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个人的抗日ⅱ-第3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变,谁知道势均力敌的两个对手是否还会重现历史呢?

在黄历所看到的资料中,肯尼迪和尼克松都属于摇曳音乐的一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都是年轻的海军军官,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几个月内进入政界,而且都不过四十多岁,精力旺盛。或许在某些人看来,尼克松将在政治上比肯尼迪更加强硬,但黄历却知道肯尼迪也不是赫鲁晓夫眼中可以威胁恐吓的年轻人。

借助于百分之八十八的电视在家庭的普及率,两位候选人都设法要取得电视观众们的欢心。肯尼迪的电视形象酷似一个西部打斗片中“沉默寡言的年轻警长”,而尼克松却象一个“铁路公司的律师,专门签署不利于小城市居民的占地契约”。当然,从历史上的结果来看,这与两个人的选举应该没有什么关系。因为美国人愈是富足,他们便载趋于保守,越来越多的人在向铁路投资。因而,如果从电视形象上看,广大选民应该是站在律师一边,而不是站在警长一边的。

而从表面上看,两个候选人各有自己的一套战略计划和有利、不利的条件。肯尼迪的有利条件是有组织的劳工的支持,他父亲的巨大财富,他的普利策奖,对他友好的报界,他个人的魅力——当时记者们已开始称之为肯尼迪“风格”,以及他身为多数党成员的身份。尼克松的有利条件则是:工商业大亨的支持,较丰富的经验(例如,在总统生病期间解决钢铁工人罢工,他与赫鲁晓夫的厨房辩论),强大的中产阶级的根基,以及艾森豪威尔当时仍在白官。

当时肯尼迪大事宣扬的主题是:美国的威望正江河日下,美国人必须努力争先;而尼克松却鼓吹自由企业的好处、个人的责任感、顽固的反共精神以及艾森豪威尔时期的繁荣与和平。

但由于艾森豪威尔对他的副总统态度暧昧,使他对六零年的竞选运动所能发生的影响也进一步减弱。他显然喜欢尼克松,而不喜欢他认为是一个年轻的暴发户的肯尼迪,但是他对许多人讲过“迪克根本不是总统材科”的这句话已经传开。艾森豪威尔在这方面何以如此漠漠无情,令人纳闷。

如果说在美国总统选举中,苏联人能起到一定的左右的作用,显然让人觉得有些奇怪,但事实却恰恰如此。对于苏联人来说,从阶级斗争的观点出发,尼克松和肯尼迪之间没有多大的差别,他们每个人都坚持资产阶级立场。但是,各人的政治手法却有着很大的差异。

对尼克松任副总统期间,一再发表矛头指向苏联的声明,苏联人是耿耿于怀的。不管他们对肯尼迪是否了解,反正他们是不希望尼克松当政的。他们认为如果肯尼迪进入白宫,在改善美苏关系的问题上,或许希望更大些。而对尼克松,他们没有这个指望。尼克松对苏联的敌对态度,他的反共立场以及同麦卡锡主义的关系,都使苏联人没有理由希望尼克松当总统。

而现在,苏联人有一张好牌可以打,那就是击落U…2后俘虏的美国飞行员鲍尔斯。美国报纸上舆论纷纷,说无论哪一个候选人,只要他在改善美苏关系上表现出更有能力,就将在竞选上占有优势。那么,释放鲍尔斯的时机便具有了重大的政治意义,苏联人肯定会利用这一点,制造对尼克松不利的局面。

第252章 访苏(一)

对于黄历来说,美国总统是尼克松,或者是肯尼迪,并没有多大的关系。但如果能从中获取利益,他倒也愿意帮助尼克松一把。

“被击落的不仅仅是一架飞机,而是美国的尊严。”艾森豪威尔在访问南洋联邦时,曾向黄历沉痛地说出了这样的话。

显然,U…2间谍飞机被击落,谎言又被揭穿,使艾森豪威尔备感失落,使美国民众的信心大受打击。而如果能救回被俘的飞行员鲍尔斯,使这场丢脸的事件有一个较好的结局,美国人是很欢迎的。

而黄历恰在此时向艾森豪威尔提出了建议,美国可以用抓获的苏联间谍交换鲍尔斯,他愿意作为一个中间人在美苏之间进行外交努力。当然,他是有条件的。他希望美国能在奥运会开幕前为南洋联邦发射一颗通讯卫星,并允许南洋联邦的科学家参与研制和发射的全过和,以便使南洋联邦成为第一个能向全世界进行奥运会电视转播的国家。

想法很好,要求似乎有些过分,但似乎值得考虑。艾森豪威尔没有回绝,也没有马上答应,他要仔细考虑。对黄历来说,没有回绝便是有希望。时间不长,他便看到机会来了。苏联KGB特工佐鲁道夫·阿贝尔被美国情报局抓获,黄历立刻向艾森豪威尔建议,用佐鲁道夫交换鲍尔斯的想法。

可以说,对于促成此事,尼克松比艾森豪威尔更热心,他要向公众证明,在副总统任内,他并不象别人所说的那样,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绩。而且,他还一直宣称:美国决不能让人利用白宫“作为一个训练基地来学当总统,而以牺牲美国利益为代价”做交换。这个时候,正是要把政治经验丰富这项荣誉抢到手里的好机会。

南洋联邦的导弹研制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还只局限在短程的战术导弹范围内,在中、远程导弹的研发方面,还远远处在美苏之后。而黄历避开导弹这个敏感技术,想借鉴并学习美国研制卫星和航天技术而来的相关技术。这是一个小花招,在火箭和导弹方面,从科学技术上来说是相通的领域。

当然,如果能使鲍尔斯获释,南洋联邦获得的利益将不止于此。无论是尼克松掌权,还是肯尼迪上台,对一位能在美苏两国之间进行斡旋的中间人,都能感到他存在的必要。

而黄历带着女儿访苏,也并不只是满足女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是力图制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让苏联方面更增好感。

飞机在莫斯科机场缓缓降落,天空中飘起了轻柔的雪花,黄历走出机舱,向下面欢迎的人群招手示意,然后步下舷梯,与前来迎接的赫鲁晓夫紧紧握手。虽然在温度上还不太适应,但黄历并不象黄秋盈那样娇弱,他穿着大衣,没戴帽子,含笑与苏联官员握手,并将自己的随行官员介绍给赫鲁晓夫。当赫鲁晓夫看到穿得厚厚的黄秋盈充满好奇地用手接雪花的时候,赫鲁晓夫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可爱的孩子,是第一次看到冰雪吧?”赫鲁晓夫笑道:“希望她能很快适应俄罗斯的温度,但恐怕也不那么容易。就象我,在贵国,汗如雨下,风扇也解决不了问题。”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带空调的宾馆和汽车,欢迎您再次访问我国,相信会有很不一样的感觉。”黄历微笑着说道。

“你们弄的那些玩艺儿——”赫鲁晓夫顿了顿,说道:“确实会让人活得很舒服,但如果只注重享受,会让人失去优秀的品格。”

“如果能吃上土豆烧牛肉,自然会对清汤寡水不感兴趣。”黄历微笑着说道:“好的东西,美的东西,总是会受到人们的喜爱,这应该无关于品格和修养。在欢迎的人群中,我看到了很多穿着艳丽的俄罗斯姑娘,难道这不让人眼前一亮,不让人觉得俄罗斯也是光明和开放的吗?”

“是的,你说的很有道理。我们已经步入土豆烧牛肉的社会主义阶段,而清汤寡水的共产主义,嘿嘿,也不是没有。”赫鲁晓夫略显自豪地连连点头,“俄罗斯已经发展到了该让人民去追求和享受美好的东西的时候了,正在加紧步入共产主义,对此我感到骄傲。你会在俄罗斯看到更多的好东西,好景象,这里绝不象某些西方国家所形容的那样,是一片灰暗。”对于中国的恶感,赫鲁晓夫还耿耿于怀,但还是憋住了,社会主义阵营出现分裂,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我将拭目以待。”黄历抿嘴笑道,心中却不以为然。批评别人,但自己也犯了同样了错误,赫鲁晓夫办了不少欠考虑、主观盲动的事,却还在洋洋自得。尽管如此,赫鲁晓夫对农业政策的改革与调整还是取得了积极成果。苏联农业克服了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取得了较快的进展。从1950年到1960年期间,农业人口减少了1100多万,但农业产量明显增加。

其实,赫鲁晓夫改革的失败便在于实行的是片面的经济改革,而没有痛下决心对官僚政治机构进行改革,也没有进行土地所有制改革,属于治标不治本。事实上,赫鲁晓夫的改革只是在原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的小修小补,但旧体制在苏联是根深蒂固的,这就决定了这场改革必然是不彻底的。加上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而且主观主义,急躁冒进,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许多改革措施未经论证和试验就急速推出,结果造成混乱,导致改革失败。

历史证明,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否则,就不可能取得改革的成功。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前提条件,就是人民成为改革的受益者。人民在改革中得到权力,人民在改革中得到实惠。只有如此,改革才能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选择。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虽然赫鲁晓夫的改革是一场不成功的改革,但失败的改革却能为成功的改革提供借鉴,只是看后来人是否能够成功借鉴并吸取这经验或教训。

……

停雪后的清晨,房屋披上洁白素装,树枝变成臃肿银条,院子里铺满了松软、洁白、闪亮的白雪。空气清新寒冷,搔痒着人的鼻子,象针一样刺痛人的脸颊。房屋顶上,都戴着沉重的白帽子,看着离地面更近了。

“戴好口罩,哦,还有帽子和手套,可别冻着了。”黄历关切地嘱咐着女儿,又细心地给她整理好衣服,方才领着女儿走出房门。

黄秋盈踩着松软的积雪,禁不住发出一声欢呼,用手套捧起一团雪,仔细看着,揉搓着,瞪大了惊喜的眼睛。

黄历呵呵一笑,接过工作人员手中的工具,和他们一起将雪在院中堆积起来。不一会儿,黄秋盈也兴致勃勃地加入进来,不时发出阵阵有些发闷的笑声。

一个雪人在众人手中逐渐成形,圆圆的脑袋,胖胖的身子。两块黑色的小石头成了眼睛,鼻子是根冻硬的胡萝卜,笑得像月牙似的嘴是黄秋盈剪下的红布贴出来的。黄历又将一根扫帚插在雪人的身上,别添一丝情趣。

呵呵,哈哈,黄秋盈围着雪人笑个不停,与黄历等人在雪人旁合影,作为难得的记忆保存下来。

看来自己确实应该多陪陪女儿,只有在父亲的身边,她才会这么开心,才会暴露出她还有童心未泯的一面。黄历担心女儿玩得太过投入,冻坏了身体,看了看手表,招呼着众人进屋暖和暖和。

在黄秋盈的身上,承载着两位与黄历有亲密关系的女人。她的名字使黄历忘不了那个为了理想和祖国而英勇献身的年轻姑娘——程盈秋,她的相貌使黄历每每想起那个陪伴他从杀手到总统的柔情似水的美女——李倩心。所以,黄历平常或许对黄秋盈很严厉,但却始终由女儿牵着他心底最软的那根神经。

“爸,今天没有应酬吧?”黄秋盈双手支着下巴,透过玻璃窗看着外面的雪人,“我不喜欢去参加什么宴会,看到的都是一些虚伪的面孔,听到的都是一些假话。”

“嗯,今天我要与赫鲁晓夫会谈,你可以放松放松。”黄历宠溺地看着女儿,“我跟使馆的工作人员都交代了,可以由他们陪着你四处走走,看看。”

“我想去新圣女公墓参观。”黄秋盈的话让黄历吃了一惊,“听说很多对俄罗斯的历史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的伟人都长眠于那里,而且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独特的墓碑,向世人讲述着他们不同的生命故事。”

黄历眨了眨眼睛,有些不太确定地说道:“我得问问使馆的人,那里是不是有什么禁忌,嗯,就是说苏联是否会批准你去参观。你知道,苏联有很多规定,让人不是那么自由。”

显然,黄历有些多虑了,公墓就是公墓,自然不会有导弹基地,也不会可笑地予以保密。相反,苏联方面得到通报后,还显得很高兴,并予以欢迎。

正如黄秋盈所说,莫斯科效外的新圣女公墓埋葬着俄罗斯民族历代的精英和骄傲。每天都会有莫斯科市民来到这里,似乎只要在这里停留片刻,紧缩的心灵就会得到舒展和放松,平淡无奇的生活又会重新燃起希望的烛光。这里似乎有种魔力,引着一代代人前来朝拜。所以,黄秋盈的参观要求,被苏联方面看成是对俄罗斯伟人的敬仰和崇拜,能够提高他们的民族自尊心。

黄历很慎重地交代使馆工作人员注意保护好黄秋盈的安全,然后才前往会见赫鲁晓夫。其实他是多虑了,有KGB的特工作免费保镖,黄秋盈的安全是不用担心的。

第一次会谈的气氛是友好而融洽的,双方不谈政治,又没有地缘上的矛盾和冲突,只谈经贸合作,显然没有多少的紧张因素在内。

对于现在的苏联,或者说是对赫鲁晓夫来说,他认为除了给人民最基本的必需品外,给生活增添美丽的东西,使其避免枯燥无味并不是多余的,而是基本的。但实际情况却令人失望,苏联的国民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两位数,经济规模也保持世界第二,但其主要的消费品却长期短缺;苏联拥有当时世界最多的耕地,但粮食却产量不高,不得不花大笔外汇进口粮食;苏联的火箭技术或许超过美国,但汽车却故障频出且耗油惊人;许多苏联百姓家里也正在添置电视机,但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很多人经常开玩笑说,苏联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

粗放型经济的缺点,不管是工业,还是农业,都被这种粗放型的管理和生产模式所拖累。但苏联人显然还没有认识到这个深度,他们把产品质量归咎于机器设备,并对美国不愿意卖给他们先进的机器设备而感到怨恨。

“我们自己已经有了相当不错的汽车,比如扎波罗热牌、莫斯科人牌、伏尔加牌。”赫鲁晓夫对南洋联邦的汽车出口表示了悲观,并且夸奖了一番自己国家产品的优点,“可以说,贵国的汽车恐怕很难在我国打开市场。我更希望贵国继续保持目前的产品优势,蔬菜、水果、服装在我国拥有很好的销路,不是吗?”

从赫鲁晓夫的这番话中,黄历可以判断出苏联是想与美国进行商贸来往的。而从美国购买机器设备,对苏联人是有好处的。

“对于一些机器设备,我国愿意卖给贵国。”黄历说道:“但我想,可能无法满足贵国的全部要求,这不是出于封锁和抵制,而是出于我国实际上的条件所限。”

赫鲁晓夫点了点头表示理解,继续说道:“贵国卖给我们的一座机械化肉类加工厂的专利,但生产水平一直达不到设计要求,我希望贵国的专家能很快解决这个问题。”

“那是自然,我们会负责到底的,因为我国与贵国的经济交往应该是持久性的,而不是暂时的。”黄历对此很痛快地点头答应下来。

第253章 访苏(二)

上午的会谈相当顺利,但没有达成一份协议,只是口头上的承诺。当然,会谈还未结束,这也属于基本正常。苏联人没有感到异样,但黄历却是有意为之。

中午,赫鲁晓夫邀请黄历共进午餐,在面对面的时候,黄历终于把有关鲍尔斯的事情提了出来。

“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反对这样做,我们也没有必要把鲍尔斯关在监狱里。”赫鲁晓夫道:“但问题在于什么时候释放他。在我看来,在释放鲍尔斯的时机问题上有着极大的政治意义。”

黄历淡淡一笑,说道:“当然,鲍尔斯对美国,佐鲁道夫·阿贝尔对贵国,他们的获释当然具有政治意义。这可能是美苏改善关系,使世界局势走向缓和的一个新的开始。”

赫鲁晓夫沉吟了一下,说道:“美国人十分善于使人相信,总统选举就象一场事关重大的巨大战斗,就象一场关系到美国的生死存亡的战斗。但其实这种选举斗争只是竞技场上的角力赛,角斗者们在进入比赛场地之前就已对谁赢谁输作好了安排。当然,我不是说美国大选的结果实际上是由两名候选人预先安排好的,但是两个人都是推举他们的资本家集团的代表。我们也都知道,不论谁胜利,资本主义的基础也是不会动摇的。”

“是这样的,从你们阶级分析的角度来看,确实是这样的。”黄历点头表示赞同。

赫鲁晓夫继续说道:“正象我们所看到的,美国总统支持的是资产阶级和大垄断资本,这无论是对艾森豪威尔、肯尼迪或尼克松来讲,都是一样的。但从其他方面来看,我们在内心里还是会对他们作一个选择。我们认为,如果肯尼迪进入白宫,那么我们在改善美苏关系上的希望更大些。而在这方面,我们不对尼克松有所指望。所以,我不想尼克松借此事来捞取政治资本。鲍尔斯会被交换,但时间应该在选举结束之后。”

黄历轻轻摇了摇头,说道:“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美国与苏联的政治分歧是显而易见的,不是误解或偏执的幻觉。因为在价值观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