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道门法则-第2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份文书凭证。”
“说重点。”
“哈哈……其三,关于竞拍的货物种类,每年不得超过一百头牛,马匹则限定为十匹,其余任意。”
赵然当即不悦道:“明觉大师,这点牛马数量,够干什么?我买回去如何堵同道悠悠之口?”
明觉立刻赔笑道:“道长莫急,我天龙院正是考虑道长的难处,所以特地压了三司,让他们同意,一次性赠送道长良驹三百匹!如此一来,道长您回去后也有说辞了不是?”
这个似乎还不错,但赵然依旧试探着加码:“每年牛两百、马一百!”
明觉苦着脸道:“道长,实在难为小僧了。”
“牛两百、马五十!”
“实在不行啊,不能再加了……道长也要体谅天龙院的难处啊……我天龙院与简寂观不同,简寂观一言九鼎,天龙院却做不到的。”
“那成安来去自由一事怎么说?”
“这个……金波会所事务繁忙,怕是他也走不脱吧……”
赵然看明觉为难的样子,也知道想让天龙院放成安回明,恐怕没那么容易。
赵然不敢就这个问题再行纠缠下去,“为好友出头”也要适可而止,其间的分寸很难把握。说多了,会引起对方更大的怀疑,将天龙院的注意力百倍吸引到成安身上,反而把成安推进了火坑。于是想了想,只能改口道:“那这样吧,贫道再退一步,第一,你们要保证成安的人身安全,他是贫道至交好友,贫道绝不能坐视他出意外,这一点,我需要天龙院正式文本保证;第二,赠我的三百匹良驹,都必须是背高四尺五寸以上的!”
明觉抹了抹额上的汗水,终于松了口气:“赵道长,那明日咱们就在天龙院交接,可好?成东家安全无忧,这一点小僧还是有把握的,其实成东家不仅是道长的好友,也是小僧的好友,小僧回去一定促成此事;第二项,小僧现在就可以做主答应,赠给道长的必定是好马无疑。”
赵然点了点头:“明觉大师辛苦了,为了表示贫道的感激之意,有个小礼物赠予大师。”说着,从袖中取出一柄折扇,递过去,道:“闲来无事,写了个扇面,赠予大师共赏。”
明觉惊喜交加,连忙接过来,打开一看,却是赵然写的《道德真经》第一段,全文以楷书挥就,俊逸洒脱,极为漂亮。末尾还落了款识,其中指明“书赠明觉道友惠存共勉”。
明觉小心翼翼收起来,笑着告辞而去。出了官驿,明觉看向左右,性真从黑暗中闪了出来,问道:“如何?”
明觉笑着点了点头,然后问:“没异样吧?”
性真道:“放心,首座亲自来了,不会让那边的人进去的。你先回吧,路上小心。”
官驿之中,赵然沉思良久,将自家以坛城兑换《玄元十子图》,并获许开通商队的事宜以飞符禀告东方礼。同时将成安的处境一并说明呈上,告诉东方礼,成安暂时性命无忧,但也回不去大明,只能竭力保证他的安全,让天龙院出具文书。
隔了很久,东方礼的回复才姗姗来迟,这是一份三清阁西堂加盖东方礼本人印鉴的正式信函,在信函中,他告诉赵然,成安之事不要刻意,更不要着急,将来再寻机会搭救。
至于坛城一事,东方礼已经向三清阁总堂卓长老禀告,总堂回复,能够保证成安的安全,又能换回《玄元十子图》,更何况还获得了三百匹良驹,总堂认为此事可行。同时总堂还表示,坛城是赵然私人之物,交换的物品,归赵然自行处置。
赵然将这封信函收入扳指中,郑重留存。东方礼对他的安全考虑得非常周到,他对此很是感激。
紧接着是东方礼的第二份飞符,这是东方礼的私信。他希望赵然将《玄元十子图》换回来后,能去玉皇阁一趟。言辞之中,意犹切切。
赵然稍一琢磨便明白了,笑了笑不再多说。
第二日的菩提堂中,赵然随明觉来到一处偏房,进去之后,见到了性真,还有两个菩提堂的执事僧,其中一位自己之前见过,是菩提堂法号闻达的僧人,另一个则眼生得紧。
可偏偏却是这位极其眼生的阳梵和尚,对自己热情到了极处,又是看座、又是端茶,一口一个“赵仙长”,弄得赵然颇为奇怪。
一般来说,称呼赵然为“仙长”的,大部分是俗世中的百姓,当然也有一些十方丛林的俗道这么称呼他,但却不多,不管怎么说,也轮不到一个天龙院的修行僧人称自己为“仙长”吧?难道和明觉一样,又是一个自己的铁粉?
性真先递上一本文书,赵然打开后仔细看了,点头收入扳指。这份文本由夏国三司出具,指明某某商号可任意通行国境,官民上下不得为难、不得收取厘金商税之意,其中“某某”商号处空着,由赵然填写。
明觉又交给赵然一份凭据,凭据上表示,天龙院保证大明商人成安在夏国境内的人身安全,并且不限制其在夏国境内的行动,末尾加盖了首座深秀的印鉴。
赵然仔细琢磨凭据中的意思,不禁叹了口气。这份凭据既是一种保证,同时也是一种威慑。正面意思算是答应了赵然所提的条件,但反过来一想,天龙院的态度就非常明确了——成安出了夏国境内,他的安全就无法获得保证,这就是明摆着不许成安出境了。最后甚至还为监控成安提供了充足的理由,天龙院为了保证成安的人身安全,是不是需要调派人手加以“护卫”呢?
和尚里面也有懂行的人啊,一点都不单纯!在这个问题上,赵然没有占到太多的便宜,只能吃下这个不算亏的“哑巴亏”。
接下来便是重头戏了,至少是天龙院认为赵然取出坛城最重要的本意——《玄元十子图》。
第二十四章 在菩提堂讲法
闻达和阳梵郑重取出一卷折本,两僧一左一右,将这卷折本打开。
赵然连忙凑上前去,向折本中输入法力,折本中每一张空白折页上都立刻有所变化,各自显现出一幅画像。
赵然先看第一幅,却是关尹子。稍一凝神细看,整个人便如忽然进了这幅画中,一瞬间便经历了不知多少年,看到了关尹子望紫气东来,于函谷关恭候老君,得老君传道的故事。其后周穆王于终南山建楼观,由是道门大兴。
心神一震,赵然退出画中,呆立片刻,又去看第二幅图画,讲的却是文子。赵然再次身临其境,看到了文子师老君,其后劝谏楚平王,说出了‘积德成王,积怒成亡,尧舜以是昌,桀纣以是殃’。
再往后,赵然忍不住一幅图一幅图沉浸其中,看到了庚桑子、南荣子、尹文子、士成子、崔瞿子、柏矩子、列子、庄子等先贤祖师的故事。
看罢之后,竟恍如隔年。
赵然不过是黄冠境界,也不知道究竟应该怎么使用这件顶阶法宝,但仅仅是看“进去”之后,道心便有所感,自家体内灵力丹胎和功德力丹胎似乎都有所变化触动,只凭此中微妙,这卷折本便是真货无疑!
不管怎样,对于赵然而言,他认为《玄元十子图》足以当得起曼荼罗坛城了,只可惜换来之后落不到自家手上,真是遗憾!
将《玄元十子图》收讫,赵然便从扳指中取出坛城,置于案上。闻达和阳梵两僧同时以佛法查探,片刻之后,相顾点头,取出一个木箱,将坛城收了进去。
交接顺利结束,赵然长出了一口气。《玄元十子图》到手,完成了玉皇阁东方天师的嘱托,这下子赵然算是真的圆满达成了此行的主要任务,心情相当愉悦。
于是赵然向着在场的天龙院几位和尚抱拳道:“多谢诸位,此次兴庆之行,多承诸位关照了。抛开道争国战不提,在私下里,贫道是非常敬重诸位的,虽说相处短暂,甚至如阳梵大师贫道也只有今日的一面之缘,但诸位的率直、友善和认真,都令贫道受益匪浅,学到了不少。能有幸和诸位相识,实在是贫道的缘法。”
四个和尚都纷纷还礼,连称:“不敢。”
明觉感慨道:“这两个月便如做了一场梦般,能和大名鼎鼎的山间客结交相识,此乃小僧之幸。”
阳梵在旁道:“能在天龙院中和道长相见,小僧幸何如之,今日机会难得,不知道长是否有暇,能为小僧解答几个疑惑?”
“大师请说。”
“小僧忝为菩提堂执事僧,因事务所需,近年来常研读道藏,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僧,故特向道长请教,并非要与道长辩难,这一点还望道长明察。”
“好说好说,谈不上请教,大师能于菩提堂执事履差,想必功课是极扎实的,一起探讨便是。”
“《列子》云,黄帝时,有神巫自齐来,处于郑命巫咸。又有《吕氏春秋》中《勿躬》篇说,巫彭作医,巫咸作筮,可见巫之源极早,及至商周之时,至于极盛,朝中有治史的巫史,有治病的巫医,有祈雨的巫尪,有养马的巫马。但之后,巫便渐趋式微,乃至如今之世,已少之又少。究其缘由,乃于祖天师灭巫。小僧一直不解,道源于巫,为何祖天师要灭巫?”
听阳梵和尚问的是这个问题,说实话赵然很有些诧异,道门夺占中原六百多年,与西方佛门对峙,两边提到的话头,更多是关注于对门身上,即便偶有一些乱七八糟的小教出来捣乱,那也是纤芥之疾,不太关注的,至于巫,则更是罕有人提及。
能问出这个问题,说明阳梵和尚是当真研读过不少道藏的,属于“真读者”,而非“随意喷”。
对于这样的和尚,赵然肯定要大力支持、答疑解惑,于是问:“大师从何得知,道乃源于巫?”
阳梵答:“降神、祈福、卜算、治病,此非道之承于巫?”
赵然道:“大师所说的这几点,佛门有没有?是不是承于巫?”
阳梵呆了呆,恍然道:“是小僧想差了,诸教并立,并非一脉相承。那道门的法术、符咒等等,与巫相似,其实也是并立而非传承了?”
赵然点头:“我道门科仪中的剑、印、丹、衣,均自古时朝服而来,符箓咒文则传于天庭,与巫何干?大师刚才说到相似,巫咸之擅卜卦,卦从何来?卦从伏羲氏而来,能说卦为巫之所传吗?”
赵然又道:“再说一点,道为道学,巫为巫术,学和术之间的分别,切切不可闹混了。称道为学,是因为道所探究的,是古往今来上下宇宙的总体认知,而巫呢?巫则从未有过如此成体系的认知,他们仅仅是看到了一点皮毛,而没有深入探讨其中的内在法则,久而久之,便陷入了思想上的混乱,到了后期,许多大巫甚至连字都认不全了,专司操神弄鬼、搜刮百姓、逼人建庙、强迫祭祀,甚至以活人祭祀江河,如此之巫教,祖天师率道门灭之,岂非正合天道?”
阳梵喜道:“多谢道长解惑,小僧胸中块垒平息矣。”
赵然温言道:“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只不过大师身在西夏,又非道门中人,没有条件专心修习道藏,故此有些迷障也很正常。”
阳梵道:“也不知今后有没有机会,前往大明。”见赵然表情有些惊讶,笑道:“道长不需为小僧担心,在我菩提堂、玄叶堂中,有许多师叔师伯、师兄师弟都要研读道藏的。”
这下轮到赵然若有所思了,天龙院允许院中僧侣研习道学,但简寂观却禁止道士接触佛学,人家天龙院的这项举措,道门需不需要借鉴呢?
这时,菩提堂中已经聚集了十多个僧人,都是留在菩提堂和左近玄叶堂的值守僧,各自围坐一旁,静听阳梵向赵然的提问,并不时发问,见他们完全是请教而非辩难,赵然在解答之余,便忍不住多说了几句:
“由阳梵大师的话题说起,贫道再讲几句。从巫教和道门的兴衰对比中看,一个教派若是没有合理、自洽、完整、成体系的哲学支撑,最终的发展,要么不合人之本性从而祸害世间,走向没落甚至消亡,要么故步自封而禁制人之思维,从而不合时乃至宜引发整个修行世界的倒退。”
“以我道门为例,先有老庄之道,而后有祖天师之道门。老庄之道,穷究万物生成、变化、发展之理,其后又有无数先辈祖师不断探寻、完善,将之发扬光大。此道不以岁月悠久而消亡,不以朝堂更迭而兴替,包容并蓄,源远流长,为我华夏延续久存之道统。以此为载,我道门自可经久而长盛不衰……”
“……以贫道观之,佛门亦是此例,可称先有佛学而后有佛门,由此才有西方世界大小佛国。阳梵大师和诸位大师能够有此专业精神、有此专业态度,潜心于学问而探究天地,此乃正途,贫道为此欣喜而诚服。以上,与诸位大师共勉!”
第二十五章 舍利子
赵然讲的不是具体的道藏经文,不是道法道术,不是斋醮科仪,他讲的是道的传承,讲的是学与术的区别,是关于什么是道统的问题。
能够以道门修士的身份,在天龙院中向僧众宣讲道统,这也算是天龙院建院五百多年的头一遭,可惜并非正式宣法,否则足以载入佛门史册了。
虽说听讲的只有区区十余个僧人,但赵然也足感自豪了!
讲法完毕,菩提堂中的僧人们各自合十,恭送赵然离开。
此后几日,获准前来官驿拜访的僧人便陆续多了起来,包括明觉、闻达、阳梵等僧人都经常前来向赵然请教,旁边住着的张居正对于僧人前来向赵然请教道法学问十分惊讶,便也加入到了听讲的行列中。
到得第七日时,赵然被邀请参与玄慈大师荼毗法会。当日,天上乌云密布,牛毛细雨漫漫洒洒,明觉说,这是天地为之感应所生的法象。
天龙院内外人山人海,无数高僧、权贵、善男信女来到天龙院,恭送玄慈虹体。
按照玄慈大师临行前发给文音等人信件中的遗愿安排,虹体将焚化,所结舍利子交由天龙院处置。此为大慈大悲之举,为佛门所传颂。
午时,供养了七日的玄慈大师虹体端坐于佛龛之内,被广法、广真等四名太慈寺僧人抬出。前导十八名僧人、后护十八名僧人,各持天伞、香炉、莲灯、花笼、如意、拂子等物在旁随侍,玄生在前手捧戒盘,盘上放着的正是玄慈大师的证道金钵。
队列自大雄宝殿而出,沿着兴庆主街向西,绕过碧波荡漾的金波湖,湖畔杨柳在风中轻摆着枝条,好似也在向玄慈告别。
大队出西门,向着城外塔林而去。
自天龙院出城至塔林的道路两旁,各大寺庙的僧侣一齐出动,立于道旁诵念经文,皇城司衙役、翊卫司禁军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维持着道路的通行。在他们身后,是十数万兴庆百姓、周边部民,都自发前来为玄慈虹体送行。
塔林距城不远,仅仅二里多路,进去之后,荼毗场前聚集了更多的僧人和信众,都在默默等候。
广法、广真等太慈寺弟子抬着佛龛上前,穿过人群,将佛龛置于早已搭好的荼毗法坛之上。由玄生大师带领,太慈寺众僧将金钵置于玄慈膝前,依次拈香、至诚跪拜。
印光大师代表佛门主持荼毗法事,他拄杖说法:“切以生死交谢,寒暑迭迁,其来也电掣长空,其去也波澄大海,是日即有新涅槃证道之上座玄慈大和尚,与此间缘法既尽。大梦俄迁,了诸行之无常,乃寂灭而为乐,欲赴荼毗之盛礼。既随缘而顺寂,乃以荼毗,焚两百七十年传法苦行之身,入一路涅槃之境,惟愿慧镜分辉,真风散彩。菩提园里,开敷觉意之华,法性海中,荡涤心尘之垢。”
说法完毕,印光大师手举“三昧火”,口吐荼毗法语:“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烧!”
“三昧火”打向法坛,法坛之上顿时炙热生焰。与此同时,数十名高僧一起施法,纷纷以佛火助焰。
当其时,天空中密布的乌云忽然打开了一道口子,日光如有形之质,定定罩于法坛之上,成轮圈之光。
赵然望着这道日光,心中不禁有所触动,暗道这佛门果然是有大门道的。
荼蘼法事之后,众僧上前整理法坛,共得了六十九枚舍利子。舍利子是佛门高僧凝集戒定慧之法力所成,是心和佛相合的表相,个个状似乎琉璃水晶,坚如磐石,内蕴无上法力。
赵然暗自揣测,从功利的角度分析,恐怕这才是佛门看重玄慈虹体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就听明觉叹道:“舍利子如此之多,成色如此之庄严,可见玄慈大师修为之高深、功德之无量,当可列入我西夏佛门六百年之前三了!”
“这些舍利子如何处置?”赵然问。
明觉道:“按照规矩,一般选取九枚入塔林安置,以代虹体原身,但能得这么多也有点出乎意料,怕是要选葬十八枚。其余的交由菩提堂,或许会给太慈寺两三枚以为留念。”
舍利子捡取完毕,随即便在塔林中举办了舍利入塔仪式。众僧齐念弥陀经一卷、三真言各三遍,即恭请舍利子入塔封存,果然封存了十八枚。
赵然还想再看那金钵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