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道门法则-第3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何?”
  “这回魏致真遇到硬手了,和景云安激斗良久,在第十剑上,将景云安击倒,能斗十剑,景云安不错……嗯?景云安倒地后,又被按在地上砍了十剑,这才弃箫认输……”
  天子不解:“试剑而已,击倒了还要按在地上砍?楼观的人那么霸道吗?这景云安自己也是,都被击倒了,为何不认输?”
  朱先见皱眉道:“此中内情却是不知……”随口猜测:“又或许是景云安来不及?”
  “还有么?”
  “暂时没了,详情还要等待后续。”
  天子想了想,问:“上回魏致真一剑击伤水云珊,这次却用了二十剑,同样是炼师境,斗法时的实力差别有那么大么?若是景云安和水云珊相斗,水云珊能撑几招?”
  朱先见解释道:“也不能这么说。斗法之时,修为的境界只是个底子,功法的相生相克、法宝符箓的威力、斗法双方的心性乃至当时的周遭地形等等,都是胜负的重要因素。当然,由此也的确可以明证,景云安确实强于水云珊,但强弱的差距并非简单的二十比一。”
  天子遥想片刻,叹道:“下一场就是上龙虎山挑战张云祥了吧?真想出了这深宫,好生去看一看。”
  朱先见摇头:“陛下还是要沉住气,以天子之身而修道,此为道门所不许。时机未到,此时若是传了出去,后果可不大妙。”
  天子道:“我这根骨本就是陈天师正的,功法也是陈天师所传,真不知道他们还想隐瞒什么!”
  朱先见劝道:“二十年都等了,何必急在一时?再者,陛下如今金丹已结,将来大道可期,天子之身,为何要与人斗法?”
  劝解两句,朱先见又道:“这次从秀庵又挑选了两名合适的秀女,已经安排入御花园了,陛下可要加紧修行。”
  天子喜道:“起初还不觉得,这些年来,越修行越觉得陈天师所传的秘术极好,尤其是这两年,陈天师说我资质越来越好了。”
  朱先见道了恭贺之意,询问天子在修行中的疑难之处,他是大炼师的修为,轻轻几句便解了天子的困惑。
  从御花园法阵中出来,朱先见飞符黎大隐:“请道录司向总观索要一份龙安府道门职司任命的档籍簿册,从嘉靖十二年起,至嘉靖二十二年。”
  “十年?这怕是有点困难。”
  “正因为困难,才请黎院使相助。今晚我在显灵宫略备薄酒,招待黎院使,望黎院使赏光。”
  “大炼师请酒,我是一定要去的,哈哈。对了,顺便和大炼师说一说这次开盘的收支。”
  “黎院使主动和我说银子,想必是收益不好吧?呵呵。”
  “唉,一言难尽,亏倒是没亏,但不如预期,咱们之前都看走眼了,谁想到顾南安和水云珊都是样子货,那么不禁打!只有景云安顶了一遭,但也就是二十剑,还是落败了,好在及时调整……今夜再议详情吧。”
  崇德馆山门前的第三场试剑斗法,最终以景云安的倒地认输而告终,这一结果立刻传至大江南北,江腾鹤也同样收到了消息。
  将消息发给江腾鹤的,是北道堂上清修的赵丽娘。
  “你那个徒弟又胜了,你们楼观真是收了个好弟子。”
  “有日月黄华剑傍身,水石丹法初成,不胜的话,回到大君山非家法伺候不可!第几剑胜的?”
  “景云安挡了二十剑。”
  “二十剑?看来得动家法!这场比试怎么打的?”
  “你哪来那么大自信?景云安毕竟是炼师境上沉淀已久的老修士,不要拿姓顾的和姓水的跟他比。”
  “你不了解致真,此子半岁便可开口说话,三岁吟诗、五岁成文,当年华云馆十八家宗门都抢着要收他入山,他却一口咬定要跟我学习楼观道法。其后几十年平平稳稳,看似没有殊异之处,其实是厚积而薄发。他水石丹法炼成之后,将来进境会越来越快,如果有一天他超越了我,你也不要太过奇怪。你等着看罢,再过几年,等他入了炼师境,元神生婴,连你都未必是他的对手。”
  “你这话什么意思?看不起我?等你回来咱们再打一场!”
  “和和气气的不行么?非要打来打去,你这脾性……”
  “我就这性子,你管不着!”
  江腾鹤摇了摇头,望向眼前气象开阔的绵绵群山。这里是思南府北部的辰山,佛道大争之前为佛门圣地,又名梵净山。年初之时,他被水云珊引至辰山之中,差一点便遭遇凶险,所谓在哪里跌倒,便在哪里爬起,因此他又回到了这里。
  此刻,他端坐在红云金顶之上,下面是万丈深谷,周遭视野极佳。
  看了片刻这群山的美景,江腾鹤将手掌一翻,掌中演化的手诀止住,红云金顶上陡然现出一个深邃的黑点。这黑点旋转着飞速放大,露出一扇散发着深邃古朴气息的大门。
  这扇大门内,是片虚无般的黑色,但令人无法理解的是,这虚无般的黑色中,各处景象又清晰毕见,可一览无余。
  大门内是个方方正正的院子,正中是棵参天大树,树下老藤缠绕之中,闭目趺坐着两个道人。
  江腾鹤法诀一收,大门如同在画面上脱离出来一般,飞到他面前,虚化为一个浓墨大字——困!这个字随即被江腾鹤收入掌心。
  两个道人顿时身形委顿,蜷伏在地上不停大口喘着粗气。他们身前身后,是满地残落破碎的桃花。
  江腾鹤冷笑:“大名鼎鼎的桃花源图?不过如此!”
  景云逸浑身道袍已经被汗水浸透,如同刚从水中捞出来一般,脸色惨白,勉力挣扎着抬起头来,望向江腾鹤,问:“这就是楼观丹符?”
  江腾鹤笑了笑:“最近参悟《无极图》,丹符之术又有进境,滋味如何?”
  景云逸惨然一笑:“认栽了,不是你的敌手,如今你待怎样?”
  江腾鹤道:“你既有当日,就别怪我今遭,权当给你们点教训,今后不要再妄动邪念!还有,回去之后,将水娘送过来,我家全知客要纳她为妾,这是我几个弟子的心愿,我这做老师的自是要替他们出面。应了这件事,就放你们回去,如何?”
  对景云逸来说,这无异于一场羞辱,但眼下形势如此,他又能怎么样?他是知道来龙去脉的,知道江腾鹤的愤怒,眼下不敢违逆,只好以道尊的名义起誓,答应了江腾鹤的要求。
  江腾鹤见他应下,又满是杀气的补充了一句:“还有,今后再敢对我楼观弟子动什么坏念头,定叫尔等再试试我的手段!伤我楼观一个人,别怪我取你于景两家十条性命陪偿,我楼观弟子若被尔等害去性命,我叫你崇德馆灭门!勿谓言之不预。”言罢,飘然而下红云金顶。
  景云逸搀起自家师叔,满嘴苦涩:“连累了师叔,是我的不是。”


第一百三十七章 鲤鱼潭边
  武陵源前这一战,令围观修士们个个兴致高涨,纷纷热烈讨论着其中的精彩细节。
  与衢州烂柯山一战相比,这次足足打了一炷香!虽说没有了那种飘然而至一剑制敌旋即又飘然远离的传奇逼格,但不远千里而来观战,谁不愿意多看会儿热闹?因此,对于这一战的过程,大众是满意的。
  但青衣和蓉娘却不太满意,始终以怀疑的眼神在魏致真和赵然身上打转,不时提出某种质疑,比如魏致真登台亮相时说话的方式,比如赵然头一天晚上不停接收和发出的飞符,以及飞符中偶然滑落的大额银票。
  但在师兄弟两人默契的不理不睬下,这两位也毫无办法,倒是憋了半天的骆致清忽然发了话:“假的!”
  蓉娘带着满肚子的八卦询问究竟,骆致清道:“以前我遇到过,对方也经常假打。”
  这个逻辑推理不太令人信服,但好歹是一种回答,赵然没时间关心这些,他身边又开始白光环绕了,不过这次却是他主动联络对方。
  “打景云安这一战,收到消息了吗?你们龙虎山有没有人来现场观战?”
  “日月黄华剑不愧重宝,水石丹法当真了得,楼观果然是楼观,大师兄就是大师兄。”
  “哈哈,贵派张炼师准备好了么?他有没有信心接得下我大师兄的日月黄华剑?”
  “这我如何知道,我七叔又没跟我说,能不能接得下,打起来不就知道了?”
  “你说有没有可能,我是说可能,你不要介意啊,有没有这种可能,我大师兄三两剑就将张炼师击败?”
  “完全有可能,说实话,我七叔在龙虎山炼师中排不上号,你们出的那本《君山笔记》把他捧得有点过了。”
  “哈哈,毕竟是炼师嘛,境界在那里摆着,多夸两句也不算过分的事。我的意思是,你就不担心,万一真发生了我刚才说的情况,龙虎山颜面上会不太好看?别人一提起来,就说游龙馆景炼师撑了二十剑,龙虎山张炼师刚三五剑就败了,然后以此来比对两家的实力……”
  “你到底想说什么?”
  “哈哈,我的意思是,如果你们龙虎山有这种担心,或许我们可以沟通一下……”
  “用不着,该怎么打就怎么打,我龙虎山屹立世间千百年,实力如何,不是一场斗法就能诋毁的,如果七叔三五招就败了,那是他自己修为不够,我相信天下没有人会因此就认为龙虎山做不了正一的领袖!如果真有这种人,我相信,我大哥会找回场面来的,另外呢,我也可以向你约战,你说对不对?其实我早就想和你,还有骆道兄约战了,你们来了龙虎山后,我们大可以谈一谈……”
  赵然没心情继续谈了,想从九姑娘身上讹这笔银子,看来并不容易。
  清羽宝翅进入江西饶州后,蓉娘准确的找到了一条蜿蜒的河流,这就是上清河,河边一座繁华的小镇,此为上清镇。
  上清镇的核心,是一座庞大华丽的宫殿群,这里是龙虎山张家的俗世家眷聚集地——天师府。
  清羽宝翅绕开天师府飞过,赵然从上往下看去,只见上清镇人口众多、市井繁华,怕不下数万人。按照蓉娘的介绍,这些人基本都是张姓,多为张氏后裔,难怪张家世世代代高道辈出,除了张家血脉一直保持得很好,资质天赋皆备着比比皆是为,也与子弟充足、选材面广泛有很大关系。
  绕过上清镇,前方十余里处,便是龙虎山天门峰,此处便是正一阁所在的道家福地。但此行却没有进入正一阁,而是来到后山的青云瀑下,这里同样是一片精美的宫殿,散布在瀑落而成的鲤鱼潭周围。
  九姑娘道:“我张家共有五脉,除了主峰本房外,其余四脉各在青云瀑、圣井山、龙泉涧、仙人洞,这里是元字房一脉,魏师兄不是约战我七叔么?我七叔就在这里。”
  这番话一出口,赵然就明白了。
  这一战被安排在天门山洞天之内,表明了张家对魏致真的重视和尊敬,同时也将绝大部分乱七八糟的各色人等挡在了山门之外,无论输赢,影响有限。
  而将斗法之地选在了青云瀑元字房,这是告诉包括楼观弟子在内的各家宗门,这一战只是龙虎山五房之一元字房的一场私下约斗,并不代表龙虎山正一阁。
  与前三场斗法熙熙攘攘、吵吵闹闹的场面相比,青云瀑下的鲤鱼潭边,观战修士的数量锐减,总计不超过二百人,基本上都是江西及周边省份馆阁中的玄门道士,并且金丹以下极少,清一水的大法师境以上级别的高修,就连龙虎山本门,除了元字房外,其余各房来的也都至少是金丹修为。
  散修世家和宗门则只来了五个人,全部都是炼师境,其中只有湖广的杨家和赵然比较熟,他们家杨致温至今还在大君山洞天中乐不思归。
  想进龙虎山观战的修士当然很多,但都进不来,也只有龙虎山才有底气这么干——对外界各家馆阁给出观战名额、限定修士境界。
  赵然还在人群中寻找张云意大天师的身影,想要上去解释一下,同时套套近乎,但很可惜,张大天师的身影并没有出现在鲤鱼潭边,这时候赵然才发现,观战的这近二百修士,整体境界不用多说是很高的了,可却没有一个炼虚。
  似乎知道赵然在想什么,九姑娘含笑道:“我父亲说,此战之后,若是致然你们有暇,可去正一阁见上一见,斗法时他就不过来了。他也在真师堂说了,此为小儿辈切磋道法,就不招待各家高道了。”
  好吧,张大天师既然说了这句话,恐怕没有一位炼虚会不识趣的上赶着过来凑热闹,赵然见不到那些真师堂的“师叔师伯们”,也就很正常了。
  这应该是四场试剑斗法中最正经、最严肃,也最真实的一场了,魏致真和张元祥各自站在鲤鱼潭的东西两侧,中间隔着三十余丈,面朝对方抱拳拱手。


第一百三十八章 朱履
  龙虎山共有五十二名炼师、十九名大炼师,这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张家为何能够世代领袖正一,最根本的原因,不在于每一代都有合道境大修士支撑门户,而是因为这股庞大的中坚力量做支撑。
  就算龙虎山没有张云意,随便来一个张氏子弟接掌门户,龙虎山照样是龙虎山,说出来的话照样要令天下道门仔细掂量,发出来的令旨,正一各家宗门都得乖乖照办。
  此外,炼师境以下,龙虎山还有同样数量的大法师,更加庞大的金丹法师队伍,就算茅山、阁皂山和他相比,也如小巫见大巫,其余宗门面对如此庞然大物,更是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全真这边同样没有一家宗门能够和龙虎山相提并论,骨干支柱的龙门、紫阳、隐仙各派,与其相比也颇为不如。
  何况基于如此深厚的底蕴,龙虎山不出合道境才怪。就拿眼下来说,张云意正当盛年,已是合道境的大天师,其下还有一位炼虚修士张阳鸣,为张家二房所出。此人与执掌简寂观下观的嗣教天师名字很像,但却是不折不扣的大修士。别看只是一位炼虚,却是老资格的炼虚,在天下炼虚境修士中实力排在前五之列。
  当年张阳鸣甚至救过王常宇大真人的命,为此,全真各家宗门一致合议,通过真师堂敦促朝廷给他上了“奉行真人”的封号,以示天下全真修士对他的尊敬,他也因此成为唯一有封号的炼虚修士。
  同时,元字房的张元吉也已经开始闭关,一旦破境成功,就将成为龙虎山又一位炼虚!
  赵然是很担心张元吉破境入虚的,一位不知原因而怀有恶意的炼虚修士,对楼观的威胁相当巨大。此刻楼观还有龙阳祖师庇护,但二十年后呢?龙阳祖师一旦飞升,到时候楼观怎么办?只能拜求三清道尊,让老师能在二十年内,不,十年内入虚吧。
  龙虎山的底蕴如此雄厚,除了祖天师传下来的血脉很适宜修炼外(赵然一想到这个问题就忍不住想要吐槽),还与龙虎山的功法适宜破境有关,这门功法便是大名鼎鼎的《太玄经》。
  祖天师当年将《太玄经》传给后人时曾说:“吾受太上亲传至道,此文总领三五都功,正一枢要……非吾宗亲子孙不得传。”因祖天师的遗训,张家一直严守《太玄经》之秘,后来迫于压力,也开始招收非张氏子弟入门,但也多以姻亲等方式相合。
  除了姻亲之外,还有些天才弟子被各房收录,其中最出色的,当属邵元节。邵大天师正是出自元字房,只不过年头比较早,百年前便已经入了炼虚。这位大天师是有自己想法的,在以张氏为正宗的龙虎山中,他一个外姓子弟肯定无法执掌门户,甚至到了合道这一关,能不能获得张家的支持,也实在是不好说,这就是隐性天花板的威力。
  等上一辈师尊们相继离世后,见事明白的邵元节慢慢走出了龙虎山,在外面自立,终于成为合道境大修士,他与龙虎山之间的瓜葛很深、很难说得清楚,到了今天,他和张家的关系也始终很微妙。
  不论如何,龙虎山底蕴之深厚,在道门中无出其右,故此能硬“堆”出那么多炼师境高修来,便是水道渠成的事了。
  而张元祥便是其中之一。
  张元祥五十五岁,在张家炼师境中排在中下游,尤其是斗法实力上算不得出色,不过他还年轻,将来未必不能更进一步,再加上是元字房的嫡脉,所以在这一房中颇受重视。
  魏致真四十四岁,如果按照老师江腾鹤的年龄来算,张元祥比魏致真大半个辈分,也正因为此,他是被魏致真试剑的四名炼师中,最能心平气和接受挑战的一个。
  此刻张元祥满脸凝重,眼中饱含战意。
  赵然提醒魏致真:“大师兄,《君山笔记》里头吹捧此人的文章虽然不是真的,但也不能小觑了他,龙虎山法宝如云,他身上必怀重宝。我刚才观气机流动,他身边一丈之内非同寻常,重点留神他下半身。”
  魏致真点头:“我知道。他脚上踩着的那双靴子,如果没有料错的话,应该是五岳四渎朱履,祖天师所用之物。”
  有了魏致真的注解,赵然这下子看出来了,张元祥脚上踏着一双深紫色的道鞋。鞋子很普通,与道士们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