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到古代当名士-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反正只有“辛酉”两字,挑个辛酉年、辛酉月、辛酉日、辛酉时还不都行?他儿子嘴上没毛,办事不牢靠,他得亲自去算一回,看这媳妇真有玉虚观道长说的那么好没有!
他将纸条一塞,算宋时过了这一关,强留他在家住了一晚才放他回去。宋时转天从翰林院下班回到桓家,却收到了齐王送的温暖。
替他收货的管事已把冬灰和石灰收进库房,各舀了一钵来给他看。一面依他说的往钵里加水,一面说:“大人之前交待的是一个王氏香檀铺的香灰、一个西窑厂的石灰,可那两家没来送,倒是来了几个着实豪奢的小厮,说是张二公子的家人,送了两大车灰来。”
宋时低头看着草木灰和石灰,见冬灰加水后没有滚沸,显然没掺石灰;石灰粉又磨得细腻,加水后咕噜噜地冒泡,质量都不错,也就满意地点了头:“管他是谁家送来的,这两样东西质量不错就够了。那张公子我知道,昨天我去庙里时遇见的……”
反正他当时也没说自己是王爷,还编了个张二的名字,连他外祖成国公王家也联系不到,宋时乐得不跟皇子连上关系,含笑答道:“他衣饰豪奢、行事洒脱放旷,张二这名字却又不似官宦人家的名字,应该是位少年侠士吧。”
当代的侠士不虽然不似水浒里描写的那么多,也没多少能以武功出名的,但民间乃至文人官宦向往侠义的心也不死,并给“侠客”一词竖起新的概念——因为越来越多文人向往侠义精神,如今要当侠士已不需要武功高强,只要稍会骑射,能提剑舞一段,再肯仗义疏财的就算侠客了。
譬如在另一条历史线上,吴中四才子之一的徐祯卿就曾给唐伯虎写文称“唐伯虎,真侠客。十年与尔青云交,倾心置腹无所惜”。难道还真因为唐伯虎武功高强么?
疏狂任侠的精神最重要。
桓管事一听这个“侠”字也心领神会:“原来是位少年侠客,怪道这么肯花钱,送来的两车灰小的验过,比咱们家从前用的还好……”
说着忽然想起眼前这位爷姓宋,不能算他家的,连忙闭了嘴,偷偷看了宋时一眼。见他似乎没听清自己说的什么,方放下心,小心翼翼地说:“这东西无误,小的就安心了。那张大侠的童儿却没留下什么表记,小的不知如何谢他,还请宋大人示下。”
宋时手里有了碳酸钾和氢氧化钙,哪儿还记得一个齐王,漫不经心地说:“回头再说吧,他们侠客都是施恩不望报的。你哪天去我订灰的店里把订金要回来就行。”
张大侠既然做好事不留名,咱就成全他了,做出高锰酸钾他才能安心。
当然高锰酸钾不只是治痔疮的良药,还能做土壤消毒剂,比石灰的消毒效果好,也不影响土壤酸碱度;能杀灭细菌、真菌,防治水稻、白菜等蔬菜病害;又能消毒鸡舍猪圈,减少流行病传染;还能杀死水生萍藻之类……
当初他做土法农药时就眼馋高锰酸钾很久了,一直没得机会做,如今终于可以大展身手了!
先泡草木灰!泡完的草木灰水拿密实的草帘子滤掉杂质,再架上大锅煮干。从锅底刮出的结晶再泡水、再拿帘子滤杂质,再煮……
前期工作他就起个领导带头做用,叫桓家拨出两个家人架起大锅煮吧。等滤个六七八回,碱面熬成雪白的碱饼子,他再亲自来配氢氧化钾溶液。
晚上桓凌回到家时,便见家里浓烟滚滚,却是有人在一个偏院里架起柴灶煮水,煮得热气腾满一院,大十月天竟有了几分春日的气候。他顺着半空白雾柱指引走到那座院子门口,隔着月亮门往里看去,却见守着大锅看水的竟不是厨子,而是宋时。
本朝第二位三元及的才子名家,简在帝心的宋翰林。
在他家里烧大锅。
夜色太深,火光映照着人脸,又有水雾隔着,有些看不真切。桓凌怕自己认错人,不自觉地揉了揉眼,眨清泪光再往里看——
再看也还是宋时穿着深青色窄袖布衫,双手袖子高高挽到臂弯,身前还搭了一块上至胸口、下齐膝的长布头,不知怎么用细线系在身上,带着一群同样蒙着脸的家人烧锅。锅里腾起一柱白雾,像是在烧开水,水中却夹着些古怪的味道。
他忍不住走到近前,叫了一声:“宋师弟?”
外人面前,他还是要给足宋时面子,不肯轻易叫他的小名儿。
宋时正在热火朝天地指挥人熬碱,不防听到桓凌叫他,蓦地抬头,透过雾气见到他朦胧的、难得显出几分迷惘脸庞。
自从他长大后,罕有这么可爱的神情了。
宋时不禁微微一笑,在围裙上抹了抹手,大步流星走到他面前,含笑问道:“师兄回来怎么不先回去换衣裳,跑来这院子里看我们熬碱?”
桓凌倒没看出那一锅滚沸的白水是碱,只看出他身上那块布是用两根细绦吊在颈后,两根丝绦系在腰间的,腰间扎得极紧,下摆衣料微乍,勒得他“腰同沈约”,叫人不禁想上手量一量。
他克制地把目光挪开,看着那锅碱水问道:“这就开始炮制药材了?怎么还要自己熬碱,市面上买的不中用么?”
宋时摆了摆手:“自己做的放心,回头熬好了咱们厨下也留一罐用,这种碱做面条好吃,有劲道,不过发不起面来。”
他看桓凌仿佛在等着他,不肯自己回房,也只好暂放下熬碱大计,吩咐锅边众人时时翻搅,到睡时若熬不完就先熄火,将锅盖严实了再走,免得落入灰尘。
那些人齐应了一声,宋时点了点头,自然地朝着桓凌一伸手,牵着他朝外走去。回到屋里,桓凌才提起腕子,双手握着他牵住自己的手笑道:“时官儿总是这般放达,不怕外人议论。”
嗳,得了玉虚观高道盖章帮夫旺夫的贤妻,怎么舍得不体贴么。
第135章
桓凌的手在外头冻久了,触手冰凉。宋时便将那手揣到围裙里焐着; 颇有些感慨地说:“都叫当今皇子摸着同居一府了; 咱们还用瞒着谁来?你知道今日熬碱用的草木灰是谁送来的么?”
听到皇子二字; 桓凌脑中简直想不到第二个人,讶然问道:“难道是周王送的?周王殿下来找过你么; 难道是要你为他说情?”
虽说周王是他妹夫,可论起亲疏远近来,还是入了家门的弟弟亲; 他此时顾不上想周王会不会被人拿住把柄; 只想着宋时一个小小的从六品翰林编修; 怎么经受得住朝中党争风雨?
上回当着满朝文武为他作证,就已经伤了时官儿的名声; 再落个掺合储君之争可怎么好?
他眉头微拧; 下意识想去碰宋时的脸; 手却卡在围裙里; 一时抽不出来,反而被宋时调笑地拍了拍脸颊:“不是周王; 是他弟。”
齐王?魏王?二王如今都还是在上书房念书的年纪; 寻常无事不能出宫; 怎么会撞上宋时?
他抬眼看向宋时; 微一挑眉; 宋时便知道他想问什么,在他脸上轻轻拧了一把,含笑解答:“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 头发都束上去了,带着一群雌雄难辨的内侍,我估计是齐王。
他可不想叫桓凌知道自己去求子,只说了后头与齐王本人见面的事:“我昨日去买灰,回来路上和他撞见,被他请我到酒楼里吃了顿饭。不过他没正经通名,只说自己叫张二,今日派人送冬灰和石灰来,也是跟你家管事留言说是张二公子所赠。
“不知他怎么打听来咱们家地址的,不过也不必理他,只当是个做好事不留名的张大侠吧。”
桓凌叫他这声“大侠”逗得忍俊不禁,偏了偏脸贴在宋时掌心里,含笑说道:“你说得对,哪有皇子特地在路上拦截大臣的?必定是个意气豪迈的大侠,咱们只在心里谢他一谢,不必多想。”
周王在部院行走,都没敢公然结交大臣,齐王一个还没成亲没授职的皇子敢在路上堵翰林,可是有些心急了。
等到宋时的碱饼晾出来了,桓凌便先问他要了几块形状圆实、雪白细腻的带到都察院,要拿去院里分与相熟的同僚。
他与宋时解释道:“齐王那天能舍下面子亲身在街上拦你,只怕对你的兴趣不浅,一日不把你纳入麾下便不肯罢休,甚至可能在外头放消息,说与你早有交情,送过东西与你。你好好儿的翰林编修,编出这本大典,养足人望,便足以从侍讲、学士一步步踏上去,何必卷入皇家事?
“咱们只说是有位自称姓张的大侠给我家送了些上好的冬灰,家里自己熬制成了干净可靠的碱面,拿去与同僚共享。这消息传开,外人不会想到齐王,而他自家知道你住在我家,自必能想到我所说的‘大侠’就是自己,以后也不会再借着张二的身份与你结交了。”
毕竟一个皇子当以端重为上,怎么肯传出“侠”名来?
宋时倒不在乎他拿几块碱饼,反正偏院里还晾着满架子饼,不耽搁他做实验。
不过,对于桓凌过于乐观的思路他倒不敢苟同,雍正王朝里的老十三不就叫“侠王”吗?宋太祖还创过太祖长拳,“千里送京娘”,万一齐王也安心做个侠王呢?
桓凌听着“侠王”二字,不禁轻笑,朝他头上揉了一把:“你也知道是宋太祖,宋太祖是武将出身,在柴世宗崩逝后黄袍加身遂得天下,咱们朝中这些皇子可不是……”
大郑朝政清人和,皇位稳固,又是父子世传的江山,皇子们自幼有翰林学士讲学教导,怎会想做什么“侠王”?
更不要提“黄袍加身”这四字。哪个敢有这样的心思,哪怕再是得宠的皇子,圣上与国法也容不下他们。
他含笑摇头,拎着碱饼子去了都察院。宋时自己熬的碱,索性也别光让他送人,自己也拿了一篓带去翰林院,当作特产从掌院学士送到自己同僚兼刻版学生的庶吉士们。
他是为了方便在坩埚里燃烧扣出的迷你碱饼,雪白可爱,只有化妆镜大小,比外头卖的碱饼好看得多,得了他的碱饼的人还要打趣几句:“这碱饼都比别人精致,断不能只当普通的碱块,不知该是叫三元碱还是翰林碱?”
叫碳酸钾。
宋时怜爱了一把这个注定无法在大郑朝流行起来的名字,对众人说:“这碱也是一位少年侠士张公子送的冬灰熬炼成的,还是叫‘张氏碱’的好。”
张氏碱这名字可远不如三元碱、翰林碱响亮,简直跟外头店里卖的一般普通。可惜宋时咬死不肯冠名,众人说笑一阵便都散去了,唯独几位庶吉士觉得张氏碱这名字简直俗到能拉低翰林院的清华品格,一定不能忍,于是替他在张氏碱当中加了个“侠”字,改名为“张侠士碱”,又为他描述中鲜衣怒马的少年侠士作诗作赋。
少年学剑术,挟技入京都。掷金如挥土,重义复轻躯。策马游塞上,敛衽事名儒。豪宕任侠气,何惭剧与朱。
得以这样的侠士之名命名,才能稍保住他们翰林院宋三元制出来的碱的格局。
诸位庶吉士们为宋时操碎了心,写诗作赋,还都照着古韵编,贴向汉唐侠士盛兴时的气韵,把一个他们都没见过,其实也根本不是侠士的少年侠士写得恍若秦汉时的剧孟、朱家、郭解等名侠一般。
这些诗文辗转传到宋时耳朵里,他自己都不敢认这诗文里写的是齐王。
回到家跟桓凌分享了一下这些诗词,桓凌也啧啧感叹:“翰林院中果然多才子,想法也不同。我与三法司诸同僚说起有侠士给咱们家送冬灰时,倒有不少人提醒我查清那侠士身份,以免他是什么土豪、大盗,借着送礼的机会打探咱们家布局,将来好翻墙作案呢。”
毕竟这灰又不值钱,平白无故打听得他们家住在哪,又只买两车灰送到家,怎么看都不正常,更像骗子、巨盗,趁他家失势,家里人口少,趁机抢掠一番。
幸亏这时候正审着马尚书,大伙儿忙累得不愿平白多添事务,不然刑部那边还真能派出几个衙差到家守着。
搞法律的跟文学小青年的思路差别还真大。
宋时差点笑出声来,摆着手说:“你这些日子吃的好、睡的好,我摸着你也没‘瘦伶仃减尽腰围’,怎么三法司都当你是个受尽委屈的小可怜儿似的?还有巨盗敢欺从四品佥都御史家?”
他险些上手摸摸桓凌的腰,不过想想摸完之后要被他摸回来,自己又怕要吃点亏,如今药还没做好,便忍住了冲动,那手在空中一收,做了个抬手招呼的姿态:“来帮我算算我这儿要用多少碱配上多少石灰锻烧最合适。我这儿有个配比的方子,配好这两样药就搁到我家里送的那个厚陶锅里烧了。”
他倒不是不能自己算,不过桓小师兄算术好,他依赖惯了,什么事第一时间就想着他。
再者两个人过日子本来就该有商有量,他要丢下桓凌自己一个人神神秘秘地弄这些,反而弄得两人生分了。不如就大大方方地把东西交给他,再教他一些自己能理解的化学知识,万一讲到他自己不懂的呢,就照本宣科,说不定桓凌理解的比他都快,将来还能反过来教他。
他讲什么,桓凌就乖乖顺顺地听什么,让算哪个算哪个,让怎么算怎么算,竟连一句多余的话都不问。他这么乖巧,宋时简直有些过意不去,将称量好的碱末与石灰混合融煎,一面搅拌着一面问他:“你都不问我一句,怎么知道这法子的?”
虽然他要问了才是让自己为难,可他这样一声不问的,宋时良心又隐隐作痛,忍不住要多事问他一句,为什么完全不怀疑自己。
桓凌只浅笑着看着他:“也没什么可问的。你不是一向如此,什么都懂么?从你小时候就以神童知名,后来在我家住时,又熬出别人都想不出的驱虫药剂。还有如今京里盛行的薄荷香露,你回家后制的那些肥料,在广西弄的梯田引水渠、太祖玻璃,福建的羊皮救生衣、印刷术……”
他一样样地数过来,听得宋时额头微微冒汗,感觉自己有点太高调了。
现在有三元光环护体,弄出什么倒都好解释,小时候的发明好像是有点多了。幸亏也只有一个小师兄跟他同住,要是大人多留意留意他,说不定有猜测他……
桓凌一一数落了他这些年的发明,静静凝望着他,看得宋时有些心虚了,才轻叹一声:“我怎么敢问你呢。佛法中说你这种是宿慧通,我怕问多了,你真想起前世因果,有什么别人在心中,或是一心向佛的大德高僧……”
那他以后还如何留在他身边呢?
桓凌静静而立,身形中竟然透出一股寂寞萧瑟之意,宋时叫他一番表白正中心口,险些扔下一锅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溶液去把他抱在怀里。
幸好他手里的玻璃搅拌棒及时响了一下,勾回了他的神智,没造成翻锅的严重后果。但他本能怜香惜玉的冲动还是没被压制住,对着桓凌坚定地说了一句:“没有别人。”
上辈子也没有别人。
不是和尚。
第136章
澄清的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加热,溶在其中的结晶渐渐析出。
这两种碱溶液和析出的晶体外观差不多; 搁现在在这条件也验不出区别; 但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比氢氧化钾低; 加热后会先析出来,所以宋时加热了一阵; 把最先析出的晶体滤出去,再接着熬制。
虽然这么做也不能保证完全纯净,但草木灰主要成份是碳酸钾; 里面少少含些碳酸钠应该影响也不太大。
反正到时候都是配成低浓度液体用的。
宋时连上辈子没搞过对象的事都交待出去了; 别的就更不用瞒; 索性把玻璃棒交给桓凌,跟他坦白了自己欺瞒上司、同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用草木灰熬出来的碱里含的主要物质叫作碳酸钾……”
碳酸钾和石灰合成氢氧化钾、氢氧化钾和二氧化锰合成锰酸钾; 锰酸钾加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高锰酸钾; 实验时的用料配比就都指着你算了!
桓凌叫他讲得云里雾里; 废了好大工夫才接受了这些新奇得闻所未闻的名字。好在也只是名字怪异; 东西倒都是他亲眼所见、亲手炼成,不至于如听天书般完全不懂。
道家炼丹时; 不也都是以隐语称呼; 叫寻常俗人勘不破丹鼎之道么?
他迅速地丢掉了刚开始接触这些名字的迷茫; 认识到了这些化学名称的好处——听光凭这几样石药名字里用的字眼儿; 就能猜出哪样药是用哪样药合的; 比起他早年读医书,学配药时的君臣佐使也不难记。只是依此配药时要先计算一回数量,配平了什么公式; 略显麻烦些。
不过他算术还好,量料并不费力,跟他师弟两人共同炮制药品时也颇有乐趣。就像当初在福建为官时,两人一道为民生奔忙一般,心意相通,互相扶持……
嗳,那时候可不如现在,如今这事可算得是闺房之乐了。
他眉眼微弯,眼波流转,脸上蒙着厚厚的布巾都看得出那副得意之色。宋时忍不住抬肘在他腰间轻撞了一记,叫他收敛思绪,好好儿把活干完再说。
两人锁在偏院里折腾了半宿,终于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