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臣万死陛下万受-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霁虽强作欢颜,然心中凄楚,惟有自知,索性一醉到天明,正是不思亦无愁。
  年后,复课须到上元后,南宫霁在府中百无聊赖,便以探望太子之名入宫,与几位同窗戏耍一处,时日倒也好打发。
  转瞬便到了正月十五上元节,宫中大宴,众臣奉召入宫观灯。
  此时民间盛行观灯猜谜,宫中自也不免俗,置了些灯谜与众人猜来以为消遣。
  南宫霁猜了两题,看谜面并无何高明之处,便失了兴趣,正欲到别处转转,转身却见太子与允熙等几人正围在一处论着甚么,便上前一瞧。
  原那几人也正猜着一道灯谜,那谜面为:一家四人齐同堂,三兄共坐弟侍立,长兄一肩挑两口,纵逢凶年亦无忧。乃打一字。
  南宫霁思量一阵,虽猜得了谜底,然太子跟前,他不欲抢先,遂依旧佯装苦思。
  太子思忖半晌,仍不得解,隧道:“吾不擅猜谜,此题还是留待汝等来解罢。”
  允熙笑道:“此谜若是易猜,便不会留到当下,这几个小人一时将人绕糊涂了,吾也尚不知端倪呢。”
  南宫霁自也称是。
  不料此时忽闻人声道:“此谜当真这般难猜么?大哥猜了这许久还未得出谜底,想来必然有趣,可容吾一猜?”
  众人循声望去,原是二皇子越植!
  皇子上前看了那谜面垂头但思片刻,笑道:“我猜乃是个‘俭’字!”
  众人一想,当真不错,正是这“俭(儉)”字!
  二皇子自然得意,转谓太子道:“爹爹常以此字训诲吾等,所谓克勤克俭,严以律己,才是为君之道!大哥难道忘了么?”
  太子当下脸色顿变,冷声道:“你既已猜中,还不速去爹爹跟前讨赏?!”言罢拂袖而去。
  南宫霁见此甚诧异,他虽与二皇子相交不深,然平常见他兄友弟恭,甚为和睦,还记得初见时,二皇子尚为太子之疾忧心,却不想今日突出此言,竟似挑衅!实教人猜不透究竟。
  太子兴致不高,几人陪着随意赏玩了一阵,便匆匆散了,各自回去歇息。
  南宫霁刚走近宣佑门,便教身后一人唤住,回头见是东宫内侍,此刻手中捧着一木匣匆匆而来。自以为是太子有所下赐,便笑道:“殿下恩赐何物啊?”
  黄门道:“郎君收下便知。”
  令其上前接了匣子呈上。
  南宫霁凑着微弱的灯光打开看了一眼,却作失望:“殿下未免太不近人情,难得赐下一回,竟还不是甚珍宝美玉!也罢,你且回去禀殿下,礼虽轻,心意臣已领了,改日必然回礼。”
  黄门自应下去了。
  令其似有些忧心,道:“郎君出此言,不怕惹恼太子么?”
  南宫霁笑意不改:“我此言是实,太子自不会因一句实言而恼怒。”
  令其道:“郎君此话,似暗藏玄机啊。”
  南宫霁未置可否。走出十来步,方道:“你既如此好奇,不妨猜猜太子送我何物?”
  令其低头自忖片刻,道:“郎君既言并非珍宝美玉,莫不是书籍字画?”
  南宫霁道:“已近,再猜!”
  令其凝眉沉吟,半晌,道:“郎君即如是说,那吾便再斗胆一猜,吾料此中并非太子赐礼,而是退还与您之物。”
  南宫霁大笑:“既已猜到,何须矫情!”
  令其笑指了指前方引路的两个小黄门,摆了摆手。南宫霁自晓其意,亦不再多言。
  不多时,二人便出了东华门,府中的车马早于此迎候。
  回到府中,南宫霁遣散一干随众,独留下令其,道:“时辰尚早,汝便在此陪我说阵话解闷。”
  令其沉吟:“郎君是有事要问?”
  南宫霁道:“也没甚要紧的,只是近来所见所闻,令我颇存疑惑,因而今日欲教你替我释疑。”
  令其道:“郎君若是欲问禁中之事,小的还不敢妄言,说来吾虽于宫中日久,然毕竟人微职低,所知甚少。”
  南宫霁道:“无妨,便将你知晓且能言的言来即可!”
  令其略一犹豫,躬身道:“如此,小的便遵命。”
  南宫霁道:“吾记得汝曾给事景福殿,应知晓东宫之事?”
  令其道:“若是关乎太子之事,郎君知晓的应比我多才是!”
  南宫霁摇头:“吾方与太子伴读两月,而你曾在他宫中数载!怎说我知晓甚多?”
  令其道:“郎君此言差矣,吾当年虽给事东宫,然区区一黄门,平日里惟供扫洒而已,连太子的面也不得多见,怎会知晓甚么?”
  南宫霁道:“此为托词,不说也罢。汝于宫中这许久,便是凭耳闻,自也知晓甚多。今日便与我细述一番太子生平如何?”
  令其奇道:“此。。。郎君难道不知么?若要细说,还恐话长啊!”
  南宫霁笑道:“无妨,时辰尚早,且慢慢说来。”
  令其低头似一思量,道:“那,倒还须从章怀皇后说起!”
  章怀皇后郭氏,出身微寒,却天生丽质、贤淑聪慧,今上甚爱之,初封为美人。先皇后张氏薨逝后,今上有意将之立为皇后,可惜她出身低寒且又无子嗣,群臣以为不可,郭氏亦固辞,上徒叹奈何!然或是天命归之,后宫早年所出五位皇子,先后夭折,今上将至不惑,膝下尤虚,遂私下有言,后宫若有诞下皇子者,可立为皇后!此言出后不久,郭妃便果真诞下麟儿,便是当朝太子越凌!上大喜,力排众议,准迁中宫。
  南宫霁听到此便笑道:“原这郭皇后是母凭子贵!如此说来,若当初先诞下皇子的是沈妃,岂不。。。”
  令其忙道:“断不能有此事,沈昭仪当初尚未入宫,再说二皇子比太子小了三岁,所谓嫡庶有别、长幼有序,古之礼法!郎君切不可胡乱揣测。”
  南宫霁道:“吾只随口一说,并无他意。吾于宫中虽常闻章怀皇后之名,却不晓这般故事,可惜皇后早逝,中宫至今虚位,想来是今上难忘旧情,倒是难得!”
  令其亦称是,且道:“帝后情意甚笃,宫中尽人皆知,章怀皇后仙逝之后,今上悲恸不已,虽有谏言请立新后,却不得许。”
  南宫霁道:“上疏多是保荐沈昭仪罢?”
  令其道:“这小的便不知了,吾等内臣,怎晓外朝之事?”
  南宫霁笑道:“罢了,今日便到此!你且早些去歇罢。明日与我到市上走走,给太子寻份回礼。”
  令其初闻此言倒一怔,半晌才回转过来,笑道:“这‘礼’原就是您的,却还需回么?”
  南宫霁随手翻开那本《迷楼记》,道:“原还说你机敏,现下怎就糊涂了!太子若无他意,何必将这书退还与我。”
  令其这才恍然:“郎君明察!小的果是愚笨,竟连这点也想不到!殿下此意,便是教您再送两本新的去,否则还书与您,倒是多此一举了!”
  南宫霁点头:“正是此意!然而你家殿下竟如此忸怩,要两本新书还打哑谜,倒不怕我愚钝不解其意。”
  令其笑道:“殿下正是晓您聪慧,必能猜透他心意,故才有此举。”
  南宫霁笑嗤了一声,心中倒果真有几分得意。
  注:
  (1)翊善:唐太子官属有赞善大夫,宋改为翊善于亲王府置之掌侍从讲授。
  (2)赞读:太子官属。
  作者有话要说:
  大中午的就好困。。。忙中偷闲发一章!


第17章 手足
  夜已深,南宫霁于灯下翻着书,却全不知读进了甚么,脑中所现,皆是今夜苑中之事,以及太子的恼恨之色!二皇子越植平日看去谦恭守礼,然今日之言止,却教人刮目,虽他年纪尚幼,难免失言,然而此举,却不似无意。再细想来,他二人本至亲手足,私下却少往来,东宫平日饮宴,从不见二皇子身影,岂不怪乎?
  想及此,南宫霁不禁一声长吁,虽说寻常人家,兄弟间存嫌隙的并不鲜见,然纵是家产之争,无非伤几分和气,身家性命总还无虞;只一旦换做天家手足起争,便必酿祸事!便说前朝太宗,虽为后世所称道之旷世明君,却也曾手刃一兄一弟!登极之时,天子座下,放眼皆至亲尸骨,呜呼叹哉!今见这二皇子越植,年纪虽小,却极具城府,日后还恐危及储位啊!
  南宫霁忧虑太子能否全其位之时,亦忧自身:他乃外臣,日后太子兄弟相争,万一二皇子得势,他还恐受牵罪!
  外间隐隐传来更鼓之声,已是三更天。
  南宫霁揉了揉眉心,又觉方才所虑似为杞人忧天:二皇子越植年仅十二,再如何聪慧老成,一时又能成甚么事?且说他于外朝并无依附,怎能轻易撼动东宫?
  只是。。。稍一转念,又觉不对:二皇子虽幼,却聪明伶俐,颇得上欢心;再则,太子生母章怀皇后早逝,二皇子之母沈昭仪出身名门,正位中宫并非全无可能!到时子凭母贵,朝中定有人趋势,煽动废立!若是这般,太子便危矣!
  南宫霁自不愿此事应现,然所谓世事难料,凡事皆有万一,于此还当多些思虑才好!
  上元节后这日,不必入宫读书,南宫霁便如先前所言,去市上挑了两本新书,待明日送入宫与太子。回到府中,得知允熙又送来了请帖,想他等频仍出宫,万一教外人发觉,难免惹祸,一时倒踌躇!然犹疑之后,到底不忍拒绝,便回帖应下了。
  午后,南宫霁依旧带了两个小僮出行,至李家酒店,将二随从在外安置了,便自行入内寻了处僻静阁子,又与店家交待了两句,便坐下吃茶静候。
  约莫一盏茶功夫,贵客姗姗而至。
  允熙一见便嗔怪:“你擅改宴所,原以为是何好去处,不料竟是这般狭僻嘈杂之所,莫不是有心作弄吾等?”
  南宫霁叹道:“确是有心,却非作弄,只为避人耳。”
  允则笑道:“知你谨慎,然也不至。。。”
  南宫霁打断他:“汝可知上回在吾等聚饮过的清风楼,吾遇见了何人?”
  二人面色皆一凝,迟疑道:“是朝臣?还是。。。宫人?”
  南宫霁摇了摇头:“是张翊善!”
  二人大惊,自皆无话。
  坐下吃了一盏茶,允熙才道:“幸得未教吾等与他相遇,实是侥幸,否则。。。”看了对坐的允则一眼,“现下你我恐正在宗正寺内思过呢!”
  南宫霁接口道:“正是此话!因而此处虽简陋,好在能避人。”
  二人皆称是。
  允则道:“只是此处鱼龙混杂,若要常聚,恐也不便。”
  允熙笑道:“依我看,便也无须这般费神了,不如今后吾二人便到你府中举宴聚会,如何?”
  南宫霁一口茶水方入口,闻此言险呛到,急道:“这如何使得,我府中上下,皆是宫中送来的人,何况。。。”话至此,见他二人满脸戏谑,方知乃戏言。
  允熙抚掌道:“你这等聪明人,却也有糊涂之时!一番戏言,也教你惊惶至此?!”
  南宫霁道:“吾乃外臣,私交宗亲,若遭台谏弹劾,汝等至多是降爵罚俸,然吾,却还恐牵罪家族,动乱局势!因是如何敢大意?”
  允熙叹道:“此言倒是!汝身份特殊,自当谨慎;而我二人,却也并非得意,我朝宗法严苛,吾等终日困于宫内,倒还不及你,尚能出外游走!”
  三人就此叹息间,酒菜已渐上齐。三人便始推杯换盏,喧腾起了。
  饮宴至申时,南宫霁怕他二人晚归不妥,便催散席。二人意犹未尽,却是一拖再拖。
  南宫霁劝道:“尔等晚归或教宫中忧心起疑,还是先散了,下回再聚罢。”
  允则道:“难得出宫一回,却还只得躲在这等僻静狭隘处饮宴,本就憋气,你却还要早早催促散席,可不无趣?!”
  南宫霁笑道:“他日便再寻个更好去处,既较此处宽敞,又可避人,彼时再常聚也无妨。”
  允熙笑道:“如此,倒不如于僻静处置座闲宅,平日进出往来倒方便。”
  南宫霁闻言倒不知该笑还是该叹:看他这一言出得随意,却全不知汴京地贵,一座宅邸至少要价上万贯,他等何来这闲钱?!
  倒是允则还通些世情,道:“吾听闻外间宅地甚贵,吾等用钱皆受家中管束,偶要取用个百十贯还好说,若再多,便难了。”
  南宫霁正欲称是,不料他又道:“若要置外宅,只合吾三人之力恐还欠缺,依吾之见,还需再多几人出资。便是宫中伴读这几人,希严便罢了,他年幼不掌事,景况尚不及吾等,允宁倒可,四皇叔薨逝之后,他名上已是一宫之主,虽内事多半还由婶母操持,然而用度上自较吾等宽裕。”
  南宫霁心中觉荒谬,然心知这二人已有醉意,便索性顺他话道:“话虽如此,然而便是集我四人之力,恐还差些,我看不如教太子也出一份,今后买了宅子,也请太子常来一聚,而此事万一要出纰漏,上也必将因顾及太子而网开一面。”
  言犹未落,允熙便忙道“不可”!
  南宫霁笑道:“未曾一试怎知不可,此事便是不成,思来太子看在往昔情分,也不至降罪。”
  允熙道:“并非此意,只是,太子。。。”他虽有些醉意,却还不至糊涂,言语尚存分寸。
  只是允则已醉了七八分,且本性直,此时尤见不得旁人作态,遂抢言道:“汝已入宫这许久,难道还看不出么,太子平日深居简出、勤学克己,实则乃是自危!”
  允熙当即变色道:“莫要胡言!”
  允则道:“此处并无外人,且此事明眼人皆知,并非秘闻!当初那李继中之事牵连东宫与皇后,以至天心震动,若不是皇后当时还得圣眷,恐。。。太子如今乃是如履薄冰,时时自危啊!”
  南宫霁闻言自惊诧。
  允熙适时打断:“罢了,该说的不该说的皆已说了,就此散了罢!”
  此时虽已过了上元,毕竟还未出正月,各处尚飘荡着节庆之余味。南宫霁在城中随意逛走,心内甚惆怅:原以为伴读东宫必有益处,今日才知竟是险事!东宫前景未卜,他等亲随便也祸福不知,想来怎不教人烦恼?而方才允则那番话,又令他疑惑横生,那“牵连了郭后与太子之事”,想来非同寻常!而他既言此事非秘闻,张令其便定然知晓一二,回去还当细问之。
  上元节后,资善堂复开,上有旨:二皇子越植已长,且性聪颖,勤劳嗜学,遂封豫章侯,迁资善堂随读,以期成器!
  初入二月,几日风雨,天色未见回暖,正是春寒料峭时。
  二皇子越植入资善堂已大半月,平日言止依旧有礼,与上元夜简直判若两人!太子的思虑却似更重了,陈日愁眉不展,南宫霁与允熙、允则既知此间缘故,难免为其不平,因而多少总与二皇子要疏远些,常日见时只浅作问候,寒暄亦少。只希严因与二皇子年岁相近,倒还有些话说。好在二皇子性格孤高内敛,平日便少言寡语,未尝与人交好,因而纵然那几人有意疏远,旁人一时倒也看不出端倪。


第18章 愁思
  二月中,商恭靖王子越允宁封滁州刺史、平原侯,赐婚娶崇武军节度使高彦绾之孙高氏!天子亲临主持大礼,南宫霁亦得许前往观礼。
  晚间正宴散后,几人在偏殿设席又畅饮嬉闹了一阵。
  临散席,允宁叹道:“自今日后,吾便不再入资善堂了,日后相见恐不得这般随意。”原他本就年长些,如今又已成婚,自不宜再长往来禁中。
  几人虽早知此,然当下听他这般说,心下皆不是滋味,各自吁叹一阵。
  忽闻允则道:“实则,吾倒有一策可教吾等依旧长能相聚。”
  允宁奇道:“何策?”
  允熙笑道:“休听他胡言!此事本极难为。”
  允则驳道:“难为之处,只是缺钱罢了。”遂便将几人欲凑钱置外宅之事道来。
  允宁听罢惊道:“此事,汝等也敢!万一宗政追究,如何担罪得起?”
  允熙道:“此吾等如何不知?若非宗法至严,教吾等平日里都不能有个聚处,亦不会有此想。”
  允宁叹道:“罢,此教我想想再说,然尔等切记此事万不可宣扬!”
  夜深露重,寒气悄然透过窗帘渗入车中。
  酒意渐为散去,南宫霁轻叹一声,撩帘回望那灯火通明处,似有感而生,吟道:“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令其闻之一旁打趣:“郎君只将这后句赠与平原侯倒是应景,那前句便免了,生生死死的,甚煞风景。”
  南宫霁一笑,并未答言。
  令其又道:“小的虽未念过甚么书,然向来听说但吟这花月鸳鸯词的,皆是有情之人,如此说来,郎君莫不是。。。”
  南宫霁教他一言戳中心事,自难免几分难堪,道:“汝今夜难不成也饮醉了,竟敢打趣起吾来!”
  令其笑道:“确是短饮了几杯,方有三分醉意便胡言乱语,着实该打。”
  南宫霁笑道:“罢了”,转念怕他再提此话,便道:“听闻宗室后辈中,今上最为喜爱平原侯,今日看来,倒是不假!”
  令其道:“平原侯年幼丧父,自小便养在宫中,及长虽出,却依旧伴读太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