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英雄-第2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济宁一带重新补充了所需要运输的物资后整个团队的官兵们似乎是要推动和拉动着小山一样前行了。

    太阳下山之后整个四十三团渡过了一个夜晚继续向前走了十几里路的时候却忽然发现不知怎的:道路忽然平整起来,以前显得格外沉重,时不时还陷入泥中的大车推起来也显得不费劲了。中午取水的时候,田宾等人亲自派出了队伍里的侦察人员打听情况,才知道原来是这一带的百姓自发的动员起来义务而主动的为各团大军修起了路来。

    在当年经常征战远方的近卫部队看起来:中国的农民虽然朴实却又是自私而警惕的,很少把外地来的人视为同路人。如果遇到民风不算太好的一些地方,就是给予丰厚的报酬下让这些民间的劳动力来干活也会遇到不少偷奸耍滑的人。至于在已经接受了救济的情况下为他人开路为他乡服务并且还是义务劳动?这根本是想都难以想到的事情。

    可是张海还是低估了自己的一系列做为带来的效果,如果说当年在北方一带的血雨腥风造福了不少人也打击面太广,在民间仅仅获得十分有限的声望,更多还是威名。那么今年以来塌实而认真并且不求回报的投入巨资“无私”的为底层百姓服务,外加今年以来对地方上的牛鬼蛇神们的态度,还有坚决免除丁银杂派的决心,外加上北京城里那件完全可以证明神的存在的事件造成的巨大影响扩散到整个北方。这一件件事情终究改变了不少地方上的百姓对于新朝政权的态度,特别是在山东等民风本来就不算太差的地方。

    先是不少的百姓主动自发的向各个团队请求帮忙或者在本就不宽余的情况下送来礼,但是这些事情对于队伍的安全乃至管理等方面挑战都很大,原则上为了防止出各种事情各团队遇到这种事情大多拒绝。最终还是田宾手下的几个人想到了在整个山东展开初步道路的平整。

 第611章 火样热情

    对于广大民间涌动着的这股热情,张海、田宾等人最初觉得不过是某些地方的个别现象,或者为了同乡的人能够为之受益而已。还有的战士甚至觉得这当中可能隐藏着什么阴谋,背后会有什么不明的势力在山东。

    可是从济宁一直到山东腹地,还有情报线上的通信员从各个方向上传来的消息让张海最终的决心:这民心真是如火一样的燃烧起来。

    中国百姓是现实的,可恰恰因为祖祖辈辈的接受着现实和世俗带来的残酷,而在每一个人的内心中都种下了理想主义的种子。当不一样的政权,不一样的人或事真的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终于迸发出了难以想象的力量。

    这时张海似乎终于解开了前世的一个疑惑:那些贫困老区的民众们为什么当年对待革命政权时是那样的火热而英勇无畏,可到了和平年代却往往在自己身上体现出那么多的缺点与缺陷,或许就是因为在平时根本没有看到值得托付的人,也没有看到理想主义可以重新点燃的希望,久而久之重新回到了**之中。

    张海思索了很久,最终不打算平白的消耗这些来之不易的热情乃至民间的拥戴,对身边的刘洪涛,宋子悦说道:“我们这次夏季的救灾必然还有很多的节余,而眼下夏粮收获的季节也已逐渐过去,我们利用现有的钱粮就地展开济宁至锦州交通线的建设应该有很好的资金利用效率,大家觉得如何?”

    “完全没问题,现在我们在山东境内有充足而可靠的人力还有劳动力,又不缺乏民间的支持,唯一缺少的可能就是相关的技术人才和资料了。这些用半个月的时间内走海路完全可以配齐,而这半个月的时间内我们可以动员大部分民众主要从事要求比较简单的采石砸石劳动。”刘洪涛十分有信心的回答道。

    “从这里到京里把相关的地图和工具资料取来的半个月时间之内,我们能不能把山东省内道路所需要的基本路面石料准备出来?”张海似是在做动员一样的问道。但田宾等人却知道,师傅不会安排一个十分不合理的任务给大家。田宾事实求是的说道:“靠我们这二三十万人或许不够,但靠整个山东省内民众如此热情的支持,应该足够了。”

    同样的钱粮雇佣劳动下的效率,同拥有足够主动性下在奖励管理下的半义务劳动,两者之间的效果差别在南京的时候刘洪涛等人就不是没有体会过。

    类似毛时代那种义务劳动的情况下通常只需要支付口粮钱,理论上同样的效率下至少能节约一半的钱粮。而这种自备干粮的义务劳动,仅仅依靠劳动竞赛和名利奖励做为管理原则,三倍以上的资金使用效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刚刚遭受了不轻灾害的山东苏北等地尽管本来就不宽余,还是很轻易的就在各团临时的组织下轻易完成了八十多万民工的编组动员,一百二十多个团临时扩充为一百二十个志愿工程旅。这规模接近一百一十万人的庞大队伍每天所消耗的四五万石粮有一半左右来自于临近地区当地百姓的自备和自筹,这样就让可以进行劳动奖励的资金进一步加强了。

    边组到各个团队内的官兵和民壮立即在山东广大地区内抽出五分之一左右的人力进行灭蝗与救灾的同时广泛展开了名为“愚公移山”的挖山采石运动。就连张海也被这劳动氛围所感染,亲自参加起劳动来。因为上百万人的队伍重新的编组起来,每个临时志愿中队都至少有两名新军主力部队当中出来的战士教授大家怎样备制火药开山采石,一时间隆隆的炮声如春雷一般的响彻整个山东境内的群山。

    临时能够征集起来的硝石并不多,在规模庞大的队伍面前仅仅不过五天左右的时间就就制成火药并完成了相应的采集了。火药不够用,又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气球南方储备在南京城附近的火药人才和工具奋发到每一支队伍中。

    不少队伍就开始用着自己的农具和铁稿以人力进行原始的开山采石,一百多人的队伍负责开山采石的八十多万人分成两班昼夜不停的进行劳作。那些质量并不怎样的铁器在这样高强度的运用下不过几天的时间就出现了严重的磨损,不少百姓们就从临近的地方征集来有限的铁器轮换运用。

    经过十多天艰苦和紧张的忙碌,终于等到了从南京起航的归来船队向山东各地运来的大量火药,新式的钢制工具,还有不少相关的技术人员和资料。各团终于可以展开竟然有序的分工劳动了。

    “你说我跟不上时代,付出的对待该不该,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不管别人怎么看待!也许你忘了怎么对待,刻骨的对待难以更改,对待劳动要用火一般的热情,在对待中寻找答案。。”崭新而热情的歌声伴随着夏季展开的劳动如火一样的展开。

    中国的民众最不陌生的东西就是艰苦的劳作,在生存或竞争的压力下不少人祖祖辈辈不得清闲,而新朝四年山东这个夏天这是这时代的百姓甚至新军队伍中的不少人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也很少有人能够想到这些苦力劳役一般的事情竟然能够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一种感觉。

    在上百个志愿工程旅中,传说四十三旅诞生了一位一天能够以人力开采万余斤石头的“张大镐”,其他各个团队也涌现出了不少顶级的劳动能手。张海决定给予这些劳动竞赛冠军的不仅仅只有能够家喻户晓的荣誉,还有折合十倍南京标准劳动量的物质奖励。在这之外,还有大约十余万参加山东境内夏季筑路会战的人们获得了各种荣誉和奖励。

    在一百一十万建设大军连续一个月的努力下,不仅仅山东境内的救灾和自救提前完成,还在整个山东境内修建起了从临清到济宁再到淮水八百余里宽达十米的石轨石道复合交通干线。

 第612章 铺装路面

    河北一带虽然没有像山东等地感到一直以来遥不可及却又像乌云一样的官府亲自到户赠送非象征性福利的震撼,但却是受北京事件影响最早的地方,这些日子里张海也在思考着不少事情:至少河北山东河南外加上南直隶浙江等核心地区民众对待政权和上层的心态同以前相比越来越不一样了,自己今后微服的时候还有没有必要那样全服武装、神龙见首不见尾。

    宋子悦乃至田宾依旧郑重的对张海劝道:“太多的人认识圣上总是危险的。我们给予民众如此巨大的利益又能做这么多的事,靠的就是斩除某些人的利益,取缔某些人谋取自家利益的空间,整个天下才能拨云见日。这当中得罪人的人绝对不少,至少在私下里微服的场合绝不适合暴露身份。”

    就在这时,又从西面传来了不少消息,不少躲避进深山的叛乱余党除了有不少自首的之外,还有不少在当地百姓的主动举报甚至押送下被送到了队伍上。队伍里的人在对那些叛乱的地方武装进行详查的时候,竟然发现不少脏物脏银竟然没有被当地百姓所私分而是主动交公。张海确切的得到了这些消息之后也终于放下心来:“微服有微服的作用,明访也有明访的政治作用。我看我们四十三旅的番号可以公开身份了,告诉人们:我张海就在队伍里,同大家一起劳作,山东境内的道路忙碌完了队伍随我们沿着这条石路去走一走!”张海对身边的人们说道。

    新筑成的道路就像高速路一样,当然在路面材料上达不到后世的水平,这路的左右两端是车马碎石路。用碎石和石灰修葺再用巨石打造而成的“压路机”压过,看起来是那样的笔直而平整。对于这时代民众们的一般劳动素质来说看起来非常不简单。

    张海之前最担心的事情就是虽然民众有着火一样的热情,但是在规章制度服从性等方面却有可能出问题,尤其是石轨道路如果石块没有按照统一的量尺去做制造的不均匀就有可能出问题。可当张海亲自乘坐轨道马车从济宁一带起程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低估了这里的百姓,也低估了队伍里新军体系内的那些工程人员。

    只要有合格的组织者和工程人员,石轨的制造难度并不大。同时:只要车轮和轨道在设计上有一定的冗余,就很少会出现问题。轨道交通的精度要求比起张海的想象来实际上要低上不少,至少不比寻常砖瓦房的建造要高。

    因为要考虑刹车的问题,同时也考虑效费比,轨道上行使的重型马车往往并不算很快。张海乘坐的大概千斤重左右的有轨车也是如此。但是相比野外那如骑马一般的乘车感受来就难以相提并论了。

    即便在山东境内修建了双向的轨道和道路,这时代的运输无疑应还是以货运为主,不过这样平稳的轨道也使很多易碎或难以经受颠簸物的长距离运输成为可能。

    在轨道上不停轮换马匹下的前进,全程的行进速度似乎也不慢,因为可以如同行船一样整个昼夜二十四小时的前行,不过一昼夜的时间就能前行百公里左右的路程。

    进入山东中部之后,张海又换乘载了不少货物的马车前进。普通的单匹轻型马也的确能够在这样的路面上轻松拉动五百斤以上的货物稳步前进。

    当然:以畜力为基础的轨道运输外加上埔装路面也有以前未曾料想过的问题:骡马等畜生往往习惯于一边拉屎撒尿一边走,轨道和铺石路日行车量达到两千马车以上的情况下每十丈就会留下几十斤的粪便。

    同时:同“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不整齐的路可以再压整齐”的土路不同,铺装路面又不少维护工作要做,这又是不小的成本,而这一点却是张海早已料想到的了。

    “这根本不是问题。”宋子悦看到张海还有连里的一些弟子在计算这个问题的时候并不以为然:“道路损耗多那说明经过道路的车马也多,行税住税专门立个养路费就根本不是问题了。”

    张海却想到了不少的现象:“养路费我们不能收,因为身为上层的我们即便有内情的支持也很难搞清楚不同时间不同年景经过车马的准确数量。如果我们把这个权利交给当地的吏员,恐怕就会如呢西洋人的海外殖民地一般:收的不少,本土中央政府却能不赔钱就不错了,宁可如此。我不介意多花费每年一百几十万两做为应有养路费机构的相关收入。这当中当然也会有种种弊端和浪费,比如我们不可能管到粪便销售这条渠道。但内情监管的难度就要小的多了。”

    马匹拉着马车在碎石路上不断前行,碎石路的两旁还有供人员长途行走的土边,看起来十分的规整,可张海却总感觉少了些什么:似乎在这规整之外的荒芜与贫瘠。

    “我听说东瀛等地不少地方的大名在压力之下也开始植树造林了,人烟对于木材的压力给农业带来的害处是那些倭人最近也都了解的了。我们也应该有这个意识:凡道路附近最好有树木遮蔽,农田间的道路附近乃至河流的附近也是如此。我们还要有意识的发展人工林,而不是凡事只看到眼前,向自然伸手。”张海对身边的一些人叮嘱道。

    注重生态对农业带来的整体改善,是幕府时代的日本一个重要的成就,而中国却是到了近代生态处于崩溃边缘的情况下才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张海并不想在新朝因为工商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导致中国本土面临像近代不少国家那样的局面。尤其是一段时间以后真正意义上的大航海历程展开后,虽然很多人并不能明白,却也着重强调了这个问题。

    马匹不停轮换的情况下,张海所在的马车队走路也很快来到了临清附近。如今这一带聚集起了不少准备留下来继续参加北直隶境内道路修建的劳力骨干,准备在这个夏天迎接新的挑战。

 第613章 平民帝王

    新朝四年的夏天只在北京周边发生了范围十分有限的水灾,整个北直隶受到的影响不大。但此时整个北直隶的人口总数大概只有山东的一半,经济上的能力还是不如获得救济并修通了有效连接水路后的山东。

    刚刚完成了在山东境内筑路建设的一百二十多个临时志愿工程旅百余万人仅仅经过短暂的休整,淘汰掉劳动自愿程度乃至体能都不是十分理想的三十万人后准备进入北直隶境内,汇同省内七十万左右重新动员起来的劳动力组成规模多达一百五十万左右前所未有的劳动大军展开为期一个月左右的会战,力争修同从沧州到锦州长达千余里的双道路交通干线,东北地区的移民乃至关外利益同关内的联系创造充分的联络条件。

    盛夏时节的北方似乎终于有了夏天的感觉,雨水落了下来。对此后方早就从南方送来了可以避雨的帐篷,很不走运连绵阴雨造成了在北直隶境内复线道路建设重新展开的时间比原来推迟了一天,可当天上的雨稍微小那么一些的时候负责施工的队伍就有不少冒雨重新忙碌了起来。

    “山东八百里轨道和石路的复线修建,百万建设大军在一个月内就有千余人因劳累或疾病死亡。现在想来,我们没有必要透支民心民力这样赶时间,反正距离秋天的时间还远的很。”张海看到那规模庞大冒雨劳动的人们叹道。

    刘洪涛却并不觉得在月内完成淮北至辽东复线道路的修建会有什么问题:“我们有淮水运河至新修建的公路这一条主要的大动脉维持每天几万石粮食的供应,这沿线劳动大军的后勤供应就不是问题,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依靠海上的运输线路把物资直接运抵这盐山一带做为中转站,能够维持的人数就不止百万人了,在整个河北进行动员是可行的。”

    张海这才意识到:不知不觉中,自己已经回到了距离当年家乡不远的地方:沧州盐山。在自己的印象里乃至同父亲的风闻里,北直隶一带的民风虽然算不上很坏但也谈不上很好,在加上经济上的局限,这里的民众对于这种摊派动员应该是比较反感才是。

    可是当张海见到那些讲着熟悉口音的年轻人们依然在没有多少监工的情况下冒雨劳动的时候才真正认识到这一带的民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同人们一起劳作的时候,见到工地上的一些人们因为忙碌而没有烧热水,张海也向碎石劳动总的不少民夫们问道:“我看后方从徐州及淮水那里也送来了不少煤和木柴,是有人不让你们使用或者要收取价钱么?”

    几个年轻人笑着答道:“烧火做水要不少的时间,还要让官价白套钱,这一带的人哪儿有那么娇贵?就是那田里的水也没什么。”

    张海不厌其烦的对人们说道:“你可听说这世间有一种小到看不见的虫叫做病虫?比那尘螨还要小?这种虫广泛的存在于水土甚至风中乃至我们所接触的一切东西,我们周围无时不可不存在。这病虫如果遇到合适的环境下就会繁殖很快,在这水和土中往往也很密集。如果我们体内积累的病虫过多,就会得病。”

    “看你着身材样子,军里的大户人家出身的?脏的坏处大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