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侠武大宋-第4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961章 湮没
  白胜有夜视眼,他不光能够看清对面耶律答里孛的如花美貌,也能看得清敌人已经集结了铁甲连环马,也就是金国人自称的铁浮屠。
  一个人独挡铁浮屠不是逞能,也不是为了在梁山将士面前立威,他现在已经无需立威了,绝大多数的梁山将士都对他心服口服。
  他这样做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担心观音菩萨插手此事。一旦有黑熊精和红孩儿那样的人物出来架梁,自己就是死路一条。
  但是即便是死,自己也必须迎着金兵上去,就像身后柴进背诵的那样——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在蓟州九山顶,自己都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样的豪言壮语了,这时候不拼,难道等着金国灭了辽国和北宋,再去找自己的麻烦么?即便是自己猥琐苟且到那个时候,菩萨要帮金国人不还是会帮么?
  索性就在今天决一死战算了!
  所以他是抱着必死之心上阵的。同时他是真的不想连累这些梁山将士。
  本来在九山顶九天玄女离去之后,他曾经要解散队伍的,但是大家死活不肯走,只有宋江想走却又不敢开口。如今他这样做就等于是告诉佛门那一系的神仙,我白胜宁可死也要杀掉金国那几个人,你们若是想要干涉,不妨冲我一个人来,因为梁山将士并没有参与这场战斗!
  这也是他号令全军停在金营半里之外、且迟迟不肯主动攻击的原因所在。杀死对方的来使,可以解释为对方主动冲击己方军队的防区,但若是与这数万金国人交战,己方主动出击的话,未免又会落下口实,被某些人加以利用。
  即便是现在,他倒曳青龙棍走向金营,也没有打算径直冲到金军的阵列之中,他的计划是站在两军中间的那片原野上与金国的连环马决一胜负。
  虽然月色朦胧,但也不至于在对面阵营之中走过来一个大活人都没人发现,金兵阵中完颜宗贤和耶律答里孛以及列于前排的铁浮屠都看得见,只是看不见来人的长相而已。
  耶律答里孛见状就不免心头冒火,如果说宋军这一战还有万一的机会,那么就是趁着这个时机施展擒贼擒王。
  这个时代里,单挑是两国交兵阵前常有的形式,只要完颜宗贤肯与宋军的将领单挑,宋军那位主帅就有可能当场生擒完颜宗贤,从而迫止金兵即将发起的冲锋。
  但是这个走过来的明显是一员步将,而不是那个骑着白马的主帅,所以她不免更加气愤这个主帅的无能,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让你的手下将领来单挑,万一完颜宗贤胜了第一场之后立即下令全军突击怎么办?那岂不是连这仅有的一点机会都没了?
  她觉得那个宋军主帅应该亲自上阵,她倒是没有认为这个武功高强的主帅贪生怕死,她只是认为这个主帅实在太蠢,不懂得把握战场上出现的每一个胜机。
  但是即便如此,也要怂恿完颜宗贤上去来一场单挑,万一宋军派出来的这员将领也是高手呢?
  刚想说话时,却听见完颜宗贤冷笑一声:“还想跟我单挑?免了吧!不给你这个机会!铁浮屠,全军出击!”
  在目前所有的金军将帅之中,当数完颜宗贤作战时最讲究实际,眼下他金国一方是稳胜之局,并不需要他这个主将或者手下的某个猛将出阵单挑来激励士气。
  士气高昂当然更好,但是士气平平亦可稳胜。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多此一举去跟敌人单挑呢?万一过来的是一名高手,在单挑时把自己擒了,岂不是痛失好局?
  既然手下有这一万铁浮屠,为何不用这种最犀利的手段斩获胜果呢?不用才是傻子!
  原本在燕京城南是不需要布置铁浮屠这个兵种的,但是恰好完颜突合速是铁浮屠的统领。他在这边和完颜宗贤搭伙,当然要带上一部分自己的兵,说话时才有分量。所以金军总共有两万铁浮屠,他给带过来了一半,另一半留在城东,交给了徒单定哥见机使用。
  完颜宗贤从来都不会给敌人半点机会,如同他亲自守在耶律答里孛身边一样,耶律答里孛也是没有半点机会别发难。
  耶律答里孛听到这声命令心里就凉了,完了,这个色鬼实在是太谨慎了,连一个挑拨的机会都不给我!
  军令如山,铁浮屠立时缓缓向前,在向前的过程中逐渐加速,铁浮屠一动,就只能冲击到底,说半路上勒马观望一下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不是一个人一匹马的一起冲锋,而是用铁链连着的几十匹马并排冲锋,哪怕其中有一匹马突然马失前蹄,它也只能被其余的几十匹马拖动前行。
  这种情况下,即便完颜宗贤本人想要收回成命也来不及了。从金营南面到迂回过去的轻骑兵布成的包围圈之间,这n不长不短的五里路上,天下间再也没有一个人能够阻止这一万铁浮屠的前冲碾压。
  没机会了。即便这员走过来的将领是天下第一高手,也必将被这如山如海一般的铁浮屠湮没其中,踏成肉泥!
  这一刻,耶律答里孛觉得心里很苦,直到此时自己也不知道萧龙到底在没在宋军营中,如果在的话,他就死定了。
  没想到自己费尽心机,终究救不回丈夫的一条命,而自己也要在此战过后死去,要不要现在就自杀呢?
  若不是还打算杀死完颜宗贤这个契丹人心目中的恶魔,她现在真的想自尽了。
  抬眼看去,黑压压的重甲骑兵如同一片黑色的潮水,源源不绝地涌向南方原野,蹄声的节奏渐渐加快,走得越远反而越响,到得后来,已经像是连珠雷那样的轰鸣。
  重装骑兵的载荷是相当沉重的,这一万名重装骑兵分为二百五十排,每四十骑一排相连,这二百五十排骑兵就好像二百五十道黑色的巨浪一样压向南方。
  沉重的马蹄敲击着大地,就像无数鼓槌在擂着大地这一面巨鼓,而大地的颤抖传遍四面八方,震撼、催垮了无数人的心灵和意志。
  耶律答里孛绝望,却不知她还不是最绝望的人,最绝望的是她的丈夫萧龙,以及梁山那几十名首领和首领们率领的士卒们。
  毕竟耶律答里孛是在铁浮屠的身后受到的震撼,而处在梁山将士的位置上,从铁浮屠的正面看上去,这恐怖的滚滚洪流给他们带来的威压何止大了十倍百倍?
  最令人绝望的是,白胜这一次竟然没能创造出什么奇迹,居然连象征性的抵抗都没有一下,就被铁浮屠给湮没了!他的身影消失在黑压压的重装骑兵之中。


第962章 人在做,“天”在看
  梁山阵营里的人们只是想不通一件事,为什么白胜到死都没有出手?几乎位列前排的人们都看得清楚,在白胜被潮水一样的骑兵湮没的那一瞬,他从史进手里借走的青龙棍依然倒曳在身后,并没有挥向前方。
  纵然想不通,此时也无暇多想了,因为人人都知道,金国骑兵发动冲锋的目的并不是湮没白胜,而是要湮没这片旷野上的所有人。
  于是人们便抱着悲壮的心情来迎接这场湮没,跑是跑不掉的,别说外围已经有金国的轻骑兵实施包围,即便没有外层的包围,几万步兵跑得过重装骑兵么?那简直就是个笑话。
  或许是因为人们的悲壮,这一刻,天地之间仿佛突然静了下来,人们失去了听力,再也听不见万马奔腾之声,眼中的画面也似乎凝结住了,潮水一样的骑兵也停止了奔涌。甚至,好像空气也都凝结住了,所有的事物、所有的人,都静止在这一幅静态的画面之中。
  没有人对此感到奇怪,这画面将是自己和梁山的兄弟们在人世间看到的最后一个画面,所以它将永远留在自己的眼中——几乎每个人都是这样想。
  又或许有一些人想的更多,他们就会认为,每个人临死之前就该是这样的,会把自己看见的最后画面凝固在记忆里,带到阴曹地府,再带到来生。
  凌霄宝殿之上,观音菩萨也在看着这副凝结的画面,同时冷笑着,对九天玄女说道;“还说白胜不懂法术,他一棍子砸下去,周围近千名骑兵立毙,都快赶上斗战胜佛的本事了,斗战胜佛是凭借三万六千斤的定海神针铁才能施展如此威力,他白胜手中这根棍子可不是从悟空的耳朵眼里偷出来的这不是法术又是什么?你可别告诉我这是武功,这三界之中都不可能存在这样的武功!”
  “怎么不可能?”九天玄女牢牢把持着白胜不懂修真的底线,据理力争:“是不是武功,不是你说了算的,你又不是以武证道的,有何资格做出裁定?”
  平时两个何等端庄的美女吵在一起,玉皇大帝都看不下去了,打圆场道:“好啦好啦,你们先不要吵了,咱们把武圣请过来看看,让武圣说一下这白胜究竟是武功还是妖术,就以武圣的结论为准。”
  凌霄宝殿本来就是空中楼阁,凌霄宝殿大门外面不是广场,而是两座桥,桥下面也不是水,而是虚空。
  当年美猴王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时候发出一道金光,就是从这两座桥中间闪了上来,惊扰了天庭。而即使由于距离遥远,天庭中的大多数仙人都看不到凡界的芸芸众生,他们也知道凡俗世界是在桥的下面。
  如今在太上老君作法之下,两座桥上的仙家不论道行高低,都能看得见红尘中的这一场决战。
  观看这一战是老君提出来的主意,观音菩萨一来凌霄宝殿就把白胜暗杀完颜宗望的事情摆了出来,但是无奈九天玄女随后赶到,一口咬定白胜是用隔物传功搜索时杀掉了两人。双方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谁也都拿不出更加确凿的证据,于是老君就想出来这么个办法来澄清自己,婉拒佛门。
  白胜与金国人之间究竟孰是孰非,大家一起看看,都给评个理,然后再让玉帝居中裁决,这样结果出来了之后就不至于有人不服继续闹腾。
  不论当初如何喜爱慈航这个师侄女,今天也不能因为个人关系而抛弃道家的利益,不然他这个道家的始祖就没人拥护了,道教也就可以在宇宙中取缔了。
  玉皇大帝最是善于平衡两家的关系,当即答应带着文臣武将一并来到门外一看究竟。
  仙人们看见的景象是这样的,如同一群蚂蚁一样的金国骑兵漫过了白胜的身影,却没能将白胜的身体冲倒,随后在前半部分骑兵均已掠过白胜身边的时候,白胜抡起了手中的棍子,砸向他身体周围的大地。
  没错,白胜用棍子打得不是人,而是大地,但是问题就在于,白胜这一棍打出之后,几乎所有的骑兵都静止了,这是什么手段?显然不像武功!
  如果把白胜当做一个仙人来看待,那么这个现象就很容易解释了,不论是定身法,还是迷魂术,都能够定住这一万骑兵,但问题是道家一派死活不肯承认白胜懂得仙法,九天玄女言之凿凿:“白胜向来只练武功,从未有过修真之举。”
  其实九天玄女也不知道的是,白胜还真的又一次差点步入修真者的门槛,就是在他得到了林灵素的阴阳双修秘籍那一次,曾经想跟方金芝双修来着,这阴阳双修的好处有多少?别的不说,只说长生不老谁不想要?
  但是那一次他却没能修成,因为龙雀神刀很是厌烦这种所谓的道术,男女之欲就是男女之欲,你把这种人类原始的本能扯进道法中来,就是变相贪淫。
  往事暂且不提,只说玉帝拍板,命太白金星去请武圣关羽,当年关羽败走麦城并为敌人所害之后灵魂升入天界,巧得一具法身转而成圣,这是经过玉皇大帝认可的事情。
  玉皇大帝不仅认可这件事,还命人宣扬关武圣的忠义仁厚,这命令被各路神仙执行到位,甚至宣传到了人间。所以凡界自从唐朝末年开始就已经有人为关武圣立祠修庙,以香火祭品加以供奉,到得宋朝年间就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就连每届宋朝皇帝都对关羽不吝追封,大加褒扬。
  关武圣不懂修真,他是以武证道,肉身成圣的代表性人物,在整个天界可算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如今玉帝把他请来,就是想让他看看凡间燕京城外这个叫做白胜的少年用得到底是不是武功,这是佛道两家今番争执的焦点所在。
  太白金星也是驾着祥云去请的,所以来回只是转眼之间,其速度快慢取决于关羽对玉帝的态度是否尊敬。
  事实证明关羽对玉帝的态度还是很尊敬的,要是按照凡间的时间计算,他关二爷在仙界也混了快有一千年了,玉帝对他有知遇之恩,比之当初的曹孟德和刘玄德强太多了,玉帝有困难只需打声招呼,关某愿往!
  众人瞩目之中,关二爷来到了桥边一捋颌下长髯,低头往下一看,果见地面上万马军中一个少年正在使棍,正好向四周砸出,与路上太白金星的描述一样,这一棍仍然砸在了地上。
  见此情景,关二爷虎目中射出两道精光,似是极其惊讶于这少年的成就,却终究没有什么属于他个人的评价出口,而是转身向玉帝施礼,“回禀玉帝,这少年所用的乃是武功中的隔物传功之法,其内力乃是从河图洛书中悟出的河洛神功,关某绝不会看错!”


第963章 天庭大辩论
  关二爷非佛非道,乃是独自一家门派,他的立场当然不会偏帮佛道两边任何一边,说出来的话也就极具公信力。
  关羽都说白胜这个叫做河洛神功,还会有假么?玉帝当即深信不疑,给了关羽一个勉励的微笑,就把目光看向观音,意思是,现在你还有什么好说的?人家白胜果真不会修真法术,人家练的是武功。
  既然白胜练的是武功,就没有违反佛道两家昔日订立的规矩,没有违反规矩,就不能把这事儿当成一件天大的事情来对待,此事原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无事为佳。大家都是神仙中人,安安静静地过日子,快快乐乐地做游戏不好么?为啥一定要闹?
  虽然玉帝没有把这话说在当场,但是他一个眼神已经足以表达这个意思了,意思就是你们两家这就息事宁人吧,下界凡人组成的国与国之间、乃至人与人的战争和仇恨,咱们神仙不宜过多干涉。
  然而观音菩萨仍旧有些怀疑,向关羽追问道:“这河洛神功,也能将千万人瞬时定住么?”
  “呃”关羽就有些惭愧,他了解河洛神功,却不知道河洛神功有没有类似神仙使用定身法一样的能力,因为他本身不是通过修炼河洛神功证道的,虽然他后来所修炼的内功也与河图洛书有关。
  但是观音菩萨既然问起,总不能置之不理,就说道:“河图洛书包罗万象,它能衍变出什么样的武功来,关某也是未能一窥全豹,解释不通之处,还请菩萨海涵。”
  太上老君就在一旁偷着乐,这下面的一万骑兵是他使了法术定住的,却不是白胜所为。
  他倒不是为了帮助白胜去杀那些金国骑兵,他只是想让大家看得清楚一些,完整一些。所谓天上一日,地上十年。若是他不用这个法术将画面定格,等到太白金星找来关羽,燕京城外这场战斗就打过去好几天了,那还看什么看?就是关于也没有前后眼。
  太上老君是天界之中对时间法则理解最为深刻的神仙之一,若不是他作法沟通了两界时空,一般人都无法看见下界的景象,更不用说看见人了。所以他在作法的同时稍稍加了一些内容进去别人也不会怀疑。
  在不同的时空里使用法术定住了地球上的一万骑兵,这是其他神仙所不能理解的强大,所以只要他不明说,别人也不会想到地面上的情形居然是天上有人在捣鬼,就是观音也想不到。
  只说关羽这里没有给出定身法的权威解答,观音菩萨就未免心有不甘,向玉帝微微欠身说道:“陛下,那白胜屡屡要杀我佛门信徒,这事儿总不能就这么算了吧?何况他现在正在杀戮?”
  “菩萨说得很对,这白胜杀心太重,殊不知我佛慈悲,普度众生,讲究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他不救人也就罢了,还要杀人,这样的人必须要得到惩治!”
  没等玉帝答话,旁边站出来了净坛使者,净坛使者是代表如来佛祖过来声援观音菩萨的,观音在前往凌霄宝殿之前就给如来佛祖发去了消息,只担心自己在天庭人单势孤,有理也得不到伸张。
  如来佛祖得到消息,就派了净坛使者过来,把他的意见带给玉皇大帝。
  为啥要派净坛使者呢?因为西天雷音寺中除了净坛使者之外别人都不好派。成佛的不好支使;各路菩萨也不好差遣;罗汉是佛门的武装力量,派过去容易引起误解,会被道家指控佛门想要动武;金刚就更不行了,金刚和罗汉的职司大同小异,是军队和警察的区别,金刚肩负着西天境域的保安工作,无法擅离。
  所以琢磨了一圈,终究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净坛使者比较合适。净坛使者能说会道,善于沟通,虽然在嫦娥那里偶有失手,但瑕不掩瑜,终究是搞公关的行家里手,更何况他昔年取经之时曾与观音菩萨有过一段因果,派他去帮菩萨说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