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羽泉 黄金十年-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坛到现在为止应该算是史无前例的,而且羽泉能够长此以往地走下去是靠唱片、靠创作、靠一直坚持,以及我们不懈地追求音乐品质的态度。假设说作为一个旁观者去想象如果羽泉宣布说分开了,其实给大家心理上也会带来一种感觉,羽泉的存在是一种期待。
  泉:这个对羽泉来讲是完美的,对于大家的生活来讲是无所谓的。就你说的感觉来讲,其实对于羽泉这个品牌,我并不是否定你说的那个羽泉的品牌价值或者是在大家心中那种重要的程度,我只是觉得即使它是一个很有美誉度的流行音乐品牌,也只是在类似超市里面的货架上面放着的众多产品中的某一个,那个东西他只是看上去很熟悉,因为他经常消费它,对它有好感。但如果它不在那儿了,他会觉得可惜,但不会改变他的生活,所以这个品牌核心价值存在的意义就像你说的那样应该不是来自于记忆了,是要继续存在,继续工作。只要继续存在,它的价值就在增值。中国流行音乐市场发展的时间并不长,相信为数不多的人会留下来。比如说十年以后,甚至二十年以后,甚至三十年以后,只要国家平稳发展下去,在这个流行音乐领域里就会越来越发现谁是最有价值的。我们的野心其实是有的,这种乐观的态度是否能够影响更多人,甚至影响两代三代人,那时这个核心价值一定特别值“钱”,这个“钱”字其实只是一个比喻了,就是它一定非常非常有价值。但就目前来讲,这个核心价值只是刚刚形成而已。
  羽:每一个人在为别人做一件事情和在为自己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得到和失去的体会是不一样的。
  泉:我觉得这个并不矛盾。
  羽:刚刚你提到说,如果羽泉不在了,那在大家心中可能只是一瞬间有了一个小小的遗憾而已,但是对于羽泉来讲,几十年后自己退休的那一天,再回想的时候那种品牌价值对于人生的体会是无限的,而一直伴随我们的听友们也将是可敬的。 。。

巅峰对谈(3)
泉:所以说我的话并没有矛盾啊,也就是说,虽然现在的市场不好,但只要核心价值羽泉还存在,我们还在工作,你就会继续增值,对不对?是这意思吗?
  羽:对,是的。而且这个增值还是自己内心里面的增值,它是一种满足,一种人生的积累。
  在一个绯闻加丑闻,裸体加尸体才能博得眼球的媒体时代,如何保持并维护自己的品牌知名度?
  泉:说到这个,其实没有人能逃避这件事对自己的影响。我们曾有过这个疑惑,甚至动摇过,想过除了音乐之外我们怎么办才能够博得更多的眼球,多亏我们没真正往那方面去发展,多亏我们没忘了在我们的发展道路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羽:真正去关注羽泉的人不会去在乎音乐以外的东西,音乐以外的东西只是宣传的催化剂,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更多的人去关注、去引起大家的关注。对羽泉来讲,坚持创作才是最重要的,每一年或每一段时间都要和大家去分享那十首歌。
  泉:这就是维护品牌知名度的一种最基础的方法。那如果在你发片的时候,只有一些有限的曝光,而且还不能是媒体头条,因为你不是裸体加尸体、绯闻加丑闻,你会有什么感觉?
  羽:感觉啊?没感觉。
  泉:我是觉得其实可以有丑闻,也可以有绯闻,只要丑闻是真实的,绯闻是真实的,裸体是真实的,尸体也是真实的就行。但是这些之所以真正能够被后来的时代所记录下来,是因为它有它更深刻的意义或者是它所依附的这个主体、这个主人公真正能够创造出更加深远的影响。
  羽:那就羽泉的历史来讲,曾经掀过桌子,曾经弃过奖杯,曾经开车撞过人,曾经……
  泉:这样也吸引了很多眼球。
  羽:这样的确吸引了很多眼球,但真真正正又有多少歌迷对八卦消息的欲望强过于对新歌的欲望呢?而对于我们的唱片真正又有多少影响?又对我们的唱片销量起到了多大的推动作用呢?
  泉:那它的确是上了媒体的头条哦,因为媒体的朋友现在已经,呃,怎么讲,你说他们是狗仔队,那他们就偏偏只是闻那些臭的东西,难道他们愿意这样做吗?很多记者看上去像疯了一样,我想他们也不愿意这样做吧。
  羽:有愿打的就有愿挨的。
  泉:所以我刚才没说完,我的意思是说,即使你有真实的绯闻、丑闻、裸体、尸体,也是在自己有创造力,还有更多的作品的情况下才有效。对吧?
  泉:因为你不是裸体模特,所以你光裸体的话是不会成名的。
  羽:这会让一些真正有作品的创作人、音乐人崩溃,因为现在有很多人说是演戏的,但大家不知道他演过什么,说是唱歌的,大家又不知道他唱过什么歌。
  泉:因为他没有什么知名的代表作。那如果跳出来你是旁观者,你不是羽泉的话,你看到了这样一个市场环境,你也是普通消费者,也有好奇心、猎奇感,这样的话你觉得羽泉该怎么维护品牌知名度呢?条件是除了创作之外,在这样一个媒体时代……
  羽:扬长避短。
  泉:在这样一个媒体时代?
  羽:就是扬长避短。
  泉:要不要一些除此之外的新闻?
  羽:我觉得新闻是需要的,但一定要是真实的。
  泉:不真实的大家也不太相信。
  羽:现在大家都关心公益,公益活动对于羽泉或者说羽泉这类的艺人来讲是大家分内的事情,甚至作为个人来讲,有很多事都不愿意放在媒体上讲,就害怕有一部分人误解为这只是为了炒作而做,所以说……
  泉: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泉:对于不同的品牌和产品来讲,炒作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对于羽泉来讲,其实不炒作他的核心价值是依然存在的就OK了。
  羽:娱乐圈在老百姓眼里就是被染了色的。长期下来,老百姓已经习惯了既然你艺人作为娱乐圈里的一个人,你就……
  泉:其实在成熟的商业市场里,艺人也是分许多种的,既有那种天天上头条的艺人,也有那种没有任何新闻,但只要他一发片或者一出演什么电影,就会有巨大影响力的,这两种艺人在市场中所具有的价值是不一样的,所以刚才谈过的羽泉的核心价值,我相信即使这个时代继续这样下去,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羽泉依然可以扮演后者。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巅峰对谈(4)
羽:最重要的是自己开心不开心。
  泉:但有个问题,如果你的丑闻和你的核心价值矛盾的话,那就是个很巨大的伤害了,名誉也是非常脆弱的。对不对?比如说,你觉得在艺人里谁是你最信赖的人,你觉得他是好人,或者说你觉得他是一个值得佩服的人?
  羽:张学友。
  泉:张学友被拍到一张很龌龊的照片,假设啊,这个很不友好啊,被拍到很龌龊的照片,那基本上大部分的人都不会认为这是一件好的事,可事实就是这样的,而且他真的做了。
  羽:但是在今天也就是个话题。
  泉:会吗?
  羽:那成龙大哥参加李宗盛演唱会的时候,他是酒后上去的,还胡言乱语了很多。
  泉:这个不能算是丑闻,顶多算一个不良表现,因为这个没有涉及到大家的那个底线。你比如说,国外也有大牌艺人在飞机上打打骂骂被报道了,他依然可以很红。可是中国人就不一样,中国人特别讲伦理,说你这个人在飞机上打了骂了……
  泉:香港的郑中基后来又出来拍电影了。我们说谢东不红,他怎么会红呢?他会继续被人那么看,哪怕他已经做得很好了,这就是名誉价值。名誉价值是多么脆弱啊!
  羽:那至少现在还有人找他,他一天挣的钱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讲是个什么样的数字。
  泉:其实他的品牌知名度和品牌核心价值已经逆向了,他比以前更有名了,但是却和以前的核心价值完全向反方向走。
  羽:还是那句话,要看是做给别人看的还是做给自己看的。别人说你是坏人,但你却经常说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找去吧,现在就是做自己的时代。
  羽:还有就是你自己的心理能不能承受。有些人承受不了就抑郁了;有些人承受得了;有太多人死皮赖脸,认为我就是这个样,你能怎么办?所以既然羽泉的基础是好的,那就应该继续做自己。之前在重庆发生事情,我也说要干吗干吗,也确实是我说出来的话。说真的,如果他们再继续殴打司机的话,我一定会参与到这场架当中去,我不会在乎别人说我打架。
  泉:这个不是丑闻。
  羽:但是媒体的这种炒作在老百姓心中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现在有很多人买八卦杂志,他就是为了消遣,哪怕只是为了一个话题,他也要买。如果羽泉有的是作品的话,我觉得就不需要作品以外的东西了,只要你有好作品。
  泉:举个例子,甲和乙两个演员都是好演员,甲天天上头条,乙却从来不出现,结果一演电影,乙的影评最好电影大卖,然后他从此又消失好几年。这就是你自己选择的问题了,你会选择做哪种艺人?
  两位都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厂牌,
  在商人和艺人之间;如何拿捏?
  泉:商人有很多种,但如果做音乐商人的话,与其他商人还是有差别的,虽然也是以营利为目的。
  羽:但是做公司最现实的一个问题就是要看经济的成本与收入的比例,没有任何一个人敢拍胸脯说我宁愿这样赔下去,除了上海那个投资足球的。
  泉:他赔得起。
  羽:他愿意玩,用他的话来说,我就是在玩足球,我一年砸几千万在足球身上我开心。最终他还是为了自己开心。
  泉:我是觉得这是各有各的卖相,有的不赚钱也要说自己赚钱,这样才能有机会赚钱,有的赚了钱也不说自己赚钱,这样才有机会赚更大的钱。这是商人的特点问题。那如果做音乐公司的话,就要做很坏的打算,就像你说的,赔钱很正常,但问题是你能赔到什么时候,你觉得什么时候你才能赚钱,还有就是这件事情本身除了赚钱之外还有没有更重要的意义。不然与其那样的话,还不如开饭馆,也许还能赚到钱。
  羽:所以就是满足自己心里面的一种需求。做唱片公司的目的既是为了挣钱,同时也是为了满足自己在音乐方面的一个心愿,一种情结。挣钱还有一个月可以挣一万,可以挣一百万的呢!但是人家都说不赔,不赔就是一个最基本的保证。
  泉:但是对于商人来讲,当然希望自己赚钱了,所以音乐厂牌对于现在这个时代来讲是很难赚到钱的,因为你扶植了新人的话,说白了就是必须要冒最大的风险,因为这个行业的产品比任何一个行业的产品的风险都要大。

巅峰对谈(5)
羽:同时你还要面对一个问题——因为自己本身也是一个做音乐的人,难免会在音乐性与市场性之间有客观存在的矛盾。举个例子说,有些歌手人品差、歌“难听”,但就是能挣钱,那作为公司来讲,你做还是不做?
  泉:我没有形成一个音乐厂牌,我只是在做音乐生意,所以……我并不放弃对做这个优良产品的期待。
  羽:有时我跟做音乐的朋友也会聊到,做音乐一定要有量才有质。像EQ做了那么多歌手,他们一旦出现了“质”,公司就可以挣到钱,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谈论其他。而对于凡人来讲,那考验的就是一个老板的选择,你选择一个人、一个乐队的标准就必须是有“质”。
  泉:但我觉得我不太同意你这个观点。从商业角度来讲,因为我们生产的不是一个杯子,即使它再卖不出去,也有售出去的可能,但对于艺人来讲,只要他不卖了,他就真的是一分钱也赚不到了,所以这个风险是远远大过别的行业的。但他只要赚钱了,他的盈利率就会超过任何行业,比如说赚百分之几百倍几千倍。我只是觉得……
  泉:我是觉得做艺人,比如说从历史上来看,很多成名歌手也做过公司,甚至做过一些公司高管,后来做经纪,但很多并不是很成功的。所以我们俩冒了很大风险,因为做艺人的思考和经营别人的思考是完全不同的。
  羽:但是从另一些方面来讲,举个例子,好的厂长是从电工做起的,这样他就可以把控每个环节。
  泉:他可以把一个东西做得很好,但是当他监督其他人怎么把这个东西做好的时候,所用的思考方法是不一样的,用的技巧也是不一样的。当然,他会了解生产流程里面的每个细节,会知道怎么做更好,甚至很了解工人的心态,怎样才能让工人提高积极性。但是问题是作为领导者不仅仅只有这些事情,
  所以对现在做厂牌来讲,对我们两个人来讲,我觉得我们都不能称之为商人,说实话;我们都没赚到钱,而且什么时候能赚到钱也不知道。
  羽:EQ和凡人现在这种半独立式经营走两条不同的路,我觉得这对于羽泉本身这个品牌来讲未必是件坏事。
  泉:我也同意这一点,必然会是这样的。
  羽:而且身为一个歌手,你总有要退休的那一天,作为老板也是我们身份的一个过渡吧,早晚会有这么一天的,只不过是什么时候开始的问题,结束不结束,我想永远都不会!
  泉:对,真正意义的结束是不会有的,只要你还有做这件事情的激情。但问题是我们的厂牌什么时候才能够随着市场变化理念呢,所以我就觉得现在做一件不要赔钱的生意已经很难了。而且,我们能坚持多长时间等待一个我们认为谈音乐好的时代到来也不知道,我就在想,做这些生意当然会有一些事情很有意义,因为我们是音乐人,我们爱音乐,所以会期待给更多的人机会,会发掘很多更好的有才华的人。
  羽:在中国选择经商,最大的诱惑应该是分母——十几亿人,他们需要各种各样的音乐,各种档次的音乐。
  泉:关键是这个市场还没到来啊!比如像SONY唱片早在十年前就冲着分母来了,可到现在还是这个样子,而且比以前更差了。这也不是个好的时代啊!
  羽:那是因为它没做出好的音乐,没找到好的制作人及方向。
  泉:不是这样的。他们不缺好的音乐,而是营销模式的问题。这两个厂牌要想生存下去,就要找到新的营销模式。如果是说我们要卖唱片,或者说这个歌手要去演出这个公司才能维持下去的话,这只是一方面,我觉得还能找到其他的可能。你比如说,这几年所谓的什么新媒体也号称是一种出路了,但事实上大家都知道,它在转变之后还得有新的出路,要不然的话……
  羽:没规矩就不成方圆。
  泉:我们不希望自己做那种商人就是敲大鼓扯大皮,那是没有意义的,如果那样的话,即使把自己的名誉价值都耗尽了,最后也不会有真正有意义的产品出来。反正这件事情如果解决不了,那这两个音乐厂牌现在继续死磕下去的话就会比较辛苦。
  对怀有理想的年轻的新音乐人,
  有什么经验和忠告?
  泉:做音乐厂牌的目的其实和这件事情很有关系,有理想的人很多,有天分的人不多,即使有天分的人够多,能变成天才的人也不多,所以我们希望完成把有天分的人变成天才,才能够真正改变市场,或营造真正成功的概念和价值。这一点我相信袁涛会经常回想他当时是怎么发现了这两个有理想的年轻人,关键还是因为他觉得这两个人好像能变成天才。

巅峰对谈(6)
羽:从一开始还是做自己,我想基本上有四点,但它未必是真理。但是从自己的一开始到今天为止去分析的话,首先你要有一个很清醒的头脑,因为只有有清醒的头脑,才会有合理的判断,这个“判断”你就要从自身与市场之间去做一些思考。再有一个就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路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身条件,有些人可能外貌上占优势,有些人是他能创作,有些人是能跳舞,有些人是擅长演戏,不是说爱好就一定能成为事业,关键是适合自己。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你的特点。作为一个歌手,你怎样让大家闭上眼睛一听就知道是你,怎样让大家一听到旋律,一听到一种音乐的气质就知道是你。还有就是一定要坚持创作,只有创作才有所谓的自力更生。就像我之前不懂得创作,但是我要求自己创作的原因是……我给自己做了个假设,假设我今天和某创作人是好朋友,他可以给我写歌,那未来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性是我们不再是好朋友,他不再给我写歌了,另一种就是他写不出歌来了。
  泉:那你相信几乎所有人都有写歌的能力吗?不过这点我倒是比较相信。
  羽:我相信,因为……
  泉:其实每个人都有写歌的能力。
  羽:写歌的能力,这个是感觉,每个人都有创作的感觉,作为一个专业人士,那种感觉很重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