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匡扶后周(张建邦)-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月二十八日,刘承祐举哀治大丧,选拔民夫修建睿陵,并选择吉日安排下葬。尊母亲李皇后为皇太后,大赦天下,并对文武官员加以封赏。
正月二十九日,刘承祐任命侯益担任开封府尹,去掉“代理”两字;将邺都改称大名府(仍保留邺都称号),将晋昌军(总部设在京兆府)改称为永兴军。这些都是与众位辅政大臣商议好的决断,大家并无异议。
正月三十日,正如冯道的预测,苏逢吉和杨邠展开了第一次碰撞。刚刚上任的户部尚书、原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李涛上奏建议道:“陛下,如今潼关以西,烽火连天。蜀国、吐蕃亡我之心未死,辽国也时常进犯,而先帝新近去世,当地文武官员全都惴惴不安,安定军心、抵抗侵犯乃是目前最要紧的事情!
枢密院枢密使杨邠、枢密副使郭威,都是协助先帝开创基业的元老重臣,他们地位尊崇,如果能外出镇守,一定能安抚民心军心。何况他们虽然历任高官,但是清廉自守,家庭并不富裕,如果担任一方节度使也能填补家用,体现陛下对他们的爱护之心。
反正中原腹地相对太平,枢密院的事情大为减少,即便有事情发生,以陛下的英明果敢,也能够从容料理。而且苏逢吉、苏禹珪两位大人,侍从先帝多年,经验丰富,足以信赖并协助陛下处理政事。”
李涛的奏章一上,刘承祐就有些心动,但他刚刚登基,知道自己没什么经验,不敢妄下结论。请记住而且前些天,李涛正是在苏逢吉的大力推荐下,这才担任户部尚书的职位,他如今的奏章究竟是出于公心还是出于苏逢吉的授意,这还要两说呢!于是刘承祐将奏章留中不发,准备多考虑几天。
不过先帝刘知远新丧,宫中哪有秘密可言?不久杨邠和郭威就听到了消息。如果自己真得以出镇一方,也未尝不可,但是有苏逢吉在身后捣鬼、陷害,两人哪里敢贸然离开?!
两人略一商议,便入宫求见李太后,哭泣着说道:“我们追随先帝多年,艰苦奋斗从不埋怨。如今陛下听信了别人的谗言,先帝尸骨未寒,陛下就打算将我们抛弃到异地!何况,关西虽然大仗没有,但是小仗不断,正需要我们在枢密院居中调度,统筹安排。这样的话,我们又怎能忍心出镇一方,只图自己的享乐而不管帝国的安危呢?!如果陛下认为我们才能有限,确实不能胜任如今的官职,那也请陛下允许我们留到先帝下葬之日,完成臣子的本分后再行辞退!”
两人的哭泣有理有利有节,很是打动了李太后。何况李太后也知道杨邠、郭威两人在军中的地位,还要仰仗他们两人压制各地割据势力,岂能将他们罢免并赶出中央?!
李太后立即加以挽留,并命人招来刘承祐,怒声斥责道:“先帝尸骨未寒,你就要逼迫元老重臣,你这对得起你父皇的教诲、对得起你父皇的嘱咐吗?”她向刘承祐悄悄施了一个眼色,大声追问道:“哀家在这里问你,杨邠和郭威都是对咱们大汉有功之臣,你怎么可以轻易听取别人的谗言,将他们逐出中央呢?!”
刘承祐连忙解释道:“母后,这都是同平章事李涛的主张,儿臣也没有妄下决断,而是留中不发。杨爱卿、郭爱卿都是父皇的托孤重臣,是儿臣的股肱大臣,儿子岂能自断臂膀?!之所以留中不发,儿臣是想看看这李涛没有同党,也好一网打尽!”
李太后听到这里,面色才缓和过来。她对一旁旁听的杨邠、郭威说道:“事情搞清楚了,这都是那李涛进的谗言,并不是我儿的注意。这样吧,将这李涛解除同平章事、中书侍郎的职务,并下狱惩戒,你们以为如何?”
杨邠、郭威叩首,感谢李太后为他们主持正义。两人再拜说道:“太后,陛下,这李涛的本意也许是好的,只是被某些人利用了而已,妄图通过他来影响陛下。如今他的奏章并没有造成实际危害,陛下刚刚登基,朝堂上最好还是安稳为上,臣等建议将这李涛罢免同平章事、户部尚书的职位,回家闭门思过,不必入狱!”
李太后连连点头,对刘承祐说道:“听到没有,这才是老成谋国之言,你还是要向两位老大人多多学习才是!就依他们两人的建议,削去李涛同平章事的职位,让他回家闭门思过,一月之内不得外出!”
杨邠、郭威拜谢离开,李太后看着郁郁寡欢的刘承祐,摇了摇头,命令所有人退下,她们娘俩说些知心话。
李太后对刘承祐说道:“我儿,你还是心太急了一点,你父皇在世的时候就跟你说过,等你登基四五年的时候,熟悉军政大事的处置方略,那时才能安排裁撤这些辅政大臣。而且他们四人正好相互牵制,谁也不能独享大权,这正是你父皇生前为你做下的最好安排!我知道你想要亲政,但是这军政事务是如今的你能够轻松处理的吗?!就像今天,这其中处理的学问,你学会了没有?
前几天苏逢吉竭力推荐李涛,这才让他当上了户部尚书的宝座。今天李涛的上书,其中没有苏逢吉的授意,打死我也不信!如果赶走了杨邠、郭威,那苏逢吉岂不是独揽大权,这可不行,这可是我大汉刘家的朝廷,不是他苏家的!所以我才做出发怒的样子来,断然拒绝李涛的提议,并假意要将这李涛下狱。
杨邠两人顾忌到他们的名声,自然反对将李涛下狱。不过你听听他们的处置方案,想要罢免李涛同平章事、户部尚书的职位,并将他软禁起来!同平章事只是一个加衔罢了,户部尚书可是有实权,而且李涛刚刚上任,也代表了苏逢吉的脸面!
如果我同意杨邠两人的建议,那苏逢吉就会惴惴不安,朝中群臣也会胡乱猜测,不利于稳定。而罢免李涛同平章事的加衔,却保留他户部尚书的职权,虽然软禁却仅限一个月,也就意味着苏逢吉、李涛并未失去朝廷的恩宠!等一个月期限一过,李涛取消禁足后自然会与杨邠等人计较。而朝臣们斗来斗去,咱们才能坐稳这江山!这些,你明白吗?!”
看着刘承祐惊讶地张大了嘴,李太后叹了一口气,“我儿,我也只是历练了多年,才有了这些心得,你的路还长着呢!听我说,日后你要多听多学,这样才能灵活处理军政事情。而且,如果你不能掌控军队,那就千万不要动杨邠、郭威两人!先帝过去也不过是个臣子罢了,你一定要记得!”
-WWW*69ZW*COM六|九|中|文|书友上传/-
正文 第147章 弄巧成拙(上)
二月二日,为了安抚杨邠、郭威,也为了表明李涛的奏章谨代表他个人的意思、并不代表皇家的主张,刘承祐发表了新的人事任命状:任命枢密使杨邠,担任中书侍郎、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并赐金百两,保留其枢密使原职。{请记住我们的网址读看看小说网}任命枢密副使郭威为枢密使,负责处理枢密院日常事宜,并赐金百两。又加授三司使王章同平章事的职位。
其实在刘知远生命晚期,杨邠已经担任了以上这些职务,这次不过是刘承祐用明令来确认而已。不过刘承祐为了表示自己对杨邠的信任,规定凡是中书颁发的委任状、各部院的奏章,都指定杨邠来考虑斟酌,做出谋划。而任命郭威担任枢密使,处理过去需要杨邠处理的军事事务,也不过是遵从军政分离的原则而已。
这下杨邠心满意足,对皇帝再无怨言。而三位丞相(苏逢吉、窦贞固、苏禹珪),权柄大减,政事完全由杨邠裁决。杨邠没有点头,就没有一个人敢去执行,于是行政工作不是停顿,就是滞留不前。三位丞相每次举荐的人才,如果不符合杨邠的意思,即便是任命一个县的主簿或县尉,也不会得到批准。
其实杨邠也不全是出于私心,过去苏逢吉等三位丞相任命官职过于泛滥,受到了大家的指责,杨邠打算矫正积弊,所以对任命官职之事,非常慎重。不过杨邠对于丞相们的举荐名单过于刁难,以至于许多人得不到一官半职,也失去了对后汉的依恋。{请记住我}而且凡是因父兄而取得的荫官,或是从低阶层逐渐升到高阶层的,都受到了杨邠的为难,有些个矫枉过正!
刘承祐表面上就是只乖乖兔,不过乖乖兔也有野心,这次他倒是牢记李太后的吩咐,想要先掌控军权。在他看来,能用的武将不多,而忠于皇室的武将更少。在被他信任的这些人之中,李太后的六个弟弟肯定名列前茅,也就是刘承祐的四个成年舅舅被刘承祐视为贴心人。
于是刘承祐很快下诏,任命李洪信为侍卫亲军马军都副指挥使,任命李洪建为侍卫亲军步兵都都虞候,任命李洪义为护圣军左厢都校,任命李业为武德使(宫廷里的杂务官),并任命赵弘殷为护圣军右厢都校。
反正这些官职并不算太大,而且李氏得封太后,肯定会对娘家人加官进爵,而李洪信、李洪建、李洪义等人虽然本事平庸,在刘知远时期却也熬了不少资历,如今稍加升迁,郭威、史弘肇等人并无异议。而赵弘殷虽然名声不显,功劳不高,但是资历方面很是丰厚,提拔他为右厢都校算是按步升迁,史弘肇也没有表示反对。
只是亏了董遵诲、解晖两人,两人在防治瘟疫时期做出了较大贡献,如今在河务上也踏踏实实做事,不过侍卫亲军马军都、步兵都和护圣军里的空缺官职全部填补起来,史弘肇一时也无法为其升官。董遵诲牢记姑父冯道的教诲,多做事、少说话,时人都认为他忠厚老实;而解晖愤愤不平,时有怨言。
在升迁了自己的几个舅舅之后,刘承祐停下了在禁军中的扩充脚步。李太后悄悄提醒他,如果再继续搞下去,很可能会触及史弘肇等人的核心利益,还容易引起他们的强烈反感,一动不如一静。
当然,刘承祐不甘心只做应声虫,既然中央禁军方面无法再做动作,那就在地方上做点小动作吧。尤其是赵匡赞入宫参见李太后,更是给了刘承祐以错觉。
刘承祐当时向赵匡赞问道:“赵爱卿,前几天杨爱卿等人建议将晋昌军改为永兴军,您作为晋昌军过去的节度使有什么看法?”
赵匡赞憨憨一笑:“俺十分赞成中央的意见,并无任何异议。”
刘承祐就向赵匡赞称赞道:“将军忠心于朝廷,实在是武将中的楷模。不过就此彻底放弃晋昌军,未免有些可惜。不知将军可有要向禁军推荐的人才,如果有的话,尽可以提出,朕也可酌情安排。”
赵匡赞心里嘀咕,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在试探我吗,前几天才杀了杜重威,现在又要对我下手?!不过仔细一想,赵匡赞又放下心来,这不过是小孩子试探的把戏而已,反正自从王景崇西征以来,我的旧部就被他改编整顿,也无法像过去一样调动。既然如此,我就大方一回。
赵匡赞于是从袖子里掏出一块令牌,恭敬地献给刘承祐,并对他低声说道:“这时微臣过去担任晋昌军节度使的令牌,如今晋昌军已经改为永兴军,不过微臣的牙兵(亲信部队)仍然听从这令牌号令。微臣现将此令牌交予陛下,如果陛下愿意让微臣的牙兵们来禁军发展,可以派人持此令牌传令。”
刘承祐大喜,连忙接过令牌,对赵匡赞称赞道:“赵爱卿实在是忠贞为国,朕也不忍心让爱卿的牙兵流离失所。这样吧,过些日子朕就派人将他们招来,补充进护圣都,也好让他们有个前程。”
刘承祐一边说着冠冕堂皇的话,一边心里暗叫:这下发达了,这些人可都是牙兵出身,皆是百战精锐,如今全落入我的掌控之中,实在是老天助我。反正护圣都的左右厢都校都是我的亲信,再以这千余牙兵加以震慑,护圣都就会彻底落入我的掌控之中!
等到赵匡赞离开皇宫,刘承祐立即派供奉官王益悄悄出京,前往凤翔府征调赵匡赞的牙兵。王益受命,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也不乘坐慢悠悠的渡船逆流而上,而是带着随从快马加鞭,一人数骑,仅用了七天时间,就赶到了凤翔府!
赵思绾接到令牌之后心中大惊,尤其是王益快马加鞭、急不可耐的样子,更让他眼皮猛跳。我们在这凤翔府悠哉度日,干嘛要调我们去东京(开封府)呢?其中有什么阴谋?
赵思绾越想越是担心,便悄悄前去拜见凤翔军巡检使王景崇。而恰巧王景崇刚刚得知侯益就任开封府尹的消息,还知道侯益在东京对自己竭力诋毁,指责自己一意孤行、霸道蛮横,心情十分恶劣,对中央彻底失望,甚至有些个怨恨。所以赵思绾过来拜见后,王景崇不断从中挑拨,让赵思绾感到极为恐惧,仿佛入京就相当于送命。这样一来,赵思绾就起了异心!
-WWW*69ZW*COM六|九|中|文|书友上传/-
正文 第148章 弄巧成拙(下)
赵思绾回营之后,与众人悄悄串联,而王益却毫不知情。{请记住我们的网址}很快,王益就催促部队启程。考虑到征调这股千人部队进入京师颇为显眼,如果再全副武装,更容易引起朝臣们的重视,会导致打草惊蛇,未免得不偿失。于是王益命令所有人将铠甲、武器移交给当地武库,赤手空拳上路,不过这样一来,更让赵思绾等人惴惴不安。
行至途中,赵思绾对其乡党常彦卿悄悄嘀咕道:“小太尉(赵匡赞)已经落入了朝廷手中,说不定已经被囚禁起来,不知什么时候就要像杜重威一样人头落地!咱们如果继续前进,等到了京师,手无寸铁的咱们会不会也被斩杀呢?”
常彦卿读过几年私塾,是赵思绾的乡党,也是他的狗头军师,当日赵思绾主动向王景崇要求纹身就是常彦卿的主意。常彦卿长叹一声:“杀其官夺其兵,这是常有的事情,朝廷也不能免俗。等到了京师,咱们这些人都将被斩杀。与其束手就擒,不如等待时机、随机应变!”
赵思绾连连点头,便向王益进言道:“西部荒芜,不断有狼群出没,如果大家继续手无寸铁,很容易被狼群攻击。不如削木为棍,既可以护身,也可以充当拐棍,走起路来也比较方便。”
王益欣然同意,于是命令全体士兵削木为棍,拄着这木棍继续向前行进,很快就来到了京兆府。按照王益的规划,部队将在京兆府乘船,沿渭水东进,继而换乘黄河渡船,前往开封府。【请记住我们的网址】一旦上船,这些旱鸭子将再无办法,赵思绾急忙串联军中底层士官,随时准备发动。
这时,永兴军(原晋昌军)节度副使安友规、巡检乔守温听说钦差大臣王益来到的消息,连忙在城外的驿站设宴款待。
从凤翔府到京兆府不过三百多里路,却让王益疲惫不堪,他欣然同意安友规的邀请,并带着军中的两位营指挥使赵思绾、常彦卿赴宴。众人谈笑风生,酒越喝越多。
这时常彦卿觉得时机已到,就向赵思绾施了一个眼色。赵思绾立即站起身来,对在座的众位大人说道:“众位大人,末将等人即将赶赴东京,为陛下效力,实在是莫大的荣幸。刚刚听说壕寨使已经在城东为我等安排好住宿,实在是不胜感激,不过末将还有一个不情之请,请众位大人允许。”
众人已经喝了很多酒,王益就笑着说道:“你先说说,要是有道理,节度使大人也会答应的!”
安友规连忙笑道:“是节度副使……”
王益笑着说道:“嗨,节度副使和节度使不是一样嘛,反正赵匡赞又回不来……”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赵思绾听到此处,更加坚定了起事的决心。他装出羞涩的样子来,对众位大人施礼说道:“末将等人的家眷都在这京兆府中居住,如今马上就要入京了,希望大人们允许俺们将家眷们接来城东,团聚一晚上。多谢众位大人!”
赵思绾和常彦卿连连施礼,众人大笑,都觉得很有道理。如果不答应,也未免太不近人情。何况赵思绾等人既没有铠甲也没有武器,入城也做不出什么事来。于是所有人欣然同意,只是大家一起取笑,说赵思绾等人儿女情长、迷恋床榻之欢。
赵思绾、常彦卿两人红着脸退席,而安友规大笔一挥,写下同意入城的命令后,便继续与王益等人饮宴。
赵思绾拿着安友规的手令,与常彦卿拍掌而笑:“事成矣,立即安排军队入城,所有人手持木棍,做好战斗准备,这可是咱们唯一的机会!”
常彦卿对赵思绾说道:“大哥,咱们不从东门入城,而是绕道西门,从西门入城。我记得城中的武库就在西门附近,平日里武库附近只有四五个值班的兵士,咱们完全可以夺取武库,武装自己!”
赵思绾连连点头,“你说得很对,就按你说的办!”于是集结部队,人手一支木棍,列队前往西门。
西门守军眼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