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粉丝是昏君-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不但反儒,还反佛家,把寺院也改成了妓院,简直比我还胡闹啊!最可怕的是,这人残暴极了。为了镇压朝臣,他制定寸斩、炮烙、拆胸、碎骨飘风等酷刑,并不时派医女去赐送毒药与政敌。此外,由于他老子废除了官妓,他为了宴乐,把医女强充官妓,啧啧”

    正德砸吧着嘴,忽然又大怒,“就是这混账东西欺骗我大明,害朝鲜的士人与臣民对上国充满怨言,这些年关系都不是很好。如今他们有意示好,我也不能太寒了人心。反正那些也不是宗室女,给我大明王爷当个妾也不算差了。”

    大明宗室不得高门取妻,先帝将那些高丽女子送给诸王爷,说是恩赐,其实就是流放了。

    连妾都不是,地方锦衣卫会严密监视的。说白了,就是让你养着,但你不能亲近,家里的正妻也有监督的职责。皇帝不想要,那就借王爷的名字为国出力下了。

    先帝如此处理的,朱厚照自然也能照此办理。所以听朱厚照这么一说,某姑娘心里就甜丝丝的了,冷哼了一声道:“直接退回不是更好?就跟他们说,以后不用朝贡女子了,让这些女子远离家乡也怪可怜的。我大明乃是礼仪之邦,毋须靠这些来争脸面。朝鲜若是有心,不若开几处港口我等,也好利于我等于日本等国的贸易往来。”

    “这主意倒不错。”

    正德连连点头,“这主意好,这主意好。那些女人自生自灭的也怪可怜的,唉,小国悲哀啊!想想宋朝”

    他摇摇头,“我大明不能有那一日,所以要多赚银子。”

    夫妻二人说了会儿话,便是吃饭。吃完饭,正德便是逗自己儿子玩,小家伙被逗得不耐烦了,便是哭了起来,惹得正德哈哈大笑。看着这无良爹,简宁觉得自己儿子长大了会报复社会的。

    忙将这无良爹拉走,去御花园散步去了。

    到了下午,崔余朴办事回来了。正德一看简宁的稿费,两眼发直。

    “乖乖,简云舒,你这写书是多赚钱啊?你这小金库里存了不少钱吧?亏朕还以为你很穷呢。”

    简宁笑嘻嘻地道:“肥皂我有一成利,说来是不差钱的。不过我怕喜儿心里不舒坦,所以就拿了四成过来。她前些日子还想把存的银子给我,说是如今有俸禄了,陛下还赏了田,不能再花我的。她那人虽没读过什么书可却是分得清道理的人,所以我就跟她说,我每次拿四成贴补下,其他都存她那。”

    “四成都这么多?”

    正德有些无语。

    这写书是有多赚钱啊?这才三个月啊!就有几千两银子之多,这家伙离开自己也能过得相当好吧?

    意识到这点,某个大丈夫心里有点酸溜溜的。真是全方面的碾压啊!竟一点也比不上自己媳妇,身为男人

    不过转念一想,这么厉害的婆娘自己都降伏了,这不正好证明了自己很厉害么?

    如此一想,便是喜气洋洋地道:“原来你有这么多钱,这才三个月啊?你是不是也要表示下?”

    简宁一脸懵,“表示什么?”

    摔!

    正德鼻孔冒出两道粗气,道:“你这笨蛋!当然是送点礼物给我,让我也同你乐下啊!”

    “可您什么都有了,还稀罕我送什么?”

    掀桌!

    某大丈夫差点绷不住了,气鼓鼓地道:“我不管,你得买点什么送我。”

    “那”

    简宁想想好像也有道理。赚了钱是该跟家人分享的,不管他有没有。

    试探着道:“那六心居(以后的六必居)酱菜?”

    正德好悬没气得仰过去,指着简宁道:“你,你好意思吗?!”

    简宁笑了起来,“那你说买什么?我又不能出宫”

    “我带你出去,你给我买个八哥”

第147章 背锅() 
“你想让我被大臣们骂死么?”

    简宁摇摇头,“改天你想去豹房时再给你买吧。”

    正德其实也就随口一说,哪里会晓得简宁竟应下来了?

    这一应便觉心里美滋滋的。他有好多只八哥了,可以往他想弄个鸟啊狗的,总是被抨击。可简宁跟那些妖艳货色不一样,不但没反驳竟是答应了,怎能不令他欢喜?

    可欢喜过后,他就涌出一丝丝惶恐:答应的这么爽快,该不会有什么后招等着自己吧?

    带着犹疑道:“真给我买?”

    简宁奇怪地望了他一眼,道:“买个八哥难道天会塌了?我赚了银子当然也要让你乐呵下嘛。”

    “哈哈!”

    正德大笑,一把搂过简宁,在她脸上香了个,“嘛还是媳妇最好了!”

    “你有个正经没?!”

    看着一屋子人憋着笑的模样,简宁恨不得钻地缝里去。虽说都是当妈的人了,可这么多人围观着,也太考验意志力了,好伐?

    正德嘿嘿直笑,“怕什么?都夫妻了。”

    简宁翻了个白眼,懒得搭理这人。而那边小家伙也有了动静,不一会儿便是哇哇哭了起来。简宁忙上前,一番检查,发现小东西尿床了,忙是令人拿来尿布,盆子,小心翼翼地给孩子擦洗干净,换上了干净的尿布。

    所有动作一气呵成,完全不像个新手。

    喜儿一口气生了两个娃,她也没少帮忙。一来二去的,轮到自己娃了,那是熟练得很。

    正德看着,只觉胸膛里热乎乎的。民间有谚语,有屋有田,老婆孩子热炕头,所谓幸福大抵也是如此了吧?

    转眼,便是进入了十一月,天气越发寒冷。大雪没日没夜地下了几天,很快便是给京城大地穿上了厚厚一层冬装,光是看着便觉冷得厉害。

    紫禁城里的大小太监,答应,力士分成几班,日夜铲着雪。宫外更是忙成一片。京城所有人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都毋须官府发动,百姓们就自发组织起来铲雪。

    雪还在下着,没有停下的迹象,一场可怕的雪灾已在眼前了。从西山通往京城的道路上已满是铲雪的人。彼时能御寒的手段实在少,在这零下二三十度的天气里,只有棉袄穿的百姓就显困苦了。

    为了让京城的百姓能够有煤炭取暖,这条运煤的官路是万万出不得疏忽的。自打去岁开采以来,西山优质的无烟煤矿在今年就显出威能来。

    被制成蜂窝煤后,不但燃烧时间更长,成本也能降低许多,进一步实惠了百姓,已成为京中畅销产品。

    当然,这畅销品也理所当然的国营了。这等关乎民生的东西,自然不能私营,就跟盐铁一样。

    官道上的雪被铲得干净,哪怕雪下得再大,官道上总是干净许多。面对这样的天气,朝廷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想尽办法保证京城百姓的供暖以及谨防着有人在此时机囤积米粮,趁此发财。

    除此之外,官府还开仓放了一批粮以及蜂窝煤,这些是给那些穷苦百姓以及露宿在破庙里的乞丐的。这些仁政之举自然赢得了百姓的心。可饶是如此,短短几日内还是有三十九人被冻死,还有三百多人因雪灾压垮年久失修的老屋而无家可归。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天灾跟前,人的力量实在过于渺小。对此,正德除了不断召见大臣商量赈灾细则外,便只能不断地往外掏银子。

    好在,如今的朱厚照也是财大气粗。秋收后,国库里有了一大笔银子,光现银就有四百多万两。除去这些还有价值两千多万两的瓷器,茶叶,丝绸等物。

    随着几处港口的开放,丝绸之路慢慢恢复出了往日的生机。就在今年入夏时,明廷正式宣布了开海一事,民间商船只要老老实实地申报,就能出海。

    无数的商机,就业机会被带动了起来,大明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象。故而,这国库其实挺充盈的。再说朱厚照的小金库,那更是赚得钵满盆满。

    各色药皂,香皂,普通的家事皂以及各色纯露,香露等皇家特制产品不但在国外卖得火爆,在国内更是火爆。

    仅上半年,光肥皂香皂等就得利三百多万两。更别提让妇人为之疯狂的纯露等皇家内制的化妆品了。

    所以,好就好在大明朝廷这会儿不差钱,正德也不差钱。这略微的富有,终使得这场灾难看起来不那么残酷了。

    过了两日,雪终是停了。只是没安心两日,一场地动山摇,让京师臣民的心都沉到了谷底。

    正德六年,十一月十二日,京师地震。保定、河间二府,蓟州及畿南八县三卫同地震,声响如雷,霸州尤烈,三日之中地震十九次。又,山东武定州亦同日地震。

    为此,正德又是下诏修省,又是祭天地,又祭宗庙

    霸州此刻属京师管辖,紫禁城的宫殿都晃动不轻,可见霸州震中之地该是何等惨烈?

    风雨暴雪才过,又逢地震,若不是正德这段时间做得还不错,估计又得下诏罪已了。

    正德苦着脸,有些疲惫地道:“这老天是不是看我们朱家不顺眼?也不知打哪天开始的,怎么这天灾就不断呢?”

    简宁没接话。其实帝国崛起的第二部她就已写到关于气候的问题了。中国历史上每次胡人大规模侵袭都与气候有关,大明不是第一个经历寒冰期的王朝。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中国经历了四次寒冰期与温暖期,只是明清比较倒霉,经历的时间比较久而已。而明朝更倒霉,因为他们没有红薯土豆。

    所以她想要弄土豆红薯就是这道理。一个吃不饱的民族是谈不上文明与进步的。一个吃不饱饭的民族也不要谈什么发明创造,那只是空中楼阁,水中望月的不切实际罢了。

    她写帝国崛起这本书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让大家看清楚一些细节对大局的影响,这很重要。

    将手里的银耳汤递给正德,道:“霸州百姓颇为惨烈,眼下不是怨天尤人的时候,得振作起来,好好赈灾。”

    正德叹气,“也只能如此了。”

    想想奏折,便是有些心酸,“不知多少百姓一夜间就没了家,或失去家人的”

    他的情绪有些低落。他忽然能体会到自己父亲的心情。无论怎么努力,可一场天灾总会将所有的努力摧毁。

    累死在案牍上,百姓依旧衣衫褴褛,依旧吃不饱肚子,这是何等让人难过的事?

    他看了看餐桌上依旧朴实的饭菜,略一沉思,便道:“从今日起,除皇太后外,每宫份例减半,月银不变。”

    想想又道:“朕之饮食免去,在承乾宫合用便是。”

    其实自打成婚后,他都是在承乾宫吃饭,这免不免的也就差一道圣旨了。

    “陛下以身作则,想来可以好好杀一杀这渐起的奢靡之风。”

    简宁笑着道:“就是我的饮食份例减半,咱俩也吃不了,多余的还能给宫人改善下伙食。”

    顿了顿又低声道:“其实我有个建议。”

    “什么建议?”

    “我见宫人答应病了也无人医治,此太有失仁厚了。便是寻常家中,家仆病了,主人都会请人看一看,难道皇家还不如普通人家么?另外,宫女老死宫中实在可怜,若是可以,不妨年满二十五便放出宫去。当然,这也看自愿与实际情况,若无家可归者又愿留宫中便留下;若愿回家的,年满二十五可回家再行婚配。”

    正德一思索,便是点头,“你所言有理。其实母后也说起过,说这宫人病了不可请医这点实在有违人道,理应废除。只是父皇是颇守成法之人”

    这话就不能往下说了。

    这些规矩都是老祖宗们定下的,不知他们和女人有什么仇,实在变态。

    病了不能看医生,老了就发配内安乐堂后再发配浣衣局等死。死了火烧后尸灰填入枯井。

    想想,挫骨扬灰啊!古人又不是现代人,火化那绝对是最残忍的惩罚了!

    正德早就看这些不顺眼了。他虽顽劣,可却不坏,早就想破除这些破规矩,简宁这么一提,他脑洞忽然就开了,一拍手道:“废除,废除,都该废除!宫女大多也是清白人家的姑娘,凭什么拿人不当人?!这么多天灾,一定是这后宫阴气太重,冤死的宫女太多了,我明个儿就跟杨廷和商量下,要废除了这些不人道的规矩!”

    简宁微微一笑,道:“是啊,这又是雪灾又是地震的,若再不实行点仁政,那天下人都会以为陛下是暴君,这才受老天折腾呢。”

    吴玉娘眼睛有些湿润,她也是从底层宫女爬上来的,宫女的心酸只有同类人才能体会。如今娘娘借着天灾给了她们希望,这恩同再造啊!

    正德连连点头,“对!谁反对谁就残暴!让他们的女儿来做做宫女看!”

    他显得杀气腾腾的,显然是觉得天灾并不是他的过错,乃是祖宗定错了规矩一双眼里已露出一丝兴奋来:老祖宗们,这锅你们就背起来吧!

第148章 葡萄牙人来了() 
国家有钱了,灾难也变得没那么可怕了。霸州地震虽有些强悍,可伤亡人数却没想象中那么多。地震发生在白天,震中在郊外,那儿都是穷苦的农民,没好房子,许多甚至干脆就是茅草屋,如此一来,也算是死里逃生躲过了一劫。

    只是房屋倒塌了许多,这灾后的赈济与重建工作倒显得颇为紧要起来。也得亏正德现在有钱呐,不然大明的君臣头皮又得挠破了。

    放粮发钱呗!顺便西山,京城皇家工坊里还缺不少人,弄过来了,先以工代赈再说罢!

    跌跌撞撞的,正德六年就这么过去了。到了年尾,大家算算账,惊喜地发现竟还有些余粮,呼吁全面海贸,探索新航线的呼声不由高涨。一时间,除了言官们还偶尔抨击下外,竟无人再提祖制之事了。

    转眼便是到了正德七年春,礼部上下开始忙碌了起来。葡萄牙的使者于年前来了信,将于五月抵达京城,并将献上西洋造船术,工匠以及各种西洋典籍。

    同时,也将献上美洲特产:土豆,红薯,辣椒等物。

    听到葡萄牙人将带来土豆红薯后,简宁简直高兴疯了。只是她又不能表现太过。“道听途说”的事若显得太当回事,那岂不是要叫人起疑心么?

    时间很快便是到了五月初八,葡萄牙使者皮莱资抵达北京已有三日,今日是正式朝见的日子。

    这一日,也是正德与简宁成亲两周年的日子。

    这日,夫妻二人同去慈宁宫给太后请了安后,便是去了乾清宫。

    正德虽不会在这儿接见皮莱资,不过乾清宫离着前朝近,有什么消息也便于传递。

    对于西洋诸国,正德不甚了解。他对西洋所有的印象都是来自于简宁的。所以他也很好奇,好奇简宁听来的传闻到底是真是假?这些人当真面容似鬼,红毛绿眼?

    正德是个好奇心很旺盛的帝王。所以这会儿,他显得比简宁还急切。看看时候差不多了,便是迫不及待地往前朝去了。

    接见外国使臣不是小事。不过那也得看是什么国家。其实若不是因为明人此刻想要航海图,大概也不会这么隆重接待。

    哪里来的杂毛?也配见我大明皇帝?

    事实上,历史上的葡萄牙人颇不是东西,总是想占中国的岛屿。就正德在位期间,他们就偷偷摸摸地搞偷袭,只是那时大明还算强大,这些人没得逞罢了。

    所以简宁对葡萄牙人也没好感,打算弄到航海图与土豆等物,便让正德出兵夺回马六甲,免得被葡萄牙人扼守航道要塞,以后以此要挟。

    简宁坐在乾清宫里,喝着酸梅汤,心里正盘算着,忽然打外面进来个小太监,入了殿便是磕头道:“奴婢给娘娘请安。”

    “起来吧。”

    “谢娘娘。”

    小太监起身后,左右看着,简宁便道:“这会儿都是信得过的人,你且说罢。”

    “是,娘娘。”

    小太监将手伸进袖口,摸出一个东西出来,“娘娘,这是张公公让奴婢送来的,说是使臣朝贡的玩意之一,说是西国至宝,乃是千年寒冰中启出来的可干爹看着却觉有点不像。想着娘娘学贯古今,送来让娘娘掌掌眼。”

    简宁目光落那小太监手上,“噗”的一声就笑了,“什么千年寒冰?这佛郎机何时也学会吹牛了?小朴子,呈上来。”

    “是,娘娘。”

    简宁将东西在手里把玩了下,然后对着亮处看了看,嗤笑道:“不过是玻璃罢了,跟咱们的琉璃差不多的,都是人造出来的。这里面气泡可真不少,不过这莹润如水的,倒也难得。”

    手里的东西俨然是玻璃弹珠。这些白皮,当他们大明人是印第安人么?拿几颗玻璃珠子就想来骗好处?

    崔余朴张大嘴,有些不敢置信,“娘娘,这东西跟水晶似的,也是能造出来的?”

    “这东西叫玻璃,我书迷众多,就有人送过我这个,听说也是从佛郎机人那儿购来的。我也研究过,这东西跟咱们的琉璃很像,只是这颜色还不够好,还有些发绿。真是白皮鬼,这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