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英雄-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海思索片刻,却更为坚定了对队伍实力的理解:“我们的步兵在近距交战中同荷兰殖民者或者东虏这样可能的强敌按照5:1的战力对比计算,那是因为这些强手也往往拥有不速的近距投射火力,会压制和干扰我们的杀伤效果。在远程或空中技术兵种面前,只要我们给青铜炮安装上有效的炮盾,并完善航空分队牵引车与火箭车的防护能力。强敌的唯一优势可能就只省下能够冒着猛烈的火力勇敢前进了。而在这方面,我们的火力估算都是按照尽可能料敌从宽的原则来估算的。”
根据间接的作战经验还有武器测验场上的估算结果当然不能直接做为作战的依据,特别是面对未知的对手的时候。但是毫无疑问:队伍的战斗力在充分巩固之后越来越接近能够面对任何正面会战的风险而立于不败之地了。
第241章 包铁金弹
当年在张宅的时候张海家中连个正经的铁匠都没有,正经点儿的火绳枪都造不出来。在这种劣势的技术条件下,除了弓箭以外臼铳战术便逐渐在张海及其弟子的手中起源并发扬光大起来。没想到这种早期条件下诞生的“野球拳”却最终发展到极致,成为队伍里的主流火力,起到了火枪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队伍掌握了青州乃至东南之地外加不少的工匠也拥有了近两年左右精细化管理条件下的兵工经验后,研制性能优越的火枪也成为张海及弟子们的议题之一。
“如果师傅所说的那种后膛手柄装弹、射速可以达到每分钟五发左右、精确射程百步以上并且还能解决高射速下的散热问题的火枪真能试制量产出来,那或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同现在我们的臼铳与弓箭并架其驱的主力兵种。臼铳的缺点我们不是不了解,这种和弓弩弹道性能差不多的东西在八十步靶的打靶精度上表现不如鸟枪也不如弓弩。如果不是我们的战士十分优秀,是绝难在实战的战场上面对敌人达到接近半数的命中率、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杀伤效率的。而且,它需要士兵们花费很大精力一丝不苟的准备远比一般火枪手多的多的火绳。但是尽管它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仅仅不需要在战场的压力下填装弹药还可以蹲着身子射击这一个优势就决定了任何前装枪都是难以将其替代的。”在这个问题上负责兵工军务也从事过很多战斗的刘洪涛并不是没有研究过,最终还是找不到用前膛枪代替臼铳战术的理由,就算是师傅所说的那种带刺刀的燧发枪也不够格。优良的鸟枪或火绳枪在队伍中唯一的用途可能就是在城防战双方的身躯都可以拥有着坚固的掩蔽的情况下还能发挥少许作用。
“尤其是我们在实战中往往要用单薄的单排兵力来对抗十排以上的敌人,火枪的火力就显得尤为不足。”就连李峰在这个问题上也有着深刻的认识。
在重型炮团的规划会议上听到有弟子提出包铁金弹的概念后,张海却最终联想到了火枪的改进空间。十几斤的炮弹玩黄金弹?除非美洲的金矿也归自己掌握,否则在贵金属本就缺乏的中国,就算掌握了东南财富之地的自己也玩不起。更重要的还是火炮的主要高效杀伤区间内,黄金弹对于性能的提升十分有限。然而火枪则大为不同,两钱黄金算上小型包铁球弹不菲的加工费不过二两银子,三十发子弹加上贵重的火枪和防具也不过百两左右的成本。
每名士兵一百两或者折合三年工时钱的装备费?对于这时代乃至以后启蒙时代的欧洲军事家们来说连想都不会想就会否决掉,更不用说对于一般部队来说三十发火枪子弹的携带量有些显得少了。张海却认为每个士兵一百两银子或者三年工时钱的装备费的成本是可以接受的,几十发的弹药基数也可以接受。
这是因为中国和欧洲的地理天赋、战略格局根本不同。做为经济潜力及人口远比整个欧洲更为广阔,却又化同质度高处于相对封闭地理环境下的中国,从规模上说最大的情况下三十六个独立战役单元足以满足国防需求,清末的军咨府在这一点上还是有眼光的。在近现代是三十六个大型师或镇,秉承苏式军事理论和小型师概念的现代中**队因为师的定位同西方不同,才在21世纪初保持折合五十个左右小师的力量。而在古代:三十六个罗马那样的军团或者作战旅就已经是上限了。
张海甚至怀疑:如果队伍要扩充到三十六个步兵旅连同辅助部队十五到二十万野战兵力的情况下,在执政早期的条件下会给部队的质量乃至整个队伍的组织度带来严重挑战。就连自己在驾御这样庞大一个社会体系的情况下也极有可能会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官员皇帝”,只能靠平衡和派系站队来维系自己的权力,而不可能成为金家、李家、斯大林或者哪怕是沙皇那样意义上的近现代独裁者。
八个步兵旅,连同各种辅助力量最多不超过五六万人的核心兵力是现有的组织条件和社会条件下维系谋求极权主义水平的中央集权之极限了。可欧洲呢?此时整个欧洲的人口和经济潜力很可能只有中国一半,可它是一个分权政治基础十分浓厚的封建列国,从上到下有众多个统治核心。即便在和平的条件下也要用六千万人口去供养一百万不打折扣而且堪战、并且能够从事相当烈度战争的军队,成本就不得不成为重要的考虑之一,这也是很多复杂且成本高的兵器几乎要晚一个世纪才能广泛推广普及的原因。
思索了许久,张海终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火枪也可以像臼铳一样的用法,不一定必须要一个兵一根枪管在敌群面前‘排队枪毙’。保证破甲破盾杀伤的情况下,全枪重量最低可以减少到多少你们实验过没有?”
刘洪涛当然也思索过这个问题:“要像臼铳那样保证对一般盾甲目标的有效杀伤,火枪的枪口动能最差估算也得有九百焦尔左右的威力,也就是说就算是锻铁卷制的枪管,包括发射机构和枪托在内也得有三斤的重量。如果对寿命的要求并不严格可以削弱到两斤左右的重量,相比轻臼铳没有本质的优势。劣势方面,成本高的多不说一百米外的有效射程还难以保证,并且不能执行抛射杀伤的独特任务。”
张海听到这个情况却有些兴奋:“也就是说就差临门一脚了?如果我们采用11毫米口径10毫米直径左右弹丸的包铁金弹呢?9毫米直径的金丸被覆0。5毫米铁皮整个弹丸的重量大概可以达到两钱两分左右。单位截面积上的抗风阻能力乃至穿甲能力按照几何原理将同15毫米直径的五钱弹丸差不多,这还不算不论是金还是包铁,硬度至少都比铅丸高不少。并不需要超过音障以上的高初速和长枪管就可以达到有效的杀伤破甲作用?”
第242章 近战基础
刘洪涛和李峰都是跟随张海多年的核心弟子中的佼佼者。对张海所了解的数理知识乃至张海知识体系所依赖的现代度量衡单位已经有融会贯通的理解。听师傅这样一提示思路就开阔起来。
单位面积上的质量越大或者说弹丸的密度越大、抗风阻能力也就正比的增加,这个基本的弹道学原理即便是此时的欧洲也没有人完善的加以总结,张海却是了解的。同时在打击目标上单位面积上的能量越大,破甲能力也就越强。
以此时日本一钱五弹丸铁炮为基础,并采用自青州时期就已经成立的研究机构在东南依靠一些优秀的钟表匠人和西洋机械匠人最新试制出的打火式燧发机构制造出了新式的样枪。
最初设想的包铁金弹成本制作成本高不说,还有估计到磨损枪管的问题,因此改为了铜被覆的包铜弹丸。弹丸的重量由铅弹的5。6克左右提高到8。2克左右。有效射程在强装药的情况下达到了大概百步一百五十米左右,八十步左右的距离上也有相当精度。基本上达到了戚继光在兵书中所言的那种鸟枪的性能。但是相比那种鸟枪如同日本国友铳一般比较短的枪管给弹药填装速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如果是由精锐战士中熟练燧发射手使用则在对射中也能满足基本的射速要求。以九百焦尔左右的枪口动能几乎接近了重型火绳枪的中远程性能,而枪的全重则控制在了1。2千克大约两斤的范围内。
本来张海的意见是以损害寿命为代价进一步压缩全枪的重量,但是最终还是屈从于成本的压力而没有这样做。三十枚包铜金弹丸加上火器手所能携带的十二支精制燧发枪的成本就已经多达百两左右,而加上优良的铠甲及其他兵器的成本则高达一百几十两,仅仅武装近卫营都是不小的成本了,至少对于现在来说是如此。如果一定要发挥枪支的寿命还可以采用强装药的办法来获得更远的射程。
旧皇宫午门至承天门附近的原本显得空旷而庄重的地方基本被用做了近卫营乃至整个近卫第一旅的训练之地。不断有负责轮训的火器手和弓箭手在这一带做强化训练。
为了让包铜金弹在命中靶子之后不至于弹丸过于变形增加休整成本,还在宫城的东南方向堆起了五米高左右连绵不决的土山。而木靶也尽可能的薄一些以利于子弹轻易穿透,贯穿靶子的弹丸就可以从土山中尽量回收,箭矢也因此大大减少了磨损
不过几千人的步兵战兵队中的弓箭排战士在获得了庞大的人物财力支持之后训练状况也大为改善起来。除了最基本的力量辅助训练之外,用牛筋弓专门制成的锻炼开弓技巧的练习器开始普及到每一个战士的手中。射靶并不仅是诸如过去那样的一种检测考核手段,而成为了一种每日进行的训练手段。
而在皇城的东面,从宫城东墙延绵到皇城东墙乃至整个朝阳门附近则是大面积的水力工厂和工坊。距离练兵和生产的场所更近的情况下“山无皇帝近”不但有助于官兵工匠在训练及生产中的态度,还最大限度的减少了通勤时间。
为了避免自己怀孕中的妻子在训练与枪炮声中受到过,住所暂时还是搬迁到了距离后花园不远的宫城西面,而原本的南京皇城后宫则成为张海与平时贴身护卫们练武的地方。
自从旧历春节之前南征中枫树岭之战那件事之后,张海除了觉得对于自己在战场上来说铠甲的完善度十分重要外,自身在近战武艺上的欠缺带来的问题也很严重。结合起事以来自己在战场上几次亲身战斗的实际体会才越来越觉得步法与下盘根基的重要性。
虽然或许在单打徒手独斗中,自由搏击中可以被以运动和打空为基础的西洋系拳术取代,而在战场上对抗保证自己的安全或者在群架中同时对抗很多实力明显比自己逊色的很多弱手则大有不同。
在当年盐山之战的城头上乃至枫树岭的近战中,自己就是因为下盘根基欠缺,尽管有着完善的防护装具而和远远超过对手的力量及身材,还是在被众多人放倒中陷入险境。
对于两年以前才开始起事的张海来说,队伍里并没有太多的江湖人士,精通实战武艺而又信的过的人也并不多。一直跟随父亲很多年粗通些实战武艺的李师傅也就成为了自己在近武艺方面屈指可数的启蒙教习。
春季的北方也并不常见雨天,而在南方进入二月之后的雨水边经常性的多了起来。
小雨过后有些潮湿的木桩上,张海按照李师傅的要求先从寻常习武之人入门时的基本功站桩开始练习起来。
一般来说寻常刚开始习武的人在这种最基础的站桩功夫上如果保证标准的姿势,那最多不过坚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
可似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接受过完善类似训练的张海却在低洼的大坑中埋设的三尺高木桩上以还算标准的姿势一站就有半个时辰之久才处显疲惫。
“我以前并不见你在习武的时候经常练这些入门的功夫?”李师傅有些奇怪的问道。
头脑还算灵活的张海却想到了大致是怎么事:“我没有专门的练过这些功夫,可也许这些方面的肌肉纤维在正常情况下也达到了相当水平了。我的力量应该远超过常人,这你是知道的。”
就这样,因为出色的力量基础,仅仅凭借先天的基础张海就在一次测试后顺利的在站桩这个项目上过关。
可张海也是秉承科学思维有一定认识灵活性的人,在训练武艺方面也吸收了很多现代武学的思想。相比封建武士传统基础浓厚的海外,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亚洲国家在武术体系中一个严重的短板就是重基础性训练却轻视对抗性实战性训练。重发力而攻击而轻视实战中的距离感与防护。
因此在自身以为先天条件对于站桩完全能够过关之后,就在老箭匠李师傅的指导下大致来理解和练习与外家发力方法有所不同的发力方式。
虽然不经常参与张海身边,但是这些年来在张海的指导下从事兵备劳动,李师傅对张海的语言体系思维方式也大致有所了解。
“外家功法或者寻常人进行作战搏斗时的发力,在于推发力。比如寻常外家拳术向敌打出一拳,一般来说是蹬后脚的同时扭腰,然后向前送肩的同时打出一拳。如果不是用拳而是手持长枪,也是类似的办法。在同自己势均力敌的对手比武格斗中整个动作容易顺畅的在运动中发挥出来。而内家拳或者内家枪,众所周知而又最浅显的发力方法不是一种推发力,而是从全身放松状态到瞬间肌肉紧张时的一种爆发力。不是后脚蹬地,而是后脚震地;不是扭腰,而是收跨;不是向前送肩的时候出拳,而是在肩膀的震动中出拳,后腿部分力量的运用也有不同。收发劲一抖腰的时候,身子就像张开的弓,一收胯出拳的时候就像松开的弓弦。如果运用的是兵器,拳法的发力其实同枪法是大同小异的。
“其目的就是为了在保证不过多影响下盘和站位的情况下,以最小的体力消耗来达到最大的杀伤效果?”张海似乎有些理解但不知道在实践中能不能有效掌握。
“是为了在最短的动作运动距离内达到最大的效果。”李师傅接着说道:“你父亲自年轻时开始从无战场上的经历,却对我说过这样的一些话:擂台上比武,双方对峙时的距离要尽可能的远。而战场上陷入近接对峙的时候,勇者不可独进、怯者不可独退,在双方都有铠甲的情况下近距离对峙有效的杀伤对手,其实才是内家劲法的最早初衷。”
在与人实战锻炼的时候,张海却遇到了一些问题。做为张海陪练的六名随身护卫中,三个是盐山起事以来就跟随队伍作战、老一批少年战士中体能及力量训练最努力、天赋也最为突出的佼佼者。另外三个是学塾弟子中天赋与训练最为突出的佼佼者。他们虽然算不上什么顶尖高手,可都有自幼以来的基础和充裕的食物保障。仅仅这一条来说其力量基础就已经不逊色于曾经在敌人的队伍里遇到过的一些真正高手了。这六个人的体重普遍在九十公斤左右、身高普遍在这时代已经显得很高的一米七左右,如果用卧推来类比:没有专项肌肉训练的情况下普通男子的卧推大概是四十公斤左右,天赋较高的一些人六十公斤左右。这六个人平均每个人大概都有百公斤左右没有多少专项训练就具备的卧推实力。
可即便是如此,这些人的身材和力量同张海比起来,差距好比一个养尊处优中等偏下档次的大户少女类比二十里挑一级别经常参加劳动不愁吃穿的壮汉一般,大概三倍左右的综合力量差别外加一半左右的体重差别。若是没有任何护具,还没有熟练掌握发力技巧的张海都有可能凭借不正确的徒手蛮力给这些人带来危险。
第243章 近战基础(二)
张海及其随身护卫们这时代最定级的铠甲通过分组及轮班的方法还是在春天来临之前赶制了出来。
为了加工这些精锻出来的最顶级而且规格较大的十套全身甲及十套用于内趁的锁子甲,一百几十名表现最优秀的工匠轮班忙碌三个多月才完成对这些铠甲的制作和加工。
亲卫们铠甲的规格大概是二十余公斤的全身甲内趁十三公斤的锁子甲,算起来相比两宋时期的步人甲并不更重。这样的防护对于寻常战士来说或许是很大的负担,但对于拥有出众体能的张海及其亲卫们来说似乎如同轻便的铠甲一样灵活。内衬的锁子甲模仿了印度波斯一带的模式和工艺,如同从脚地到头部如同连体衣一般浑然一体,进一步强化了对裆部的防护。在裆部遭受重击的时候,从脚底到裆部浑然一体的锁甲最大限度的起阻碍作用。
张海所身穿的全身甲和内衬的锁子甲以及其他衣物总体重量达到了近六十公斤左右,但因为身材和体重的关系也并不显得比其他亲卫厚重许多,可灵活性上就要强出不少。
即便是如此的防护外加不运用兵器的情况下,亲卫们因为种种顾虑还是不感全力出手。因此最初的试练这些人成了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