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狭路相逢-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起嘉蔬署是个什么地方呢?朱由检也是来了明朝之后,才知道原来传说中的皇家特供的菜园子真的存在。
上林苑是一个机构,那里有各种手艺人。永乐帝朱棣在北京建都后,从山西移民来一批手艺人,比如良牧署负责养家畜,林衡署负责种水果,嘉蔬署负责种蔬菜等等,按照他们的分工不同一共分成了五十八个营。
永乐帝在京城的广宁门以南,圈了几百亩荒地,让那些善于种菜的人定居在那里,顺带把耕牛、粮种、农具都下发了,从那时起他们就定居于此,以为了皇家种植特供蔬菜的光荣任务而生。然在一开始的时候,这片土地是荒地,但它的地势不错,水网交织,土地的肥力也不错。又加之在皇家的高标准严要求下,菜户营的人都练就了一手种菜的好技能。
作为一个穿越人士,如果不发明火药、水泥,不种植土豆、玉米,那么他的人生一定是不完整的。朱由检也心血来潮地去过嘉蔬署,想着指点方。遒一下,但等他见过世面后,不知道是应该哭还是应该笑。
好消息是他身处在十七世纪,那些应该到中国来的东西都已经陆陆续续地来了,不会犯下人在汉朝就把土豆播种到神。州大地上的汤姆苏时间轴错误。但坏消息是作为一个从后世来的非务农出身的人,根本弄不懂这里面的弯弯绕绕。
朱由检听着下面人说了一堆,怎么把从南边来的粮种改良成了适合北方种植的粮种,又怎么培养出了更加优良的只对本朝唯一供应对象皇家中人的五星级土豆,然后他很镇定地转头离开了。这个重担还是交给徐光启吧,专人行专事。好歹人家在历史上留下了一篇《甘藷疏序》,在那里面就大力宣传着要效仿闽粤一带,在江南也要广泛种植这种,高产、多用、易活的作物,以而让这个灾情肆虐的年代中多一份粮食保障。
徐光启带着一些人去了嘉蔬署,正是为了土豆专程去的。在这个时代,土豆又叫做番薯、白薯、洋芋等等。总之称呼很多,徐光启考证了不少书籍,土豆在万历朝的时候从西洋被传入了大明,在广州与福建两地都有它的踪迹。由广东而来的被认为是大夫林怀兰从交趾所得,由福建来的被认为是商人陈经纶从吕宋获得。
鉴于外来粮食的生长性,以及它在当地种植需要经过的适应期,徐光启在嘉蔬署做了仔细地研究,毕竟种菜这件事情,不是你把种子撒下后浇水施肥就可以的。还要与土地的肥力、当地的气候、粮种在不同地区的最适宜分支种类等等,都结合起来综合考量。而嘉蔬署作为皇家蔬菜特供地怎么可能不跟着潮流,他们早就引进了土豆。只是因为在朱由检之前,没有皇帝喜欢吃,所以种是种了,但是种的不多。但即便留种不多,听种植的菜农说,这个东西不娇贵,在这个少雨水的地方算是高产量的作物了。
朱由检为什么单单提起了土豆,毕竟这玩意在一般人看来没有米饭好吃。而徐光启在心中猜测,主要还是灾。荒闹的。灾。年的时候有吃的就不错了,味道怎么样,食物的种类是不是合胃口早就不重要了。
这些年他赋闲在江南,也已经着手研究哪些作物更加适合几十年天。灾不断的时节。没有想到自己与皇上心有灵犀地想到了一起去,土豆是个好东西啊。如果是在万历年后任职的官员,又真的是想要为吃不饱的百姓考虑的好官,就应该要想想如何提升粮食产量。
特别说到万历这个时间点,是因为徐光启在翻阅了大量的农政资料后,看到了前人所做的良好示范。
万历二十二年到二十三年的泉州饥。荒中,当其他的粮食都已经因为货源紧缺而开始价格飙升时,土豆由于其稳定的产出,让百姓们依靠着它渡过了灾。荒。同样在是万历二十二年,福建灾。荒的时候,时任福建巡抚金学曾下令推广种植甘薯,称其为‘金薯’,赞誉这种高产的作物帮助百姓渡过了饥。荒。
徐光启拿出了一份奏折呈交给了朱由检,“皇上,臣在嘉蔬署颇有所获,前日上呈的《甘藷疏序》里还并不全面。这些从洋人那里引入的番薯粮种适合南方的气候,若是要移植北方,藤种收藏的问题是一大难事。难怪放翁先生曾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菜户营的菜农们已经把这个难题解决了,就是像藏着菜果过冬那样,可以用窖藏的方式来保存署种,而有了这个办法,就解决了育种的问题,如此一来真是一个大好消息,在北方种植的产粮甚至会比南方更加的多。而甘肃、陕西、河南、山西等地的粮食歉收问题,总算是有个解决的办法了!”
朱由检看到徐光启脸上藏不住的兴奋,这个突破在明朝而言,简直是要改变整个大明根源性衰败之一的突破。但是徐光启的兴奋劲头也才这么一下,又板起了脸孔,“但臣还是有所担忧。”
如果这个外来的作物真的如此好,那么为什么从可以考证的万历二十二年,到如今的三十四年之中,都没有被全面推广开来呢。金学曾还曾经总结了引进番薯元老陈振龙的经验,他撰写了《金薯传习略》,为什么番薯仍然没有被大家接受呢。
徐光启明白这里面的原因是十分复杂,有些真实的理由可以意会不能言传,党。派政。治上的倾。轧造成了施。政力度的低下。
要推广一个外来的东西,没有坚定的决心是完成不了的。百姓们对外面的事情知道的不多,你说这个粮种高产量,又怎么作保。若不是到了像是发生灾荒的地步,他们不会轻易尝试自己不懂的东西。
“皇上,番薯是好物,只是想要在北地的推广,恐怕还有难度,百姓们对这个东西不熟悉,要想种植也不容易。”
朱由检把一份已经拟好的旨意交给了徐光启,“子先不用多虑,这件事情朕办定了。近日从各个藩王手中收回来的田地已经要陆续分给流。民,他们想要拿。土。地也要接受朕的条件。在那些地方凡是试着种植番薯的,一律免去两年的田。地。税。嘉蔬署的那群菜农既然手艺如此好,也不能闲着,光给朕种地种得好不算什么功绩。让他们几个人一组,轮流着出京去传授那些种植的心得,凡是有所成的,都可以得到赏银,这笔银子就从朕的内库里面出了。”
徐光启听了眼前一亮,要是朝廷真的如此有力地促成番薯的种植,那么在北方的大面积种植确实是有完成的希望。免去田赋对于百姓而言,特别是那些刚才安顿下来的流。民来说是有很大吸引力的。其实流民也知道这几年北方的天气不好,传统的作物产量不高,即便他们不会用全部的土地来种土豆,但是也一定会开辟出一些种植的土壤来。而且朝廷还下派京中的种植好手,如此一来成功地几率就大大的提升了。
“那么南方几处藩王属地中,所捐献给朝廷的田地又作何打算呢?”徐光启没有忘了在湖广等地还是有几个藩王封地的。那里的粮。食。问题相对好一些,不像北方这些年总是犯。旱。灾。因为皇上的政。策是流。民回到原;籍去分取藩王的捐地,那么南方一带的流民少,这些土地就也没有很人去领了。
“他们自然也有他们的任务,朕总不能厚此薄彼吧。”朱由检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藩王,“既然田地他们已经捐献给朝廷,有了地就不怕没有人种,那些土地上雇佣一些农民,而根据出产粮食的多少,百姓也按着比例得到他们的那一份,多劳多得自古如是。具体的事情你们可以商议一下。”
徐光启低头称是,要是让朱由检把所有的法子都想完了,要他们这些官员也就没有用了。
***
雨化田在徐光启走了之后,进屋看到了朱由检微微蹙眉地坐在那里。雨化田心中有些疑惑,事情明明都按照着他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难道还有什么不稳妥的地方?
“皇上,几个王府的事情都已经处理妥当,后事已经安排好了,那几个闹。事者的家人都给了一笔安顿的银子,也让他们往南边去做小买卖了。”
“恩,你安排了就行。”朱由检对那件事情已经不再关心,利用流。民逼迫藩王,这样的事情就永远地埋在灰尘中,不用让第三人知道。他也在这短短的几个月中,变得越来越多,一些人的死亡只是为了更伟大的利益。
“皇上可还在忧心北方的灾情?按照徐大人的估测,这一季冬季过后也能有所收获,不会再如原来一般几乎是颗粒无收了。流。民有了田地,地上又有了粮食,来年的光景也会好一些。”雨化田这次也猜不透朱由检眉目间所暗藏的忧心到底为何。
朱由检看向雨化田想要说一些什么,但眼神扫过了在背后装作柱子的王承恩,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只是长叹了一口气说,“但愿吧。”
朱由检只是在心中想起了那些从崇祯元年之后,就没有断过的恶天灾疫情,心中惴惴不安,而他的情绪不敢表露出来。如果连皇上本人也没有信心,那么负责去改革农事的徐光启又会怎么样。所以,朱由检只能表现出像是天衣无缝般的自信满满,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可是人。祸能避,天。灾可挡吗?人力真的可以抵挡住天意?
雨化田间到朱由检欲言又止的样子,还想要说什么,这时候方正化的敲门声响起了,还在一边微微提高了声音喊道:“禀皇上,田妃生产了,是一位皇子一位皇女,恭喜皇上得龙凤呈祥的大吉之兆。”
方正化的这话一出,雨化田往后不经意地退了半步,也不知道心中应该是什么滋味,有了龙凤呈祥之兆,自己许是不必再劝了。
朱由检的眼神却没有想常人所想要的那样激动,他下意识地瞥向了雨化田,右手微动,似乎要去拉住倒退的那人,但是偏偏这个时候,一份加急的塘报被送到了殿外。
大明与后金的战役胜了,史称宁锦大捷!
朱由检刚要伸出去的手落了一个空,此时只好先宣塘报报信之人入殿。 就在第二天,瞿式耜一封奏折把温体仁给参了,“皇上,臣以为造成陕西等四地的动。乱,礼部左侍郎温体仁应该要为此负责。藩王府被洗劫一空,而藩王与家眷更遭到了杀。害,这都是源于温体仁的办事不利。他急功近利,才会民导致民。众的情。绪。失。控,让他们铤而。走。险地闯入藩王府。若是四地发生哗。变,温体仁难辞其咎。”
瞿式耜是钱谦益的徒弟,他上来就把屎盆子往温体仁的头上扣过去了。原来就说过,大家本不看好皇上的旨意。让藩王拿钱,那些人根本不会给,现在出事了,这个时间倒是正好。
皇上正好需要一个替罪之人,总不能说皇上是错了吧。说皇上有错这种蠢事,章允儒光明正大地隐射了,所以就被夺了官,他们当然不能再傻一次。现在瞿式耜在钱谦益的授意下,主动给皇上臣找了一个台阶,请您不要客气地就下来,顺便把温大人也给处理了。
瞿式耜的话落下之后,后头的人都知道这事情其实源头在钱谦益身上。但看温体仁不顺眼的人不少,那天他可是把刑部尚书与吏部尚书都给得罪了。
于是吏部尚书王永光也在后面随了一句‘臣附议’。温体仁这人太气人,他手下的章允儒就那样被炮灰了,自己这口气还没有出,如此好的机会不抓住,还要等到什么时候下手。
大家看见王永光也说话了,既然吏部尚书都附议了,那我们也不用等了,于是又是一连串的人都附议了下去。好像温体仁真的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这次的藩王被杀事件,就是他的全部责任。
要说在明朝,被言官参一两本也是寻常的事情。哪怕朱由检并没有将言官大换血,他们还有一些是朱由校时期倾向魏忠贤的人,现在基本是夹着尾巴做人也不说话,但是终究还是在有些位子上换了新面孔,他们对于参人一事十分积极。
“温卿家,你看这事情,应该给朕一个什么交代呢?”朱由检在上头也不动怒,好像民变什么的根本就影响不了心情。从下旨开始,他就知道藩王们不会轻易地拿钱出来。当流。民知道了他们有钱,而皇上都说了要将一些土。地还给百姓,如果这些藩王还无动于衷,那么流。血事情就十有八。九了。“你就当庭自辩一下吧。”
自辩好啊!大家一听也高兴了,我们这群人还说不过你一个人嘛。大家都已经摩拳擦掌了,就等着抓住温体仁的漏洞。
温体仁却不慌不忙地从衣袖中取出了一份奏折,“臣才疏学浅,承蒙皇上委以重责督办藩王捐款一事,也从不敢怠慢。而陕西等地的流。民冲。撞王府事件,实非臣所愿。”
大家心中暗自嗤笑。这是废话,你还能想要灾。民。动。乱不成,都眼神调侃地瞥着温体仁想要看他怎么绝地大反击。
“温大人,你嘴上说的绝不敢怠慢,就是放出大话来,说藩王马上就会还。地。于。民,才让流。民围住了王府。若非你一味诱导灾民,说藩王会马上还给他们土。地,也不会让藩王们在各个王府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就被残。忍地杀。害。”
“那么依照钱大人的意思,应该怎么办?”温体仁冷眼看着钱谦益,这人站着说话不腰疼。
“古语有云,治大国,若烹小鲜。凡事应当谋定而后动,像是温大人用这样的紧迫手段,自然会造成□□烦。”钱谦益笑地和善。大家都明白这次的事情,要不是温体仁隔三差五地催促,流。民们也不会那么轻易就相信了自己真的会要回土。地。“所以说,徐徐图之才是上策。”
“是啊!徐徐图之才是上策。”后面又有人符附和了,“钱大人说的有道理,国事不是儿戏,怎么可以操之过急,这样急躁的心态下,如何可以担当重任。”
“就算是温大人想要办好皇上的吩咐,也要考虑一下实际的情。怎么可以空口承诺了百姓,他们都是相信了温大人的话,才会等不及了冲入王府的。”
“哼!”温体仁也没有看那几个帮腔的人,“徐徐图之?你们自然是等的起,住的是京城官邸,拿的是朝廷俸禄,但是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可是每日露。宿。街。头,也不知道下一顿是什么。让他们等,恐怕等来了一堆的尸体,你们才满意吧!”
温体仁没有给他们继续插话的机会,马上接着说,“臣既然负责了藩王捐款一事,就必然全心投入其中。各位都说这个事情要慢慢来,是因为藩王没有准备好。皇上从发下圣旨到现在,已经有二十五天了,就没有一个藩王做好准备的。哪怕他们不是按照旨意上的抽取封赏的四成上捐,那么也可以每个人捐出一百两银子,想来这点钱藩王们还是有的,但是他们什么都没有拿出来,一个铜板也没有。
各位大人,你们以为藩王没有钱?四个被抢了的藩王府是被抢走了许多的东西,但是锦衣卫们赶去捉拿闹事者的时候,也同样找到了各个藩王们的账本,还有他们满屋子的金银古董。如果面对这些账册,你们还是说他们没有准备好的话,温某也不知道他们要准备到什么时候!留着这钱不愿意赈济灾民,根本就是抗旨不从,罔顾上意!”
温体仁把手中的折子呈给皇上,朱由检看了之后,只是微微摇头,这个数字比起福王是差了一点,可比起朝廷的财政却是好了不少。虽然这些年来朝廷也会拖欠藩王们的银子,但是他们的田地不少,那上面出产的东西,可全部进了他们自己的腰包。光是这四个王府的东西加起来,就可以让流。民撑上一两年的。
也难怪史上李自成打。劫了福王府,让他几年的军。饷都有着落了。
“你们也看看吧。”朱由检让王承恩把奏折给王永光先送了过去,然后在大臣们中间转了一圈之后,大家诡异地沉默了。
温体仁的这一手也狠了一些,王府的人刚死了没有多久,你就把人家的家底摸了清楚,这些钱都是在打皇上的脸。真实的证据到手了,就是因为藩王有钱又不拿出来,才会造成了后来发生的闯府事件。
“各位大人,你们说地徐徐图之,若是建立在诸王府都如此有钱的基础上,恐怕等着我们的就不是他们来捐银子,而是他们都像福王学习如何谋反了。”温体仁话说十分刻薄。当他走到了了这一步,早就已经不与钱谦益的东林一党和睦相处了。
“此次的动。乱,温某确实有责任,就应该更早些请这些王爷们把银子捐出来,那么也不会让百姓们在失望之下铤。而走。险了。如今那些闹。事者都大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