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峨眉祖师-第4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只鸟儿飞了过来,落在溪边一颗大树的树梢上,而此时,它的身边突然又落下了一只一模一样的,并且依旧对着吞天大圣叫嚣:“摸鱼摸鱼!就知道摸鱼!”
  “摸的又不是你家的鱼!”
  “偷懒,除了睡就是吃!”
  “也没睡你家地方!”
  吞天大圣抓着那只蹦跶的青花鲤,和那两只鸟儿开始对喷,大约骂了很长时间,他忽然哈哈大笑起来,摆了摆手,拎着大鲤鱼就向岸边走去。
  “吞天,你知道刚刚那两道笑声是怎么回事吗!”
  “好可怕,太可怕了,我在睡觉都被笑醒了!”
  “是被笑声惊醒,连话都不会说,肥鸡!”
  “肥鸡骂谁?”
  “呸!”
  两只鸟儿在树上突然自己就吵了起来,吞天把那只大鱼搞了搞,原地搓了团火,于是很快肉香就浮动了起来,而那两只鸟儿骂了半天,又向吞天询问刚刚那两道可怕的笑声是谁的,吞天瞥了它们两只肥鸡一眼,忽然咧嘴笑了下。
  “快说,快说!”
  两只鸟儿以为吞天要说话,结果,吞天大圣呸了一声,突然道:
  “求我啊肥鸡!求我我就告诉你。”
  两只鸟儿中,左侧先来的那只被噎了下,而后气的整个鸟躯都鼓胀起来,炸毛,就像是真的变成了怀胎十秒的老肥鸡。
  肥鸡……哦不对,灵鸟,它其实是很像骂一句脏话的,但是想了想,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毕竟咱们是文化鸟,和下面这个乞丐总归是不同的。
  虽然这个乞丐很牛,随时可能把自己抓去炖汤,但事实上,其实自己反而十分的安全,毕竟自己不是什么尘世,也不是什么人间。
  鸟儿可以看见,吞天大圣此时吃的那只青花鲤,是以溪流之下的黄尘为食,这是吃着人世间所长大的鱼儿,唤作“夭野”。
  夭为折之意,而野则指的是不在王城治下的天地。
  故而,此鱼之名,是“消亡的人间”之意。
  这溪流之下的黄尘何其之多?浩如烟海,不可计矣。
  灵鸟不说话了,它盯着吞天大圣,发出诅咒一般的声音,而吞天大圣哈哈的笑起来,随后啃着那只已经被火灼到炽热的夭野鲤,含混不清的道:
  “不要去探寻,不要去追究,有些事情,越是追究,就越是难以明白,你就当是听见了两个疯子的笑声,他们或许看到了有意思的东西,也可能……只是单纯的想要笑一笑。”
  鸟儿扑扇着翅膀:“为什么不要去追究?你们不是常常说,越是不明白的东西就越要去探寻吗?只有了解了,才可以去修行!”
  吞天大圣摇摇头,忽然把手中的那条鱼扬了起来:“如果你是一个人,我把这条鱼给你吃,告诉你鱼儿是以人间为饲料。你或许会觉得我是个傻子,但如果我说,这条鱼是用人的尸体喂养起来的,那……”
  “呕——”
  右边的鸟儿做出了呕吐的动作,左侧的那一只顿时拍了右边的那只一巴掌:“你倒是挺喜欢演!”
  吞天大圣撕咬那鱼:“人很饿,有的时候只需要填饱肚子就行了,至于这个东西过去是怎么样的,其实并不需要深究,不是吗?”
  两只鸟儿面面相觑,吞天大圣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世事本皆笑谈语,何以真身入妄境?”
  “大错!”
  ……
  古往今来,天地之上,伴随着昼夜之光而诞生的三株桑树,一者湛湛苍苍,周天出其内,唤作穷桑,二者混混沌沌,星辰葬其中,唤作空桑;三者辉辉煌煌,日月居其上,唤作扶桑,亦称天桑。
  李辟尘此时不明白,其实这株出现的湛苍之桑,正是穷桑木,这株树有很多影子,而上面结的那颗果子,便是众生的道果。
  这不一定是李辟尘的果子,可能是任何人的,这是说不清楚的。
  神祖离去,那泥偶也被光阴洗刷成尘,李辟尘所见到这株穷桑开始消失,云雾铺天盖地的涌动过来,把众生都给埋葬。
  宛如福至心灵,李辟尘忽然抬起了手,五指向着那即将消失的穷桑树摄去,于是惊人的一幕发生了,那颗如碧落琉璃的果子落了下来,在穷桑消失的刹那,落入了李辟尘的手中。
  云雾遮天,唯那一道苍茫之上的碧落流光落了下来。
  就连李辟尘也不敢相信,到了这一刻,那手中虽然很轻,但确确实实,是握着这颗果子的。
  穷桑上结下的道果!
  是谁的道果,自己刚刚把它摄来了,是的,可……要吃吗?
  或者说,这东西能吃吗?
  “给我的馈赠?这似乎不是我的果子……道果……道果……这不应该是一种比喻吗?”
  李辟尘忽然苦笑,那枚碧落琉璃之果静静的躺在手掌当中,任凭李辟尘动用各种法力,各种手段,也无法探寻到它的秘密。
  于是便收起来了,李辟尘不敢擅自吃下这个东西,哪怕知道,这是神祖给予的馈赠。
  不要去拿陌生人的东西,更不要去吃,尤其是这些大能的。
  这是美德。
  毕竟如果遇到什么事情,还可以卖个人情,如果吃了,这就不好还了。


第一千零四十章 天阿,天丧,天禾,天望
  最道无情千古,然而灵钟摇晃,轰响周天,有蝴蝶误入其中而不自知,只觉得来到了玄妙的理想之地,却一不懂得,这是何等之大的机缘,二不知道,这是古往今来多少人都想踏过去的地方。
  白骨道宫中的夜幕在关注着天冥之门,那只蝴蝶在上面进进出出,这让敲钟人十分的愤怒,只向走出去喝骂,君不见,古往今来多白骨,皆在尔之足下矣?
  所谓何事?不过就是踏过那扇门罢了。
  然而他们都过不去,到头来,居然不如人间内飞上来的一只蝴蝶?
  但同样,这也引起了敲钟人的沉思,为何那么多的至尊都成了枯骨,而人间中,浑浑噩噩,甚至只想着寻找美好境遇的……一只普通的蝴蝶,能够向着那扇门里飞去呢?
  敲钟人愤怒,愤那蝴蝶不晓得把握机缘,怒那蝴蝶不思进取,不知道好生修行,到如今,来到了这千古万古亘古!这自太古以来,甚至更之前,从根源来看去的,所有的盖世人物都梦想进入的地方,这只蝴蝶居然只想着玩闹?!
  奇耻大辱,奇耻大辱,你是在羞辱谁?
  自然是我等!
  气呼呼的,那只枯瘦的手,不带着半点血肉,再一次敲响了灵钟。
  但这道钟声里却没有嘲笑,只有滔天的呵斥与愤怒。
  可惜,宛如鸡同鸭讲。
  我是一只快乐的小蝴蝶?
  敲钟人唾骂起来。
  白骨捏成拳头,捣在灵钟上。
  钟声浩荡而起,同时还带着无奈与叹息。
  去你大爷的。
  ……
  百年的岁月悄然流逝,在元荒之中,李辟尘完成了对于所有乐土仙人的教导,这其中,如枫雪老人,齐静霜一般的天纵人物,短短一百年的时间就已经修持到了近似地仙的境界,这源自于他们本身已经掌握了道路,此时要做的,不过是在新的道路上,重走一遍自己的道理罢了。
  无欲大帝的修行之法是有缺憾的,但并非是不正确的。
  神仙的顶峰,守缺或是抱元,这对于他们来说,已经堪比原本的大乘境,当然,齐静霜自然要比原来弱了不少,毕竟以她一人可力压其余五位宫主的法力来看,她本身就属于真正的地仙之境了。
  只是没有元神,故而前面已经没了道路。
  百余年来,那位叫做闻人牧的少年也终于成长到了可以交托一切的地步,大庭圣部的传位开始了,陈道生卸去圣人之职,进入帝山参悟天意,而祝融氏成为大庭圣部新的主人。
  同样,当年埋葬的共工有了异动,只不过玉皇氏还在元荒,且还有更为强大的一批人,导致他的怒火无法发泄,因为大庭圣部之主,原本的位置应该是他的。
  龙首巨神们成为了帝山的护佑者,而这些巨神的特殊性也逐渐显化出来。
  李辟尘发现,灵光无法点化他们,也就是说,他们的智慧生来如此,以后也当一直如此,这些家伙说是巨神,倒不如说是原初的神物,或者说是黄巾力士一般的道兵。
  只不过,黄巾力士是人为用符篆变化,而龙首巨神,则是天地自然化生的至高神圣,降世便是地境,亦有元神存在,只不过他们的元神极其的朦胧与模糊,没有固定后的真形,这表示着诸多巨神没有“三我”的存在。
  没有三我,自然就没有所谓真灵之神与阴神阳神,故而只有“先天以来一道灵光”,混沌未曾分开,也不可分开。
  而李辟尘在这百年之内,依旧没有去寻找津水尽头的天碑,原本李辟尘便并无兴趣,在直面过神祖的一道意志之后,忽然觉得,原本吹上天的那个碑文,号称太古至圣所写的《三坟》之书,好像也就那么回事?
  毕竟自己都和最高的那个存在对过话了,你个太古至圣还不知道是哪个疙瘩角里蹦出来的。
  当然,想是这么想的,事实上,如果能见到《三坟》这本书的话,或许还是对自己大有裨益的,然而李辟尘却更加明白了一些东西,故而现在是“刻意的”避而不见。
  神祖的意志说过,他还没有堕入红尘,不曾拥有自我,保持着浑沦的原初性,如果失去了,就会变成新古人与旧今人一样的存在,再也听不见浑沦和太一的声音。
  这其中的堕入红尘,人间是红尘,红尘却不是所有的人间,此话同样发人深省。
  不应该去窥视自己达不到的东西,三我的奥秘,不是地仙可以去探寻的,或许执着的去看这些本不是这个境界该看的东西,反而会陷入更大的迷障中。
  何以真身入妄境?
  不入便是了。
  况且这里的《三坟》只有一卷,看一个不完整的东西,等于错误的推衍许多东西,譬如三我会不会独立出去,如同火帝陨灭之后的三我一般?
  再大胆一点,会不会被圣人、神人、至人三条道路同化?
  这是可怕的,故而李辟尘原本是不感兴趣,但现在更是避开了这个诱人的机缘,因为那就是一处光明,但其中发出光的,却是熊熊的烈火,更是吸引着所有飞舞的蛾子。
  蝴蝶不会明白飞蛾为什么前去扑火,因为蝴蝶永远活在光之下,而飞蛾在黑暗中如迷途之人,当见到光明时,自然会不顾一切的前去扑击。
  趋光之蛾,正如求道苦者,投身入火中,求而求不得。
  常羊巨人沉寂着,帝山中,小道姑早已成一方威风的人物,而在这百年之内,她因为多次行走的关系,遇到了一些巫仙,这里面正有李辟尘曾经的故人们。
  翠龙王等人觐见过天帝,同时更是带着一种怀念与不可置信,当初的真人,如今的天帝,虽然换了一片世界,但强者依旧是强者,这一点毋庸置疑。
  天地之间紊乱的六炁也开始平和下来,第二个百年,李辟尘施展法力,把这里的六炁渐渐安抚,定格了数道天规,补全天道对于人间的运转规律,如那寒来暑往,如那秋收冬藏。
  南乡子化为了剑,她与天丧相伴,李辟尘铸出了第三柄剑,唤作天禾。
  天阿是天上星河的名字,天丧则是人间的苦难与沉沦,而天禾,则是代表着尘世的兴盛与辉煌。
  一柄代表着天上的剑,两柄代表着人间的剑。
  而剩下的,鸿影的凡铁剑躯,以及许久不曾当做剑用,如今以及彻底化为神木模样的照地青,李辟尘准备把这两柄剑合二为一,其中名讳,便叫“天望”。
  谓之人之初死,望天而招魂,是用来勾连天上人间的剑。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天色已暮,风筝何去?
  照地青上,那三片纯阳金叶摇摇晃晃,散发出澎湃恢弘的阳炁,鸿影的剑躯,沾染上了青青世界的梦幻泡影,二者相融为一,李辟尘用通天手段将二剑化在一起。
  天望剑出世时的动静惊天,整个帝山都在摇晃,连带着常羊之土几乎都拔地而起,那真正宛如一片通天之地,把原本遥远荒芜的沙海化为了碧翠的高原。
  一道浩淼的天桥出现,直贯九霄,下连着浩荡的中原之土,在天望剑铸成的一瞬间,仿佛有一道影子站了起来,对着浩瀚的苍冥张开了自己的臂膀。
  魂兮归来,天之浩瀚几多?
  魂兮归去,人之悲苦几何?
  春秋鼓声,终古无此绝响;
  冬雷震震,曲送鬼神之乡。
  冥冥中那道影子似乎在传唱,但李辟尘下一瞬间便把天望收起,那道影子就此寂灭下去。
  尽此一事,众生对于帝山的敬畏更甚,而李辟尘要做的事情,则还没有结束。
  剑有了,但还需要一副匣。
  不需要剑鞘,只需要一副剑匣,便可把三剑葬下。
  天阿是无形的,是神通之剑,是天之剑。
  剩余三柄,皆是有形的,是人之剑。
  李辟尘交代了一些事情,离开了帝山,在元荒之中行走,渡过万水千山,到了如今的境界,横走这片天地,花费的时间并不长久。
  来到了旭日之墟,距离当初神祖的意志出现,已经经过了两个百年,那当初泥偶的身躯,被光阴的笑声所摧毁,但因为泥偶本身属于神祖被祭祀的产物,故而留下了不少的尘埃。
  那些尘土带着些许的不朽性,或者说,是岁月的伟力。
  这是首先被取到的东西。
  在把旭日之墟上,泥偶风化的尘埃取到之后,李辟尘发现,元荒南原只有一条大河,和其余四原有些不同。
  这条河太广袤了,也太巨大了,蜿蜒盘卷,它的支流有很多,从天上向着这片乾坤望去,仿佛就是一条巨大的脉络那般。
  太阳的光芒在这条河流的西方消失,随后出现的,是太阴的辉煌。
  星辰的倒影清晰的映照在这条大河之中,李辟尘抬起头来,望着那璀璨的天河。
  三千六百大洲,每一洲便是一处世界,而在世界中,同样映照着诸天的星辰,那么,依照自己曾经被人告诉过的道理,这些星辰是从寰宇之内所映照下来的,同样,太阳的光芒是汤主洒落的,他引导了天上的十轮大日,把它们的光华散布在无数的世界之中,如同牧羊人一样,驱赶着那些飞舞的日光。
  故而,分属不同洞天,不同大日的世界,所看见的太阳,也并非是同一座。
  这些自最古老,自太古以前洒落的光辉,距离诸多人间极其的遥远,遥远到难以触摸,在后世,大概可以用“光年”这个词语来形容?
  “不,不妥当。”
  是的,不太妥当,不可以用光年,而是用维度?
  或者,用“罗天”这个更有古意的词汇来形容更为贴切。
  三十六天,十方上下,八方世界,俱有罗天重重。
  这是道教很多经典之中都有描述的东西,是不是这样一看,更像是现在所说的维度呢?
  李辟尘失笑:“如此一来,原来那降临在此的,可以称呼为‘太阳太阴’的东西,它们是最古老的,最高的那片天之中,最原初的大日所落下的余火,当降临在人间的时候,便衍化为了照亮这里的太阳太阴。”
  这同样是以前有人和李辟尘说过的,更是这片岁月中的常识。
  于是,在后来话语中所言的“绝天地通”便显得很有意思了,所谓的“人间”能够顺着“天梯”到达“天上”,是不是指代,修行之人可以通过自身的伟力,到达另外一片“罗天(维度)”呢?
  所以,大罗这个词汇,真的很有意思,而大罗封天,就更能直白的告诉众生,这是多么强大和可怕的力量。
  因为来自岁月之外,故而能以岁月之外的视角看待这片岁月,李辟尘低下了头颅,俯下身子,一只手伸出了那条大河之中。
  于是五指一握,有一片水花被撩起,同样升起来的,还有一片辉煌的梦幻泡影!
  星辰自地河之中升天,那些鱼儿从大河之中跃起,它们的身上插上了羽翼,扑打着,在烂漫的星空下自由翱翔。
  有一块带着棱角的石头浮出了水面,被李辟尘拿在手中,这是一块人间的顽石,但却映照着最美丽的观花之影,仿佛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被封存其中,寄托了这条大河这自上古诞生以来,所见证过的……所有的璀璨星光。
  大河之中有龙吟升起,一条白龙在远方窜出,抬起头路,它仿佛是这条河流天生而诞的神圣,遥遥的看着李辟尘,露出不解与好奇,它见到了那些飞鱼,其实不只是鱼,连虾,蟹,包括那些臃肿的河豚,以及上了年纪的老鳖,此时都胡乱的摆着四肢,在天空中慢爬。
  于是白龙也试探着飞了起来,在半空中游荡,李辟尘伸出手去,五指之下探出一片水花,那是一条水龙,曾经在人间之中所点化的,依附在坎卦之中,它鸣唱起来,让所有的生灵跳起歌舞,顿时吸引了那条白龙的注意力。
  两条龙相交而起舞,李辟尘在这大河的边缘坐下,忽是取出古琴,正是那江上三千曲,此音响,天云惊,如此万物众生夜中醒,游龙翩翩,舞琼树金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