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侠武大宋-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胜摇头道:“我也不知道,听别人说的。”
  李碧云道:“如果真的是这样可就麻烦了,这种东西一旦流入江湖,是很难出世的,想都不用去想,根本找不着。只能希望你气运加身,洪福庇佑,能够学到适合你的盖世神功。”
  不同以往的是,在今天李碧云收功之后,白胜并没有立即把她送回住处,理由是此间空旷,适合练武,他想请师父多指点一些武功的招式。
  李碧云毫不吝啬,将她知道的,适合白胜这种身无内功之人的武功招式倾囊而授,她苦于手足不能动弹,就只能口述,白胜按照她的要求摆出各个分解动作,师徒两人的目标一致,只求记住,不求贯熟。
  夜幕降临之时,白胜把李碧云送回了寝院卧房,在给她盖好被子时,试着脑补了一下自己和她啪啪啪的场面,果然不出所料,那种脏腑被灼烧的感觉没有出现,他知道神刀已经被时迁取走了。
  只不过没有了神刀的克制,他的身体某处却变化了起来,落在了两名侍女的眼里。白胜顿时尴尬无比,急忙向李碧云鞠躬告辞,告辞过后,也不直起腰身,就这么躬着身子退出了房门。
  躺在床上的李碧云眼角余光看见了白胜的姿态,忍不住又夸了一句:“这孩子就是懂得礼数。”
  在她看来,如今她就是废人一个,能传给白胜的武功已经传过了,如果白胜是逍遥子那样的天性凉薄之人,又或是慕容飞那样的功利至上之人,就必定会对她如弃敝屣。
  两名侍女却都在暗暗撇嘴,心中均想:什么懂礼数?那是掩饰帐篷呢。
  只说白胜回到了他的独院,见时迁已经等在门口,却没有立即询问神刀之事。而是先去探视萧凤,萧凤已经苏醒过来,却都因为受了极重的内伤而卧床不起。
  执手温言安慰过萧凤几句,根据安道全的医嘱,不敢将她怀孕的事情说出来,更不敢将有可能出现的胎儿先天不足说出,避免她心情激荡影响康复。
  从萧凤房间出来,又去看过樊瑞,比起萧凤来,樊瑞的康复就快得多了,已经可以行动如常。当然,这也是因为有安神医在侧才能实现的事情。
  看过了妻子和兄弟,白胜才跟着时迁回到了他的卧房,地道的入口就在他的卧房之中。
  卧房的床上,放着一柄锈迹斑驳的带鞘长刀。
  “这”白胜有些难以置信,指着长刀刀鞘有些结巴:“你确定这就是你从卫县墓穴里盗出来的神兵?”
  时迁道:“没错啊,拿出来的时候啥样,现在还是啥样。”
  白胜依然困惑:“这也忒不起眼了吧?我怎么感觉它还不如白钦手里那把刀呢?”
  走过去左手按住了刀鞘口上的卡簧,右手握住刀柄用力往外一抽,只听一阵“吱吱嘎嘎”的金属摩擦声响起,感觉上很是难听,这长刀被他抽出来半截。
  本以为刀鞘破烂,里面的刀身应该是璀璨夺目的存在,然而当他看到了这半截刀身时,心却凉了大半截。
  这哪里是刀啊?这特么分明就是一根圆滚滚的青铜棍!无刃无锋无尖,而且还是上了铜锈的!
  白胜很难相信,就是这么一根上了锈的铜棍,竟然能克得李碧云走火入魔!
  他再次用力,把整个铜棍全部抽了出来,感觉入手极为沉重,怕没有百斤以上的重量,急忙调运丹田里的“水珠”在手臂上,这才感觉能够拎得起来。
  “这就是你盗的神兵?你看过这刀鞘里的刀身么?”白胜试着将铜棍在身边劈砍了两下,感觉就像是在挥舞一根降魔杵,越想越不对劲。
  时迁道:“没看过,这东西死沉死沉的,我又没法用,我看它干什么?”
  白胜忽然想起一事,问道:“你当初把它从卫县带到京城时,是否感觉到身体有什么不适?”
  时迁一时弄不懂白胜为何这样问,努力回忆了一番之后说道:“就是感觉特别累,总想停下来找地方睡觉。”
  白胜若有所思,心说这样看来盗墓和偷鸡都不在神刀的克妨之列,那为啥偷人就不行呢?
  想了一会儿说道:“这事儿只有你知我知,不要告诉第三个人。”
  他决定将这铜棍带在身边,说不定它有什么奥妙是从外表上看不出来的呢,兴许带在身边时间长了,碰巧就能感悟出神刀的奥秘!
  既然只有时迁看过这神刀的模样,那么即使别人看见这根铜棍也不知道它就是卫县出土的上古神兵。
  他把“铜棍”的刀柄上系了一根结实的绳子,又将绳子结了一个套,把铜棍斜背在肩后,大模大样的走出了房门。
  一边走一边在想:是不是带着铜棍就不能跟女人啪啪啪了呢?
  为了证明这个推测,他带着铜棍回到了萧凤的身边,站在床边脑补他和萧凤啪啪啪的景象,结果体内毫无异状,他不禁再次惶惑起来。
  难道只有跟李碧云那样是不行的?为啥啊?


第207章 等待
  按照之前何玄通翻译过来的拓片内容所说,要悟出太古神纹或者是神刀刀法,必须要先把神刀拿在手里才行。
  如今神刀在手,白胜却没有感觉到有什么明悟顿悟,除了觉得这铜棍一样的神刀很沉很重之外,感觉不到它有任何的奇妙。
  这就应了那拓片上的一番说明,要想利用神刀感悟刀法,就必须先让神刀认主。而要想让神刀认主,就必须做一个被神刀认可的人,好人!
  白胜相信自己不是一个坏人,但是自己算不算好人呢?这事儿恐怕不是自己能够定义得了的。
  大体上可以猜测,自己距离一个好人的标准似乎是差了点,但是究竟差在哪里呢?这就很难说了。
  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通常人这种动物,在寻找别人的缺点和挖掘自己的优点时都是明察秋毫的,但若是反过来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同时寻找自己的不足时,却变得如同瞎子。
  白胜也是人,所以他也不例外,所以他不知道自己距离一个好人的标准差距在哪里。
  好在那拓片上还有另一种激活龙雀神刀的办法,似乎不做一个好人也能成为神刀的主人,但是那种方法却在当初被萧凤吐出来的酒给污了。
  于是他就想去看一看金兀术身上的原版拓片。
  金兀术在蔡攸的府上,上一次送完颜兀露去蔡攸那里时他就想办这件事的,却被蔡攸给吓跑了,这一次无论如何也要办成。
  打定了主意,不料蔡京却不许他离开太师府。
  虽然皇帝已经封了白胜的官,等于是变相取消了白胜离府即可归案的旨意,但是蔡京仍然不允许白胜离开太师府。
  因为近日里以王黼、高俅、李邦彦等人的妻妾为首的诰命夫人组团求见宋徽宗,要求宋徽宗设法解救她们的丈夫。
  这些诰命夫人里面不乏姿色上佳之女,宋徽宗如何舍得她们个个哭得梨花带雨?一再答应想办法捉拿方腊,解救几位被劫持的爱卿。
  也不知道这挟人们从哪里听说方腊临走时扔下的那句话——要想让高俅等人回归,必须用白胜去换——于是这挟人就哭问赵佶为何不把白胜送交方腊。
  赵佶当然很想用白胜换回他的那些小伙伴们,毕竟这几位都是揣摩圣意的高手,朝堂之中没有人比他们几个更能令他这个皇帝舒心。他更想让小伙伴的妻妾们破涕为笑,但是无奈蔡京死不答应,这就没辙了。
  如今带病坚持工作的蔡太师每朝必到,重掌朝政大权,当真有一呼百应之威!
  因为蔡攸身犯重罪且无力自辩,被赵佶一撸到底,发配去了琼州吉阳军,高、王、李等实权人物被劫持,所以朝中已经无人可与蔡京分庭抗礼,其他百官就是加起来也抗衡不了蔡京一人。
  虽然蔡京府中有辽国信使出现,并且在赵佶的心中埋下了阴影,但是在这个特殊时期里,赵佶并不打算据此大做文章来打压蔡京,因为他的确不敢轻易惹怒辽国,至少在征讨西夏之前,他必须与辽国维持良好的邦交关系。
  所以,在当今朝堂之上,除了童贯、梁师成两个太监之外,蔡京不必给其他任何官员面子,他提倡什么,百官就赞成什么,他反对什么,百官就鞭挞什么。
  他说白胜护驾有功,百官就说不能送出白胜,以免寒了忠臣护主之心。如此一来,总是赵佶很想送出白胜也无力施行。
  虽然皇帝的心意被蔡京给挡了,但是不等于高、王、李三大家族就此放弃了这个打算,他们已经在暗地里收买或聘请了一些武林高手,准备强行劫持白胜,以换回他们的家主。
  所以蔡京严令白胜不得擅自出府,如果实在有事,必须经过他同意,并且加派随身护卫才能成行。
  而在李碧云瘫痪的前提下,这一条例外原则根本行不通,因为蔡京认为除非派出所有护卫才能保障白胜的安全,但是那样做的话,太师府的安全谁来卫护?
  不能出去,白胜就只好先让时迁去蔡攸的相府探一探情况,顺便了解一下完颜兀露的康复情况。结果时迁回来告诉他相府已经被贴了封条了。完颜宗望兄妹三人不知去向,估计是返回金国了。
  白胜无奈,又想到是否可以去卫县地下墓穴的里面去看看,时迁却告诉他那墓穴已经塌陷了,原因是龙雀神刀和金雀开山斧就是那墓穴的某个机关的枢纽,拿走了这两样东西,墓穴便即崩塌湮灭。
  如此一来,白胜就只能暂且放下参看拓片的心思。不管怎么说,神刀到手了,总算是完成了一大心愿,至于那只玉马就先寄存在蔡京的书房好了,等什么时候不在太师府住了,再拿走也不迟。
  接下来的几天里,白胜处于一个等待的状态,足不出太师府。
  每天早晨按例给蔡京和李碧云理疗,中午带着李碧云去动物园练功,下午在李碧云的指点下强化对一些武功招式的记忆,这段时间里他是不敢带着铜棍的,因为他担心铜棍会克死李碧云,晚上则是他修炼假红拳心法的时间。
  至于那万象神功,因为有李碧云的叮嘱,他一直没练,既然根本练不成,练它何益?
  说他是处在一个等待的状态,是指他在等待马麟的归来,马麟拿着重金去请萧让和金大坚了,这俩人请不来,白胜的大计就无从开展。
  白胜也不是任人拿捏的主儿。蔡京不许他出府,他就反过来让蔡京帮他办事,你若是不帮我办事,就别拦着我出去。
  “你想办的事我都给你办了,就是不许你出府!”蔡京对白胜如是说。
  蔡京不是在欺骗白胜,他的确给白胜办了许多事。
  第一件是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官复原职;
  第二件是蔡京找到了临时替代高俅主管禁军厢军的兵部尚书孙傅,给白胜要来了石炭开采经营权。
  这第二件事对白胜来说真的是雪中送炭,因为郭盛他们已经在汴梁城外找到了煤矿山,而且已经把地表浅层的煤矿挖出来运到汴梁开卖了。
  如果不是白胜及时命人给郭盛送去了官府的批文,只怕郭盛他们已经跟厢军动手了,因为厢军要没收他们的炭车。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尤其是年关将近之时,白胜已经依靠煤炭大发其财,京城百姓的购买力还是很充裕的,谁家过年不想过得暖和一些?
  白胜的煤炭在价格上具有优势,因为他没有运输成本,所以他制定的出售价格比汤阴出产的煤炭便宜了一倍。
  汤阴出产的煤炭本来就是专门供给达官显贵消费的,寻常百姓一向只有眼红的份,只有个别居民可以想出办法——求助那些在贵胄家里服务的亲友代为购买少许。
  所以白胜的煤炭一经上市,立马燃爆了汴京市场,即使郭盛招募了数百乡民来做矿工昼夜开采,采掘出来的煤炭依然供不应求。
  有钱了,白胜就开始安排购买房产,自己总住在蔡京的府里肯定是不行的,在以治病为由要挟蔡京的同时,他也要面对被蔡京反过来掣肘他这个事实。
  除此之外,他也无法在太师府里安置越来越多的手下。至少要给即将到来的萧让和金大坚以及已经到来的王定六的家属购置房产不是?
  这一天早晨,给蔡京理疗之后,白胜又提出了第三件事:“太师,我要去打西夏,想请你帮个忙。”


第208章 太师门生
  蔡京端着茶盏,吹着漂浮在茶杯水面上的丹参片和苦丁杆,吹皱了一盏茶水的同时,本来就皱纹密布的老脸上,一对白眉皱得更深。
  “你是在故意消遣老夫么?还是你嫌你自己死的慢?”
  白胜尴尬道:“匹夫亦有报国之志,还请太师成全。”
  蔡经了:“你去报国?你以为你是杨业?还是狄青?你是比得上种世衡?还是比得上折克行?”
  老蔡列举的是北宋自开国以来最富盛名的四大名将,这四大名将有一个相同之处,就是在抵御外敌的战争中功绩显赫,令大宋周边的敌人闻风丧胆。
  白胜道:“名将也需要万千兵士逛统帅吧?没有兵士,将帅如何统筹战役?在下不才,愿为征西大军之中的一名马前卒。当然,若是太师能够帮忙,让我统领一路人马就更好了。”
  蔡绝得两眼发黑,将手中的丹参苦丁茶递给了侍女,闭起眼睛来平复了一下心绪,再睁开时盯着白胜的双眼看了许久,似在判断白胜说的是不是真的。
  半晌才道:“你先告诉老夫,你去征西,老夫的病体如何调理?”
  白胜对这个问题早有准备,当下从容应答。
  之前他对蔡京讲述的疗程周期就已经打好了伏笔,大宋对西夏的战争将在明年初春开始,到了那时候他已经无需每天给蔡京理疗,而是改为每月一次。
  他计划在二月初给蔡京理疗一次,到三月末回来再来一次,这样他就有了两个月的时间。
  纵使他说得头头是道,蔡京却是依然摇头:“那也不行啊!你又怎能预知这场战争会打多久?而且你又如何保证你能在战争中侥幸不死?”
  白胜无言以对,没办法,只好堆出一副被人揭穿谎言的窘迫笑脸,说出了另外一个谎言:“太师明鉴,其实我就是想弄些军功,藉此换取高官厚禄,毕竟皇上封给我的官太小了不是?至于西征嘛,我又不傻,真打起来我能往前冲么?我最多也就是在军中混一混资历而已。”
  时隔多日,他已经从苏醒的萧凤口中得知,赵佶封给他的御武校尉就是个芝麻小官,而且是没有实职实权的,谁都管不了,比之孙悟空的弼马温还不如,因此暗骂赵佶抠门不说,只说眼下,借着这个由头来撒谎再合适不过了。
  用小人之心去欺骗小人往往是易于成功的,因为小人总会以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在追逐名利的小人的思维里,别人所作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名利而做的。
  果不其然,蔡京在听到这番“实话”之后露出了笑容,指着白胜说道:“你这个白日鼠,跟老夫装什么忠烈之士?你早这么说不就行了?想升官是人之常情,但是又何必去参加西征?”
  别看蔡京在赵佶面前夸耀白胜是侠义之士,那都是为了保住白胜这个私人医生而说出的鬼话。在他的心目中,天下就没有什么真正的侠义之人和忠烈之士。纵如杨业、狄青之流,不也是为了光宗耀祖封妻荫子才舍生忘死的么?
  白胜听到这里就很无奈,蔡京虽然相信了他的话,但是很明显,蔡京还是不许他去参加西征。
  果然蔡京又道:“咱们大宋重文抑武,武官做得再大又有什么出息?你觉得你强的起高俅么?你若想当官,老夫就收了你做门生,不必参加明年的秋闱,即为秀才。”
  如果一定要找出蔡京这一生做过什么好事,那就莫过于在教育上真抓实干,他一生致力于办学讲学,为朝廷选拔输送了大量的文人士子,虽说这些人最终在参加殿试之后统称为“天子门生”,但其实这些人都是受了蔡京的恩泽的。
  蔡京的门生,至少也是个秀才级别。你让蔡京的学生去参加乡试,那不等于是说蔡太师的文化不够高?且不说蔡京必会因此给你穿小鞋,只说你自问才学比得过蔡敬?
  蔡京又道:“明年一年里,你可以背一背圣贤之书,老夫也可以为你指导,待到后年礼部省试之时,老夫自然有办法让你过关,甚至到了殿试也能助你东华门唱名。”
  所谓东华门唱名,就是殿试上榜者。至少也是个进士出身,这是大宋朝文官的硬“文凭”。
  个别的没有进士出身的官员,通过某种特殊功勋被皇帝提拔上去的,不论实职做到多大,终身都比那些进士出身的官员矮一头。
  蔡京可谓是实心实意对待白胜了,身为当朝一品权臣,他答应这样做已经是竭尽所能,就算是皇帝赵佶也不能破格提拔某个白身到如此地步,否则为何高俅终身只能做个武官?
  高俅可是跟过苏轼,同样懂得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的,只不过水平不够高而已。就连高俅都做不了文官,可见大宋科举制度之严,千百双眼睛都盯着呢,皇帝想作弊都不行!
  蔡京哪里知道他如此倾情相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