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风-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费定在利润的一成五!另外。这是我们商会的一点心意,交给大人用来接济贫家学子求学所用,望大人不要推辞!”
王静辉对商会的决定并不感到吃惊,因为请他来赴宴地可能性只有两个,既然宴会的气氛并非剑拔弩张,那发展的方向肯定就会朝自己最期待的那样了,不过商会主动提出增加会费,并且还专门奉上了一笔资金用来助学,这倒是让他出乎意料了。与王静辉的波澜不惊相比,坐在他旁边的通判薛向之心中便犹如打翻了五味瓶一样:以前让这些商人掏钱简直如同割他们的肉一样,没想到这次居然是主动送上门来,这个驸马的手段可真不简单啊!
王静辉站起来接过李槐心手中的折子,打开一看才知道里面写的是他们捐助的数额:两万贯。这笔钱在商会成员还是王静辉的眼中都算不上什么了不得的数目,但在寻常人眼中,这就算是一笔巨款了,至少他旁边坐着的通判薛向之便是这么看的。王静辉看过后,便把折子合上,又放回到李槐心的身前。
王静辉的做法让众人既是惊讶又想不通他为什么这么做,李槐心站起来说道:“王大人可是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
王静辉站起来说道:“各位商界的朋友,你们可能有些误会了!其实我之所以把商会会费从楚州财政中独立出来,其中重要的原因便是本官不希望朝廷中人与这笔资金发生任何关系,在这笔钱上栽跟头。这笔钱交给你们来做善事而由官府监督,我也会放心的很多,所以这笔钱本官不能收,要收也是商会来收取并且管理。今后关于会费的问题,官府只负责监督资金流向和用途,其他的事项一概不准插手,更不能私自调高降低会费额度或是借调会费,这也是几天前本官给你们拟写的商会会费管理条例中明文规定的!”
他的发言赢得了在座的商会代表一致称赞,使他们明白商会成员所缴纳的会费可不是供官员中饱私囊。甚至还有一个商人问道:“王大人,上次大人宴请,胡某因事外出不曾到来,但听说大人上书圣上要嘉奖商人资助贫家士子读书一事,不知道是真是假?”
王静辉看到一桌人都望向自己,连通判薛向之也是像从自己的脸上看出点什么来,他喝了一口茶说道:“相信在座的所有人都关心这件事。我在这里也就不瞒大家了。奏章已经写好,但我没有发出去!”
王静辉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下。看到大多数人神色都有些黯淡,知道他们今天之所以愿意主动调高会费,多半是因为那天自己抛出去的这个消息。他笑了笑继续说道:“大家都知道这并非是件容易地事情,因为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地商人地位都是很低的。春秋战国时期地商人虽然能够和国君相抗衡,但其命运也是无常的。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末席,这也是因为人们认为商人重利轻义有很大的关系。我这一道奏章是和现在传统观点很相悖的,所以要想获得圣上和朝中大臣地通过自然也就更难些,虽然没有上书朝廷,但我正在和朝中相熟识的重臣讨论这件事,希望到时候能够一次通过,不被驳回,这一切都需要时间。”
众人听后心中都松了一口气:他们之所以这么主动来结交王静辉。除了他是楚州地方官以外,对他们最有吸引力的便是那天王静辉所说奏章上面的事情。他们有钱但没有地位,王静辉的奏章给了他们一个希望,尽管比以前强不了多少,但总能让他们的后辈高看他们一眼,而且王静辉奏章也建议朝廷能够允许商人子弟参加科举考试,这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
虽然他们期待中的奏章现在还没有呈送圣听,但王静辉的解释合情合理。他们也都能够理解这中间的困难,李槐心生怕因此触怒王静辉,赶紧站起来说道:“王大人自有打算,我们在这里静候佳音了!”
王静辉笑着说道:“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地,不过本官认为商人对帝国的重要性是非常大的!现在大宋一半的财政收入都来自商人的贡献,虽然商人在士林的评价不是很高。这也与有些商人过去为富不仁的做法有关,但本官想的是为什么你们不能够主动做出表率呢?本官之所以准备这道奏章,是想在楚州这里做一个实验,让所有地人都能够看到商人中间也不全是为富不仁之辈,朝廷也应该给商人应有的地位!”
他的一席话让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沉思,虽然这次宴会开始的时候热烈,以沉闷来结束,但王静辉觉得这次宴会是非常有成效的。现在大宋面临着前所未有地变革,他希望所有的社会力量都能够为他所用,不仅是官员、士林,商界也是重要的力量,他希望能够在各个阶层中都能够有一定的影响力,这样在改革的时候也能够得到更多的启示,策划上更加周全,少让百姓受点罪。
晚上应薛向之的邀请,王静辉到薛向之的家中做客,说是做客,到不如说是薛向之想和王静辉好好交流一番,因为今天在出席商会宴会的时候,关于王静辉那道提高商人社会地位的奏章,他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需要和王静辉好好沟通一下。
“改之,你看这道奏章真的有必要上书朝廷吗?”薛向之手中正拿着那道奏章的副本问到。
“庆云兄,这道奏章是我已经思量了很长时间的事情了,并且已经和一些朝廷重臣进行了商讨,如果效果不错的话,我打算过段日子便将它呈送圣听!”
“可所谓的提高商人社会地位,发放勋章,这样对于国家来说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不过能够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有限啊!”
“庆云兄,小弟想问一句:你认为以朝廷的能力,对于兴建学堂,资助贫寒士子读书,还有修路建桥,抚恤孤寡等等这些事情,能够全部照顾的到吗?”
“……下官愚钝,但也知道仅仅凭借朝廷的力量,是断断没有办法做好的,甚至连一路的哦做不好!”
“庆云兄说的对!不错,现在帝国财政紧张,根本没有精力来顾得上这些事情,就算财政状况好转,这些事情能够做好也是两回事。为什么我们不尝试一下借鸡生蛋呢?朝廷所付出的代价是微乎其微的,但这种荣誉和待遇是商人梦寐以求的,可以用商人大量的捐款来做那些平时我们没有钱去做得社会公益事业。如果运作得当,这将是一个善举,于国于己都是有很大好处的!”
听到王静辉这么所,薛向之的心也被他给说活了:这就是政绩!而且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既不用浪费地方财政收入,又可以做出这么多的好事,相信有这样的政绩,升官难道还是件困难的事情吗?

正文 129章 销路

王静辉要这些政绩在政治上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因为他并不在意自己的官职能够做多大,就算他再有雄心,自己的驸马身份也会限制他的仕途,实在没有必要给自己找烦恼。通判薛向之虽然可以算得上是廉吏、能吏,但他也是有上进心的,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做出一番事业,能够直达九重圣听。王静辉给他提供了一个既可以不用动用府库存钱,又可以出政绩的路子,他当然会乐意执行了。
薛向之看到了其中的巨大的利益,但也对王静辉那道奏章能不能够被圣上批准,心中也不是很放心,尽管驸马爷在圣上的心中是非常有分量的,上书奏章几乎大部分都被批准,但这道奏章与士林传统有些违背,难免要受制于言论,能不能通过还真是没有底的事情。
想到这里,薛向之面带忧色的说道:“改之,你的想法虽好,但终究不容易被通过,到时怎么办?可能到时候,商会可就没有这,么容易说话了!”
王静辉笑着说道:“庆云兄不必多虑,本官已经对此有了安排了,宰辅韩大人、曾执政、欧阳执政都来信对此表示赞成,御史中丞司马光虽然有些疑问,但毕竟能够使很多贫寒士子继续读书,这件事在大义上他还是支持的,况且司马中丞每天都在喊着节约财政,这样让商人掏腰包,朝廷只给个名头的好事,想必其中利害他会想清楚的。圣上现在还不知道。但只要这几个人点头同意。本官想这道奏章被批准也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薛向之听后笑着说道:“司马君实每次都喊着让圣上削减宗室和皇宫地开支,手中自然是很缺钱地。这也真是难为他了!”
王静辉说道:“大宋每年财政收入都不会少于六千万贯,但每年都入不敷出,不过这一状况马上就会得到好转,从今年起。大宋帝国财政盈余在没有兵祸和特大灾害袭扰的情况下,至少会有一千万贯,如此下来五六年,帝国将会更加繁荣昌盛,军队也会因为兵锋更盛!”
通过王静辉地细心观察,薛向之是一个可以做为储备的人才,他不贪婪,虽然脑子比较死板了点,但他还是很能干的,就像他这样的操守。在大宋官员行列里面也算得上是比较稀有了。王静辉想培养他,把薛向之拉到自己地阵营当中,有些事情以后也可以用的上他。
正如王静辉所愿,薛向之听后笑着说道:“改之,这你可错了!大宋去年的财政也仅仅是略微盈余,今后的日子远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乐观!”
王静辉笑着说道:“庆云兄,你我共事也有一年多了,你几时见过我会说空话呢?不错。去年朝廷不过是略有盈余而已,不过去年西夏已经被大宋边疆将士打残,谅祚身死,西夏内部后族与皇族争斗不休,其精锐军队大部分不是被俘修路就是战死,所以西北战线将会迎来难得的几年平安。仅在这军费一项每年便可以省下千万贯;去年朝廷便开始有计划的分流厢军,给他们找到合适工作,今年将会继续扩大分流安置厢军,这些厢军还不仅不用朝廷花钱供养,反而还可以为朝廷获取数目客观的赋税。这两样加起来,庆云兄以为如何?”
薛向之知道驸马和汴都的权力人士有着非同一般的交往,而大宋去年分流厢军最多地便是楚州,前后共分流了近四万名厢军,而在王静辉没有来楚州之前,楚州一共才有两万厢军,他自问是没有办法像驸马一样这么妥善处理的,更重要的是驸马不是简单的裁汰厢军,而是真正的给这些厢军找到了赖以谋生的饭碗,使之不会作乱,这可是自厢军成为大宋弊政后,所有有志解决这一问题官员的最好成绩了。至于大宋对西夏的内幕,他了解地并不多,他还不知道正是这个驸马提供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使得西夏在今后几年当中都没有实力在西北作乱'奇‘书‘网‘整。理。'提。供',但薛向之知道王静辉对西北边境的乐观估计是完全有可能的。
薛向之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如此说来,改之对今年大宋财政的估计很可能会成为现实,在下不及改之多矣!”
王静辉笑着说道:“通判大人过谦了,其实还有一项是马上将会在楚州实行的事情,将会给大宋持续不断地带来巨大的利润!”
薛向之好奇的问道:“改之所提及的是何事?”
“庆云兄知道兴国银行正在阜宁、盐城大兴土木修建港口,并且还组建船队吧?”
“呵呵,这件事情,我当然知道,修正港口和道路的那七千多厢兵还是我去涟水军借来的呢!”
“庆云兄,这些厢兵以后将会成为下一步裁汰厢军的典范,他们以后谋生的手段便是专门修路建桥和其他土木工程,所谓术业有专攻,这样今后官府要做什么工程交给他们便可以了,你可以想象一下大宋今后的土木工程将会需要多少这样的厢兵来做?这也是裁汰厢兵,今后他们便称为‘工程兵’。这还不是最主要的,那些码头和组建的船队都是有皇家参与和兴国银行一起来经营的,主要是面向高丽和倭国的航海贸易,楚州从中得利能够少吗?”
薛向之虽是通判,但他到现在也还是不知道楚州这两个沿海港口为什么会这么大兴土木,当初他接到的指示便是想用海上运输来分担内河运输而已,其他的什么都不知道。王静辉考虑到今后一段时间随着出海日期的临近,将会有大批的航海船只进入阜宁和盐城两地,现在也该是时候向自己的副手把整个事情解释清楚了,今后一段时间内。还有很多事情必须由通判来负责解决。所以便把修港口和组建船队事情地原委都和薛向之说了一遍。
此时薛向之才明白王静辉为什么自到任开始就不断地在楚州修路建桥,如果是沿运河沿岸来修整道路也罢了。就连到这两个港口的道路等级也是提高了一大截,完全可以当主干道来使用了,原来便是为了发展海运啊!
王静辉说道:“圣上和中书与枢密院签发地手令都在我那里,今后一段时间还请庆云兄多多帮忙。按照手令签发公文,向涟水军和杭州官府借调水军和战船,为今年驶向高丽和倭国的船队护航!”
薛向之知道驸马有些事情都是直接和汴都请示的,既然手令已经从朝廷发出,他也没有必要在这些事情上过问太多,便说道:“既然有朝廷手令,在下自然会遵从照办,大人不必担心会有什么耽误!”
“庆云兄,航海贸易关系重大,它不仅能够充实大宋国库。而且还能以商养军!其中所采办的货物,楚州也会占很大地便宜,今后楚州财政收入中的五分之四以上将会来自商业和贸易的赋税,庆云兄要从中善于把握!”
此时的薛向之脑海里面乱腾的很,一下子接受这么多的消息对他来说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他需要好好的静一静,仔细想明白才好。王静辉也知道薛向之现在需要消化这些消息,所以也就没有在他那里多待。告辞后便回知州府去了。
四天后,王静辉再次召集了楚州商会的重要成员,向他们通报了朝廷即将在楚州组建“大宋皇家海运”的消息,朝廷将会在楚州设立市舶司,主要职能是管理盐城和阜宁两处港口有关海上贸易地事宜。市舶司的成立对于商会来说虽然也是件大事,但和王静辉下面宣布的事情相比起来就变成小事了:大宋将会组建规模在百艘航海大船的船队。不日将会远航高丽和倭国进行贸易,楚州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这里的商人将会得到一次难得的帝国采购订单,棉布和食用油类将会是帝国采购的重点。
商会成员听到这个消息后兴奋异常,这笔订单将会是他们成立以来最大的商业订单,朝廷采购中间利润极大,所需要地数量也不是平常一单买卖所能够相比的,所以都竖起耳朵想知道这笔采购是怎么分配的。
这个时代宋朝向国外市场出口的大宗物品都是丝绸和瓷器,还有很多的手工艺品,但是王静辉为了能够使治下的楚州商人得到更多地利益,将棉布和食用油类等货物也纳入了贸易货物的范畴,想一次为契机进一步促进楚州商业的发展。在纺织和榨油行业中,由原来的厢兵转业过来成立的作坊在王静辉的扶植下也占有不少的份额,这一次贸易采购也会使这些“嫡系”作坊活的更滋润一些,他们所产生的利润会刺激朝廷高层对王静辉采用裁军方式的信心,坚定的按照他早就设想好的道路前进。
如何分配订单,这可是个非常麻烦的问题,除了从中拿出一成的订单交给由专业厢军所成立的“国营”作坊外,剩下的九成订单,王静辉按照每家商会成员作坊的规模进行分配,规模越大的作坊,得到的份额也就越多。这个方案虽然比较笨,但王静辉在这个时候必须一碗水端平,否则以后再和这些商家打交到的时候,就可能遇上麻烦了。
在将食用油纳入贸易货物的时候,李管事出人意料的对此采取了坚决的抵制:食用油的利润如果是在大宋进行贩卖,那还是非常有利可图的,但这是航海,那运费可就大发了,搞不好是铁定的亏本儿生意。
楚州盛产油菜籽,所以榨油行业在楚州有很深厚的基础,液压榨油机发明出来后,在楚州应用的非常广泛,如果不将食用油纳入贸易货物,那肯定会大大的得罪楚州商会。李管事的抵制也很有道理,这让王静辉非常的为难,不过他还是坚持将食用油纳入了采购计划——不过不是运往高丽,而是走私到辽国。
辽国由于地处北方,其沿海有多个优良的产盐地。食盐的价格要远远低于大宋。契丹人也不是傻子,自然不会将过剩的食盐扔回大海。而是通过走私地方法运到大宋沿海贩卖牟取暴利。辽国向大宋走私食盐非常猖狂,就连王静辉治下地楚州都会有契丹盐贩子出现,他的职位也是挂厢军正印地,日常处理公文的时候就有这些问题反映上来。多数的时候都是不了了之。
受到辽国盐贩子的启发,王静辉决定干脆向辽国走私食用油,不过为了稳妥起见,他给老丈人和枢密使富弼、参谋总长郭逵都写了信,希望能够得到朝廷地支持。楚州的食用油虽然便宜,但也伤害了周边地区的榨油行业,由于成本低廉,楚州产的食用油几乎垄断了淮南东西两路和京畿路,连河北路都会有一定的影响,这可不是王静辉希望看到的。干脆直接把“祸水”北引,也让契丹人尝尝走私的滋味。
英宗赵曙和富弼、韩琦、郭逵等人看到王静辉的来信后,都是面面相觑:驸马这手也是够毒辣的了,并且其中的利益使他们无法拒绝。所提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