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御仙魔-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晔打小不能修行,曾今苦恼烦躁,甚至是自暴自弃,是她的朝夕陪伴,让李晔重新振作。后来她的修炼天资展现出来,一跃成为宗室天才,小小年纪就到了练气中段,成为万众瞩目的存在。
    而李晔却在阴影里,深味自己的孤独落寞,每当这个时候,吴悠都会离开自己的繁花似锦,进入李晔的寂寞幽深,和他肩并肩手牵手,陪伴在他身边,不离不弃。
    无论外人怎么说,是嘲笑还是感叹,是不屑还是嗤笑,她始终坚持如一,哪怕是面对吴弘杉的呵斥,她也不改初衷,就像她前两世所做的那样。
    但是随后的画面,却跟吴悠的经历有了偏差。偏差出现在李晔去沉云山的时候,在吴悠眼前的画面里,展现的是另外一个故事。
    李晔去了沉云山,却被李曜算计,丢了玉诀,也没有得到袁天罡的传承,最后被李曜赶出安王府,流落市井。吴悠被吴弘杉软禁,不准她出门,禁止她跟李晔接触。
    但吴悠还是想尽一切办法,偷偷跑出去,去见李晔。然而,她却逐渐受到李晔的冷落,到最后,甚至被李晔一次次赶了回去。吴悠不知道为何会如此,她感受到自己的心痛。
    后来黄巢攻克长安,吴悠为了保护李晔,独自跑出来,没有跟随吴弘杉逃去蜀中。有几次,为了保护李晔,她身受重伤,还曾倒在李晔面前。于是李晔认为她死了。但其实她没有,因为她要保护李晔,她不允许自己先死。
    就这样,吴悠看着李俨派人找到李晔,把皇位传给了他。于是,李晔又回到了前几世的轨迹上,满心家国社稷,夙兴夜寐,不曾有一日懈怠。当李晔夜对烛火生白发的时候,他没有注意到,在某处阴影角落,有一个纤瘦的身影,一直在默默注视着他。
    但是李晔的经历,跟前两世没有本质差别,纵然他有才能,但是江山已经糜烂到,不是凭借他一己之力,就能拯救的。
    到最后,吴悠眼睁睁在暗处看着,李晔在乱兵围来之际,被迫登玄武楼自焚。大火蔓延而起,吞噬了玄武楼。吴悠的心也死了。
    她没有找到李晔的尸骨,但她在城外的荒凉野地里,为李晔垒起了一座坟,把李晔小时候送给她的玉佩,埋进了坟墓里。在那座黄土堆前,吴悠静静做了三天三夜,然后孤身行刺朱温。
    画面到这里戛然而止。
    吴悠再度恢复视野的时候,发现她还在古剑之前。
    漂浮的古剑后,那座影壁已经没有光芒,陷入沉寂,好似从来都没有什么变化,她也没有去经历她的三生三世。
    “你,恨他吗?”沧桑空灵的声音问,悲悯之外,还有化解不开的愤怒。
    吴悠紧紧咬着下唇,直到殷红的唇一片苍白,被咬破之后又被鲜血染红。
    她的目光从茫然中渐渐恢复神采,那是坚毅如铁的神采,她一字字道:“我恨他。”
    “你应该恨他。三世了,你为她付出了人生,但他心中始终只有国家大义、江山社稷。他注定了是亡国之君,这是他的宿命,却不是你的,你为何要陪他?他根本就不值得你陪他!”沧桑悲悯的声音,有恨意有快意。
    吴悠重复道:“不值得。”
    “好。你可以去取问仙剑了。”沧桑的声音充满欣慰与希望,“手持问仙剑,成为蜀山掌剑人,去杀了李晔,他的宿命就会就此结束。而你,也将踏上大道。从今往后,你心中没有儿女私情,有的,只是脚下直通仙庭的通天之路!”
    吴悠站起身,一步步走近湛蓝的问仙剑,伸出手,握上剑柄。
    刹那间,蓝光流溢,无数光芒从剑身倾泻…出来,星星点点的光芒,充斥着空旷幽深的大殿,犹如银河倒悬在殿中,而吴悠衣发飞扬,眸如星辰。
    整个蜀山,震动如潮,千百灵剑,齐齐颤鸣,自动从屋舍从飞出,从四面八方,掠过山林,掠过山涧,掠过白云,掠过峰顶,齐聚问仙宫前。
    千百灵剑齐齐发颤,犹如群臣面君,战战兢兢。
    千百弟子,悉数从屋舍中飞出,来到空地上,遥遥看向问仙宫所在的方位,满脸敬畏崇敬之色。须臾,千百弟子接连下拜,“拜见掌剑人!”
    吴悠从问仙宫内走出,背负问仙剑,踏云雾而下,飘渺若仙,眉眼间神威不可侵犯。
    守在玉阶前的莫问愁,脸颊禁不住颤抖,眸中狂喜之色溢于言表,看到吴悠,她陡然浑身一震,一股臣服之心油然而生,不由自主拜倒在地:“恭迎掌剑人!”
    这一日,问仙剑在手,吴悠一步跨越大道,成就灵池真人。

第四十六章 天地一体
   凤翔境内某处山峰,有数名红衣僧人对月而立。
        为首之人肥头大耳,面容慈祥,仿佛随时都面带笑容。手里一串长长的佛珠有三十六颗,袈裟上有金珠一百零八个,环绕袈裟的金线二百零六寸。这副装扮清楚表明,他就是西域三十六寺之首,金山大雪寺主持,天罗。
        在山峰之下的平地上,有八百僧人盘膝而坐,那便是西域三十六寺八百僧兵。
        陡峭崎岖的山道上,一名白眉白衣的僧人拾级而上,他走得并不快,但须臾就到了山顶。
        天罗回头,与来人相见。
        “天罗师兄。”
        “法义师弟。”
        两人并肩而立,纵目远望,周围的僧人都退后几步,为他们让出空间。
        天罗微笑道:“大唐十八寺与西域三十六院,这回联合行动,为的是将佛法广传中原,造福苍生,令众生不再受苦。大唐江湖,实力最强的是道门,大小道观遍布九洲,道人多如恒河沙数。道门下受百姓香火,上有仙庭庇佑,释门进入中国八百年,未曾真正大兴,根由便在于此。”
        “然而如今却是不同,释门八百年蛰伏隐忍,道门八百年骄傲自大,形势已经完全逆转。道门不知团结,跟中国的权贵们一样,内斗不休,分为五大道门,各据一方。眼下天下大乱,道门想要大出天下,机关算尽,却因为安逸已久,最终输在修士实力上。”
        “万千道观,竟然找不出十个真人境,这等境遇,又如何能跟我释门数十金刚境相提并论?而且道门纪律向来不严,人人散漫,也没有我释门八百僧兵团这样的大杀器。此番天下之争,道门已经输定了!”
        法义大战归来,伤势未愈,回想起与李晔之战,他眸中不无忧虑,“道门固然不足为虑,然而中原并非无人。”
        天罗笑道:“师弟是说那李晔?”
        “正是。”
        天罗看了法义一眼,笑容将眼睛挤得很小,“能将师弟击败,杀我释门金刚境,实力的确不容小觑。然而我释门有十八金刚,三十六罗汉,李晔如何匹敌?”
        法义叹息一声,这也是他此时亲自来迎接天罗的原因,“十八金刚已是没了。”
        “什么?”天罗一怔,笑容僵在脸上。
        法义沉重道:“不仅十八金刚被李晔所杀,三十六罗汉,只怕也损失惨重,能否将李晔拿下,都是未知之数。”
        天罗一字字道:“师弟,出家人可不兴说笑。”
        法义苦涩道:“师兄,形势有变,都到了这份上,师弟哪还有心思说笑?”
        天罗沉默下来,眼帘微沉,不过旋即脸上又有笑容绽放,“那李晔果真如此厉害?他不过刚刚成就灵池真人,焉能抗衡我三十六罗汉大阵,焉能抵抗我三十六天音雷池领域?”
        法义沉吟片刻,平心而论,他也不觉得李晔能做到这点,良久后,他道:“师兄,有一句话,师弟不知当讲不当讲。”
        “师弟想说什么?”
        法义沉声道:“释门东传,目的便是中原,但一直受到道门打压,未曾兴盛,反而是在西域道门势力薄弱的地方,迅速发展壮大。早在数百年前,西域全境,就皆是佛国,百姓皈依释门,俨然极乐净土。”
        “然而这数百年间,西域三十六院,多次在积蓄实力准备充足的情况下,想要趁乱进入中原,先立足于江湖,再立足于庙堂隋末时,安史之乱时,释门都曾有过如此举动,但最后”
        天罗不以为意道:“不错,最后都无疾而终。释门积蓄的力量,还未进入中原,就被中原修士,闻讯到西域来,给打击的损伤惨重。”
        法义露出追忆和痛苦之色:“百年前,正是安史之乱的时候,唐皇帝抽调边军进入中原平叛,边防空虚,吐蕃、回鹘趁机侵入西域、河西,大唐边军战死无数,西域四镇与都护府一一覆灭,疆域被蚕食殆尽,释门也积蓄力量,准备进入中原。”
        “但就在释门准备大举出动的时候那人,那人青衫仗剑,出灵武,入河西,杀我释门金刚境数人;出阳关,入西域,连杀我释门修士千百人;最后单人上金山,闯入大雪山寺,以一己之力,杀我金刚境十余人!连当时的住持都未能幸免于难!”
        “最后若非六道轮回阵出动,大雪山寺,只怕在那时就要覆灭,西域佛国,只怕在彼时就要被倾覆!”
        “后来那人虽然重伤退走,但释门却一片哗然。”
        “数百年来,仗剑出阳关,上大雪山寺的中原修士,也不只他一个。但他们杀的人,加起来也没他多,而且最后都死在六道轮回阵下。只有他一人,能够重伤逃离!”
        “数百年来,敢于西行挑战释门,上金山大雪寺的,都是中原江湖一等一的天才高手。然而他们却不远万里,单人独骑出阳关,为求杀人,竟都慷慨赴死!”
        法义一席话说完,满脸都是痛苦之色,陷入回忆中不能自拔。
        山顶一时静谧下来,只有风声呼啸。
        对释门而言,那是不堪回首的往事,是大业的挫折与磨难,更是释门的伤疤与耻辱。
        天罗徐徐开口:“不错,这些中原江湖最惊才绝艳的天才高手,最后都死在了进山大雪寺,死在六道轮回大阵下。他们无一不是神魂俱灭,化为飞灰,不能入轮回,就此消散于天地间!”
        忽的他声音一变,充满铿锵金戈之气:“天才高手,慷慨赴死,此等气节,释门心惊,所以要大出天下,占据中原!九洲之地,人杰地灵,如此福地圣地,释门岂有不占之理?若是释门占了此地,那些惊才绝艳的修士,日后都会是释门的金刚、罗汉,如此,何愁释门不能大兴?”
        一席话掷地有声,远传数里,在旷野回荡不绝。
        法义眉头不展,中原有如此多气节无双的天才高手,释门果真有机会?
        或许是有的,因为现在天下大乱。
        良久后,法义试探着道:“师兄,李晔此子,会不会杀败三十六罗汉?最后让释门要出动六道轮回大阵,才能让他灰飞烟灭?”
        天罗不以为意:“三十六罗汉,已经数百年未曾一齐出现,这可是西域释门的顶尖战力之一!就算是当年那人,也无法硬撼三十六罗汉大阵,否则只有死!”
        “师兄,师弟还是担心。”
        “师弟,你被李晔击败,不会已经佛心崩塌了吧?”
        “师兄,师弟虽然鲁钝,但还不至于如此不堪。”
        “那就好,师弟,不妨直接告诉你,这回释门大出中原,可是有菩萨显灵,降下佛旨的。六道轮回大阵,早就不是昔日可比,别说灵池真人,仙人境以下,碰到六道轮回大阵,就要死,连逃走的余地都没有!”
        “菩萨显灵,为六道轮回大阵提升威能?”
        天罗冷笑一声:“而今,不仅九洲大乱,诸侯争霸,各族兴风作浪,那些觊觎神州福地的各族神灵,也都有了动作。吐蕃月神,回鹘摩尼门,契丹神教,南诏巫神,可是没一个闲着,听说上面已经打成一锅粥。”
        听到如此秘辛,法义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原来如此看来大唐这处洞天福地,让各方神灵都坐不住了。这回大唐君王失德,天下大乱,气运流散,百姓死伤无数,信仰崩塌,香火供奉大减,一直将神州作为洞天福地,和立足之基的道门仙庭,秩序不稳,力量来源受到极大削弱,这正是诸神侵入中原的大好良机”
        “仙界诸神大战,人间诸侯争霸!”
        天罗缓缓点头:“这次是释门八百年未遇之良机,自然要全力以赴。菩萨们降下一丝神力,让六道轮回大阵提升些许威力,也就不在话下。这大唐的天下,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大乱,真正的大乱。释门占得一丝先机,自然不能辜负这等机缘。”
        “那李晔那厮”
        “李晔必死,大唐必亡,此乃宿命。大道如此,人能奈何?且等三十六罗汉的捷报!”
        牛首山。
        绝顶之上,四位衣袂飘飞,气质如仙的大修士,面相西北而立。
        这四人,正是终南山掌门许平镜,蜀山掌门白惊雪,雪庐掌门吴金陵,洞庭湖掌门王三仙。
        绝顶俯瞰四方,群山大地都在脚下,夜风席卷呼啸,头顶银河高悬,繁星如海。
        此景,绝顶高百丈,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许平镜徐徐开口:“自古以来,中原国昌民强,威重四海,八方臣服,万邦来朝,文明如星辰般耀眼。中原何以能如此?不外乎人杰地灵四个字。山川秀美,合大道之所;沃野千里,养万民之土。如此福地,大唐之外诸邦,谁能相提并论?”
        “神州福地,胜于天下,所以才有大秦之强,汉、唐之兴。我道门,生于神州,兴于神州,以神州为洞天福地,得神州百姓信仰与供奉,数千年香火不绝,所以道门仙庭之盛,胜过天界诸域。”

第四十七章 仙人之道(第二更)
    “大唐道观无数,每一处所在,都是神州这块大福地下的小福地。神州四面,东蓬莱,西蜀山,北雪庐,南洞庭,中终南,又是为神州五大小福地。乃合大道、汇气运、得民望之所,所以有五大道门,盛于天下万千道观。”
    许平镜负手而立,继续道:“五大道门分据五大福地,理当大兴于天下。然而五大道门有了这等福分,自然也要为仙庭分忧。最重要的,就是守好大唐的天下,保证道门的地位。”
    “我等四人,加上张九陵,能成为五大道门掌门,是机缘也是责任,若是此生为仙庭立下功德,得到仙庭认可,往后未必没有位列仙班的际遇!”
    说到这,许平镜若有所感,抬头望向星海银河,低声呢喃:“天上白玉京,五楼十二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道人毕生追求,无胜于此。”
    感叹罢了,许平镜回头环顾众人,“我等道人,为仙庭执掌凡间,求的是道门长兴。所以每回天下大乱,道门大出天下,扶持诸侯问鼎中原。”
    “眼下,大唐皇朝即将崩塌,儒释道兵大争天下,域外诸族四面入侵边疆,幽燕、河西、西川、岭南,皆战火不休。天界之上,四方诸神,也在蚕食仙庭领域,众仙四面迎战。所谓天上地下,一体同生是也。”
    “天界乱,凡间必乱。凡间乱,天界必乱。”
    “如今唐皇帝失德,引得群雄并起,诸侯争霸,边境失守,影响了天界形势。祖宗疆土被人侵夺,各神各教得了疆土,汇聚了凡间百姓香火、气运、信仰之力,力量大增,由此,四方诸神趁势而起。”
    “连年征战,神州百姓死伤无数,气运流散,香火大减。凡间供奉之力大减,仙庭力量相应受到削弱,遂对四面烽火之势,无法雷霆扑灭。”
    说到这,许平镜叹息连连,满面愁容。
    蜀山白惊雪冷冷道:“如今这大争之势,丝毫不弱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候。甚至犹有过之。仙人若是被四方诸神击败,仙庭若是被四方诸神占领,相应的,四方诸神在凡间的修士、军队,得到各自神灵庇护,自然更加强悍,大唐疆土到最后,必为异族窃据。”
    “同理,若是神州先被异族大军攻占,失去凡间的信仰、供奉之力,则仙庭圣地,也将落入外族神灵之手。”
    许平镜长叹道:“每当异族入侵,凡间百姓,都期望仙人来救。岂不知,仙人也自身难保,在期待凡间扭转大局,去反哺仙庭。”
    “总而言之,值此危难之际,道门当上下齐心。先斩妖孽,再谋一统天下,而后驱逐异族大军,重建凡间秩序与信仰,如此才能与仙庭互相裨益。”
    说到这,许平镜目光炯炯看向其他三人:“李晔横空出世,扰乱天地秩序,必为妖孽无疑。他若死在释门之手,倒也罢了。若是不能,诛仙大阵,随时都要准备开启!”
    白惊雪冷冷道:“张九陵为了一己私利,去截杀两个后辈,如此不顾大局,岂非本末倒置,你们为何不劝?”
    “非也非也。”雪庐吴金陵摇头晃脑,“那两个后辈,虽然只有练气九层的修为,但听说却是仙人转世,不可不防。趁其实力还未完全恢复之时,将其斩杀,正是上上之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