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狭路相逢-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传庭给皇上写着折子,对于白莲教的问题想了一下措辞,这个教在明朝就没有真的被消灭过,而它的历史渊源几乎能追溯到唐朝,可单拿本朝来说有些不能说出口的秘密,当年太。祖皇帝建超之前,他所在的明教就是白莲教的变。种之一。至于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想要禁止这个教派了,但是明面上的是没有了,都转到地下活动了,每当统。治阶。层不行的时候,他们就出来刷存在感。

    ‘臣请圣上圣裁,乱。民以白莲转世为托词,集。结于渭南一带,达二万之众……’

    朱由检接到了孙传庭的折子,看来陕西的情况真的不算好,虽然还没有集聚在一起的气势,但是也到了遍地开花的地步,而考虑到孙传庭本在临省山西任巡抚三年,这个时候要用陕西的军士也不现实,他们很多都已经加入了叛军之中,只能让孙传庭辖制两省,直接从山西调兵来压制陕西的动。乱。

    “所以这次一定要把这股起。义的根源给扼杀住了,那些领头的不能姑息,而必须一一灭。杀。”朱由检下了这道旨意,皆是因为他也是怕了史上那接连不断的起。义。原本都能在初期扼杀住,谁知道在开始的时候给了那些叛军投降的机会,却几次遭遇诈降,后来竟然扩散出了陕西的范围,涌入了山西与河南,让局势一步步败坏了下去。故而,这次朱由检根本就没有想要这些人投降,让不安分的人投降了,还不如让他们就此死了,大明也不需要这些人来添砖加瓦。

    **

    “张大王,我们退吧。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有柴烧。”范晁劝着张献忠,他们被孙传庭的队伍打够呛,这个时候还是避其锋芒的好。

    张献忠没有想到他们跟在白莲教的那群人起事之后,居然第一个与孙传庭对上了,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们的运气不好,要不是范晁手中还有一些眼线,直接就被从东边山西攻来的军队给灭了,“山西是孙传庭的大本营,我们不能往那里退。”

    看着眼前的简易地图,这个时候只有进到巴蜀里面,那里的地势复杂,才能够避过去,自古那里也是易守难攻之地。“我们往下面退,不过就这样走了,我实在是不甘心!”

    “嘿嘿!”范晁阴阴地一笑,“张大王放心,我们就是走了,也一定要把这群朝廷的走狗阴上一把。要把孙传庭给弄下去了才行,留着这个人在,以后我们都捞不得好处。”

    “你已经有了对策?”张献忠看着范晁不愧是做生意的,脑子里面各种各样的点子就是多,“说来参详一番。”

    “这可是送上门的把柄。”范晁已经打算把手中所有的人都给用了,也要把这个‘好消息’散布出去,“这次为了把我们给一网打尽,朝廷是下了严旨的。您也应该听说了,杀了我们的头可都是能够换银子的,那群官兵怎么可能不贪银子,都不用我们给造假,在韩城那里已经出了大事,从一个逃出来的人那里知道了,陕西副总兵赵大胤把那里的百姓给屠。杀了,做了一次杀良冒功的大事呢!”

    “果真?!”张献忠正愁没有方法把陕西的局面搅浑,这个消息一定要用到刀刃上,简直是一举三得。只要运作得当,一来可以收拢人心壮大自己的队伍,都已经斩。杀平民百姓了,可见这群军官贪财到了什么地步,那么在道义上自己的起。义就站住了脚跟。二来也能激起那些人的反抗之心,一定要与朝廷拼死一搏,三来就是大大扰乱了孙传庭的军。心,要是他杀了那些贪功的人也会元气大伤,何况朝廷上相互攻歼的事情难道还少吗。“范兄,你可有办法在朝廷上运作一番?”

    范晁想着从前的人脉,多半都被杀了,但是有钱能使鬼推磨,更多的钱能使磨推鬼,他还是能找到一些人的。范晁咬咬牙,这样的买卖必须做,“有!孙传庭是个有本事的,要不是他在山西几年抓住了我们的把柄,我又如何落得家破人亡,他如何能做的这个高位!没有了他,陕西的战况必然改变!”

    流言这样的东西只要有人有心推波助澜,就像是瘟疫一样传播的极快,不多时漫天遍野的流言就飞了起来,谁都知道了这次在陕西所谓的剿。匪居然杀的都是平民百姓。

    “听说了吧,陕西那里可惨了,我听七舅家的表嫂她姑爷说那头都没有人了,这人头都给朝廷的军队给砍了,还都标价格了,一个人头能有百文铜钱。”

    “对了,我也听说了,不过一个人头已经到了半两银子的地步了。”

    “都说百姓好杀,那些个流寇多厉害,朝廷也抓不着,所以为了钱,那头的赵总兵都为此屠。城了。”

    耸人听闻啊,吴无玥听着京城百姓的议论,叹了一口气,这次的情况真是大事不妙,虽然这样的流言程度一看就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但是百姓的分辨能力差,而三分真七分假的东西传的更加快了。

    文渊阁中,温体仁看着下面呈上来的奏章,好歹没有气着笑出来,居然真的有一大波人是参孙传庭的,上面对于他指挥不当,部下滥杀无辜,杀良冒功,罔顾百姓性命,这一顶顶大帽子不要钱似得扣了上来。“王大人,你怎么看啊?今个儿要给皇上拟出对诏来,对于孙大人的情况我们也要有个方向吧。”

    王在晋摸摸胡子,他对于眼下的情况似乎有了预料,“孙大人还是年轻了一些啊,做事有些冲动了。剿匪的事情切忌用力过猛。流寇与后金不同,毕竟曾经也是我朝的百姓,不能操之过急。”

    温体仁暗骂了一句老狐狸,这是在说孙传庭呢,还是说皇上呢。这次一定要从严来办的旨意是皇上的意思。现在皇上不能担着这个罪名,总不能现在说这些百姓无辜死了,是皇上的错吧,所以只能由孙传庭来做替罪羔羊了。

    “孙大人毕竟以前没有实战的经验,只是现在正是战事胶着的时候,临阵换将未免与士气有碍。”不是温体仁帮着孙传庭,而是皇上看中了孙传庭,所以温体仁只能帮着,要是王在晋这里都说不到统一的意见上,放到了朝会上去论一下,还不是炸开了锅去。

    王在晋扳起手指,比划出一个二,“眼下两条,一就是让孙大人戴罪立功,他督军不严是属实的,二就是加派一个监军下去,告诉百姓朝廷会好好监控着绝不会让军队胡来。”

    只是,这与皇上本来想要慢慢撤了太监监军的初衷并不符合。太监监军,有利的地方的确也有,但是这对于军队的发展还是不利的,太监多贪财,在军饷的问题上会有侵占的可能性,更加不谈他们利用亲近帝王的先天条件,在里面指手画脚,为自己谋取利益。

    从长远上来说,太监监军是应该要废除的,所以对于孙传庭的山西队伍并没有派太监监军。而朱由检的本意也是要慢慢树立一个规范。然而孙传庭也够倒霉,其实出事的多是陕西本来的驻军,这批人他连人头否没有全认清就要打仗了,出了事情却要算在他的头上。

    温体仁当然知道王在晋说的办法,只是这么一来与皇上的本意也越走越远。可这次真是麻烦大了,皇上以前压制着下面这群人喘不过气来,这次抓住了孙传庭的大把柄,就算戴罪立功了,之后也怕要皇上自断一臂了。    殿试后的第三天,一个名字横空出世,贝志铖,这位一举夺魁拿下了状元的头名。一个人得了状元,那么他以前的履历总要拿出来看看,有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比如说是不是年少成名,或者有没有什么家学渊源。可惜从贝志铖的身上,那些负有传奇色彩的东西似乎都没有立足之地。

    他十八岁之前中了举人,这个岁数很年轻,照道理来说能在这个年纪过了乡试的人,应该再接再厉继续会试、殿试,一路走向人生巅峰。可惜贝志铖没有,他娶了妻子,在老家安顿了下来,经营了一间书局,直到妻子生子亡故,一尸两命,再也没有续娶,后来把书局也关了,从此以后做了一个闲云野鹤游走四方的人。

    不管贝志铖为什么要荒废这十多年,他这次在如此变。态的题目中脱颖而出都是值得敬佩的事情,要知道明朝的科举还加上了八股这道枷锁,能在这种情况下应对自如的人都值得称赞一声。这是说因为八股会桎梏人的思维发散,而能将两者玩转一个平衡的人都不简单,所以能进入殿试的人,都有两把刷子。

    话说回来,为什么朱由检要点贝志铖为状元呢?

    “快三年了吧,朕一直听无玥提起你的名字,却没有机会见上一面。本也不想勉强你再考下去,不过海上的事情总要有一个人能主事的,你也要有一个光明正大的身份才行。胶州湾的事情,你与谢蕴修做的都不错,朕很是欣慰。”

    “臣谢皇上夸赞,这是臣分内的事情。”贝志铖对着朱由检还是稍稍有些放不开,当然在这个年代对皇上放得开,那必然是无欲无求,只要心有抱负,就必然会有放不开的地方,“臣荒废书本多年,这次也多亏了谢大哥的提点。”

    “恩,他倒是一个会做夫子的人,可朕听闻他从前教的是算术,没有想到这些年肚子中还是留下了一些圣贤书的。”朱由检语调轻快,一听便知是在开玩笑,指着桌子上的甜食,“刚才的恩荣宴上,也没有闲工夫吃菜吧,还是先填饱肚子再叙话。”

    “让你吃,客气个什么鬼。”吴无玥到底是洒脱惯了,就是在乾清宫里也没有任何拘谨的样子,他与贝志铖是老相识了,对着他一副小心的样子有些看不过眼,朱由检又不会吃人,“难道你刚才吃饱了。”

    “没心没肺的人总是少数。”雨化田淡淡地说了一句,还夹了一筷子芒果糕,送入了自己的口中,“贝大人带来的这个水果真是不错,自己多少也吃一点吧,御膳房的本事还是很大的,能把它与糯米做在一起。”

    贝志铖也见过雨化田,还是某次他来胶州湾代皇上视察造船事宜的时候,知道这位在朱由检心中的地位不低,看着大家都在营造放松的气氛,万万没有把局面搞僵的打算,这下也是笑着从善如流地吃了起来,咬下一口糯米团,还别说这味道真的不错,从里头流出了芒果汁,有些微热,甜而不腻,不过他的礼数不能少了,“谢皇上赐食。”

    朱由检没有再让他不要客气,毕竟一个臣子对皇上是应该要有感恩的心才对,到就着芒果说了起来,“这个东西是你从郑芝龙那里买来的?虽然你们每月都有信件与朕,不过一直没有当面听你说过,从前日你的文章中多少朕也看出来了,你对海上的事情有了一份忧心。”

    贝志铖知道这是问起正事了,其实选择送芒果进京就是为了让皇上想起海上的事情,胶州湾的船从皇上还没有登基的时候就造了,谁知道一晃三年,一点接下来的消息都没有,饶是贝志铖也有些焦急了,若不是去年得了旨意要他参加会试,为了将来做准备,他以为皇上已经把他们忘了。

    “回皇上的话,以微臣所见,这些年西洋人的胆子越来越大了。当然这也是朝廷的政策逼出来的。”

    “哦?”朱由检没有为这句中有些不敬而变脸色,反而鼓励着,“详细一点说,你在还是的日子长,看的自然比我们明白。”

    贝志铖说了这句话,见到皇上没有任何的不悦,心中松了一口气,暗道这位真是大肚能容的主,“海禁不是好事。原来葡萄牙人来了大明,在厦门那头安顿下来做起生意,这些年虽然他们与海盗还有日本那头也纠缠不清,但终究没有闹出大事了。但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荷兰人看到了葡萄牙人在大明得到的利润自然也是参上了一脚。臣得了欧罗巴的地图,也与多位传教士、也从掠来的荷兰人那里知道欧罗巴也不太平。他们多是领土不算大的各个小国,也是时战时和,正是这个原因他们也倾向于向外探索,没有大明的疆域辽阔,当然就是往外走。前朝那本马可波罗游记不知激起了多少欧罗巴对东方的想法,以为这里是遍地黄金。若他们怀有窥觊之心,则大明不得不防,万里之堤溃于蚁穴,就算如今他们看上去与大明远隔重洋,可是终有能到的一天。”

    “况且他们也不是不能一战的人。”朱由检对贝志铖的这番见地很满意,这个年代能想的这样远,谁说大明没有有识之士,而只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那么这些年你可有能用的对策?”

    “皇上高瞻远瞩,早在三年前安排好了下一步棋,臣望尘莫及。”贝志铖说的是朱由检从三年前在胶州湾安排的局,虽然信王成了皇上,但是那时太上皇给的这块地始终没有收回朝廷,那里本就不是适合种植粮食的肥土,也没有多少人居住,左右也没有谁想起这桩事情来,就算有皇上有那么一块地方总不能说什么。

    “如今胶州湾已经达成了皇上的期许,我等在这三年已经造出了二十多艘大船了,参照当年宝船留下的图纸,还有来自汤大人与孙大人的协助,配上了火。炮,这些船都是战斗力强劲的战舰。也按照皇上的吩咐从临近几省陆续招来了不少的流民,他们在谢大哥的训练下,也都会了海上的本事。只是要能在台湾一战,将郑芝龙等辈收复,断然不能在用海盗战海盗,还请皇上为他们正名。”

    朱由检没有说不给他们正名,这几年胶州湾的海船也多少在沿海得了名,不过他们不从战事,只是暗中经商而已,也是到了应该要石破惊天的时候了,“只是朝廷上的那群人早就习惯了海禁,朕若要开这个头,总要师出有名才行。”

    贝志铖这时跪了下来,恭敬地说,“臣斗胆,俗话说变则通不变则穷。朝廷被流民的问题困扰多年,四处常有起。义发生,现在陕西还闹起了白莲教,这些都因为饥荒连年,百姓没有了退路。既然陆上没有退路,那就不要拘泥于此,给他们在海上找一条新的路。这些人都已经被逼。造。反了,想来他们有这个胆子,也根本就不是想要安于故土、害怕背井离乡之人,只要皇上能宽待海军,他们定然是愿意做合法的事情。何况在大海的彼端,还有数不尽的财富,都是杀人的活,还是做朝廷的兵来的可靠。”

    “哦?朕以为朝廷的兵也得不到好处,就朕所知,前些日子在陕西闹得欢腾的王自成原就是做过士兵的,后来退了出来,自己单干了。”朱由检到没有多少火气,因为比起这个王自成,还有一个才让他有了防备之心。

    贝志铖却是有了不同的观点,“那是之前了,皇上不在民间,百姓对于京营的变化都是看在眼中的,这次一举挫败后金,杀死皇太极,十分的振奋人心。皇上对于京营的嘉奖何人不知,他们的待遇都红了其他人的眼睛,有些当年受不了卢大人训练退出来的人,这次是争着要趁着补招的时机再进去呢。可见不是不愿当兵,而是以前军士都没有得到好的待遇,也没有遇到一个好的统领。”

    “说白了让马儿跑,就要让马儿吃草。”吴无玥说了一句大白话,军士也是人,他们承担的压力更大,还不给他们好的待遇谁干啊,又不是都做圣人了,“那些起。义的人也不是为了天下太平,而是在抢掠中要多得一口饭吃。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不是早就摆明的事情。”

    雨化田没有说话,却想起了一桩事情,如是为了心中的利益,许多人连国家也能背叛了,那么前日从郑三俊那里得到的消息,被抄家的晋商居然有些漏网之鱼逃了出去,还带着狡兔三窟留下的钱财,这些人一直没有找到,莫不是与那些叛军勾结在了一起。

    ***

    “范贤侄不用客气,到了张某这里,就当做是你的第二个家即可。”张献忠对着范晁笑得开怀,谁能不喜欢来给自己送银子的人,这都是亏了朝廷对晋商下狠手,把他们连根拔起,要不然怎么会有他们心怀仇恨投奔了自己的好事。

    范晁脸上还是带着一股阴霾,就在昨日他听到了消息,京城判了罪,范家的人几乎都是人头落地,没有一个能够活下来的,而那些旁支也都与他们划清了界限。皇上实在太狠,既然如此就不能怪他不义,“张大王客气了,我与朱家有不共戴天之仇,只望你大业完成之时,让我手刃那个恶人!”    底下的考生们就算对于这个题目有满腹的抱怨,但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卷了。

    明朝的发展到了这个时候,对于沿海的关注真心不多。成祖当年的郑和下西洋已经是前尘如烟,后来的倭。寇侵边还有海禁政策让大海隔开了大明与外界的交流。

    当然如果谈到大明对于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