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道争锋-第7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淡然看着,任得这方世界崩塌开来,再最后消失不见。
  待一切寂静下来之后,他仍是站在那个窟洞之中。
  而在脚边,却是有一团尺许高的墨色玄雾,只一眼看去,便就知晓,其是那玄阴天魔所最后一点精质所化。
  这魔头便是耗尽本元,也可以去往他处躲避,等待着浊气滋养,不用几载功夫,就可恢复过来,但落在他身前,这分明是表示臣服之举。
  张衍一转念,便就明白,腾族人口稀少,对被击败的异族,并不会完全斩尽杀绝,只是贬斥为部族奴隶。
  玄阴天魔受其影响甚深,故是眼下也做出了此等举动,但是即便此魔不愿如此,也无其他选择了,本元大损之下,已算得上是失去了反抗之力,张衍要是认真搜寻,不难将它找出,而只要表示顺服,万一侥幸存身下来,等恢复了过来,说不定还有取而代之的希望。
  张衍冷然一笑,他自是不会给这魔头任何机会,不说他此来是为取其灵机精气好壮大自身功行,便是当真把之带去了地表之上,也是养虎为患。
  心意一动,伏魔简已是化光飞出,在玄雾边上绕有一圈,发出一声欢鸣,简身之上发出一道明光,再往里一钻,随后便可见那气雾在一点一滴缓慢消失,这魔头似察觉到不妙,顿时般挣动起来,但在那灿烂明光包裹之下,此却是无用之举,仍是被不断侵吞。
  张衍在旁坐了下来,静静看着这番变化。
  整整过去一月之后,伏魔简彻底将那一团气雾吸摄干净。
  至此,这一头玄阴魔已是从这方天地之中消失,不复存在。
  张衍心意一召,将伏魔收了回来,他并不急着离去,而是打量着四周。
  这处洞窟的确有些不同寻常,腾族千方百计迁居到此,后来与泯族一场厮杀,也未曾损折此处分毫。
  那魔头言说此处有异宝,当非是虚言。
  他试着感应了一下,顿时有所发现,行步到那宝座之上,稍微看了看,又走至后方那面大璧之前,起袖一拂,听得哗啦一声,其上石壁纷纷碎落下来,露出一堵秀美无伦的玉墙,看去略微有些弧度向左右两侧延展,上端直直伸入顶处,下方亦是深深扎入底下,难以推断其具体大小。
  他仔细察看过后,已差不多明白其用途,想了一想,目露奇光,暗忖道:“莫非是那物不成?未想到果真存在。”
  东荒神国之中有记载,传闻此世开辟之后,地下有一根天生地长的神秀大柱,无论哪个族群居其近处,久而久之,便会获得一种与生俱来的独特神通,而自生原来就有神通的,也会在原来根底之上变得更为强横,那腾族眼目克服天魔之能,不定与此柱有密切关联。


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柱神秀连天地
  张衍看着面前这根神秀大柱,心下也是感叹天地造物之奇。
  山海界中,不知有许多妖魔精怪生来就有神通,天生便压其余族类一头,一旦得了机会,便十分容易壮大起来,譬如那灭明氏、莲心蝶皆是如此。
  还有那天鬼族,其能横行西空,不但是因为得了钧尘界相助的缘故,还有那化虚无形神通,也是起了莫大作用。
  只有那东荒百国之人从来没什么天生神通,唯有依靠自身修炼,一代代积累传承,才渐渐能与诸多妖魔异类相争。
  假设其等当年得了此柱相助,想来就是另一番局面了。
  他上前一步,一指点在那柱身之上,试着把法力送入进去,想要看一看这柱身到底有多少高下,是否可以搬挪出去。
  这一试,就是半天过去。
  他发现自己先前还是小视了此柱规模,其很可能一直往上延伸到地表,而下方更是去往不知多少深远,怎么也无法探到尽头。
  摇了摇头,正要把手收了回来,这时他目光一动,却是在这里面感觉到一股阴秽之气,辨了一辨,顿时知晓,这应该是先前那玄阴天魔所留,看这模样,其有一段时日曾停留在这柱身之中,而且时间还颇是不短。
  他不禁一挑眉,若是寻常族类得到一门神通,那是十分有用,甚至对化丹之下的修士也可能有一定助力,但也仅此而已了,如玄阴天魔这等大魔头,此柱表面上对其的影响就极其有限了。
  那么此魔为何还要身入其中,莫非是此柱还另有他用?
  他转念下来,觉得这等可能极大,于是再试着感应了一下,发现那股残留气机往下延伸,好似贯通去无尽深处,便就顺着追索了一阵,但随着灌入柱中的法力愈加增多,这柱身之上竟是开始放出道道光亮,同时隐隐生出一股吸摄之力,似乎要把他带入进去。
  察觉到这一点,他目光一闪,不由生出了一个猜想。
  在原地思索一会儿,转过身来,出了这处洞窟,乘光而行,很快就到了通往下一层的入口处,一刻不停,纵虹而下。
  这里依旧是浊气浑沉,与上层一般无二,他未有停留,遁光一转,很快找到更下一层入口,继续前行。
  如此下去三层之后,却是发现这里并无通往下层的门户,似已是到了尽头。
  然而他却更是确定了此前所想,祭起一道剑光,化入土行真光之中,再穿入地底,直往下行。
  那剑光之上有神意附着,行有半天之后,眼前霎时一敞,已是成功到了地渊第四十层地界之中。
  然而这里,却不是似上几层那般浊气弥漫,死寂一片的模样,而是与地渊前二十层有些相仿,更有许多狰狞古怪的虫豸宿住石缝之中。
  探过之后,他又往下层去,一连数层,皆是眼前这般模样,心下顿时有数。
  数万年之前,至少在地渊四十层往上,本来当是浊气稀少,不然腾族也不会居住在此,即便不惧魔头,此族也需吞吃血食,而浊气若是浓郁一定境地,当是寸草不生,生灵绝迹才对。
  后来那玄阴天魔到了此地,才渐渐将其所处的上下数层都是污秽了,此魔头来自地渊更深之处,而且当年应是借了那神秀大柱之力,才来至了这前四十层中,并将此地生灵俱是灭杀。
  若无差错,这神秀柱应是可以令生灵在地渊各层之中挪动。
  只是此处距离地表已是不远,这魔头纵然十分依赖浊阴灵机,可同样也可以吸摄神魂来增长实力,派遣一个分身上去,当也不难,可奇怪的是,其似从来未曾如此做过。
  张衍想了下来,也是猜到了其中一二原由。
  在腾族识忆之中,地渊入口处还有不少强大的族人,很是能够克制魔头,更为厉害的,就是那遍照一切日月二君。
  天魔很可能也以为此二人为真,故是从来不敢贸然上去地表,只是在下面老老实实的积蓄实力。
  他感叹一声,要非这个误会,山海界地上生灵恐要遭受一场浩劫了,至少地表局面绝不会是今日模样。
  实则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只一头玄阴天魔,许还不足支撑到他修至力道圆满之境,若是再擒得一至二头,那就十拿九稳了。
  地渊深处能生诞出一头玄阴天魔,那必然也会有第二头,要是一层层下去太过缓慢,那自己是否也可以利用那神秀大柱挪移到下方呢?
  他想到这里,收了剑光回来,在此层之中寻到了那神秀柱所在,见其同样是被重重石壁包裹,将之震裂后,柱身便显露了出来。
  他行至近前,试着把法力灌入其中,不久之后,那大柱之上光亮又起,而股吸摄之力也是再是生出,这回他未有抗拒,往前一步,整个人没入其中。
  在入内一瞬间,顿时觉得自己似身处一股流水之中,而周围只有一片茫茫光亮,只是一瞬之后,他身形一顿,被一股柔和力量缓缓向外推出,这时他察觉到一股阻力,知是被山壁所挡,法力一激,轰隆一声,将四周坚岩全数震开,缓步走到了外间。
  举目四顾,见此地有不少方才所见到得古怪虫豸,因为是去得不远,若是神秀柱一气送他过去数十上百层,怕就难以辨认了。
  他放出剑光上下游走了一遍,很快知道了身处之地,这是地渊第四十三层,自己并未去得太远,但也不近了,比自己一层层下来却要快上许多。
  他稍作思索,回身一按大柱,再次使动法力,这一回却是试图往上返行。
  然而此次却有不同,在付出海量法力之后,柱身之才上渐渐显出光华,他并不犹豫,举步往里走去,待再出来时,见自己回到了那腾族所在洞窟,那第三十六层之中。
  到了此时,他已是心中了然,利用此柱,自己可去往法力所及之处,并且路途越遥,所需法力越多,假若追着那天魔留下的气息而去,想来不难去往其原来所在之地,不定那处就有更多魔头。
  想到这一点,他不禁微微一笑,这却是一个意外收获。
  不过他并未贸然动作,他深知越往下去,浊阴灵机越是浓郁,要是气机浓浊到了一定境地,哪怕是灵门修士,也需要护住身躯心神,不使受得侵染。
  假设玄阴天魔在这等地界里,神通之威可要大上不少,此消彼长,可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需要再做一些准备才是。
  而且随着这个发现,有一个极大隐患也暴露了出来,需得设法解决才是。
  张衍闭目思索了一会儿,便转身往上行来,很快又回到了三十层中。
  冥泉宗一名元婴长老奉命守御此地,忽见一道宏盛清光自下方冲出,忙是迎了上来,打个稽首,恭敬言道:“可是张真人么?宇文真人命在下等在此处迎候真人,若有吩咐,可以吩咐小道。”
  张衍一挥袖,将身外清光散开,他一点头,道:“请宇文掌门来此,贫道有要事与他商议。”
  这冥泉长老一听,心下一紧,忙是道:“真人稍待,在下这便前去通传。”
  过不多时,就有一道滚滚黄烟自上方落下,宇文洪阳现身出来,上来打个稽首,道:“听闻张真人有要事相寻?可是与那天魔有关?”
  张衍言道:“贫道已是将那些天魔诛杀,此回还遇得一头玄阴天魔,只是除此之外,却是另有发现,宇文真人请随我来。”他一转身,就往下层遁走。
  宇文洪阳听得玄阴天魔,也是一凛,他也未有多问,驾起遁光跟了上来。
  未有多久,两人来至那神秀大柱之前,张衍将此柱用途告于他知,并把玄阴天魔可能来自下方的猜测也是一并说出。
  宇文洪阳听罢,神情微凝道:“如此说来,那魔头可借用此柱上下往来了?”
  张衍颔首道:“此辈往来其实并无那般容易,但有一头玄阴天魔到此,那么将来也很可能会有第二头,第三头出现,这便需早些做好防备了。”
  宇文洪阳思忖道:“若是天魔,我灵门镇压不难,可要是玄阴天魔,因我六宗还无一个凡蜕修士,这便就需布置大阵,以我冥泉宗镇派之宝镇压,方能确保无碍。”
  张衍道:“不瞒贵方,我需用玄阴天魔炼一外药,故决意往下一行,贵方不妨在上早些布置,以应万一,待我事毕之后,如何处置此柱,全由贵方决断了。”
  宇文洪阳知他所言何意,只要他们去往下方,将某一处神秀柱打断,即便阻止不了那些魔头上来,也不难阻碍其脚步。
  他想了一想,沉声道:“多谢张真人告知,此等天地至宝,于我灵门而言,固有凶险,却也同样是机缘。”
  张衍笑了一笑,已是知晓他的选择。
  宇文洪阳又道:“真人要去往地渊深处,不妨带上此物。”
  他从袖内取了一枚黯淡无光的昏黄晶石出来,“此是敝派祖师所留,带在身上,可免浊阴侵体,真人不妨携了去。”
  张衍接了过来,发现此物一入手,身外浊阴灵机立时并隔绝在外,不禁点首道:“我本来准备回去炼制几件法器,再去地渊深处,既然此物,也就不必再往返奔波了。”
  他将此石收好,道:“地渊深邃无尽,贫道此去,也不知什么时候回来,若是有我门下弟子来寻,宇文真人令他们去问玄武真人就是。”说完之后,他一按那神秀大柱,过去十来呼吸,整个人就消失在了光芒之中。


第一百二十章 一纸敕封授真君
  浑天青空之内,一片汪洋大海上,兀立有一座座高大石崖,细细一数,怕不有万数之多,其上都是建有错落有致,华美精丽的砖木楼阁,不少背生白色羽翼的羽民在崖外上下飞动,时不时有一些还遁入海中,似在采摘着什么。
  在那最高一处崖塔之上,姜峥盘膝坐着,眉心之中有一道紫光忽隐忽现,顶上煞火飞动,在身外流转不停。
  许久之后,那紫色气光不见,他才徐徐收了法力。
  他思忖道:“恩师所赐这紫清灵机果是玄妙,靠我自家修炼,法力增进缓慢,但得这灵机相助,修为却是屡有长进,虽此气如今已是耗尽,但根基已是稳固,再有两三百载之功,许就能到二重境了。”
  功课完毕,他起得身来,来至楼前,望去海上,见碧海水面青天,水面之上时有鸥鸟飞翔,欢鸣阵阵,不觉心神一畅。
  四年前,他与刘雁依、田坤二人到了此地后,合力杀死了那头元浑,本也不想在此处多待,但是未想到,送至门中的外药效用极好,对宗门大有用处,周崇举甚至亲笔来书,望他们能设法多送一些回去。
  于是三人商量下来,决定分开,各去一地立下宗门,日后就可将此等事交托给门人处置。
  因有数味重要外药都是生长在临海一代,而且一在西,一在北,北地妖魔最多,又人烟稀少,刘雁依身为大师姐,又是三人中功行最深之人,便就主动揽下北地之事,而姜峥则来至西地海上立起了一家宗门,并在当地收了不少羽民为弟子。
  羽民乃是浑天青空之中第一大族,这个族类虽然数目众多,但是天生与世无争,从来没有那么鬼蜮心思,凡是入了宗门的弟子,都是日日夜夜修炼,进境倒是极快,尤其天生就会飞遁,做起事来方便不少,数年下来,也是有了一番气象。如今弟子数目也逾千数。
  这时忽见一道遁光自海上疾掠而来,这正是他此前派遣去海外探查妖魔迹象的弟子,便把门外候命的弟子唤了进来,“闻昭从海上回来了,看去甚至是疲惫,你去丹阁拿三枚正气丹给他服用,稍候叫他过来见我。”
  有半刻之后,门外进来一名高大英武的青年,肩宽背阔,其背上长有六只洁白羽翼,他上来躬身一拜,道:“老师。”
  姜峥欣然点头,道:“免礼。”
  这是他在羽民之中收得资质最好的一名弟子,姓闻名昭,入道时已经有十七岁,就这三四年之间,不但功成开脉,而且修到了明气二重境中,眼见三重境也是在望,他也是生了爱才之念,有意把他带了出去,收做真传弟子。
  闻昭直起身来,道:“弟子奉老师之命出外查探,还有两天才是潮汛,那海上却已是妖气弥漫,看来恕王公已是在纠合水族部众,再度准备上岸作乱。”
  所谓恕王公乃是一头鱼妖大圣,此妖平日躲在深海之中并不露头,每过一甲子,便会带着麾下水族才来祸害陆上生灵,并要求其送上无数血食,此地羽部族也是深受其害。
  姜峥嗯了一声,这鱼妖虽未到来,但气息已至,他不难判断出其实力,便无有惊辰天宫在手,他也不难将之灭除,便道:“徒儿,待解决了这妖魔,为师要回一趟宗门,你随我一同去。”
  闻昭一听,面上满是兴奋欣喜。
  他曾见过自己这位老师以大法力移山倒海,生生在海上造出万余座大崖塔,可供百万族人栖居,自那之后,便一心修道,期冀有朝一日也有此般法力,如今终于有机会出去浑天青空,去往宗门之中,他哪能不激动。
  只是这时,他忽然想到了一事,有些忐忑道:“老师见谅,弟子那胞弟年幼,不知可否一同带上?”
  姜峥笑道:“我辈修道人不夺俗缘,你若有族人亲眷,可一起同行,宗门之中,自有安顿他们的地方。”
  闻昭大喜,道:“多谢老师。”
  姜峥这时忽有所感,他向外看去,远远见得一道千丈来高的海潮正在涌来,心下忖道:“已是来了么?倒是来得快。”
  他关照道:“闻昭,你带着师弟师妹看好此处禁阵,不要放人出去,为师去去便回。”言罢,他便腾身而起,到了天中,就身化一道卷扬万里的煞火气云,向着那怒潮飞去。
  钧尘界,一艘巨大无匹的渡空法舟正在虚空之中行驰,安真君与邵真君二人正在舟上对弈。
  邵真君棋力略逊,连输三局之后,自觉无有胜望,看了看外间星辰,“不知到那西陵天域还要多久?”
  安真君见他无心再下,一拂袖,把棋子收了,看了看牵机针,道:“大约还要一二时辰吧。”
  邵真人抱怨道:“这等小地界,连阐龙阵道都是未有,却要我等费时费力来回奔波。”
  安真君叹道:“玉梁教势大,我积气宫尚有不及,这盘踞西凌星域之人修为与我辈实力相当,如今诸空之中,这等人物极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