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唯棋-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后她说:“我知道,你不想我管你的事,但是我要提醒你一句,不要忘了你自己姓什么。”
  另外一边的宴席虽然已经结束了,可屋里的人还是满满的,他们在哭笑不得的看戏。
  宁思睿抱着顾承宇大腿不让他走,边哭边喊:“景铄,带我一起去境州呗,你要是不答应,我就不让你走。”
  慕景铄脚步有些打晃,笑道:“宁思睿你喝多了,我在这呢!你说说,你连人都认不清,你去了境州还不得丢了。”
  顾承宇推开宁思睿,挣扎着站起来:“说得对,才不带他去。他走了谁陪我玩呀!慕景铄那个没义气的,走了这么久也不知道回来。”
  侍卫们上前想去扶他们,可是刚一靠近,顾承宇大喊一声:“有刺客!来人,抓刺客!”
  慕景铄一听有刺客,拎起酒坛,问:“刺客在哪?敢在本小王爷面前行刺,不想活了是不是?”
  宁思睿就近躲到桌子下面,嘴里还念叨着:“我先藏好,你们打完记得叫我。”
  对着这群酒鬼,慕函手足无措,看向殷泓涵,想向他求助。
  殷泓涵托腮,静静的坐在那里看着这群人耍宝,对慕函求救的目光视若无睹。慕函只好上前寻求他帮忙:“侯爷,这可怎么办?”
  “······”
  慕函问了三遍仍然没有回音,试着推了推他。然后,殷侯爷华丽丽的倒在地上,原来殷侯爷只是醉的不明显而已。现在慕函真的是欲哭无泪了。
  慕函和各府的护卫连哄带骗,总算把各家的主子都送了回去。
  慕函扶着慕景铄上了马车,好不容易安静下来的慕小王爷,又兴奋了!吵着要去丞相府找白哲。
  慕函本想先把他骗回府的,奈何他主子在醉酒后依旧十分精明,“不要想骗我,我认得去阿哲府上的路。”
  慕函无法,只好按照他的意思,让人驾车去了丞相府。
  白哲早已经歇下了,此时听到侍卫禀报说,慕小王爷来了。白哲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值得让他深夜前来。立刻披衣起身,当他到门口时,慕景铄正坐在台阶上,任谁劝都没用,他就是不起来。
  白哲看了眼慕函,询问:“怎么回事?”
  慕函解释道:“今日为殷侯爷践行,结果主子他们一高兴,就都喝多了。”
  慕景铄听到白哲的声音,侧身望去。看见白哲以后,起身扑上去,包住白哲的腰,将头枕在他肩上,还蹭了蹭,闷声说:“他们都走了。”白哲还没明白他们指的是谁,慕景铄委屈的问了一句,“阿哲!你不会离开我的,对吧?”
  然后用可怜兮兮的目光看着他,看的白哲无奈的叹了口气,对府里下人吩咐:“收拾一间客房出来,让小王爷住下。”
  慕景铄心满意足的又在白哲的肩上蹭了蹭,皱眉说道:“阿哲,你身上好冷!”
  黎羽强忍着冲上去,把慕景铄丢到一边的冲动。心想:这么冷的天,主子只穿了一件单衣不冷才怪。
  慕函乐意至极,他正愁怎么把主子带回府呢。这下好了,有白丞相收留,他就放心了。
  安顿好慕景铄之后,白哲正要离开,慕景铄原本已经睡了,可他突然想起了什么,抬起头,怔怔的问:“阿哲你不会骗我的对吧!”
  白哲一顿,看着他澄澈的目光,张了张口,最终只说了一句,“快睡吧!”


第23章 碧落黄泉
  第二日正午时分,慕景铄才彻底醒了酒,看着周围完全陌生的环境,记忆渐渐回笼。他记得昨天顾承宇和他说,要请旨离京出去游历一番。自己当时虽然很惊讶这个决定,却也没有阻止他。他知道,顾承宇做这个决定一定有他自己的道理,身为朋友只能祝他一路顺风。可是,后来发生了什么,自己怎么会在这里,他就不记得了。
  他起身开门出去,没走几步就怔住了,这······这是白哲的府邸。
  当他收拾好再次出门的时候,慕景铄随便找了个人,问了一下白哲现在在哪。一路上,他发现今天丞相府的人看他的目光有那么一点诡异,不自觉的心虚,难道自己昨天干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怎么大家都是一副见鬼的表情。
  昨日开朝,已经堆积了半个月的政务,还是需要处理的,此刻白哲正在书房处理奏报上的事情。
  白哲看见他进来,“酒醒了?”
  慕景铄点点头,想了想问道:“阿哲,我昨天晚上有没有说什么?”他真怕昨晚自己借着醉酒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
  白哲抬头想了一会儿,细细数了起来:“昨晚,你除了在我府里大喊大家,上蹿下跳,坐在台阶上死活不起来之外,没干别的了。”
  慕景铄汗颜,早知道喝醉了会这么丢人,还是当着白哲的面,他当时在宴会上一定坚守立场,绝不喝酒。还有慕函,回去一定要好好惩罚他,谁让他当时不拦着自己的。
  慕函要是知道慕景铄此刻的想法,一定泪流满面:主子,不是我没拦着你,是我实在没拦住。
  白哲轻咳一声,不再取笑他,开始说正事,“三皇子今早向陛下请旨,说想离京远游,这事你知道吗?”
  慕景铄点点头,“他有提过,怎么?陛下不同意?”
  白哲说:“陛下倒是没有直接拒绝,只说他会考虑,也让三皇子回去好好想想。”
  盛帝一向最宠爱这个小儿子,如今他要去游历,盛帝怎么可能放心得下。只是这次顾承宇似乎已经下定了决心,怕是不会轻易改变。
  白哲侧目看向他,问:“对于三皇子突然离京的事,你可知晓其中原由?”
  慕景铄皱眉:“这个我也不清楚,自从上次陛下突然发病以后,他就有些不对劲了,我也不知道那段时间宫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慕景铄突然想到,之前想拿给他看的那颗不知名的药,后来因为一些事情耽搁下来,“阿哲,你熟知药理,我有一样东西想请你帮我看看。”
  慕景铄立刻让人回府,通知慕函让他带着那颗药来丞相府,慕函很快带着东西送到。
  白哲看到东西后,不由皱了下眉,问:“这东西你是从哪里弄来的?”
  慕景铄见他的表情,心下不由有些紧张:“这是我的人从顾承宇饮食中发现的,有什么问题?这东西有毒吗?”
  白哲的语气十分慎重:“我现在也不确定,要详细分析一下,才能证明我的猜想。”
  之后,白哲让黎羽去取来清水、银碗、针匣、药箱。
  黎羽将东西送来时,慕景铄直接伸手去接,白哲拦下他,“别动。”
  慕景铄不解的看向他,白哲解释道:“这上面有毒,黎羽手上戴着的手套可以防毒,你若是直接用手去拿,这只手怕是要废了。”
  他讪讪的收回手,“阿哲,你为什么要在这上面下毒?”
  白哲戴上手套,一边打开针匣,一边说道:“在针上萃毒是为了方便检验其他物品药性。再者,毒和药本就是一体的,只要把毒的计量拿捏好,依旧可以救人;同样,药的计量稍变,也可以杀人。”
  待东西准备就绪后,白哲取水放入银碗中,从药箱中取出一只碧色玉瓶,撒了些粉末在水中,那粉末如水及融。他又将那颗药用刀切下少许,放入碗中。原本清澈的水,变成了粉红色,接着,白哲取出一根针,插入水中,那针上凝聚着微不可查的晶体。
  白哲放下手中的东西,正色道:“这药的名字叫‘黄泉’,是一种无毒之毒。”
  无毒之毒?这个词慕景铄还是头一次听说,他问:“什么意思?是有毒,还是没毒?”
  白哲讲解道:“无毒之毒是指,这药本身并不具有毒性,但当它与某样相克制的物品接触后,就会变成剧毒。这是一种很迂回的下毒手法,但这种方法并不常见,首先药本身就很难寻找,药引更是难求,所以很少有人用。”
  “黄泉这种毒至少要连续服用半个月以上,才会起作用。服下后,就等于在身体里种下一颗种子,初期对人的身体没有任何影响,可是一旦生病,哪怕只是普通伤寒,也会因为这颗种子的存在,导致药石罔顾,最终不治而亡。”
  慕景铄垂眸,低声问:“可有解药?”
  白哲摇头,说了四个字:“此毒无解。”
  殷泓涵于正月十六带领一千护卫返回羡州。临行前,他亲自将一封信送到弈王府,只是凑巧慕景铄不在府中,他将信交给管家央叔。然后,带人自西门离京。
  待到慕景铄从丞相府回来看到那封信时,殷泓涵已经出了京城的地界。
  书房中,慕景铄坐在椅子里,仰着头闭目不语。殷泓涵临走时的那份信,解开了他心底一直以来的疑惑。
  为什么二皇子突然铤而走险?
  为什么顾承宇会性格大变?
  为什么盛帝没有杀殷泓涵,而是放他回封地?
  现在,一切都可以解释通了。桌上薄薄的两页纸,解开了十五年前那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秘密。
  盛帝并非先帝长子,先帝还有一个儿子,他也是盛帝的哥哥。在十五年前,他出使南定,最后死在了南定的国都凤平。当时盛帝登基不久,很多人都猜测是他容不下自己的兄长,故意为之。这件事在大兴算不得是什么秘密。
  这位忠心为国,且身死他乡的先皇子,在死后封号为洛君。信上说明,当初洛君在出使南定时,同行的还有他唯一的孩子。后来,南定国翻脸,派兵击杀洛君等人,这个孩子被人护着逃了出来,这些年,盛帝一直派人多方打听那孩子的下落。
  后来终于在南定一个偏僻的镇上,找到了当年带走孩子的护卫。若是有十多年前的老臣在,他们应该会记得,在国历七十一年时,确实有一个孩子被风光的迎回大兴京城。这个人就是三皇子顾承宇。
  当时,朝中上下说法一致,三皇子出生后,太医诊断他天生体弱,受不得皇宫的肃穆之气,顾盛帝命人将其送到铭州抚养。
  而殷泓涵的父亲,当年亲自前往南定去寻那孩子,当时两国关系早已紧张到极点。他们一直小心谨慎,还是在中途暴露了行踪,被南定军队围困,虽然最终成功逃脱,他父亲却在那一战中留下难以医治的伤,五年后,终是撒手人寰。
  至于他怎么知道顾承宇身份的,他在信上并没有说明。
  慕景铄可以肯定,顾承宇知道了这一切,所以他才会那么颓废。他的父皇、他的身份、他的家庭,这一切都是假的,这让他如何能接受。
  只是慕景铄还是有些问题不解,盛帝当年为什么要以皇子的身份接回顾承宇?南定当年又是为什么突然对他国使臣下手?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一切看似是真相浮出了水面,其实只是让线索又回到了原点。


第24章 初露锋芒
  那天夜里,顾承宇和盛帝在修德殿彻夜长谈了一番,外人不知顾承宇究竟和盛帝说了什么,第二日早朝上,盛帝下旨批准了他的请求。
  原本热闹的京城最近变得安静了不少。继殷泓涵之后,顾承宇又离京,宁思睿一下子变成了孤家寡人。于是他更加变本加厉的粘着慕景铄,就差直接住到弈王府了。
  这两人的离开,对于宫里宫外似乎没有造成太大影响。众人各归各位,该忙的忙,该玩的玩,转眼又过了半个月。这日早朝,有人提出国节将至,陛下该派人早些准备着。往年这些事都是由少府司主办,然而盛帝考虑到京城有不少世家子弟到了入仕的年纪,也该提早历练一番。于是,大笔一挥,将此事交由小王爷慕景铄和宁二公子宁思睿主办,少府司协助,另外让他们自己在世家中挑些得力人帮忙。
  每年都有学子入仕,为何今年盛帝如此关心,这要归功于我们的慕小王爷。他这半月就没消停过,带着一群公子哥们在京城四处吃喝玩乐。
  这不,就在前几日慕景铄带人去蒙山打猎,几位世家公子也跟着去了,结果这群人甩开护卫,不知去向。这可急坏了朝中一干王公大臣,正要请旨派军队去找,这群人意气风发,满身尘土的回来了。问过才知道,他们在打猎途中遇到一伙强盗,于是乎,这群公子们义愤填膺,提剑去追,最后将强盗全部抓获,交给当地官府。这段“京城公子除恶”的英雄事迹广为流传,当然这是后话。
  当时这番经历听得几位重臣心惊胆战,急忙回家写奏折,言辞恳切,语重心长:请求陛下约束一下慕小王爷,给他安排个职位,令其收收心,正好历练一番,将来也好接替弈王之位。
  盛帝看过奏折后,思前想后觉得此法可行,最后决定将国节庆典的事交给他来办。反正花心思,出力气的事都有少府司的人做,他不过是挂个名,每天去点个卯就成了。只要他能老老实实的待着,盛帝就心满意足了。又想起这几天一直上折子诉苦跟他诉苦宁国公,于是连带宁国公家的小儿子一块打发去了少府监做事。
  圣旨下达后,慕景铄没什么动静。
  第一日,少府司的人连这位小王爷的面都没见到。
  第二日,慕小王爷约上三五好友,赏景游玩。
  第三日,慕景铄玩累了,在府中闭门不出。
  ······
  到了第五日,朝中开始有人提出反对的声音。
  “陛下,微臣和属下拟好了文案,可慕小王爷迟迟不来,这······”
  “小王爷性子洒脱,办事难免不周到了些。”
  “陛下,国节事关国家颜面,容不得半分马虎。”
  “慕小王爷本就没有经验,府监大人就该尽力协助。”
  众人各执一词,那些帮慕景铄说话的,一半是看在弈王爷的面子上,一半是了解帝心的人。慕景铄做的这些事,换了别人,早被贬滚离京城了,可我们的慕小王爷却一点事都没有,盛帝多半是顾忌弈王手中的兵权,才会如此放纵慕景铄。换句话说,只要弈王不倒,他慕景铄就算犯再大的错,陛下都不会动他。
  白哲站在一旁沉默不语,心想:铺垫了这么久,时机差不多了。
  就在朝中为这事争执不下时,慕小王爷带人到了少府司门口,不同以往的是,这次他和慕函轻装简行,徒步而来。
  二人走到门口,被守卫拦下,守卫瞄了俩人一眼,语气轻蔑道:“什么人?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就敢乱闯!”
  然后,慕景铄拿出随身玉佩,守卫吓得倒头就拜,赶忙请小王爷进去。
  然而这些只是想象。
  真正的情况是,少府司门口根本就没人守卫,慕小王爷想耍威风都没人看。慕景铄信步入内,看见一位洒扫的老伯,老伯见有来过人,赶忙让路行礼。
  接着,看见三两个侍卫坐在廊下,又说又笑好不热闹,走进些才看清他们是在赌钱。
  慕函皱眉,来之前已经听自家主子说了,少府司的人懒散懈怠,规矩全无。却没想到散漫到这种程度,他自幼跟在慕景铄身边,两人一起在军中长大,最受不了的就是无组织,无纪律的人。
  慕景铄轻咳一声,那几个人才回过神来,看向他们,见两人气质不凡,正想问他们是什么人。
  慕小王爷侧目看了眼他们用的骰子,先他们开口:“掷骰子比大小有什么好玩的?要玩就该玩点有意思的。”
  慕函心说:不好,主子这是动怒了。快闪,当心溅一身血。
  在少府司的府监下朝时,看到这样一幕:慕小王爷坐在殿上,脚搭在椅子扶手上,他似笑非笑的看着面前三个讨饶侍卫,少府司的其他官员都垂首站在一旁。
  府监心中一哆嗦,他走上前,向慕景铄行礼:“下官有失远迎,还请小王爷恕罪。”
  慕景铄侧目看着他,微微浅笑:“郑大人事务繁忙,为陛下尽心尽力,真是朝中楷模。”
  郑府监被他夸得心里没底,忙说:“不敢,不敢。”
  慕景铄话锋一转:“若不是郑大人忙于为陛下分忧,何至于对少府司的人疏于管理?还是说大人一直在阳奉阴违,有负陛下信任!”
  郑府监连连鞠躬行礼:“微臣对我朝,对陛下绝对是尽心尽力,不敢有半分不尽心啊!”
  慕景铄拍拍他的肩:“本小王也是这么认为的。”
  郑府监刚松了口气,就听见慕小王爷说,“既然陛下下旨命我主管国节事务,那么日后大家就少不了要朝夕相处,我这个人有些习惯,希望诸位体谅一下,如果有不能体谅的,没关系,本小王不勉强,站出来脱了官服,陛下那里本小王自会交待。”
  众人面面相觑,都不说话。
  慕景铄环视众人,半晌,开口:“既然诸位都能接受本小王的习惯,那就最好。第一,本小王见不得懒散的人,从此刻开始,少府司上下所有人五更时分到,酉时散。第二,在本小王的眼里,无功便是过,没有人可以特殊。第三,三日后,我要看到国节具体安排的文书。”
  一位少监小声讨价:“小王爷,三日太短了!”
  慕景铄眸光扫过那人,那人一颤。他冷冷说道:“少府司共有两监四署,其中府监一人,少监两人,府令八人,府丞十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