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道门法则-第3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外,再配给师兄郭植炜、杨致温两个散修,但他们不在一线作战,只在后面照顾伤员,帮忙料理钱粮输送等等。”
  “甚好。只是如此一来,你家洞天之中人手还够么?魏师兄和江师叔坐镇大君山,他们身边没个帮手,会不会不太合适?”
  赵然以手抚额,无奈道:“我家老师出门了,起先还能回复飞符,最近这段日子连飞符都懒得回我们了。大师兄怕老师出意外,也跟出去了。如今洞天之中只有龙阳祖师坐镇,不过有祖师坐镇也足够的,他一人在,胜我等百人不止。”
  裴中泽点点头:“有龙阳祖师在,松藩就出不了什么大问题。”想了想又问:“江掌门出什么事了?我庆云馆可帮得上忙?”
  赵然自是不好跟裴中泽揭发自家老师“被赵师伯逼得远走他乡”这么一段不堪往事,只是以言语随意敷衍过去。
  离开了练兵谷地,赵然想起有段日子没有跟大师兄魏致真联系了,于是飞符道:“大师兄,找到老师了么?”
  魏致真回复:“我们一路追蹑,都追到播州来了,再往前就要进贵州了。北道堂那位脾性很大,说老师不跟她斗法,就是看不起她,非要做一回生死斗,简直令人无语得很,女人啊,所思所想果然精奇无比。对了,你说的战事开打了没有?你能顶得住么?顶不住我就回去主持。”
  赵然道:“你们还是赶紧追上老师再说吧,我这边的战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师弟我顶得住。我是怕老师和北道堂那位打出真火来,要是北道堂那位被弄个伤残什么的,那可就没法交代了。”
  魏致真回复:“放心吧师弟,真火是打不出来的,我看老师是有事出山,躲避北道堂那位只是个借口而已。”
  “哦?什么事情?”
  “这我哪里知道,且追下去看看再说。”
  赵然摇头,飞符叮嘱:“老师身为宗圣馆之主,他的一举一动都不是私事,如今竟然有事瞒着我们,实在不应该。大师兄,这件事情等搞清楚之后,你一定要进谏啊!”
  “放心吧师弟,我晓得!”


第六十九章 敌情
  回到洞天之中,赵然将众灵妖聚集起来,道:“这次敌军入袭红原,我已安排蟾宫仙子驻守红原城中,红原城可保无虞。另有两处任务需要诸君帮忙,望诸位齐心协力,共保红原。”
  灵妖们的修炼自成一体,顺其自然,不需要像修士们那般打坐练功,因此闲散时间实在太多,一听有仗可打,当即个个踊跃报名。
  赵然当场做了分派,让黄山君、申姜子各带手下入了修行的灵虎、灵豹跟随左右,又让通臂神猿带手下百十只妖猴为主力听从调遣,天上则配以南归道人。
  这支奇兵是用来在红原城外游弋的,届时一旦抓到战机,保忠率领的民团骑兵将从城中杀出,而自己率领这支灵妖奇兵则在外游荡,确保将这支入袭之寇一个不落的全部留下。
  其余灵狼月影、灵獾雅湿道人、灵羊黄角大仙、黑白道人、飞龙子、高元帅、五色大师、青田居士等则守护洞天,尤其叮嘱月影,让他看顾好二师兄余致川,万万不可使余致川发生一点意外。
  这位二师兄是楼观之宝,按照老师江腾鹤的说法,是注定要受天庭符诏的人物,如果出了什么意外,对楼观来说可真是莫大的损失了。
  又过了几天,东方敬忽然发来警讯,他手下一个修士在德格谷地河段处发现异常。得到消息,赵然立刻赶了过去。
  德格谷地位于月亮渡和南边的安曲村之间,离两地各有十六里,处于正中间的位置。此处河道水流湍急、险滩极多,完全不适宜船只横渡,且河道深深嵌于山中,两旁河堤高处水面十余丈,哪怕船只摆渡过来,也是爬不上岸的。
  两岸说是河堤,其实就是山崖。
  因此,在明军军议之时,并未将德格谷地列入重点查探的地段,只是一般的沿线巡视。能够发现此处异常,完全出于巡查修士的高度责任心。
  东方敬手下那名修士今早巡查白河南段的时候,偶然内急,兴之所至,跳上山崖向河中灌水。他返回的路上途径此处,再次内急——这种几率实在是太小了,然后重新跳上之前灌水的山崖,再次灌水。
  这次,他发现“水柱”在落入河水之前便凌空消散开了,说俗一点,他尿不直!
  “尿不直”的意思,就是尿柱不凝,下去以后是散的,一般出现这种情况,要么是肾虚,要么是受大风横吹的影响。如果是普通人也就罢了,但他可是黄冠修士,偏偏又对道医方面的学问很有研究,他知道自己不虚,更知道以自己的修为,尿柱是必然凝实不散的,哪怕大风也吹不散!
  这位修士当即留了心眼,也不敢以卫道符查探法力波动的痕迹,若无其事的下了山崖,急报东方敬。
  东方敬接到禀报,立刻赶到德格谷地,以他的经验和能耐,自是和黄冠修士不可同日而语,当即瞧出此处必然有问题,因此赶忙知会赵然等人。
  赵然趴在东方敬身边,小心翼翼的俯视河谷,见河谷并无特异之处,于是开天眼。天眼一开,周围的天地气机流动尽收眼底,向东方敬道:“敬师兄,果然有问题,此处乃是幻阵。嗯,这幻阵极其高明啊,三层幻阵!”
  东方敬问:“你确定是三层的?”
  赵然应道:“天地气机被扰动三次,南北并开,东西折返,上下错位,三层幻阵,没跑了!”
  能够布设三层幻阵,至少是罗汉境修士,可比肩道门炼师,难道说为了这次入寇红原,吴化纹军中专门给配了擅长阵法的罗汉境修士?
  以幻阵掩护,进行渡江的准备,这也是战场上常用的偷渡方式,但肯定不适合大军渡河。就眼前这座幻阵来说,为了覆盖住两岸差不多三十余丈的长度,只能将覆盖的宽度尽量缩小,大概也就二尺来宽,否则幻阵太大的话,肯定藏不住对天地气机的搅动,很容易就被发觉。
  要知道,距离这处山崖的南北两个方向不到一里外,都矗立着一座明军的观察哨楼,而一旦被发觉,就必然会招致敌军埋伏,渡河时损失之惨重不言而喻。
  在河道上铺就两尺宽的浮桥?这能算浮桥么?怎么看,这里都不是搭建浮桥的地方,水流太急,浮桥很难过人。
  东方敬冲身旁的一个修士使了个眼色,那修士往上游去了。不多时,一截残木顺着河水翻滚着漂了下来,转眼就通过了幻阵覆盖的河面,河面并无异常。
  “铁索桥!”两人异口同声。
  两尺宽的铁索桥,走一个人都很艰难,遑论辎重了。说明如同军议时所料,吴化纹带的兵不多,而且是轻兵疾袭,否则辎重会成为巨大的累赘。
  从山崖上下来,裴中泽再次将那年轻修士找来,问:“这里人迹罕至,你是怎么想起要跟这里……嗯……方便的?”
  那修士道:“两年半前我轮值调任红原守御所,巡查时曾见有女子于此轻生跳崖,以前我在都府……”
  东方敬这时才来得及介绍:“这位是都府魁星馆的刘腾慈师弟。”
  赵然道:“原来是魁星馆的师弟?我与李腾信师兄相熟。”
  李致衡道:“是,我听李师兄提起过赵师兄的,你们曾在太华山并肩作战。”
  赵然哈哈一笑:“李腾信师兄去年结丹,我因故没能过去相贺,回头代我问个好。行,你接着说。”
  刘腾慈道:“是。以前我在都府繁华之地,哪里见过如此场景,连忙上前救人,登上山崖之后,那女子早就被河水冲得无影无踪了。之后我路过这鬼方崖的时候,经常上来坐坐……”
  赵然一怔:“这里叫鬼方崖?”
  刘腾慈指着山崖的一处崖壁:“此处有名,也不知何人所刻、何年所刻,当日我还想,莫非这里就是传说中的上古鬼方国?哈哈,也是瞎想,当不得真。”
  赵然飞身而起,几步攀上崖壁,将那里的一从崖间灌木拨开,果见“鬼方崖”三个字,暗道“原来应在这里”。


第七十章 红原之战(上)
  东方敬问:“致然,有何异处?”
  赵然不好解释那么多,只是道:“必是此处了,吴化纹还真是冒险啊,在这里渡河,他只有一夜时间,天一亮,必然被我军哨楼察知,区区一道二尺宽的铁索桥,他能过来多少人?想必西夏朝中的政争已经压得他快喘不过气了。”
  东方敬对比表示赞同:“哪怕让他渡过了河,想要回去也很难了,从渡河到打进红原,再安全由此撤回,他只有不到一天一夜的时间,只要稍有延误,就肯定回不去的。就算没有你的情报,他这险也冒得太大,几乎是不顾一切了,用兵如此凶险,非是良将之才。”
  赵然道:“就是不知是否他亲自领军。”
  东方敬道:“多半是他亲自领军,说句中肯的话,他每逢战事必身先士卒,为我大明千户时如此,在吐蕃如此,到了西夏同样如此,故此很得部下之心。”
  赵然道:“那正好,这次来了就别想回去了。”
  为了确保吴化纹全军渡河,明军表面上一如既往,既没有对德格谷地特别关注,也没有就此松懈,该巡逻时巡逻,一切照旧,只是在这里藏了两名修士,全程关注着对方的进展。
  到了第二天深夜的时候,赵然收到了东方敬的飞符:“吴化纹渡河了,全军八百步卒,是他麾下步跋子精锐,佛门修士不少于十位。”
  一道二尺宽的铁索桥,一夜强渡八百步卒,这已经是极限了,想必那些佛门修士在其中出了大力。
  赵然连忙知会裴中泽,将早已潜入城中驻扎的红原民团尽数调到城墙下,连夜分发军甲兵器,安置守城法器。
  待布置妥当之后,赵然将城防之责交给了裴中泽和袁灏,自己则离开了红原城。
  随着他的离去,身后的城门重重关闭。
  天色蒙蒙亮时,红原城中的百姓发现,四门大闭,白马院方堂的巡查正在各处巡检,要求所有百姓立刻返回家中,无特殊缘由一律不得出门。
  待街巷肃清之后,白马院道士们才一齐出动,沿街鸣锣,知会各家各户关于西夏进犯的消息。又按照户籍征募各家中的男丁和壮妇,得了千人。男子至城下帮忙运送物资、抬送伤员,女子帮忙合面做饭、救治伤员。
  半个时辰不到,南门外就发现了西夏军兵,八百步卒结队而来,当先是十余名修士及二十余员骑将。
  骑将中簇拥着的,正是白马强镇监军司左厢指挥使吴化纹。
  在吴化纹的催促之中,大队来到南门前,没有旌旗仪仗,没有列队叫阵,没有“来将通名”,时辰紧急,不可能耐心围城扎营。
  一员都司在吴化纹身旁道:“指挥使,大门紧闭,没法直冲而入。”
  吴化纹道:“也是常理,未出意料之外,抓紧时间破城吧。”
  身边簇拥的几个修士顿时横向分开,几名骑将勒转马头,将后队军兵调了上来。
  横向分开的四名修士口诵佛咒,几道光华漫天升起,这是护军光盾,可拦截道门大范围杀伤的道术。但凡大范围杀伤性法术,攻击截点都很分散,行不成突破力,用这种法力光盾都能做到有效拦截。
  当然,遇到法弩之类的法器,光盾的效果就没那么明显了,需要依靠军兵个人的法盾之类法器才能抵御。对于大军来说,最怕的就是在无防护的情形下遭受大范围法术攻击,至于几名、几十名军士在作战时的死亡,这属于正常战损。
  光盾撑起之后,一名修士从储物法器中拍出一杆金杵,这杆金杵拳头般粗细,长约三丈。一队步跋子披上重甲,扛着金杵,加速向城门奔去,这是准备撞开城门了。
  直至此刻,城墙上依然毫无动静。
  吴化纹见那城墙并不高,也就两丈左右,尤其上层的三尺城墙与下层泾渭分明,有新泥之色,于是吩咐:“同时登墙。”
  一名小将下马,亲率五十轻甲健卒赶到城下,两人为凳,一人上踩,往上用力一送,十余名健卒被送至城头高处,堪堪伸手吊住城墙边缘,向上努力攀爬。
  与此同时,撞门的步跋子扛着金杵也到了城门处,只听一声闷响,城门轻轻一晃,掉落许多土灰。
  这队步跋子呼喝着号子,后退十余步,再次加速,扛着金杵撞向城门。
  裴中泽躲在城墙上,向骆致清轻轻叹了口气:“姓吴的没有发全力攻城,只来了六十多个,没办法了,打吧。”
  骆致清舔了舔嘴唇,点头起身,一道门板宽的剑光拍向冲撞城门的那队步跋子。
  裴中泽也起身用力挥手,蟾宫仙子铜臼撞向皮鼓,鼓声之中,红原民团披甲执坚,发出一声呐喊,全部进入战位。
  裴中泽飞快打出启用阵符,将全军兵甲法器全部启动。
  蟾宫仙子好奇的看着两军对垒,然后以铜臼连敲三声,按照约定,三声鼓响,就要齐射箭矢。于是鼓声响处,数十支箭矢射向攀爬的西夏步跋子。
  这些箭矢部分被攀城的步跋子手腕上的轻盾隔开,有些则插入他们所穿的皮甲上,还有一些力度较大、射击角度精准的箭矢则射入几个步跋子的脖颈或手臂间,顿时射落五六个人,剩下的几个则一跃而上,翻上了城头,城头上民团立刻就是一阵骚动。
  裴中泽很是无奈,步跋子第一波登城,统共就那么十来个人,也不用云梯,简简单单几个攀越就上了一半,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帮民团的战力实在是太差了!
  而且这阵箭雨也射得不好,前后不一致,覆盖也不集中,与训练之时民团弓手队的表现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这就是没有经历过战阵的原因,无他,紧张尔。
  十来个作训军官不停的大声呵斥,让城头守卫的民团以三人或五人为一组,长矛短刀相配合,上前与登城的几个步跋子激战。
  好在赵然有先见之明,提前将君度山匪寨的这帮子悍匪调入民团充任骨干,否则此刻城头的一阵骚动就足以造成更大规模的混乱了。


第七十一章 红原之战(中)
  张五、蒋竹子、铁腿龙三等几个都被赵然从小街庙抽调回来,各为临时小旗,也正是他们才有与步跋子当面白刃的勇气。在他们的带领下,民团三五一群围拢过来将这几个步跋子堵住,在作训军官的拼命指挥下,这才按照之前演练的章法攻了上去。
  作训的十多位军官中又分出几个来,指挥民团弓手按照鼓点进行齐射,封锁下方步跋子的登城路线。
  实战才是真正老师,经历过最初的慌乱之后,民团逐渐打出了一些之前演练的效果,堪堪将登城的步跋子压制住了。
  率先登城这几个步跋子也是勇悍,自发配合在一处,拼命护住最后一个城垛,保证着最后一条登城路线的畅通。
  裴中泽见情势稍微稳定了下来,便阻止了请战的曲凤和等修士出手,用几个登城的步跋子来锤炼民团的战力和血性,这可是一个很好的练兵机会。
  城门处,骆致清的大剑光也拍了下来,佛门几位反应迅速的修士立刻持咒,步跋子身上穿戴的重甲在佛咒声中泛出道道光华,十人合力,将沉重的金杵托举过头顶,硬扛大剑光的压力。
  一声金铁交击的爆响,十名步跋子竟然合力顶住了骆致清的一剑!
  骆致清早就听说军阵杀伐与普通斗法之间区别很大,但没想到区别竟会如此之大,当下又是诧异,又是惊喜,伸手一招,剑光倒卷回手中。
  他旋即向下一指,剑光再次飞出,这回加到了八成法力!
  一名佛门修士取出个铜钹,飞转着来到金杵之上,步跋子的重甲法力立刻汇入铜钹,连同金杵一道,组成一柄大伞,十名步跋子合力持伞,迎向骆致清的剑光。
  又是一阵爆响,铜钹上被砸出一个尺许方圆的凹陷,剑光再次被弹开,飞回骆致清的手中。
  裴中泽看得明白,当即喝道:“步跋子精锐,必须留下来!”
  军中各有精锐,多少不论,个个都是久经战阵、配合娴熟的厮杀好手。能够被称为精锐的,并非他们个人如何武勇——在修士面前普通人的武勇没有意义,而是在长年的训练和作战中,锻炼出来的协同配合能力。这种能力让他们能够极好的与修士配合,或者干脆是与法器、法符配合,聚众为阵,直面修士。
  这十名步跋子能够扛住骆致清这个金丹高手两剑,真是很令人惊奇了,哪怕是在佛门修士的协助下,也是极不容易的,必是精锐无疑。若是能把这十人留下来,定然会给吴化纹留下深刻的教训。
  不用裴中泽叮嘱,骆致清的斗志完全被勾起来了,他眼闪精光,那剑光顿时暴涨一倍。他一步踏上城垛,也不飞剑而出,就这么双手持剑硬拍了下去。
  剑风呼啸,顿时掀起雷鸣之声,就连数十丈外骑在马上的吴化纹都感受到了面颊上吹来的疾风,他大吼道:“救人!”
  所有佛门修士全力出手,十多件法器或是拦截、或者旁击、或是直接打向骆致清。
  骆致清脑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