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道争锋-第4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衍瞧得仔细,这女童身上并无半分禽兽气息,又非法宝真灵,更非草木精灵,当是人属无疑,只是长得如此娇小,不是法术使然,就是天生如此了。
  洛清羽笑道:“莘奴乃是靖人,是祖师当年自天外携来,充作仆役之用,而今万数载繁衍下来,已有千万之数,在这玄泽界中分作三陆十国,虽能修行者甚少,但个个灵慧,殿主若有事,可随意差遣。”
  莘奴也用清脆声音道:“殿主老爷可有什么要吩咐的,尽可使唤莘奴。”
  张衍言道:“我初掌真殿,尚不熟悉,你且带我走览一番。”
  莘奴一听很是欢喜,道:“请殿主随小女来。”
  洛清羽打个稽首,道:“既如此,我与庄师弟便先退下去了,我二人在海上觅了一处洞府修行,殿主若是有事,用牌符相召即可。”


第二百五十二章 玄泽海界,金阁观法
  张衍随莘奴在大殿之中转了一圈下来,已是大致了解此地情形。
  只这一处左殿名下地界,就有三座飞峰浮岛,其上有八塔九观,百余座宫阙。
  实则若是详究,此处也不过只是供他驻足之用,这一大片海域,连带内中所有洲陆,皆在他这名殿主执掌之下。
  莘奴指着山上一座耸立入云的大塔楼,道:“老爷,此乃是三峰最高之地,名为观潮阁,亦是大殿中枢禁制所在,老爷若有意,将之炼化之后,就可挪动岛峰,去往辖下海界任意一地。”
  张衍心中微动,听这言语,似海界还不止一处。他望了望云中塔楼,手一抬,道:“我一人上去便可,你且先退下吧。”
  莘奴盈盈万福,道:“老爷如有吩咐,可随时呼唤小婢名字。”
  张衍微一点头,随后轻转法力,身化一道长虹,沿山脊直往峰头之上飞驰。
  那塔楼看去不远,但以他遁速,却也用了十余呼吸才到,在楼前落下,身上金印一闪,塔阁立时感气而启,两旁金环玉链缓缓收起,石门隆隆降下。
  他负袖踱步入内,放眼一阵打量,楼阁由十数根蟠龙金柱支撑,脚下玉板满是精细纹刻,俱是一些不知名的鸟兽虫鱼,正中有一法台,两侧有玉阶盘旋,形如蜷曲龙脊,再往后,则是一面厚实石屏,看模样,却是一头尾相抱的双鱼玉盘。
  他施施然走至台上,站定之后,起指一弹,玉盘一转一分,自里露出一副舆图来。
  霎时间,他似如立天极,俯瞰下方,面前偶有雾云飘过,耳有海水奔流之声,成百上千洲屿在眼底一一掠过。
  此是这处玄泽界界图,只是比他之前想象更为广大,竟有十数海界之多,而彼此之间,则皆有一处涡漩相连。
  而他脚下这处,正是三处最为广大的海界之一,按图中所示,往西而去三千里,有一涡团,正是去往右殿治下海界之路。
  在他头顶云海之中,方才是那正殿所在。
  尽管无有什么禁制阻挡,但其上罡风英砂与外界别无二致,以他眼下道行,暂还无法去到那处。
  看到这里,他心下也是不禁感叹。
  他去过小界之中,以瑶阴派最为广大,整座山门皆在其内,可与此地一比,却是天渊之别。
  虽还不知昼空、上极两殿是何模样,但想来也差之不远。
  而能凭一己之力开辟出这三处小界的太冥祖师,其道法神通不知是到了何等地步?
  可以说,只要浮游天宫与这上三殿尚存,溟沧派便根基不坏。
  再来回扫视几眼后,他却发现图中山水地貌虽多数有名,但仍有一些地界只有山形图画,未见注释。
  细细观去,这些山水名称笔迹不一,却是出自不同人之手,心下顿时了然,这些地界恐原先皆是无名,此些因是前任殿主探搜这片海域时顺手所录。
  念及此处,他顿时来了些许兴趣。能到渡真殿偏殿为殿主的,当都是到了元婴三重境中,此时需得寻求成就洞天之法了,却还在这里四处走动,且非是一个,而是个个如此,那必是这里有对其自身有用之物,若是有暇,也不妨转上几圈。
  良久之后,他起袖一挥,舆图一阵波动,如清风散去,自后露出一座玉光致致的白石碑,正是那禁阵机枢所在。
  实则玄泽界因在浮游天宫之中,外有无数禁制,便连洞天真人不得允准,也无法闯入,这处禁制不炼化也无关紧要。
  卓御冥任左殿殿主时,从未在意过这些,这处观潮阁连半步也未曾踏入过。
  但张衍为人谨慎小心,并不想自家修持之时受外物搅扰,哪怕有万一之机也是不妥,是以得知有掌殿禁制之后,第一时间便往此处来。
  他上前两步,起手往上一按,庞大法力便灌入其中,手掌下便渐渐生出一道亮眼光华,只是光极柔和,丝丝缕缕,好似微波荡漾。
  半个时辰过后,他便将这机枢炼化,自此便可在这处海界之上自如往来。
  这时他身形飘起,上得三丈之后,便到了塔楼二层。
  此处当是一修炼精舍,香炉之中还袅袅淡烟,奇香扑鼻,来至一案几之前,拿起一卷书简,发现竟是一本游历传记,稍稍翻了翻,发现文字风趣,言语诙谐,看得出此当是一不拘小节之人,只是看落款名字,却是引起他注意。
  “何静寰?”
  张衍眉毛一挑,这位真人他也是知道的,乃是前代十二位洞天真人之一,论位辈还在上代掌门之上,只不知当年发生了何事,把自身遗蜕留在了地火天炉之中,门中似还无人知晓。
  他把游记放下,踱步到旁侧书架之前,又拿了一卷书简出来,不出意外,这仍是这位真人所书,其中所录虽也颇有价值,但未有涉及什么隐秘之事,字里行间还颇有一股意气风发之感。
  他点了点头,这当是此位真人才任左殿之主,洞天有望之时写下。
  那时应还是四代掌门在位之时,溟沧派内乱未生,一门之中不知云集多少俊秀英才,而何静寰能自诸多同辈之中脱颖而出,想来也是极为了得的。
  把此间书册一一翻看之后,见并无什么收获,他便默运法力,禁制转动,眨眼入到一座未经前人用过的丹室之内,而后盘膝坐下,便就入到定中。
  一晃两日过去,他算算时日,已是到得月初,就拿起案前玉槌,一敲身前玉磬,道:“莘奴何在?”
  过不多时,阵门一开,一小女童自里出来,万福道:“老爷有何吩咐?”
  张衍言道:“我这几日要去金阁观书,不在殿中,然此处禁制已启,你记得勒束族人,不可再随意走动。”
  莘奴道:“奴婢记下了。”她低头想了一想,问道:“老爷,你可有需要驯养的禽兽精怪?”
  张衍笑问道:“有又如何?无有又如何?”
  莘奴道:“前任许多殿主出去一回,便会携得不少灵物回来,以增此界生气,若是老爷豢养精怪,可划定一地,命佻人部掘石搬山,堆土成陆,无需老爷管束,奴婢自会带族人照料。”
  玄泽海界之中,因地域广大,本又无有生灵,是以需外界补入,只是能往渡真殿之人,最低身份也是十大弟子,有望攀升洞天之辈,到得此地后,多数只把心思放在修行之上,真正对此上心之人却是极少。
  是以近万载下来,此地繁衍最多的,反还是太冥祖师当初自天外携来的那些生灵。
  张衍思忖片刻,若是他能成功晋入洞天,那至少可执掌渡真殿千余载,那时倒也可设法给后辈留下些好物,眼下考虑这些,未免太早,只是再一转念,忽然心下一动,问道:“此事最早是谁人关照下来的?”
  莘奴似有一瞬间的迷惘,道:“奴婢也不知晓,只是心中似有人这般嘱咐。”
  张衍目光微闪,他想了一想,道:“等我回来再言。”
  言罢,把禁阵一转,眼前景象立变,已是到了渡真殿玄泽道前,他脚下踏起罡风,纵身出得殿门。
  陆心眉等长老俱在殿外庐舍之中修行,见他出来,赶忙起身行礼。
  张衍只是点了点头,便就飞遁掠过,直往天宫上方一座飞檐翘角,如金玉砌造的殿阁飞去。
  行不多久,身形一震,知是入了禁阵之内,耳边响起沈柏霜声音道:“这里禁止乃是诸位前代真人所设,便有牌符,也难自如穿行,你且莫动,我施法带你入内。”
  张衍依言不动,任凭一道法力裹上身来,将他卷入进去,须臾,便到得一处不甚广大的洞窟之内,面前是一座石桥,底下有潺潺轻溪流淌而过,其音闻之心神舒旷。
  过得石桥,却是一条螺转向上,形如蛇盘的石道,试了一试法力,发现无法飞遁,便一步步往上行去,这一走,却是走了半个时辰,方才在一处洞府前停下。
  他理了理袍服,便推门入内,见此处与经罗院布置相似,四壁之上满是石龛,里间皆是摆有一卷卷玉简书册。
  正中有一处石坛,沈柏霜盘膝坐于其上,身前置有一只灯盏,恰能将周围丈许之地照亮。
  张衍对其打个稽首,道:“沈真人。”
  沈柏霜言道:“这处无有什么规矩,此间有历代先辈所遗自身成就洞天之法,你自去看便是。”
  张衍对他一礼,便行至那处,探手一拿,便是一处壁龛内取出一册玉简,翻看一开,还未细览,一道灵光就射入额头,身躯不由轻轻一震,但只片刻之后,眼中便就恢复清明。
  沈柏霜不觉点头,这些玉简亦有灵性,甚至其中倾注有不少前代洞天真人那心得,若是观书之人道行修为足够,便可受此心传灵印,好比书录之人亲自指点,若是承受不住,便只能以目观览,这便难得真意,比之前者就大大差了一筹。
  张衍此刻只觉脑海之中多了许多妙诀真法,繁杂庞大,他遂将之逐一理顺,一遍看了下来,不禁陷入深思之中。
  过得许久,他摇了摇头,将玉简放了回去,走至下一处,重又拿起了一卷,同样是一道灵光入得眉心,而这一回,却似找对了路数,看得极为入神。


第二百五十三章 三法成道辨真诀
  金阁之内不仅藏有溟沧派前辈所留道书,亦有近万年来零零散散搜罗得来的派外密册。
  张衍用了两日功夫,方才把此间道书览毕,然而把手中玉简放回去后,他却是微微摇头。
  沈柏霜把眼瞧来,问道:“如何?”
  张衍稽首道:“恕弟子直言,此间之法,稍显粗糙,当非是上乘法门。”
  沈柏霜一笑,道:“你看得极准,我辈成就洞天之法,若是依高低来看,大致可分上中下三法,方才你所观者,乃是托物成就之法,详究下来,只能算是下法。”
  张衍点点头,丝毫不觉意外。
  所谓托物成就之法,其法是取一灵机充盛之物,令其本真性灵与己相合,从而借之以升晋洞天。
  此法虽是种目繁多,但最后能收功完满之辈,多数是在借器借灵一途之上。
  所谓借器,是修士法身与真器真灵相合,这等法门若是忽略诸般苛刻条件,只要知晓诀窍,道理上任何一名元婴三重境圆满之士,皆可照此施为。
  但知易行难,真正做起来却绝无这般简单。
  修士先是需寻得一个情愿与自家相合的法宝真灵,虽一旦功成,真灵就可脱去束缚,自此可转生为人,不再日日困在囚笼之中,受人摆布,但其中有绝大风险,多数真灵宁可维系旧状,也不愿做此事。
  似如崇越真观真器阴戮刀,就是其门中长老合宝失败,以至最后落得个半残下场,那名长老亦是因此散法身故,而多数之人,甚至连这一步也未走到便被阻住。
  至于借灵之法,与借器大同小异,只是所借者非是法宝,而是异类生灵。
  九灵宗东槿子当年化身入太昊派青寸山盗取芝祖躯壳,便是为此。
  再如南崖洲那位炼得朱烛王虫,最后被灵崖上人灭杀的无名道人,亦在此例。
  不过下法因灵机并非自身而来,乃是借托外器,今后甚难再能精进,记述之中只一人最后得以飞升,但这也只是传说中言,未曾有人亲见,是以在诸法之中,排在最末。
  然而这并非言此等修士战力便就羸弱,若是有人可借得杀伐真器成就,而又两相合契,那便足以傲视同辈。
  沈柏霜这时又道:“此法原先出自旁门,行此者多数与大道无缘,想你也不愿走此路的。”
  他一指上方,道:“中法皆在那处,你可再观。”
  张衍打个稽首,沿阶而上,到了金阁第二层中,见东侧壁窟之前,亦是摆放有不少道册,不过数目比之下法却是少了大半。
  他到了近前,稍稍扫视,见醒目之处有一红绸玉简悬挂,上前取下一看,不觉眼前一亮。
  此是一名名为易散衫的洞天真人所留,亦为前代十二洞天之一,乃是师徒一脉出身,此人性情和善,最喜欢提点关照后辈。
  当年在此执掌金阁之时,他因思及那些不能借用心传灵印法门的弟子观法艰难,怕其生出谬误,故而将中法成道之术细心整理,留下此简以予方便。
  张衍并不因此法只以言语记述便就看轻,反是耐心看了下去。
  中法乃是一名寄气之法,此间只记述了三种法门,第一种便是吸纳天地清浊灵气,淬炼法身,借此破开关门之法。
  十八平派斗剑时诸派所争乾天钧阳精气,便是天地灵气之中的清气。而浊气,则是天地开辟之后,明山秀水之中所凝先天灵机。
  世间任何修士,无论玄门魔宗,散流杂数,只要有机缘能得足够天地秀气,再佐以珍稀外药,皆就有机缘破开关境,但难就难在,这两气极是难寻。
  钧阳精气本是出自重天之外,有罡烈燥气,是以需经星石炼化方可为修士所用。
  自然,若得洞天真人若是亲去重天之上采攫,也不是不可,但回来之后,还需反复炼去其中伤性害命的杂气,弄个数十上百年并不算久,费时耗力不说,最后所得还百不存一,因此少有人会去如此做。
  至于浊气,更不易得。此气除可用来破境,亦能拿来炼宝炼药,是以自上古之后,已被修士采摄至绝,若当真要用,那只能以数目繁多的地阴灵药炼化,方可得之。
  周氏秘法之中的白月英实,就是如此得来,不过用来炼就法身尚好,如是用来破境洞天,那是药力远未足够。
  张衍心下思忖道:“典籍上虽言地阴浊气已绝,但这未必是真,否则诸派也不会对钧阳精气如此看重,各派手中,定还有所收纳。”
  他往下接着看去,上面所记述第二种法门,则是借用前代飞升修士本元精气之术。
  飞升真人破界之前,会在躯壳之内留下一缕本元精气,要是后辈弟子与其一门所出,又同源同法同脉,得此气后,再有门中珍药相助,亦可得入洞天。
  这等法门,却唯有立门久远,根基深厚之派方可做到。
  而因为世家一脉天生血脉相传,是以在此途颇占便宜,其等多是借此成就。
  张衍修习过《澜云密册》,不禁暗想:“传言当初孙真人曾在山中得此道术,当日说不准也是得了这一缕精气。”
  玉简之上所载第三种法门,却是最为玄异,乃是取决于一缕关乎自身的气运。
  修士走此道途时,需把心神寄托于一事之上,随后千方百计去达成目的,其间需得历经种种困苦磨练,越是艰难,则未来达成之时成就越高。
  譬如陶真人当年在开派清羽门,便是行得此道,此前他在东华洲数此立派,皆被南华派所坏,最后在东海之上一立山门,自身也就籍此晋入洞天。
  再如百里青殷、杨破玉等辈,同样是走得此道。
  要是他们在争夺魔穴时能把玄门拒挡在外,自然也能迈入此境,算是得了中法。而如素晏钟一般只敢在外间窃气,借以攀附灵穴,就是成了,那也只得了下法而已。
  这三法之间并无严格划界,如何做只看自家抉择,万载以来,亦不乏才智杰出之辈为求大道,三途同修的。
  张衍看到此处,心下一动,忽然想及之前渡真观中,莘奴曾言搜罗生灵一事。
  要是他猜测的不差,这当是前辈先人有意留下的一条成就之法,如能使玄泽海有的亿万生灵繁衍生息,事成之日,想也可证洞天。
  不过半个时辰,他将这枚玉简览毕之后,不过并未将其余道书弃之不顾,仍是拿起看了一遍。
  过去两日,他才自金阁二层下来,行至沈柏霜面前,执礼道:“弟子已是把中法看过,请教真人,在何处可以寻得上法?”
  沈柏霜看了看他,肃然道:“上法金阁之中并无记述,只是此法少自古少有人能走通,若是不循此道,得之反而有碍功行,你当真要看么?”
  张衍笑了一笑,道:“未曾观取,安知不合我意?”
  沈柏霜道了声好,他起手一点,一道金符飞出,没入他眉心之内,并郑重言言道:“此是我溟沧派不宣之秘,不经允准,不得私授门下弟子。”
  张衍肃然点首,随后寻了一个蒲团,坐下用心祭炼。
  不一会儿,他将此符炼化,便有法诀在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