起几天折腾。

几年下来,大量百姓不堪其扰,纷纷携老扶幼,逃往他方,原本富庶的关中再不复往日盛况。商旅没有了。大量土地荒废,无人耕种,有时甚至方圆百里看不到人烟。

百姓都跑了,李傕征不到足够的军粮。七万大军自然也养活不住了。

如此一来。深层次的矛盾自然不可抑止地爆发了出来。

首先是樊稠与李傕大闹一场。率领两万大军出屯右扶风,接着是跟随李傕一起进入关中的张济也率领一万大军去了弘农,以李傕为首的军阀集团彻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