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说论语-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实解说】目标坚定,手段是可以变化的。所谓解放思想,往往就是不要拘泥于手段的意思。
19。32(16。6)★★
孔子曰:“伺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译文】孔子说:“侍奉在君子旁边陪他说话,要注意避免犯三种过失:君子还没有谈到的话题你就先说了,这是急躁;君子已经谈到了,你却不发表意见,这叫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而贸然说话,这是瞎子。”
【解析】说得好听这是跟君子说话的规矩,说得直接一点,社会生存法则。
陪上级说话,话题要由上级来领,这样你才知道上级喜欢什么话题;上级的话,你要顺着往下说,这样上级就有兴趣;说话的时候要看上级的脸色,上级都不爱听了,你还接着说,那就是瞎子。
大概,这也是孔子的经验之谈。
【现实解说】在职场混要小心谨慎。
19。33(16。7)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解析】戒色、戒斗、戒贪,总之,想什么就戒什么。不过孔子的意思不是彻底戒除,而是不要过分,要控制。
年轻的时候,好色;年长一些,好争好斗;老年,人会变得比较贪。
孔子到了老年,回顾一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个结论非常正确,是人性的体现。遗憾的是,孔子晚年,老年痴呆的作用下,自己也有些hold不住了。
【现实解说】欲望的力量非常强大,戒什么不戒什么,往往取决于外部条件而不是自己的头脑。譬如戒色,如果一个年轻人有钱有貌,怎么戒?如果一个年轻人又穷酸又长相平平,不用戒他也捞不着。譬如说戒贪,一个普通老人,没权没势,贪又能贪到哪里去?一个老人,大权在握并且打死不肯让位,还缺乏监督,怎么可能不贪?贪大贪小而已。
19。34(16。8)★★★★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不尊重地位高贵的人,轻侮圣人之言。”
【解析】君子三畏是有道理的,不过需要解说。
天命,说起来简单,但是什么是天命?你怎么知道天命?如果不知道天命是什么,怎么敬畏?孔老师说了,他五十岁才知天命,我们可能六十岁才知道,那这六十岁之前怎么办?岂不是提着猪头找不到庙门?确实有这个问题。
知天命不容易,于是退而求其次,认天命总行吧?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某件事情你尽了全力还是失败,那你就认命吧,就把这当成天命吧。这样的话,挫败感就会小很多,心情就会好很多,就能多活几年。
孔老师其实一直不认命,直到周游列国回到卫国的时候才勉强认命。
畏大人并不是对权贵唯唯诺诺,事实上孔老师也不是这样的。畏大人不是畏大人之政,而是畏大人之人,在地位比你高的人面前,是应该保持恭敬的。对权贵的行为可以不耻,但是权贵本人往往是比较有修养的,与他们还是应该和谐相处。
畏天命是精神层面的,畏大人是人际层面的,畏圣人之言则是言行方面的。圣人之言,往往是对于言行有指导意义的,因此更加具体。
总之,人要有所敬畏,才会对自己的言行有所规范,说话做事才会有底线。
小人根本不知天命,明知做不到还非要做,就是无知者无畏。不得不说的是,孔老师有一段时间就干这样的事情,结果是四处碰壁。所以在孔老师自称“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的时候,实际上也是“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狎大人,就是当面不给权贵面子。这是很危险的,俗话说是找死,实在没必要,就算你很勇敢,也没有必要。
拿圣人的话不当回事,任意解释,这就是“侮圣人之言”,这很容易招来批判甚至谩骂,也很危险。糟糕的是,笔者现在好像就是在做这样的事情。尽管笔者态度很严肃,也很恭敬,可是也很难避免被人骂。没办法,既然孔老师当过“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的小人,笔者当个“侮圣人之言”的小人也就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了。
【现实解说】圣人的话要听,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肯定有道理的。但是,不能全听,否则就是颜回的下场。
19。35(16。10)★★★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思考的事: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清与否;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听清楚;自己的脸色,要思考是否温和;容貌要思考是否谦恭;言谈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忠诚;办事要思考是否谨慎严肃;遇到疑问,要思考应该向谁询问;忿怒时,要思考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利时,要思考是否合乎义的准则。”
【解析】当个君子真的不容易,不说别的,每天就是这九思,怎么也要一个小时才能思明白。当然,习惯成自然之后,能轻松点。总而言之,当个君子,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既要考虑别人的感受,也要考虑自己的良心。
不过,比君子还累的是伪君子。
九思之中,前面八思伪君子都是要思的,而且跟君子的思没区别,否则就不像个君子了。伪君子和君子不同的是第九思,也就是看到利益的时候。君子要见得思义,伪君子比君子多一思,先是见得思义,思明白之后,又见义思得。
譬如君子和伪君子都是大学老师,平时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都一样,都很受人尊重。突然,要涨工资了,可是名额有限。君子算了算,有比自己更符合条件的,于是放弃了。伪君子算了算,有比自己更符合条件的,于是,暗中想办法通过门路或者权力修改条件,最终把涨工资的名额给了自己。
当君子,难;当伪君子,难上加难。
【现实解说】很多人当君子就是为了当上伪君子,没有监督的权力和暗箱操作造就了大量的伪君子。所以,伪君子主要由制度造成。一个好的制度,能让伪君子成为君子;一个不好的制度,能让君子变成伪君子。
19。36(17。12)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译文】孔子说:“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以小人作比喻,就像是挖墙洞的小偷吧?”
【解析】窬(音于),在墙上或者门上打洞的意思。
色厉内荏,这个成语出于这里。
穿墙打洞的小偷就像穿墙打洞的老鼠一样,色厉内荏是当然的。问题是,孔老师怎么要拿小人作比喻,小人就是小偷吗?还是只有小人才当小偷?还是小人中的小偷才是色厉内荏的,君子中的小偷就是气宇轩昂?
估计,这是孔子跟某人争吵之后,说了这段话来表达自己很瞧不起这个人。
【现实解说】小明的作文这样写道:我数学只考了七十分,回到家里,爸爸色厉内荏地批评了我。
19。37(5。28)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译文】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解析】孔老师很谦虚,不知道这是在讲课还是与客人聊天。看起来,做到忠信比较容易,像孔子那样好学不容易。总体来说,鲁国的民风还是不错的。
【现实解说】任何时候不要自己吹得太完美,要懂得谦虚,然后恰当地指出自己的优势,这样更有说服力。
19。38(7。12)★★★★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译文】孔子说:“如果富可以通过努力去得到,就算给人执鞭当仆从,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是通过努力就能得到的,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解析】从孔子的身世看,孔子对富贵的渴求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所谓可求,意思是通过某种努力就一定能得到。不可求呢?就是通过努力也不一定能得到,会有风险。所以孔子说,还是教我的书吧,这样还比较稳当,也合乎我的爱好。
孔子把富贵看得很重,实际上也是他一生的追求。可是后来他发现,他的个性妨碍了他的追求,他不能像冉有一样能伸能缩,也不能像子贡一样低买高卖,所以他认命了。
对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孔子的无奈,也可以理解为他的清高,还可以理解为他的清高和无奈。
问题是,如果你不去求,你怎么知道不可求?要求过才知道啊。孔子求过没有?当然求过。所以孔子这段话应该说成“如求而不得,从吾所好”。从这个角度说,孔老师有点故作清高了。
【现实解说】富而可求也,求之。如求而不得,从吾所好。美色而可求也,求之。如求而不得,退而求其次。
19。39(7。16)★★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解析】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前半段说颜回,后半段说冉有,加起来说自己。
请注意文中的“亦”字,表明这句话还是一个“退步”的表达方式,是自我安慰或者安慰别人。就是说吃香喝辣睡大床很快乐,不过粗粮白水枕胳膊也挺快乐。不过,孔子的生活还是比较有品位的,粗粮白水枕胳膊是不会的。因此,这是在安慰别人,谁呢?就算是颜回吧。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换句话说,义而富且贵,就不是浮云了。很显然,孔老师就是义而富且贵。
【现实解说】要学会自我安慰,然后追求义而富且贵的境界。当然,如果能做到富且贵然后义,也是不错的。资本有原罪,富贵之后能回报社会,足以令人尊重。现实是,义而富且贵固然要提倡,富且贵然后义更具指导意义。
19。40(9。16)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译文】孔子说:“在外侍奉公卿,在家孝敬父兄,有丧事不敢不尽力去办,不被酒所困,这些事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
【解析】在这些方面,孔子不用谦虚,他确实做得非常好。
【现实解说】自己做得确实很好的地方,该自我表扬就自我表扬。
19。41(9。19)★★★★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译文】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解析】平地,是填坑平地的意思。这段话的解析,历来也是五花八门,不知所云。其实孔子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会受别人的影响。我半途而废或者我以卵击石,那是我愿意。
估计,又是跟谁吵架了,而且没吵赢,所以干脆来个不讲理:“我傻但是我愿意,干你屁事?”这话有点粗,但是基本上就是这个意思。
这反映了一个事实,当孔子回到鲁国之后,有不少人来试图羞辱孔子,而孔子用不同的办法来回击他们。
【现实解说】我傻但是我愿意。这句话其实挺给力,通常都能一招制敌。
19。42(15。25)★★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译文】孔子说:“我对于别人,诋毁过谁?赞美过谁?如有所赞美的,必须是曾经考验过他的。夏商周三代的人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三代能直道而行。”
【解析】感觉上像是喝多了说的话,否则平白无故说什么赞扬过谁诋毁过谁?平常,孔子不说这样的话,怕得罪人。孔老师的意思,我赞扬谁诋毁谁都是有道理有根据的。
【现实解说】赞扬人可以,少说人坏话。
19。43(15。26)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译文】孔子说:“我还能够看到史书存疑的地方。有马的人(自己不会调教)先给别人使用,这种精神,今天没有了罢。”
【解析】孔子主张多闻阙疑,自己不懂的地方不要强行解释或者糊弄别人,留下来给后人去解决。遗憾的是,《论语》就被后人给胡乱解释了,一点不顾祖师爷多闻阙疑的原则。
后面的一句是打个比方,说就像有马,自己调教不了,就不要瞎折腾,借给别人去调教好了。最后是感慨,说现代的人自以为是,搞不懂的也说懂了,完全没有这种借马精神了。
厚古薄今,孔老师动不动就是这样的感慨。
【现实解说】借马的不多,抢马的不少。谁都以为自己是专家,谁都以为自己是大师。我觉得自己不错,说不定我也是这类货色。
19。44(16。4)★★★★★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性格乖僻的人交朋友,同没有主见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解析】这是长期以来被严重错解的一段话,需要修正。
益者三友的解说没有问题,清晰简单,历来都是这样解说,用词大同小异而已。
损者三友的解说则陷入了“损友必然是坏人”的思维定式。如果说损者三友都是坏人,那还用孔老师来说吗?正因为损者三友不是坏人,才需要孔老师提醒。
便辟是乖僻的意思,性格古怪,难以相处,但是并不等于是坏人,孔子曾经说过“张也辟”,说子张性格乖僻。在这里,孔子指的就是子张。跟乖僻的人交往,最终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然而,传统的解释把便辟解释成奉迎拍马之徒,把“辟”通“嬖”。
善柔通常被解释为口是心非笑里藏刀的坏人,大错,纯属牵强附会。善柔,就是善良但是柔弱之人,换言之就是没有主张的老好人,受人欺负都不敢还口的人,类似唐僧、武大郎这样的人。与这样的人交友,不仅没有任何益处,还会让自己也变得软弱可欺。在孔子的心目中,大致高柴接近这样的性格。
便佞被解释为花言巧语的大忽悠,这个基本上就是本意了。与大忽悠交友,没有安全感并且可能被忽悠进去。孔子喜欢的君子是讷于言的,因此大忽悠肯定是损友。孔子弟子中,什么人是大忽悠呢?刚入学时候的子贡,不过后来在孔子的教导下,子贡已经改了很多,在同学们之中说话已经很有分寸了。
在人际关系这方面,孔子的看法和想法都是非常现实的,意见都是很中肯的,决不会说“不要跟坏人交朋友”这类空话,而更多的是从性格的角度来说。
【现实解说】不跟什么样的人交朋友,不等于就是藐视或者蔑视什么人,正常的人际交往是应该的,只是没有必要走得太近。孔老师的说法,其实是很正确的。
19。45(9。25)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解析】这段话之所以放在这里,是要说明孔子判断交友不是以品德为唯一标准的,除了性格,还有能力。要交,就交对自己有用的,能提高自己的人。而不是对自己没有帮助的,让自己退步的人。
19。46(16。5)★★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喜好有三种,有害的喜好有三种。以礼乐调节自己为喜好,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喜好,以有许多贤德之友为喜好,这是有益的。喜好骄傲自夸,喜欢闲游,喜欢大吃大喝,这就是有害的。”
【解析】字面简单,意思也简单,不需要太多的解说。
益者三乐是毫无疑问的,唱歌听音乐既快乐又提升素养,多说别人好话,别人会喜欢你,也算是品德高尚,多交有能耐有人品的朋友,今后的路子会宽很多。损者三乐也不错,不过到今天有些变化,譬如佚游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驴友就乐在其中。宴乐也是享受生活和结交朋友的方式,只要不过分,也没有什么问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