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洪荒之元始本纪-第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平侯子成为此召朝臣议事,问道:“敌强我弱,楚兵侵占彭城,是我心腹!如坐视不理,后患无穷!谁愿为我拔此要塞?”
宋平侯话音刚落,班中走出一人道:“愚臣愿往!”
宋平侯一看,只见此人身高丈二,浓眉大眼,阔腮宽肩,威武雄健,原来是司马老佐。老佐本是宋国重臣,与宋平侯,华元,鱼石并列的四大真仙之一。
右师华元忧虑不已,对平侯道:“鱼石狡诈,其子鱼府亦是大乘巅峰,离真仙只有一步之遥,此外彭城还有楚国留下的三十名化境强者,力量很强。老司马虽艺高胆大、刚健勇猛,恐难必胜。”
老佐据理道:“鱼石,蛀书之虫也;鱼府,缚鸡之犬也。有何惧哉!老佐愿携家小以围彭城,城不克臣不归!”
平侯允诺。遣老佐为上将军,率二万修士大军去收复彭城。
话说宋国围住彭城,日夜攻打,老佐英勇威武,身先士卒,使得宋军士气大振,不到半月,彭城守军便危在旦夕。
一日,鱼石、鱼府在城上督战,见宋军人多如蚁,个个奋勇,人人争先;又见一员大将银盔银甲、坐骑一只双翅飞马,驰骋于疆场之上,调兵遣将。
一楚国修士问道:“这位宋将是谁?”
鱼石答道:“是宋国司马、此次攻城的主将老佐。”
楚过修士纷纷议论说:“攻城主将,不在军后观敌了阵,却突于军前左驰右骋,怎能不鼓舞士气!如此看来,彭城太危险了!”
见老佐奋勇,楚国修士心生退意。
但鱼石颇有心计,他对楚国修士道:“事将成而败,事将败而成,历史上有不少例子,怎知我军必败?老佐英勇雄武,身先士卒,这是他成功之本;刚愎自用,目中无人,这又是他失败之根。又怎知他的军队必胜?”
楚国修士问道:“左师好像成竹在胸,有什么好计策?”
鱼石回答说:“两军相对,帅在前还是在后,要见机行事。现在宋兵攻城,主将突出在前,亲冒箭矢,这是兵家大忌!我有一条小计,如果照计行事,宋军成败,还很难说。”
这一日,老佐正在军前督战,攻势猛烈,彭城守军很快就抵挡不住,让宋国大军杀入城中,老佐见状大喜,也杀入城中,欲寻鱼石交战,可是等老佐刚刚杀进彭城,就见一个光罩从天而降,将老佐困住。
“法阵!”老佐大惊,人族在周幽王时代,阵法水平相当不错,培养了不少阵法大师,甚至还利用阵法困杀了一名妖族太乙大妖‘年’,那也是人族对妖族作战取得的最大战果。
注:因为妖族挑拨和有意隐瞒,周幽王功绩被妖族弱化,除了八大古老家族的内部传承尚有记载外,在人族里,普遍以为周幽王最大的功绩就是集全人族之力布下大阵,困杀了一名太乙大妖‘年’。而正是这个大阵,让人族底蕴耗尽,再无力量抗衡妖族,前周才会灭亡。
在周幽王之后,鉴于阵法太难布置,而且耗费资源太多,人族摒弃了周幽王的政策,全力发展炼丹,炼器,对于阵法不再重视,除了三公五侯这八大家族以外,人族基本没有什么阵法造诣高深之人,可是现在彭城竟然有阵法,看情形,其威力还不低,正老佐怎能不惊。
“老佐道友,此阵乃是本座在妖族处购得的一个奇阵,别说是真仙,就是太乙进入阵中也难逃一死。”鱼石得意的声音传来。
有了大阵相助,老佐被困,不得不以一己之力对抗同阶的鱼石和大阵的杀招,最终老佐战死。
老佐陨落,宋军群龙无首,在鱼石的反攻下,溃不成军,四散逃窜。
老佐眷属正处宋营军帐中,有侍女、十数家将、数十侍卫,忽闻老佐阵亡,又见溃军如潮涌来,众家将急忙驾车,保老夫人奔逃。
一路上且战且逃,至傍晚,追兵虽已不见,但老夫人身旁仅剩下两名侍女、一位驾车家将了。家将不敢稍停,披星戴月,摸黑前行,慌不择路,沿西南方向奔去。
第二日天明时分,来到一个偏僻村庄,向村民问去宋都之路,均摇头说不知。家将只知应向西行,岂知早已偏南。一行四人绕小道,行程七日,仍不见宋都,却来到了陈国仙城相邑。
正行之时,老夫人突觉腹中疼痛。
原来老夫人已有七月身孕,老佐为践君前诺言,以必胜之心携眷出征。此时兵败,老夫人又有丧夫之悲,亡命他国,心中焦虑,身体疲劳,以至腹中胎动,疼痛难忍。
侍女惊慌无措,家将忙停车于路旁一李树之下,家将奔至村中寻一老妇前来,不过几刻时光,只听篷车之内响起“哇哇”哭声,一个早产男婴出世。
这个婴儿体弱而头大,眉宽而耳阔,目如深渊珠清澈,鼻含双梁中如辙,更奇特的地方在于这个婴儿刚出生就眉发皆白,如同老人。
名为“老聃”,因在李树下出生,故以李为姓,双耳阔大,故又名“李耳”,因其天生老相,故老夫人为其取字为“聃”。
接生老妇见母子可怜,便让一行五口住进自己家中。老丈以开药店为生,陈姓,人称陈老爹,所以都称老妇为陈妈妈。
陈妈妈膝下无儿无女,为人厚道热情,让出三间西厢房,留老夫人一家居住。
老夫人在危难之际,遇此善良之人,心中感激不尽;虽说战乱中颠沛流离,毕竟出于大户人家,随身携带细软尚够度日。加之家将常帮陈老爹营生,二位侍女料理家务,老幼五口,日子过得也还滋润。
从此,宋国战将老佐的妻儿便在陈国住了下来。
各位书友已然知道,老子自然就是太上的转世了。
老聃自幼聪慧,喜静思,老夫人便将老氏家族的祖传功法传之。
对于这份功法,老聃自然不在意,不过还是装模作样的学习一番。
年仅十岁,老聃便踏入筑基期,成为相邑仙城幽冥的神童。相邑城城主商容听说,亲自登门,欲收老聃为徒。
一位化境中阶的合体期修士想要收老聃为徒,老聃本不愿意,不过为了掩人耳目,最终还是答应下来。
的称谓老子之师,即使是名义上的,也算是商容的机缘,后来商容修炼到太乙境。商容陨落时,六道轮回已立,商容得以真灵转世,后来托生于商纣朝,为纣王丞相,后封玉堂星,成就大罗,却也得了一份善果,
异史公:在网上搜的老子的传说,书友们姑且听之就好。
第484章 老子入周,真王转世
夜晚,人族,相邑城外,相邑山。
只见两名人族男子正在相邑山山巅。
这两人,一坐一立,坐着的人,双腿曲立,双手抱膝,身材瘦小,白眉白发,站立之人,身材高大,一副长长的黑须。
这二人正是太上转世老聃和他名义上的师傅商容。
只见老聃:“师傅,天为何物?”
商容道:“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
老聃又问:“清清者又是何物?”
商容道:“清清者,太空是也。”
“太空之上,又是何物?”
“太空之上,清之清者也。”
“之上又是何物?”
“清之清者之上,更为清清之清者也。”
老聃又问:“清者穷尽处为何物?”
先生道:“先贤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
老聃笑道:“先贤未传,为何就不敢妄言?既然不知,为何不探?探而知之,大道之心成矣,探而不知,求索之心成矣,先贤是也。”
商容听到老聃这么一说,心中一震:是啊,为什么先贤没有说过,就不敢妄言呢?对于未知,就因该探索,探索之后无论成与不cd是成长,古代先贤之所以称为先贤,不就是有求索之之心吗?
商容想明白此事,对老聃深深施了一礼,道:“这三年来,收益良多,吾虽为师,反为徒尔。”
“师傅客气了。”老聃道。
次日,商容来向老夫人道:“老夫识浅,聃儿思敏,三年而老夫之学授尽,非老夫教授无终也,非聃儿学之不勤也。实乃老夫之学有尽。聃儿求之无穷,以有尽供无穷,不亦困乎?聃儿志远图宏之童,相邑偏僻闭塞之地。聃儿若想更进一步,还需去人族繁盛之地进修才好。”
老夫人闻听此言,心中犯难:一乃聃儿年方十三,二乃老氏只留此根,怎放心他孤身独行?
老夫人正犹豫不知怎么回答,不料商容已猜知其为难处,忙道:“老夫人不用担心,老夫师兄为周朝守藏史,真仙境界,学识渊博,以聃儿的资质,必然受其看重,定会将他平生所学,倾囊相授,而且老夫会亲自护送聃儿前往周朝。”
老夫人听后,不禁悲喜交集,喜的先生保荐,使聃儿有缘入周,周朝王室虽然衰微,但是周朝毕竟是人族正统,历经百劫,其守藏室收集的修行功法之多,在人族排名第一,孩儿若能拜入守藏史门下,登龙门有路;悲的母子分别,不知何日能见?
为了孩儿前途,老夫人还是答应了下来。
老聃暗自叹息一声,他自知自家事,以他天煞孤星的命格,即使留在母亲身边,也难以护其一生周全,现在他离开母亲,从此就是天人永隔了。
不成圣,天道之下皆是蝼蚁啊!老聃暗叹道。
三日后,商容带老聃前往周朝,拜入商容的师兄,周朝收藏室守藏史门下。
周朝王室乃是人族共主,却又实力衰微,又因为经常与妖族和亲联姻,外加十二元辰守护,所以各个人族家族虽然不断压制王室势力,却也不敢过份,至少也得保持表面的尊敬。
周朝王室这么尴尬的地位反倒得到一桩好处,那就是人族各个家族都会把本家族的修行功法在周朝存放一份,各家族也不会担心周王室侵吞。若是家族哪日衰落,修行典籍遗失,其后裔子孙可以前往周朝继承传承,而各个家族存放典籍的地方就是守藏室。守者,守护传承,藏者,典籍收藏之处也。
周朝收藏室收集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这些修行功法虽然对老聃无用,但是可以兄其中体会到功法主人的心态,对于老聃而言,亦是不错的体验。
老聃居周日久,道行日深,声名日响,一千三百年后,守藏史陨落,已经显露化境上阶道行的老聃则接任守藏史之职。
其时,老聃之母老夫人已经去世,当年击杀了老佐的鱼石等桓氏家族,楚国修士,都惨遭横祸,死于非命,算是老聃了结了这一世的血缘因果。
成为守藏史之后,人族前来守藏室查找典籍的精英弟子,只要态度恭敬,多多少少都得到老聃的指点,久而久之,老聃的名声越来越高,当他达到太乙境修为以后,人族尊称其为老子,当然,那是老聃担任守藏史之职两千年的时候了。
…………
就在太上的善尸姬宫湦转生人族老子的时候,昆仑山中,元始对侍奉在一边的南极仙翁道:“南极,你去把真王叫来。”
南极仙翁接下法旨,转生离去,很快,真王就来到了昆仑山玉虚宫。
元始问道:“真王吾儿,你的帝王大道修炼的如何了?”
玉清真王道:“孩儿惭愧,孩儿的帝王大道停留在大罗初阶五百四十七量劫,一直不得寸进。”
元始道:“这很正常,帝王大道乃是秩序的大道,统治的大道,你虽是三清神国神王,但是三清神国地不过一百零八神域,神民不过十余万,算上那些灵兽妖兽也不过亿万之数,仅仅在这么小的范围内践行你的统治理念,能证大罗已是不易,想要更进一步,难比登天。”
真王问道:“既然如此,孩儿应该怎么办?”
元始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却是问了另一个问题:“每一位帝王大道的修士都有自己的统治理念,其他的帝王大道是什么理念,你的理念又是什么?”
真王一愣,父神兼修世间所有大道,又怎会不知自己的帝王大道的理念,不过真王还是答道:“当今天下,帝王大道有六,父神的元始帝王大道治天下以势,擅因势利导,以势压人;帝俊的帝王无情大道治天下以法,讲的是法无贵贱,刑无等级;后土的皇天帝王大道重的是术: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帝王应该有赏罚莫测而切中事实的妙算;三位玉帝之下,祖龙的真龙天子道治世以情,谓之法理不外人情;前不久,妖族太一亦证出了帝王真理大道,其道求的是礼,礼者,理也,尊卑有别,上下有序;至于孩儿的帝王大道乃是圣王大道,理念是德,追求的是以德服人而治天下。”
元始点头道:“吾儿不错,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能知各同道之妙,未来成就不在为父之下。”
“父神谬赞了,孩儿如何能与父神相比。”真王道。
“吾儿不必谦虚,吾之元始圣道,本质是一元初始,由一而始,不断发展,若是尔等后辈不能超越吾,那吾之圣道也就没有意义了。”元始道:“不过你光知道各条帝王大道的长处还不行,还必须要知道各自的短处,这样才能引以为戒,走得更远。”
“还请父神示下。”真王道。
“世间大道,除了你叔父灵宝天尊的生克衍化圣道外,皆有不足,即使天道亦有一线生机的缺憾,帝王大道亦然。”元始道:“吾之元始帝王大道,以大势而治天下,可是势来如山,势去如潮,所以神妖战争,吾见大势已去,故而退位让贤。”
说完自己,元始又点评他人:“帝俊的法无贵贱,刑无等级,洪荒大治,其执政期间,仅有两位大罗陨落,可谓天下升平,未来的执政者再想达到这个程度,怕是难了。可是帝俊之法太严苛,正应其大道的无情二字,可世间生灵与土石的区别在哪?就在于生灵有情,帝俊之道违背生灵本性,反噬之下,帝俊未来必受其殃。”
说完帝俊,元始又说后土:“后土之道治之以术,术讲究的是权谋,当日竞选玉帝,黄龙与其相争,后土便以烛九阴想胁,逼得黄龙退让;第一次人妖战争,黄龙为人族求情,后土为达目的,以天堂之乱调走龙族;饕餮等三圣伐天,后土先是示敌以弱,然后以绝对优势斩杀叛逆,如是等等,后土最终树立无上权威,得以以弱势巫族掌控天下,术之奥妙,可见一斑,但是后土以术树威,玩弄妖族于股掌之间,待其退位,巫族失了大义名分,必受反噬。”
“那么其他人呢?”真王问道。
“祖龙之道重情,与帝俊之道相反,这就犹如洪水泛滥,帝俊之道在于堵,祖龙之道在于疏,堵不如疏,若是祖龙成为玉帝,其成就必在帝俊之上,却是可惜了。”元始道:“不过洪水既不能只靠堵,也不能只靠疏,必须堵疏结合,方能全治,祖龙重情,最后也因与祖凤性情不和而引发龙凤劫,最后自己也落得自尽而亡。”
真王叹息不已,他和祖龙从小一起长大,情如兄弟,祖龙之死,岂能不伤心难过。
“至于太一,他尚未登临帝位,不过礼之所重,在于上下尊卑,长久以往,必然会激化上下阶层的矛盾,亦是大祸。”元始道:“这些帝王大道,皆有不足,吾儿可有所悟?”
真王思索良久道:“统治之道,在于上下相同,上位者能肩挑重任,下位者能奋勇上进,而帝王乃是最上位之人,一人若久居帝位,必会导致上下通道的堵塞,当底下人进无可进时,就会引发反噬,所以父神才会定下玉帝进亚圣则退位的天条。”
“不错,不错,吾儿之智,不负吾望。”元始笑道:“不过帝王之道重在践行,你竟然已经知道了这个道理,那就要践行一番才是。”
“父神,孩儿应该如何做?”真王问道。
“你伯父转生人族,欲借人族气运证道成圣,这人族非同一般,潜力非凡,吾儿若想在帝王大道上更进一步,可以向你伯父学习。”
“孩儿明白。”真王道。
三年后,人族一普通的张姓人家生下一男婴,男婴出生时,有仙鹤盘旋飞舞于屋上。张姓家长为孩儿取名张友仁,小名百忍,字自然。
第485章 张扬联姻,杨戬出世
继真王转生人族之后,三清神国亦有数位大罗也转生到人族。
太上道行高深,他转生人族,除了元始和灵宝,无人能够探查到踪迹,真王身为准圣,又有元始相助,所以踪迹也五人得知,可是其他大罗转生人族,却泄露了一些踪迹,引来一些大能的关注。
对于那几位神族大罗的转生,巫、妖二族诸多大能苦思而不明其意,只得命人暗暗监视。
这个时候,在须弥神国,接引亚圣见状,也不明白三清的用意何在,不过这不妨碍接引做出决策。
接引命人招来四位大罗。
这四位大罗分别是接引一脉的持国和增长,准提一脉的广目,燃灯一脉的多闻。
神族重视自身修行,所以强者往往都常年闭关,为了管理神国的日常事务,神族形成了一个规矩,那就是新人掌权。
三清神国和须弥神国,除了留一位准圣担任神国神王,负责与各族准圣打交道,神国的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