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峨眉祖师-第3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春秋轮转,一如当年东皇钟出世时的景色。
  那是朽木绽出春芽,白骨化作瓷娃。
  那是游鱼生出翅膀,飞鸟披上金褂。
  万物皆有灵性,此番馈赠而生,真正将一片大州化作天地有德之处,极阳而落,诸阴皆消,同一时刻,许多藏匿在凡人之中的魔修与恶者皆惨叫而死,此极阳之地,威能若作比较,当可看做云原的“婆娑净土”。
  当然,俱芦界中的婆娑净土,自然不能和此时的太安州相比较,比较福地晋升,冥冥中合二十七阳之极致,于是消二十四阴,致使阴尽阳纯。
  至于仙山福地,自然比凡尘要来的更为辉煌,但看祥云萦绕,庆云遮天,日月齐显,光芒普照天地乾坤,带动仙山之巅有轻雷隆隆不散。
  太华峰大殿中,无数仙人感受着四面八方的变化,百二十年论道结束,大多数仙家都有了足够的成长,不论是云原本土的下宗还是其余下洲的宗派门人,基本上俱都已列在仙班。
  而至此时,云原之地,太华之上,那清修的三清之气比起之前,何止暴涨十倍?!
  真正乃天地赐予,乾坤造化之所在!
  “如今在山门修行,怕不是五年之内便可展望人仙之果!”
  “我太华山当大兴!”
  有人惊叹,那些三清之气高渺而纯粹,如开天辟地时刚刚化生的六气一般,还不曾沾染人世尘埃。
  如同南山与诸福地的差距,众所周知,南山乃是诸散修聚集之地,号称万仙之土,道修十万,即是福地也没有如此多的修行之人,而南山的总体三清之气是比不上诸福地的,故此南山之中修行,百年化作玄光人仙已然是了不得成就,而在诸福地中,玄光之境,快者二十年便可破入,慢者不会超过一甲子。
  这便是差距所在了。
  而如今,太华山所汇聚天地清气,估计已至诸福地前列,而在九玄之中,也只有太虚山、太真山、天柱山可以与之相比!
  这当中缘由,乃是因为太虚山掌天涯境,乃是天地造化泉眼,太真山则是前代九玄列位第一,镇压天寒大州之地,且在七十二福地中排位二十一,而天柱山则是因为有黄粱木。
  然而如今,天涯石壁被取,黄粱木也断,太华山自然压过二山,此三清之炁的充沛程度,自然压过诸多仙山福地。
  “贺我太华!”
  诸多仙人高声而语,而此时,太华峰突然产生异变。
  原本已极高的仙峰突然拔地而起,向着更高的天域处隆隆而去。
  大地被拉扯起来,仙山直插云巅,宏伟且亘古的气息传荡,仙山四方,四大峰顶,各有风雨雷云萦绕起来,并且声势比以往更加浩大。
  ……
  峨眉山,所有仙圣聚在此地,自山之巅而观天下回春。
  “结束了?”
  “结束了。”
  不知道是谁在问,那是一个女子的声音。
  而同时,云原之上,某些地域,有隆隆的雷声响彻。
  当中都有一道气数归在峨眉。
  ……
  天寒州上,那副山海八荒图开始散去,上刻七十二福地名讳,此时也被那些白火尽数抹除。
  此卷归天,天遥三圣收手,此时云原的那位天道尊圣也已经消失不见。
  遥远的变化传到了这里,那种宛如万物初生的力量在乾坤中震响,就像是有神人擂鼓,就像是有古老的高人奏响天音。
  “福地晋升已闭!”
  天遥三圣中,王度开口:“太华山列七十二福地第二十七位,正值十万年以降,大荒将开。”
  “大荒之中,四方山海,待千年后……外道海畔,建木之前,凡有福地坐镇之大洲,三千六百大世,皆当大开天门!”
  王度的声音宏伟无量,传遍整个乾坤。
  “七十二福地……同入大荒……十万年一个轮转,终于又到了吗?”
  只存在于典籍中所记载的事情,此时听在诸多地祖耳中,既是熟悉又是陌生。
  大荒,那是不属于寰宇的地方,为古老之所在,云原之上,可与之相比的只有天荒。
  荒之一字本就是孤寂辽远之意,更有荒芜之说,同样包含着不明与神秘。
  天罡童子注视着王度,后者没有什么情感,此时恢复了漠然。
  大雪开始从天穹中落下。
  乌巢山隆隆震动,隐在雷霆之中,它开始向着天外行去。
  而天寒之上,亦有地裂之声通天而起。
  大帝皇陵在震动,灯灵、圣师同时出现,而正此时,那些神异的光芒冲霄而起,三秋叶,春声桃,彼岸花,天涯石壁,黄粱大木俱都登天,被天罡童子收走。
  大葬与苍唐二位圣人对着祝凝心行大礼,又对李辟尘摇摇拱手,随后转身,再不留恋人间,踏入皇陵之中,而所有人都看见了,他们二人在进入皇陵的最后一个刹那,化作光雨灭去。
  两道太上杀法永寂于皇陵之内,在陵墓的深处,那尊无法动弹的骸骨前,二大杀法化作两本古册,就这么落在其中。
  大帝发出一声轻叹,那空洞的眼窝中似乎有光芒一闪而逝。
  天遥宫似乎不再打算强行收走太上杀法了,诸地祖已至,且王度看太渊寂灭有感,放弃了之前的念头。
  而无邻所言,自己将囚于“卷阿之土”千年。
  地裂天崩,乾坤被撕裂,皇陵从云原之上开始消失,不知道去往何处。
  亦不知会不会有再见之日。
  乌巢山离去,天遥宫下,落满大雪。
  大帝皇陵寂,天寒州上,黄尘如烟。


第五卷 天上天下


第八百一十四章 人间别离,天上天下!
  “我也该寂去了,大葬与苍唐皆逝……诶,我真的没有活够啊。”
  “可我本来也已经不算活着了……”
  欺天子站在荒原中,愣愣的望着苍穹,那注视遥远的天外,空旷且寂寥。
  千古悠悠,白云苍狗,一切都将会寂灭,正如太渊所言:奉告乾坤,世无不朽。
  没有不会凋零的王朝,亦不会有永恒的大世,一切的辉煌最后都会化作尘土,是非功过,一面石碑尽刻,留给后人评说。
  “诸位,我要离去了,在这最后一世能见到你们的光芒,我心中的遗憾还是少了那么一些的,当然,如果能不寂去,我自然是不想寂去的。”
  欺天子喃喃自语:“可惜啊,我身为一尊列圣,虽然不是七十二圣人,但亦是做了交换,当年之因,今日之果,冥冥之中自有定律,该我死了就是我,也推脱不得了。”
  “唠唠叨叨,说了很多,其实就是因为我……怕死啊。”
  他的话落下了,其余诸多太上站在他的身后,而在此刻,一声长叹尽起,那滔天的光雨挥洒起来,欺天子望着苍穹,那是皇陵离去的地方。
  “不待了,还是外面的天地……有意思……”
  最后的声音消失,他整个人从人间彻底散去,再没有留下任何的东西。
  一道光芒冲天而起,从光雨中爆发,那是太上的气息汇聚,当中凝聚的,是“神巫”的法。
  被囚禁了一万八千年,神巫终于离去,脱离了那位欺瞒天地的至尊。
  李辟尘看向那道光芒,点点头:“道兄,一路好走。”
  “或许千年之后,我们还有再见之时。”
  下一位神巫会在什么时候出现?
  谁也不知道。
  缘法来时,自然便会出现了。
  八十一化中,那位能算尽一切的太上寂灭,这意味着,很多人,他们的行踪终将彻底泯灭于岁月中,包括欺天子曾经说过的,那几位行踪不明者。
  八十一人,他的道行不够,只算到了三十几位,但也足够厉害了。
  而在他陨落的这一刹那,在李辟尘,在任天舒、在叶缘、在祝凝心、在葛由……在他们都看不见的一些地方,产生了一些变化。
  那或是天上,或是天下。
  ……
  天帝注视着人间,帝乡内,那牛羊低鸣,风吹过原野,而在殷山的另一侧,暴云如海般的汹涌澎湃,神圣的宫阙坐落云巅,有雷霆在其中震动,有白火熊熊而燃,他高坐在那玉台上,没有了七情,故也失去了六欲。
  河伯仍在垂钓,那条大河奔流不息,当中有星辰游动,他扶了扶斗笠,眼中有涟漪流转,而是此刻,手中的鱼竿轻轻震动,人间有至尊逝去,长河之中却似是钓上了什么,而后,一条大龙忽然从河流中咆哮而出。
  山鬼奏响了长笛,那曲调悲凉无比。她骑着黑色的神豹,踏足在群山之巅,发出无声的笑。苍茫的云海从万古不变的青尘中荡过,有仙禽展开翅膀,那是大鹏亦是祖鹤,翅膀张开,足有九千里。
  太元于界海中睁开了眸子,于是这一刹那,乾坤都被震裂。四面八方的波涛在震动,恢弘的法力如大潮般澎湃而出,他手握青天而镇压大地,口中吐出澎湃的银河,在他身前的远方,那尽头内,有汹涌的混沌澎湃而来,而在最深处,似有六臂鬼面的巨大圣影显化。
  昆仑于大荒中显化,那儒雅的长袍拖行在地,然而却是披头散发,他的眸子如同天上的太阳般耀眼,在他的身后,有数尊古老的虚影跟随,那当中有诸多往古至尊。凡他所走过之地,万物生发,泥土中有草木生化,垂死之灵顿时抖擞,连那天上的层云也为他开道,于是天地皆叩拜下来。
  截天的剑已经锈迹斑斑,在那座亘古的青城前,连光阴都成为了被嘲讽与嗤笑的对象,无数的仙人从天域中行过,地仙以十万,乃至百万计之,而所有经过者,在青城之前,面对那柄截天之剑,俱都要低下头颅,在剑之后,有一位道人垂首而坐,剑与人相是背对,而剑上,写着青萍二字。
  湘雨打着竹伞,他身后负着一根铁笔,天地间的水倒灌下来,他的衣衫都被打湿,在某处古道前驻足,闭上眸子,冥冥中而有所感,寂灭之中诞生新的希望,于是他低下头去,看见路边一朵被雨水压的难以喘息的花朵。他伸出了手,把那朵花摘下,两只一抹,但看那花朵化作一个女娃。
  正一手中的竹简忽然燃烧起来,他的身边出现了无数的影子,当中有嬉笑者,有怒骂者,有叹息者,亦有注视着他的人,那是一个从不曾见过的人。于是他惊恐了,挥舞着一切能挥舞的东西,试图把这些可怕的虚影从自己的世界中赶出去。
  洞灵乘着铁杆,驾驭古老的舟在寰宇中沉浮,它行过一个又一个的天地,三千六百之世,何等无尽之旅,他吐出莫名的声音,似乎是在歌唱,不知是在为谁而颂。
  大赤在冥海中沉浮,那深邃的黑暗包裹了一切,岁月在这里变得毫无意义,它不知自己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更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样的存在形式,直到这一刻,那海水之上有一只手掌探下,随意的打捞,然而却抓住了它。
  道德是一位老者,他的面目慈祥,倒骑着青色的独角牛,那坐骑在茫茫荒原中踱步,没有目的,似乎不知道该向何处行去。于是老人拍了拍它的脑袋,下面的牛儿顿时会意,那抬起蹄子,于是天地都变化了。
  能算到人者,必被人所知,当然亦有难知者。
  天上天下,变化开始产生,有人陨落必然有人崛起,光与影共存于世界,阴与阳从来不会单独出现,正如浑沦与太一。
  而在一处难以言说的地方,甚至无法去描述的所在之处,有一副太极图缓缓旋转。
  若是神巫尚在,便能看得见,那太极图下所坐着的人是谁。
  他是古老的“阴阳”。
  黑与白在交错,滔天的水与熊熊的火在互相纠缠。
  然而却没有声音,一切都是……寂静的。
  ……


第八百一十五章 诸事定论,大圣临天
  “彼岸花,春声桃,三秋叶,此三宝无主之物,放在我太华之山,至于黄粱木,天涯石壁,太虚、天柱二位地祖,请取走吧。”
  天罡童子把曾经被大葬与苍唐取走的两件宝物归还,二山地祖上前来迎,皆是称声大谢。
  “多谢天罡前辈。”
  二位地祖退回,天罡童子把三宝交给茅沧海,又言:“渡魂道处,寒山界天崩地裂,无垠海水与外道之海灌注虚天,雷霆肆虐如同狂龙,此地已成虚天粉碎之处,若不加以治理,日后必然产生大患。”
  茅沧海听得此言,对天罡童子道:“祖师,大葬苍唐二位圣人当时截杀朽桥,我心中有些想法,传说渡魂道中藏匿一艘可以横跨阴阳的古舟,也不知是真是假,莫不是那二位圣人就是为了那古舟而去的?”
  天罡童子看他:“太渊丢下诸多至宝,当中并无古舟。”
  茅沧海若有所思,而后又道:“也罢,这东西究竟存不存在还是个谜团,渡魂道中有秘密,然而如今渡狱寒山都崩溃了……渡魂道灭,朽桥真人撞死天门……”
  “随它去吧。”
  天罡童子定论,此时对茅沧海道:“此番苏醒,被你所唤,我要沉眠了,或许是五千年,或许是一万年,你执掌太华,必要万分小心了。”
  “三十六柄天罡刀仍旧在后山之中,茅沧海,你若是褪去掌教之位,必然要好生修行,若是来日太华被灭,我苏醒过来,难以向我前身交代。”
  茅沧海听得惭愧,顿是抱拳:“天桥六步,我曾经觉得此境已然人间了不得,然而此时再看,实在是登不得大雅之堂。”
  他明白,天罡童子口中所言的“前身”正是一万八千年前的天罡老祖,正如之前太渊与他茅沧海自己所言,曾经的那位天罡老祖已经不在了,如今的天罡童子,是一个全新的人,连三我都已经改变。
  天罡童子把话落下,此时身躯化作一道苍茫之炁灭去。
  他归于太华后山之中,在苍茫世界中显化出来,再度成为石人的模样。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不曾接受后世弟子祭拜,便已经化作石人之体。
  只是那临走前,祖师遥遥看了李辟尘一眼。
  似乎是要把这个孩子的容颜记在脑中,或许对于这位已经化作“人道本身”的祖师来说,在这一次皇陵大劫之中,能够让他记住的,不是王度,不是太渊,不是天遥宫,亦不是那位无名大帝。
  而仅仅是这个孩子。
  因为之前所说的那些人,不论是王度、襄水、无邻,还是太渊、大帝、甚至人皇,他们都已经是古人了,都是该逝去而却没有逝去的人。
  过去的终将过去,希望存在于未来。
  苍老的树木下将孕育新的嫩芽,而如果森林之中,尽是参天的老木,那即使再是郁郁葱葱,这片森林也距离寂灭不远了。
  正如大河奔流,如果没有新的水源注入,前面的水流纵然化作天龙又能如何呢?咆哮之后,留下的只有干涸的河床,而在其中,一切所带有生命的事物都会逝去。
  天罡童子很明白,即使那些过去的人,他们再是强大,即使他们再是无敌,他们也终究是老人。
  既然是老人,那么就已垂垂将朽的事物,日薄西山,哪里有刚刚初生的太阳来的耀眼与辉煌呢?
  “落日在人们的眼中,那是极其巨大的,比正午的太阳还要恢弘,然而却带着悲伤与寂寥,当中酝酿的死的意思,而初生的太阳,虽然光芒不及正午,大小不及暮日,但那光芒之中,酝酿着的,却是新生的希望。”
  “寂灭之中才有新生,唯有新生才会寂灭,生与死,阳与阴,这就是为什么,在道经中,在亘古的传颂中,阳始终凌驾于阴的缘故。”
  李辟尘感受到了祖师的目光,那当中酝酿着的是期盼与希望,又带着一点点的欣慰。
  这位曾经纵横乾坤,乃至于教导出数位大圣的至尊,此时再度陷入寂灭当中。
  天地为之静谧,似乎之前离去的那位天道尊圣回头,看了一眼天罡老祖。
  而不仅仅是这样。
  在这一刻,冥冥之中,有四道目光汇聚来。
  人间感受不到。
  但是洞天中,却整个乾坤都在震动。
  ……
  洗象池在摇晃,那通向下界的天门前,一切都似乎要崩碎般,那种滔天的压力让人惊恐,然而即使摇晃的如此剧烈,那位白衣的道圣也没有站起身来。
  洗象池坐落在一处山洞之内,这里是通向人间的入口,外面有宏伟的宫阙坐落。
  而在宫阙之外,或者说,在这座镇压天地人间的仙山外,有四道影子……徘徊不去。
  那种气息,仅仅是稍微露出一点,足以压塌万古诸天。
  无数仙人战战兢兢,那是源自真灵的颤抖,并不是心中的惧怕。
  道圣沉默良久,直至注视着人间那位天罡老祖的归去,这才转过身。
  “四位大圣,太华祖师已寂,可以从我这里离去了?”
  道圣发出询问的声音,而那头白猿则是大气不敢乱喘,躲在天书之后探出脑袋来。
  四道影子踏足于山腰,站在青翠的林木中,他们浑身被光芒所包裹,并不是真身。
  听见道圣的回应,他们四人点了点头,而后俱成光雨散去。
  四位太华山的大圣来此,只为了见祖师一面。
  他们并没有敌意,故此洞天之内可以来去自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