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御仙魔-第4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晔若有所悟,微微颔首,陷入沉思。
    通天教主却喟叹道:“圣佛此言,的确是修行至理。
    “修为到了仙人境,修士就能够长视久生。但这并非不死,且不说金仙境以下,寿元本就只是千载时光,就算是大罗金仙境,一旦在战斗中神魂俱灭,也是化作飞灰的下场。
    “然而我等修炼至大罗金仙境,对此界天地法则的领悟,已经到了极致,再想更上层楼,明显感觉到力有不逮。究其根本原因,是找不到前路与方向,就像站在河边的人,看不到桥梁,只能徒叹奈何。
    “恕我直言,就算是飞鸿圣佛,战力冠绝佛域,那也只是修行资质带来的,不是境界多高。好比凡夫俗子,大多只能扛百斤重物,有人却能扛起九鼎。但两者其实没有根本不同,都是血肉之躯罢了。
    “此界中的灵气与大道法则,只给了我们成就大罗金仙的可能,我们就只能修炼到这里。就像凡夫俗子,再是天赋绝伦,再是打熬身体,也顶多能够举起铜鼎。我们想要更上层楼,只怕非得打破此界束缚,去往新的天地不可。”
    听到这里,李晔不禁看了通天教主一眼。
    了解这个世界,去往新的天地,这是前仙帝临死之前,给李晔留下的两个终极问题,也是李晔的大惑之所在。通天教主这句话,跟这两个问题不谋而合。
    看来修为到了大罗金仙境,到了通天教主这个层次,的确是都意识到,真正束缚修士的,正是成就修士实力的这方世界。
    李晔抬头看向虚空深处,久久不曾收回目光。
    遥对星空,俯瞰大地,他想起人类的发展历史。
    原初时代,我们逐水草而居,渔猎求生,茹毛饮血,与野兽无异;而后逐步探索、认识这个世界,掌握四季时节,领悟耕作之法,懂得驯化野兽,文明遂进入农耕时代。
    再往后,随着我们对世界认识的加深,便发现了蒸汽,挖
    掘出了煤炭,探索出了电力,人类文明迈入辉煌的工业时代。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当我们对世界的研究进入新的层面,人类已经可以踏足宇宙。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真正认识、了解了这个世界的一部分,掌握了一部分天地法则,扩展了自我边界,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去往新天的可能。
    但也是因为这个世界的局限,我们始终无法得到真正遨游星河的力量。
    在我们靠双脚走路的时候,我们的版图只是部落那百里范围;当我们靠战马赶路的时候,我们的版图可以达到千万里;而当我们靠机械赶路,整个世界都进入了我们的眼帘。
    道路没有尽头,前方的前方还有前方,我们始终在探索,在扩张。
    如果道路有了尽头,那一定是因为,我们掌握的力量还不够强,不足以驱使我们走得更远——那可能是我们对世界的发掘还不够,也可能是这个世界只能提供这样的力量。
    想要去的更远,就必须在更远的地方获得新的力量。
    “大罗金仙已经是此界最强,却还无法踏足虚空。深邃黑黯的茫茫星河深处,到底有没有更为强大的存在?”李晔这样问自己。
    对于这个问题,飞鸿圣佛、通天教主或许没有答案,只能通过自己对天地法则的感悟,隐约知道天外有天。但李晔却无比确定,这种力量一定存在!
    因为他体内的龙气。
    还因为那些天道气机。
    眼看着飞鸿圣佛与通天教主等修士也陷入深思,李晔忽然想起了远在大洋彼岸的楚南怀师徒,想起了神力消失殆尽的玛雅人,还有他们描述中那些无所不在的供神灵降临的神殿。
    在李晔想来,如果神真的存在,那他们一定是达到“与天同光、与地同寿,我即天地,天地即我”层次的强大修士。
    比大罗金仙境界更高的修士。
    “所以说到最后,大罗金仙之上的圣人境,其实是存在的?”李晔想到了这一点,“玛雅人的神如果真的存在,他们跟我们又是什么关系?美洲原住民的体貌特征,跟我们几乎一样,难道我们果真出自同一族群?”
    李晔渐渐想到了他关注的核心问题:“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如果我体内的龙气、九缕流散的天机,果真都是他们所为,来日若是跟他们碰上,我如何确保自己的地位?若要跟他们对决,我能依仗什么?”
    李晔站起身,环顾四方。
    他深深明白,无论是走向星河,还是面对强敌,他能依仗的,从始至终,无非是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身后的追随者而已。
    与敌对战如此,击败他国如此,踏足星河同样如此。
    “我必须要掌握这个世界上的所有力量,已经发掘的,还未发掘的”念及于此,李晔眉眼如剑。
    无论如何,西域之役必须打赢。
    他必须征服这个世界,拥有这个世界,掌握这个世界上的所有力量。
    唯有如此,无论前路是什么,他才能不惧任何挑战。
    李晔结束蓬莱道门之行,带着大少司命返回长安,当天便紧急召集了宋娇和几位重臣前来议事,“不出三年,西域便会开战,此役不容有失,而且必须毕其功于一役,不能让战事拖延。
    “在此期间,务必尽量提升大军战力,保证战争期间各种资源不缺。朕今天叫你们来,是有两个决定要宣布,说
    给你们商议一下,若是没有意见就下令施行。”
    宋娇目不斜视,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李振和崔克礼则是相视一眼,猜测着李晔刚从平卢回来,会有什么样的重要决定。
    李晔伸出一根手指,看着宋娇道:“其一,青衣衙门派遣一百名大修士,即日起赶往大海彼岸,支援楚南怀师徒的征伐,接受他们的统领。”
    宋娇略感意外,凤眼微眯,犹豫了一下还是道:“西域局势紧张,正是用人之际,此时调集一百名大修士去海外,是不是太削弱西域力量了?而且皇朝马上就要向新罗、倭国用兵,正是用人之际”
    赶赴西域的修士,大部分并不是坐镇安西都护府,而是深入了黑汗、大食腹地,担负着渗透政教势力、刺探各方情报等各种任务。
    而向新罗、倭国用兵也就在今年秋天,皇朝已经在开始做准备。
    李晔没有回答宋娇的问题,继续道:“派往大海彼岸的大修士,必须要精通阵法,熟知天文地理,还要携带勘察灵石矿藏、灵植灵药的法器,不得延误。”
    听到李晔这么说,宋娇就知道,事情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只能俯首称是。
    先前皇朝有三百多名真人境大修士,这两年来,因为大军征战缕缕得胜,很多人境界突破,加上长安修行学院的倾力培养,人数已经超过五百。
    正因如此,李晔才能一下子派出一百人去美洲。
    言罢,李晔看向李振和崔克礼,“朝廷内部,要新建一个衙门,专门负责山川测绘、灵石矿藏与灵植灵药的勘探发掘,核心目标是寻找力量更加强大的修真资源,无论是用于制造法器的,还是辅助修炼的。
    “另外再增设一个衙门,深入研究法器、丹药,提升品质,无论是优化符文阵列,还是激发灵石灵药的原本潜力,必须精益求精。这两个衙门,品级跟六部相同!”
    此言一出,李振和崔克礼都是心头一动。
    这是要深挖皇朝在修真方面的物质潜力。
    现如今,大唐新得南诏、安南,对南方海外诸岛也开始陆续占领,而且马上就要跟新罗、倭国开战,可想而知,在这样大力度的资源发掘下,皇朝的修真力量肯定会有显著提升。
    好在大唐底蕴深厚,加上长安修行学院各个分院,对修士分门别类的培养,皇朝并不缺乏执行各项事宜的人才。
    李晔之前的诸多布局,如今正在逐渐显露它们的影响力。
    “臣等领命,这就下去草拟方案。”崔克礼和李振连忙领命。
    李晔点点头,没有就这两个问题多言。他做这些,其实就是加快加深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只不过是以资源利用的方式进行,简单粗暴。毕竟李晔现在要的,就是快速提升皇朝实力,统一修真界。
    到时候,融汇各方修炼体系对世界的认知,加以整理,形成完整体系,必然会升华修士们对大道本源的认知,多方研究之后,在某些方面引起质变性的突破,也不是没有可能。
    末了,李晔问道:“对新罗、倭国的战争准备,现在进行得如何了?”
    “出征计划已经做好,军力、物资都在调集。如果海河衙门的半法器海船可以一用,七月初大军就能开拔。”
    “好!”李晔抚掌而赞,旋即目光灼灼凝视众人,“皇朝大兴在即,诸事繁杂,还请诸公勉力而为。”
    “我等谨遵圣命!”
    帝御仙魔

第九十二章 有志者 事竟成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作为淮南中心地带,汇聚江南鱼米之乡灵气的扬州,在本朝地位非常。藩镇林立时,为了保障南粮北运,朝廷特意还设立了淮南节度使。
    跟安史旧部的河北三镇、屏障关中的中原藩镇不同,淮南、江南的藩镇更多意义上是经济藩镇,主要保证朝廷粮赋,这也是他们军力相对较弱的原因之一。
    高骈割据淮南时,之所以能够迅速起势,成为五大诸侯之一,扬州等地的财富支撑起到了极大作用。正是靠着这些,高骈才能收拢大量从中原躲避兵祸南下的势力,跟儒家相互裨益。
    高骈覆亡后,扬州儒门没落,扬州却依旧繁华。被改编为江南水师的淮南水师,大本营也正是在这里。
    高骈麾下最著名的两位将领——杨行密与孙儒,虽然师出同门,但为了江南水师大将之位,之前还是有过一番激烈角逐的。
    依照当时两人的地位资历,理应是孙儒出任统领,掌握这一支在当时看来,对朝廷极为重要的水师力量。但杨行密为人精明,左右逢源之下,硬是创造了一个机会,让朝廷看到了他训练水师的能力,而后多方走动,将统领之职谋到了手。
    为此,孙儒与杨行密虽然没有撕破脸皮,但也有了不浅的嫌隙。
    后来的事实证明,杨行密的确才干非凡,江南水师经过他日夜操练,精锐更胜往昔,淮南的河道江道为之一清,大大小小的水匪在极短时间内就绝了踪迹,颇受朝廷赞赏。
    而孙儒虽然心中不忿,在这种局面下,也是自知无法再跟杨行密争锋,只能绝了成为水师大将的心思。后来江防调动,孙儒就带着自己的一部分亲信,去了江南水师辖下的荆州水师任职,算是眼不见为净。
    扬州城杏花楼,孙儒青衫纶巾,作寻常士人打扮,坐在窗前饮酒。
    这次回扬州是奉了杨行密的调令,回来之后,杨行密却没有让他去官衙,而是约在这座两人在前些年经常相聚,但最近几年已经没来过的酒楼。
    孙儒不知道杨行密打得什么主意,然而这种被对方随意支使来支使去的经历,已经让他心中非常不痛快。他饮下一口闷酒,心里谋划着,是不是应该脱离江南水师,去岭南水师谋份差事。
    老在杨行密眼皮子底下做事,实在是心头不顺。
    不过他到底不是李晔的嫡系,这些年又在江南水师当差,在岭南素无根基,冒然请调,就算事情成了,只怕也没有好的位置给他。
    “且看杨行密这厮要干什么,如果他耀武扬威、欺人太甚,就算降职去岭南水师,我也认了!”孙儒重重放下酒杯,打定了主意。
    约定的时辰已经快要到了,街面上却仍旧不见杨行密的踪影,孙儒百无聊奈,时而看看繁华街道的景致,时而到处打量一下酒楼,渐渐地有些心浮气躁。
    酒楼依然是那座酒楼,这么些年过去了,陈设也都没换,依然是那般素雅。孙儒知道最东面那张食案腿上有一道不大的凹槽,那是他有一回跟杨行密拼酒,喝多后强撑不倒拿手指捏的。
    酒楼的东家依然是那个蹉跎半生的老儒生,年少时有匡扶天下的志向,后来迫于生计投身商贾,可谓是丢尽了祖宗颜面,所以整日抱着酒坛子度日。
    曾经他很喜欢跟孙儒、杨行密对饮,因为觉得他俩学识不凡,谈天说地很是畅快。每回喝多酒后,东家的酒槽鼻就会红得发亮,兴致来了也会大手一挥,意气风发的喊一声这顿免账,动作潇洒得就像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
    凡此种种
    ,仿若昨日,孙儒却已无暇想起。
    当年同窗情深的两个年轻人,现在有了不同人生际遇,再来这座酒楼,心情也会大不一样。作为失意者,孙儒是不会记起当年那些芳华的。因为当年的意气风流每回忆起一次,就是折磨当下窘困的自己一次。
    杨行密终于是来了,没有迟到,眼含笑意,满面春风。
    “孙兄,别来无恙?杨某公事繁忙,这回孙兄过来,我没有及早脱身出城相迎,孙兄不会怪罪杨某吧?你我毕竟是手足兄弟,想来是不会介意这些的。”杨行密拱手见礼,风仪儒雅,言行举止都无可挑剔。
    “杨兄,说笑了。”孙儒勉强挤出笑脸,对方越是春光满面,表现得越是风度翩翩,他心里就越是不舒服。他其实很不想称呼对方为杨兄,更愿意叫对方的官职,因为在他心里,两人已经不是什么手足兄弟。
    如果是,杨行密就不用把这几个字挂在嘴边,也不会真的抽不出空迎接。
    两人分别落座,孙儒自然是想直奔主题,问明杨行密调他到扬州来,又在这里相见的原因,把正事说完就赶紧各回各家。
    但两人身份地位现在有差别,主动权掌握在杨行密手里,而杨行密又明显兴致颇高,一坐下就滔滔不绝开始回忆往事,一副两人十分亲密亲近的样子。
    他指着最东面那张食案,说他有一回看见孙儒醉酒后抓着桌腿强撑不倒,还在桌腿上抓出了一个凹槽,谈到尽兴处大笑不止,还好奇的问孙儒,今天为何没有选那个两人之前常来时选的位置。
    孙儒当然不想再去那个位子。那是属于以前的,属于两个互为手足的年轻人的,而不是现在的江南水师大将与荆州水师统领。
    杨行密的高谈阔论、回首往昔,让孙儒逐渐忍无可忍。成功者说往事那是追忆芳华,失意者可没这个心情,曾经的芳华越是美好就越是让人难受。
    就在孙儒连干三杯酒,准备跟杨行密不欢而散时,对方终于收敛了笑容,止住了话头,神色也变得肃穆。
    叹息一声的杨行密,忽然以郑重的目光看着孙儒,认真道:“这回请你回来,其实是想让你继任江南水师大将。举荐的折子我已经递给了朝廷,听说陛下已经同意,只要你点头,就可以提前准备调任的事宜了。”
    突如其来的好消息,让孙儒怔了怔。
    杨行密举荐自己继任江南水师大将?他会这么有情有义?他自己为何要离任,难道是升迁?可天下水师,江南水师最大,杨行密最擅长的地方又是水上作战,哪里还有比江南水师大将更好的位置?
    在孙儒疑惑的时候,杨行密苦涩一笑,眉宇间多了许多掩饰不住的萎靡、落寞之色,“我成就阳神真人境的时候,过于心急,没有等到根基打好,便强行突破,结果伤了本元。
    “现在不仅境界没有提上去,气海反倒是落下了伤口,若是不立刻闭关几年,只怕是今生都将无望阳神真人境。所以我上表请辞了江南水师大将,准备回去安心修炼。”
    杨行密说到这,孙儒已经是惊诧不已,期间脸色数变,复杂至极。
    杨行密继续正色道:“江南水师,乃是大唐最强水师,船舰规模、将士素质都远超岭南水师,江南水师大将的位置重要非常。除了孙兄,我实在想不到还有何人能够担此重任。
    “这回我虽然是自作主张向朝廷举荐孙兄,没有提前询问孙兄的意思,但这也是为了国家大计,还望孙兄不要怪罪。”
    这番话说完,杨行密目光恳切的
    看着孙儒,希望对方答应接任江南水师大将的意思,是再明显不过。
    孙儒心中五味杂陈,看着杨行密一时说不出话来。
    他当然不会怪罪杨行密!
    杨行密离任之际,没有举荐自己的亲信心腹继任,而是让他来出任水师大将,这份情义足以表明,自己在对方心中份量不凡。
    一时间,往日争夺江南水师大将之位的嫌隙,在孙儒心中消失得干干净净不说,还感动得无法言表。
    “杨兄”孙儒一时口涩难言,“你的伤竟然这么严重?不会影响根基吧?”
    杨行密见孙儒神色激动,还开始关心自己的身体,就知道对方已经抛却了成见,便故作坦然的笑道:“孙兄放心,只要我闭关三年,应该没有大碍。”
    他这话说得言不由衷,孙儒立马感觉到,情况可能很是严重,这让孙儒对杨行密的感激又加重了几分。
    离开杏花楼时,孙儒已经是精神焕发,虽然关心杨行密的修为,但心中的喜悦还是按捺不住,故而脚步有些轻快。而杨行密却走得较慢,还跟那个壮志未酬的老东家,站着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