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簪花令-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曲水池之所以以“曲水”二字为名,一则是因为曲水流觞这个典故,另一个原因则是曲水池的水流窄而蜿蜒。曲水两岸还种着丛丛簇簇低矮的白色香花,亭子里的石桌上又置了羽觞,颇有古意。

    意秾是和沈意秐一起去的,她们到的时候还有许多小娘子都没来,因如今宫里只有茂章长公主年岁合适,其她三位小公主最大的不过才五岁,显然是没法来帮忙招呼的,而宣和帝的两位兄长又都是年幼就没了,故而连正牌的宗室女也一个没有,沈意秐作为赵皇后的外甥女就理所当然的立在茂章长公主一侧帮着招呼了。

    赵姝的资格自然也是足够的,只是要让她一直保持着嘴角微翘的笑容只怕比杀了她还难,她还有两个月就要定亲,这也是她最后一次参加曲水池之宴了,所以难得的这回遇到意秾她也没有呛声。不止是她,连季悦也都开始相看亲事了,只是因为季恒还没定亲,她不能越到前头去,才暂时拖着,所以她们这一批差不多大的姑娘都有些不舍的心绪。

    如今在这个贵女圈子里,除了沈意秐,杨清持也逐渐的崭露头角,已经隐隐能与沈意秐分庭抗礼了,不过与沈意秐交好的大都不怎么喜欢杨清持,季悦就尤为不喜欢她。

    季悦家世显赫,有个那么出众的哥哥,自己也是长得极好的,哪里看得上家世一般还要时不时来找她祖母抱大腿的杨清持?平时杨清持到季府去,她连正眼也不会瞧杨清持的,偏偏在外面赴宴时总是能听到大家夸赞杨清持,风头比她还要高,她如何能不气。

    不过杨清持涵养极好,季悦挤兑她,她也只当没听到,季悦感觉就像是一拳头打在了棉花上,心里堵得厉害,大半晌都板着脸。直到开始进行祓除畔浴时,见到季恒的目光冷冷的扫过来,季悦才又乖乖的重新挂上笑容。

    说是在水中沐浴,实际上谁也不可能真的跳进曲水池中洗个澡,大家也只是各自手中拿着香草,象征性的互相往对方身上洒些水就算是畔浴了。

    郎君和小娘子们分别在曲水两岸,抬头就能看得到对方,故而刚刚还嘻嘻哈哈的一众小娘子们瞬间都变得温婉娴淑了,连说话也都是柔声细语。

    对岸的郎君们都是一字排开去的,也不知是凑巧还是有意,沈意秐对面正好就是季恒,意秾离他则是隔了两丈远的。意秾一直避着季恒,今年才过了年的时候,季家就隐晦的对凌氏表达了求娶的意思,凌氏当时是满心的欢喜,意秾只得对凌氏一一分析了嫁入季家之后的崎岖难行,凌氏其实也是想为意秾找个家世简单清白的人家的,又见意秾这么反对,便就没再提此事,没有回应,也就算是拒绝了。

    但是前几日,季恒的父亲成国公世子竟又亲自找了沈珩之,也不拐弯带脚,直接言明,沈珩之倒是十分满意季家的,回去后与凌氏商量了,沈珩之毕竟是男人的思维,与女人还是不同些,他的观点就是意秾这么大的小姑娘不懂得生活,她的意见也不重要,她现在不同意,等嫁过去日子过下去了,才会明白这个选择是对的。

    所以最后沈珩之与凌氏是想直接越过意秾就与季家定亲的。

    如今也算是两家都有意向了,只是瞒着意秾,意秾还以为自己对凌氏那一番剖析起了效用,她至少不用担心再与季恒定亲了呢。

    于是现在与季恒踫面,除非是万不得已称呼他一声:季表哥,其余的时候只当他是陌跟人,跟没看见一样。

    此时便是这样的情形,季恒倒是看了意秾好几眼,意秾却全无反应。

    畔浴之后便在曲水岸设宴,上巳节也这一日桌上摆的食物主要就两种,一种是七宝羹,另一种是薰天饼。当然饮酒也是必不可少的,还是沈意秐想的法子,先由一个人作诗,然后她左侧的人对,若是对上了便再作诗,接着由她左侧的人来对,依次而排,可若是下一个人没对上,便要罚酒一杯。

    众人自然是叫好赞成的,意秾记得上辈子就是如此,她正好坐在沈意秐的左侧,而沈意秐每次作的诗都极难对,她统共也没对出几句来,故而被罚了许多酒,最后只得由人扶着到亭子里坐着。后来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她有些昏昏沉沉,身边跟着的丫头也不知哪去了,也正是那时茂章长公主出了事,她自己倚着檐柱,若不是当时季恒赶来的及时,她只怕就摔到曲水池中淹死了都没人知道。

    而现在沈意秐果然又招呼意秾坐到她左侧来,意秾笑了笑,道:“三姐姐是才女,我哪里敢接三姐姐的诗?三姐姐就顾着妹妹些罢,妹妹坐在三姐姐右侧。”

    她一面说着一面就坐到沈意秐右侧去了。

    沈意秐勉强笑了笑,等大家都坐好了,就开始对诗。

    意秾虽说重活了一辈子,但是以她的底子,她就是重活个四五辈子,在作诗上只怕也比不是沈意秐,她也不逞强,尽自己所能而已。沈意秐接她的诗自然是轻而易举的,沈意秐也不难为坐在她左侧的吴玉映,一圈轮下来,也没几个人被罚。

    又经了几轮,赵姝先就烦了,嘟囔道:“这样也实在是没劲!”

    沈意秐便笑道:“姝妹妹就你事儿多,要不咱们这样吧,总是让左侧的人对诗也没意思,要不咱们就换换,换做右侧的人来对好了。”

    。。。

 ;。。。 ; ;    凌氏听下人报王夫人来了时,心里忐忑得很,忙将王夫人迎进来,还未等王夫人开口,她便觉得有些讪讪,一时又气沈洵行为不检,害她丢人了。

    不过王夫人倒也不是带着怒气来的,她并不兜圈子,直言道:“不瞒沈夫人,我就这么一个女儿,自然是希望她能与夫君琴瑟和鸣的,不过我也不想被人利用了,沈夫人可知道是谁有意将这消息传给我的?我私下里命人探查过,竟是沈大夫人。”

    王夫人与凌氏不同,她自嫁入王家以来,对上斗年轻的继婆婆,对下照顾三个小叔,有孕之后还要日日提防继婆婆的手段,她的刚强与坚韧完全不是凌氏可比的。

    沈洵早有佳人相伴这件事甫一传入她耳中,她便觉得蹊跷,着人细细探查之后,果然是有人背后有意透露,不过,这个人竟是沈大夫人赵氏,这就让她极为惊讶了。她没有妯娌,虽也有耳闻,但并未亲身体会过妯娌之间的相处之道,她是聪明人,思虑过后,便知道自己是被人拿来当作宅斗的靶子了。

    “我虽不太清楚沈大夫人是出于什么缘由,但毕竟是一家子人,这又是何必呢?”王夫人微微垂了下眼睛,她不习惯在背后议论人,今日当着凌氏的面如此说沈大夫人,便是对沈大夫人极为不满了。

    凌氏一张脸涨得通红,自家的丑丢到了亲家去,就觉得格外的丢人,且又气愤非常,冲口道:“我一会儿就去问问大嫂,倒要让大嫂说一说这是什么意思?”

    王夫人道:“只怕问也问不出什么来,我今日来也只是想从沈夫人这得句话,日后……沈大郎与外头那女子可是断然不会再有往来了?”

    凌氏方才只是一时激愤,话刚说出口就已经察觉不妥了,这会儿见王夫人主动转了话头儿,便忙拍着胸脯保证,“这个是自然,咱们家也不是那起子没规矩的,断不会委屈了沅姐儿。”

    王夫人点了点头,她还是很满意这桩亲事的,虽说沈洵为人木讷了些,但是女子嫁人嫁的可不单是夫郎这一个人,而是一大家子,沈家大房虽然复杂了些,但好在二房沈珩之本人有出息,在家里也担得起来,凭着自己的本事前途也是好的,并不用依仗着大房。况且凌氏这个人她还是能看得清的,并不是一个爱生事、苛待儿媳妇的,她家的家世也算不上高,她女儿能嫁给沈家二房嫡长子,已经是十分不错了。

    凌氏见王夫人没再说什么,心里也颇为高兴,又陪王夫人用了两盏茶,王夫人临走时状不经意般的缓缓道:“前日我去谴人打听时,竟在外头秀才胡同遇到了沈大老爷,贵府上在秀才胡同也有产业么?我开始还觉得那个位置有些偏了,不过景致却是极好的。”

    等送走了王夫人,凌氏便立即命人悄悄去秀才胡同探查,等了两天都没有任何动静,只说那处宅子平日里并没有什么人出入,也未见到沈大老爷。虽说如此,凌氏几乎也已经可以确认那是沈大老爷养的外室了。

    又过了一天,才终于传回来确切的消息,她猜得果然没差。

    凌氏实在是想出这一口恶气,在老太太屋里请安时,言谈之间就说给赵氏听了,看到赵氏黑着脸,还硬要装做云淡风轻的模样,就觉得解气。

    沈洵是大婚前两日回来的,他在甘肃那种地方历练了这一年,也算是很吃了些苦头,比上次从山西回来还要瘦上一圈儿,本就寡言的他如今更是惜字如金。

    不过好在成亲当日是极顺利的,凌氏原本已经预备着提防尹之燕与大房了,但是明显大房这几日因为沈大老爷外室的事闹得乌烟瘴气,没功夫掺和二房的事。

    如今已是三月时节,天气亦是逐渐转暖,朝中突然传来宣和帝大怒的消息,孙亦莹之父孙允诚率大军滞留甘肃,并在当地私自筹集粮饷,上奏弹劾他的折子简直能堆成一座小山。宣和帝拿他没办法,便将雷霆万钧之怒都发在了孙阁老身上,孙阁老当即便被下狱,孙府亦被抄没,孙氏子弟及女眷皆被谴返原籍山东,再不许进京。

    其实若以孙家谋反论罪,一概相关人等都不能活命,但因孙允诚并未造反,况且宣和帝对他尚心存忌惮,所以并没有对孙家赶尽杀绝。

    但是孙阁老倒台,孙家也就算是完了。

    孙亦莹得知消息后,当即大病了一场,请求凌氏准她和离,她随她母亲一起回山东去。

    凌氏哪里肯,坐在她床边也跟着落泪。

    虽然沈潜与孙亦莹成亲之前,沈珩之和凌氏就有孙家势败的准备,但此时骤然听闻,还是觉得有些受不了,虽说孙亦莹只是出嫁女,但还是有不少府上第一时间就跟沈家二房断绝了联系。

    沈潜这几日一直往外跑,早出晚归,好几次都是烂醉回来。

    连孙亦莹生辰之日也没例外。

    凌氏专门为孙亦莹备了桌席面,也是想让她调解下心绪的意思,孙亦莹自嫁入沈家以来,不论是对公婆还是对小姑都是诚心实意,凌氏又不是个刁钻的,虽说婆媳关系难处,但是她们二人倒还相处得不错。

    孙亦莹满脸都是病容,但又不想辜负了凌氏的一番好意,便也挣扎着起床了。

    一直到生辰宴结束,沈潜都未归家。

    别说旁人,就连凌氏这个做亲娘的都看不惯他了,先时凌氏还旁敲侧击,只说自己是急着抱孙子了,但是后来沈潜干脆就不露面了,直把凌氏气得看谁都不顺眼,连带着意秾也要挨她絮叨几句。

    不过意秾此时忧心的却是另外一桩事,再过几日便是春闱,沈珩之担任主考官是今上钦定,自然无从更改。但是漏题之事,上天既让她重活一世,她就绝不能让此事再发生一回。

    她记得上辈子考题是从一个名叫官礼才的举人手中泄出的,她活了这两辈子,对官礼才的印象比任何人都要深刻,这个人原只是个家世一般的举人,才学出众,沈珩之曾在两年前接济过他,并且对他大加赞赏。

    之后便发生了在春闱前泄题之事,由官礼才亲口招认,是沈珩之有意透露给他的。

    意秾无法插手朝政之事,甚至连控制住官礼才她都做不到,她蹙着眉思来想去,最后还是觉得跟沈珩之直接说明此事更为妥当,她直接就去了沈珩之的外书房找他。

    沈珩之倒是有些惊讶,就连凌氏寻常没有极重要的事情都不会来外书房找他的,又见女儿板着一张严肃的小脸,就先笑道:“阿五有什么话还要到这儿来说?”

    意秾低声道:“爹爹还记得官礼才么?”

    沈珩之诧异的点点头,示意她说下去。

    “恰好吴家姐姐也认得,吴姐姐曾提起过,说她的一个远房表妹与官礼才也算得上青梅竹马,两家都定了亲,成亲的日子也都请人算过了,但在官礼才中了举人之后,便与吴姐姐的表妹退了亲。”意秾不能跟沈珩之说实话,便只能从侧面引入,况且这一番话也不是她随意扯谎,上辈子官礼才这桩事还是沈家二房败落之后被人捅出来的,意秾接着道:“这样的人品格儿上差些,爹爹一定要小心才是。”

    沈珩之皱了皱眉,还未富贵便抛糟糠,人品确实不足重,但是官礼才此人在他的印象中是极老实的,并不像能做出这种事的人,“道听途说不足为信,又或许是有什么隐情也说不定?”

    沈珩之是很看好官礼才的,并有信心他能得中头甲,但若是此事一旦曝出,他的前途也就算是毁了。沈珩之谨慎的思索半刻,道:“我着人去查一查,若果然如此,也就是我看错了他。”

    意秾也知道沈珩之不可能仅因为自己的只言片语就定了官礼才的罪,但是只要沈珩之答应去查他,这种事情又不是能瞒得住的,沈珩之最后也一定能查得出来。

    待到了三月三上巳节,大家都要到沅水边儿上沐浴祓禊,是时小娘子们都已经换上了轻-薄的春装,袅袅娜娜立于水畔,本就是极赏心悦目之事。但是宗室女与世家贵女是出不去的,每年这个时候宫里都会在曲水池宴会众人。

    在云阳长公主未出嫁前,曲水池宴请都是以云阳长公主的名义发帖,但自云阳长公主下降之后,这件事就落到了茂章长公主头上。

    也并不是所有世家女都能得到长公主的请帖,例如家中有和离、被休或丧夫姑奶奶的就不会受到宴请,况且所请之人也有门第之限,故而这京中的贵女对曲水池之宴几乎可以算得上趋之若鹜,无不以能得到长公主请帖为傲,若是没有得到宴请的,就要失落好一阵子了。

    意秾拐了两拐也算得上是赵皇后的亲戚,这请帖自然也有她的。

    。。。

 ;。。。 ; ;    凌氏早早就在等着消息了,沈珩之也命他的一个长随在宫门口候着,宫里一有结果他就想法子派人递出来。故而当宫中有安抚意味的赏赐下来时,凌氏已经早就知道是谁动的手,并且如何处置的了,她强自压制住怒火,淡淡的笑着道了谢。

    凌氏不敢公开表达对今上的不满,却也停不下絮叨,“这宫里果然就是是非之地,寻常便少去罢!你也是,怎么就偏偏是你出了事儿呢,别人都在偏殿行令,就你出去赏雪观梅,你好好在偏殿里待着不就没事儿了!”

    意秾嘟嘴道:“梅岗里有许多小娘子在,我哪里能想到竟会出事儿呢!”关键是上辈子她也进宫参加大朝会了的,却什么事儿也没有,故而此次入宫她便也没过多防备。

    凌氏长长的叹了口气,“皇后娘娘倒底不是你的亲姨母,若是秐姐儿出了这样的事,想来皇后娘娘必定不肯善罢甘休的。”

    意秾低下头没言语,这次的事只怕与沈意秐也是脱不了干系。

    不出半日,这京中的世家勋贵几乎便都知道此事的原委了。

    梅岗中的那两个嬷嬷原本一口咬定是赵皇后派她们所为,而那两个嬷嬷也确然是在赵皇后宫中伺候的,但是问明原由她们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在皇宫里生活久了,不多疑也要变得多疑,更何况是宣和帝。赵皇后立即便脱簪请罪,去太后宫里哭诉冤屈,宣和帝也是觉得疑点颇多,便又命人细查。

    那两个嬷嬷却是嘴紧的厉害,至死也未改口。

    还是在那两个嬷嬷死后,一个小太监才哆嗦着递了一样东西上去,是一枚赤金镶宝的簪子。那个小太监吓坏了,他是掌理采办的,时常能出宫去,许多嬷嬷宫女若有家人在京的,有时便会让他帮着往外递些东西。这枚簪子就是胡嬷嬷让他帮忙递出去的。此时他见胡嬷嬷出了事,生怕最后查到自己身上,便壮着胆儿将簪子交了出来。

    这也并不是什么大罪,自有领头师傅责罚,只是这簪子却不寻常,一查档子,竟是明贵妃之物。再一查抄,那两个嬷嬷都收过明贵妃许多财物。

    事情到此,便也算得上水落石出了。

    明贵妃收买皇后宫中的人,借此陷害赵皇后。

    宫中为了争宠,腌臜事儿多了去了,只是宫里闹腾得竟把外府姑娘也算计进来就不多见了。

    宣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