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唯棋-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屏风后突然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好,回京许久,功夫倒是没落下。”那人从屏风后,缓缓走出来。
  那人一身黑衣,两鬓依稀可见零星的白发,五官分明,相貌堂堂,一双眼眸炯炯有神,他的眉眼和慕景铄又三分相似。
  看清那人样貌后,慕景铄怔住了,不可思议的叫了一声,“父王!”
  弈王回到王府没有惊动任何人,除了慕景铄以外,所有人的以为,弈王爷此刻正在边境驻守。
  “父王,你怎么会突然回京?”镇守一方手握兵权的王侯,未经传召是不能回京的。
  弈王抬手拍了拍自家儿子的肩膀,示意让他放心,“为父这次回来请罪的。”
  慕景铄诧异,问道:“请罪?为何要请罪?难道是因为为了两国使臣离奇失踪的事!”
  弈王点点头,向他解释:“陛下心思缜密,一旦他心中有了怀疑,将来必成大祸。一个国家最怕的就是君臣离心,这样会给奸佞可乘之机。”
  慕景铄:“我们与皇室本是一家,陛下一直待慕家很宽厚,不是吗?”
  弈王爷叹气,“景铄,即便顾氏一族再怎么信任我慕家,你始终要记住君臣是有区别的。身为一国之君他可以和你臣称兄道弟,那是对你的倚重,但是我们为人臣子终究不能忘了规矩。”
  慕景铄想说是不是每一位君主,都是如此。身为臣子小心翼翼,作为君王疑心重重。如果一直这样,那么一个国家如何发展。慕景铄第一开始怀疑自己一直以来坚信的忠心是否正确。为何慕家忠心耿耿,还要担心盛帝会猜疑!为何父王看似大权在握,风光无限,实际上处处小心谨慎。这也许是每一个忠臣的悲哀。
  弈王看见自家儿子沉默的表情,就知道他想的是什么,“大兴国一王二侯,四大家族,拜将封侯,荣耀显赫。我们享受别人没有的荣华富贵,就该承担比别人更重的责任。”
  慕景铄突然想起一件事,“父王,我一直想问,十五年前,洛君死于南定凤平的真相是什么?”
  弈王沉默了半晌,才缓缓开口:“洛君当年出使南定,不是陛下派遣,而是他主动请旨前去,他去南定是为了找一个人,至于这个人是谁,我也不知道。”
  慕景铄换了个问题,他一直觉得洛君的死另有隐情,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洛君到底是怎么死的?这个父王知道吗?”
  “当年洛君出使的事,我并未参与,所以具体的情况,也不是很清楚。只是从孟平侯(殷泓涵的父亲)那里知道一些消息,当年南定派兵围困洛君不假,但是南定并没有其他举动,好像只是为了软禁他们,只是不知为何,当时的驿馆突然坍塌,洛君以及随行的人全部葬身其中,无一幸免。”
  慕景铄追问:“那洛君身边的那个孩子呢?”
  弈王颇为意外的看了他一眼,他能知道那个孩子的存在,可见在京城没有只顾着玩。弈王眼中带着些许赞扬:“既然你能知道洛君孩子的事,想必三皇子的秘密,你也知道了。洛君的死让陛下很自责,所以对于这个孩子,陛下一直很执着,想要弥补他。这些年你也看到了,陛下对三皇子是如何宠爱,如何视如珍宝的。”
  慕景铄将那个秘密说了出来,“顾承宇不是洛君的孩子,顾凯风才是。”
  弈王只是一瞬间的惊愕,很快就接受了这个消息,“其实,这些年我一直在想,也许那个孩子不是洛君的。那孩子出现的太过突然,当时洛君亲口承认那是他的儿子,众人也就相信了。后来我仔细想了想,凭洛君的性子,怎么会突然多出一个私生子,这孩子是他受人之托代为照顾的可能性更大。”
  这毕竟是十五年前的旧事,想要查清楚,也不急在一时。现在娄墨轩等人的下路才是当务之急。
  慕景铄有些担忧,“父王,东宁最近可有什么动作?”
  弈王皱着眉,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东宁在边境大肆驻军,囤积粮草。”
  更令他担心的是,能在大兴的国土上无声无息将人劫走,这是怎样的实力。而拥有这样实力的幕后之人,他们竟然全无不知。若不是这次的事,只怕他们还毫无察觉。任由这样神秘的势力在大兴的土地上肆意成长,将来必定后患无穷。
  “今夜我入宫去见陛下,之后便要赶回境州,那边还有很多事等着处理。”弈王看着窗外绿意盎然的梨树,时光匆匆,当年他离京时种下这棵树,如今已经开花遍地了。
  慕景铄顺着他的目光也看到了那棵树,他拍着父亲的肩:“父王,等到边境安宁以后,你和母亲就请旨回京吧!”
  这些年他们早就把境州当成另一个故乡,可是,他知道父亲的心始终是在京城的。父亲一生都奉献给了大兴,他希望在父亲晚年时,可以享受简单的幸福。
  弈王看着自家儿子,笑着答应:“好,你母亲也很久没回来看过来。”
  这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父子两人站在窗口,看着梨花胜雪的景象,享受这容华谢后,难得的平静。
  这个时候慕景铄绝对想不到,这会是他和父亲见的最后一面,自此以后天人永别。


第46章 南定叛乱
  三日前两国使者在大兴境内无故失踪的事,终是瞒不过去了。东宁和南靖齐齐在两国交界处,严阵以待。两国纷纷下达最后通牒,若是十日内不能交出东宁太子和南靖皇子,就等着大军兵临城下吧。
  盛帝自那日当年吐血昏迷以后,就一直卧床不起,将国事暂时交由太子代理。白丞相,沈国公,宁国公三人协助。
  在这个四面楚歌的时候。一人一骑自南而来,那人带着铭州总督的密函,快马加鞭赶到京城。看过密函之后,一向稳重的太子殿下,也变了脸色。立刻让人把朝中有分量的大臣都召集进宫。
  理政阁中,太子将密函交给殿上的人一一传看,凡是看过的人,无不面露急色。如今大兴正在与东宁、南靖对峙,怎料后院突然起火,这让原本以一敌二的大兴陷入更加艰难的处境,对大兴而言无异于是雪上加霜。
  白哲接过,快速的看过信上的内容,洋洋洒洒三页纸,概括一下信上的大概意思是,南定之前的旧部,在煽动百姓叛乱,已经在极力镇压了,可是效果不佳,希望朝廷能派兵支援。
  大兴在八年前,举兵攻打南定,致使南定灭国,封氏一族死守皇城,最终化为白骨。大兴在占据南定后,废南定国号,尽收国土,划入大兴版图。统一南定以后,大兴曾七次派遣官员治理南定,然而南定百姓拼死抵抗。盛帝无奈只好在南定地方选拔官员,这才稳住南定的百姓。
  平静了六年的南定,再次发生动乱,谁也没料到南定会在这个时候叛乱,大兴陷入被动的局面,一边是外患,一边是内忧。
  群臣集思广益,一个个在那愁眉苦脸的想办法。
  有人谏言:“殿下,南定旧部既没兵马,有没钱财,成不了气候。现在当务之急是赶紧解决东宁和南靖的问题。”
  有人应和:“正是,应该加派人手寻找两国使臣。”
  顾秉德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白哲,问道:“白丞相智谋无双,是我大兴的股肱之臣,不知道白丞相有什么建议?”
  白哲淡淡的抬起头,平淡的说道:“殿下,我现在没什么看法!”
  顾秉德面子有些挂不住了,其他人也不知道该说什么缓和气氛。毕竟上次白丞相在朝上提出,边境提前备战的建议,结果遭到群臣反对。可是事实证明白丞相是对的,如今东宁和南靖大军到了边境,各地才开始匆忙备战,即便如此军需粮草还有几日才能到达前线。若是此时三国交战,大兴就只能被动挨打。
  突然传来一阵掌声,“阿哲当真是智绝天下,这个办法真是高明。”慕景铄坐在众人身后的位置。慕景铄身份特殊,虽然只有太子顾秉德知道。但是他在京城代表的是弈王府,所以完全有资格坐在这里,顾秉德也让人去请他来。
  众人一头雾水,面面相觑,白丞相刚才说什么了吗?
  顾秉德看了慕景铄一眼,饶有兴趣的开口:“哦?本太子怎么没听出来白丞相这话中的意思。”
  慕景铄有条有理的分析:“刚才阿哲说‘现在没什么看法’,实际上是想让殿下遵从己心,殿下心中已经有了主意,只是还没有十足的把握,阿哲的意思是赞同殿下心中的办法。”
  汗!真的可以这样解释吗!慕小王爷,你确定你不是借此同时拍了太子殿下和白丞相两个人的马屁!
  顾秉德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转向白哲,问:“白丞相所想,真如慕小王爷说的这般?”
  白哲瞥了慕景铄一眼,浅笑不语,算是默认了他的话。
  最后,太子殿下下旨:暂时不理会南定的乱党,集中兵力支援境州、羡州两地,同时加派两倍的兵力寻找东宁太子等人,并且将范围扩大到临近的两个州。
  南定旧部如星火燎原,不到十日的时间,势力蔓延到南定大半国土,南定旧臣高举义旗,等到南定百姓的拥护,南定大大小小的官员,齐齐丢了乌沙,脱下官府,加入起义军队伍。那些被盛帝暗中派去的官吏,要么投诚,要么被杀,一时间南定半数的国土脱离大兴掌控。
  此时距离娄墨轩和亓官钦失踪已有十三天,东宁、南靖两国蓄势待发,蠢蠢欲动。境州传来了好消息——两国使臣找到了。
  说起这件事,真是让境州守军脸上无光。他们派出五千人都没能找到,甚至很多人猜测两位使臣已经被杀害了,就在这时,娄墨轩和亓官钦平安回到了境州军营,准确的说,是两国使臣被送劫走他们的人回来的。
  在某日黎明时分,有一行十几人朝军营走来。天色有些暗,守卫拦下来人询问:“你们是什么人?可有令牌?”
  一位穿灰衣的人上前,十分恭敬的说道:“我家主子是弈王爷的朋友,有一封信要交到弈王爷手上,后面的马车里是给弈王爷的礼物。”说完,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又冲后面的人招招手,后面的人将马车赶过来。
  守卫担心这些人心怀不轨,□□一横拦住马车,喝道:“未经检查的东西不得私自带入军营,违者军法处置。”
  那人不在意的笑笑:“别忘了把信交给弈王爷。”
  将信交给守卫,转身欲走。守卫正要去拦他,突然,随着一声爆炸,地面升起白色烟雾。等到雾散以后,那些人早就不见踪影了。守卫心中大骂他们,看到马车还停在那,将事此时上报给弈王,还有那封信。
  信上只有四个字:如期奉还。
  见到这四个字,弈王心头一跳,赶去军营大门口,见到马车中昏迷的人,正是东宁太子和南靖皇子,以及锦小公子三人。
  天下哪有这样的劫匪,劫了人送还也就罢了,还这么高调送到军营门口,然后又在众目睽睽之下,全身而退了。这就是□□裸的挑衅,境州全体将士都恨得牙痒痒!!!
  人找到以后,大兴派使臣去两国议和,希望能和平解决这次的事,但两国态度强势,非要向大兴讨个说法,经过三番五次的谈判,三国最后达成协议。大兴作为东道主,除了送回两国使臣外,为表歉意,赔偿黄金三百万两。


第47章 出征人选
  三国议和之后,大兴终于腾出手来对付南定的叛党了。可是他们发现,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南定旧部就占据了南定原有的全部国土,并且叛军人数多达十万。这让他们感觉到了危机感,同时大兴庆幸,还好没有贸然和另外两国开战,说不定到时候白给他人做了嫁衣。
  到时候,大兴与南靖、东宁劳民伤财,鱼死网破,最后南定坐享其成。
  大兴的朝臣都无比庆幸,觉得议和果然是一个正确的决定,怎么能让南定那群叛党坐收渔翁之利。
  早朝之上,各党派间为了出征的人选吵得不可开交,久争不下。太子监国,自然想提拔自己的亲信,二皇子顾修远也不是任人拿捏的人。
  白哲看着温文尔雅的太子,以及谈笑风生的二皇子,嘴角掀起一个凉凉的弧度。待他们吵完了,白哲轻咳一声:“诸位,南定平乱在即,容不得这般耽搁,既然对太子和二皇子提出的人选都不满意,不妨再选一个。”
  沈国公顺势说道:“依我之见,孟平侯殷泓涵就是个很不错的人选。”
  大兴建国之初,将军权四分,帝王手握禁军十五万,弈王有西陵军十五万,孟平侯和傅阳侯各自拥有兵马十万。只是傅阳侯府陆家早在上一位侯爷在世时,便已将兵权交换帝王,带着全家在京城颐养天年。孟平侯的军队在羡州,老侯爷死后,殷泓涵一直在京城,今年才回到羡州接管兵权。
  殷泓涵是个很适合的人选,这些人一直争来争去,为的无非是兵权。若是殷泓涵领军,必定会是孟平侯自己的荣成军,这样一来就没有兵权变动。
  众人思来想去,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人选。
  白哲适时的提醒:“孟平侯驻守羡州,边境的兵线不可贸然动用。”
  沈国公看着这个年纪轻轻便位居百官之首的人,脸上不禁带了一些笑意:“不知白丞相可有举荐之人?”
  这个时候明白人都会选择明哲保身,沈国公这样先发制人的问出来,分明是为了堵白哲的口,不给他举荐的机会。
  奈何白哲不禁没有回避,反而顺着他的话说下去,“本相觉得慕小王爷很合适。”
  对于这个人选,众人分歧颇多,争论声如潮水一般。
  有人说:“慕小王爷做事随心随性,怎能胜任统帅一军的职务!”
  立刻有人反驳:“慕小王爷是弈王嫡子自小在境州军营长大,做领军之人有何不可?”
  “慕小王爷没有领兵打仗的经验。”
  “殷侯爷也没有。”
  “殷侯爷幼时是老侯爷亲自栽培的,通晓兵法,办事稳重。”
  “你的意思是说,慕小王爷不稳重?你忘了,上次国节的事,是谁办的井井有条了!”
  ······
  沈国公本来以为白哲会推举他手下的人,没想到还是慕景铄。他虽然在低头喝茶,但余光一直在盯着白哲注意他所有的举动,不过可惜,他什么都没看出来。只是直觉告诉他,这个才倾天下的人,也许不属于大兴。
  白哲第三次开口:“太子殿下,陛下让你来监国,此时还是你来下决断比较好。”
  顾秉德侧眸看向白哲,表面上慕景铄是中立的可是太子心里清楚,慕景铄是暗中辅佐自己的人,这件事在盛帝封他为太子的时候,就告诉他了。只是白哲的这个提议无疑实在帮他,只是他看不懂,白哲心里到底是什么想法。
  同时,二皇子也在心里盘算着:若他执意用自己的人,大哥一定会反对到底,说必定会闹到父皇那里,父皇一直更重视大哥,若是此事由父皇出面,最后的人选怕是还会落到大哥的人头上。然而慕景铄虽然和我没什么深交,却也不是大哥那边的,弈王府世代忠君,不涉足挣位,相比于殷泓涵,慕景铄确实是更适合的人选。
  此时,慕景铄浑然不知宫里的一群人正为他争论不休,他此时正坐在府中的凉亭里,看着顾承宇写来的信。每个月顾承宇到会写一封信,跟慕景铄报平安。信上说他现在过的很好,让慕景铄不要担心,还说这一路他看到了很多秀丽的美景,遇到了很多人。只是对此时他身处何方只字不提。慕景铄猜测他可能去了铭州,或是南定。他的身份,是他心中一直挥之不去的阴霾,他不想借别人之口来知道一切。
  真相即便再鲜血淋漓,都要自己亲手揭开,有些伤害就算再痛也要面对,绝不给别人刺痛自己的机会。这就是慕景铄一直以来的原则,顾承宇也是一样的。
  慕景铄合上信,嘴角微扬。
  慕函上前,“主子,您每次看完三皇子的信,心情都会很好。”他觉得三皇子在信上一定写了很多有趣的事。
  慕景铄笑笑不语,其实让他心情好的,不是信上的内容,而是朋友的平安消息。
  “南定那边有什么消息吗?”若是顾承宇真的在南定,他现在处境大概不太妙。
  慕函道:“具体情况不清楚,不过今天一早太子把朝中重臣都交到理政阁去了。”
  慕景铄微微蹙眉,现在看来,只怕情况不太乐观。
  慕函问:“主子,朝廷会怎么处置南定的事?”
  “大兴刚刚与两国和谈,只怕这次对南定会采取强硬的手段。”所谓强硬的手段,就是武力镇压。
  其实大兴会出兵,并不让人意外。毕竟,在实质上南定和东宁、南靖是不同的,也许曾经他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可是现在他是大兴的国土。对于大兴而言,这等同于叛乱,绝不可能姑息。
  慕函道:“如果出征,会派谁去?”
  “不一定,朝中武将不多,能领兵的更少了。”
  慕函想了想,伸手一个个算了算:“咱们王爷,殷侯爷,傅阳侯,宁国公府大公子,护国将军······”
  慕景铄笑着摇摇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