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苍浪风歌-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不分由来的杀人,一句“通敌”,一声“密议”就会人头落地,士兵们开始变得害怕,他们害怕今日是隔壁的,明天会不会就轮到自己死了?恐惧的压迫最终会产生变质,即便没有哗变的想法,也在压迫过程中产生这种想法。因为他们终于有一种反抗心理,“与其不知道怎么会被匈奴人杀死,不如真的打开城门喊汉军进来,我们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今日,匈奴守将又杀了几个人,而偏偏那几个人是无辜的,可是刀剑无眼,却管不上那么多。他们没有选择,越来越的士兵开始用暗语交流,越多来多的士兵选择了加入那个不知由谁发起的组织,等待叛逃出城的时机。
第三百二十三章军内哗变
围城第七天的夜里,防线外的草丛里趴着汉军的探子,汉军探子打了一个呵欠,和身旁的同袍说道“这都第七天,城中的匈奴不知道怎样了,会不会真的发生了哗变?”
一旁的同伴则是目无表情地说道“不好说,其实我们现在强攻也差不多可以攻下来了啦,不明白将军为何一定要我们等?”
“等他们开门,总比我们自己敲过去要容易点的,先前两番破城,匈奴人早就吓破了胆了,估计这后面的防线加固完,我们硬过也不太好受”一旁的士兵则是耸了耸肩说道。
“可我们在这里瞎等,天知道里面的人都在想什么?”甲兵反驳道。
“这你就错了,我这么给你演示吧”说罢乙兵拿出一根小草,在甲兵眉前不断靠近。
原本甲兵还是满不在乎,可是当稻草已经靠近眼睛的时候,甲兵开始紧张起来,便说道“喂,你想做什么?”
乙兵哈哈一笑“对嘛,就是这种感觉,现在匈奴人就是觉得他们眼前就是一根小草,而且我们汉军根本就不是小草,而是一把利刃,他们一旦放松,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插过来,匈奴人此刻,就像你刚刚那种感觉,可能更夸张,吃不下饭,睡不安稳”
甲兵一脸疑惑,有没有这么夸张啊?
就在二人讨论期间,忽然城门稍稍打开,从城门缝隙处钻出一个身影,只见他鬼鬼祟祟,躲在阴影之中,往汉军探子的方向而来。
就在逃出来的人和探子们相距不过十步的时候,甲兵一支弓箭射出去,插在地上,随之而来的就是怒喝一声“站着!来者何人?”
只见那人老实地站了下来,用着蹩脚的汉语说道“别杀我,我,是城里的守军,我是一个蓝楼人,我们城里的,弟兄,都想活命,汉军,救救我们”
甲兵和乙兵对视一眼“你且站着,趴下,我去叫我们司马过来”
城中出了内应的消息,马上就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到了分帐之内,司马一听,紧皱的眉头一展,对着自己的同袍说道“哈哈哈,此城可破,此城可破!诸位随我一同去看看这个内应是什么来路”
马上,那个内应就被带到另外一个营帐之内好生伺候,而那个内应虽是有点胆怯,而且汉语的水平实在不敢恭维,好在司马也知道这是个千载难逢,还是耐着性子和他聊了下去。而漫长的聊天,司马也大概了解了这土城之内,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司马好言劝慰了那个蓝楼人,双方约定明日子时,举火为号,汉军从南门杀入,匈奴人的扈从军则是打开城门迎接汉军。
临行之前,司马打算赏赐些金银给这个蓝楼兵,但这个蓝楼兵只是笑了笑,拒绝了金银,反而是向汉军求了一顿好酒好菜,席间,他说道,这些天,他们扈从军过得生不如死,匈奴人变得多疑残暴,轻者打骂,重则杀人。伙食也是直线下降,与其拿一些没法入土的金银,他还不如吃一顿好的,因为也许明天,他就会因为一些不知道什么的原因而死掉。
那个蓝楼兵在汉军的视野之下,又重新钻进了土城之内。司马则是回到营中,发出了一道紧急军情,分别是向往北面的军营和主账。很多人不明白,去主账可以理解,为何要北面的通知?
司马说道“虽然那蓝楼人说得是合情合理,但防人之人不可无,为了安全起见,我们还是再配合一招声东击西比较好。若是他真投降,那么我们主动帮他们干扰匈奴人的视线,岂非更容易得手?”
一众拱手“司马计划得好,我等自当依计行事”
而蓝楼士兵回到城中,假装站了一会岗之后,其他和他一样的士兵便开始凑上来用暗语问道情况如何,他则是在地上用蓝楼字标出时间,大家看见之后,也就心安了,各自等待明天的到来,明天他们都约定了要低调,不能在紧要关头丢了性命。
而北军的军营的行军司马收到加急军情之后,也是大喜过望,终于等到了这个攻破防线的机会。
当晚子时,北军依计行事,在北面的防线开始了大范围的佯攻,规模之大,甚是罕见。而土城中的匈奴军则是在睡梦中被惊醒,扈从士兵还好一点,匈奴军的督战队则是像炸锅了一般。事到如今,他已经不确定自己的部下还有多少战意。结果,就像想象中的,督战队因为一个士兵跑得慢了,便直接一刀杀死了那个士兵。士兵们看在眼里,满满都是恐惧,他们实在不知道,究竟是上城头和汉军交战死得快,还是突然被身后的督战队一刀砍中死得较快。
而准备起事的士兵也是一脸奇怪,不是说好的是南门吗?为何是在北门,而且为何早了一刻钟有多?忽而他们灵光一闪,会不会是汉军的声东击西之计?
他们对视了一眼,决定冒险一试。于是那些士兵悄悄点着了城中的粮草,引起了督战队的注意。然后士兵们便在注意力被北门和粮草着火的机会,悄悄溜到南门之上,举火为号,并且打开城门。
他们焦急地等待着汉军的到来,因为过不了多久,匈奴人就会发现他们的离开。千盼万盼,等待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慢,不足一刻钟,南门的士兵恍如隔世,踏正子时,只见旷野之上,一队士兵举起火把,正全速往城里冲!是汉军!
连简单的寒暄都没有,匈奴的扈从军让出了道路,汉军鱼贯入城,汉军的雷鸣战鼓瞬间在城中响起!匈奴人一惊,回头看城南,已经被汉军入侵,汉军面对扈从军,简直就是虎入羊群一般。扈从军的举事者右手绑着白带,协助汉军劝降这些苦命的扈从军,果然,扈从军基本都双手缴械,马上汉军就包围了背面城墙,将剩下的匈奴人全部困在城墙上之上。
匈奴人陷于一阵绝望之中,汉军绝不接受匈奴人的投降,匈奴人唯有殊死一战,奈何这里里里外外全都是汉军。
第二天清晨,汉军的在防线城头之上升起他们的军旗,同时将匈奴人的人头和捷报送往大营之中,裴珊的防线之战,进入了最为关键的转折点了!
第三百二十四章分军撤离
第五道防线崩溃的消息在裴珊战场上不胫而走,这样卡在裴珊城和第六道防线前的汉军松了一口气。这十天,他们抵挡着裴珊城内的匈奴军连番冲击,为了保证这个计策的完成,他们已经伤亡惨重,所幸迎来曙光之前,他们还坚韧地站着。
而远在敌阵中的第四道防线的匈奴扈从军,终于忍受不住压力,在汉军的一次强攻中哗变,打开城门放汉军进入,随着汉军如潮水般涌入,第四道防线最终在匈奴守将自裁为准落下谢幕。而第六道防线则是坚守的时间最长,距离汉军第五道防线被破的七天之后,才正式投降。自此,六道出站之时,差点以为是铜墙铁壁的防线,匈奴号称可以坚守一年的防线,最终的高正的带领下,用时四个月,正式全部攻破。
而大汉的皇帝也亲自来到裴珊城外的大营犒劳军队,正是将士用命,这一战,方才进展得如此快。一场大宴之后,高正在离裴珊城五十里外扎下大营,休整将士,思考接下来对裴珊城的军事行动。
而在裴珊城内匈奴军已经忙成一团乱麻,所谓的铁壁防线五月份就被攻破,让不少贵族大惊失色,几乎所有人每天都往裴珊城的王宫走,无他,他们不想打,可是摸不准可摩尔心中的想法,偏偏可摩尔此刻却又一连好几天闭门不见客,他们只能天天去,天天等,本来想着他们去找另外两个大头领,左右贤王,可是没想到,左右贤王,一个出城十余天,甚至是什么地方出去都不知道,至今未回,另外一个每天喝得酊酩大醉,不问时事,这可是急死了这群做小的。
而王宫之中,昏暗的油灯,可摩尔席地而坐,而他坐着的,则是西域地图,红蓝的箭头覆盖的区域满布于整张图中。仿佛就是可摩尔将整个西域至于自己的铁蹄之下。门外吵闹声又想起,可摩尔慵懒地问道“第几天了?”
随从拱手回答道“大汗,已经是第五天了”
可摩尔点了点头“那么就是扎力离开的第八天了,当时左贤王可曾说过什么时候回来?”
随从拱手答道“左贤王当日说他会第八或者第九天归来”
可摩尔哦了一声,站了起来,伸了一个懒腰“去吧,把右贤王叫过来,时候差不多了”
右贤王的临时府邸里,右贤王正拥抱着自己的宠姬睡觉,仿佛这外面几乎要拆天的吵闹声和他没有半点关系。直到,可摩尔的使者来了。
使者问道“右贤王何在?”
右贤王府邸的家丁说道“王爷还在睡觉,尊使请等等,我这便去唤醒王爷”
不料使者却拉住了家丁说道“不必了,既然王爷还在睡觉,还是不便打扰了。这里有一瓶上好的葡萄酒,乃是大汗赐予右贤王,烦请交给右贤王大人,我就先告辞了”
家丁接过葡萄酒说道“小的记住了,请尊使大人放心。”
第九天,已经是日上三竿之时,右贤王从自己的卧室中醒来,正是非常口渴之时,忽然看见视线之内,出现一平看起来非常精致的酒瓶,顿时兴致大好。撕开封口,直接就喝了起来。可是一下口就发现不对了,这东西苦得异常。右贤王猛地吐了出来,瓶身上什么都没有,明显是来路不明的东西,起床气夹着怒气,右贤王大喝道“来人!”
一个家丁便屁颠屁颠地进来问道“王爷,你醒了?是否需要我们马上唤人备好洗漱?”
右贤王拿着这个瓶子问道“这是什么鬼东西?为何会出现在我的房间之中?”右贤王知道,这东西放在如此显眼的位置,必然是家丁所为。他王府的家丁想来高傲,能让家丁们言听计从,不外乎另外两个人送过来的礼品。他要知道是谁送过来,才能揣测到这个瓶子出现的目的是什么。
家丁躬身说道“王爷,这是昨夜大汗昨夜派人送过来的美酒,因为送过来已经很晚了,所以他也没有打扰王爷,而是托小的送进来”
右贤王先是一愣,随即面露喜色“大汗?你说的可是大汗送过来的?”
家丁拱手说道“小的不敢说谎,是大汗送过来的”
右贤王放下酒瓶“为本王备好洗漱,本王要沐浴更衣!”
王宫之内,这一次地图之上,不只有可摩尔了,还有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今天又重新出现的左贤王。只见左贤王风尘仆仆,分明就是从外面赶回来之后,第一时间就是回到王宫中。两个人都默然不语,似乎是在等什么人。果不其然,一会儿之后,从一旁的密道中,突然转出一个身影,定睛一看,就是右贤王。自此匈奴王庭之内,最具有权势的几个人,终于聚集一堂。
可摩尔问道“扎力,东西都转移得如何了?”
左贤王拱手道“必要的文书物资已经全部悄悄从密道运走,所有准备要屯在裴珊的物资,臣已经全部截住,改道前往蓝楼,蓝楼已经开始在加固城防,王庭亲卫等部已经秘密调往蓝楼,其余在裴珊内的物资,只要大汗一声令下,即刻就可以转移过去。”
可摩尔摇了摇头“不必了,现在裴珊的物资就全部留下来吧,转移得太多,只怕会引起疑心,到时候就坏了计划了。那么你那边呢?准备得如何?”
右贤王拱手说道“士兵数量已经全部盘点完,所有贵族的亲兵,除去我们的直属所部,一共两万五千人,裴珊城是砖石之城,放在西域可是不可多得的坚城,地道挖掘已经差不多完成了,最多三日便可以完工。”
可摩尔点了点头“那么城内的贵族呢?他们有没有起疑心?”
右贤王说道“只要大汗一天不出现,他们便不敢轻易揣测,至于问臣下的,臣下已经全部用宿醉躲过了,所以应该无人起疑”
可摩尔点了点头“很好,那么一切,就按照计划执行,扎力,你先前往蓝楼打点一切,本汗和右贤王就先留下来,稳定军心,最起码,不能让裴珊城崩得太快”
第三百二十五章高正
汉军的投石机在在往裴珊城倾泻火石,床子弩在不停射出巨型的弩箭,可怕的撞击冲击着裴珊城,裴珊城的城头上的小营垒被摧毁了一次又一次,汉军没有派兵攻城,而是选择了没日没夜地往城中倾泻这些可怕的火力。在汉军数十台的投石机攻击下,裴珊城中基本已经没有完好的建筑。匈奴兵躲在城墙之下休息,因为这里是仅有的数处,不会被汉军巨型投石机砸中的地方。
炮火连续强攻了三天,匈奴人此刻已经人心惶惶,而他们的大汗,可摩尔,终于出现在他们面前替他们鼓足勇气“你们不用怕,只需要坚持下去,很快,左贤王就会带着援军增援,只需要我们再坚持下去就可以了”
贵族们看见自己的大汗终于冒头了,方才松了一口气,起码自己的大汗没有离开,证明此城还能一战。而右贤王也说道“怕什么,这裴珊可是砖石所造,比左贤王那些真的土的掉渣的土墙可是结实许多的,你们没看见,他们不就是砸了些房子吗?而且,你看他们敢上来了吗?不敢!这不就得了?让他们砸,难道还真能靠这些东西让我们匈奴勇士屈服不成?”可摩尔也说道“你们都回去吧,过些天,就是雨季了,我倒是看看这些汉军到时候还能如何攻城?”
裴珊城内的匈奴军得到他们大汗支持,多少也是恢复一点了士气。而且汉军没有真的从正面强攻似乎犹在印证他的想法。
但可摩尔知道,这裴珊城在没有迎面防线的支持的话,是受不住的,这个从裴珊城当初修建城防就可以看出来。当初在裴珊城的皇家书库之内,左贤王翻阅到裴珊城的城志的时候发现了密道,也发现了原来当初修建这座城的时候,是汉人一手一脚设计的,当初汉人助裴珊建国,就已经考虑到万一有一天裴珊反叛,该如何处置,而汉人采取的手段比较隐晦,就是东边的城墙结构有别于其他三墙,普通人看不出,可是行家一看就会知道城墙的力量聚集于数个点上,若是那几个点被集中攻击,城墙分分钟有坍塌的危险。而且城东之外,全是一片空地,分明就是给以后进攻的汉军预留位置。得悉这个情况,左贤王早就做好了两手准备,一方面是向东不断建立防线,尽可能阻止汉军从东面而来。另外一手,则是随时准备撤退,这个计划非常机密,除了左贤王本人和可摩尔大汗之外,基本没有人知道。
当汉军突然一夜之间卡断了所有防线之间的联系,左贤王就意识到,此城不可再久守,于是便向可摩尔提议执行那个神秘的计划,为了保证舒畅,他们还找来了一个大助力,右贤王。得到右贤王的协助,他们执行的撤退计划,从全军撤退,变成了将裴珊也视为一条防线的特种计划,这个计划的诱饵不可谓不大,贵族的杂牌军队和可摩尔这个大汗作为诱饵,亲自拖住汉军。
眼下汉军已经逼近了裴珊,双方均是在毫不知情地情况下,进入了可摩尔和左贤王计划的节奏。两万余匈奴军还不知道他们被抛弃的命运,只是跟随着那个随时可能抛弃他们的大汗守在一座不可能守得住的城池之中。
而汉军那边,明显是条而不紊地执行着这个计划。裴珊城墙上的设计图,高正手上也有一份,那是从洛阳带出来的,所以高正才会放弃正面攻城,而是采取轰击东城墙,意图轰塌城墙,减少伤亡。只是汉军和匈奴双方似乎都低估了这一面墙。毕竟裴珊城的设计图已经是二十余年前,城墙结构虽未改变,带肯定是该加厚的就加厚,能加固的就加固。因此东面这一面墙。虽是四面之中最弱的一面,但也不是那么容易让你敲开的。
三天炮火攻击,裴珊城东墙摇摇欲坠,可就是没坠。见此状,高正便开始想别的办法了,而最后的结论,居然是使用他一直没有都大规模使用的强攻,正面强攻!云梯和井栏代表的正面强攻古典手法。
“听闻,匈奴的大汗可摩尔也在城里?”高正平静地问道
帐中的人点了点头,伍旭拱手道“回将军,匈奴大汗可摩尔攻下西域各国后,便一直盘踞在裴珊。”
高正点了点头,“传令下去,明日暂停攻击,待本将军去会会那个匈奴大汗,倒要看看,这个将死之人,是如何样子”
第二天,御赐红旗金边,高家大旗在战鼓雷鸣之下开到了裴珊城下。
高正一身狮盔,横枪立马,特有的高家亲卫手持长刀大盾,赫然站在高正前面,匈奴人看见汉军突然摆出如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