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1998-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玟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张爱玲这话,陆维更愿意把女人换作人生,平淡的或是传奇的人生。或许大多数人都注定无法拥有一个传奇般的人生,站在顶端俯视众生百姓,这样的生活,只能在他们的梦里出现,或在某次喝得酪酊大醉时化作一堆酒话。然而,真正获得了这样人生的人,或许又会感慨“高处胜寒”吧,他们拥有了权力或是金钱或是荣耀,然而那些平淡如水天高云淡的日子,却也注定和他们无缘。

伴随着这偶感而发的感慨,陆维慢慢踱到了办公楼。

金林办公的地点位于音乐学院的后面数百米的地方,坐落在一片环境优美的人工湖旁,是一片灰褐色的小楼房,楼房造型朴素,看上去起码有数十年地历史了,掩映在一片枝繁叶茂的林木中,颇有些世外桃源的味道。

虽然已经将近两年没有来到这个地方了,陆维却清晰地记得金铁林位于二楼地办公室,信步走进楼中间的走廊,来到二楼,陆维轻轻敲了敲门。

“进来”。门里响起了陆维熟悉地洪亮浑厚地声音。

“金老师。你好!”。推开门。看到正在伏案创作地金铁林。陆维站在门口笑着打了个招呼。

听到陆维地声音。金铁林连忙放下手中地笔。抬起头摘下了眼镜。大笑着站了起来。

“呵呵。是陆维啊。来来来。快过来!”。金铁林边热情地招呼着。边从办公桌后面走过来。大笑着拍了拍陆维地后背。

“金老师。两年没见。您可一点儿也没显老。可是越活越精神了!”。看着金铁林健康地气色。陆维由衷地赞叹道。

“哈哈。你这小子。两年没看见你。没想到你不但琴技大涨。连带着这嘴也变甜啦。”。金铁林说着。示意陆维坐了下来。

“哪里,我说的是实话嘛,对了金老师,晚会什么时候开始啊,还有你说有几位老熟人,现在总该告诉我是谁了吧。”,陆维坐在沙发上笑着说道。

“哦,晚会啊,七点吧,我这儿就等你了,我们现在就走吧。至于那几个人啊,现在都在礼堂那边呢,一会儿过去你就看见了。走走走!”,金铁林一边说着,一边起身收拾了一下办公室上地东西,随即招呼着陆维向外走去。

看到金铁林还在卖关子,陆维索性也不问了,只是跟着他走了出来。

一路上,经常会遇到和金铁林打招呼的老师和学生,而金铁林无论是对谁,都是一副和蔼可亲的笑容回应着,丝毫没有一丝校长的架子,看得陆维佩服不已。

而那些人打完了招呼后,也不禁向金铁林身后的陆维看去,这里面不乏有认识陆维的,看到他后纷纷露出了好奇地神色。

国乐系的晚会在中国音乐学院的第二音乐厅举行,这是一座椭圆形的建筑,形状有些像一艘巨型货轮的船头,外表用大量大块地玻璃与钢骨架构成,给人一种极富现代感的印象。

此刻,音乐厅的门口,已经有许多参加晚会地学生和老师出出进进,一派繁忙的景像。

陆维随着金铁林走进了音乐厅,一股充满了厚重感地暗红色基调映入眼帘,陆维一眼就可以看出,整个音乐厅经过了十分专业的声学装修。

半圆形地舞台上,一排排红色的折叠椅已经呈扇形排开了,扇形的圆心部分是一个一米见方,三十公分高的指挥台,只不过在它的一侧,陆维却没有看到钢琴,因为这毕竟是国乐系的晚会,估计用不到它。

晚会还有一会儿才开始,

学生三三两两地坐着聊天,舞台上面十几个学生正在试设备、摆放话筒架、谱架等工作,一个学生会的同学在前面用话筒强调着纪律。

“走吧,我们到后面去,晚会还要过一会儿才开始呢。”,金铁林说着,径直走上舞台,从侧门走了进去。

陆维跟着金铁林来到舞台后面一间休息室旁,金铁林率先推开门走了进去。

“哈,我说老金,你怎么才来,这晚会可是你请我们来的,你这个主人不来,倒让我们这些客人在这儿等你半天,这可说不过去啊!”,金铁林刚进去,一道爽朗洪亮的声音便响了起来。

“咳,我不是和你说了吗?我在等陆维呢。”,金铁林笑着解释道。

“啊,陆维来了?在哪儿呢?”,那个声音听到金铁林的话,有些兴奋地问道。

“印团长,你好,好久不见了。”,陆维刚一进门儿,便看到了一身军装的印青,后者从他一进门儿,便看了过来。

“哎呀!陆维,真是你小子啊!你可真行,玩儿失踪一玩儿就是一年多,我们这帮老家伙还以为你退出乐坛了呢,谁知道你小子居然玩起卧薪尝胆来了,行!我印青总算没有看错人,你那两首曲子我听了,很不错!”,印青大笑着说道,随即重重地拍了拍陆维的肩膀。

听到印青的话,陆维只是笑笑,并没有过多的解释。

和印青打过了招呼,陆维一扭头,却发现房间里还有几个人,此刻也都纷纷笑着望着自己。

“周老师,您好您好!”,看着年逾七旬的周广仁,陆维赶忙走上前去握手,对于这位中国钢琴教育界的泰山北斗,陆维心里的崇敬可是由衷地。

“陆维,好,好哇,一首奏鸣曲,一首狂想曲,堪称是完美融合中西方音乐元素的典范啊,英雄出少年,我们这些人啊,都老喽!”,周广仁感慨地说道。

“周老师,看您说的!您可是我们中国钢琴界的标志啊,我写的那点东西,可值不得您这么夸奖,以后还要请您多提意见呢。”,陆维真诚地说道。

简单和周广仁寒暄了几句,陆维随后笑着对她身后一位个子高挑,容貌俏丽无双的女孩儿打了声招呼。

“宋姐,好久不见了!”

“陆维,这段儿时间你干什么去了?总也没你的消息,一直想找个时间好好感谢感谢你,你帮我写的那几首歌,实在是太好了。”,这个女孩儿正是现在红透了全国的著名民歌手宋祝迎,看着陆维,她的眼里有着说不出的感激。毕竟,《望月》这首歌对她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

“恩,其实也没干什么,就是躲在家里练琴来着。”,陆维笑着解释道,他这倒也没瞎说,这一年多,他还真就是呆在家里练琴,只不过,恐怕没有任何一个人会猜到,陆维练琴的疯狂程度!

“有时间请你吃饭,姐得好好感谢感谢你!”,宋祝迎笑吟吟地说道。

“那么客气干什么,不过是一首歌嘛。”,陆维客气着,随后将目光投向了一旁还没有打招呼的两人。

“晓泉,格格,你们好,一直很喜欢你们的音乐,今天晚上有你们的节目吧,我可要好好饱饱耳福了。”,看着面前这对气质不凡的男女qǐζǔü,陆维一下子就认出来,正是从中国音乐学院走出去,凭着流行民乐一举走红的冯晓泉和曾格格,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不过陆维脸上的笑容却很亲切,因为陆维从他们的作品中就可以听出对音乐的热爱,对于热爱音乐的人,陆维总是情不自禁地心生亲近。

“你好陆维,真没想到你居然认识我们。”,对于陆维能够叫上他们两个人的名字,两人都是十分高兴,毕竟搞民乐的在流行音乐圈的知名度并不是很高。

“呵呵,哪里哪里,我在九五年就开始听你们的作品了,特别是那首《霸王别姬》,晓泉你写得真是太棒了!”。

看到陆维这么真诚地夸奖自己的作品,冯晓泉脸上露出了十分高兴的神色。

“格格你好,一直特别喜欢你吹的笛子,什么时候教教我?”,陆维半开玩笑地说道。

“好啊,没问题,学费给你减半。”,活泼可爱的曾格格笑着说道。

“晓泉,你不会吃醋吧。”,陆维大笑着说道。

“好了,我们别在这儿聊啦,晚会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去台前吧。”,金铁林看看陆维和这些人也招呼得差不多了,看看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喊了众人一声,随即带着大家径直向观众席走了过去。

第五百二十五章 金蛇狂舞

乎就是在等着金铁林一般,当金铁林和陆维几人在座位上坐下时,一位身着红色晚礼的女主持款步走上舞台。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主持人显然也是艺术系的学生,这一下开场白字正腔圆,声音珠圆玉润,大方自然,颇见功底。

待下面的掌声渐平息之后,主持人继续说着晚会的开场词,听了几句后陆维才发现,原来今天晚会的主题也是庆祝中秋。

“金老师,我记得像还要过几天才是中秋节吧,我们学校的晚会怎么这么早就开始了啊。”,陆维有些疑惑地问道。

“呵呵,陆维啊,这是惯例,通常我们几家大型的艺术院校的中秋、春节晚会,都会提前一个星期左右,你注意到后面那些摄像机了吗?那些人都是中央音乐台的记者用的,这台晚会是要放在电视里录播的,为了要给中央台的那些大晚会让出黄金时间,所以提前播出。”。金铁林笑着解释道。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陆维恍然大悟道,这才想起自己以前在临近春节的时候,经常会在电视里看到一些什么铁道部的、公安系统的春晚,陆维基本上不怎么看那些晚会,在他的潜意识里,只觉得春晚是最好看的,现在想起来,那些办晚会的确实挺不容易的,有春晚那么一个大头堵在前边儿,这收视率就可想而知了。

转而一想,自己那台中秋晚会不也遇到这种情况了吗?不要说中央台的晚会了,就是滚石和百代联手办的那台,就比自己这台的规模大上许多了。

不过陆维并不为自己这台晚会的效果担心,不要说这只是由县里提出的,自己根本就没报什么争胜之心,就算是真的与那两家大公司抗衡,陆维也不是一点信心没有。的确,如果论规模论实力,爱凌娱乐无论如何也无法与这两家公司相比,不过如果论演出效果,陆维自问除了人不如他们地多外,其他方面都有信心胜过他们!要知道,自己地爱凌娱乐虽然人不多,可个个都是现在娱乐圈儿的大腕儿,至于自己,虽然钢琴并不为大多数观众所接受,不过陆维绝对有信心,让那些即使是不懂钢琴艺术的人,也爱上自己的音乐。要是没有这个信心,他也枉费了那一年地苦练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练习,陆维越来越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好的音乐,绝对不应该曲高和寡,而是应该雅俗共赏,让所有人都觉得好听,那才是真正好地音乐作品。就如同中国的《梁祝》、《二泉映月》一样,外国人虽然听不懂,但他们同样认为这是好音乐。

主持人的报幕声打断了陆维的思绪。

“下面我宣布。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中秋文艺晚会正式开始。首先有请大家欣赏由我校民族乐团地同学为大家带来地民乐合奏《金蛇狂舞》”

主持人话音刚落。身后地幕布缓缓拉了开来。刚刚还空空地四十多张椅子。现在已经坐满了手拿各种乐器地学生。身穿黑色立领西装地男生和一身艳红旗袍地女生形成了鲜明地视觉对比。看上去十分精神。

听到主持人报出这首曲子。陆维心里立刻涌上一股熟悉地回忆。陆维记得。自己前世在昌师地时候。最先接触到地乐器并不是钢琴。而是笛子。毕竟那时候地钢琴琴房很少。自己去练习地时间也很有限。而那时候学校地音乐组组长。也就是陆维地音乐启蒙老师李德谦办地笛子小组很火爆。报名地人很多。陆维也就随着大家报名了。练了一段时间后。笛子小组地人就开始练这首《金蛇狂舞》。所以陆维地印象十分深刻。

想着想着。陆维地嘴角不禁荡起了一抹回忆地笑容。

“师弟。想什么好事儿呢?”。一边地祝海笑着问道。她也接到了金铁林地邀请。原来是坐在旁边地位置上。看到陆维过来后就坐到了他身边。

“哦。想这首曲子呢。想当初我在学校也练过哦。”。陆维笑着说道。

“啊,你还弹过这首曲子啊。”

“不是弹,是吹,我自己瞎学过一段儿时间的笛子。”,陆维笑道。

“不是吧,师弟,你还会吹笛子啊,行啊,全才啊你!”,祝海露出一副夸张的神情道。

“什么啊,吹着玩儿的,我告诉你,那时可好玩儿了,我们晚上就在宿舍吹,没有鼓就敲脸盆,学生会的经常找我们。”,陆维一边笑一边说道。

“哈,

真能折腾,啥时候也给姐吹段儿听听?”

“行,没问题。”,陆维正说着,只听台上一阵“咚咚”的闷响,抬眼望去,却是演出已经开始了,便不再说话,专心看了起来。中国音乐学院本来就是侧重民族的东西多一些,国乐系肯定是学院的精英,陆维也很渴望听到他们是如何诠释这首《金蛇狂舞》的,因为毕竟在自己当初的记忆里,这首曲子相当简单,连原来只有一点点音乐基础的自己,都可以用笛子吹完整首的旋律。

乐曲一开始,陆维就知道,这首曲子被改编了。

《金蛇狂舞》这首曲子,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义勇军进行军》的作者聂耳的一首作品,创作于1934年,根据民间音乐《倒八板》改编而成,全曲欢快热烈,洋溢着一股节日的喜庆气氛。

音乐的一开始,就应该是弦乐的齐奏主题,不过显然,改编者觉得这样切入太过直接了,在前面加入了一段中国鼓的华彩。

“咚!咚!咚!咚!”,随着一面直径约两米的牛皮大鼓,被鼓手一下下敲响,那浑厚的鼓声如同闷雷般,瞬间将音乐的气氛鼓动了起来。

鼓声渐渐地低了,却愈发密集起来,如同一阵细碎的马蹄声,又如同一阵滚雷,隆隆地听得人热血***!

猛地,那原本已然低得渐不可闻的鼓声,如同猛然激起的浪花般,“轰!”地一声直窜了上来!随即,鼓手甩开两只臂膀,一阵激昂的附点音型,从酣然起落的鼓捶中喷涌而出。

仿佛是一声号令,这段附点节奏型过后,全部的乐器,忽然齐齐的奏了起来,极富抑扬顿挫的《倒八板》的节奏响起,整个乐团的声音整齐划一,极富动感。

“好!”,听着这开关的第一部分,陆维心里暗暗喝了声彩,随即暗道不愧是中国音乐学院的民乐团,这水平就算放在全国,也绝对是一流的水准,《金蛇狂舞》是一首老曲子了,几乎是学习过民乐的都知道它,正因此如此,演奏这样的曲子才更显水准,因为人们听的多了,自然就可以分辨出好坏来。刚刚陆维听到的这段音乐,无疑是他曾经过的《金狂舞》的版本里,最好的一个了,现场演奏的效果好固然是一个因素,更因为这些乐手们每一个个体的音乐素质本就极高,所有个体的好加在一起,自然显得这首普通的民族乐曲处处是“彩头”,听着极是过瘾。

待到了第二主题,打击乐组沉寂了下去,二胡、高胡和板胡奏出了柔和且富有顿挫的旋律,笛子和箫则间或奏出小华彩,将整个音乐点缀得更加活泼起来,这是整曲最轻快柔美的地方,以二胡为主旋律的演奏,将整个音乐的情绪表达得十分到位。

陆维注意到了在弦乐组担任二胡领奏的,正是中国音乐学院首席二胡教师,著名的青年二胡演奏家宋飞,陆维之前曾经在央视三套的音乐教室栏目中看到过她讲的二胡教程,两年前还在中国音乐学院见过她一面,对于这个将二胡拉得出神入化的大美女印象十分深刻。

第二主题结束,音乐进行到了一个十分活泼的段落,这是一段富有民间锣鼓点特色的音乐,民间的老艺人们管这种节奏叫做“螺丝结顶”,即上下句对答呼应,句幅逐层减缩,速度逐渐加快,且在后半部渐渐加上锣、鼓、钹、木鱼等打击乐器的节奏烘托,使情绪逐层高涨,直至欢腾红火的顶点,十分有意思。

陆维原以为这个部分,会由二胡和笛子来做呼应,却不料忽然间,一阵亮的唢呐声响了起来。这轻快脆亮的呐声一起,众人俱是眼前一亮,纷纷循着声音望去。

一身洁白西装的冯晓泉,轻快地从舞台的一侧走了上来,那边走边吹的潇洒劲儿,看得众人暗赞不已。

紧接着,一声如同黄莺出谷般的笛声呼应着这句唢呐响起,舞台的另一侧,一身翠绿色中国古典长裙的曾格格,手持一根竹笛翩然而至。

两人站在舞台两侧,一问一答地奏出轻快的乐句,唢呐和笛子就如同两人的对话般,每一个乐句都极富灵性,宛如仙音!

两个人渐渐走进,乐句也渐渐变得短促进来,在两人极富张力的肢体语言和纯熟的演奏技巧下,一支唢呐,一根竹笛配合得天衣无缝,令人叹为观止!

第五百二十六章 传承与发扬

晓泉和曾格格精彩的演奏,将整个音乐的情绪推向了活泼的顿音构成的小乐句相互问答,将“螺丝结顶”那种微妙难言的意境发挥到了极至!每个观众都能够感受到那音乐中的活泼快乐的情绪!

两人的问答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