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道门法则-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仍需西真武宫核准,总之都是需要西真武宫来批准的。
  赵然相信,单子中所列的这些人,每个人的背后,必然牵扯到西真武宫的高层,若是没有这层关系,他们也很难去谋取这些职司。
  赵然的构思是,将这张单子分别交给宋致元、蒋致标、张致环、刘致广、陈致中等人,让他们转递给自己的靠山后台,上面的职司分配一个萝卜一个坑,各取所需,很容易就能在西真武宫高层之间形成共识。只要西真武宫的那些大佬们达成了共识,那么这件事情就差不多成了。而他所做的,仅仅是串联而已。
  至于他“和馆阁之地的那些仙长们颇有渊源”的传闻也不是坏事,这个传闻传到西真武宫高层大佬们耳朵里,想必对这份单子就会更加重视,毕竟,“仙长们都同意的安排”,谁好意思出头反对呢?如此,要达成共识也会简单得多。
  除了这张单子,赵然还写了另一张单子:客堂门头马致礼、经堂经主方致和、经堂静主赵致然、库房库头莫致兴,受牒道童金久、方堂火居关二。让马致礼去客堂当门头,是为了将他踢出经堂,让方致和当经主,则是为了避免将来有迁转高功的机会时,给自己增加一个不知来历的竞争对手,让方堂的堂头莫致兴换一个更多油水的库头职司,则是为了关二早些调入方堂。
  这张单子,赵然是准备交给宋巡照的,必须先跟宋巡照打好招呼,一俟宋巡照接任监院,就要履行单子上的承诺,避免宋巡照过河拆桥。此外,赵然还打算这事若是办成了,还要努力让焦坦和周怀也成为受牒道童才妥。
  既然气泡已经出现了,那干脆就把气泡吹得更大一些!
  当然,赵然也考虑过意外情况的出现。以他的经验来看,最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就是西真武宫从其他执事房、甚至龙安府其他辖县道院外调道士进入无极院,也就是后世所谓的“空降”。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那么他的构思就很容易出现变故,因为这些职司大部分都是一环套一环的,影响其中一个,就会使整个环节全部崩溃。
  举个例子,如果西真武宫“空降”无极院一个监院,宋致元就腾不出寮房巡照这个职司,张致环就没法从典造房转调寮房,陈致中自然也就不能从经堂静主迁转典造一职。而蒋高功那边若是出了问题,影响的就是刘致广。而无论哪头达不成目标,都会影响到自己、马致礼、方致和等等这些更下一层的命运。
  所以他才会那么着急,因为时间极为宝贵,一定要争取在西真武宫做出决定之前将这张单子递上去!
  第二日上午,赵然在早课之后分别觑空拉住刘经主和陈静主,将单子交给二人,二人各自看了单子上自己的职司,都很满意,笑呵呵收了。
  赵然又去后院求见宋巡照,远远看见小院门口出来一人,却是许久没见到的菜房火居张泽。二人如今的地位有天壤之别,张泽不得不避于道旁向赵然施礼:“见过赵道长。”
  今天这事儿不好让旁人知晓,可宋巡照和号房董执事同处一院,这一点比较麻烦。赵然不知张泽去院中见的谁,故此先问了一句:“张泽啊,嗯,来此处何事?是见巡照的么?”
  “是董执事有点小事让我去办,今日特来回禀。”
  “哦,董执事在?”
  “是。”
  “巡照呢?”
  “也在。”
  赵然点点头:“你去忙吧。”
  张泽应了一声,沿路离开了。赵然暗道这却有些麻烦,他想起上次见面时宋巡照的叮嘱,便在花坛内寻了块压根石,远远扔到了小院门槛下,在石头落地的“啪嗒”声中,转身向后山而去。
  在后山观云台等候小半个时辰,宋巡照的身影便出现在山道上。赵然连忙迎了上去,只听宋巡照问:“怎样,有消息了么?”
  赵然笑道:“恭喜巡照师兄,师弟我昨日去蒋高功庄子上拜会,和他面谈了一番。蒋高功说,他无意与巡照师兄争夺监院一职,他谋取的是上调西真武宫。”
  宋巡照“哦”了一声,恍然道:“是了,西真武宫白师叔迁任都讲,空下来的高功职司……”
  赵然恭维道:“巡照师兄英明!”又道:“蒋高功还说,若是巡照师兄这边有什么难处,请及时与他联络,他会鼎力相助……”
  宋巡照点头微笑:“他若遇到难处,我也当出力才是。”
  赵然再次送上一记马屁:“巡照师兄好见地!”
  宋巡照胸中块垒一去,只觉心情舒畅,遥望无极山群峰白云,叹道:“此处好景致,惜我俗务缠身,却是许久不曾上来了。”
  赵然道:“巡照师兄是做大事的,哪里有空暇闲云白鹤。”
  观望良久,宋巡照回身向赵然道:“馆阁那边,楚大炼师,或者林大法师有没有什么消息?”
  赵然早就在等这句话了,连忙从袖中抽出自己书写的单子,递给宋巡照。宋巡照接过来细细看了几遍,沉吟片刻,问:“仙长们的意思?”
  “是。”
  宋巡照默默将单子收起,又问赵然:“你的事怎样了?经堂那边当不至于驳了吧?怎地还不见丝毫动静?”
  赵然又从袖中抽出一张单子递了过去,口中道:“不忙,都说好了,等巡照师兄上位以后再议也不迟。”
  宋巡照好奇地接过来看了,忍不住皱眉:“你要接静主么?这条路也是不错的,但其他人是怎么回事?”
  “都是同门师兄弟,借此机会相互帮衬一二罢了,巡照师兄先看看就好,成不成的,回头再说。”
  宋巡照摇头道:“你的事情没问题,其他人……”抬头看了看赵然,无奈道:“唔,那就回头再说。”
  “多谢巡照师兄!”


第三十一章 西真武宫
  大明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龙安府辖平武、江油、谷阳和石泉四县,位于都府西北,紧邻松藩卫,是大明与吐蕃、西夏争战的战略支撑地。府城平武县,在四县之中最接近松藩卫,故此战时气氛也浓烈得多。
  自从白马山大阵被西夏所破之后,川西便成了大军混战之地,大明调集了数万大军屯集于松藩卫,力图收复失地,而平武县,则成为了整个战场的粮秣转运中心。
  毋庸置疑,作为大明朝廷的幕后掌控者,道门的主要精力目前也集中于川西。除了在白马山大军交锋的前沿云集主要力量外,位于龙安府府城平武县的西真武宫也担负着重要的转运职责。
  西真武宫就在平武县城南的府衙街上,毗邻平武湖,与龙安府府衙、平安县县衙并列而立,虽然因为占地所限,无法如无极山上的无极院那般建筑层林,但在道门中的地位却不是无极院能够媲美的,尤其是眼下。
  因为战事的原因,西真武宫内云集了道门在四川的一大批高层,川省玄元观赵老都管亲自坐镇,十多名执事、管事入驻,直接将西真武宫的三清殿以及两座配殿占据;此外,都府景寿宫云监院、保宁府玉阳宫罗监院、潼川府紫阳宫刘监院、顺庆府北极宵宫郑监院都各自带同一批道士进驻,将西真武宫挤得满满当当。
  狭小的西真武宫容不下太多道士,无奈之下,监院张云兆只得来了个大搬家,西真武宫全体道士移出了道宫,整体迁移到一旁的龙安府衙,直接在府衙上挂了个“西真武宫配院”的牌匾。而原来的龙安府官署,则占了平武县衙门,至于平武县阖县官吏,只能将就着周边客栈酒楼办事了。
  府衙二门东跨院内,原推官署厅,西真武宫都管景致摩正在和于致远叙话。于致远此番被景致摩专程招到府衙,是为送别的。就在三天前,西真武宫再下诏令,征调于致远前往白马山大营听用,景致摩在其中做了不小的努力,但这却有违景致摩的本意,他始终不愿意自己这个儿时好友再赴险地。
  但很显然,于致远没有听劝。
  “……或者你可再多考量考量,无极院知客职司虽说还是低微了些,但有我替你留意,再有几位师叔师伯们照应,几年之内稳稳妥妥往上迁转,丝毫没有问题,何苦非要去白马山冒险?若是有了半点差池,你叫我怎么交代?”景致摩苦口婆心地劝诫着,他知晓这番劝诫恐怕起不了分毫作用,但仍是忍不住为于致远担忧。
  于致远微笑:“你知道我志不在此,否则当年也不会去无极院了。”
  “那你究竟是为了什么?都这个时候了,还不打算与我分说?”
  于致远避过景致摩的目光,怔怔望向院中那一方天空上的白云。
  景致摩脸上变色,急道:“你还想着修仙之事?”
  于致远收回目光,默默不语。
  “你我资质皆为凡俗,为何始终不死心呢?此乃命中注定,非人力可以挽回!你都试了两次散骨丹了,结果怎样?”
  “我想再试一次……”
  “你不要命了?再试一次你就得死!”
  “元大炼师说,他会从旁襄助。”
  “……既如此,那也不用去白马山,我找人求告大炼师,请他将丹药送来……”
  “大炼师说,必于生死之间体悟,在那一线之中寻觅用药良机,否则仍是无用。”
  “这……”
  于致远笑了,拍拍景致摩的肩膀,道:“不用担心,我会小心在意的,没那么容易死……”忽而轻声道:“如果真死了,也算解脱了……”
  景致摩嘀咕:“你还是忘不了小蝉。”
  于致远再次默然,随即道:“她已是馆阁中人,我忘不了又怎样,她眼中哪里还有我?不说了,午后我便随军出发,此去一别,恐怕又是数月,回来后再看望你。”
  景致摩叹了口气,揉着额头道:“真不应该帮你,还不知如何向师叔师伯他们交代。”
  于致远笑道:“不用交代什么,这是我的意愿。”
  想了想,景致摩只得息了再劝的心思,从袖中抽出一张白纸,递给于致远道:“你看看这个……你们院里那个刘致广呈上来的,他想接任高功,如何?”
  “无极院里能与我说话的人不多,刘师兄算一个,但说起来,是与我的交情,不是与你,你自己掂量。当然,若是好办的话,看我情分上,便帮他一把……”于致远接过单子,一边说着一边展开细看,话语忽然顿住,奇道:“怎会如此?单子上开列这许多要求,刘致广逾越了……这……只说他的事便好,怎么牵扯到这么多人?”
  景致摩苦笑:“我也不知究竟,只好问你。其他人都还罢了,只说这蒋宋二人……蒋致标是白腾鸣的人,宋致元走的是张云兆的路子,据说由你们院里那位老方丈牵的线。我估摸着,白都讲和张监院也收到了这份单子。”
  于致远凝眉思索,道:“也就是说,西真武宫召集三都议事的时候,张监院和白都讲都会赞同,若是再加上你,这张单子通过的机会很大……哪怕廖都厨有异议,也无济于事?”
  景致摩道:“廖都厨恐怕也不会反对,张致环也在单子里,喏,想转寮房巡照,他和廖都厨的有些渊源……而且,我听刘致广说,这份单子是玉皇阁楚大炼师首肯过的……”
  于致远皱眉摇头:“怎么可能?子孙庙不干涉十方丛林的俗事,这是庐山总观定下的规矩,楚大炼师又一向持身甚正……”
  景致摩嗤笑道:“规矩是规矩,施行是施行,你就是在下面道院里待得久了,人都待傻了。照我看,你就该当早些上调宫观才是。”
  于致远默然,随即失笑道:“我操这份闲心作甚,你们只管自去,都与我无干,何必又来问我?”
  景致摩道:“让你参详参详,是要你琢磨琢磨,哪些人安排在哪些位置,对你有利?若是你有什么想法,或者对其中哪些人不太满意,我可以帮你把这事压下来——”
  于致远笑道:“我知道了,你常说过的嘛,‘成事不容易,坏事很简单’。但这次不用,好意我领了,我志在修道,若是这次能有机缘……何苦坏他人好事?罢了,你这里诸事繁忙,便不叨扰了,待我回来后再相聚吧。”
  景致摩叹了口气,无奈地将于致远送了出去,望着于致远离去的背影,他倚在月洞处怔怔不语。
  不知何时,一个中年道人出现在他身旁,笑着唤道:“景师侄?”
  景致摩转身,连忙稽首,口称方丈。
  方丈微笑,向景致摩道:“来西真武宫已近半月,却始终没有机会和景师侄叙话,不知今日可有空暇?”
  景致摩恭敬道:“现为多事之秋,师侄不敢叨扰方丈,这是师侄之过。方丈有事吩咐,师侄努力去办就是。”
  “景师侄不必见外,我虽忝为师叔,又是方丈,但与你年岁相仿,咱们平常相交就是。来,若是方便的话,去你那里讨杯茶水?”
  景致摩暗道:你若真不见外,为何又把什么“方丈”、“师叔”挂在嘴边?口中却道:“不敢,方丈请!”


第三十二章 方丈和监院
  景致摩微笑着将方丈送出了推官署厅,二人含笑道别。一扭脸,方丈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咬着后槽牙转身离去,而景致摩也神色不豫,拂袖回房。
  刚才的一番谈话并不愉快,方丈希望景致摩在明日的议事中支持他,在商讨无极院监院职司时,以号房执事董致坤接任无极院监院,却被景致摩闪烁其词间巧妙的回避开去,始终没有得到明确的承诺。
  在大明道门之中,方丈虽然贵为道院之主,名义上的话事人,但能不能真正做得了主,却并非那么简单的。道门明文规定,掌管十方丛林各级道观、道宫、道院一应事务的,是监院一职,方丈则在大事不决时才发挥作用,用后世的话来说,“投出关键性一票”。
  也就是说,方丈在日常中是不管具体事务的,只有在整个道观高层对于某件大事出现严重分歧的时候,才有机会出手,做出最后的决定。遇到强势一些的监院,或者说对“三都”和“八大执事”的掌控力度很强的监院,方丈就会沦为纯粹的摆设,每日里只需享受清贵,悠游林泉即可。
  要想不当摆设,想要充分享受权力的滋味,那就必须看个人的本事了,要么来头大、靠山硬,要么资历深、能力强,总之必须能够“服众”,稍微差一点的,都只好乖乖在方丈屋里猫着,不要去过多考虑权势,对人指手画脚,否则很容易碰得头破血流。前者如无极院的那位老方丈,后者类似这位西真武宫的杜方丈。
  杜方丈虽然年岁不大,但入道院的时候正好赶上道门“腾”字辈和“致”字辈变更的时机,是以比景致摩大不了几岁,辈分上却尊为师叔。绝大多数身为方丈的道人,都不希望自己成为摆设,杜腾会也同样如此。他能够调来西真武宫当方丈,来头当然很大、靠山也必然过硬,但可惜才入西真武宫半个多月,能力上看不出有多强,至少资历上却浅得很。
  除了因资历上的问题不能服众外,景致摩对杜方丈的“不懂规矩”也相当恼火,另外还有几分不屑。西真武宫的方丈历来就不是好当的,景致摩进入西真武宫的九年中,西真武宫已经更换了七位方丈,杜腾会是第八个,如果这位方丈秉持这样的行事风格,景致摩相信第九任方丈很快就要到来了。
  一切,只因为西真武宫有一位极其强势的监院!
  西真武宫监院张云兆,虚岁五十八,是西真武宫唯一的“云”字辈道人,是掌握宫中实权的“腾”字辈道人们的师叔,是景致摩这些“致”字辈道人的师叔祖。
  三十年前,道门在夔州雅山关与佛门妖僧大战了一场,那一战可谓惊天地泣鬼神。道门正一教和全真教联手,出动了一位大天师、一位大真人、三位真人和十多位大炼师设伏,将吐蕃国师禄喜僧——一位开了六意识境的活佛打落尘埃,成就了道门百年来从未有过的一次奇功伟业。
  当时夔州新宁县紫阳院的道士们出了大力,得道门庐山总观的超擢奖赏,张云兆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师兄弟们如今也纷纷居于高位,几乎掌控了整个川省的十方丛林——四川省玄元观的监院李云河,就是张云兆的师兄。
  有这样一位强势监院存在,景致摩对新到任的杜方丈不假辞色,也就不是什么稀奇事了。
  但方丈毕竟是方丈,景致摩将杜方丈软磨硬顶给送了出去,心下还是有些忐忑的,为求稳妥,他还是决定求见张云兆。
  张云兆听了景致摩的禀告,心下冷笑,口中道:“杜师侄是湖北来的,由庐山总观任命,虽说资历浅了些,但听说还是有能力可任事的,前途不可限量。身为宫中方丈,关心一下各县道院的职司任免,这也属平常——你们几个也要多帮衬帮衬才是,为我道门培育更多的英才,不使后继无人。”
  景致摩点头道:“监院说得是。”
  张云兆又道:“道门重大事务,概由‘三都议事’而决,这条规矩不可废了,杜师侄年轻,或许行事没太注意,你和白腾鸣、廖腾乔多多宽宥些、担待些,不要与他一般见识。”
  “是。”
  顿了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